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课程设计某路35m预应力简支T梁桥设计(中梁).doc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097870 上传时间:2024-04-25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3.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课程设计某路35m预应力简支T梁桥设计(中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毕业课程设计某路35m预应力简支T梁桥设计(中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毕业课程设计某路35m预应力简支T梁桥设计(中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毕业课程设计某路35m预应力简支T梁桥设计(中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毕业课程设计某路35m预应力简支T梁桥设计(中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某路35m预应力简支T梁桥设计(中梁) 一、设计目的T型桥梁在我国公路上修建很多,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是目前我国桥梁上最常用的形式之一,在学习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各种设计、验算理论后,通过本设计了解预应力简支T梁的实际计算,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得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知识,初步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步骤,熟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以下简称公预规)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以下简称桥规)的有关条文及其应用。从而使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培养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

2、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具备初步专业工程人员的水平,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一) 设计资料1桥梁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35m(墩中心距离)主梁全长:34.96m计算跨径:33.90m桥面净空:净9m + 21m = 11m2. 设计荷载公路级,人群荷载3.5KN/m,每侧人行栏、防撞栏重力的作用力分别为1.52KN/m和3.6KN/m.3. 材料及工艺混凝土:主梁用C50,栏杆以及桥面铺装用C30。预应力钢筋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函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s15.2钢绞线,每束6根,全梁配6束,pk=1860MPa。普通

3、钢筋采用HRB335钢筋。按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采用内径70mm、外径77mm的预埋波纹管和夹片式锚具。4. 设计依据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简称标准;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预规。5. 基本计算数据(见表1)表1 基本计算数据名 称项 目符 号单 位数 据混 凝 土立方强度fcu,kMPa50弹性模量EcMPa3.45104轴心抗压标准强度fckMPa32.4轴心抗拉标准强度ftkMPa2.65轴心抗压设计强度fcdMPa22.4轴心抗拉

4、设计强度ftdMPa1.83短暂状态容许压应力0.7fckMPa20.72容许拉应力0.7ftkMPa1.757持久状态标准荷载组合:容许压应力0.5fckMPa16.2容许主压应力0.6fckMPa19.44短期效应组合:容许拉应力st-0.85pcMPa0容许主拉应力0.6ftkMPa1.59s15.2 钢 绞 线标准强度fpkMPa1860弹性模量EpMPa1.95105抗拉设计强度fpdMPa1260最大控制应力con0.75fpkMPa1395持久状态应力:标准状态组合0.65fpkMPa1209材料重度钢筋混凝土1KN/325.0沥青混凝土2KN/323.0钢绞线3KN/378.5

5、钢束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Ep无纲量5.65表中:考虑混凝土强度达到C45时开始张拉预应力钢束。和分别表示钢束张拉时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标准强度,则=29.6Mpa, =2.51Mpa。(二) 横截面布置1.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数主梁间距通常应随梁高与跨径的增大而加宽为经济,同时加宽翼缘板对提高主梁截面效率指标很有效,故在许可条件下应适当加宽T梁翼板。该主梁翼板宽度为2200mm,由于宽度较大,为保证梁的整体受力性能,桥面板采用现浇混凝土刚性接头,因此主梁的工作截面有两种,预施应力、运输、吊装阶段的小面积(b =1600mm)和营运阶段的大面积(b=2200mm).净9m + 21m 的桥宽选用五片主

6、梁,如图1所示。2.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1)主梁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在1/151/25,标准设计中高跨比约在1/181/19.当建筑物高度不受限制时,增大梁高往往是较经济方案,因此增大梁高可以节省预应力钢束用量,同时梁高加大一般只是腹板加高,而混凝土用量增加不多。故主梁采用2200mm.(2)主梁截面细部尺寸T梁翼板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桥面板承受车轮局部荷载的要求,还应考虑能否满足主梁受弯时上翼板受压的强度要求。故预制T梁的翼板厚为150mm,翼板根部加厚到250mm以抵抗翼缘根部较大的弯矩。在预应力混凝土中腹板内主拉应力较小,腹板厚度一般由布置预制孔管的构造决定,

