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33727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设计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设计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设计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设计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筑设计比例推敲设计手法研究建筑总体体量与建筑群实体环境的比例推敲及其设计手法随着时代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对于美的比例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二十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革命深刻地变革了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念,而60年代以来建筑思潮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更需要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和角度对美学观念进行思考。对美的比例关系的追求也成为中外建筑师和艺术家几无止境的目标。建筑自其产生时就与周围环境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座建筑物的好坏总是要联系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来作出评价,对单体建筑的体验也是将其视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有机组成,这种整体观的和谐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愈发突出。莱特在论建筑一书中

2、提到“比例本身没计么,只是一个和环境的关系,室内室外每一件东西都有影响。”实际上他并非否定比例的价值,而恰恰是指出了地方环境及特色和特殊机能一样,限制比例系统的价值。对于芝加哥似乎合适的比例可能对威斯康辛的山丘来说就完全不对。从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越来越被建筑界所关注。1933年制定的雅典宪章,把城市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分解,得到了组成城市生活的四个基本元素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体现出元素和统一性的观念。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认为:“现代建筑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孤立的建筑,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突出城市形象持

3、续的原则。1999年北京宪章倡导“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进行“大地景观规划”,强调三者整体意匠的创造,从更宏观的高度将三者统一。今后,建筑发展的趋势将是更紧密地与环境结合,在这种总体设计的思想影响下,传统建筑比例的应用范畴也由对单体建筑的推敲,扩展到总体的城市设计领域中去。在总体设计中,同样要注意对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比例推敲,以取得整体关系的协调。建筑所处的外部环境分为实体环境与虚体环境(空间环境),建筑物与这两类环境有着复杂的比例联系。一方面,建筑物作为实体总是要与周围的实体发生联系,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影响着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实体建筑物总要与周围的空间发生一定的比例关

4、系,这种关系影响到对建筑外部造型的把握及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实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实体和人工环境实体,自然环境实体包括山峦、丘陵、植被等地形地貌的构成部分,人工环境实体包括建筑单体、建筑群体及构筑物,它们相互结合,共同构成基地的其本特征,形成特有的地域感。新建建筑物需要充分考虑原有实体环境的内在特征,仔细推敲其与环境实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从总体上讲,建筑与周围实体的比例关系有两类:统一和对比。它们体现了不同的设计思想,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为原有环境增光添色。一与环境实体的比例协调每一种地形都有其独特的地方,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环境有机组成部分的建筑也必然有其特色,这种特色也体现于

5、其外部造型的比例关系上。新建筑与周围环境实体比例上的协调一致可以使其和谐地溶入环境之中,不以个体的鲜明表现为前提,突出并加强环境的整体特色。1与自然环境实体的比例协调当建筑位于广阔的自然环境中,需要考虑与周围树木、丘陵、山峦等构成地形地貌的自然实体的比例协调关系。当基地环境本身特色鲜明,关系和谐时,为了不对环境原有的和谐状态构成威胁,建筑物应尽量弱化自己,不以突兀的比例关系来表现自己,以同周围环境形成和谐一致的比例关系。建筑与自然环境实体比例关系的统一体现了对原有环境的尊重,保持环境的内在和谐状态。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及指导设计的“风水形势说”就反映了这一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建筑多以较小的

6、单个体量,水平的比例同自然环境实体相统一,以群体建筑同自然地形地貌的融合来取得宏大的气势。明代十三陵建筑群(图3-1-1),承德外八庙规划(图3-1-2)都是采取这一思想来营造整体宏大的气势和魄力,而古典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实体比例的统一以获取“虽由人开,宛自天成”的艺术效果(图3-1-3)。图3-1-1 景陵图3-1-2承德普陀宗乘庙图3-1-3苏州网师园现代建筑思想也十分重视建筑与环境实体比例的统一,从莱特的“有机建筑理论”,阿尔瓦阿尔托对建筑与地域环境相结合的探索,都可以感受到大师们对环境的尊重,这种尊重也同样反映到建筑与环境实体比例关系的一致性。莱特的流水别墅(图3-1-4)

