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28230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三角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珠三角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珠三角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珠三角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珠三角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珠三角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并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全面走向世界,并成为了各国人民生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近两年国际油价暴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中国制造业腹背受敌的情形愈演愈烈,“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凭借着制度优势和优良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制造业集群体。通过引进外国的直接投资和培育地方产业积极的发展制造业,使珠三角逐步发展成为了“世界制造业基地”。但当前珠三角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正面临着全球经济紧缩及国际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阻碍的双重压力, 珠三角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 经

2、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已进入了成熟的阶段。珠三角制造业集群基本上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形态规律所发展兴起的,目前核心产业规模较大的专业镇有:东莞清溪的IT制造业、虎门、沙溪的服装、中山古镇的灯饰、顺德乐从的家具、佛山南庄、石湾的建筑陶瓷、南海大沥的铝业,等等。珠三角制造业集群的以内外源共同推动为其发展模式,一方面以内源型产业集群实现市场国际化;另一方面以外源型产业集群改善“两头在外”的格局。珠三角内源型的产业集群依赖国际市场的原材料、设备,而且其产品以国际化为指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与国际产业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另外,珠三角以三资企业为主的外源型产业集群越来越重视国内市场

3、,改变了外源型产业集群“两头在外”的格局。此外,外源型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了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促使外源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主体多元化。珠三角制造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上下游拓展,逐渐形成了围绕某一核心环节的较完整的产业链。比如,东莞市虎门镇的服装产业集群,每年销售的服装约占广东省的30%,约占全国的20%。虎门已经成为以服装产业为龙头,以商贸流通业为主体,相关行业配套齐全的纺织服装生产、销售产业基地。近几年来,广东的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地价、资金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都有所上升、税收优惠开始取消(从2008年元旦起执行内外资企业一样的所得税率)。这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成本迅速上升,利润

4、下降,于是有的关门,有的转移到低地价的经济洼地。2008年春节过后,很多企业已陷入停工或半停工状况。根据珠三角各地制造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珠三角有8000多家企业倒闭或转移,玩具、制鞋、纺织服装等行业的受访企业悲观预计,今年之内,行业中超过1/3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珠三角地区的“世界工厂”地位突然发生了重大变故,“中国制造”的产品似乎走不出国门了,制造业正面临着重大的危机。2 珠三角制造业集群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珠三角的制造业集群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之后现已趋于成熟。但其多年来主要是实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来发展的。无论是从产业集群自身的生成机理,还是从外部环境来看,如果继续沿用这样一种低层次

5、、粗放型的发展道路,珠三角制造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将面临一系列的新挑战。2.1 产业集群面临资源和环境的挑战近年来,国际上石油、煤炭等能源产品的价格普遍上涨,据统计,今年六月份能源价格环比涨幅为8%。其中石油上涨7.2%,煤炭上涨19.9%。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8年国际油价每桶只有12美元。2003年美国伊拉克战争以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于2004年突破每桶50美元。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更是一路飙升, 由年初的每桶100 美元一度飙升至7 月的147 美元,最高涨幅达到50% 多,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为了减少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给电力企业带来的亏损,我国于今年6月上调了工业用电价格。这对于很多制

6、造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第一纺织网的测算,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纺织行业一年将增加用电负担37.5亿元,这一支出约占到2007 年行业利润总额的3.2%。同时,棉纺企业原料(棉花等)及产成品主要通过公路运输发送,因为油价大涨,运费成本也相应大幅增加。由于向下游用户转移涨价的能力又极其有限,因此纺织行业的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利润就像刀片一样薄。这也是导致目前众多纺织企业纷纷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能源涨价的压力下,纺织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受到的冲击是长期而残酷的。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不利影响。珠三角产业集群是依赖比较优势外向带动和低成

7、本资源要素外延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使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和产业链,而其资源型规模扩张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使产业集群产业升级有一定的阻碍。产业集群升级要求工艺流程、产品、功能、链条等升级,这需要技术、资金、公共服务等多种要素的支持,而作为产业集群载体的土地资源是很重要的。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土地紧缺已成为珠江三角洲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工业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化。另外,由于企业集群在聚集地大规模的用电需求和人力需求,导致了“民工荒”、“用电荒”的现象,使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快速上升;依赖大量物质资源消耗为前提的粗放型加工制造业体系,正面临着全

8、球资源短缺和价格上升的严重冲击。2.2、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经济得以快速增长,劳动力价格低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陆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约为香港的1/10、美国的1/20,日本的1/24。但是,随着近年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了更多选择,劳动力供需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据统计,2007年第四季度,珠三角地区的用人需求同比增长71%,而求职人数增速是32%,需求明显快过供给。需求的大量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平均工资,2004年以前,12年仅涨