7、同时从腹板本身的稳定条件出发,腹板厚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1/15.故取腹板厚为200mm。马蹄尺寸基本由布置预应力钢束的需要确定,设计实践表明,马蹄面积占截面总面积的10%20%为合适。故考虑到主梁需要配置较多的钢束,将钢束按三层布置,一层最多排三束,同时还根据公预规9.4.9条对钢束净距及预留管道的构造要求,初拟马蹄宽为550mm,高为250mm,马蹄与腹板交接处作三角过度,高为150mm,以减小局部应力。按照以上拟定的外观尺寸,预制梁的跨中截面图(见图2)图2 跨中截面尺寸图(尺寸单位:mm)(3)计算截面几何特征将主梁跨中截面划分为五个规则图形的小单元,截面几何特性列表计算见表2.(4)检

8、验截面效率指标(希望在0.5以上)上核心距:k=41.07下核心距:k=69.73截面效率指标:= 0.5表明以上初拟的主梁中截面是合理的。表2 跨中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表分块名称分块面积A (c)分块面积型心至上缘距离y (cm)分块面积型心至上缘静距S=Ay (m)分块面积的自身惯矩I d=y1-y (cm)分块面积对截面型心的惯矩I (1)(2)(3)=(1)(2)(4)(5)(6)=(1)(5)(7)=(4)+(6)大毛截面翼板33007.50 2475061875.00 66.64 14654936 14716811 三角承托50018.3339166.52777.77855.8071

9、557211 1559988 腹板3200953040006826666.667-20.861392447 8219113 下三角262.5170446253281.25-95.862412149 2415430 马蹄1375187.5257812.571614.58-113.3617669423 17741038 8637.564034544652382小毛截面翼板24007.5180004500074.391328037613325376三角承托50018.3339166.52777.7863.5520915832022361腹板3200953040006826667-13.1155026

10、047376873下三角262.5170446253281.25-87.1119920071995289马蹄1375187.5257812.571614.58-104.61504771115119267737.563360439839224表中:大截面型心至上缘距离:=640354/8637.5=74.14(cm)小截面型心至上缘距离:=633604/39839224=81.89(cm)(三)横截面沿跨长的变化如图1-1所示,本设计主梁采用等高形式,横截面的T梁翼板厚度沿跨长不变。梁端部区段由于锚头集中力的作用而引起较大的局部应力,也为布置锚具的需要,在距梁端1980mm范围内将腹板加厚到马蹄

11、同宽。马蹄部分为配合钢束弯起而六分点附近开始向支点逐渐抬高,在马蹄抬高的同时腹板宽度开始变化。(四)横隔梁的设置 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处的主梁弯矩横向分布,当该处有横隔梁时比较均匀,否则直接在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弯矩很大。为减小对主梁设计起主要控制作用的跨中弯矩,在跨中设一道横隔梁;当跨度较大时,应设置较多的横隔梁。本设计在跨中和三分点、六分点、支点处设置七道横隔梁,其间距为5.65m。横隔梁的高度与主梁同高,厚度为上部250mm,下部230mm;中横隔梁高度为1750mm,厚度为上部160mm,下部140mm。详见图1所示。三 、主梁作用效应计算根据上述梁跨结构纵、横截面的布置,并通过可

12、变作用下的梁桥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可分别求的各主梁控制截面的永久作用和最大可变作用效应,然后在进行主梁作用效应组合。(一)永久作用效应计算1.永久作用集度(1)预制梁自重跨中截面段主梁的自重(六分点截面至跨中截面,长11.4m)G(1)=0.773752511.4=220.52(KN)马蹄抬高与腹板变宽段梁的自重(长5m)G(2)(1.278625+0.77375)525/2=128.27支点段梁的自重(长1.98m)G(3)=1.278625251.98=63.29(KN)中主梁的横隔梁:中横隔梁体积0.15(1.75-0.15)0.7-0.50.10.5-0.50.150.175=0.162

13、3(m)端横隔梁体积:0.24(1.850.525-0.50.0650.325)=0.2306(m)故半跨内横梁自重为:G(4)=(2.50.1623+10.2306) 225=31.82(KN)预制梁永久作用集度:g1=(220.52+128.27+31.82)/17.48=21.77(KN/m)(2)二期永久作用现浇T梁翼板集度G(5)=0.150.625=2.25(KN/m)中梁现浇部分横隔梁一片中横隔梁(现浇部分)体积:0.150.625=2.25(KN/m)一片端横隔梁(现浇部分)体积:0.240.31.85=0.13332(m)故:G(6)=(50.072+20.1332)225/

