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规划之道路PPT.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51734 上传时间:2024-11-16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8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工程规划之道路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市政工程规划之道路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市政工程规划之道路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市政工程规划之道路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市政工程规划之道路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庞瑞秋庞瑞秋Tel:13074320352E-mail:绪论绪论一、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的内容一、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的内容 广义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技术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城市建设中提及的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即为城市人民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常规的城市基础设施。绪论绪论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系统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系统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一)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系统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一)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系统与

2、城市建设的关系 1 1、城市交通、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防灾等各、城市交通、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防灾等各项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主体部分,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项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主体部分,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体系。2 2、配置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能满足城市各项活动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带、配置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能满足城市各项活动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带动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保障城市健康持续发展。动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保障城市健康持续发展。(二)城市交通工程与其他专业工程的关系(二)城市交通工程与其他专业工程的关系 1 1、城市交

3、通工程为城市提供客流交通和物资运输条件,也为城市各专业工程、城市交通工程为城市提供客流交通和物资运输条件,也为城市各专业工程设施的建设提供各种设备、材料等物资运输条件。设施的建设提供各种设备、材料等物资运输条件。2 2、城市道路是联系各项工程设施的纽带,是城市给水、排水、供电、燃气、城市道路是联系各项工程设施的纽带,是城市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等工程管线敷设的载体。供热、通信等工程管线敷设的载体。绪论绪论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系统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系统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三)城市其他专业工程的相互关系(三)城市其他专业工程的相互关系 1 1、为了城市工程设施的综合利用

4、与管理,在保证设施安全使用与管理方、为了城市工程设施的综合利用与管理,在保证设施安全使用与管理方 便的前提下,有些设施可集中布置。便的前提下,有些设施可集中布置。2 2、城市给水工程与排水工程组成城市水工程系统,不可分割。、城市给水工程与排水工程组成城市水工程系统,不可分割。3 3、城市供电工程设施与通信工程设施必须有相应的安全距离。、城市供电工程设施与通信工程设施必须有相应的安全距离。4 4、易燃、易爆设施工程、管线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易燃、易爆设施工程、管线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绪论绪论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系统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系统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四)城

5、市工程管线综合关系(四)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关系 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根据各种工程管线的使用、安全、技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根据各种工程管线的使用、安全、技术、材料等因素、综合合理地布置各类工程管线、既保证本专业工程材料等因素、综合合理地布置各类工程管线、既保证本专业工程管线衔,又便于各专业系统工程管线彼此交叉通过。管线衔,又便于各专业系统工程管线彼此交叉通过。(五)城市用地竖向工程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关系(五)城市用地竖向工程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关系 城市用地竖向工程使城市建设合理结合和利用自然地形,综合确城市用地竖向工程使城市建设合理结合和利用自然地形,综合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标高,统筹考

6、虑各种因素,保证各种定城市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标高,统筹考虑各种因素,保证各种基础设施的正常、经济运行。基础设施的正常、经济运行。三、课程体系三、课程体系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城市电力工程规划城市电力工程规划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城市电信工程规划城市电信工程规划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城市供热工程规划 第七部分第七部分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绪论绪论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城市道

7、路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课程框架课程框架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分析 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第四章第四章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与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与横断面设计 第五章第五章 城市道路平面与纵断面设计城市道路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第六章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交通:人和物在空间上的位置移动的过程,人或物随时间的变化 而产生的位置变化和地理变化。广义的交通:包括城市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狭义的交通;指道路上的交通流。2、道路交通:利用道路作为渠道的称之

8、为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运交通、航空交通、隧道交通)城市交通规划: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系,确定道路交通规 划的任务,与其他运输方式结合,共同完成城市 运输任务。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二、交通的三个层次二、交通的三个层次 1、市际交通城市是市际交通的终端,市际交通要与市内交通衔 接好,使城市出入口畅通,又避免过境交通穿城。(路线和枢纽)2、市域交通对卫星城和乡镇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教文化传播起 承上启下的作用。可带动市域内乡镇发展,促进中 心城市的增长。3、市内交通市内上下班交通和客货运交通。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的转运枢纽;市际交通的联结点和枢纽。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三、交通与城市发展三、交通

