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面层标准化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 编制单位: 目 录 1 总则1 1.1目的及意义 1 1.2 编制依据1 1.3 与其它相关规范的关系1 1.4 适用范围1 2 资源配置2 2.1 场站建设2 2.2 设备配置4 3 路面材料9 3.1 集料9 3.2 基层材料 10 3.3 面层材料 12 4 基层施工 16 4.1 一般要求 16 4.2 技术准备 16 4.3 人力资源及摊铺、碾压配置 17 4.4 设备验收 17 4.5 下承层准备 17 4.6 基层施工 17 4.7 短路基基层施工 25 4.8 基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6 4.9 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
2、7 5 透层、封层、粘层、防水粘结层施工 31 5.1一般规定31 5.2 透层施工 31 5.3 封层施工 34 5.4 粘层施工 37 5.5防水粘结层施工 39 6 面层施工 42 6.1一般规定42 6.2 施工准备 43 6.3 下承层检查 43 6.4 测量放样 44 6.5 施工工序 44 6.6 面层施工 44 6.7 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55 6.8 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7 7 长大隧道沥青面层施工 60 7.1 施工准备 60 7.2 施工工艺 60 7.3 施工要点 60 7.4 隧道面层施工 60 7.5 隧道有毒有害气体防治 63 7.6 隧道照明 6
3、5 7.7 洞内交通安全 65 8 桥面沥青铺装层施工 66 8.1 施工准备 66 8.2 测量放样 66 8.3桥面沥青铺装层施工67 9 路面附属工程施工 68 9.1小型构件预制场68 9.2 中分带施工 69 9.3超高排水沟施工71 9.4 集水井施工 71 9.5 路缘石安装 72 9.6 小型预制盖板安装 72 9.7 土路肩小型预制件安装 72 9.8 路面排水 72 10 文明、安全施工74 11 交通管制75 总 则 1.1目的及意义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构筑科学的施工标准化体系,进一步促进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规范
4、工程现场管理。稳步提高路面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技术水平,明确路面工程施工工序,掌握施工要点。提升工程实体内在质量,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年限。 1.2编制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 6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交通运输部等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与公路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文件、标准、规范、规程和指南。 7湖北省颁布实施的有关
5、文件的规定。 1.3与其它相关规范的关系: 本指南是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细化、补充,在使用过程中未涉及的内容,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等执行。 1.4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省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其他公路可参照执行。 资源配置 2.1场站建设 2.1.1设置原则 1拌和站选定及建设方案必须上报监理工程师及指挥部进行审批。依据审批后的意见进行拌和站建设。 2拌和站配置数量:根据实际工程量、工程量分布、一期土建工程进展、周边材料的分布、道路运输条件、地理条件等合理设置配置基层、面层拌和站的数量。 3.拌和站布设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要求,遵循“因地制宜、节约
6、用地、保护环境、安全可靠、规范有序、功能完备、布置合理、方便生活、满足生产、节约成本”的原则。 4.本册中未涉及的要求按照湖北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指南-第二分册-工地建设执行。 2.1.2场站选址 1应选则在交通、水电便利的位置,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地带。 2严禁设置在泥石流、滑坡体、雷区、洪水位等危险区域。 3尽量避开取土、弃土场、塌方、落石、危岩等不利地段,因条件限制需设置上述位置时需多取土、弃土场做相应处理,落石、危岩等不利因素应清除或加固等处理后方可进行场站建设。 4避开高压线路及高大树木,与通信、天然气等地下管线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5必须远离爆破区,至少500m以外。 6.尽可能选择在靠