7、之所以能与环境完美融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环境实体比例关系的统一,层层错落的水平挑台与层层叠叠的岩石相呼应,竖向的石墙与水平挑台比例关系的对比正是跌落的泉水、挺拔的树木与横向的山石比例对比的写照,整体体量水平的比例又与起伏的地形相一致,比例上的统一使建筑与环境之间产生融洽的关系,成为建筑史上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图3-1-4 流水别墅现代建筑功能的庞杂往往决定了其规模的宏大,如果采用单一巨大的体量会使其难以同周围环境实体保持比例的一致,这时可以采取将整体体量化整为零,划分成若干个小体量的方法以同环境协调。图3-1-5格蒂中心“白色派“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设计的格蒂中心(图3-1-5)就是

8、采用这种方法达到建筑与环境实体的融合。格蒂中心位于洛杉矶市郊的山上,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到洛杉矶市的景色,同时在城市中心又可以看到这个山上的艺术中心,因而,艺术中心与山体的比例关系成为总体设计的首要问题。迈耶并没有采用以往的集中体量将所有功能涵盖在内,而是将体量化整为零,依据山体走势创造高低错落的空间层次。在单体的处理上,无一例外地加强了水平线条的比例构图作用,与水平方向舒展起伏的山脉相得益彰。建筑的谦逊并没有削弱它的艺术魅力,相反,由于其与环境的融洽关系,成为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如迈耶所说的:“风景和建筑物犹如孪生兄弟般地存在,在一种对话,一种永恒的相抱中,建筑物与所在的场地融合为一。”

9、 图3-1-6珊纳特赛罗镇中心芬兰建筑师A阿尔托也善于运用此法来解决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他设计的珊纳特赛罗镇中心(图3-1-6)就体现了这一思想。该镇是一个小岛,镇中心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图书馆、商店及职员宿舍,它位于松林间的坡地上。阿尔托采取小体量的内院式布局,将建筑按功能分解成若干个体量,结合地形,创造了一条动人的流线。建筑群体层层涌起的比例关系同坡地地形协调统一,成为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图3-1-7黄龙饭店图3-1-8桂林博物馆程泰宁设计的黄龙饭店(图3-1-7)也是运用了这一思想,黄龙饭店位于著名风景旅游区杭州西湖附近,宝淑山以北。为维护风景区的尺度和特色,黄龙饭店设计采取化大为小、

10、化整为零的手法,将6座69层塔楼分为三组,围绕着中心水庭,建筑体量、空间尺度均与环境取得协调。桂林博物馆(图3-1-8)的设计,为与西山风景区的自然环境取得有机协调,总体布局结合山形,以化整为零的手法,运用院落合理组织陈列,陈列厅采用1212m和1818m单元组合布局,减小体量,使其融合于桂林的山水美景之中。2与人工环境实体的比例协调当建筑处于城市环境中,建筑物相对集中,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更为重要。当今,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的无限膨胀,建筑与周围实体的关系也愈发复杂。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过程,一个优良的城市环境是长期发展的积累,然而要破坏它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今天,许多城市在

11、自发而盲目地蔓延着,一批忽视地理、气候、历史、文脉因素的建筑群拔地而起,比例关系的混乱正使得城市的特色迅速消亡。近来,突出“场所感”,强调文化特色的意识正在加强,新建筑与周围建筑保持比例关系的一致是解决新老建筑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之一。城市的特定历史文脉环境通常包含着富有特色的建筑群体,它们在比例关系上也有其独特的构成法则。新建筑采用统一的手法对这种比例构成法则进行再现,通过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与原有建筑在内在关系上保持协调统一,因而可以有效地融合新旧建筑的比例关系,加强城市整体的延续感和时代感。 图3-1-9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建筑师摩西萨夫迪在设计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图3-1-9)时,就采用了统一