9、与城市发展 1 1、市际交通(大交通)决定城市的兴衰;、市际交通(大交通)决定城市的兴衰;古代城市沿河道发展南京、南昌、重庆、淮阴;近代城市沿铁路发展石家庄、秦皇岛、哈尔滨、长春;城市建在要道的交汇处或水陆转运的交叉口武汉、上海、广州等;河流改道或淤塞使得城市衰落福建的泉州、湖北的荆州;2 2、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 城市交通工具的变革促进了城市空间的扩展;城市发展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3 3、市内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的互动;、市内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的互动;沿交通轴向外延伸发展;(发展方向、用地功能布局)城市用地由团状向星状扩展;轨道交通导向的都市发展

10、;城市的空间布局对城市交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4 4、市内交通对土地增值的影响、市内交通对土地增值的影响 离市中心越近,基础设施越完善,地价也越高;反之,地价就越 低,交通费用就越高。交通带动了土地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土地开发与交通发 展的互动关系,预留交通发展的空间。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四、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关系四、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关系 1 1、城市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基础,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组成部分、城市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基础,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组成部分 雅典宪章确定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交通是城 市四大功能之一;城市规划确定城市未来性质、功能

11、、发展方向和布局;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必须适应并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城市规划评价指标是一个综合评价体系,交通系统评价指标是其中 一个组成部分;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四、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关系四、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关系 2 2、城市交通规划具有较强独立性,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反馈作用,直、城市交通规划具有较强独立性,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反馈作用,直 接引导或阻碍城市合理布局形成,促进或抑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接引导或阻碍城市合理布局形成,促进或抑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雅典宪章确定的城市四大功能中,与其他功能对用地布局的依赖性 不同,交通功能是灵活的、动态的;不同交通系统对城市社会经济、城市布局带

12、来不同的作用,引导抑 或阻碍;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构筑城际间复合型交通走廊;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五、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趋势五、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趋势 1、发展城市高速道路、地下铁道改变路网布局;2、加强交通管理与控制;3、开辟步行街和步行区;4、提高道路面积率;5、研制新型交通工具;6、开展交通流理论研究;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交通流:某一时段内,连续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或行人所组成 的车流或人流的统称。2、交通体系:道路和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和行人的统称。3、交通流特性:某一交通体系中交通流的定性和定量特征。4、交通参数:描述和反映交通流

13、特性的物理量,如速度、车头间距、通行能力等。5、基本交通参数: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可反映交通流的基本性质,称为基本交通参数。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二、交通量二、交通量;1、概念: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2、交通量的表示方法:平均日交通量:道路被利用程度、交通安全设施、交通事故率及交 通控制管理的指标;昼间12小时交通量:早7:00至晚7:00;昼夜流量比;小时交通量(连续60分钟):年最大小时交通量、第30位小时交通 量(第30位小时交通量系数)、设计 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 小时流量比);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二、交通量

14、二、交通量;3、交通量的变化规律(1)交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周期性 时变、日变、月变、年变 第30位小时系数:15%(中心区、郊区)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9%-15%)昼间流量比:0.80-0.90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二、交通量二、交通量;3、交通量的变化规律(2)交通量随空间的变化规律:路段的分配:车道分配:1.0、0.80-0.89、0.65-0.78、0.50-0.65;方向分配:重方向;4、交通量的换算:小轿车为标准车;5、交通量资料的应用: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交通管理;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三、车速三、车速 1、概念:车辆行驶的速

15、度,车辆行驶的距离对时间的变化率。v=L/t(米/秒或公里/小时)2、相关概念 地点车速:指车辆通过某一指定地点的瞬时速度。是研究信号控制及交通规划的基础资料。行驶车速:车辆在某一行程内行驶时可以达到的速度。时间是车辆的有效行驶时间。行程车速:车辆在某行程内行驶的实际速度。时间包括有效行驶时间与停车损失时间。是评价道路 车辆通畅程度与估计行车延误的重要资料。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三、车速三、车速 2、相关概念 运行车速:客货车辆在运输路线上的周转速度。时间包括有效行驶时间、停车损失时间及在起、终点的 调头时间。是评价运输效率的主要指标。临界车速:对应道路通过最大交通量的

