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语文S 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玄奘,世称唐三藏,俗姓陈,河南偃师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圆寂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唐太宗贞观三年(629),自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时年玄奘二十八岁。当时的政府明令不许百姓私自出国,各主要道路关隘的稽查很严,然而玄奘意志坚决,终得偷出国门。经过甘肃、新疆、翻越天山、帕米尔高原、途经阿富汗、巴基斯坦、最后到达印度。玄奘载满名震印度的声誉回到长安,夹道相迎的有数十万人之多。玄奘的西行求法,往返共历十七年,行程长达五万里,大大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并为佛教在中土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伟大的译经家,开辟中国译经史
2、的新纪元,同时他还积极讲经弘法,热心佛教教育,门下人才辈出。玄奘的译经传教,使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佛教的中心,日本和韩国的僧侣也纷纷投到玄奘门下,再把中国佛教传到各国。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伟人,他被称为“中国佛学界第一人”,实在当之无愧!玄奘不愧为沟通中印文化的导师。玄奘玄奘唐玄奘西天取经,西天为何方?取何经?印度: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恒河天竺玄奘著书称“印度”佛教传播到中国后,佛经的翻译有误,所以要到天佛教传播到中国后,佛经的翻译有误,所以要到天竺,以问惑辨疑。竺,以问惑辨疑。出行路线出行的基本路线:公元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偷渡玉门关,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沿天山南麓西行,经阿耆尼国(今新
3、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翻越凌山(今天山穆素尔岭),来到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后经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东)、翻越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到达吐火罗(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南行,经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来到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东行至犍驮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进入印度。偷渡出国偷渡出国玄奘早就想申请去天竺,但唐朝政府不批准。玄奘早就想申请去天竺,但唐朝政府不批准。贞观三年(贞观三年(629 629),玄奘偷越国境,义无反顾的向西而),玄奘偷越国境,义无反顾的向西而去。去。(长安(长安凉州凉州玉门关玉门关高昌高昌西域西
4、域天竺)天竺)名震天竺名震天竺玄奘到印度以后,游历各地,朝拜圣玄奘到印度以后,游历各地,朝拜圣迹,想高僧学习,在印度留学期间学迹,想高僧学习,在印度留学期间学习优异,为当时印度各国所推崇习优异,为当时印度各国所推崇 。学成回国学成回国公元公元645年,玄奘带了六百多部佛经,回年,玄奘带了六百多部佛经,回到了长安到了长安。翻译佛经。翻译佛经。玄奘对许多以前佛经的翻译都不满意,为此他玄奘对许多以前佛经的翻译都不满意,为此他有选择地进行了重译。在长安的大慈恩寺,玄有选择地进行了重译。在长安的大慈恩寺,玄奘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奘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著述游历著述游历 玄奘根据沿途的所见所
5、闻,在归国不久写了一部玄奘根据沿途的所见所闻,在归国不久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介绍印度各国的物产、制度、种族、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人口等。介绍印度各国的物产、制度、种族、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人口等。提到的国家亲身经历的有提到的国家亲身经历的有110个国家,没有到过而听说的有个国家,没有到过而听说的有28个,从个,从后来的地图看,几乎是印度现在国境的全部。后来的地图看,几乎是印度现在国境的全部。玄奘(zhng)缉拿(j)高僧(sng)天竺(zh)堡垒(li)朝拜(cho)束手无策:束手无策:束、捆绑;策、计策,就像双手被捆住一样无法解脱,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办法。百折不挠: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屈服,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家喻户晓: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明白,户户知道。形容人人皆知。1.从学者的角度玄奘敢于对前人的译作提出批判,严谨治学,敢于探求真理。2.作为一个高僧,他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远赴无竺,学习真经,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功德无量,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3.作为一个翻译家,教育家,他翻译方面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4.他又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西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这些都体现了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些都体现了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作业:作业:1)推荐阅读鉴真东渡苏武牧羊2)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