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材料导电性能的实验研究.doc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089747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6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材料导电性能的实验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沥青路面材料导电性能的实验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沥青路面材料导电性能的实验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沥青路面材料导电性能的实验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沥青路面材料导电性能的实验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沥青路面材料导电性能的实验研究 摘 要本文实验研究了不同掺量的导电石墨和不同细度的天然鳞片石墨对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墨掺量的增加,电阻率不断减小,石墨掺量为40%时导电性能最好,电阻率趋于稳定;随着天然鳞片石墨细度的增加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性能是降低的。同时还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电导率的变化:在不同温度下,当掺量较小时主要表现为PTC效应;当掺量较大时还要受粒子的热扰动性影响,温度与导电性呈非线性关系。选取合适的掺量对导电沥青混合料的电阻稳定性有较大的帮助;在不同湿度下,湿度对电阻率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对电阻率的升高影响不大。关键词:导电沥青混

2、凝土,石墨,电学性能,电阻率Asphalt pavement materials conductive performance studyABSTRACTIn this paper,we mainly analysis the conductivity of conductive asphalt oncrete,the different dosage of conductive graphite and different fineness of natural flake graphite effect on conductivity of conductive asphalt concr

3、ete are expounded.through the experiment ,Graphite production 40% conductive performance is best;conductivity decreases continuously,after reach a certain content,conductivity tends to be stable.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crease of fineness of natural flake graphite conductive performance of conduc

4、tive asphalt concrete is lower. Finally, this article also studi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the change of the conductivity of conductive asphalt concrete under different humid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when the dosage is small mainly for PTC effect; When the do

5、sage is bigger was mainly affected by particle thermal disturbance of sex, temperature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s nonlinear relationship. Select the appropriate dosage of conductive resistance stability of the asphalt mixture has a great help. Under different humidity, humidity influence on resi

6、stivity is not very obvious, the resistivity increases.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sphalt concrete; Graphite; Electrical properties; Resistivity I目 录1 绪论1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2 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4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52 文献综述62.1 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介质分类62.2 导电机理72.2.1复合导电材料的导电机理72.2.2石墨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机理102.2.3 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模型1

7、22.2.4 沥青用量对导电性能的影响132.2.5 石墨用量对导电性能的影响142.2.6压实度对导电性能的影响142.3 温敏特性概述143 实验部分163.1主要仪器与设备163.2制备工艺173.3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材料组成183.4 导电相材料掺量203.5实验方法213.5.1确定每个试块的沥青混合料的质量213.5.2 电阻率测量214 实验结果及讨论244.1 不同掺量的导电石墨对导电性能的影响244.2细度变化对石墨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影响254.3 环境温度对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影响264.4 湿度对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性能的影响285 结论及建议30参考文献31致 谢33321 绪

8、论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修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数量增长迅猛。在总的公路里程当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20世纪20年代我国上海开始铺设沥青路面。1949年以后随着中国自产路用沥青材料工业的发展,沥青路面开始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和公路干线,成为目前中国铺筑面积最多的一种高级路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全长 18. 5 公里的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此后又相继建成全长375公里的沈大高速公路和143公里的京津塘高速公路。1990年在国道主干线总体规划指导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每年建成的高速公路

9、由几十公里上升到1000公里,甚至高达5000公里。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和效果我们确定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可以归纳为“7918”网,采用放射线和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形式,包括7条北京放射线,9条纵向路线和18条横向路线组成,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它路线约1.7万公里1。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如下优势阵,首先,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弹性、塑性以及粘性的复合材料,在施工中不需要设置伸缩缝,而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刚性材料,因为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需要在路面建设时预留伸缩缝。第二,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表面比较平整,同时又有一定

10、的粗糙度,使得沥青混凝土在雨雪天气也具有一定的抗滑性能;黑色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没有明显的强反光,降低了行车安全隐患;沥青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起到减缓震动,降低噪音的作用,行车更为舒适。第三,沥青混凝土施工方便快捷。不管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还是沥青混凝土路面,都会在几年后涉及到修补的问题。水泥路面重修时要比沥青路面麻烦很多,费用也高出了不少。几公里的沥青路面要想加铺沥青层,一个晚上就可以实现,而水泥路面重修的施工过程要繁琐很多,首先要用大型设备粉碎路面,然后再进行平铺工程等等。同样长度的公路,如果是沥青路面一晚上完成,水泥路面恐怕一个月也不能完成。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必将成为今后公路建设的