7、近主线但不要占用主线、服务区或其它线内用地,避免影响三期工程实施。 2.1.3场站设施要求 1.总体要求 (1) 拌和站建设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材料存放区、生活区和机械设备停放区等,各功能区必须严格分开、面积需满足规定要求,区内的场地及主要道路应硬化处理,必须由完善的排水设施。 (2) 拌和站内必须合理配置消防设施,并按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文件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3) 拌和站内必须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尽量减少对附近环境的影响。 2.具体要求 (1) 面积: 每座基层拌和站的占地面积(含备料场)不宜少于15000(约23亩) 每座面层拌和站的占地面积(含备料场)不
8、宜少于40000(约60亩) (2) 场地处理 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厚度必须是不小于15cm厚的碎石或砂砾垫层,不小于10cm厚的C15砼面层;拌和站一般行车道路硬化必须是不小于15cm厚的碎石或砂砾垫层,不小于10cm厚的C20砼面层;大型作业区(如沥青拌和站)、重车行车道路硬化,必须使用不小于 15cm 厚的碎石或砂砾垫层,不小于 20cm 厚的 C20 砼面层。其中水稳场拌拌和机、水泥罐、集料斗基础及沥青拌和站沥青罐、矿粉罐、集料斗基础等部位应严格按照要求施工。场地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分隔切割伸缩缝。 场地硬化要严格控制高程,一般按照中心高、四周低的原则进行场地四周
9、应设置排水沟,拌和机下宜设置暗沟连接到排水沟。拌和站内必须设置沉淀池和污水处过滤池,严禁将站内污水未做处理直接排放。 在进入拌和站大门处应设置车辆冲洗区域,对进场车辆进行冲洗,防止携带泥土进入拌和站场地内。 (3) 大门 集中拌和站进出拌和站应设置大门一处,大门宽度不小于 6m 或按照需要适当加宽。拌和站大门右侧门柱上悬挂不锈钢标牌(或醒目标识牌),统一命名为“湖北省高速公路合同段拌和站” (4) 围 墙 集中拌和站场地必须用围墙进行封闭(若条件受限制是也可用隔离栅进行隔离)围墙高度不小于2m,宜采用砖砌后水泥砂浆抹面。 (5) 集料储料仓 用于工程的集料应按照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不得
10、混堆或交叉堆放,必须设置有明显标志,分料仓宜采用“37”砖墙砌筑,水泥砂浆抹面,围墙高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材料不串仓为准。 集料储料仓内地面设不小于4%坡度,并设置排水沟,严禁积水。集料储料仓仓口必须设置一道截水沟。(图2.1-1集料储料仓仓口截水沟) 图2.1-1集料储料仓仓口截水沟 图2.1-2沥青面层集料储料仓彩钢大棚 拌和站每种规格的集料应设置一个已检仓和一个待检仓,不设置待检仓是在材料在进场之前必须检测合格方可存放于集料储料仓内。一般基层拌和站应设置至少4 个集料储料仓,每个料仓容量不得小于16000m3。面层拌和站应至少设置7个集料储料仓,每个料仓面积不得小于8000m3 集料储料
11、仓的容量应满足 大单批次连续施工的需求。(一般路面施工需满足月半月的连续施工需求。) 水泥稳定碎石用粗集料储料仓一般不搭设顶棚,建议细集料储料仓搭设顶棚或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 沥青面层用集料储料仓必须搭设顶棚,禁止太阳直接照晒或雨淋。宜采用轻型钢结构顶棚,(顶棚起拱线高度一般应大于 7m),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防雪等要求,(图2.1-2储料仓彩钢大棚)便于混合料拌和时的质量控制,节约成本。 (6) 拌和楼(包括集料斗、传输带、拌和机)应用彩钢板设置封闭式防晒防雨设施 (7) 库房 拌和站内应设置有机械配件、日常生产用物资等的专用库房。 2.2设备配置 2.2.1设备配置要求 1.一般要求水泥
12、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机和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使用年限不得超过 5 年或使用不超过3个项目且设备完好率保证在97%以上。 2.其它主要施工机械使用年限不得超5年,进场时必须经过严格验收,确保其完好率不低于97%以上。 3以路段长度约30Km的工程量为例需配置主要机械见表2.2-1 2.2.2基层设备要求 1基层混合料拌和机 (1) 集料供给系统:配备不少于 4 个集料仓,集料仓上部应设有剔除超粒径集料的网格以利于超粒径集料的剔除。细集料仓应配备振动破拱装置。集料供给应采用变频调速及负反馈控制的皮带秤电子计量方式。集料料仓之间应设置有隔板,避免串料。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表2.2-1 施工部位 机械
13、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数量 (台/套) 备注 稳定土拌和设备 650 按需配置 应采用两级搅拌缸串联拌和 基层摊铺机 - 2 两台均为机械拼装熨平板,功率 130kW,当采用宽幅大厚度单机摊铺时,功率220kW。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 - 3 自重 1822t,两档振幅,至少 1 台双驱动当单层压实厚度20cm 路面基层 时,增加 1 台自重30t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 1 自重13t 胶轮压路机 - 1 自重30t,带配重 装载机 ZL50 5 水车 10T 3 路面面层 沥青拌和楼 4000 1 产量不宜不小于 320t/h(4000 型及以上) 沥青摊铺机 - 2 可双机梯队联合作业,也可 1