14、34.96=0.9(KN/m)铺装8cm混凝土铺装:0.08925=18(KN/m)5cm沥青铺装:0.05923=10.35(KN/m)若将桥面铺装均摊给五片主梁,则: G(7)=(18+10.35)/5=5.67(KN/m)栏杆一侧人行栏:1.52KN/m一侧防撞栏:3.6KN/m若将两侧人行栏、防撞栏均摊给五片主梁,则:G(8)=(1.52+3.6) 2/5=2.048(KN/m)中梁二期永久作用集度: g2=2.25+0.9+5.67+2.048=10.868(KN/m)2.永久作用效应如图3所示,设x为计算截面离左支座的距离,并令=x / l主梁弯矩和剪力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图3 永

15、久作用效应计算图永久作用效应计算见表3表3 2号梁永久作用效应作用效应跨中=0.5四分点=0.25支点=0一期作用弯矩(KNm)3127.292345.470.00剪力(KN)0.00184.50369.00二期作用弯矩(KNm)1561.201170.900.00剪力(KN)0.0092.11184.21弯矩(KNm)4688.493516.370.00剪力(KN)0.00276.61553.21(二)可变作用效应计算1. 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修正刚性横梁法)按桥规4.3.2条规定,结构的冲击系数与结构的基频有关,因此要先计算结构基频。简支梁桥的基频可采用下列公式估算:f=3.61(HZ

16、)其中:m=2201.12(kg/m) 根据本桥的基频,可计算出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为=0.176ln-0.0157=0.211按桥规4.3.1条,当车道大于两车道时,需需进行车道折减,三车道折减20%,四车道折减33%,但折减后不得小于用两行车队布载的计算结果。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本例桥跨内设七道横隔梁,具有可靠的横向联系,且承重结构的长宽比为: L/B=33.9/12=2.8252所以可按修正的刚性横梁法来描制横向影响线和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计算主梁抗扭惯矩I对于T形梁截面,抗扭惯矩可近似按下式计算:I=对于跨中截面,翼缘板的换算平均厚度:t= =17.5(cm)马蹄部分的换算平均厚度

17、:t= =32.5(cm)图4示出了I的计算图式,I的计算见表4。 图4 I计算图式(尺寸单位:mm)表4 I计算表 分块名称b(cm)t(cm)b/ tcI= c b t()翼缘板22017.512.57141/33.93腹板150207.50.2983.576马蹄5532.51.69230.2093.94611.452 计算抗扭系数对于本算例主梁的间距相同,并将主梁近似看成等截面,则得:=式中:G=0.4E,l=33.90m,=50.011452=0.05726m,a=4.4m,a=2.2m,a=0.0m,a=-2.2m, a=-4.4m, I=0.44652382m计算得:=0.91 按

18、修正的刚性横梁法计算横向影响线竖坐标值 =式中n=5, =2(4.5+2.2)=48.4()计算所得的值列于表5中。 表5 值计算表梁号10.5640.3820.20.018-0.16420.3820.2190.20.1090.01830.20.20.20.20.2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2号梁的横向影响线和最不利布载图式如图5所示: 图5 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可变作用(汽车):三车道:m= (0.362+0.289+0.236+0.164+0.111+0.038)0.78 =0.468二车道:m=(0.362+0.289+0.236+0.164)=0.526故取可变作用(汽车)的横向分布系数为

19、:m=0.526可变作用(人群)m=0.412(2)支点截面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o如图6所示,按杠杆原理法绘制荷载向横向分布影响线并进行布载,各梁可的变作用的横向分布系数可计算如下:图6 支点的横向分布系数mo计算图式(尺寸单位:m)可变作用(汽车):m= 0.7045 可变作用(人群)m=0横向分布系数汇总表6:表6 横向分布系数汇总可变作用类别mm公路-II级0.5260.7045人群0.41203. 车道荷载的取值根据桥规4.3.1条,公路级的均匀荷载标准值qk和集中荷载标准值Pk为:计算弯矩时:P=0.75=221.7(KN)计算剪力时:P=221.71.2=226.04(KN)4.

