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56834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育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育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育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育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学教案绪 论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教育1 广义的教育:一切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2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等的活动。(一)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二、 教育学的性质(一)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教育学”的产生。3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形成。(二) 教育学在教育科学

2、中的地位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 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或教育学自身的分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科;2 教育学的基础性也表现为它的基本原理构成教育科学中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三)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教育经验的关系三、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二)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三)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四)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四、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 学习教育的意义1 学习教育学,掌握教育的一般规律2 学习教育学,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3 学习教育学,促进教育的改革4 学习教育学,为学习其他教育学科打下理论基础(二) 学习教育学

3、的方法第一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一) 教育是社会性活动1 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2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3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关教育起源的其他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生物学”起源论;美国学者孟禄“心理学”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本能模仿。唯物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二) 教育是社会的功能1 环境的性质与意义2 社会环境的教育性3 学校是特殊的环境两种错误观点:一是认为,学校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学习活动是对实践活动的再现;一是认为,学校生活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学习活动是对未来

4、活动的准备。正确的观点:学校是沟通现实的社会环境和未来的社会环境的桥梁。(三) 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1 不同性质的社会,往往有不同性质的教育与之相适应2 不同产生力水平的社会,其教育形态也各不相同二、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 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1 制约教育目的2 制约课程的门类、结构和内容3 制约教育事业的速度、规模和结构4 制约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二)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 制约教育目的的性质及部分教育内容2 制约教育的领导权3 制约受教育的权利(三) 社会意识形式对教育的影响1 对教育思想的制约2 对教育内容的制约3 对教育组织的制约三、 现代社会对教育制约的新特色(一

5、) 加快教育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二) 促进教育思想层面的现代化(三) 推动教育制度层面的现代化第二节 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一、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概念(二)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 教育体系的独立性与历史继承性2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 教育的精神独立性和行动自主权(三) 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二、 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一) 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 教育是科学技术扩大再生产的手段3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工艺和工具的重要手段(二)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1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来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2 学校师生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

6、量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三) 教育对社会意识形式的反作用1 教育对社会意识形式的选择作用2 教育对社会意识形式的传播作用3 对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作用三、 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一) 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二) 教育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三) 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念与理论一、 人的发展的概念人的发展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二、 关于人的发展的不同理论(一) 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是:英国优生学家高尔登和奥地利心理学家比勒基本观点:人的智力、品质、能力等是由遗传决定的,教育只能起延迟或提早实现人的智力、品质、能力等的

7、作用。主要观点:天才是遗传(二) 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基本观点:人的行为或发展由环境造成,与遗传无关主要观点: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三) 二因素辐合决定论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思基本观点:人的发展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四) 三因素论代表人物: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基本观点:人的发展是遗传、环境和教育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主要观点:遗传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是人的发展中的起重要条件,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定向、加速和强

8、化的主导作用。 (五) 教育万能论 代表人物: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 基本观点:人的发展完全由教育决定,与遗传、环境和主观因素都无关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一、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一)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二)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三)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四)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二、 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区别:广义的环境包括值日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狭义的环境专指社会环境。狭义的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

9、水平。但人对外部环境的反映具有能动性。一方面,人是通过他所参加的实际活动来接受环境的影响并获得发展的;另一方面,人有总是按照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兴趣、需要等主观状况来对客观环境作出反映的。三、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一)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二)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三)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四、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第三节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一、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二、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

10、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三、 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注意适时和及时四、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良好条件五、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一) 不同个体在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会有不同(二) 不同个体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辉有不同(三) 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三章 教师第一节 教师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一、 教师的地位(一) 教师职业的社会权利教师除了享受一般的公民权利外,还享有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二) 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因此教师劳动具有较高的价值。(三) 教师职业的政治

11、地位(四) 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 教师被社会公认为最佳形象,享有较高的职业声望。二、 教师的作用(一)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三)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P77)三、 教师的任务(一) 教好功课(二)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三) 组织好课外活动(四) 善于总结教育经验第二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一、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一)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1 教师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的心理不仅各不相同,而且是不断变化的2 学

12、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还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广播、电视、小说、戏剧等多种多样的影响3 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二)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1 教师劳动对象的多样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目的的全面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 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变换和创新3 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事先无法预料的情况二、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示范性(一)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使用物,诸如粉笔、黑板、模型、挂图、录音机、多媒体等,但这些是次要的、辅助的,它们只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决不能代替教师自身的作用2 教师必须达到或超过教材所代表的知识、智能水平

