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46383 上传时间:2024-10-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解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解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解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解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题 目: 解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系 别: 经济管理系 班 级: 人力资源08-1班 指导老师: 刘 铮 姓 名: 余 欢 欢 日 期: 2011年6月17日 目 录内容摘要3关键词3正 文3第一章 研究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实意义3-4第二章 人才流失的前兆,原因及相应对策4-8案例分析4-5原因分析5-6拓展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7-8第三章 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优劣势分析8-9劣势分析8优势分析9第四章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用人和引人方面存在的问题9-10第五章 留住人才企业应该做什么10-19采取弹性报酬策略,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10-13

2、管好员工领袖14开展人力资源战略管理14做好人才的发展顾问14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15-17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重新设计培训管理流程,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18-19建立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19总 结19参考文献20解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内容摘要:30余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社会进步的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发挥着大企业难以取代的作用。中国入市已成为世界经济共同体中的一员。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人才流失却阻碍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试图从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

3、状、影响及原因分析入手,探寻有效控制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措施,以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才流失现状 原因 对策 人力资源 战略管理正 文第一章:研究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实意义在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人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大企业可以凭借其名气和雄厚的实力吸引各种人才,中小企业无论在品牌、管理规范化、培训和员工福利等方面,都很难跟大型跨国企业相比,吸引人才的劣势显而易见。但人才,特别是领头羊式的优秀人才的作用对中小型企业却往往更具有决定性。如何吸引人才便成为中小企业经营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严峻课题。

4、虽然,中小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企业多方面的因素,但人才战略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但是中小企业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后期的留守方面存在着种种的不利和弊端,这些直接导致了企业请进了人才而又留不住人才的尴尬局面的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我国已顺利加入世贸组织,国门已逐渐打开,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及大型集团将参与我国市场的争夺,因而,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财力、物力有限,不可能与大企业比资金、比实力,因而人才,尤其是优秀的人才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有着决定性的作

5、用。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才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往往难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给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无可厚非的作用,沿海城市的崛起,乡镇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它们的功劳,为此研究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实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第二章:人才流失的前兆、原因及相应对策。案例分析安徽精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人才流失状况分析1.现状安徽精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是一家分公司,公司规模截至2010年12月在职员工人数已近800人。当然对于一家电子制造公司800员工数不是算多的。但是就其公司实际情况来说这个数字目前已经达到公司人数

6、规模的顶峰,很难再招进新的员工了,就公司管理层所说的一样“在招不进人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全力的最大限度的留住人!不惜一切代价!”作为曾经在安徽精实担任人事一职的我搜集整理了以下数据资料以供我们来解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前兆及原因。鉴于公司新成立期间必定存在员工方面的不稳定性,所以我们的数据将会从公司成立大半年后的2010年6月来计算,这样也会最大限度的减少计算误差。现将统计数据公布如下:年 月公司总人数离职人数离职比例2010年6月4316715.5%2010年7月4689019.2%2010年8月49811122.2%2010年9月55311320.4%2010年10月6519414.4%201

7、0年11月6858212.0%2010年12月71110514.8%为清晰起见现用柱状图将离职比例展现出来:安徽精实厂址位于池州市殷汇镇上,这个镇的人口本身就不是十分的充裕,再加上员工的不稳定性如此的大,公司则一直遭遇着规模难以扩大的瓶颈,从而也一直影响着公司的效益。为了及时的扭转这种人才流失的局面,管理层也全面的展开了对员工离职的调查。2.原因分析一:环境因素1.外部环境因素安徽省精实厂址地处池州市殷汇镇,这个镇大厂不多但是小型的服装厂遍地皆是,据我们调查,人数在5人以上的服装厂大致也有300家左右,虽然所每个小作坊的人数不多但是就300来家来说这些厂至少已提供了1500人就业,而且这些人几

8、乎全是20-40岁左右的女孩或者家庭妇女。而这些人同样也是像们这样的电子制造企业的需求。同时加上这些小作坊做的都是来料加工的业务所以风险相对较小,收入也很稳定,再加上熟人熟地,员工的自由性较大,农忙的时候可以下地,不忙的时候可以进厂。这些因素让当地居民的求职选择更倾向于其他厂家了。2.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由于安徽精实成立不久,在公司的一些辅助硬件软件设施上做的也不是十分的到位,就拿住宿来说,公司没有太多的资金去建设标准化的员工公寓所以只能暂时租用当地中学的校舍,由于环境不太好宿舍里的基础社设备的缺乏,给入住员工造成不便,这最终也造成了公司无法留住外地员工二:薪资福利待遇。我们都知道,电子厂在浙江、