14、台宽幅抗离析摊铺机单机摊铺, 双钢轮振荡压路机 - 3 用于高墩大跨桥面碾压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 3 自重10t,双驱双振 胶轮压路机 - 3 25t,带配重 智能沥青洒布车 - 1 稀浆封层机 - 1 装载机 ZL50 5 水车 10T 2 (2) 水泥储存、供给系统:配备不少于 2 个水泥储罐,罐体底部设有高、低压空气破拱装置。水泥供料要采用变频调速及负反馈控制的电子螺旋秤方式计量,不采用减量秤或容积式计量装置。 (3) 水、添加剂供给系统:水供给系统严禁采用手动阀门的方式控制流量,宜采用涡轮流量计或压差流量计进行计量,且能采用电子调节装置实现自动控制。 (4) 拌和系统:强制式搅拌缸单
15、级长度不小于3米,且有效长宽比不小于2。为提高拌和的均匀性,应采用两级搅拌缸串联拌和。日常工作中要定期检查搅拌缸叶片的磨损情况,发现磨损严重的搅拌缸叶片必须及时更换。(图:2.2-1两级搅拌设备) 图2.2-1两级搅拌设备 (5) 混合料的输送系统:为防止混合料抛料离析,在输送带卸料部位装设防止抛料挡板装置。 (6) 混合料储存系统:应备有带防离析装置的混合料储料仓用以暂时储存混合料。 (7)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搅拌设备安装完毕后应根据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计量系统检定规程JJG(交通)071-2006进行冷料标定,计量系统标定和温度标定,计量系统标定和温度标定,标定周期为每半年一次,
16、并给出标定成果。施工过程中还宜每月进行一次计量系统校核,一经校核,无特殊情况不得擅自变动。拌和设备在经过转场后、计量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混合料出现变异时必须重新标定。 2拌和站至少配备一套能满足拌和站运行的备用电源,发电机尽量远离生活区。 2.2.3沥青面层设备要求 1沥青面层混合料拌和站 (1) 冷料仓不少于 5 个,设有料门,采用变频或直流或电磁调速方式。冷料仓上部有防串仓隔板,顶部有剔除超限料网格。 (2) 热料仓不少于 5 个,设置全程料位计或高低料位计,砂仓有热电偶式或热电阻式温度传感器。且其筛网规格设置应满足表 2.2-2 要求。 沥青拌和楼热料仓建议筛网布置规格 表 2.2-2 类别
17、 1号筛孔 2号筛孔 3号筛孔 4号筛孔 5号筛孔 6号筛孔5 级热料仓 4mm 6mm 11mm 20mm 35mm - 6 级热料仓 4mm 6mm 11mm 20mm 27mm 35mm (3) 热料配料误差小,并能自动进行落差补偿。重量计量系统准确度,矿料偏差不大于0.5%,矿粉偏差不大于0.5%,沥青偏差不大于 0.3%。 (4) 除尘系统为二级,第二级除尘系统为袋式除尘,具备粉尘湿 式排放功能。矿粉和回收粉分别存放,二级回收粉严禁使用,设备安装时必须切断粉尘回收管道,宜采用湿排法排除回收粉。(图2.2-2回收粉干、湿排放对比) 图2.2-2回收粉干、湿排放对比 (6) 控制系统必须
18、配置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拌和过程中可逐盘采 集、记录并打印材料用量,配比、温度、拌和时间、产量等参数。 (7) 配备三个以上沥青罐,改性沥青罐宜配备足够的强制搅拌装置。 (8) 宜配备良好保温性能的成品料仓。 (9)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安装完毕后应根据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计量系统检定规程JJG(交通)071-2006进行冷料标定,计量系统标定和温度标定,标定周期为每半年一次,并给出标定成果。施工过程中还宜每月进行一次冷料计量系统校核,冷料料门一经标定,无特殊情况不得擅自变动。拌和设备在经过转场后或计量系统出现严重故障后必须重新标定。(10)干燥筒应具有全自动控温系统,控温误差在5之内,
19、燃烧器为全自动比例控制。 (11) 如沥青面层混合料中设计有纤维,则需要配备纤维自动计量添加装置。 图2.2-3沥青拌和站示意图 图2.2-4沥青拌和站实体图 (12) 沥青运输车的转载能力大于20t,车辆总重不超过55t。 2至少配备一套能满足拌和站运行的备用电源,发电机尽量远离生活区。 路面材料 3.1集料 3.1.1料源的选择 1建设单位对路面基层、面层用材料应严格管理,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在路面施工之前对路面用集料生产厂家进行严格的审核,其资质、产能材料质量需满足要求。 2材料质量需要经指挥部中心试验室或相关检测机构的验证,确保用于施工的材料质量满足要求。 3施工单位进场后依据建设单位
20、准入的集料生产厂家,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寻找料源。 (1) 基层石料一般选择石灰岩或能满足基层集料指标的其它石料 (2) 中、下面层石料宜使用与沥青粘附性好的碱性的石灰石(颜色为青色,表面粗糙,盐酸滴定整体剧烈冒泡,化学成分为 CaCO3),不得采用碾压破碎粉化的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石。 (3) 上面层抗滑石料宜使用火成岩(玄武岩、辉绿岩、辉长岩、闪长岩等);不宜采用火成岩的变质岩(常为绿帘角闪岩,工程界也称为绿片岩)。 4施工单位选定路面基层、面层用集料生产厂家后上报驻地办、指挥部进行报备,报备完成后材料方可进场。 3.1.2集料的生产、储存 1母岩开采时必须清理岩体上存在的表层植被、覆盖土、
21、软弱夹层、风化层等,确保用于加工的母岩质量。 2集料加工 (1) 集料加工时应的选用产能与施工计划用量相匹配的加工机械。二级破碎必须采用反击式(或冲击式)破碎机。一般主要生产设备为:颚式破碎机规格不小于 600900 型;反击式(或冲击式)破碎机不小于 1214 型;产量150t/h。 (2) 集料加工顺序:母岩进入喂料机-颚式破碎机破碎-反击式破碎机-过振动筛网-分档出料-振动筛过不去的石料返回反击破-再过振动筛-再分档出料。(图:3.1-1集料加工流程示意图) 图3.1-1集料加工流程示意图 (3) 母岩加工时在进入破碎机前必须设置有振动筛喂料装置(俗称除渣设备),便于将泥块、渣土等杂物排
