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pdf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089071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5.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技术指南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CHINACHINA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FIRSTFIRST BUILDING(GROUP)BUILDING(GROUP)CORPORATIONCORPORATION LIMITEDLIMITED二一六年七月二一六年七月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前前言言在国内超高层施工建设领域中,中建一局集团坐拥目前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平安中心,并且持续承接完成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俄罗斯联邦大厦、天津津塔、温州世贸

2、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等诸多国内外 300 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拥有着极其丰富和宝贵的超高层建筑施工经验,总结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施工技术。为了能够更好地借鉴以往工程施工经验,在不断完善、提高超高层建筑成套施工技术的同时,为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技术中心在总结大量工程实践资料及经验的基础上,选取部分超高层施工常用或典型的关键技术,集成整理成系列超高层施工技术指南,并最终汇集成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陆续在集团科技资源平台上发布,供各子企业及项目参考。本册为超高层施工技术指南系列其中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针对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测量工作的重难点,从测量施工、

3、施工监测、资料成果整理以及总包对测量工作的管理要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就测量工作在超高层领域的一些新的方法思路进行了拓展性的介绍。超高层施工技术指南系列的编制依托于各子企业及项目无私提供的施工履约资料、科技成果总结,以及相关经验反馈。在此向超高层施工技术资料收集工作中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各子企业及项目部,以及参与或协助施工技术指南编制的单位及个人致以诚挚的感谢!并欢迎大家在施工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应用,对本系列施工技术指南提出改进和提升意见,以便于我们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主编单位:中建一局集团技术中心北京中建华海测绘科技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主 编 人:张胜良、焦俊娟

4、、陆涓审 查 人:陈蕾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目目录录综综述述.1 1第一章第一章 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流程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流程.2 2第一节 施工测量工作内容.2第二节 施工测量工作流程.2第二章第二章 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前期准备工作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前期准备工作.4 4第一节 施工资料的收集、分析.4第二节 方案编制.4第三节 测量人员及仪器准备.4第四节 现场准备.6第三章第三章 超高层建筑精密控制测量超高层建筑精密控制测量.8 8第一节 超高层建筑平面控制测量.8第二节 超高层建筑高程控制测量.11第四章第四章 基础施工测量基础施工测量.13

5、13第一节 平面控制网的传递.13第二节 标高控制点引测方法及措施.13第五章第五章 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测量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测量.1515第一节 平面控制网的传递.15第二节 标高控制点引测方法及措施.16第三节 核心筒控制测量.19第四节 竖向传递精度控制措施.21第六章第六章 钢结构测量钢结构测量.2222第一节 钢结构校正流程.22第二节 钢结构安装测量方法.22第三节 钢柱标高控制.25第四节 钢结构校正保证措施.25第七章第七章 超高层施工监测技术超高层施工监测技术.2727第一节 基坑监测.27第二节 结构变形监测.37第三节 对各种监测点的保护.41第八章第八章 施工测量资料成果资

6、料整理施工测量资料成果资料整理.4242第九章第九章 施工测量工作中总承包管理要点施工测量工作中总承包管理要点.4545第十章第十章 超高层施工测量技术发展及展望超高层施工测量技术发展及展望.4747附件:超高层施工测量实施及控制依据附件:超高层施工测量实施及控制依据.5454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1综综述述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内一线城市对超高层标志性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强,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城市相继涌现出 500m 以上的摩天大楼。目前,我国 200m 以上的建筑800 多座,300m 以上的建筑 50 多座,例如:北京国贸中心三期 330m、上海中心大

7、厦设计高度632m、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西塔)建筑高度 437.5m、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660m、天津高银117 大厦 597m。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复杂结构不断涌现,建筑结构向超高、大跨度的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施工技术难度的加大,超高层的施工测量也凸显出一些特点和难点:1、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难度大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超高,平面控制网和高程垂直传递距离长,测站转换多,测量累计误差较大。加之超高层建筑高宽比大,侧向刚度小,尤其外形奇特时,施工过程中受环境影响极为显著,因空间位置不断变化,高空测量控制网的稳定性也较差。超高层建筑施工高空交叉作业多,作业条件差,测量通视困难,高空架设仪器和接收装置