9、沿海城市地区是十分普及的,由于竞争的压力,相关企业在薪资待遇这方面也做了很大的文章,就普通员工来说,浙江的电子厂普通的操作工月平均工资也在2000元左右,但是,地处池州是安徽精实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在6月至12月的薪资调查中我们发现最好业绩的那个月,员工平均工资也只有1800元左右,而在平时员工月平均工资也只有1400-1500左右。安徽精实公司的食宿都是要扣费的,相比下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不是很高了,员工不满意公司的薪资标准后也就当然选择了跳槽。在看看福利待遇这方面,我们公司也只是在11月份才开始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福利不健全也加速了员工流失。三:工作因素像一般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也是要员工

10、“赖”在产线上才能出产量,安徽精实也不例外。一周休一天上六天班,但逢多时员工连周日也无法休息。每天11个小时的工作量,工作任务也可想而知。当你的付出与回报不能达到合理调配时,员工的选择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政府的政策,同行的竞争压力,员工对岗位的期望发展空间,公司管理的缺失也都是造成员工流失的重要因素。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当然从一个安徽精实我们也可以推想一下所有像这样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人才流失的危机了。当然在员工即将离职之前他会有一些反常的行为表现的,作为管理者如果能及时的与此类员工沟通交流,势必也可以达到减少员工流失的现象,下面我们也来逐一分析:员工在辞职之前通常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例如,

11、请假增多(前往面试),要求公司增加工资(也许另外一家公司已经承诺给他较高的工资,等待他的答复),或者,近期将自己的休假等积攒的福利全部兑现等,我们称之为“行为改变”;这时候,员工的心思已经没在工作上了,这种现象叫做“心理上的工作撤出”,遇到这种情况后,如果公司没有采取有效的挽留措施,员工的辞职就不可避免,到此,员工也就完成了“行为改变”、“心理上的工作撤出”、“身体上的工作撤出”三步曲。企业要留住人才,就要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员工的日常表现,发现异常情况马上采取措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人才流失。3.拓展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再加上我们对安徽精实人才流失的剖析,

12、我认为人才流失的几大重要因素势必可以分为以下七大原因:(1).人格特征员工自我意识的强弱,对待事情的基本心里态度。职场的自我定位,期望值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2).工作任务员工对工作类型,任务的满意度;(3).角色是否存在多重领导,角色冲突等相关因素;(4).员工关系上级领导与同级同事乃至下属客户等之间的关系;(5).工资与福利90%员工较为关注的一个因素;(6).是否有发展空间对员工以后的职业发展是否有积极的作用;(7).公司与员工的沟通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沟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这里我重点说明一下以下几点因素:人才流失的七大原因之一:人格特征有些人喜

13、欢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及他人的负面问题上。从而表现出愤怒、轻蔑、羞耻、内疚、恐惧以及神经质等等。这种人的工作满意度一般较低,其原因在于这些人可能有一种精神上的障碍,称之为“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ivity)”,这种消极情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基因(一种理论),同时,与家庭关系,工作、生活上的精神压力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原因导致了员工工作满意度降低和企业人才流失,企业对此要注意招聘中的甄选、工作中的及时沟通,还要采取措施以降低这种人对其他员工的负面影响。同时员工职场的自我定位和对未来的规划也推动着员工朝着可以实现理想的道路前进,一旦偏离员工也就选择了终止,从而出现人才流失的现状。

14、人才流失的七大原因之二:工作任务。(1)工作任务的复杂性与满意度成正比关系;可以通过工作丰富化、工作轮换等来增加复杂度,提高满意度,同时培养全面的管理人员。(2)工作任务的体力劳动强度与满意度成反比关系;减轻员工在工作中的体力强度,合理配置员工,从而达到“人岗匹配,以人设岗。(3)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增加的(主观)价值感越高,员工的满意度越高。有时这种感觉的作用是极大的。例如:义工、牧师,军人等等之所以能够做出来一些常人做不到的壮举,是因为他们坚信他们工作的价值很高。所以,聪明的企业家都懂得用不同的方法增加员工的工作价值感。人才流失的七大原因之三:角色(1)工作(方法、日程、绩效)模糊,导

