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课时分层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065346 上传时间:2024-04-05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14.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课时分层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课时分层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课时分层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课时分层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课时分层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题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2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2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8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12第四节地球的演化15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22第一节流水地貌22第二节风成地貌30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39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48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48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56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62第四章地球上的水71第一节水循环71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78第三节海洋与人类86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93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93第二节土壤的形成99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答案:C解析: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飞行着的空客是在地球

2、空间里的物质,不属于天体。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人造)天体,返回到地面就不是天体。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不能算作天体。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23题。2.“蓝月亮”属于()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3.“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B.地球C.行星D.恒星答案:2.C3.D解析:结合图示可知,“蓝月亮”绕行星做公转运动,应属于卫星。由于行星不发光发热,其光照只能来自恒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据此完成45题。4.地球在宇宙中的位

3、置可以描述为()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远的一颗行星A.B.C.D.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八颗行星中比较特殊B.现代宇宙探测结果表明,科学家在宇宙中找到了类似地球存在智慧生命的天体C.地球自身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特征的“巧妙”组合,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理想条件D.太阳系中的行星几乎都在同一平面上沿着各自正圆形轨道和相同方向绕太阳运行答案:4.A5.C解析:第4题,由于地球是地月系的质量中心,且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故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正确;地球属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故不属于

4、河外星系,错误;按照太阳系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位置排序,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正确,错误。故选A项。第5题,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八颗行星中并不特殊,A项错误;地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天体,B项错误;八颗行星的轨道具有共圆性,并不是正圆,D项错误。故选C项。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67题。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A.质量在三颗行星中最小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C.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D.太阳系中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7.若地球在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炎热的

5、“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公转方向将发生变化答案:6.D7.B解析:根据图中地球位于行星之间可判断出为火星,为金星;由轨道弯曲方向,判断出太阳离行星更近;再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推知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离太阳较地球近的行星气温较高。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天体系统名称。(2)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3)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半径约为亿光年。(4)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答案:(1)由上到下:太阳系河外星系(2)月球太阳(3

6、)137(4)地月系可观测宇宙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组成太阳系,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统组成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可观测宇宙,也是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其半径约为137亿光年。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可观测宇宙是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9.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之一,也是人们准备太空移民的理想场所。根据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14年9月24日,印度的“曼加里安”号火星轨道探测器成功传回首张火星图像。近30年来人类已发射了20多个探测器对火星进行

7、科学探测。这些探测器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样品进行检验,获得了一系列有关火星的数据。项目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千米)赤道半径/千米公转周期/年自转周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地球1.4966 378123时56分4秒112326火星2.2793 3961.924时37分0.110.152359(1)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填“长”或“短”)。(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的(填“高”或“低”)。(3)根据你对火星的了解,结合上表数据分析

8、火星上没有生命的原因。人类为了开辟太空居住地,为什么选择火星作为研究对象?答案:(1)4长(2)自转周期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低(3)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没有水。我们认为温度、大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而这三个方面火星都不具备,故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但在太阳系中,特别是在离地球较近的天体中,无论是从与太阳的距离、质量和体积的大小,还是自转和公转周期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地球,所以成为人类目前的重点研究对象。解析:火星轨道与地球相邻,在结构特征和运动

9、特征方面与地球有许多接近之处,成为目前人类重点研究对象,分析火星上没有生命生存的原因时,应从生命生存所需具备的条件入手,而人们开辟太空居住地时,应选择与地球环境最为接近的天体作为研究对象。1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为农历时所见的月亮,该图的东方是(填“C”或“D”)处,A为月,C为月。(2)图2为农历时所见的月亮,该图的东方是(填“G”或“E”)处,F为月;此时观察E月的视运动情况是(填“升起”或“落下”)。(3)关于图2中F月的视运动情况及夜晚见月情形,正确的是()A.半夜月出,正午月落,下半夜东天B.正午月出,半夜月落,上半夜西天C.黄昏月出,清晨月落,下半夜东天D.半夜

