园林论文现代手法中的古典元素---上海辰山植物园.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60690 上传时间:2024-12-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论文现代手法中的古典元素---上海辰山植物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园林论文现代手法中的古典元素---上海辰山植物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园林论文现代手法中的古典元素---上海辰山植物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园林论文现代手法中的古典元素---上海辰山植物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园林论文现代手法中的古典元素---上海辰山植物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代手法中的古典元素上海辰山植物园学 院(系): 建筑与艺术学院 专 业: 城市规划 学 生 姓 名: 成培轩 学 号: 200955006 指 导 教 师: 林墨飞 评 阅 教 师: 林墨飞 完 成 日 期: 2011年9月29日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现代手法中的古典元素-上海辰山植物园摘 要坐落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方案又出自国外设计师之手,辰山植物园难能可贵的有着她独特的东方韵味。就像邱园之于伦敦、纽约植物园之于纽约,辰山植物园将成为世博会之后向世界展露的又一令人惊艳之处。关键词:园林设计手法;东方与西方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图1

2、 辰山植物园卫星图17目 录摘 要21 背景42 设计理念53 项目整体分析63.1 传统与现代的凝练63.1.1步移景异,层次分明6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日益接受着西方几何审美学的影响,反应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切都在进步,现代的技术条件为景观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不能一昧的恪守陈规,而应该更多的接受新事物,保留中进行创新。亩中山水园并没一味的模仿照搬旧有形式, 而是要在继承优秀的造园技巧或提炼其艺术元素的同时,运用现代材料在再现了爬山廊、小桥流水、 竹林和假山叠水等富有东方韵味的景致。 满足了现代的功能, 探索现代审美的构图布局、 材料选择和文化诉求,创造出另一番不同的滋味。7

3、3.2场地空间尺度的利用134结语15参考文献151 朱熹.观书有感.出自朱文公文集152 刘爽.打造理想之城J.新华航空,2009(9):84-86153 余为群.访谈.筑龙网154 中华建筑报.2010.11.13刊15 1 背景地块环境该地块距离上海市中心约30公里,园区四周有九座高约100米的花岗岩山,被证实为这片景观的旧岩床。其中一座被囊括入辰山植物园里,作为中国园林的三个传统元素(山、水、植)之一。辰山河(River Chenshan)与辰山运河(Chenshan Canal)横贯整块场地,以水体、池塘的形式出现。园区概况上海辰山植物园分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

4、冲区等四大功能区。占地面积达207万平方米,为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植物园。中心展示区建造了矿坑花园、岩石和药用植物园等26个专类园。中心展示区与辰山植物保育区的外围为全长4500米的绿环,展示了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代表性适生植物。中心展示区的展览温室是整个植物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3个独立的温室(分别为热带花果馆、沙生植物馆和珍奇植物馆)组成,温室外墙采用网壳结构,室内展示了3000余种植物。图2园内外的人文与自然景观 2 设计理念2.1 外国设计师的中国情结中国现代园林的手法总是游走于执着传统与运用“外来物种”之间。这其中的“度”殊难掌握,往往会出现四不像的滑稽效果。在植物园的设计中,克

5、里斯多夫瓦伦丁(Christoph Valentien)教授与其设计团队聪明的没有刻意的分开东方与西方迥然不同的设计理念,而是模糊了这一界限,以其浪漫主义的东方情节创造了一座颇具人与自然和谐韵味的杰作。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园的造型构思源于中国古篆的“园”字,极具中国特色。而一道道现代感十足的道路与景观曲线又把这座园子的现代气息彰显出来。一条4.5公里长的“绿环”包围着公园,那就是“园”字的外结构,站在10多米高的绿环上,“盆地”中的全园景色一览无余。植物园的设计因地制宜,利用高低错落的丘陵创造了独特的游园感受,用借景的手法使园外景观融入园内。近处是海拔71.4米的辰山;不远处,佘山的欧罗巴建筑清晰

6、可见。 “盆地”中,一个个小岛便是一个个植物专类园再远处是一池碧波,沿着一个蜿蜒曲折、高高低低的山洞前行,走出之际,眼前飞流直下,整个园林的精髓:一个数万平方米的深坑花园豁然呈现在游客的眼前。纵目远眺已建的植物园区内,20公顷水域水网纵横;合理的布置使景观不绝于眼前,园中真正的主角: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植物层樟叠翠,遍栽于园中与景观交融,颇有种世外桃源的意味。 图3辰山植物园鸟瞰表现图 图4辰山植物园总规划图图5辰山植物园手绘鸟瞰2.2 矿坑变花园矿坑花园是上海辰山植物园胜景之首,位于辰山植物园的西北角,邻近西北入口,由清华大学教授朱育帆设计。矿坑原址属百年人工采矿遗迹,作者根据矿坑围护避险、生态

7、修复要求,结合中国古代“桃花源”隐逸思想,利用现有的山水条件,设计瀑布、天堑、栈道、水帘洞等与自然地形密切结合的内容,深化人对自然的体悟。利用现状山体的皴纹,深度刻化,使其具有中国山水画的形态和意境。矿坑花园突出修复式花园主题,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园艺花园。矿坑花园虽是人工改造,却如自然的鬼斧神工。矿坑花园的主要通道是160米的景观浮桥,别具匠心的浮桥紧帖在低于地平面30米的水平面上,行走在上面宛如走在水面上,此时身边的峭壁恍惚要倒塌,加上浮桥的小小的摇摇晃晃感觉,让人感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站在浮桥中间,峭壁环生,瀑布飞泄,加上水杉林遮住了阳光,此刻恍如绝境。走完浮桥是个黑乎乎的山洞,钻