16、速度。设计车速:在交通规划、道路线型设计、交通管理中的控制速度。3、车速的影响因素 道路条件:道路的等级标准、交叉口的数量、车道数及车道位置、视距、侧向净空等;道路线型:道路的平面和纵断面线型;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三、车速三、车速 3、车速的影响因素 车辆条件:车型、车龄、车况等;驾驶员条件:驾驶技术、行车时间、生理和心理特征;环境条件:交通量的大小及组成、时间与气候条件等;4、车速资料的应用:规划和设计方面:道路几何设计的重要参数、道路等级的控制指标;交通管理方面:确定交通标示和标志位置、交通信号控制等的依据;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四、交通密

17、度四、交通密度 1、概念:一条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在某一瞬时,单位长度一个车 道上或全部车道上的车辆数。K=Q/V(辆/公里)2、密度参数的分布特征 空间占有率:某一瞬时,观测路段内行驶的车辆总长度占路段长度 的百分比。时间占有率:在某一观测时段内,车辆通过某一断面的累计时间与 该测量时段的比值。3、交通密度资料的应用:描述交通特性的物理量,划分道路服务水平的标准。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五、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的相互关系五、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的相互关系 1、基本关系式:K=Q/V(辆/公里)2、车速与密度间的关系:V=aK+bV=Vf(1-K/Kj)3、交通量与

18、密度间的关系:Q=Vf(K-K2/Kj)4、交通量与车速的关系:Q=Kj(V-V2/Vf)理论:高速路与快速路追求速度,必须控制出入口;一般路网追求交通量;六、交通调查及交通预测略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一、城市交通规划目的、意义和任务一、城市交通规划目的、意义和任务 1 1、任务:、任务: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城市建设投资、居民生活水平、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确定城市客货运 输体系。根据城市的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地点与居住 地区的分布,分析城市的客货量;车辆的出行次数与流向;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配;配合城市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

19、案或旧城道路系统改造规划 方案,提出城市货运、客运OD调查资料,预测远景交通量 及分配流量、绘制流向分布图,为城市交通路网规划提供 依据。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一、城市交通规划目的、意义和任务一、城市交通规划目的、意义和任务 2 2、目的:、目的: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系,并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对道路提出任务和要求,使之与其它运输方式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运输任务。3 3、意义:、意义:建立完善交通系统的重要手段;获得交通运输工作最佳效益的有效方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实现现代化交通的基础;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

20、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货运交通体系、公交客运体系、自行车交通体系和人行步道体系货运交通体系、公交客运体系、自行车交通体系和人行步道体系(一)货运交通体系(一)货运交通体系1、基本概念:城市货运:城市内部的货运。主要包括:城市中的货物由一地运到另一地的运输,运进或运出城市的货物。货运量:单位时间内,计入重复运输系数后的被运货物的数量,以吨/年计。重复运输系数指装卸转运的次数(成本、损耗)货运周转量:货运量与其运距的乘积。以吨*公里/年计。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运距:对不同货物每次运输的距离是不同的,通常用各种货物运

21、送距离的加权平均值来表示,即平均运距,以公里计。平均运距与城市的大小规模有关,据统计特大城市中主要货物平均运距约在10公里以上;大城市约在6-9公里;中等城市约在3-5公里。2、货运交通规划的原则:减少货物的转运、消除迂回和重复运输、减少空载、减少不必要的货运周转量;提高运营速度,增加车辆周转速度,提高运输能力,降低货运成本。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3、在城市规划中,应做好货源点和吸引点的布局,根据主要货流流量和流向设置货运干道。4、货运规划以速度赢得空间的原则。货运车速:市区应为25-45公里/小时;城郊快速路和城外公路段车