11、主要路面结构形式,目前已经在高速公路、机场跑道、桥面铺装、城市道路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公路交通的需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将逐步取代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2-3。随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广泛应用与蓬勃发展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冬季大量的道路积雪己成为安全行车的重大隐患,尤其在高速公路上积雪对交通的危害愈来愈突出。积雪能中断交通或使汽车刹车失灵4-5。特别是近几年气候的改变,我国中部及部分南方地区也频繁遭受冻雨雪灾等寒冷天气的侵袭影响交通运输。比如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湖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

12、害影响,死亡60人,交通严重受阻,其中有14个民航机场因大雪被迫封闭,五纵七横干线也有约2万公里封闭限行,滞留旅客达到百万。车站以及公路沿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6-7。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和道路通畅,提高道路的运营效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清除积雪。目前国内外除雪方式主要有人工清除法、机械清除法和撒融雪剂法。人工清除法效率低且影响交通,机械清除法设备昂贵且闲置期长。撒融雪剂法是最常见且被广泛应用的方法,世界各国主要通过撒盐(NaCI、CaCI2)来实现融冰化雪。然而,撒盐给混凝土路面结构和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钢筋钢纤维锈蚀、路面剥离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世界上不少国家因

13、使用除雪盐造成道路、桥梁的严重破坏,目前正在花费巨额费用进行修复,其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例如,1998年,美国60万座钢筋混凝土桥中,被列入修复计划的费用是2000亿美元,是当初建桥费用的4倍。因此,迫切地需要开发新型的道路融雪化冰方法来取代传统方法,以减少除雪盐的使用,降低其对道路、桥梁的损坏8。表1.1中是目前应用过的融冰化雪的方式类型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其中,导电沥青混凝土是在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入导电相材料,通过改变沥青混凝土内部的结构组成使之由绝缘材料转变为可以导电的新型复合材料。导电沥青混凝土与外部电源接通后,由于电热效应产生热量,热量由沥青混凝土内部传至路面

14、表层,使路表温度升高,起到融冰化雪的作用。利用导电沥青混凝土法融雪具有及时、无需中断交通、绿色环保等优点,在融冰化雪技术领域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天然优势,特别是在桥面铺装、机场跑道建设以及高速公路的弯道、坡路等对路面摩擦力要求较高的地段。大力推广和使用导电沥青混凝土,不仅能够实现及时、高效的清除路面的冰雪,保障道路畅通及行驶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甚至杜绝使用融冰盐,彻底免去融冰盐对道路桥梁和环境的危害,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1.1 不同类型的融冰化雪方法及各自特点融冰雪化冰方式类型优点缺点清除法人工清除法除雪较彻底效率低、影响交通、浪费人力机械清除法机械设备铲雪除雪面积大、速度较快清除

15、不彻底、影响交通、设备昂贵且闲置期长,经济效益差吹风机除雪除雪安全环保适用范围小、机械需求量大、费用大融化法化学融化法氯化物融雪剂法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降低路面耐久性、污染环境环保融雪剂法环保、融雪较氯盐快价格昂贵难以推广热化学法地热管法用清洁能源、绿色环保融雪效率低,初期投资大,且耐久性较差红外线管加热自动融雪、易于控制升温过于迟缓且受外部风向的影响大,现已基本不用电热丝法不需变压器等服务设施、加热效果好电热丝易被行车载荷破坏,不易维修,限制了其应用流体加热法利用自然热水源或太阳能加热、绿色环保系统本身与安装价格昂贵、换热管道易渗漏而影响加热效果导电混凝土法融雪及时、无需中断交通、绿色环保

16、要消耗电能,适宜于在机场、桥面等重要路段应用另一方面,在低温环境中对导电沥青混凝土通电,使路面的温度升高,可以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低温而开裂的问题。导电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机敏特性,可以通过测定电阻率的变化反映路面内部情况,同时还可以使沥青混凝上具有结构自诊断功能。1.2 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968年,L.D.Minsk首次发表了美国联邦航空局与超级石墨公司共同研制的石墨(25wt%)导电沥青混凝土及其试验应用情况:六个试验段在两个冬季中表现出了令人满意的融雪效果,但经过18个月后电阻率升高了21%至85%,同时研究认为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成本相对于其它路面加热方法更具有竞争力。1