20、计算可变作用效应在可变作用效应计算中,对于横向分布系数和取值作如下考虑:支点处横向分布系数取m0,从支点至第一根横梁段(四分点处),横向分布系数从m0直线过渡到mc,其余梁段均取mc。(1)求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计算跨中截面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采用直接加载求可变作用效应,图7示出跨中截面作用效应计算图示,计算公式为:式中:S所求截面汽车(人群)标准荷载的弯矩或剪力;qk车道均布荷载标准值;Pk车道集中荷载标准值;影响线上同号区段的面积;y影响线上最大坐标值。图7 跨中截面作用效应计算图式可变作用(汽车)标准效应: 可变作用(汽车)冲击效应: 可变作用(人群)效应: q=1.53.0=5

21、.25(KN) (2)求四分点截面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 首先,画出四分点截面作用效应计算图形,图8: 图8 四分点截面作用效应计算图式可变作用(汽车)标准效应: 可变作用(汽车)冲击效应: M=1195.090.211=252.16(KN/m) V=144.670.211=30.53(KN) 可变作用(人群)效应 (3)求支点截面的最大剪力:图9示出支点截面最大剪力计算图。图9 支点截面最大剪力计算图式可变作用(汽车)标准效应: 可变作用(汽车)冲击效应:可变作用(人群)效应:70 (三)主梁作用效应组合按桥规4.1.64.1.8条规定,根据可能同时出现的作用效应选择了四种最不理效应组合:承

22、载能力极限状态基本组合、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和标准效应组合,见表7。 表7 主梁作用效应组合2号梁序号荷载类别跨中四分点支点MmaxVmaxMmaxVmaxVmax(kNm)(kN)(kNm)(kN)(kN)(1)第一期永久作用3127.2902345.47184.5369.00(2)第二期永久作用1561.2001170.9092.11184.21(3)总永久作用4688.4903516.37276.61533.21(4)可变作用(汽车)1590.9887.751195.09144.67190.64(5)可变作用(汽车)冲击335.7018.51252.1630.5340.23(6)可

23、变作用(人群)2998.82211.3220.2830.50(7)标准组合6914.17114.485174.94472.09814.58(8)短期组合6101.1869.654564.25398.16717.16(9)极限组合8658.42157.976482.47599.931021.23 四、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一)跨中截面钢束的估算和确定根据公预规规定,预应力梁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要求。以下就跨中截面在各种作用效应组合下,分别按照上述要求对主梁所需的钢束进行估算,并且按这些估算的钢束数的多少确定主梁的配束。1.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估算

24、钢束数对于简支梁带马蹄的T形截面,当截面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控制时,则得到钢束数n的估算公式:n=式中:持久状态使用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标准组合值; 一束615.24钢绞线截面积,一根钢绞线的截面积是1.4,故 =8.4.在一中已计算出成桥后跨中截面=125.86cm,=41.07cm,初估=15cm,则钢束偏心距为:=-=110.86(cm)。一号梁:n=5.162.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估算的钢束数根据极限状态的应力计算图式,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强度,应力图式呈矩形,同时预应力钢束也达到设计强度,则钢束数的估算公式为: n=式中: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跨中最大弯矩; 经验系数,一般采用0.750.7

25、7,本算例取用0.76; 预应力钢绞线的设计强度,为1260Mpa.计算得: n=5.3根据上述两种极限状态,取钢束数n=6.(二)预应力钢束布置1.跨中截面及锚固端截面的钢束布置(1)对跨中截面,在保证布置预留管道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钢束群重心的偏心距大些。本算例采用内径70mm、外径77mm的预埋铁皮波纹管,根据公预规规定,管道至梁底和梁侧净矩不应小于3cm及管道直径的1/2.根据公预规规定,水平净矩不应小于4cm及管道直径的0.6倍。在竖直方向可叠置。根据以上规定,跨中截面的细部构造如下图10所示。由此可直接得出钢束群重心至梁底距离为: 图10 钢束布置度图(尺寸单位:mm) a)