22、速在45-60公里/小时。5、安排好城市的物流规划,强化城市的配、转货物的管理,减少城市货运车辆的空载率。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1、城市客运交通的形式:街道的客运交通: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出租车等;街道以外的客运交通:高架轻轨、地铁等;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公共交通工具在固定的线路行驶,形成公共交通网络。2、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要解决的两个问题:车辆数的确定:城市客运任务、车辆在路线上的间隔时间;客运交通路线网的确定;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23、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3、公交路线上的车辆数:W行=M日双向/M日效M日双向:日的双向客运周转量M日效:车辆一天的有效生产率M日效=额定载客量车辆一天的平均满载系数(0.5-0.6)运营速度一辆车一天的工作时间(12-16个小时)4、行车间隔时间:正常情况为4-8分钟;在上下班乘车高峰时间可缩短至2分钟;反之,在客流稀少时,可延长至8-15分钟。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5、公共客运交通路线规划的原则:(1

24、)首先满足职工为从事生产活动的乘车需要,其次是文化生活的需要。(2)在主要人流集散点之间,尽可能开辟直接的公共交通路线来沟通,并注意路线与主要客流流向一致,最好使整条路线客流量分布均匀,并与路线的运载能力相适应。(3)城市公共交通路线的确定比较复杂:城市用地布局、居民出行方式、出行方向、交通量的分布;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6、公共客运交通规划指标的确定:(1)公共客运交通路线网密度:=L网/FL网:客运交通路线的道路中心线长度F:客运服务的城市用地面积原则:2t步+t候=最

25、小值;一般在2.5-3公里,与城市的道路网密度有关;同时,在大城市、城市中心区和中小城市级城郊地区的取值不同。路线重复系数:城市客运交通路线总长度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路线网经过的道路中心线长度的1.2-1.5倍。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6、公共客运交通规划指标的确定:(2)公共客运交通路线长度:转运、运营效率、客流、行车间隔等。路线的平均长度可根据城市的规模、形状考虑。取其城市的直径(中、小城市)或半径(大城市),一般市区路线长度约为6-8公里或10公里左右。(3)站点布置:影

26、响运行速度;乘客的步行时间和道路的通行能力。站点间距:0.5-0.6公里;受道路系统、交叉口间距的影响;始末站点:车辆调头、平峰停车;完善的需要0.25-0.3公顷。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7、停靠站的不布置原则:(1)避免在交叉口附近设置,尤其是在入口处;右转车、信号灯的影响;(2)几路车同时经过某一路线,可以联合设置;(3)站间距保证乘客上下方便时应尽量加大,在学校等的站点应该避开人流入口,以保证行人安全。(4)停靠站的布置方式沿人行道布置(非机动车干扰)、沿绿化分隔带布

27、置(港湾式5-7米)(5)往返站点应错开设置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三)自行车交通规划(三)自行车交通规划1、自行车的优点:(1)是门到门的连续性交通工具;(2)机动灵活的个体交通工具(时间、空间、使用);(3)占用道路面积低:运行时每人每秒占用道路面积9m2,小轿车40m2,停车时自行车占用1.6m2,小轿车占用22m2。(4)无环境污染的交通工具;(5)能源节约型交通工具;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三)自行车交通规划(三)自行车交通规划2、自行车的缺点:

28、(1)运行速度慢;(2)载客少;(3)效率低;(4)防护措施差、稳定性差、安全性差;(5)容易受到外界自然条件影响;“交通公害”: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事故、交通延误、干扰城市交通;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三)自行车交通规划(三)自行车交通规划3、自行车道规划设计:(1)城市总体规划充分考虑自行车交通问题;自行车专用道路网体系的建立,包括交通工具;(2)重视自行车停车场的建立;(3)加强自行车交通的科学研究;自行车交通工具、自行车交通流的特性、自行车的交通管理等;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

29、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四)步行街区的交通规划(四)步行街区的交通规划1、步行街区内步行系统、横断面组合要适应步行交通的需要;(1)总体要求:步行者在时空方面不受动、静态机动车交通的干扰,能畅通穿越步行街,以及自由出入周边的建筑。(2)道路系统:步行区内的道路要结合地形、现状和服务设施的功能,有机协调布置主街和环通疏导的支路;步行街尽端局部扩大铺装面,供步行者集中停驻返回。道路交通系统要满足消防的要求。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四)步行街区的交通规划(四)步行街区的交通规划(3)主街:路幅宽度:取决临街建筑的高度、