17、998年,美国的L.D.Zaleski公布了电传导性路面混合料与道路系统专利,该专利研究了无定形石墨与合成石墨(2:1)的混合物(20wt%30wt%)掺入沥青混合料中制备出的导电沥青混合料电阻率达到100至15m,施加120V电压时可用来融化路面的冰雪。2000年,R.L.Fitzgerald研究发现掺入碳纤维(0.5wt%)不仅可使沥青混凝土的电阻率降低一个数量级,而且可改善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国内的吴少鹏等从2002年开始对导电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导电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及其制备、导电机理分析、机敏特性和自诊断应用研究等方面10。研究发现:(1) 石

18、墨对沥青混凝土导电性能的改善效果良好,掺入足量的石墨可以使沥青混凝上的电阻率达到融雪化冰应用要求,但混凝土的路用性能不能满足;炭黑的吸油性、石墨的润滑性和碳纤维的分散性分别限制了其在沥青混凝土中的掺量。(2)石墨和碳纤维复合可制备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沥青混凝土,且其路用性能也有所提高,但电学性能的稳定性与路用性能的耐久性有待深入研究。(3)采用渗流模型解释掺入石墨后沥青混凝土导电通路的形成与发展,发现石墨粒子间隙会由于热扰动和沥青的热膨胀而增大,进而影响电导率的稳定性。(4)导电沥青混凝土在应力应变下具有灵敏的电阻变化响应;在间接拉伸试验下,导电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机敏特性,对外加应力所产生的应

19、变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可用于沥青混凝土内部损伤诊断11-12。综上所述,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技术正在逐步成熟,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导电沥青混凝土通过掺入导电相材料已经可以实现融冰化雪,虽然路用性能会因为石墨的引入导致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碳纤维的加筋作用弥补了这一不足13,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指标也均符合我国使用的技术规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在保证路面路用性能的基础上降低电阻率,提高融雪效率;另一方面就是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导电沥青混凝土在国内还没有经过试验段的验证,如何经济高效的实现在工程中的应用,并制定出一套适合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必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1.3本文的主

20、要研究内容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了解目前沥青路面材料组成和导电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初步选择确定出大致的导电介质(最好颗粒状),再通过配比实验确定出导电介质的合适掺量(电阻率适合电热融冰雪),就是在目前沥青路面材料的基础上掺加哪几种、掺加多少导电介质后,路面材料的电阻率适合于电热融冰雪。在此基础上,尚须进行导电沥青路面材料导电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即分析有哪些因素影响电阻率的稳定性。2 文献综述2.1 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介质分类目前,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研制根据其选择的导电相材料分为三个大的方向,包括粉末状导电相材料、纤维导电相材料和集料导电相材料。国内外学者分别对各种导电相材料制备的导电沥青混凝土

21、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发现各种导电相材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沥青混凝土的电导率14。(l)导电粉末(石墨、炭黑)石墨和炭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铜粉、铁粉、铝粉等金属粉末相比,具有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抗氧化性好等优点,是制备导电沥青混凝土最理想的导电相材料。研究发现,当掺入石墨后,导电沥青混凝土电阻率显著降低,其规律是:开始时,石墨掺量逐步增大,电阻率呈缓慢降低;到石墨掺量达到沥青体积的11%一12%时,电阻率突然显著下降;继续加大掺量时,电阻率降低速度变缓。采用渗流理论能进行解释这种变化规律。在研究石墨导电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时发现,随着石墨掺量的增加显著削弱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特别是力学性能

22、具有润滑性:炭黑能降低沥青混凝土电阻率,但在同等掺量下不如石墨有效;且由于炭黑的多孔结构而具有显著的吸油性。从经济性角度说炭黑远逊于石墨15、18。(2)导电纤维(碳纤维、钢纤维)碳纤维自身具有高强、高模、高弹、耐高温、耐酸碱腐蚀和良好的导电性能,碳纤维导电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热效应;钢纤维具有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剪等力学性能的优点16,同时作为金属也可以发挥导电功能,但是其与沥青的相容性不好,用于混凝土中必然导致成本偏高。沥青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碳纤维时,碳纤维不仅能显著降低沥青混凝土电阻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其力学性能;但由于碳纤维在沥青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存在难以分散的问题而无

23、法大量掺入。Sherif Yehia等在研究钢纤维导电混凝土时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钢纤维混凝土的电阻率明显增大,经过1年后增大了近60倍,原因在于环境中的碱性使得金属产生钝化膜,增加了电阻率17。(3)导电集料(钢渣)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钢渣具有与硅酸盐相似的化学成分,其力学性能较扎制的碎石好,不仅耐磨、颗粒级配形状好,而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故可以考虑作为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使用。如果其能成功应用,一方面可节约矿料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对钢渣这种废弃物进行利用,前景广阔;同时钢渣中含有15%一26%的氧化铁、10%一15%的金属废钢,因而其颗粒通常具有导电性,可以考虑用作导电混凝土的导