8、也比较困难,常需设计特殊装置以满足观测条件。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在超过 300m 后,风、自振和温度变化作用下摆动变形逐渐增大,超高建筑的垂直度控制归心困难。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技术难度。2、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高超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都对施工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超高层建筑结构超高,结构受力受施工测量精度影响比较大,过大的施工测量误差不但会影响建筑功能正常发挥(如长距离高速电梯的正常运行),而且会恶化超高层建筑结构受力,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测量误差。另外,为加快施工速度,超高层建筑大多采用阶梯状流水施工流程,大量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施工工艺,如钢结构柱安装允许偏差为

9、3mm、幕墙工程、工业化生产也对施工测量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国家规范对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精度要求较一般建筑工程高。3、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影响因素多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精度除受测量仪器精度和测量技术人员素质影响外,还受建筑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影响,另外钢结构自身、焊接变形、安装误差等因素也会影响精度。超高层建筑造型、基础和侧向刚度等设计对施工测量精度影响更显著。建筑高度越大、造型越复杂,施工过程中超高层建筑变形越显著。基础刚度越小,施工过程中超高层建筑沉降越大,差异沉降也越显著。建筑侧向刚度越小,施工过程中超高层建筑受施工环境和施工荷载影响就越大。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

10、术指南2第一章第一章 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流程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流程第一节第一节 施工测量工作内容施工测量工作内容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测量面临的任务非常繁重,其内容主要包含:1、建立施工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为施工放样提供依据;2、随着高层建筑施工高度增加,逐步将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引测至作业面;3、根据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超高层建筑主要轴线定位,并按几何关系测设超高层建筑的次要轴线和各细部位置;4、开展竣工测量,为超高层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和维修扩建提供资料;5、变形观测,在超高层建筑施工和运营期间,定期进行变形观测,以了解其变形规律,确保工程施工和运营安全

11、。现阶段,主要依靠地面测量仪器如 GNSS、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激光准直仪等完成超高层建筑的布网、轴线标高垂直传递、变形测量等工作。第二节第二节 施工测量工作流程施工测量工作流程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常规工作流程如下:(见下页流程图)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3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4第二章第二章 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前期准备工作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前期准备工作第一节第一节 施工资料的收集、分析施工资料的收集、分析一、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一、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资料收集是指搜集施工现场的控制测量成果、技术总结和有关地形图、工程建筑物的设计图与设计文件等必

12、要的资料。现场踏勘目的是为了了解现场的地物、地貌和原有测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并调查与施工测量有关的问题。核实测量基准点是否稳固,通视条件如何,勘察场区情况及周边情况,作好勘察记录。二、熟悉、核实图纸二、熟悉、核实图纸设计图纸是施工测量的基础,在测设前,应熟悉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了解施工的建筑物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物的尺寸和施工的要求等。三、建立完善的测量组织和检查制度三、建立完善的测量组织和检查制度在施工测量之前,应建立健全测量组织和检查制度。对施工放样中的每一个环节应进行详细而明确的分工。第二节第二节 方案编制方案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导施工测量的技术依据,一般情况下,方案编制宜包括以

13、下内容:1、工程概况2、任务要求3、施工测量技术依据、测量设备、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4、起始依据点的校测5、控制网的建立6、建筑物定位、放线、验线等施工过程测量7、基坑监测8、建筑施工变形监测9、施工测量管理体系10、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11、成果资料整理与提交根据施工测量任务的大小与复杂程度,可对上述内容简化。第三节第三节 测量人员及仪器准备测量人员及仪器准备一、测量组织机构图一、测量组织机构图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5二、人员配置二、人员配置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配备测量人员,要求主要测量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操技术;计算思维缜密,能完成工程中的各种复杂的