8、过山洞再见天日,不禁感叹矿坑花园的神奇。图6“桃花源”般的矿坑花园 图7从辰山顶鸟瞰花园山顶上有一座观光塔,那是一座旧的水塔,如今已变作特殊的游客景点。两个露天矿场位于植物园的一侧,其中一个已成为湖。长条的耐候钢阶梯逐级落入水边,浮于水面的栈道沿着湖岸通往一个洞穴的入口。一条蜿蜒的画廊将游客领入第二个矿场,风景园林师将其设计成类似石岸河床的草药园。图8鬼魅的弧形耐候钢阶梯图7浮于水面的木栈道 3 项目整体分析3.1 植物园的整体规划不同于其他山水园林,植物园必然有其独特的建筑设计要求。现代的展览设施与自然山水和古典韵味三者的结合是辰山植物园设计的独到之处。3.1.1 因地制宜,营山造水为了塑造

9、场地,德国的风景园林事务所Valentien+Valentien 和Straub+Thurmayr设计了一条动态的不规则环路,起伏攀上11米高的地势。这条不规则环路几乎贯通整块场地,绕经一整片动态的水体景观和一座山岛。停车场位于植物园外围的西南角和东北角,一个露营场地位于东南角。不含任何人工雕琢,运用纯粹自然的植物、水域等造园要素通过远近景的搭配营造出极佳的感官享受。图8水体、湿地、岛屿3.1.2 天人合一,景物交融 一所大学的研究花园位于东北角。塑形的土丘让人想起慕尼黑的奥林匹亚公园。像Behnisch & Partners的建筑一样,Auer+Weber+Assoziierte把建筑整合到

10、人造的地形中,确切的说是将建筑嵌入地形中。建筑属于起伏环丘的一部分,时隐时现。图9建筑消逝在远端的地形中在场地的西北角,研究建筑巢筑于土丘之中;除了两片弧形玻璃立面外,建筑完全被绿色覆盖。第三个大型的建造元素是位于东北角的一组温室,狭长的泡状构筑物凸起于山坡之上。在这三座温室之间(棕榈室、仙人掌室以及展览室),一座礼堂、一个餐厅以及商店形成了山下的第二个入口。这样的造型,若放在其他环境下就会显得很突兀,甚至可能遭人反感,但在这里却因为整个花园的概念而布置得十分有机。在沿着分散的附属建筑游览的路线里,这组温室成了主要的景点。服务性的弧墙与厕所也运用了设计的语汇,完美地加入到建筑的大家庭中。建筑设

11、计的目的不是制造人为的焦点或轴线,而是将建筑融入花园有机、自然的设计概念中。图10如兰花般的三座温室3.1.3 以林衬景,相得益彰花园的面积与特征也影响了植栽的布局。土丘是由挖掘池塘和附近建筑工地的材料堆出来的。在欧洲的较小项目中,一般可能会考虑土壤的状况然后调整植栽的类型。但辰山植物园是在两年之内建成的,以便迎合2010年五月开幕的世博会。为了让项目看起来像完成的,许多大树被移植入园,包括三十年树龄、七米高的玉兰。这座圆形土丘并不像常见的植物园那样种植各种不同的树种,而是成组的月桂林,它们来自与上海处于相同亚热带气候的世界各地。环线内的低地则被草地覆盖,因为地下水位高并偶尔洪泛,草很湿。地势

12、低的区域以及34公顷的池塘体系容纳了各种不同的湿地花园以及三十多个主题花园,这些主题花园分布在高于水面一米的岛上。统一的石头驳岸成了组织的手段,各岛屿则是单独的设计。 图11园内美景3.2 场地空间尺度的利用整体划分设计中不仅以“亩”作为空间尺度的划分,面临的挑战更是整体间自足与开放之间的平衡。本项目场地紧邻黄浦江边,决定了其有部分是开放的,在滨江附近规划滨江大道,因此“九亩园” 与滨江形成了 “对话”, 使得 “亩中山水” 园成为整个城市开放空间的组成部分,亩中山水园整体以大的绿块,一系列的绿带延续整体的层次环境,以及与世博整个江边绿带的联系是其对大环境进行的呼应。图15 亩中山水园平面总图

13、局部划分就其本身而言,设计初稿的 “九亩园” 是一个整体的布局, 由廊道、 墙体和竹林进行有机划分(图2)。但由于现状场地地下条件极为复杂, 有西藏路隧道和地铁8号线通过, 场地中间还有一道千年防汛墙, 因此最终方案将完整的 “九亩园” 依据现场条件进行了巧妙、 合理的拆分。中国古典园林往往不止一个主题, 像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中,总是移步换景,人文情怀下,一轩、一桥、一廊、一亭点出诗情画意,一石、一树、一池、一花绘出山水灵气。因此园中的局部景观也有不同情趣的主题。亩中山水园的场地规划为2个部分:静谧优雅的竹林和分布在园中的九亩园, 包括由叠翠亩、 桥影亩、 雨轩亩和荷香馆组成的凝翠园与石笋园、

14、 叠石园、映月园、 盆景园和环秀园。 图16 凝翠园 石笋园 盆景园 叠石园风景 4 结语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特色景观的发展现状,给予新时代下的景观设计师以新的使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亟待有新的突破与创新。亩中山水园,是对现代中式景观的一次探索,顺应了新时代的审美观与功能要求。由于设计之初就基于“大景观”的理念,注重地形塑造、植被映衬、感观体验等因素的综合考量,由此,建筑和园林景观相互融合,彼此衬托,是一个无分你我的整体,在热闹的世博建筑群中,“亩中山水”提供了一个静谧的具有中国现代特色的冥想花园。参考文献1 朱熹.观书有感.出自朱文公文集2 刘爽.打造理想之城J.新华航空,2009(9):84-863 余为群.访谈.筑龙网4 中华建筑报.2010.11.13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设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