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商品、价值和货币商品、价值和货币商品、价值和货币商品、价值和货币 资本的生产和分配资本的生产和分配资本积累和再生产资本积累和再生产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程安排(资本主义部分)课程安排(资本主义部分)课程安排(资本主义部分)课程安排政治经济学研究什么的?什么是生产关系商品经济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未来社会主义部分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
2、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四讲 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分配3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讲第三讲 商品、价值和货币商品、价值和货币l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l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l资本主义的分配资本主义的分配4政治经济学原理1.1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和商品流通公式(W-G-W)相比,资本流通公式区别:流通形式不同流通形式不同 (买卖顺序不同;起点和终点不同;媒介不同)流通目的不同流通目的不同(商品:为买而卖,目的获得使用价值;资本:为卖而买,目的追求资本价值量的增值)流通限度不同流通限度不同(商品:使用价值进入消费,运动停止
3、;资本:连续循环的)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和价值规律是矛盾的: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G=G)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不等价交换无法增加全社会的价值,关键是在流通中购买的W中有一种商品(劳动力)(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可以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并在流通中实现价值。5政治经济学原理劳动力商品定义定义:劳动力是劳动能力(体力和脑力),劳动力的使用是劳动过程。人身自由和一无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先决条件。使用价值使用价值: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价值价值:(1)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必要劳动时间还原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需
4、要的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生活资料的价值:A.自身的生活资料;B.繁育后代;C.接受教育和训练。(2)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的买卖流通领域:劳动力的买卖是平等自愿平等自愿的,是等价交换。生产领域:劳动力所有者成为雇佣工人;劳动依附于资本劳动依附于资本。111改变分配制度6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讲第三讲 商品、价值和货币商品、价值和货币l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l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l资本主义的分配资本主义的分配7政治经济学原理2.1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工人劳动属于资本家;产品归资
5、本家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把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抽象劳动形成新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超过了一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该点上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劳动时间划分为劳动时间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8政治经济学原理2.2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不变资本(不变资本(C):购买生产资料,价值被具体劳动转移,不改变数量;可变资本(可变资本(V):购买劳动力,被工人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掉,由工人劳动力的使用(抽象
6、)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补偿剩余价值(剩余价值(M):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9政治经济学原理2.3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剩余价值率M物化劳动表示法物化劳动表示法活劳动表示法活劳动表示法增加可变资本总量和提高M是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途径;M提高的趋势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延长工作日(生理和道德的界线)或者提高劳动强度,在生产V的必要劳动时间既定下,提高M。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时长既定的情况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价值低于
7、社会价值的差额,源泉仍然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了被社会更多的价值认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上升,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值量下降),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超额剩余价值在个别资本家那消失超额剩余价值在个别资本家那消失,整个资本家阶级得到相对剩余价值整个资本家阶级得到相对剩余价值小结: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剩余价值
8、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历史趋势。11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讲第三讲 商品、价值和货币商品、价值和货币l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l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l资本主义的分配资本主义的分配12政治经济学原理3.1 资本主义的工资制度资本主义的工资制度工资的本质工资的假象工资的假象:资本家给的是劳动的价值而不是劳动力的价值。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的原因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的原因:同义语反复(循环论证);劳动不能独立存在;无法解释剩余价值和价值规律矛盾的现象;劳动过程归资本家所有支配,工人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劳动力买卖的实质劳动力买卖的实质:工人
9、让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创造比自身大的价值),获得劳动力价值(工资以购买生活资料)。(获得劳动力价值(获得劳动力价值的前提是为资本家提供剩余价值的前提是为资本家提供剩余价值-剩余劳动)剩余劳动)资本主义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在现象上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原因在现象上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原因:交换形式一样;劳动后付工资;工人劳动是谋生的手段;资本家希望以尽可能少的货币换取更多的劳动;劳动时间和熟练程度和工资相关。3.1 资本主义下的工资制度资本主义下的工资制度工资的基本形式计时工资计时工资:主要形式劳动力的月、周、日、时价值的转化形式优点优点:灵活、可以加班、提高劳动强度
10、;缺点缺点:和劳动成果结合不紧密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按产品数量支付工资,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A.计件工资以计时工资为基础;B.计件工资是隐蔽的剥削形式(造成工人出卖物化劳动进行商品交换的假象)C.产品控制工人劳动的质量、数量和强度,节约监督成本流水线:计件工资表现为计时工资工资数量变动趋势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变动趋势变动趋势:名义工资增加;实际工资增长低于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增长在剩余价值率提高的趋势下。思考思考:为什么资本主义法律赋予工人罢工的权力?假象消灭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分、有愁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痕迹,全部劳动表现为有酬,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最低工资和劳资谈判最低工资
11、和劳资谈判:14政治经济学原理3.2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本质现象成本和利润成本成本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把剩余价值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利润的本质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现象层次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3.2.13.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率利润率: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M的转化形式M揭示资本家剥削的程度;P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掩盖了剥削程度,在量上小于M。3.2.23.2.2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1.预付资本量和有机构成不变的条件下,和M成正比;2.