14、计算。并对所有施测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交底、安全技术培训等。职务岗位责任具备条件的建议测量负责人测量技术质量保证,技术资料编制,安全教育,设备管理。具有 10 年以上大型群体工程、超高层测量施工经验,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根据实际情况应安排具有注册测绘师资格的人员进行总体策划及部署。测量技术负责人现场测绘组织,技术资料编制,测量数据计算。从事测量工作 8 年以上,并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土建测量负责人土建测量现场组织从事测量工作 5 年以上,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钢结构测量负责人钢结构测量现场组织变形监测负责人变形监测现场组织测量员现场实施从事测量工作 3 年以上,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三、仪器设

15、备配置三、仪器设备配置测量仪器是测量控制工作的基本保证。考虑到超高层建筑测量精度要求高,应选择精度高、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仪器,精度满足工程要求,且经专门机构鉴定合格,此外还定期按有关规定要求对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校核。仪器及实例图片精度用途GNSS 接收机10mm+5ppm场区控制全站仪角度测量精度 0.5距离测量精度:(1mm+1ppm)场区控制、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控制、变形监测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6仪器及实例图片精度用途全站仪角度测量精度 1或 2距离测量精度:(2mm+2ppm)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控制、轴线投测、钢结构测量电子水准仪0.3mm/km场区高程

16、控制、变形监测激光铅直仪1/200000轴线竖向传递水准仪3mm/km高程传递电子经纬仪2轴线投测、钢柱校正第四节第四节 现场准备现场准备一、仪器检验与定位依据点的校测一、仪器检验与定位依据点的校测要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所有仪器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校正,以保证测设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并保存所有的仪器检定证书,以备检查。施工测量依据包括红线桩的坐标和水准点的高程,红线桩是由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并经测绘单位测定的,是建筑物定位的依据。因此应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对红线桩进行实地校核,合格后在校核的结果上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若发现有差错或误差较大时,应与测绘单位联系,妥善处理,办好手续后,方可允许使用。高程控制点采

17、用往返法测定其高差,校核中若发现问题,及时给监理单位、业主反馈,由测绘单位出据修改方案,办好手续经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同时对施工测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7量用的点位、标墩及标志采取保护措施。二、绘制放样草图二、绘制放样草图施工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数据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为了保证放样的绝对正确,要尽可能由不同人,采用不同方法、不同计算工具对放样数据进行检核对比;要按比例绘制放样略图。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8第三章第三章 超高层建筑精密控制测量超高层建筑精密控制测量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一般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高级后低

18、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首先要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控制测量又分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业主移交的平面控制点或红线桩点是建筑物定位的依据,平面控制点或建筑红线桩点使用前,应进行内业校算与外业校测,定位依据桩点数量不应少于 3 个。校测红线桩的允许误差:角度误差为60,边长相对误差为 1/2500,点位误差为 50mm。校测平面控制点的允许误差:角度误差为30,边长相对误差为 1/4000,点位误差为 50mm。确定建筑物高程水准点数量不应少于 2 个,使用前应按附合水准路线进行校测,允许闭合差为10n(mm)(n为测站数)。测量控制点做好后,应在点位周边做好临时围栏或围墙

19、保护起来,确保控制点不受到外界任何干预破坏。控制点附近插上彩旗、围栏或围墙刷上醒目颜色的油漆,起到警示和标识作用。特别要注意在施工期间,防止遭施工机械等损坏,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测量基准点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保护测量基准点的意识。第一节第一节 超高层建筑平面控制测量超高层建筑平面控制测量一、场区平面控制网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场区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的地形条件和建(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 GNSS 网、导线网等形式。GNSS 网更适用于视野开阔、障碍物少的场区,当场区周边环境较复杂时,卫星信号不稳定,不宜采用 GNSS 网。场区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需要分级布设。对于建筑