15、致员工无法确切定位自我角色。(2)员工间角色冲突,例如:多头领导,下属接受矛盾的指令时往往无所适从。如果追求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往往也会产生不满。所以,应该引导员工:干事业难免对家庭有一定的牺牲,同时,企业领导应该关心员工的家人,让员工知道为公司冲锋陷阵时自己的家人在后方可以得到充足的照顾!(3)工作超/弱载;这几种情况都会导致员工的不满。可以用角色分析技术解决这类问题。结合以上几点因素,企业如果逐一找到解决点,留心员工的日常举动,关心员工,和谐工作关系等做好相关福利待遇势必会最大限度的留住人才。第 三 章 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优劣势分析(一)劣势分析。 1、规模小。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

16、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要小于大企业。这使得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提供高薪、高福利来吸引人才。而且,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差,不管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的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人才而言,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在大企业。 2、行业分布广,但地域性强。中小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中,从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业到高科技技术产业,包括一些不适合大规模资金运作的领域。所以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小企业往往活动范围不广,地域性强,尤其是人员的构成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时容易形成排外的企业氛围,不利于企业引进新的人才。有的企业位于中小城市、城镇,甚至偏僻的地方

17、,很难吸引人才。 3、个体对企业的贡献度大,影响也大。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每一个职工,对企业稳定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很重要。大企业持续正常的运作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中小企业往往对个体的力量依赖性更大。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每个人的能动性,往往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也没有一个持续的、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也不利于中小企业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引进人才。4、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二) 优势分析虽然中小企业在吸引人

18、才方面的困扰较多,而且有些是企业不能避免的,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对环境反应灵敏、发展潜力大等优点;人才在企业的发展的机会较多,容易发挥个人的特长,体现自己的能力。所以,中小企业应扬长避短,将自身优点放大,建立一个有效的吸引人才的机制。 第四章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用人和引人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大多数中小企业采取现缺现招的办法,无法估计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员的需求,在时间紧的情况下,甚至降低录用标准。无疑,这种招聘方式无法达到满意效果更谈不上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发现人才和储备人才了。(二) 缺乏有效率的招聘体系 有效招聘体系的建立

19、需要有前瞻性、战略性、务实性及最低成本等原则要求,目前许多组织的招聘流程是:各部门经理在出现职位空缺或需要增加职位编制时与人资部联系,他们往往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人力。于是人资部的招聘人员开始采用多种招聘方法通过各种招聘渠道去招聘人员,因为大量简历的筛选、面试的过程和合格人选自身的原因,这个过程可能历时数月。这样招聘人员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为填补空缺而疲于奔命。招聘的结果也许是有用的,可是招聘的过程却不是有效率的。 不管什么岗位,企业都喜欢招聘高学历者,认为这样才能表明企业人员素质高。如企业招聘电脑录入员,招聘广告也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这就造成了人才高消费。这种招聘,表面上企业并不需要为高学历多付

20、工资,应聘者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或由于认同这个企业也愿意被录用。但实际上对个人、企业、社会都有所损失。高学历者(相对于岗位标准而言)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感到大材小用、怀才不遇,影响工作积极性,此时人才流动就不可避免。企业将为高流动率付出人员的重置成本、机会成本等社会因人力资源未得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本投入得不到较高的回报,造成巨大的损失。(三) 中小企业的劳资关系问题 中小企业中劳资关系存在不平等、不公正、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劳资关系不规范、员工利益得不到有关法律的保护;违反劳动法的规定,随意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经常克扣和拖欠员工工资;劳工条件差,工作环境恶劣;工人缺乏必要的劳动保障,在养老、

21、失业、医疗等主要劳动保障方面投入较少。 (四) 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 对企业外部:薪酬水平偏低,影响到企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里。只具有外部竞争力的薪酬,才能吸引发展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对企业内部:薪酬水平偏低,特别是关键的技术骨干力量的薪酬水平较市场明显偏低,对外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流失。造成企业不断招新员工以满足运作需求的同时,老员工又不断离职的恶性循环,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第五章:留住人才企业应该做什么第一:采取弹性报酬策略,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 一种较新的理论认为,企业除了销售目标以外,公司还需要新的核心价值观,强调新的价值观包括顾客满意度、个人