12、有机构成;3.不便资本的节省情况;3.资本周转速度。资本的周转时间和速度A.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所构成。生产时间生产时间: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产品性质和技术影响);劳动正常工作中断时间;生产要素储备时间。流动时间流动时间:购买时间;售卖时间。B.周转速度和周转时间成反比,和周转次数成正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生产资本按照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固定资本:使用价值在形态上一次性投入,在长时间起作用,直到更新;期间价值逐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商品出售收回。厂方、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流动资本流动资本:一次性转移,一次性回收和补偿;原料、燃料
13、、动力、辅助材料、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固定资本的周转和价值耗损有形耗损有形耗损: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耗损,使用价值耗损引起的物质磨损。无形耗损无形耗损: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贬值(原设备生产效率提高、替代产品原设备生产效率提高、替代产品)。与使用价值磨损无关的精神磨损。折旧折旧:固定资本折旧提取是对固定资本价值量转移的主观估算,以从销售额中逐步提取回收。节约固定资本的耗损节约固定资本的耗损:物质磨损维修保养;精神磨损:提高设备利用率,加速折旧。预付总资本的周转加快资本总周转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3.2.33.2.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平均利润的形成平均利润的形成:不同部
14、门间的资本转移引起供求关系变化,导致价格偏离价值,直到形成平均利润。2、平均利润的实质平均利润的实质: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所得到的利润。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剩余价值总量和利润总量相等。3、平均利润利率高低的因素平均利润利率高低的因素:各部门的利润水平;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分配。4、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5、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3.2.4 3.2.4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 市场价格以
15、生产价格为中心波动,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起作用,没有否定价值规律,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剥削的新形式剥削的新形式 剩余价值在各部门重新瓜分,整个资本主义犹如一个庞大的股份公司,工人不仅受到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还受到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工人不仅受到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还受到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关系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区别区别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和资本相联系,和活劳动无关;量的方面:经常性的不一致。联系联系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没有违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A.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相等;B.全社会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C
16、.生产价格随着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而变动。19政治经济学原理3.3 资本循环资本循环3.3.1 3.3.1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职能形态)购买生产要素,为资本增殖做准备。资本的货币形态资本的货币形态在形式上执行货币的职能,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本质是资本职能,为增殖准备。劳动力生产资料第二阶段:资本的生产阶段(货币资本职能形态)资本通过吸收剩余劳动使自己增殖,生产出包括m的w第三阶段:资本的销售阶段商品资本的职能形态 采取商品流通的形式,实现了货币形态的回归;出售的本质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商品资本,以实现剩余价值。“惊险的一跳”,使得资本
17、循环连续;出售的数量影响补偿预付资本实现利润(剩余价值);出售的速度制约了资本发挥作用的再生产规模 产业资本循环是由一个生产阶段和两个流通阶段,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三个阶段相互依存、衔接;停顿或滞缓影响资本循环的实现和再生产顺利进行。3.3.2 3.3.2 三种职能形式的各自循环及其条件三种职能形式的各自循环及其条件货币资本循环货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 表明资本循环的目的就是价值增值 表明生产就是连续不断扩大再生产反映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内在联系以上三种循环是整个多次循环的三个侧面的循环特以上三种循环是整个多次循环的三个侧面的循环特征,三个形式统一考察
18、,更全面了解资本的运动。征,三个形式统一考察,更全面了解资本的运动。三种职能资本的各自循环3.3.3 3.3.3 三种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三种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继起继起继起惊险的一跳离世界离世界首富有首富有多远?多远?产业资本同时处于三种循环形式中,三个循环需要连续不断运动,其条件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空间上并存。全部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相应的三个部分,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相互继起时间上相互继起。A.经历三个阶段,相继转化其他职能形式,回到出发点;B.转化前后衔接、相互接替;C.时间
19、上紧密衔接并存性和继起性互为条件互相制约并存性和继起性互为条件互相制约。A.并存是继起的前提,没有并存就没有继起;B.继起是并存的保证,没有继起,停滞无法并存。23政治经济学原理3.4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3.4.1 3.4.1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定义商业资本定义: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是流通领域商品资本转化形式。职能:职能:A.实现M;B.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C.扩大直接生产的资本;D.提高利润率增加M生产。商业资本对商业资本对M的分配的分配:A.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利润的来源:
20、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M一部分,由产业资本家以商业利润的形式转让给商业资本家。通过低于生产价格把商品让渡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按照生产价格卖给消费者。B.商业利润的确立受到平均年利润率支配商业利润的确立受到平均年利润率支配。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的竞争和资本转移,使得商业利润和产业利润趋于平均化。C.商业资本家的生产成本构成商业资本家的生产成本构成 A.购买商品垫支的资本购买商品垫支的资本;B.流通费用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包装、分类保管、运输生产在流通领域的延伸,是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性劳动,该部分费用随着商品出售得到补偿,获得平均利润)。纯粹流通费用(商业簿记、邮资、通讯、广告、商业职工
21、工资等;非生产性开支、非生产性劳动、不生产剩余价值和价值,本质上是对价值或胜于价值的扣除)受雇佣的商业职工劳动的性质受雇佣的商业职工劳动的性质 A.非生产性劳动为代表,实现而非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职工劳动使得商业资本家得以占有产业资本家让渡的剩余价值。B.商业职工的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产业资本家让渡的)剩余价值用以补偿工资;生于劳动里实现的(产业资本家让渡的剩余价值)为商业资本家获得利润。3.4.2 3.4.2 借贷资本和利息借贷资本和利息借贷资本定义借贷资本定义: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闲置的货币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闲置的货币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A.产业资本循
22、环中大量的闲置资本:折旧资金,G到G的闲置,扩大再生产的剩余价值积累。B.另一些资本家或者同一个资本家另一些时候,急需货币资本:商品滞销急需购买生产要素,折旧没有完成购置固定资产;积累不足追加投资。借贷资本的本质和性质借贷资本的本质和性质:借贷资本是在职能资本循环运动基础上产生(独立出来)并为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服务;借贷资本使资本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借贷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借贷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分配:A.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获得平均利润,分割成两部分:利息和职能资本家的利润借贷资本的专业化经营借贷资本的专业化经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A.银行(自有)资本获得平均利润(银行资本家和
23、产业以及商业资本家存在资本转移的竞争)B.银行利润的来源银行利润的来源:产业工人在生产领域创造的M的一部分(银行瓜分一部分借贷资本瓜分来的M)。C.银行雇员的劳动银行雇员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其劳动使得银行资本瓜分M得以实现,同样分为必要和剩余劳动时间利息的本质:利息的本质:产业工人创造的,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M特殊转化形式,体现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M的关系;利息率决定:利息率决定:介于0和平均利润之间,大小取决于信贷市场的供求关系(供求平衡时由社会习惯和法律决定)。3.4.3 3.4.3 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地租地租的定义地租的定义土地所有者凭借着土地所有权获
24、取的非劳动收入。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结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结构农业资本家获平均利润、农业雇佣工人创造M、地主获地租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定义定义: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产生机制产生机制:土地的优劣(贫瘠和离市场远近)使得同样资本投入,生产效率不同,个别价格不同。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形成的超额利润构成级差地租。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生产条件决定的。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限制竞争、超额利润长久保持)级差地租的源泉级差地租的源泉: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更高的生产效率创造的超额M)。级差地租反应的生产
25、关系级差地租反应的生产关系: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资本一次性投入回报率不同;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 二者比较二者比较:级差地租I是基础;级差I归土地所有者,级差II在租约期内归农业资本家所有,期满续约时,提高地租归地主所有。租期长短是争夺的焦点,反映了地主和农业资本家在瓜分租期长短是争夺的焦点,反映了地主和农业资本家在瓜分M上的上的矛盾。矛盾。绝对地租定义:定义:由于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产生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产生原因),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产生机制:产生机制:农业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土地私有权
26、的垄断限制了资本自由转移,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部分无法参加利润平均化;农产品按照价值出售,超额利润形成绝对地租,停留在农业部门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绝对地租体现的生产关系绝对地租体现的生产关系: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M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只要存在土地私有制,就有地租。当农业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时候,绝对地租来源于对农业利润和工人工资的扣除,或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土地价格土地不是劳动产品,自身没有价值,土地买卖价格是地租资本化。地租资本化。土地价格取决于(预期)租金(预期)租金和利息率。利息率。租金概念的延伸任何垄断的权力都可以拒绝利润平均化,获得超额利润。垄断权力的所有者会以此索取租金29政治经济学原理问题与讨论问题与讨论30政治经济学原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