20、场地大于 1km2的工程项目或重要工业区,应建立一级或一级以上精度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对于场地面积小于 1km2的工程项目或一般建筑区,可建立二级精度的平面控制网。场区平面控制网相对于勘察阶段控制点的定位精度,不应大于 5cm。控制网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土质坚实、便于施测、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并应埋设相应的标石,必要时还应增加强制对中装置。标石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设计标高确定。观测墩控制点标石强制对中控制点标石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91、当采用 GNSS 控制网时,应采用静态测量方法进行,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场区 GNSS 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格出自

2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等级边长(m)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系数B(mm/km)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级30050055 1/40000二级100300 1/200002、当采用导线及导线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相邻边的长度之比不宜超过 1:3,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导线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格出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一级2.010030051/300001/1500010n二级1.010020081/140001/1000016n注:1n为测站数;2当导线边长小于 100

22、m 时,边长相对中误差计算按 100m 推算。二、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二、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形式和特点布设成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应根据场区控制网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控制网的坐标轴,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主副轴线一致。民用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也可根据建筑红线定位。1、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土质坚实、利于长期保存、便于施工放样的地方。控制网加密的指示桩,宜选在建筑物行列线或主要设备中心线方向上。主要控制网点和主要设备中心线端点,应埋设固定标桩。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定位误差,不应大于 2cm;两建筑物间

23、有联动关系时,不应大于 1cm,定位点不得少于 3 个。2、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结构、高度、基础埋深和机械设备传动的连接方式、生产工艺的连续程度,分别布设一级或二级网。一般钢结构、超高层、连续程度高的建筑宜布设成一级网,框架、高层、连续程度一般的建筑宜布设成二级网。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10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格出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等级边长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一级1/30000n7二级1/15000n15注:n 为建筑物结构的跨度。3、平面施工控制网

24、的测设采用全站仪以极坐标和直角坐标定位的方法测设轴线控制网,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的轴线控制网。方格网点或建筑轴线点标石4、内部控制网的建立待基础底板施工完成,预埋件埋设完毕后,以场区平面控制网为基准,利用全站仪将控制点引测到建筑物内部,并和建筑物外围控制网联测。引测的投点误差,一级不应超过 2mm,二级不应超过 3mm。内部布置控制网的布设及选型必须结合建筑物的平面几何形状,组成相应图形,为保证轴线投测点的精度,内控点要形成闭合几何图形,以提高边角关系,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流水段图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 4 个点,并相互之间衔接,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内控点。强

25、制对中内控点示意图普通钢板埋件内控点示意图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11第二节第二节 超高层建筑高程控制测量超高层建筑高程控制测量一、水准测量一、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格出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闭合环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环线或附合平地山地二等2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三等650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L4nDS3双面往返各一次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闭合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表格出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

26、6)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m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或两次所测高差较差(mm)二等DS10.51.03.00.50.7三等DS11000.33.06.01.01.5DS3752.03.0注: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 20m 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 0.3m。三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数字水准仪观测,不受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指标的限制,但测站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应满足表中相应等级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的限值。二、场区高程控制

27、网二、场区高程控制网场区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大中型施工项目的场区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二等水准。场区水准点,可单独布设在场地相对稳定的区域,也可设置在平面控制点的标石上。水准点间距宜小于 1km。距离建(构)筑物不宜小于 2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 15m。施工中,当少数高程控制点标石不能保存时,应将其高程引测至稳固的建(构)筑物上,引测的精度,不应低于原高程点的精度等级。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12深埋水准点标石专用水准点标石三、建筑物高程控制网三、建筑物高程控制网建筑物高程控制宜采用三等水准。水准点可设置在平面控制网的标桩或外围的固定物上,也

28、可单独埋设。水准点的个数,不应少于 3 个。当场地高程控制点距离施工建筑物小于 200m 时,可直接利用。当施工中高程控制点标桩不能保存时,应将其高程引测至稳固的建(构)筑物上,引测的精度,不应低于三等水准。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13第四章第四章 基础施工测量基础施工测量放样前,应对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检核。第一节第一节 平面控制网的传递平面控制网的传递土方开挖、垫层放线、基础底板放线,其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引测采用“外控法”。外控法轴线投测,将经纬仪架设在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或轴线标志点),以方向线交会法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