22、的尊严以及满足股东的价值需要等,电力企业正在做这个方面的尝试,主要是以优质服务为导向的企业价值的实现,这就要人力资源部门根据需要创建新的报酬和福利计划,其原则是“报酬与资源原则”,其目的是节约、降低固定成本、为雇员提供选择的灵活性、鼓励雇员持股计划等,如,我们开展的健龙矿泉水,矿泉酒业的持股计划,白石水电站的人个持股计划,就是基于这一思想而进行操作的。这更是借鉴了经济学中的需求多样性理论,同时又切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报酬”与雇员从良好的工作绩效中所获得的酬劳有关,而“资源”与雇员的储蓄与投资机会有关,而“报酬和资源”则与企业的绩效有关,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增加了员工的自主权,使他们有了更大的

23、选择余地,事实证明这种弹性报酬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一方面是员工都希望自己获得企业的认可,得到较高的收入;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降低成本,追求最大人力资本回报。如果企业在薪酬制度中能充分体现这两方面的因素,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进入期望发展的良性循环;反之,那么接踵而至的便是员工的心灰意冷。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如何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以求企业能吸引和留住人才,造就一支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现代企业理想的薪酬制度应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是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

24、以吸引有才能的人;第二是确定组织内部的公平,合理确定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相对价值;第三是薪酬必须与工作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奖励优秀的工作业绩,利用金钱奖赏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企业的薪酬水平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只有对外部环境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企业才能吸引发展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企业薪酬水平偏低,特别是关键的技术骨干力量的薪酬水平较市场明显偏低,对外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流失。薪酬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的后果是极为明显的,其结果是造成企业不断招聘新员工以满足运作需求的同时,老员工又不断离职的恶性循环,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员工关

25、心薪酬的差别的程度高于关心薪酬的水平。 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关心薪酬差别的程度高于关心薪酬水平,然而员工个人能力及其工作职务、工作态度的区别必然带来个人薪酬的差别,如何使这种“差别”既能鼓励先进又能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而且又体现公平,这对薪酬管理来说越来越重要。在现实的薪酬管理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企业薪酬设计应遵循“公平与公正”原则,特别是对内公平,不同部门之间或同一个部门不同人之间,薪酬水平必须反映岗位责任和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薪酬差别必须合理。企业内部薪酬的不合理,会造成不同部门之间以及相同部门个人之间权力与责任不对称,使部分员工在比较中,有失公平感,造成心理的失衡。要加强企业薪酬的对内

26、公平,就必须合理地确定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就是要做好企业内部的岗位评价,针对岗位本身,从岗位的复杂性、责任大小、控制范围、所需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来对岗位的价值进行量化评估,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薪酬对内不公平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做到将“薪”比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有竞争力的薪酬,不仅仅体现在薪酬水平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薪酬结构上。有竞争力的薪酬,最能吸引并且留住人才,尤其是那些出类拔萃的员工,使他们一进门便珍惜这份工作,竭尽全力,把自己的本领都使出来。 其次,要做到将“薪”比心,还要重视内在的报酬。内在的报酬是基于工作任务本身的报酬,如对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

27、重视、有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事实上,对于知识型的员工,内在报酬和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有相当大的关系,让员工从工作本身中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样公司就能把员工从主要依赖好的薪酬制度转换出来,而让员工更多地依赖内在报酬。这也使企业从仅靠金钱激励员工,加薪再加薪的循环中摆脱出来。 再次,要做到将“薪”比心,就要增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让员工参与报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公司领导层应该与员工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开放相关的薪酬信息,让员工了解到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得到与付出相应的报酬。让员工参与报酬制度的设计和管理,有助于一个更适合员工的需要和更符合实际的薪酬制度的形成。 在薪酬制度的完善中,还有一个很重要