22、除减少集料的含泥量,确保所加工的集料洁净。预筛筛网长度不小于 2 米,筛孔尺寸不小于 5cm。 (4) 集料加工设备必须配备除尘设备,能将集料加工时产生的粉尘及时吸除,确保集料的粉尘含量并保护环境。 (5) 集料加工厂地必须硬化处理,各出料口之间必须设置有隔墙(隔墙高度不宜低于2m),防止混料、串料。 好配备有储料场,便于储存材料。 (6) 沥青面层集料集料加工厂还需配备制砂机,用于加工沥青面层使用的机制砂。抗滑表层粗集料的集料加工厂还需配置集料整形机,用于粗集料的整形。 3集料的运输、存放 (1) 集料进场运输中必须覆盖,防止污染,尤其细集料运输宜采用厢式货车,受条件限制时必须覆盖严实,避免
23、扬尘。 (2) 集料加工厂的存料场场地应硬化处理,不同规格材料必须分开堆放,不得混堆。 3.2基层材料 3.2.1基层集料 1路面基层集料技术指标 (1) 粗集料压碎值不大于 30%;当单层压实厚度20cm 厚时,粗集料压碎值不大于 24%; (2) 含泥量不大于 1%。(即集料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 (3) 其它指标应符合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要求。 2基层集料的规格要求 基层石料宜为 4 种规格,应按表 3.2-1筛孔进行布置。 基层集料规格 表 3.2-1 类别 1号料 2号料 3号料 4号料 筛孔尺寸 33mm 21mm 11mm 5mm 集料规格
24、 1931.5mm 9.519mm 4.759.5mm 04.75mm 3.2.2 基层水泥 1标号:基层水泥宜采用 32.5,也可采用 42.5 标号。 2品种:基层水泥优先选用具有凝结时间长和微膨胀性能的基层专用水泥。也可选用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得采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 3凝结时间:基层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大于 3 小时;终凝时间宜大于 6小时,小于 10 小时。 4其它指标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的要求。 3.2.3基层配比设计 1级配: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一般级配要求见表 3.2-2。 基
25、层级配组成 表 3.2-2 级配范围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要百分率(%) 项目 37.5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100 93100 7590 5070 2950 1535 620 05 级配碎石基层 - 100 8595 3141 2838 1828 81406 级配碎石底基层及垫层 100 90100 7388 4969 2954 1737 82007 2基层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见表 3.2-3。 基层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 表 3.2-3 项目 设计
26、强度 压实度 水泥剂量 大 小 底基层 2.5 MPa 97% 4.5% 3.0% 基层 3.54.5 MPa98% 5.5% 4.0% 3配合比设计具体步骤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及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第五分册-施工工艺及管理(路面工程)的相关要求进行。 4施工单位配比设计完成后形成试验报告,报送监理单位审批,监理单位应事先按规定进行相关的平行试验,作为审批的依据。通过批复的组成设计方可进行试铺段铺筑。 3.3沥青面层材料 3.3.1沥青面层集料 1集料技术指标需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要求。 2面层集料规格要求
27、 (1) 沥青中面层一般设计为AC-20C型结构,下面层一般设计为AC-25C型结构,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一般设计为ATB-25型结构,因此统一按如下筛孔进行布置,面层石料也统一为 5 种规格(如下表2.3-5)。配置 AC-20C 型结构时采用 2#料5# 料,配置 AC-25C 型结构和 ATB-25型结构时采用 1#料5#料。 中、下面层石料规格 表 2.3-5 类型 1号料 2号料 3号料 4号料 5号料 筛孔直径(mm) 34 24 15 6mm 3.5mm 集料规格(mm) 26.531.5 13.226.5mm4.7513.2mm2.364.75mm 02.36mm (2) 沥青
28、抗滑表层 13 型(SMA-13 和 AC-13C)或者 16 型(SMA-16、AC-16C)结构,抗滑表层石料应统一按表 2.3-4 筛孔进行布置,面层石料统一为 4种规格。 抗滑表层面层石料规格 表 2.3-4 类型 1号料 2号料 3号料 4号料 13型 16型 筛孔直径(mm) 17 19 11 6 3.5 集料规格(mm) 9.516mm 9.519mm 4.759.5mm2.364.75mm 02.36mm 3.面层细集料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宜采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石灰岩(也可以采用与粗集料相同母岩的火成岩,但不得采用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石) 经过制砂机加工的机制砂。 4