10、月出,正午月落,上半夜西天(4)A月相应出现在(填“黎明前”或“黄昏后”)的(填“西”或“东”)部天空地平线以上。答案:(1)上半月傍晚C蛾眉满(2)下半月清晨G下弦落下(3)A(4)黄昏后西解析:依据观察者“面南背北,右西左东”的规律及月面方位,可推知月相;依据月相运动是自东向西运动,可知是升起还是落下;依据月相运动规律,可推知月相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答案:D解析:赛车用的石油和煤球炉中的煤是古代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能。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11、。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完成24题。2.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A.亚洲B.亚洲和欧洲C.亚洲和北美洲D.欧洲和北美洲3.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4.观测太阳黑子的方法很多,下面哪种方法最不适合?()A.曝光过的X光底片B.直接通过墨镜看C.通过电焊护目镜看D.用望远镜把太阳投影到投影板看答案:2.D3.C4.B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测站的经纬度分布范围,可知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欧洲和北美洲。第3

12、题,图中上部12个测站年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活动呈正相关,下部22个测站年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活动呈负相关,所测地区年均降水量变化周期和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吻合。第4题,对黑子的观测最好用专门的观测仪器。曝光过的X光底片颜色较深,可以较短时间地观看;电焊护目镜本就是在强光下保护眼睛的,用它直接看太阳就可以;望远镜投影法对眼睛的伤害较小,而用墨镜直接观测黑子,对眼睛的伤害较大,故最不合适的是B项。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完成56题。5.该周最有可能属于哪个月?()A.1月B.5月C.7月D.11月6.在该周内,最有利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一天是()A.星期一B.星

13、期二C.星期四D.星期六答案:5.B6.A解析:第5题,根据气温曲线可知,该地此时日最高气温在17 左右,最低气温在9 左右,符合5月的气温日变化特点。第6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农产品品质的提升。7.读中国年太阳辐射图,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2)比较A、B两地,选出适合发展太阳能的地区,并说明该地年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3)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答案:(1)总体上是从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2)A地。A地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

14、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3)太阳能资源的优点是可再生,无污染。局限性是能量分散,并且受天气影响大,能量不稳定。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太阳辐射分布。第(1)题,图示反映我国年太阳辐射总体从东部向西部递增,四川盆地为年太阳辐射量最贫乏地区。第(2)题,A地为青藏高原,主要从地势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析。第(3)题,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可从太阳能的主要优点角度分析,其局限性可从利用太阳能的不利角度分析。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气象专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某文章这样介绍:一种天体活动似乎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那就是太阳黑子

15、的活动。太阳黑子的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1988年,日本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在意大利,由于炎热而造成铁路变形、列车脱轨。美国从4月中旬到8月为止,几乎滴雨不下,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不断下降,连船都无法航行。太阳黑子的周期性(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和。(3)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从上图可以看出,196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峰年,而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峰年,对此应怎样解释?(4)耀斑活动为什么会干扰短波通信?答案:(1)光球耀斑(2)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16、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3)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但并不一定就刚好是11年,有时会略有差异。(4)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依靠电离层传播的短波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解析:黑子、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它们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磁场,影响短波通信,还会影响气候。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2017年9月12日,中、美、英等12国科学家组成探索队,在印度洋某处打穿地壳与地幔的边界,对地球进行史无前例的探索。据此完成12题。1.此次科考前,科学家认识地球内部结构主要通过()A.超声波B.地震波C.实地勘探D

17、.科学推算2.在此次探测中()A.钻探深度达39千米B.穿过了呈熔融状态的物质C.将打穿古登堡面D.收集到由硅酸盐类物质组成的岩石样本答案:1.B2.D解析:第1题,地球内部结构用肉眼无法探测,而地震波在穿过不同的地物或不同物理状态的地物时会有不同的波速,故通过地震波探测地内结构成为科学家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方式,故选B项。第2题,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故钻探深度不可能达39千米;此次探测穿过了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进入了地幔,软流层物质呈熔融状态,位于莫霍面下的上地幔上部,深度为80400千米,此次探测没有达到此处;探测没有到达古登堡面;大洋地壳多

18、由硅酸盐类物质组成,因此可以收集到由硅酸盐类物质组成的岩石样本,选D项。读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的数码是()A.B.C.D.4.关于图中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3.C4.D解析:第3题,岩石圈的范围为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据图可知,为岩石圈的范围。故选C项。第4题,据图可知,为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范围;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区域,为地幔范围;为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故选D项。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爆发过三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

