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第一章 设计总论11.1 设计任务11.1.1矿床概括1第二章 矿山地质12.1 矿区地理12.1.1矿区地理位置12.1.2行政管理系统12.1.3矿区交通12.1.4矿区自然地理22.1.5矿区气候条件22.2 矿床地质32.2.1区域地质32.2.2 矿床地质52.2.3矿体的地质特征72.3 矿床水文地质142.3.1地表水特征142.3.2矿区含水层划分152.3.3地表水、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162.4 矿石质量与储量172.4.1矿石质量特征172.4.2矿区储量182.5 生产地质工作202.5.1基建探矿202.5.2生产探矿20第三章 矿山企业年产量和服务年限2
2、23.1 矿山年产量223.1.1按合理开采顺序同时回采矿块数验证矿山年产量223.1.2按矿床开采年下降深度验证矿山年产量233.1.3按及时准备新阶段验证矿山年产量233.2 矿山服务年限243.2.1矿山计算服务年限243.2.2矿山实际服务年限253.3 矿山工作制度25第四章 矿床开拓264.1 井田划分264.1.1井田划分原则264.1.2井田划分依据264.2 阶段高度的确定264.2.1确定阶段高度主要影响因素264.2.2本矿开采技术条件264.2.3采矿方法274.2.4矿床勘探类型274.3 矿床开拓方法的选择274.3.1开拓方案初选274.3.2初选方案简单技术经济
3、比较304.4 主、副以及回风井的位置304.4.1主井的位置304.4.2副井的位置314.4.3回风井井的位置314.5 确定保安矿柱和绘制开拓系统图314.5.1保安矿柱314.5.1开拓系统图314.6 井田中阶段开采顺序和阶段中矿块开采顺序314.6.1井田中阶段开采顺序314.6.2阶段中矿块开采顺序314.6.3相邻矿体开采顺序31第五章 矿山基本巷道335.1 主井工程335.1.1主井断面尺寸及配置335.2 副井工程395.2.1副井井筒断面尺寸及配置395.3 阶段运输巷道工程395.3.1阶段运输巷道断面设计395.4 回风井工程465.4.1回风井断面设计46第六章
4、采矿方法496.1 采矿方法选择496.1.1矿床的地质条件496.1.2采矿方法的选择506.2 采矿方法构成要素566.2.1结构和参数566.3 采准切割工作566.3.1采准工程566.3.2切割工程576.4 回采工作576.4.1回采工作576.5 矿柱回采与采空区处理576.6 同时工作矿块数576.6.1同时工作矿块数576.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8第七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597.1 概述597.1.1相关数据597.1.2矿山通风系统设计原则与要求597.1.3矿井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607.1.4主扇的安装地点617.2 矿井通风条件617.3 风量计算617.3.1矿井风
5、量计算617.3.2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627.3.3备采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637.3.4采准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637.3.5切割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637.3.6放矿所需风量计算647.3.7巷道掘进所需风量计算647.4.8井下各硐室所需风量657.3.9全矿所需总风量Q总计算657.3.10风量校核667.4 矿井风量分配667.4.1矿井风量分配原则667.4.2矿井风量分配677.5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697.5.1全矿通风阻力697.5.2矿井摩擦阻力hf计算697.5.3通风阻力计算727.6 通风制度与通风设施727.6.1通风制度727.6.2通风设施727.7 自然风压计算7
6、27.7.1矿井自然风压计算727.8 通风设备选择757.8.1扇风机选型757.8.2电动机的选择78第八章 矿山运输与提升808.1 矿山井下运输808.1.1运输任务、方式及线路808.1.2矿车和机车的选择818.2 列车组编制848.2.1列车编组计算848.3 矿井提升878.3.1提升设备的选择878.3.2提升钢丝绳选择888.3.3提升机及天轮的选择908.3.4提升机与井筒的相对位置918.3.5安全系数验算92第九章 矿井排水969.1 矿井涌水量969.1.1矿区水文地质969.1.2矿井涌水量969.2 排水系统及工程设施969.2.1排水方式969.2.1水仓容积