30、节假日高峰小时平均步行人流强度、停驻需要及绿化布置,一般以24-30米为宜。(18-20)横断面:车行道供自行车的通行(部分允许);偶尔进入的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的进入;内部环保交通车辆的通行;一般为5.5-6.0米;也可以采用双坡路面;(4)支路:路幅宽度:消防车,满足步行者在流动中看到橱窗为宜;一般以12-14米为宜。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四)步行街区的交通规划(四)步行街区的交通规划2、与周围服务地区应有便捷客运交通联系步行街区宜与中心区主干道相垂直,或沿相交主次干道的一侧成矩形布置。3、停车场的合理布置步行街进出口

31、附近,应结合用地现状条件和节假日交通运量,布置经济合理容量的机动车、自行车停放场地。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三、城市道路网规划三、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道路网:所有城市道路组成的统称,包括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主干道是路网的主干,由主干道组成的路网称为干道网。(一)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一)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1、应满足客、货车流、人流的安全畅通;2、应综合考虑城市相关功能,使之相互协调;3、应功能明确、系统清晰、不同等级道路相互配合;4、应成环成网,防止断头、堵口或卡口;5、应考虑今后城市用地的扩张、交通结构的变化和快速交通的要求;6、应与城市出入口、区域公路网有良

32、好的配合;7、应留有发展的余地;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二)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二)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1、用地分区形成的交通运输对道路网规划的影响;减少分区之间的远距离交通;分区之间的交通要通畅、快捷;交通流要均匀;2、地形条件的影响;减少土方量;结合地形、环境景观;满足技术标准3、城市进出口公路系统的影响;4、铁路线对城市路网规划的影响;城市的分隔;城市景观;客、货运输与城市内部交通的关系;5、城市原有路网的影响;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三)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三)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城市道路

33、网系统的平面几何图形,是城市道路网系统规划的表现形式。1、方格网式路网:优点: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交通组织简便,有利于机动灵活地组织交通。缺点:对角线方向交通不方便,道路非直线系数大(1.2-1.4);路网密度大,交叉口多;适用:地势平坦的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局部地区;改进:增加对角线交通;增加环路的设置;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三)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三)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2、环形放射式该形式干道网一般都是由旧城市中心区逐渐向外发展,由旧城市中心向四周引出放射干道的放射式道路网演变过来的。放射式道路网虽有利于市中心对外联系,却不利于其他地区之间

34、的联系,因此,通常加上一个或几个环城道路,便形成了环形放射式道路网。优点:非直线系数低;方便郊区与中心区的联系;减少过境交通干扰;缺点:交通组织不灵活;街坊形状不规则;市中心交通压力过于集中。改进:由单核心改为多核心;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三)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三)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3、自由式:以结合城市地形为主,路线弯曲无一定的几何图形。优点:能充分结合自然地形,节约道路工程费用。缺点:非直线系数大,不规则街坊多,并造成建筑用地分散。适用:山城-重庆、青岛等。4、混合式:是三种干道网形式的混合,如使用得当,既可以发挥它们的优点,又可避免它们的缺点。第三章

35、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四)城市道路网规划技术指标(四)城市道路网规划技术指标1、非直线系数:道路交通起讫点间实际距离/两点间的空间直线距离衡量城市道路的合理畅通的一个指标,不要求有迂回现象。控制在1.4之内;最好在1.2以内。2、干道网密度:干道的总长度(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城市总用地大、中城市干道之间的间距以800-1200米为宜,相应的干道网密度为1.7-2.5。干道网密度从中心区向郊区递减,以适应居民出行量的变化。对于带形城市以及有抗震、疏散要求的城市,其贯通全市的平行干道不应少于两条。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四)城市道路网规

36、划技术指标(四)城市道路网规划技术指标3、道路面积率=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城市用地面积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包括各级道路用地、广场、停车场和其他道路交通设施。反映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综合状况及发达程度。国标8%15%,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宜在20%左右。4、人均道路面积=道路总用地面积/人口总数每个居民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的技术指标。国标人均道路面积715m2/人(其中道路:613.5m2/人;广场:0.20.5m2/人;公共停车场:0.51.0m2/人)道路越宽,道路长度越短,道路网密度越稀,交通可达性越差。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四)城市道路网规划技术指标(四)城市道