12、的手法来协调新老建筑物间的关系。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是渥太华市的重要组成之一,设计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它与国会大厦、国会图书馆的协调关系问题,萨夫迪敏锐地捕捉到了国会图书馆在比例形式上的构成方式,使其在美术馆的入口玻璃大厅顶部得以再现,有效地调和了二者在比例造型上的关系。尽管二者在材料、色彩乃至结构形式上大相径庭,然而比例上的统一却使新老建筑取得了良好的呼应,为环境补上了完美的一笔。现今,建筑师常常要面对大体量建筑的处理问题,既要协调新建筑与原有城市环境的比例关系,又要满足新时代的各种需求,可谓是矛盾重重。建筑师可以借助“化整为零”的思路来化解新老建筑比例造型之间的矛盾,达到相互之间的统一平衡,新建

13、筑即遵从了整体环境的需要,又以其崭新的面貌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为原有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图3-1-10英国国内税务中心图3-1-11北京菊儿胡同英国国内税务中心(图3-1-10)就是采取这种方式来与旧城环境对话,其基地坐落在诺丁汉市中心的一条运河边,该综合体方案巧妙地将巨大的40000m2的综合体分解成七个不连续的建筑,这些建筑呈放射状排列,除布置在中间的职员娱乐综合体为帐篷结构外,其余六栋单体建筑都采用了红砖柱墩和木胶合板外包铅皮的屋顶,总体水平的比例关系与周围维多利亚时代的老式砖房相统一,形成了一个融洽的整体。北京菊儿胡同(图3-1-11)也在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建筑师充分考虑了周围环境

14、的特色,没有采用一般的单元住宅体量,而是吸取传统四合院形式的精华,采取化整为零,分解为若干小体量的组合,形成具有传统比例特点的新四合院,体现了传统城市文脉环境的延续与发展。二与环境实体的比例对比建筑与外部环境实体的比例关系有其复杂的一面,任何情况下,建筑都与环境保持比例关系的一致并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反,建筑与环境在比例关系上的对比若使用得当,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协调关系。利用新老建筑比例关系的对比可以突出原有建筑的重要地位,体现对传统历史文脉的尊重;同样也可以突出新建筑在群体中的统率作用,改善原有环境的景观效果。1衬托当建筑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城市中重要的历史遗址,或是有非常重要的建筑物时,

15、新建筑的介入就需要审慎的态度来对待,应仔细推敲与原有环境建筑物的比例关系。通常,新建筑应尽量避免破坏原有建筑对环境的主宰作用,在外部造型比例上采用对比的方式以衬托原有建筑的统率作用。图3-1-12乌尔姆展览馆和会议中心图3-1-13卢德维希博物馆 图3-1-14柏林国家美术馆迈耶设计的乌尔姆展览馆和会议中心(图3-1-12)就是采取的这种设计思想。其基地位于乌尔姆教堂前,1944年乌尔姆的轰炸把教堂周围建筑几乎炸毁了。再建的建筑必须让大教堂前的广场重放异彩。迈耶没有简单地采用任何哥特形式来向大教堂表示折服,而是以水平低矮的比例同哥特式教堂垂直高耸的比例相对比,谦逊的姿态衬托出*教堂对广场的主宰

16、地位。并且建筑细部处理也体现了对环境的尊重,其顶部天窗的比例形式让人联想到其周围建筑的坡顶。与周围建筑呼应的同时又以现代的形式展示时代的特色,给周围环境注入新的活力。位于科隆大教堂附近的路德维希博物馆(图3-1-13)也是采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与环境相融合,面对雄伟壮丽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依据山坡地形水平铺开,总体以横向的比例同教堂竖向比例形成对比,保证了大教堂在视觉景观上的主导地位。富有韵律感的波浪形屋顶造型,既满足了博物馆采光的需求,又与教堂密布的尖塔相协调。比例关系的对比巧妙地解决了新建筑同历史环境的融合问题。图3-1-15北京长安街图3-1-16北京天安门广场图3-1-17上海徐家汇教堂这样