24、电介质19。PerviZ Ahmedzade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钢渣替代SMA沥青混合料中部分石灰岩粗集料时,可以大幅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同时其电导率要明显大于石灰岩沥青混合料,但如果要达到融雪化冰所要求的电阻率则相去甚远。2.2 导电机理普通的沥青混凝土属于高度的不良导体,其电阻率可以高达1015m,但是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导电物质,如石墨颗粒、钢纤维、碳黑以及碳纤维,则可使其导电性能大大增强,有望制备出具有良好电学性能的沥青混凝土。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理论用于解释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渗滤理论、隧道效应学说、电场发射学说20。其中,渗滤理论是从宏观上阐述复合材料的导电行为,而隧道

25、效应学说、电场发射学说都是从微观意义上解释复合材料的导电行为。这三种理论最早被应用于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随着陶瓷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相继出现,这三种理论被原本移植过来,并用于解释相应的导电现象。这三种理论本质上都是正确的,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解释相应材料的导电行为。碳纤维导电混凝土、钢纤维导电混凝土及石墨导电混凝土的导电相只有一种,即碳纤维、钢纤维或石墨21。2.2.1复合导电材料的导电机理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研究是导电复合材料研究过程中的热点课题之一。复合导电材料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自从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出现后,人们对其导电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理论

26、模型。但是对于复合导电材料的导电机理人们仍然一直存在争论。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两类理论:一类是宏观的渗流理论,即导电通路学说;另一类是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和场致发射效应学说22。目前这两类理论都能够解释一些实验现象。(l)导电通道学说导电通道理论最早由Kemp提出,其后Parkinson,Habgood,Bulgin等人作了一些修正。导电通道学说的实践基础是复合型导电材料其添加浓度必须达到一定数值后才具有导体性质。导电分散相在连续相中形成导电网络必然需要一定浓度和分散度,只有在这个浓度以上是复合材料的导电能力会急剧升高,因此这个浓度也称为临界浓度。认为只有在此浓度以上,导电材料作为分散相在连续相高分

27、子材料中相互接触构成导电网络23。该理论认为这种在复合材料体系中形成的导电网络是导电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当导电粒子相互接触形成链状网络,或是导电粒子的间隙很小(ro)。当两导电纤维或粒子间距小于ro时,电子可以通过捷径跃迁,电阻率的降低效果最好。当两导电纤维或粒子间距小于rc而大于ro时,该距离细微的变化就可能导致电阻率大幅变化。若将导电沥青混凝土在交变电场中的导电行为等效为电阻R和电容C并联的情形,根据导电沥青混凝土导电机制的分析,则当PPc时,导电粒子的间隙小于rc电子难以穿过沥青膜,相当于多个电容C(CR)并联;当PPc+时,导电粒子的间隙位于rc与ro之间,电阻和电容均起一定的作用,

28、相当于几个电阻R,与一个电容C并联的情况;而当PPc时,导电粒子的间隙小于ro,电子容易穿过沥青膜,电容起极小的作用,相当于多个电阻R与一个电容C并联,如图2.1所示。 a )PPC图2.1 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模型2.2.4 沥青用量对导电性能的影响沥青在导电沥青混凝土起绝缘相作用,其所占的体积分数对导电性能影响很大,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在导电相村料一定时,增加沥青用量将引起导电率降低。一般地,沥青混合料在施工时沥青用量允许波动为0.3%,若石墨体积分数为22%时,以5.7%沥青用量为基准,各增加和减少0.3%沥青用量,导电率各自减少和增加27%和7%。可见沥青用量对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性能

29、影响显著,因此对导电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所设计的导电沥青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稳定性,沥青用量小幅波动时不会引起导电性能的急剧变化;另一方面,在沥青混合料拌和时,应设计沥青用量严格控制沥青的用量,尽可能减少沥青用量波动。同时沥青用量波动引起导电率变化,则通过导电率的变化规律,可望对沥青用量进行监控和自诊断。首先通过室内研究确定不同沥青用量与导电率的关系曲线。其次在现场取样并检测导电率,利用导电率与沥青用量的对应关系,求不同导电率对应的沥青用量。当导电率不在要求的范围时,可判定沥青用量已经超出了允许波动范围。表2.1沥青用量对导电率的影响沥青用量(%)6.