37、路网规划技术指标5、干道平均间距:8001000米6、道路的级配比: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长度比为1:2:3:6中等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长度比为1:1.2:3小城市干路、支路的长度比为1:1-1:1.5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五)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步骤(五)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步骤 1、根据城市用地分区及主要交通吸引点的分布确定其主要路线以及道路网的结构形式;2、根据城市交通量的现状分布,预测交通量在道路上的分布;3、确定每条道路性质、路线、红线宽度及横断面的组合形式;4、确定交叉口的形式及停车场的分布;5、绘制路网规划图和说明书的编制。第三章第三章

38、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四、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四、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 1、城市道路的功能:交通、运输人与车、机与非、行与停市政公用设施的埋设空间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划分街坊,布置沿街建筑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建筑风貌精神文明的场所沿街开店商贸、休闲活动的场所抗震抢险防灾避难的场所满足城市对日照、通风、绿化等方面的要求公共活动的场所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四、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四、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 2、公路的分类:公路的性质及其在国家公路网中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国道、省道和县、乡道。国道:由首都通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39、政治、经济中心和30万以上人口规模城市的干线公路;或通向各大道口、铁路枢纽、重要工农业产地的干线公路,以及通向重要对外口岸和开放城市、革命纪念地、名胜古迹的干线公路,有重要意义的国防公路干线。省道:属于省内城市间联系的干道或某些大城市联系近郊城镇、休疗养区的道路。县、乡道:直接服务于城乡、工矿企业的客货运输道路,与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是短途运输中主要网络。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四、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四、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 3、公路的分级:高速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5000pcu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全部控制出入口一级公路:年平

40、均昼夜交通量1000025000pcu,专供汽车分道行驶,部分控制出入口二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7000中货三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中货以下四级公路: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中货以下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四、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四、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 4、城市道路的组成: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四、城

41、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四、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带、交叉口、交通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停靠站、交通设施、地面杆线、地下管线、排除地面水的街沟、边沟、雨水口、检查井、雨水管等排水系统、架空高速道路、地下道路、地下人行通道人行天桥等。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四、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四、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 5、城市道路的特点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四四、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 5、城市道路的特点:功能多样;组成复杂;车辆多、种类多;交叉口多;沿街建筑密

42、集;城市道路彼此之间的联系较多,交通量分布不均;城市道路两侧建筑艺术要求高;城市道路设计的影响因素较多;城市道路改建的政策性较强;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五、城市道路的分类五、城市道路的分类 1、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不同类型的道路在施工建设上的标准不同;城市道路宽度和几何设计标准的主要依据;2、城市道路分类的依据:道路的功能、交通性质、交通量和行车速度等交通特征;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交通性质: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服务性道路;交通性道路:为大量的通过性交通服务,要求车速高、通过能力大、沿路布设大型公共建筑物,街坊出口不宜直接对着干道;生活服

43、务性道路:为到达性交通和大量人流服务,沿路可设置各种文化、商业设施、个别路段可设为步行街。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各类道路交通服务可达性与通过性之间关系各类道路交通服务可达性与通过性之间关系次干路主干路快速路支路通过性可达性 五、城市道路的分类五、城市道路的分类 3、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中、长距离,快速,机动车交通,出入口控制主干路:中距离、交通(客、货运)次干路:交通(集散)生活(服务)支路:街坊道路(直接为用地服务)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特大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设计车速(km/h)路网密度(km/km2)机动车道条数(条)道路宽度(m

44、)快速路800.4 0.56 840 45主干路 600.81.26 84555次干路401.21.4464050支路30342 41530大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设计车速(km/h)路网密度(km/km2)机动车道条数(条)道路宽度(m)快速路60 800.3 0.44 635 40主干路 40 600.81.24 64050次干路401.21.443045支路303421530中等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设计车速(km/h)路网密度(km/km2)机动车道条数(条)道路宽度(m)主干路 401.01.243545次干路401.21.4243040支路303421520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设计车速(k