9、了68元。近三年平均每年增长100多元,有的省份涨幅接近20%。这种情况在劳动力密集的地区愈演愈烈,而今年开始执行的新的劳动合同法更是给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构成了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又一障碍因素.2.3、原材料涨价原材料是制造业产业链的起点,是重要的成本构成,直接影响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我国是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中国铁矿石超过一半以上依靠进口,国际石油、铁矿石价格的暴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大。近年来,不但国际油价暴涨,中国进口铁矿石的价格也是持续上涨:2005年上涨了71.5%,2006年上涨19%,2007年上涨9.5%

10、,今年则上涨了65%以上。国际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初级产品的大幅涨价,使得与其相关的制造业的材料(如钢材、塑料等)价格也出现了单边上涨趋势,且幅度一直在不断加大。这给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国际油价的上涨推动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走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改委的调查显示,我国2008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PPI)上涨7.6%,同比提高5.1 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1%,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对于原材料购进价格的上涨, 70%以上的企业无法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进行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已成为当前阻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东莞欧利达皮具公司的资料显示,20

11、07年以来,制鞋所需的原料价格已上涨20%,企业的利润严重缩水乃至出现亏损。为此,曾一度成为东莞市传统优势产业的制鞋企业,每年都有数百家制鞋企业注销。原材料涨价给众多的制造企业带来了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许多企业被迫减产,甚至倒闭。2.4、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重大压力珠江三角洲地区临近港口,拥有较长的海岸线,交通较为发达,出口企业发展较好。其中广东是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最高的省份,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3,累计吸引外资占全国吸引外资总额的1/4。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大部分是有外向型的,产品出口量大。近年来人民币的升值,令这些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收窄,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由于一些出口企业对

12、人民币汇率在未来的升值幅度以及升值时间都不能很好的预期,在不断削减的利润面前,大部分出口企业选择了减少订单或只能被动接受订单生产而不能大规模的主动生产来扩大市场。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5月份,珠三角地区鞋类出口企业有2428家,比去年同期锐减2331家,接近一半的珠三角鞋类出口企业今年已经没有出口实绩。15月份珠三角地区出口各类鞋9.4亿双,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5.7%。2.5 外向型产业集群难以融入高级的国际产业链珠三角外向型集群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引进的外资企业大多是处于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加工制造环节,缺乏产品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环节,外向型的产业集群并不能吸引以全球价值

13、链为背景的跨国公司的加入,所以珠三角产业集群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底部。随着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的脚步加快,这些企业正面临着产业转移或产业升级的选择。2.6 产业集群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难以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发展珠三角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科技创新和专业技术也比较贫乏,对技术创新的顾虑多,畏缩不前,导致这些大多数以外资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不仅缺乏技术水平在国际领先的企业,也缺乏以创新性独家产品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作为一种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迟早要面临着一种转型更生期,只不过今年来的这种形式比我们预计的来得早一些,也来得猛一

14、些。在当前的困境面前,我们不但不能畏缩,还应努力通过各种有效方法,化危机为机遇,“中国制造”终将会突出重围,逆境重生。3 珠三角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产业集群升级的战略随着珠三角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的逐步弱化,如何对珠三角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进行思考,延续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规避结构性风险,保持珠三角经济的竞争力,这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珠三角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重点不再是单纯追求量的扩张,而是质和量的统一,不只是关注企业的经营结果,而是更要关注打造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因而,珠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应从原有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增长、轻发展,重形式、轻创新的低层次、粗放型的发展道路,调

15、整为注重质量、发展、创新的高层次、集约型的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道路。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指挥棒,经济发展模式的定位至关重要。一直以来,珠三角地区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迅速发展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面对不断飙升的能源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压力,这些传统的家具、服装、皮革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世界工厂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存在,必须靠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由政府出面,带头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由被动参与国际分工,转为自主地参与国际分工,要摆脱以往旧的贴牌式生产模式,要主动进行产业转型与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双转移”就是广东在解放思想中,找到

16、的撬动经济社会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双赢”杠杆。政府正规划、建立若干产业基地,努力把一些企业的总部、研发、设计、销售和结算等核心环节都留在广东。这是当前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尝试,值得提倡。以大量中小企业为基础是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大特征。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资金、规模等的问题,为此,必须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模式、引入更多先进的管理方法,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建立和经营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实施“精益生产”,节源开流,不断提高企业的利润。我们希望,用10-15年的时间,把中国的制造业成功从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转型为技术资金密集型的新型产业,令中国的制造业彻底从这次危难中完成

17、华丽的大转身 。加快经济结构升级,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是转化调整压力为发展动力的唯一出路。为了保证这种发展战略的实现,我们应采取如下对策。3.1 在升级中实现生态化发展珠三角制造业集群的升级与生态化一同发展是有必要的,它可引导现有的园区基地、产业带朝集群和循环经济方向发展,一方面可以合理布局产业,减少污染,改善产业集群内部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品牌建设、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改善区域投资环境。珠三角制造业集群应朝向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把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相结合,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使得整个经济系统