29、施工的平面层施工段上,在同一施工段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且要组成闭合图形,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为保证精度轴线放样采用全站仪极坐标和经纬仪方向线法相结合的形式。外控法投测示意图细部线放样:依据施工图纸及施工洽商,首先放样其它设计轴线,并检查校核,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后,依次放样柱、墙、门窗等,弹墨线,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 30cm 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垫层放线示意图当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中间交接检查记录移交给下道工序,同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报监理验线。第二节第二节 标高控制点引测方法及措施标高控制

30、点引测方法及措施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14悬吊钢尺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b2a2b1a1PA悬吊钢尺法PAHabaHb)(2112其中钢尺下段悬挂重锤,以保证钢尺的垂直度,为减少摆动,将重锤放入阻尼液桶中,现场作业时,每次用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传递标高时,改变钢尺悬挂位置,进行重复测量,以便校核。计算时对钢尺进行尺长及温度改正:水准测量数据演算时对钢尺进行尺长及温度改正:钢尺实际长度钢尺名义长度尺长改正数(现场温度钢尺检测时温度),:代表钢尺膨胀

31、系数,取0.000012m/,钢尺检定时温度为 20。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15第五章第五章 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测量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测量建筑物的施工放样、轴线投测和标高传递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允许偏差(表格出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项目项目允许误差(mm)基础桩位放样单排桩或群桩中的边桩10群桩20各施工层上放线外廓主轴线长度L(m)30L 5 6030L10 9060L15 90L20细部轴线 2承重墙、梁、柱边线 3非承重墙边线 3门窗洞口线 3建筑物轴线投测的允许偏差(表格出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项目内容允许误差(mm)每层3轴线

32、竖向投测总高 H(m)30H56030H109060H1512090H20150120H25H15030建筑物标高传递的允许偏差(表格出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项目内容允许误差(mm)标高竖向传递每层3总高 H(m)30H56030H109060H1512090H20150120H25H15030第一节第一节 平面控制网的传递平面控制网的传递竖向测量是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最重要的任务,也是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超高层建筑施工竖向测量方法主要采用超高层内部控制法。超高层内部控制法首先进行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建筑图、施工图等情况布网,对于结构形式新颖、独特的异

33、型建筑需进行虚拟的控制网设计。然后将优化设计的控制点投放到基础底板上,并在其以上楼层相应位置上预留 200mm200mm 的传递孔,利用垂准线原理进行平面控制网的竖向投测,将平面控制网垂直投测到任一楼层,以满足施工放样需要。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16竖向传递示意图第二节第二节 标高控制点引测方法及措施标高控制点引测方法及措施目前,超高层建筑标高传递的方法有钢尺直接测量法、悬吊钢尺法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其中,钢尺直接测量法和悬吊钢尺法一般适用于高度 200 米以下高层建筑。对于高度超过 200 米的超高建筑,宜采用全站仪天顶测距法进行标高的传递,原因如下:1、使用钢尺直接测

34、量法和悬吊钢尺法,受到钢尺长度的限制,由于建筑高度超过一整尺(50米)长,需要分多段接力向上传递,造成误差的积累,另外分段传递需要人员多,而且效率低;2、由于钢尺受外界影响始终在振动,给读数造成了影响;3、利用钢尺传递时,钢尺一边需加拉力计,一边需加重锤,为防止重锤的晃动,需将重锤泡在阻尼液中,分段传递时,需要专人配合携带阻尼液,重量大携带不方便;4、上下传递楼层高差大、温度变化较大,难以准确进行温度改正,风力和拉力对测量结果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利用传统的水准测量人力物力需要大,效率低,误差大。一、悬吊钢尺法测量一、悬吊钢尺法测量施工层的标高传递,宜采用悬挂钢尺代替水准尺的水准测量方法进行