26、跨中截面; b)锚固截面=12.85(cm)(2)对于锚固端截面,钢束布置通常考虑下述两个方面:一是预应力钢束合力重心尽可能靠近截面形心,使截面均匀受压;二是考虑锚头布置的可能性,以满足张拉操作方便的要求。按照上述锚头布置的“均匀”、“分散”原则,锚固端截面所布置的钢束如图2-10所示。钢束群重心至梁底距离为: =为验核上述布置的钢束群重心位置,需计算锚固端截面几何特性。下图示出计算图式,锚固端截面特性计算先下表8所示。其中: = =h-=200-81.99=118.01(cm) 表8 钢束锚固端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分块名称=+cmcm(1)(2)(3)(4)(5)(6)(7)翼板33007.5

27、247056187574.4918310090818372783三角承托211.2517.173632495.8564.82887594.888090.7腹板10175107.51093813299019947.92-25.5166214843564143213686.25112219054902306故计算得: =33.99 =48.92 =-(-)=83.33-(118.01-49.92)=14.42(cm)说明钢束群重心处于截面的核心范围内。2.钢束起弯角和线性的确定确定钢束起弯角时,既要照顾到由其弯起产生足够的竖向预剪力,又要考虑到所引的摩擦预应力损失不宜过大。为此,本算例将端部锚固端

28、截面分成上、下两部分(如图2-11所示),上部钢束的弯起角定为15,下部钢束弯起角定为7。为简化计算和施工,所有钢束布置的线性均为直线加圆弧,并且整根钢束布置在同一个竖直面内。3.钢束计算(1)计算钢束起弯点至跨中的距离 锚固点到支座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如图10所示)为: =36-35tan7=31.70(cm) ()=36-70tan7=27.41(cm) =36-25tan15=29.30(cm)=36-55tan15=21.26(cm) 图11 封固端混凝土块尺寸图(尺寸单位:mm) 图12示出钢束计算图式,钢束起弯点至跨中的距离x1列表计算在表9内。图12 钢束计算图式(尺寸单位:mm)

29、表9 钢束计算钢束号弯起高度y()y1 ()y2 ()L1 ()x3 ()(o)R ()x2 ()x1 ()N1(N2)2612.1913.8110099.2571582.73225.791401.66N3(N4)53.312.1941.1110099.2575515.27672.14951.02N512125.8895.1210096.59152791.56722.51905.21N6143.325.88117.4210096.95153446.01891.89727.78(2) 控制截面的钢束重心位置计算由图14所示的几何关系,当计算截面在曲线端时,计算公式为:当计算截面在近锚固点的直线端

30、时,计算公式为:式中: 钢束在计算截面处钢束重心到梁底的距离;钢束起弯前到梁底的距离;钢束起弯半径计算钢束群重心到梁底距离(见表10)钢束长度计算一根钢束的长度为曲线长度,直线长度与两端工作长度之和,其中钢束的曲线长度可按圆弧半径与弯起角度进行计算。通过每根钢束长度计算,就可得出一片主梁和一孔桥所需钢束的总长度,以利备料和施工。计算结果见表11所示。 表10 各计算截面的钢束位置及钢束群重心位置 截 面钢束号x4 (cm)R (cm)sin=x4/Rcosa0 (cm)ai (cm)ap (cm)四 分 点N1(N2)未弯起1852.73 9.0 9.013.20 N3(N4)未弯起5515.

31、2716.716.7N5未弯起2791.56 9.09.0N6119.723446.010.034740.99939616.718.78支 点直线段y(o)x5a0ai78.66 N1(N2)267 31.703.899.0 31.11 N3(N4)53.37 27.413.37 16.7 66.63N512115 29.37.859.0122.15 N6143.31521.265.7016.7154.3 表11 钢束长度汇总钢束号R (cm)曲线长度(cm)S=/180直线长度x1 (见表9) ()直线长度L1 (见表9) ()有效长度2(S+x1+L1) ()钢束预留长度()钢束长度()(

32、1)(2)(4)(5)(6)(7)(8)=(6)+(7)N1(N2)1852.73 226.741401.661003455.801403595.80N3(N4)5515.27 673.48951.021003448.991403588.99N52791.56 730.46905.21 1003471.341403611.34 N63446.01901.71727.781003458.971403598.97五、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本节在求得各验算截面的毛截面特性和钢束位置的基础上,计算主梁净截面和换算截面的面积、惯性矩及梁截面分别对重心轴、上梗肋与下梗肋的静矩,最后汇总成截面特性值总表,为各