28、的部分就是要有一个公平的评估体系。如果没有公平的评估体系,薪酬制度也就成了行同虚设。在公司制定薪酬、报酬时所遵循的原则是“论功定酬”,也就是员工有机会通过不断提高业绩水平及对公司的贡献而获得加薪。在“论功定酬”中,对员工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评核至关重要。同时评估也要因人而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完善的薪酬体制是公司有效的激励途径,它可以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仅让员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而且企业也将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实际条件,中小企业应制定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灵活的薪酬制度,

29、一般可以采取“底薪奖金”的模式:“底薪”可以与企业原有的薪酬制度统计,而“奖金”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人才层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计量标准和评价方式。采取这种模式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首先,这种模式可以满足人才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使他们可以安心专注于本职工作,也可以提供了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所必需的物质激励。这样既有利于增加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也符合中小企业的能力和条件。 其次,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密切的配合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吸引人才的同时,企业也应重视协调新老员工的关系。而这种模式由于采取了和原有工资制度基本一致的“底薪”,可以保护原有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由

30、于制度和观念的变化,大部分人也都可以接受“人才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就应获得高额报酬”的观点。这样企业在引进新人才后不会引起组织内部的不稳定,甚至引起原有人才的流失。 针对不同工作性质和处于企业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才,企业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来评价人才的绩效和确定“奖金”的数额,以保证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1对于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才:可以根据他参与的项目为企业所带来的效益,以项目提成的方式给与奖励;而对于一般的技术员工或工人可以采取一次性奖金以鼓励他在具体生产或研发过程中的小发明或小创新。 2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可以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制定一定的管理目标,并根据目标完成程度以及效果

31、来确定奖金数额。对于目标的制定和考核标准可以由企业来制订,也可以由企业与人才双方协商制订。 3对于从事市场方面工作的人才:可以采取以市场业绩为依据来确定报酬,同时可以辅以“目标管理”方式来鼓励人才在开拓新市场,创造潜在消费市场以及推广企业知名度等不能直接计量的工作。 另外,企业应积极参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按照法律的规定,根据自身条件,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并尽可能地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例如帮助解决配偶就业、调动、子女教育等问题,以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第二:管好员工领袖。企业内部的非正式群体造就了员工领袖,而这些员工领袖在企业内部的作用往往超过行政的领导,管理好员工领袖也就

32、等于管理好了员工的一半。现代企业的组织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企业内部原有的分工越来越模糊,组织越来越扁平,很多的任务或授权是通过团队来完成的,在团队的合作中,团队的领袖对其它人员的影响要超过其原部门的行政领导,按照8020原则,把握了这一点就抓住了起决定性的少数。第三:开展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开展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二是战略人才的管理,从人力资源的战略上来说应注重:薪酬制度、选拔制度、员工态度监测、创建学习型组织、激励与惩戒制度、评价体系建立、人力资源储备等等,过去的企业不注重人才的战略管理,原来我们的企业片面强调减员增效,实质上体现了观念上的差异为此就

33、是不能因一时之需而随意改变人力资源战略,在某航空公司的改革中,将原来主管档案的人员由九人减少到一人,上级领导认为改革取得了成功,但当一个事故发生之后,想要从众多的档案中调齐相关的资料都做不到,这时再想找回流失的人员已是悔之晚亦。大约在1993年,我们大力推广提前离退休,很多40到50多岁月的工作股干选择了提前退休,因为这些人二次就业的机会很多,而我们的企业却因此而丧失了工作的主力,统计结果,1993年和 1994年是我们电网事故最多的两年。如果我们再不搞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未来,这样的事情还有可能发生。第四:做好人才的发展顾问 人力资源的发展顾问在发达国家已经是屡见不鲜,但在国内人才市场上,还是

34、刚刚起步,主要是以国外的猎头机构为主尝试性开展的新业务,但中国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每年的几百万高级人才的流动不会持续在无序状态下进行,未来的猎头可能在大学生择业的时候就参与人力资源的发展设计工作,而他们的第一份终生发展计划也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完成,要做好人才的发展顾问,是真正了解人才内心活动的开始,也是做人才态度监测的基础工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总监到普通的人力资源经理都可以成为人力资源顾问,因为这些人对本企业内部的人员最熟悉,也最能了解这些人的内在需求,加上资深的工作经历,对那些年轻的高级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些内部的人力资源顾问的辅导成功率也会远高于外部的顾问,同时,内部的人力资源