35、,并应对钢尺读数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改正。传递点的数目,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确定。规模较大的工业建筑或高层民用建筑,宜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17从 3 处分别向上传递。传递的标高较差小于 3mm 时,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施工层的标高基准,否则,应重新传递。在目前超高建筑标高传递过程中,应使用 100 米的级钢尺采用悬吊钢尺法。依据首层标高控制点,悬吊检定合格的钢尺,钢尺应使用标准拉力,并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每次至少传递三个点,并相互校对。水准基点水准塔尺水准仪阻尼装置钢尺水准仪水准塔尺悬吊钢尺传递示意图现场必须实测出当时环境的大气温度、构件温度、钢尺温度。)(0ttlll

36、lttl-钢尺在温度t时的实际长度;l-钢尺的名义长度(钢尺出厂标定的长度);l-钢尺改正数;-钢尺的膨胀系数,约为5101.2;0t-钢尺鉴定时的温度(标准温度);t-钢尺使用时的温度。每次测量均应从基准点传递,不得使用下一层的标高点,传递上来以后,应和下一层标高点进行比对。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18悬吊钢尺法分段传递工作图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对于 200 米以上超高层建筑,悬吊钢尺有困难的,可以在底层投测点或电梯井安置全站仪,通过对天顶方向测距的方法引测高程。首先将望远镜处于水平位置,读取竖立在底层+1.000m,测出全站仪的仪器标高,然后将望远镜

37、指向天项,在需传递高程的第 i 层楼面垂准孔放置一块预制的圆孔铁板,并将棱镜平放在圆孔上。测出全站仪至棱镜的垂直距离,预先测出棱镜常数 A,获得第 i 层楼面铁板的顶面标高 H。最后通过安装在第 i 层楼面的水准仪测设出设计标高线和高出设计标高+1.000m 的标高线。全站仪天顶测距法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19第三节第三节 核心筒控制测量核心筒控制测量核心筒的施工先于外框筒施工,钢结构先行土建紧随,核心筒垂直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外框筒施工。因此核心筒的测量放线尤其重要,核心筒测量的平面控制采用超高层建筑内部控制法,经过内部控制点优化设计后,设计点位安装强制对中装置,提高投测的

38、精度和效率。轴线竖向传递过程中,结合结构的特点在核心筒四角制作专用支架。核心筒平面控制点布设的原则:1、根据工程特点核心筒控制点可布设在核心筒外侧,也可布设在核心筒内侧;2、控制网宜采用为矩形、“十”字形或辐射形等有检核条件的控制图形;3、控制点距核心筒壁的距离应考虑实际操作的便利。将控制点由激光铅直仪传递至核心筒大角测量支架上,用全站仪测量轴线控制点间的距离和角度,经校核无误后分别用吊线坠、拉尺等方法转移至核心筒四大角并弹墨线标示,依据大角线保证核心筒垂直度。利用绷钢丝的方法进行模板位置控制,各控制点间拉线然后根据钢丝用悬吊线锤的办法控制垂直度。矩形核心筒布点示意图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

39、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20轴线控制点多边形核心筒布点示意图异形核心筒布点示意图第四节第四节 高层作业层放线高层作业层放线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在结构平面上按闭合图形对投测轴线进行校核。合格后,才能进行本施工层上的其他投测工作;否则,应重新进行投测。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21高空作业层放线第五节第五节 竖向传递精度控制措施竖向传递精度控制措施1、温度、日照、大风等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由于钢材热胀冷缩的特性,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时间跨度大,温差对钢结构的平面结构尺寸有一定的影响。电子设备如全站仪应实时调整内部温度参数,普通设备如钢尺必须进行温差改正。选择阴天、日出前时间进行激光控制