7、969.3 排水设备979.3.1排水设备台数确定原则979.3.2设备的选择计算979.3.2水泵房尺寸999.4 防水措施及人员编制999.4.1矿井防治突水原则999.4.2具体措施1009.4.3人员编制100第十章 地面运输与地表布置10110.1 矿山地面运输10110.1.1矿山内部运输与外部运输10110.1.2地面运输方式与设备的选择10110.2 地表布置10110.1.1工业场地的选择10110.2.2废石场位置的选择102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0311.1劳动安全10311.1.1安全出口10311.1.2设备设施安全10311.1.3矿井安全10311.1.4
8、回采安全10311.1.5爆破安全10411.1.6通风安全10511.1.7运输安全10511.1.8电器安全10611.1.9防洪防水10611.1.10 矿山防火10711.1.11矿山救护10711.1.12 安全教育10811.2工业卫生108第十二章 矿山环境保护11012.1矿山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11012.2污染物控制治理措施11012.3环境管理及监测机构11112.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111参考文献112第一章 设计总论1.1 设计任务1.1.1矿床概括1.矿床成因矿床成因类型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工业类型为贫硫化物蚀变岩型矿床。第二章 矿山地质2.1 矿区地理
9、2.1.1矿区地理位置矿区位于江西省德兴市北东东方向10.5公里处,属花桥镇管辖,普查区在西蒋金矿勘探区北西侧0米标高以下的92156号勘探线之间,地理座标:东经11739541174100,北纬285800285845。面积约2平方公里。2.1.2行政管理系统2.1.3矿区交通矿区交通方便,从矿区往南到金山口3公里,有简易公路相通;由金山口到德兴市公路里程20公里;经德兴到乐德铁路支线香屯火车站公路里程33公里,经香屯到达乐平市公路里程68公里,可与皖赣铁路和206国道相通。经新营至上饶市公路里程108公里,与浙赣铁路和320国道相通(图2-1-1)。图2-1-1 矿区交通2.1.4矿区自然
10、地理本区位于怀玉山脉大茅支脉的西北麓,属侵蚀低山丘陵地形,最高点茅岭海拔456米,地形从北东向南西逐渐变低,一般地形比高100200米,最低处是矿田南西金山口桥底,标高58米,是当地侵蚀基准面。矿田东、西、北三面地形隆起,由新光棉花山朱林岭新济岭系列山岭连接成开口向南的半环状地貌,构成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金山口是矿田水系水量的总排泄口。矿田中部老虎栏铜矿坞龙岗线南北向垅岗把矿田分成金山、西蒋两个次级独立的地形地貌水系网络。本矿区属矿田西部西蒋水系网络的西部。2.1.5矿区气候条件本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委更替分明,因受海洋气候影响,春夏多雨,秋冬干燥,据德兴铜矿气象站1990年1998年资料统
11、计,年平均降雨量2185.4毫米,年最大降雨量2870.4毫米,昼夜最大降雨量311.7毫米,雨季集中于春季和夏初,全年降雨天数150192天,平均171天,秋冬多雾,冬天有霜冻,全年有霜期1641天,平均29天,年最高气温40.5度,最低温度-8.7 度。春夏两季以东南风为主,最大风速为24米秒;秋冬两季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21米秒。2.2 矿床地质2.2.1区域地质1.区域地层区域出露地层有中元古界双桥山群(Pt2sh)、上元古界登山群(Pt3d)、震旦系(Z)和下古生界寒武系()、中生界侏罗系(J)、白垩系(K)及新生界第四系(Q)。以江光-富家坞韧性剪切带为界,北西侧出露双桥山群浅变质
12、岩系,约占全区面积的70%;剪切带南东侧,由北西往南东依次出露登山群、震旦系、寒武系;侏罗系和白垩系零星分布于中西部的银山及东南部盘龙桥焦坑一带;第四系沿河谷和山间盆地分布。区内广泛分布的双桥山群由一套浅变质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夹变质火山熔岩组成。1:20万乐平幅地质图将其划分为第三岩组和第四岩组。铜厂矿区出露第四岩组,经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测定为1401Ma。金山金矿田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第三岩组,按岩性组合分为三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Pt2sh-1):以绿泥绢云母板岩为主,夹有凝灰质板岩、变凝灰岩,分布于西蒋韧性剪切带下盘;第二、三岩性段分布于西蒋韧性剪切带上盘,前者岩性组合以凝灰质
13、板岩、变质杂砂岩为主,后者由中厚层状粉砂质板岩组成。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平缓525。矿田取微金分析样185个,地层平均含金为6.27ppb。2.区域构造金山矿田处于江南台隆与钱塘台坳两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接壤地带,赣东北韧性剪切蛇绿岩构造混杂带、乐安江深断裂带及泗洲庙复向斜三者构成该区基本构造格架(图2-2-1)。图2-2-1德兴地区区域地质略图1.震旦系-寒武系, 2.上元古界登山群,3.中元古界双桥山群, 4.背向斜轴, 5.茅桥蛇绿岩剪切带 6.花桥构造杂岩带, 7.金山韧性推覆变形带, 8.江光富家坞剪切带, 9.八十源铜厂剪切带,10.西蒋韧性剪切带,1.1乐安江深断