35、顾问也不排斥外部的人力资源顾问工作。如果指导思想一致,还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今年,我们在大学生招聘的过程中,就坚持先做人力资源顾问,了解大学生对未来的定位,职业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协助他们做职业生涯设计,对于个人生涯计划与企业的需求有较大差异的我们坚决不要,而个人生涯与企业的价值观相一致的,我们予以接收。这样一箭双雕的做法,不仅可以很好的吸收人才,改变员工传统的企业剥削剩余价值的观点同时还可协助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第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1.从狭隘的人才观到全面的人才观,即从单纯的技术人才观到多样性、多层次性的全面人才观。 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原因,中小企业普遍认为人才就是指技术人才

36、。他们将企业经营中的诸多问题归根于缺乏技术人才。这种狭隘的人才观,使中小企业形成一种对技术人才的依赖性,难以发现自身面临的真实问题,也不重视人才管理体制的系统建设,从而使企业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技术人才对企业经营的成败当然很关键,我们也确实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技术上的突破,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但这种情况是有条件的,它并不发生于大多数企业中。多数的情况是企业在有序的运作中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人才也只是企业经营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建立全面的人才观是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基本前提, 全面的人才观可以克服狭隘人才观的弊端,使企业全面分析人力资源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从制度上建立起完整的人才体系

37、,有针对性地招揽切实需要的适用人才。2.从“人才完美”到“人才不完美”由于各种原因,中小企业有一种人才完美的错觉,甚至对人才有一种神秘感,认为人才应是全能的完人,把企业的发展寄托于个别的“完人”或“能人”身上,形成了一种对人才的依赖心理。 对企业而言,人才就是具有能为企业所用的一技之长的人。他也许在某些方面能力突出,但在其它方面表现平平,他也会有他的弱点。 只有打破人才完美的观点,企业才能自觉地完善管理体制和建立人才流动的机制,而不是把企业的发展寄托于个别的“完人” 或“能人”身上。同时,它还有助于企业形成系统管理的观念。 3.转变片面的“人才的需求”观,从人才“需要事业”到人才“要事业,也要

38、生活”。 很多中小企业认为人才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他们不在乎物质需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或许是正确的:因为一切均在计划安排中,追求是没有用处的。然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对个人价值的判断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个体的生活质量高低已成为社会衡量其个人价值的重要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要事业,也要生活”成为人才的普遍需要。由于社会观念的偏见和企业财力有限,在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难度本来就很大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吸引适用的人才具有特别的意义。正确的认识人才的需要,有助于中小企业制定正确的引进人才的战略和政策。 4.转变使用人才的观念。虽然一直以来,社会广泛地批评“任人唯

39、亲”,但仍有不少企业 “唯亲近者是用”、“唯家族成员是用”,使企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这种情况必须纠正,但与此同时,也不可走向另一个误区“亲者不任”;现在有的中小企业竭力回避从企业内部培养、选拔人才,甚至认为企业内部没有人才,总希望弄个外来和尚。其实,真正的“任人唯贤”是不论亲疏的,内部选拔人才也是一条有效、便捷的用人途径。由内部选拔出来的人才对本企业比较了解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产品特性等;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较为一致,能够较好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可能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企业和人才之间相互了解,容易形成一种信任机制,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阻力和管理成本。5 .建

40、立有效的招聘体系,创建层次丰富的招聘渠道和灵活多变的招聘方法进行有效招聘体系的创建并不完全出于招聘工作本身的任务要求,而是要以组织经营发展的战略为中心、围绕组织的中短期经营目标、结合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来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工作目标、方法及具体的工作中建立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灵活多样的招聘体系,最大程度保证组织的稳定发展,减少招聘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人员的招聘可实行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在组织内部进行招聘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能,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积极性,降低组织的招聘直接成本。一个公正、透明的内部招聘服务对于中小型组织的人力选聘具有非常积极的优势。不透明、不合理的内部招聘服务往