19、状地形,时间一长,积水成湖,水面海拔达2 150米,所以被称为天池。结合长白山天池景观图,完成56题。5.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答案:5.D6.B解析:第5题,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形成的,岩浆直接来自地幔。第6题,该地貌景观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其所需能量主要

20、来自三个方面:地球内能、重力能和太阳辐射能。7.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相关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所罗门群岛及所处板块位置示意图(1)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游景点,以防(灾害)侵袭。(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3)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

21、要是波。答案:(1)印度洋太平洋海啸(2)如下图所示。(3)横解析:第(1)题,全球共划分为六大板块,所罗门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震会诱发海啸。第(2)题,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叫莫霍面,而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叫古登堡面。第(3)题,横波只能通过固体,而含油层是液态的。第四节地球的演化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水平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新上老B.下老上新C.同时形成D.陆地缺少2.地层不能够反映的是()A.生成顺序B.新老关系C.发展阶段D.时间长短3.确定某地层形成

22、时间的依据是()A.化石种类和数量B.组成物质成分和性质C.岩石的绝对年龄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答案:1.B2.D3.C解析:第1题,水平地层反映岩石形成的关系和地壳运动,特点是下老上新,下面的地层形成的时间早。第2题,地层能够反映地层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它只表示地质历史的相对顺序和发展阶段,不表示各个地质时代单位的长短。第3题,确定地层的形成时间,要依据地层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下图是在山东沂蒙山区的费县、平邑县等地发现的裸露于山体中的化石。据此完成45题。4.该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A.显生宙B.古生代C.中生代D.第四纪5.当时山东沂蒙山区的地质环境是()

23、A.山地丘陵B.高原盆地C.平原谷地D.温暖海洋答案:4.B5.D解析:三叶虫生活在古生代温暖的海洋中。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图示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A.冰期B.冰期C.冰期D.冰期7.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时期()A.温带自然带北界偏南B.山地雪线上升C.全球陆地总面积更大D.全球降水增加答案:6.D7.C解析:第6题,冰期发生纬度最低,在四个时期中全球气温最低。第7题,第四纪冰期时期温度比现在要低很多。南、北半球温带自然带北界偏移方向不同,气温降低,山地雪线降低,全球降水减少,冰川融化减少,全球陆地总面积更大。8.下图是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读

24、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层按照由早到晚形成的排序是 。(2)和是否属于同一地层?理由是什么?(3)图中最有可能是中生代以来形成地层的是哪几层?理由是什么?答案:(1)(2)不是。和地层化石类型不同。(3)。有恐龙足迹化石。解析:第(1)题,正常情况下地层形成的顺序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第(2)题,同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同一地域,化石种类大体相似。第(3)题,中生代以来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繁盛,因此会存在该类生物的化石,恐龙属于爬行动物,恐龙的足迹分布在和地层中。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读中华龙鸟化

25、石图,完成12题。1.形成中华龙鸟化石的页岩属于()A.侵入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2.火山灰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的()A.地壳B.软流层C.地核D.下地幔答案:1.B2.B解析:第1题,中华龙鸟化石产于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第2题,火山灰源于火山喷发,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3.读生物进化和环境变迁示意图,有关图中数码的说法,正确的是()A.的演化过程经历了大约46亿年B.的转变过程完全是藻类光合作用的结果C.主要是臭氧和氧原子吸收太阳紫外线的缘故D.缩小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答案:C解析:有氧环境产生了大量臭氧,而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使太阳

26、紫外线辐射强度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4.读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从时间尺度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1)地质时期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是、。(2)就冷暖状况而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时间较长的是。(3)就干湿状况而言,新生代以期为主。(4)恐龙灭绝时期的气候特点是。答案:(1)震旦纪石炭纪二叠纪第四纪(2)温暖期(3)湿润(4)干暖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全球平均温度处于最冷的时间可以判断。第(2)题,根据图示,地质时期的气候

27、变化过程中,冰期较短、间冰期较长,即温暖期的时间较长。第(3)题,根据图示的干湿状况,新生代处于湿润一侧。第(4)题,恐龙灭绝是在中生代末期,从冷暖状况而言,处于温暖期;从干湿状况看,处于干旱期。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则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