45、m/h)路网密度(km/km2)机动车道条数(条)道路宽度(m)干路4035242535支路203621215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五、城市道路红线规划的内容五、城市道路红线规划的内容 1、根据城市道路的功能、性质,确定道路横断面的形式、组成及各部分的宽度,确定道路的红线宽度;2、确定道路红线的位置;3、确定交叉口的类型、位置及尺寸;4、确定道路中心线控制点的坐标、标高;各地一律暂停批准红线宽度超过80米(含80米)城市道路项目和超过2公顷(含2公顷)的游憩集会广场项目今后各地城市游憩集会广场的规模,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1公顷,中等城市不得超过2公顷,大城市不得超过

46、3公顷,人口规模在200万以上的城市不得超过5公顷。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六、城市道路桥梁的设计要点六、城市道路桥梁的设计要点 1、桥梁:桥垮结构、桥墩;2、桥的分类:小桥(30米)、中桥(30-100米)、大桥(100-500米)、特大桥(500米以上)3、桥梁的设计要点:以总体规划的路网结构布局为基础,在保证城市交通运输顺畅无阻的同时考虑河流的水文水力特征、地形地质条件、通航要求等;应选择在河道顺直、河面较窄、地质条件较好、冲刷较小的河段;远离浅滩和沙洲;规划桥梁断面应尽量宽一些,最窄不能小于两条车行道,同时,还应该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要求;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

47、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六、城市道路桥梁的设计要点六、城市道路桥梁的设计要点 3、桥梁的设计要点:小桥的断面形式与和它相连接的道路相同,大中桥的宽度与和它相连接的道路车行道同宽,分隔带的宽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能小于一米;桥梁上不能设置停车带;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城市交通与路网规划 七、城市道路网与城外交通路线的衔接七、城市道路网与城外交通路线的衔接 1、衔接的原则保证进城的车辆安全、方便、直接的到达吸引点;保证过境交通顺利、快速的通过,与城市内部交通无互相干扰;2、衔接方式:环形绕行道路:R/V绕2R/V内 绕行路的选址;公路建在城市外围,用联系路相连;高架路穿城而过;第

48、四章第四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机动车道的设计一、机动车道的设计 车行道的宽度=单条车行道的宽度车行道数量+2路缘带宽度1、单条车行道的宽度取决于车身构造宽度、会车或超车时并行的距离、车行的速度;3.0-3.75米之间;2、车行道数量=交通量的数量/单条车行道的通行能力车行道的通行能力:车行道在某一断面上单位时间内最多通过的车辆数,亦即道路处理交通的能力。第四章第四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机动车道的设计一、机动车道的设计 基本通行能力:假定在理想条件下车辆以某一平均间隔连续不断的行驶时,其通行能力。理想的道路条件:车行道的宽度在3.5米以上;侧方余宽

49、1.75米(车道边到路旁障碍物的距离)满足设计车速的平面、纵断面线型和视距的要求;理想的交通条件:无限速带;无横向车辆和行人干扰;车种单一、全为某型车;根据多次实测,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为2000辆/小时;第四章第四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一、机动车道的设计一、机动车道的设计 可能通行能力:在实际条件下,道路所能处理的最大交通量。=基本通行能力各种折减系数(车行道宽度、大型车、道路纵坡、侧方余宽、行人过街干扰)基本交通状态:全体车辆均以较低的速度行驶;稍有事故就会塞车;超车可能阻碍自由行驶;设计通行能力:主干道=可能通行能力0.75次干道=可能通行能力0.853、路缘带宽度

50、:车辆不能到达的地方=0.5米4、道路的车行道数量以4-6条为宜。第四章第四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二、非机动车道的设计二、非机动车道的设计 非机动车行道的宽度=单条非机动车行道的宽度非机动车行道数量+2路缘带宽度1、单条非机动车行道的宽度为1.0米;2、车行道数量=交通量的数量/单条非机动车行道的通行能力单条非机动车行道的通行能力800-1000辆/小时;3、路缘带的宽度为0.25米;4、考虑到未来非机动车道的改建等,其最小宽度应该在4.5米;如要改为机动车道其宽度最小为6.5米。第四章第四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三、人行道的设计三、人行道的设计 1、人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资料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