33、受力阶段的应力验算准备计算数据。现说明其计算方法,在表14中示出所有截面特性值的计算结果。(一)截面面积及惯矩计算 1净截面几何特性计算在预应力阶段,只需要计算小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公式如下:截面积 (其中n=6,) 截面惯矩: 表12 跨中翼缘全宽截面面积和惯矩计算表 截面分块名称分块面积(cm)分块面积重心至上缘距离(cm)分块面积对上缘静矩全截面重心至上缘距离(cm)分块面积的自身惯矩(cm)=160净截面毛截面7737.581.8963360477.9439839224-3.9512072436627713.04扣管道面积-279.4187.15-52289.71-109.21-333

34、2235.37458.1-581314.2939839224-3211510.96=220换算截面毛截面8687.574.1464035486.9044652382446523823.6147675570钢束换算面积234.36187.1558766-128.03-128.038921.86-86562066283353-2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1)整体截面几何特性计算在使用荷载阶段需要计算大截面(结构整体化以后的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公式如下:截面积 截面惯矩 以上式中: 分别为混凝土毛截面面积和惯矩分别为一根管道截面积和钢束截面积;分别为净截面重心到主梁上缘的距离;分面积重心到主梁上缘的距

35、离;计算面积内所含的管道(钢束)数;钢束与混凝土的弹性摸量比值,由表1得=5.65。(2)有效分布宽度内截面几何特性计算根据公预规4.2.2条,预应力混凝土梁在计算预应力引起的混凝土力时,预加力作为轴向力产生的应力按实际翼缘全宽计算,由预加力偏心引起的弯矩产生的应力按应力有效宽度计算。因此直接计算所得的抗弯惯矩应进行折减。由于采用有效宽度方法计算的等效法向应力体积和原全宽内实际的法向应力体积是相等的,因此用有效宽度截面计算等待法向应力时,中性轴应取原全宽截面的中性轴。有效分布宽度的计算根据公预规4.2.2条,对于T形截面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bf,应取用下列三者中的最小值:故:=220。有效分布宽

36、度内截面几何特性计算:由于截面宽度不折减,截面的抗弯惯矩也不需折减,取全宽截面值。(二)截面静矩计算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在张拉阶段和使用阶段都要产生剪应力,这两个阶的剪应力应该叠加。在每一个阶段中,凡是中和轴位置和面积突变处的剪应力,都是需要计算的。例如,张拉阶段和使用阶段的截面(图13),除了两个阶段a-a和b-b位置的剪应力需要计算外,还应计算:图13 静矩计算图式(尺寸单位:mm)(1)在张拉阶段,净截面的中和轴(简称净轴)位置产生的最大剪应力,应该与使用阶段在净轴位置产生的剪应力叠加。(2)在使用阶段,换算截面的中和轴(简称换轴)位置产生的最大剪应力,应该与张拉阶段在换轴位置的剪应力叠加

37、。因此,对于每一个荷载作用阶段,需要计算四个位置(共八种)的剪应力,即需要计算下面几种情况的静矩:a-a线(图13)以上(或以下)的面积对中性轴(静轴和换轴)的静矩;b-b线以上(或以下)的面积对中性轴(两个)的静矩;静轴(n-n)以上(或以下)的面积对称中性轴(两个)的静矩;换轴(o-o)以上(或以下)的面积对中性轴(两个)的静矩;计算结果列与表13。 表13 垮中截面对重心轴静矩计算 分块名称及序号静矩类型及符号分块面积分块面积重心至全截面重心距离对净轴静矩静矩类别及符号对换轴静矩翼板翼缘部分240070.44169056翼缘部分3300069.54229482三角承托对净轴50059.6

38、129805对净轴50058.7129455肋部静矩20057.9411588静矩20057.0411408-210449-270345下三角马蹄部分对净轴及静矩262.592.0624165。75马蹄部分对净轴及静矩262.592.9624402马蹄137511001151263.751375110.91152501.25肋部30089.562686830090.4627138管道或钢束279.39109.2130512.18243.39110.1126799.67-2322809.68-230840.92翼板净轴以上净面积对净轴静矩240070.44169056净轴以上净面积对净轴静矩330069.54229482三角承托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