30、05.75.4导电率(10-4s/cm)0.931.272.12导电率变化(%)-270672.2.5 石墨用量对导电性能的影响与沥青相反,石墨在沥青混凝土中起导电相的作用,在沥青用量一定时,增加石墨用量有助于提高导电率。当沥青用量为295g,石墨用量在120-180g时,导电率随着石墨用量增加而增加,在石墨/沥青比为1:2时,导电率变化明显,是导电率突变的敏感区域。在沥青路面模施工时,其拌和的称量系统有一定的波动范围,为减少石墨用量波动对导电率的影响而获得较稳定的导电性能,石墨的用量应略大于沥青用量的1/2。将石墨/沥青比为1:2换算成石墨体积掺量为18.1%,与其临界值接近,是导电通过路刚

31、形成阶段。如前面所述,此时导电性能不稳定,增加石墨可减少石墨粒子的间隙,提高电子跃迁的隧道效应。而沥青则起反作用,其增加石墨粒子的间隙,对提高导电性能极不利。沥青、石墨与导电率的关系将给导电沥青混凝土导电性能的评价增添难度,导电率的变化可能是沥青用量引起,也可以是石墨用量,或是二者共同作用。2.2.6压实度对导电性能的影响旋转压实次数与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成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改变不同的压实次数可以得到不同压实度的沥青混凝土,研究发现随着压实次数的提高,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电阻率增加。电阻率的变化反映了微观导电机制中一部分导电通路随着压实次数的提高而被切断,促使电阻率增加。一方面,压实次数的提高有利于

32、试件更密实,缩小石墨粒子间隙,提高电子跃迁能力。另一方面,在导电沥青混凝土中,集料的剪切作用随着压实次数的提高而增强,位移形变导致导电通路的位错和微裂纹的产生,而这两种作用在压实过程中是剧烈的。石墨粒子间隙随着压实次数的提高而产生的压缩效应是有限的,达到一定压实度后就趋于稳定,导电通路的位错和微裂纹将导致体系内部原本连通的导电通路遭受破坏,电阻率随之增高19。2.3 温敏特性概述导电复合材料的压敏特性是指材料的电阻随着温度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电阻的正温度系数与负温度系数效应,英文简称为PTC和NTC,如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在低温时电阻率随温度升高略有上升,当温度升高到聚合物基体的熔化温区内时电

33、阻急剧跃增,升高幅度可达几个数量级,呈现PTC效应;电阻达到最大值后随温度升高又急剧地降低,出现NTC效应8、11。上述现象普遍存在于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用于解释相关的理论有以下几个:导电链与热膨胀模型认为PTC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导电填料和聚合物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随着温度的升高,由于聚合物基体的热膨胀系数远远大于导电填料的热膨胀系数,导致导电填料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石墨粒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室温下形成的导电链被逐渐隔断。隧道理论认为导电粒子间隙在体系中分布比较均匀,而且宽度小能引起足够大的隧道电流,高温时,由于热作用,间隙的分布变得很不均匀,即使间隙的平均宽度无很大变化,但却有相当数量

34、的间隙变得很大,以致隧道电流无法通过,因而引起材料电阻的升高。内部应力模型认为复合材料的形态和结构可影响导电通路网络。当形态和结构经历动态变化,如体积膨胀和相变时,体系内部产生应力,导致一些导电粒子在原来位置上产生了迁移,从而引起导电链的重新分布和电阻的增加。当形态和结构变化趋于完成后,由于应力松驰和聚合物的应力吸收,体系内部应力逐渐衰减,原先发生迁移的导电粒子可回复原来位置,电阻逐渐回复原值。3 实验部分3.1主要仪器与设备 (1)GZX9070 MBE 电热鼓风干燥箱 1 台 智能仪表,温度自动控制,0300 oC,控温精度1 oC(2)试模为可拆卸的三连模,由隔板、端板、底座组成,组装后内壁各接触面应互相垂直,其尺寸见表3.1。表 3.1三连模尺寸试模试模尺寸长(A)(1600.8)宽(B)(400.2)高(C)(400.1)(3)标准检验筛。选取50目、140目、200目、325目的标准检验筛来筛取不同目数的天然石墨。(4)LT5K电子称。Max:5kg,d=0.001kg。用来精确称量沥青混合料。(5)FA2104电子天平。Max:210g、Min:0.01g、e:1mg、d:0.1mg。用来精确称量石墨的质量。(6)LINIT UT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建筑节能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