40、点的垂直向上投测,避免建筑物阴阳面温差的影响。避开四级以上大风,避开恶劣气候环境下作业,尽量选在外界环境比较一致的情况下作业。2、施工误差影响根据结构自身特点及安装设备的起重能力,考虑钢结构安装的对称性和整体稳定性,合理划分施工区域,以便控制安装总体尺寸。随着结构施工高度的增加,附着在结构上的两台塔吊在施工作业时对结构晃动,混凝土楼板施工对结构的晃动都会给现场测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应采取时间上错位的方法解决。3、结构自身的影响随着结构施工高度的增加,钢结构框架的柔性越来越大,结构的柔性摆动可能对平面控制点的向上引测精度造成影响。可以通过对结构的柔性摆动做连续观测,掌握结构柔性摆动的的幅度和频率。

41、如果结构的柔性摆动的幅度较大,适当延长激光铅直仪向上投递的时间,从激光靶上投递点的变化范围求几何中心确定投递点,同时采用多测回法求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大大消除结构柔性摆动对控制点向上投递的影响。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22第六章第六章 钢结构测量钢结构测量第一节第一节 钢结构校正流程钢结构校正流程钢结构校正流程第二节第二节 钢结构安装测量方法钢结构安装测量方法一、地脚螺栓的测量控制一、地脚螺栓的测量控制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柱子定位轴线的允许偏差为 1mm,地脚镙栓的埋设正确与否是钢结构吊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地脚镙栓的安装就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与混凝土凝固后偏

42、差的测量。1)安装地脚镙栓前,在地脚镙栓的钢板上刻画十字中心线;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232)钢筋绑扎完成后,在钢筋上准确投测地脚镙栓理论十字中心线;基础混凝土面地脚螺栓预埋钢板十字中心线地脚螺栓示意图地脚螺栓示意图3)地脚镙栓附近利用高程控制网引测高程点;4)用钢筋上的中心线安装地脚镙栓;5)地脚镙栓中心线方向上架设 2 台经纬仪,准确指挥地脚镙栓的安装就位;利用水平仪指挥调整地脚镙栓的高度;地脚螺栓校正示意图6)重复上述 2 条的过程,直至地脚镙栓的平面位置及高程都达到规范要求为止。二、钢柱测量校正二、钢柱测量校正1、经纬仪校正法测量校正时,用两台经纬仪分别架设在钢柱

43、纵横轴附近,但偏离的角度不应大于 15 度。离柱的距离约为 1.5 倍柱长。校正时先瞄准柱子下部的控制线,经纬仪照准部固定后,再仰视柱顶部控制线;如果重合,则表示这个柱子在这个方向上就是竖直的,如果不重合,应进行调整,直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都符合要求为止。首根钢柱就位时除了要校正垂直度外,还要对柱底的标高进行调整,通过调整柱底的螺母对首根柱的高程进行调整,保证钢梁的准确就位。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24钢柱校正示意图用缆风绳校正钢柱时,在松开缆风绳时,柱子能保持“0”位移状态,才能算校正完毕。如果缆风绳的力量很大,柱子就有很大的安装内力,松开缆风绳。柱子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

44、这样也会使结构产生较大的变化,此时不能算校正完毕。2、空间后方交会技术由于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在作业层施工作业时,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现场控制点无法通视,已知点上无法架设仪器,视线较长时间遮挡,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空间后方交会技术,把全站仪架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利用“后方交会法”交会出仪器中心坐标,然后利用坐标数据进行放样。三、钢梁安装测控三、钢梁安装测控当钢柱校测完毕后,下一道工序吊装钢梁。在安装主梁前,根据焊接收缩量预留焊接变形值,预留的变形值应作书面记录。如果柱子安装时垂直度达到了,那就在安装和校正钢梁时,再把柱子撑开,留出接头焊接收缩量,这时柱子产生的内力,在焊接完成和收缩后也就自动消失