13、,否则就无法正确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二)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1 教师不是使用工具去影响劳动对象,而是用自身的言行去直接影响学生2 教师情感、意志、性格诸方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做示范三、 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统一(一) 教师劳动具有个体性的特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家庭访问等等都是通过一个个教师个人劳动单独完成的(二) 教师为了用本身的言行去直接影响学生,还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修养(三) 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不仅是许多教师共同进行教育的结果,而且是学校领导、家庭成员和社会影响的结果(四) 教师劳动是通过个体劳动的形式体现集体创造的

14、成果四、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广延性(一) 教师劳动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教师教育学生必须突破学校的框框(二)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广延性是由培养人才的相对稳定性和学生成材因素的多样性决定的(三) 学生的成长不可忽视家庭、社会的影响五、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间接性(一) 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二) 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人才成长的周期较长(三) 教师本身的终身教育(四) 教师劳动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且是通过学生劳动表现出来,学生成了教师物化劳动的“中介”第三节 教师的职业素养一、 教师的政治素养二、 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三、 教师的

15、职业道德素养(一) 对事业,无私奉献(二) 对学生,真诚热爱(三) 对自己,严格要求(四) 对工作,精益求精(五) 对同志,团结协作四、 教师的业务素养(一) 知识素养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1 文化基础知识要广博2 专业知识要精深3 教育理论知识要精通(二) 能力素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1 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2 深刻的思维能力与良好的表达能力3 组织管理能力4 掌握、处理教材的能力5 自我调节控制能力6 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五、 教师的心理素养(一) 健康广泛的兴趣(二) 轻松愉快的心境(三) 昂扬振奋的精神(四) 积极健康的情绪(五) 豁达开朗的心胸(六) 坚忍不拔的毅力六、 教师的身

16、体素质第 四 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一、 教育目的的意义(一) 教育目的不仅要在学校中加以贯彻,而且也调节着校外教育机构、家庭等一切存在教育因素的场所的活动;不仅指引着学校里的受教育者成长,而且也是民族素质提高的方向(二) 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也是教育活动的根本依据。它对于我们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等都起着决定性指导作用二、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一) 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二)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重要因素(三) 民族文化传统三、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一) 个人本位1 教育

17、目的在于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2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只有受教育者获得充分的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二) 社会本位1 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2 确定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即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延续(三) 社会个人主义观点(杜威)1 教育当然要有社会目的,学校要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这是教育的归属点2 受教育者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是通过儿童按其特有的特点发展而实现的,教育目的不应排斥教育的出发点 儿童,正如两点成一线,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统一起来(四) 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马克思)1

18、 社会存在作为人的发展的前提条件,必然制约着人的发展水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发展是以大多数人的片面发展为代价的2 只有当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和人的闲暇时间极其充裕,并彻底消灭了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实现了“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联合体,才真正有普遍的个人自由的、全面的、充分的发展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50年代教育目的1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又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

19、化的劳动者。(二)80年代及1995年的教育目的1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2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3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

20、,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41995年3月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90年代末教育目的的新变化1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是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2党的十五大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

21、的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31997年颁布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键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二、 现阶段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一) 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与任务1 义务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2 义务教育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打下基础3 义务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和基础性(二) 九年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1 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2 智育,是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技能

22、和发展他们智力与能力的教育3 体育,是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发育,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4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5 劳动技术教育第三节 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一、 应试教育是影响教育目的实现的主要障碍二、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的紧迫任务三、 教育目的的转化及实现第 五 章 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一) 什么叫学校教育制度(二) 现行学制的内容(三) 校外教育机构二、 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一) 一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科技发展的状况 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

23、础之上的现代学校教育,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生产性和科学性。(二)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三)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四) 受本国学制发展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的影响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变革一、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初等教育的发展。(二)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以电气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除推动初中教育的发展外,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20世纪中叶以后,开始了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推动高中教育发展,并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学制也由双轨逐渐走向单轨或者下段单轨、上段多轨。二、

24、现代学制改革的趋势(一) 重视学前教育,使之纳入学制系统(二) 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三)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四) 高等教育朝着多层次、多类型的方向发展(五) 提倡终身教育,开展继续教育第三节 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 旧中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 癸卯学制(1903年)(二)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三) 壬戌学制(又叫“新学制”,1922年)二、 新中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 老解放区的学校教育制度(二) 1951年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中的规定(三) 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的有关规定(四)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有关规定(

25、五) 当前我国的学校系统第四节 当前我国学制结构的改革一、 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二、 高中阶段教育朝多样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三、 改革高等教育四、 发展继续教育第 六 章 课程第一节 课程概述一、 课程的概念(一) 不同的课程概念反映了不同的课程观念1 最常见的定义:课程就是课业及其进程。2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定义:课程是“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3 现代的变化: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二) 不同的课程概念所关注的课程层次不同1 理想的课程,即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应该开设的课程。2 正式的课程,即指由行政部