41、往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降低员工的绩效。 内部选聘就是将空缺职位首先通过多种方式在内部予以公布,如BBS、内部网、绩效评估后的反馈会议等,要保证信息在内部传递的最大化覆盖。同时要鼓励员工的积极参与,可以自我推荐、他人推荐、部门举荐等,要做好这一步,建议在做绩效考核时将应聘的积极度和员工或部门相联系,在制度上鼓励员工的应聘,把应聘者的积极性和个人发展联系起来,这样在制度上有积极性,同时也不会伤害员工的自尊心。对于不被选用的员工,要详细的说明原因并提出其个人展望,让每个应聘员工的整个应聘过程都成为一次提高的过程。当内部招聘没有适宜的人选时可采用外部招聘,尤其是在补充初级职位和获取具有新技术、新思想的

42、员工时更适宜采用。 外部招聘的人员来源有职业学校、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内的其他组织、社会失业和下岗人员。选用适宜的人员来源要考虑职位的需求和组织的发展,在组织不同的发展时期即使对相同的职位要求,人员的来源也是不同的。对于外部招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采用,这时招聘者还要考虑的是结果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并且在招聘方法的采用上要和组织文化和组织形象相适宜。在招聘活动中,每个组织都会有很多方法可供选择,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采用长效、公开、经济便捷的电子化招聘将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要防止避免应聘者弄虚作假。综上所述:建立有效的招聘体系其实质就是在招聘过程中要明确:招聘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招聘

43、多少人、怎么样去招聘合适的人。在现在的组织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说:以人为本。其实强调以人为本就是科技和知识价值的体现,科技的运用和知识的创造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一个组织如果没有人文的关怀、没有对人的尊重,即使增加再多的资金投入最终都会随着边际效益的递减而衰败。所以说在组织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既是组织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保证,也是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条件。招聘工作任重而道远。第六: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重新设计培训管理流程,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尽管培训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培训工作。但是要想使培训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因素,就应该尽可能地让一些有吸引力的培训项目成为一种奖励,通过这些培训

44、项目的给予来激励员工。根据有关调查,进修已经成为许多员工很看重的一个条件。如果某个企业可以给员工提供良好的进修培训机会,但是薪水比另一家没有任何培训机会的企业略低,那么,许多高素质的员工都更愿意去这家有进修培训机会的企业。这是因为大多数高素质的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工作赚钱。而是希望通过工作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培训的激励作用,许多企业开始设计出一整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知识快速更新,一个刚入企业的大学生,两三年以后其大学所学的知识将有一半以上已落后应被淘汰。因此,企业中的各种培训,对于个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训并不是简单的对企业员

45、工进行授课,而是一个完善的体系。从培训的内容到培训效果的考核到培训的奖罚,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完善培训体系是一个企业自身不断成长的需要,也是企业拥有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个人的职业生崖规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以满足人的更高需求。根据目前公司的培训现状,为了让公司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职能,企业培训流程附属于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是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一部分。很多企业在培训方面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主要因为公司没有一个系统、规范的培训管理流程。公司在制定培训计划前,要对现有岗位进行素质(文化、能力、专业素质)描述。岗位素质描述应由本岗位人

46、员如实填写。通过岗位描述,掌握企业现有人员的素质现状,同时也可作为如何制定培训计划的详实依据。在企业的培训中,培训管理人员和直线经理必须根据需要明确培训需求,找出组织中员工欠缺的知识与技巧或由于知识、技巧不足造成的绩效不佳表现,从而决定进行哪些培训、怎样培训。培训需求的来源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整体。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工作变化、人员变化和缺乏绩效。工作变化可能源于新设备、新方法、新的工作流程、新的管理风格等;人员变化主要是员工主动选择或被动接收的结果;而绩效低下是将绩效的应有状况与现实进行比较,确定需要补充的知识和需要提高的技能和能力。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培训专员根据培训的紧迫程度、培训难易

47、程度、培训成本高低等因素,分别列出哪些急需培训、哪些可以放缓、哪些需要外聘、哪些可以内训、哪些可以部门自行培训,以及年度培训费用预算等,制定出年度培训计划。第七:建立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其实成功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比物质的激励更为有效。 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独立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一个企业的文化,尤其是强文化,会强烈影响一个企业对员工的根本看法,并影响该企业的领导风格、领导方式、组织的结构及其关系、企业控制职能的应用方式。而这些都是企业能否有效吸引住人才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念和欲望,齐心协力的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而且是留住和吸引住人才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对中小企业而言,其影响效果尤为明显。 总 结从人员规划,招聘到培训、薪酬以及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资料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