18、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产业集群向循环经济的模式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若珠三角制造业集群以循环经济来发展,一方面可以完善产业链,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产业集群向专业化分工、节约资源的方面发展,并达到集约使用土地,集中排水挂污,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节能减排,促进产业集群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3.2 应对产业链升级,完善产业链配套分工合作体系珠三角制造业集群应集中生产一个主导产品,形成以大企业为中心、大量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配套关联企业和企业网络化的格局。产

19、业集群要突破产业价值链的局限,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将服务延伸到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中,提高产业集聚的层次。要完善产业链配套分工合作,产业制造业集群便要通过产业中更大型的企业来带动相关企业集群和配套,实现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3.3 产业集群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树立自主品牌,由于珠三角制造业集群主要为中小企业主导型企业集群,规模小、缺乏充足的资金,对于技术创新有一定的阻碍,如创新人才的缺乏、外部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的缺乏、营销能力的缺乏等。因此,珠三角制造业集群必须大力引进和培育人才,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珠三角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

20、攻关力度,加强对相关产业链接、零排放、循环利用等循环经济和节约资源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组织开发节约和替代技术、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重大机电产品节能降耗技术、绿色再创造技术等。积极引进国外循环经济的先进技术,加快消化、吸收和创新。建立循环经济生产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信息咨询和推广服务等活动。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只有实现自主创新企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一直以来,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的制造业大多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目前70%的广东制造业仍属中低

21、技术和传统生产。企业没有自主品牌,生产没有话语权,利润也被大部分挤占,生存空间严重受限。目前,国内运动鞋出口价格每双大约是3.6美元,而国际上二流品牌的价格大约是60美元/双;一条在美国零售价格是15美元左右的皮带,然而是在中国皮都温洲侨信皮革厂的订货单上价格只有8角多钱(美元),这就是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没有品牌的贴牌式生产造成的令人吃惊的差异。由此可见,只有那些拥有品牌和技术的公司,才能通过产业链上游的竞争,获得最高的利润。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法节约能源和材料,降低成本,实现企业财富的增长。加强自主创新,树立自主品牌是中国制造业成功突围的重要策略。3.4、努力开拓高端产品世界经济

22、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消费趋势有了新的变化,消费者对产品档次有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企业过分关注中低端市场,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不但阻碍了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因此,企业有必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内部资源与竞争格局,在合适的情况下发展高端产品,以获取长久发展的必须动力。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中低端产品的竞争已经过于激烈,而高端产品相对来说还是一片蓝海,因此,有实力的企业可以考虑开发高端产品,尽早获取有利的市场地位。从产品的市场价值上分析,高端产品除了具有一般产品满足显性的消费功能之外,更承担着以产品力去创造强大市场需求的职责:出色的高端产品可以使企业远离同

23、质化竞争的泥潭,从红海市场驶向蓝海市场,为企业带来滚滚利润。通过制造高端产品去提升品牌形象,从高端消费人群上赢得新的利润来源,避免陷入价格战的泥潭,这正是企业推出高端产品的魅力所在。蒙牛的特仑苏、伊利的金典、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等等,这些高端产品的成功无疑给当前的微利时代增加了不少亮色,它们对成功塑造企业品牌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3.5、扩大内销市场 今年以来,虽然投资出现降温,出口增速放缓,但消费增长强劲。据统计, 2008年上半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43亿元,消费实际增长12.9,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上半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6,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消费对经

24、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我国国内的消费需求是大有潜力的,值得挖掘。为此,在外汇频繁波动,尤其是当前人民币大幅升值、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普遍减速导致我国出口需求大幅减弱的情况下,我们广大的制造企业可以考虑将外销份额减少,把国内的销售尽量扩大,通过扩大内销市场,用销量来支撑利润。同是东莞的大型家具制造企业富宝集团,是一家专门做沙发的企业,其2008 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量比2007年增长15%以上。富宝集团的销量能迅速提升,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有通畅的销售渠道, 70%高附加值的内销产品,令集团在外销现在没有利润的状况下,销售量仍保持较快的增长。富宝集团的深挖内销渠道,不断扩大内销市场的策略反而使得企业在这

25、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成为了胜利者。此法值得提倡。3.6、重新整合,共抵风险制造产业作为珠三角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但这些企业规模较小,市场适应能力不强,产品结构不合理,档次低、附加值低。且当前出口退税率波动大和人民币升值,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制造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陷入困境。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的制造企业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使企业“换档提速”,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只要整合得当,双方的合作肯定会加强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上提升企业的经营规模,发挥整体协作效应,产生规模竞争力。通过整合资源,将企业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以及企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

26、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为一个为客户服务的系统,取得11 大于2的效果。 整合是优化配置的决策。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突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消除制约发展的因素,并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其目的是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随着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趋势,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制造” 所赖以生存的种种优势正在丧失,“中国制造”的路在何方,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真正代表“中国制造”未来的那些企业,必能将挑战变成机遇,通过开阔视野和思维,通过技术和品牌创新,通过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竞争,通过更科学有效的生产方法,将自己变成了强者。中国经济保持永动力,在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看得见的元素的博大精深,更在于思想的转变、科学技术进步这些无形之手的持续发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资料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