26、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3 领悟的课程,即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4 运作(实行)的课程,即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5 经验的课程,即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三) 我们的观点 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有计划的教育内容。二、 课程的类型(一) 依据课程的组织形式划分1 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来设计课程。根据其包含学科门类的多少不同又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种。11分科课程:根据各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来设计的课程。12综合课程:学科合并后的课程称为综合课程。最常见的是学科之间的课程综合化。2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从儿

27、童兴趣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设计的课程。(二) 依据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划分1 必修课程2 选修课程21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22单科性选修和分科性选修23学术类选修、技术类选修和兴趣类选修(三) 依据课程的呈现方式划分1 显性课程2 隐性课程(四) 依据课程内容的性质划分1 普通基础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2 文化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3 工具类课程、知识类课程和技艺类课程三、 课程的结构(一) 课程结构(二) 课程结构的组合模式1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潜在)课程三大板块组合2 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板块组合3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三大板块组合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课程透视一、 课程计划(

28、一) 课程计划一词的由来(二) 课程计划的意义和基本内容1 什么叫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任务制订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从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到具体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从教学的内容要求到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都作了明确的原则性的规定。2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21培养目标22制定该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3课程设置及要求24课程开设顺序及课时分配25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26考核要求(三) 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特点1 增强了课程设置的多样性2 课程设置有一定的灵活性二、 课程大纲(一) 课程大纲的意义和基本内容1 什么叫课程大纲课程大纲又叫分科课程标准、学科课

29、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它是根据课程计划设置的学科,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内容范围及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等内容的指导性文件。2 课程大纲的内容课程大纲一般分为“说明”和“本文”两大部分。(二) 我国中小学课程大纲的特点三、 教材(一) 教材的意义和基本内容1 什么叫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中介材料,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课外补充读物及各种视听材料等。其中教科书是教材的主要形式。2 什么叫教科书教科书也叫“课本”,是课程大纲的具体化。(二) 我国中小学教材的特点1 教材的多样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一纲多本”的教材模式2 形成了以教科书为基础的系列化教材第三节 当代中小学课

30、程改革动向一、 课程目标综合化(一) 情意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在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新知的能力成为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关注的内容二、 课程结构多样化三、 课程内容实用化四、 课程管理弹性化第七章 教学(上)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和学校的中心工作。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和任务一、 教学的概念教学是遵循一定的教育目的,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具有双边互动性质的教育活动。(一)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教学只是教育好的中的一种,是学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任何教学活动都有教育性且服从于教育,学校教育要坚持以教学为中

31、心,但教育除教学之外还有诸如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社会交往等活动形式。(二)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教学既是智育的实施途径,又是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各育的途径,而智育作为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教育活动,虽以课堂教学为主,但也还有课外活动等其他教育活动的配合。因此,既不能将教学仅仅理解为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不能仅仅理解为学生内在潜力展开的过程,而是师生间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着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再上、情、意、行诸方面统一地发展,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了解学生,因学生的影响而发展自己的人格,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二、

32、 教学的意义(一) 教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 教学是把社会与个人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是向年轻一代传递文化遗产的有效形式2 教学能使新一代更有效、更简捷地将人类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和经验(二) 教学对个体发展的作用1 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2 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主要是通过教学来进行的三、 教学的任务(一) 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二)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三) 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第二节 教学过程一、 教学

33、过程的本质(一) 教与学的统一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辨证统一的过程。(二) 教学与教育的统一过程 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发生影响的过程。(三) 特殊认识过程与掌握知识过程把教学仅仅看成是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因为教学既有室内教学,也有室外教学,同时还有实验教学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一) 唤起学生兴趣阶段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唤起学生的兴趣十分重要,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唤起兴趣的方法与途径:1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新课程时尽量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2 要预先赋予儿童一定的实际活动,创设一定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4、3 可借助教师巧妙讲述或是视听教具之类,使儿童能产生某种疑问和有关课程的生动活泼情境和表象4 旧有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态度与兴趣也是可加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二) 客体的认知与正确的表象的形成阶段(三) 概念的形成与学生的抽象思维阶段(四) 知识的巩固阶段(五) 运用知识的阶段(六) 检查知识阶段二、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统一1 教学过程就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 学习间接经验必须辅以直接经验作为理解间接经验的支柱(二)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1 智力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离开了知识的掌握,智力发展就失去了依据。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2 知