28、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1)考察名称: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考察工具准备: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代。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环境向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填“抬升”“下沉”或“水平”)运动。答案:(1)生物化石(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3)古生海洋陆地气候温暖

29、湿润,植被茂密(4)海洋陆地抬升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以下几点:(1)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2)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壳的运动过程;(3)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流水地貌双基巩固学考突破某同学利用手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乡土地理观察,他乘车到某一村落,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分布,沟渠纵横。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属于()A.三角洲B.冲积平原C.V形河谷D.冲积扇2.该同学所观察的村落最有可能是图中的()A.甲B.丙 C.庚D.己答案:1.D2.C解析

30、:第1题,图示中等高线密集处是山地,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等高线稀疏,有河流流出,说明是河流冲积扇地貌。第2题,庚地处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适合水稻种植,而甲、乙、丙三地海拔较高,地形崎岖。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读某河流剖面图(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堆积层),完成35题。3.该剖面图的剖面线最可能是下图中哪条线?()4.图中各部分,最适合聚落分布的是()A.B.C.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积物颗粒甲乙乙丙;三角洲位于河口位置,图中无法确定;从图中河流剖面来看,其河谷较宽,最可能位于河流下游。自

31、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图1为河流袭夺图,图2是图1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该处分水岭从经演化到,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完成67题。图1图26.图1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A.aB.b C.cD.d7.图2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答案:6.A7.C解析:第6题,由图2可看出,东侧河流海拔低于西侧河流,发生河流袭夺后,方框区域的河流水最终流入dc河流中,而方框区域河流的水原来要流入a河流中,因此最终流量减少的河段是a

32、。第7题,河流的下切侵蚀会使河床不断下降,从而出现河流袭夺现象。读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图1史前某原始村落平面复原图图2史前某村落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8.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生物9.古代居民点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雨热同期,气候优越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利于农耕便于搬迁和居住A.B.C.D.答案:8.A9.B解析:第8题,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从图中居民点位于河谷阶地上可以判断出A项正确。第9题,居民点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

33、的高亢之地,不易遭受洪水的威胁,同时河流沿岸地区的地形、土壤和水源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10.读我国某假想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自然角度分析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2)河流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不适合为住宅用地,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请分析图中甲处形成港口城市的主要自然原因。答案:(1)分布特点:沿河、沿海分布;分布于河流凸岸。形成原因:沿河、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河流凸岸是沉积岸,利于泥沙沉积,土壤肥沃,水流较缓,取水方便安全。(2)地处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深、淤积少。解析:第(1)题,由图可看出0米等高

34、线,即海岸线,亦可看出图中有河流分布,且根据图形可知凹凸岸,由此知聚落分布特点及原因。第(2)题,港口要求水深、淤积少,河流凹岸符合要求。选考奠基素养提升图1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图2为该河心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图1图21.该河可能位于我国的()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2.下列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河段的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B.若上游修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速减慢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答案:1.A2.B解析:第1题,图2中河心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反映该河水位

35、高低的变化,面积大,水位低;面积小,水位高。由图2可知,该河出现了春、夏两个高水位时期(分别为春汛、夏汛),该河在东北地区。第2题,图示河段较平直,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较大,若P为主航道,说明水深,地转偏向力向P河道(向右偏),河流自东向西流;若该河段自西向东流,则河水主要偏向Q河道,Q河道侵蚀强,将变深;上游修筑水坝,图示河段泥沙量减少,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河心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形成在河流流速较慢的河段。下图中甲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乙为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的河漫滩,丙为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读图,完成34题。3.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

36、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流量变大B.地壳抬升C.地壳下降D.植被破坏4.在图中,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河流的()A.上游河源处B.山口冲积扇处C.中游的河流弯曲处D.河流入海口处答案:3.B4.C解析:第3题,从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的河漫滩变为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阶地,要么是地壳抬升,要么是河流流量减少。故选B项。第4题,河谷的不对称主要是由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造成的。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与地转偏向力和河道的弯曲有关。若河道平直,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岸侵蚀,右岸陡,南半球左岸侵蚀,左岸陡。若河道弯