29、矿粉 矿粉必须采用干燥、清洁、无杂质的碱性石灰岩,其母岩标准同中、 下面层母岩要求。 宜自加工矿粉,加工点应在准入的中、下面层石料厂、拌和站进行加工生产,加工设备可采用球磨机、雷蒙磨、立式磨等,产量不小于 10T/H。 3.3.2抗剥离措施。 所有沥青抗滑表层须采取掺加 2%的 PO42.5 水泥或者 I 级钙质消石灰(1.5-2)%取代矿粉作为抗剥离措施。 3.3.3纤维 1面层用纤维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要求。 2.掺量。木质素纤维掺量一般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 0.3%;聚酯纤维 掺量一般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 0.20.3%;矿物纤维掺量一般为沥青混合
30、 料质量的 0.4%。 3.掺加方式。纤维宜采用机械风送投放或人工投放。 3.3.4面层水泥 面层使用水泥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的要求, 好不使用复合式硅酸盐水泥,建议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3.3.5面层沥青 1.面层沥青应按照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的要求采用,其技术指标需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 2.沥青到达工地的每车沥青须具备三个条件后方能入罐: (1) 出厂检测报告. (2) 司机代表沥青供应商取样并签字,一份供检,若干份封存留样。 (3) 软化点检测合格,运输车到工地 2 小时内施工单位须检测出软化 点,合格后方能卸车。 (4)
31、SBS 改性沥青宜采用固定式工厂集中制作,不宜现场制作。固定工厂制作的成品改性沥青达到施工现场后应存储在改性沥青罐中,改性沥青罐中必须加设搅拌设备并进行搅拌,使用前必须将改性沥青搅拌均匀。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检验产品质量,发现离析等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 3.3.6 沥青面层配合比设计 1.沥青面层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方法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第五分册-施工工艺及管理(路面工程)的相关要求进行。 2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分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1) 目标配合比设计完成后需形成设计
32、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总说明(含工程概况、材料性能汇总表、合成级配一览表、马歇尔 试验技术指标汇总表、 佳油石比的确定图表、以及其他说明); 附相关材料试验的数据与表格; 附混合料试验过程的数据与表格。 审批程序。施工单位完成目标配合比报告后,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和项目业主提出正式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及业主中心试验室复核,取得正式批复后,方可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并作为生产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2) 生产配合比设计 试验过程 a.冷料流量试验。分别对各档规格冷料输送带不同转速、下料口不同 开口程度的流量进行测定,将目标配合比选定的冷料级配比例,转换为冷料输送带进料速度、下料口开口程度的参数,供拌和
33、楼操作使用。 b.确定热料级配。冷料仓按目标配合比上料,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 料仓的集料取样进行筛分,通过计算,使合成矿质混合料的级配与目标配合比相吻合,并符合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的规定,以确定各热料仓集料和矿粉的用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c.确定 佳油石比。根据计算的矿质混合料配比,取目标配合比设计 的 佳油石比 OAC、OAC0.3%三个油石比,用试验室的小型拌和机拌制 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按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选定 佳油石比。生产配合比确定的 佳油石比与目标配合比确定的 佳油石比之差应不超过 0.2 个百分点,如超出此规定,应分析原因,重新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并进行混合料性能检验。 报