45、。梁和钢柱之间用高强螺栓连接,由于柱与柱之间的主梁截面大、刚度也大,在安装柱和柱之间的主梁时,将会影响钢柱的垂直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对柱子进行跟踪校正;对主梁联系的隔跨甚至隔两跨以上的柱子也要一起监测,只有采取这样的措施,柱子的安装质量才有保证。当高强螺栓紧固完成后,对这一片区的钢柱再次进行整体观测,并做好记录,根据记录的偏差值大小及偏差方向,决定对焊前偏差是否还需要进行局部尺寸调整以及确定焊接顺序、焊接方向、焊接收缩的倾斜预留量,然后交付焊接班组进行施焊。高强螺栓终拧之后,下一道工序焊接,焊接时焊接缝将会收缩。因此在焊接完成以后必须再一次对该片区的钢柱、钢梁再次复测,并做好记录,校测后所记录的

46、测量数据,进行整理,作为下一层钢柱吊装校正及焊接的预控数据。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25第三节第三节 钢柱标高控制钢柱标高控制钢柱标高控制测量主要是控制各节钢柱的柱顶标高,由于钢柱受压缩变形、结构沉降的外界因素的影响,随着结构高度不断增加,柱顶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差会越来越大,在进行柱顶标高控制时,应以每节柱为单元进行柱标高的调整工作,将每节柱接头焊接的收缩和在荷载下的压缩变形值,反馈到加工厂,将变形值加到柱的制作长度中。将水准仪架设在夹具上,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柱顶标高测控。标高控制示意图高空水准测量第四节第四节 钢结构校正保证措施钢结构校正保证措施校正用的经纬仪事前应经过

47、严格检校,因为校正柱子竖直时,往往只用盘左或盘右观测,仪器误差影响很大,操作时还应注意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柱子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度都校正好后,应再复查平面位置,看钢柱下部的中线是否仍对准基础的轴线。当校正变截面的柱子时,经纬仪必须放在轴线上校正,否则容易产生差错。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26当安置一次仪器校正几根柱子时,仪器偏离轴线的角度最好不超过 15。当夏季气温超过 25或有阳光直射时测量仪器要架设防晒伞,避免仪器受热造成读数不准。在负温度下安装钢结构时,要注意温度变化引起的钢结构外形尺寸的偏差。如钢结构在常温下制作在负温下安装时,要采取措施调整偏差。钢结构制作和

48、安装用的钢尺、量具,应和土建施工单位使用的钢尺、量具用同一精度级别进行检定。在跟踪测量中还需要充分注意日照、温差和焊接收缩对垂直度的影响,认真执行预留偏差值等技术措施,确保钢结构安装精度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超高层施工技术手册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指南27第七章第七章 超高层施工变形监测技术超高层施工变形监测技术一般情况下,工程变形监测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总承包也需要对工程实施必要的监测,以便于对工程的安全性做出提前预判,防止事故发生。在施工准备阶段及过程中,即需要提前设置好监测点位,为监测工作做好统筹准备。超高层施工监测包括基坑监测及建筑物结构变形监测两个

49、部分。第一节第一节 基坑监测基坑监测开挖深度大于等于 5m 或开挖深度小于 5m 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一、基坑监测原则一、基坑监测原则变形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须按照计划进行。一般情况下,监测工作应遵循以下 4 条原则:1、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监测系统设计中所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为了确保其可靠性,必须做到:(1)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作业人员,使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监测仪器,采用先进的监测方法来保证外业采集数据的真实可靠性;(2)基准点、监测点设置应合理,并在监测期间保护好点位标志,使监测工作具有连续性。2、操

50、作方便性原则:为使监测工作正常进行并满足监测精度的要求,变形监测点在布设时应考虑到水准线路的联测方便,能够节省外业时间、提高点位精度的原则。3、数据及时性原则:监测数据必须是及时的。监测数据需在现场及时计算处理,计算有问题应及时复测。因为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保证及时监测,才能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监测应整理完整的监测记录表、数据报表、形象的图表和曲线,监测结束后及时整理出监测报告。4、经济合理性原则:监测方案编制时应考虑选用适合于本工程监测作业,并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二、监测方案二、监测方案一般情况下,监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2、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建筑节能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