37、曲,考虑凹凸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岸的不对称与河道上中下游位置无关。故选C项。读地貌模式图,完成56题。5.由图可知()A.沉积物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6.该地貌主要分布于()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答案:5.C6.B解析:第5题,结合绿洲、各种沉积物的分布,应是流水沉积而成,风力沉积一般不会携带较重的砾石,且风力沉积作用中沉积物分布多呈水平层状分布,据此排除A项;仔细阅读图例,自上而下沉积物是砾石、细沙、沙土、黏土,其颗粒逐渐变小,排除B项;扇

38、形的中下部为沙土和黏土,相对上部较肥沃,相对扇缘排水又好,适合农耕,故C项正确;扇缘地带根据地下水位线显示,地下水接近出露,埋藏较浅,故D项错误。第6题,结合图示及上题分析,此地貌应是流水沉积形成,且图示扇形上部与扇形扇缘地带高差较大,为较陡的山坡,故可排除平坦的A、C两项;盆地中心的地貌,一般也较平坦(盆地边缘高差较大),D项排除;此地貌应是山前冲积形成的洪积扇,B项正确。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78题。7.上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8.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概

39、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速减小B.流速增大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答案:7.B8.C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对应月降水量的关系,可知降水量多的夏季,滑坡次数也多,所以图中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夏季降水多。年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易引发滑坡。第8题,三峡水库蓄水后,流速减慢了,水位稳定了,可避免引起滑坡。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水位涨落,导致沿岸地区土质疏松。9.河流的中下游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不断弯曲,以致河道变迁。读某河段曲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数码代表曲流发育过程中废弃的某

40、些古河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道甲侧比乙侧流速快,相同的河曲在南半球则相反B.河道甲侧比乙侧流速慢,相同的河曲在南半球则相反C.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早;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晚D.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早;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晚(2)研究小组认为A湖是一段旧河道,你认为他们的观点对吗?请解释湖泊的形成原因。(3)此种河道往往给沿岸带来什么灾害?原因是什么?治理的措施通常有哪些?(4)此种河道可能位于()A.黄河下游B.长江中游C.珠江上游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答案:(1)C(2)对。弯曲河段两岸不断接受侵蚀或堆积,河道将继续弯曲,最后弯曲段两端有可能连接

41、在一起,河道自然取直,原弯曲河段被废弃成湖。(3)洪涝。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加固河堤,人工裁弯取直。(4)B解析:第(1)题,弯曲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惯性超过地转偏向力,南北半球差别不大。根据河曲形成过程(侧蚀,导致越来越弯),画出不同时期的河道,可得答案。第(2)题,A为牛轭湖,是河道弯曲而后裁弯取直后形成的。第(3)题,由于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每到雨季,排水不畅,易形成洪涝灾害,解决措施为加固河堤,人工裁弯取直。第(4)题,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当河床坡度减小以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而侵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发生弯曲。长

42、江中游地势低平,故选B项。第二节风成地貌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下图为某游客由北向南拍摄的一张风积地貌图。据此完成12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A.风力大B.湿度大C.温差大D.植被少2.拍摄地点可能位于()A.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B.南美西岸阿塔卡马沙漠C.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D.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沙漠答案:1.B2.C解析:第1题,图为新月形沙丘,乙坡度缓,是迎风坡,风力大,湿度小。甲坡度陡,是背风坡。第2题,图为某游客由北向南拍摄的,说明乙处是西风迎风坡,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处于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盛行西北季风。丹娘沙丘(图1)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雅鲁藏布江丹娘乡附近河段北岸(图2),该地区49月

43、份降雨丰富,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据此完成35题。图1图23.丹娘沙丘的组成物质主要来源于()A.风力搬运B.流水搬运C.冰川搬运D.人类活动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丹娘沙丘位于河流凸岸B.该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C.该地区容易出现泥石流或滑坡D.该河段水流平缓5.每年三月,在河谷沿线公路行驶的汽车,最易遇到的险情是()A.滑坡、泥石流B.冻土融化C.扬沙D.地震答案:3.B4.B5.C解析:第3题,每年冬春季节(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沙源主要为来自雅鲁藏布江枯水期出露的河道,是由流水从上游携带而来,为流水搬运作用,故选B项。第4题,由图可知,沙丘在凸岸;谷地两侧坡度大,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