17、成功的实例还很多,如密斯晚年设计的柏林国家美术馆(图3-1-14),而在我国,城市设计中由于比例关系处理不当也造成不少的教训和遗憾。北京的长安街(图3-1-15),充斥着大量的高层建筑,各个建筑互不相让,争当主导,造成街区景观效果的平庸和混乱,比较天安门广场附近,以天安门为统率,主从分明的建筑比例给人的纯净效果,比例关系对景观效果的作用立见分晓。上海徐家汇教堂西侧建起的几栋高层建筑(图3-1-17),也对教堂的景观造成了破坏。原先,这幢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双塔直插云天的效果蔚为壮观,新建筑应考虑与其的比例关系,在视觉上应突出教堂的主要地位,然而这几栋高层却高起而成为教堂的底景,对其景观构成极大的威

18、胁。建筑比例关系不当对城市景观的严重破坏应是每个设计者及决策人都应吸取的教训。2对比当外部环境的景观效果不甚理想,建筑群体比例平庸单调时,新建筑也可以利用对比并置的方法来改善环境,新老建筑物比例关系的对比,使新建筑有意识地从周围环境中脱离开来,从而在城市景观中起到了耸立、点缀的作用,丰富了城市天际线的轮廓变化,为原有环境注入新的活力。古典建筑群中塔的运用就是运用并置对比的方法,以竖向比例的塔楼同周围环境中水平比例的建筑相对比,使塔楼突出于周围环境,对整个建筑群乃至整个城市景观起到重要的的构图作用。例如圣马可广场的圣马可钟塔(图3-1-18),其竖直高耸的比例同圣马可教堂、总督府、图书馆、市政大

19、厦等其它建筑的横向比例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广场的垂直轴线,外部的标志,与其它建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画卷。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图3-1-19)比例修长,高耸入云,同水平铺展的建筑群形成强烈反差,对城市轮廓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开封市的标志。现代城市环境中也经常利用高层建筑作为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在一些新兴城市或者城市新区中,高层建筑以其挺拔的比例同一般建筑水平的比例形成对比,对丰富城市景观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上海金茂大厦(图3-1-20),它以绝对的高度优势,修长的比例巍然耸立于上海浦东新区,超凡脱俗的比例形象令人联想到中国的古塔神韵,使其从周围的建筑群中脱颖而出,成为浦东新区的标志。

20、西萨佩里设计的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社会中心大厦(图3-1-21)也是采用对比并置方式,以高耸的比例从周围环境中脱离出来,成为克利夫兰市的地标。类似的实例还有纽约世贸中心(图3-1-22)、深圳地王大厦(图3-1-23)等。北京图书馆新馆(图3-1-31),沿街布置较低的裙房,将高大的主体体量放在后面,当人们沿着街道观看时,高层主体由于裙房的过渡而不会显得突兀,裙房的体量延续了街道的空间比例,维持了街道景观的和谐一致。天津今晚报(图3-1-32)大厦利用裙房来软化高层主体与街道空间的视觉冲突。由于建筑正处于城市主干道的转弯处,建筑高大的体量若处理不好,本身会造成对街道转角空间的威压感,建筑师将转角

21、处的裙房设计成层层跌落的过渡形式,体量层次的丰富,有效地协调了街道转角空间的比例关系。天津南马路(图3-1-33)某高层住宅也是利用裙房来缓和高层体量与街道的关系。而天津卫津路(图3-1-34)的高层建筑,则直接耸立于路边,既没有后退,也没有设置裙房作过渡,对道路构成严重的威压感。比例是建筑形式美的重要原则之一。一切造型艺术,都存在着比例关系是否和谐的问题,建筑艺术也不例外,在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比例关系的推敲,从总体设计到局部推敲,从室外立面到室内设计,都离不开比例关系合适与否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着重于对建筑外部造型比例的研讨。建筑设计中,对比例关系推敲及设计手法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古至今,许多建筑师和理论家始终努力不懈地探索构成良好比例的因素,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著作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到了现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建筑思潮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建筑美学领域的急剧拓展,建筑形式的比例关系也日益变得丰富多样,新的设计手法层出不穷。本文探讨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比例作为协调手段的运用,归纳提炼出一系列设计手法和原则,希望对建筑创作和实践能有所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资料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