35、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掌握知识的质与量、深与浅、快与慢,以及运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合理有效的知识结构对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从而达到知识的掌握与智力发展的统一(三) 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的统一1 知识是学生思想形成的基础2 科学知识和客观的事实本身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的思想3 一定思想的形成将影响对知识的掌握(四) 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统一(五)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统一1 没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就没有学生剪接有效地学习知识,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2 忽视学生主动性就谈不上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节 教学原则一 、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原则(一)

36、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原则的定义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原则是指以系统、辨证、人道的思想为教学出发点和终结点来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精神及世界观。(三) 贯彻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原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科学性的贯彻2 思想性的贯彻3 艺术性的贯彻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保证以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经验和自然、社会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坚持以学科基本理论及其体系的教学为主,注

37、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自觉要求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三、直观性原则(一)直观性原则的定义直观性原则要求教师通过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概念和掌握科学知识。(二)贯彻直观性原则必须注意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直观而直观,把直观庸俗化,直观也不仅仅是指直接经验,还应包括间接经验四、启发性原则(一)启发性原则的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从而注意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和提高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38、贯彻启发性原则应注意1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2引导学生学会良好的思维方法3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4提高教育艺术,增强教育智慧五、循序渐进原则(一)循序渐进原则的定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既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顺序进行,又要按照学科知识的演进顺序和逻辑顺序进行,使学生能稳扎稳打地、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二)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应该注意1教师既要按照教材中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又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2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必须注意要和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学习基础,而新知识又蕴含在旧知识中3由浅入

39、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4注意从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弥补不足六、巩固性原则(一)巩固性原则的定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之长久有效地保持在记忆中,并能够根据需要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贯彻巩固性原则应该注意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在探索中巩固3在讲解新材料、新知识中来巩固旧知识4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记忆能力七、可接受性原则(一)可接受性原则的定义可接受性原则又称“量力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既能为学生所接受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二)贯彻可接受性原则必须注意1深

40、入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进行教学2站在时代的高度,确定教学目标八、因材施教原则(一)因材施教原则的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该注意1面向全体,照顾个别,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2教学措施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第八章 教学(下)第一节 教学方法一、 教学方法的概述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相应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是受教育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规律所制约。二、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

41、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通过听课来接受知识的方法。1 讲授法的形式:讲述、讲解、讲演2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 设计好讲授的内容(2) 运用好讲授的语言(3) 组织好学生的听讲(二)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1 谈话法的形式:传授新知识的谈话、巩固与检查知识的谈话2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精心设计问题(3)讲究提问的技巧(4)做好归纳、小结(二) 讨论法1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集思广益,得出结论的方

42、法。2讨论法的方式: 整节课的讨论、几分钟的讨论、全班讨论、小组讨论3讨论法的基本要求(1)讨论前作好准备(2)讨论时作好引导(3)讨论后作好小结(四)读书指导法1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2读书指导法的形式:预习指导、复习指导、课内阅读指导和课外阅读指导3 读书指导法的要求(1)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3)加强辅导(4)教师应有计划地、适当地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笔谈、办学习园地等方式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五)演示法1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2演示法的形式: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图表、实验、幻灯

43、、电影、录象等的演示2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要讲究演示的方法(3)演示后要做小结 (六) 参观法1 参观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2 运用参观法的基本要求(1) 参观前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确定参观的地点、对象和进行的步骤,制定好参观计划,并向学生讲明参观的要求和注意事项(2) 参观时要指导学生观察、研究事物的主要地方,指导学生围绕参观的主要内容收集材料,作必要的记录(3) 参观后组织学生总结收获体会,指导学生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必

44、要时,可召开座谈会进行交流(七) 练习法1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各种作业,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2 练习法的种类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3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1) 明确练习的目的,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练习种类(2) 掌握练习的方法(3) 教师要及时检查、评讲学生练习的质量,使正确的练习得到强化,错误的练习得到校正(八) 实验法 1 实验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仪器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从而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某些变化,获得直接知识的教学方法。2 实验法的形式感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3 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1) 做好实验前准备(2)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3)做好实验小结(九) 实习作业法实习作业法是学生运用知识的高级形式,它比练习法、实验法的实践性和独立性更强,更具有综合性和创造性。1 运用实习作业法的基本要求(1) 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2)做好实习作业的动员(3)作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4)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 三、 教学方法的选择(一) 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二) 学科和教材的特点(三) 学生的实际情况(四) 教师本身的条件(五) 教学的时限和物质设备条件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一、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一) 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1 个别教学 2班级授课制 3道尔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习题试卷试题 > 大学教育试题试卷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