34、告内容包括: a. 总说明(含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的简要介绍、冷料流量试验结果、 热料仓筛孔尺寸、各热料仓的配比比例一览表、混合料的拌和时间,马歇尔试验的关键数据等、以及结论); b.附相关的试验数据与表格; c.附经批准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审批程序。完成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及试验段铺筑方案后,应及时 提出正式报告,并经复核,正式批复后方可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 (3)生产配合比验证 试验段试验过程。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检验合格后铺筑试铺段。取试铺用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并进行沥青含量、筛分试验,由此确定正常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试验段总结报告内容。 a.总说明(含
35、试验路的全过程的简要介绍、拌和工艺、运输、摊铺工艺、碾压工艺、施工温度、松铺系数、压实度检测、级配油石比检测等、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结论); b.附相关的试验数据与表格; c.附经批准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和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 e.审批程序。试验段总结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作为大面积 施工的指导方案,并得到项目业主的开工令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 (4)当缺乏沥青粘温曲线时,马歇尔试验温度参照表 2.3-9 执行。 沥青混合料拌和和成型温度范围 表2.3-9 项 目 改性沥青SMA 结构 改性沥青AC 结构 普通沥青AC、ATB 结构矿料加热温度 180 180 170 沥青加热温度 16
36、5170 165170 160165 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175 170 155 试模预热温度 100 100 100 试件开始击实温度 155160 150155 135140 基层施工 4.1一般规定 1.开工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并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 2.应统筹规划、强化协调,避免路基、交安、绿化等工程交叉施 工污染,并应采取防污染措施。 3.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期宜在冰冻(35)到来半月前结束,并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施工,施工时日 低温度应在 5以上。 5 基层施工期间需专
37、人负责天气信息的收集,现场技术人员应根据收集到的天气信息做好相应的施工调整,现场技术人员还应适时关注局部天气变化,灵活调整施工。 6.桥台处基层施工,应采取先施工基层,后施工台后搭板工艺。 基层施工时,应在搭板处设置钢模板,每块钢模板可采用不少于刘根角钢,上下错开连接支撑,角钢另一端采用钢钎固定,模板之间采用榫卯连接或每块模板端部采用不少于两根角钢上下错开连接支撑。 7.应铺筑试验段工程,实行首件工程验收制。试验路段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及时总结并编写试验段总结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8.施工过程中,施工原始记录应与施工工序同步,工程现场验收 应与施工资料签认同步,对隐蔽工程应保留相关影像资料。
38、 9.在基层施工对桥面、隧道、与相邻标段衔接处的标高需进行复测,若发现标高与设计不符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指挥部便于在铺筑是对个别段落的标高加以调整确保衔接顺畅。 4.2.技术准备 1.图纸审核: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查看图纸是否存在漏项、多项及设计不合理、错误的地方,若发现问题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联系更正。 2.导线点交接后应进行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和加密测量工作,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日常检测过程中做好导线点、水准点的保护工作,过程中每半年复测一次,避免因导线点的不准确而导致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出现。 3.试验准备:施工前应对做好工程原材料、配合比等相关试验。 4.施工方案:根据总体
39、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工期要求、机械设备等因素,编制基层专项施工方案并报驻地办和总监办审批。施工前进行三级技术交底。 4.3人力资源及机械设备配置 1.根据工程规模、工期和技术难度等配备相应的管理、技术、测量、试验、环保、专职质量检查和安全管理人员。 2.基层施工机械设备宜按不低于(表 2.2-1 )要求配备。 (1) 摊铺机应具备摊铺速度自动控制功能、刮板输料自动控制功能、螺旋分料自动控制功能、夯锤振捣自动控制功能、两纵一横自动调平功能、停机油缸自动锁定功能。 (2) 胶轮压路机配重需用电子衡校验,若配重不准确需要及时调整。 4.4设备验收 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调试、标定、验收。 4.5 下承层准备: 1.路面施工单位进场后,应配合总监办(监理)组织的路床复验工作,复验时路面施工单位应参与,并办理相关书面复验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