14、裂,12.断裂,1.花岗岩,14.花岗闪长斑岩,15.英安斑岩,16.伴生金矿,17.特大型金矿床, 18.大型金矿床, 19.中型金矿床, 20.小型金矿床, 21.金矿点.3.区域矿产本区内生金属矿产丰富,主要矿种有铜、金、银、铅、锌,其中尤以铜矿最为重要。著名的德兴斑岩铜矿田、银山火山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田和金山金矿田皆集中分布于德兴地区,三大矿田内单个矿床达大型特大型规模。铜铅锌矿床伴生有金、银等有益元素,其中铜厂特大型铜矿床,金平均品位0.19克/吨,伴生金储量达超大型规模;银山铜铅锌矿床,金平均品位0.7克/吨,半生金储量达58.5吨,为特大型规模。他们与燕山期深源浅成中酸性斑岩体或次
15、火山岩相伴产出,属岩浆热液(斑岩)型和火山热液型矿床。区内金矿有原生矿和砂金矿两种。已知原生金矿有特大型一处(金山),大型一处(石坞),中型两处(西蒋、朱林),小型四处(石碑、西矿、蛤蟆石和八十源),矿(化)点及矿化异常星罗棋布。矿床在成因上,多属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矿床。砂金矿分布在乐安江和洎水河,有香屯、太白司等处。砂金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河流相的砂砾层中。锰矿和硫铁矿在区内亦占有一定地位。已知乐华锰矿为大型锰矿,其成因属海相沉积改造型。德兴市锰山矿点,属火山沉积型锰矿。官帽山硫铁矿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此外,在大茅山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有坞、锡、铜、钼及萤石矿点零星分布。在茅桥蛇绿岩
16、剪切带中有中村、茅桥等铬镍矿化点产出。2.2.2 矿床地质1.矿床成因矿床成因类型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工业类型为贫硫化物蚀变岩型矿床。2.矿床埋藏范围花桥金矿位于西源岭背斜南段,金山矿田的中西部,东与石碑矿区相连,西邻杨梅岭矿区。矿床受金山西蒋韧性剪切带控制,呈北东走向,倾向北西。金山金矿田位于江南台隆与钱塘江台拗二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的街接地带。如下图2-2-2。图2-2-2 矿区地质略图1.第四系;2.双桥山群第二岩组第二段第一层;3.双桥山群第三岩组第二段第二层; 4.实测断层及编号;5.地层产状;6.背形轴线;7.超糜棱岩、糜棱岩、石英、黄铁矿、铁白云石化带、金矿化带;8.千
17、糜岩、绿泥石、方解石、绢云母化带;9.金矿体及编号;10.0米标高投影线3.矿床地质构造花桥金矿位于金山金矿田中西部,金山金矿田位于江南台隆与钱塘江台拗二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的街接地带。地层:沟谷和缓坡地段有第四系零星分布,其余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第三岩组,为一套浅变质火山碎屑沉积岩夹少量基性熔岩,由凝灰质板岩、砂质千枚岩、变质安山玄武岩、含碳千枚岩组成,成单斜层序产出,走向NE、倾向NW,倾角535。构造:矿区位于西源岭背斜南段NW翼,为一走向NE,倾向NW的单斜构造,其倾角由近水平(510)渐变为缓倾斜(2035)。发育于矿区的缓倾斜推覆型韧性剪切带为含金构造带,走向NE,倾向NW,主剪切面倾
18、角550,长大于2000m,倾向延伸大于1500m,厚300400m。成矿后NE向断层(F1,倾向NW,倾角6080,长1400m左右;F2,倾向NW,倾角6070,长600m左右)和NW向断层(F3,倾向SW,倾角6070,长500m左右)为正断层,对矿体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围岩蚀变:剪切带内各类岩石发生不同程度的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局部见毒砂化、斜黝帘石化等。硅化、黄铁矿化、白云石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2.2.3矿体的地质特征矿区0米以下区段主要有V1、V2和V4三条矿体,以V2矿体规模最大,V2和V1为勘探区内相同编号矿体的延深部分,V4为本次圈出的矿体
19、编号,它们分布于矿区的中深部。V4矿体在上部(3),V2、V1矿体在下部(2),赋存于韧性剪切带主矿化带超糜棱岩、糜棱岩带中,矿体产状受主剪切面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1.V2矿体地质特征V2是矿床的主矿体,也是矿区0米以下区段的主矿体,探明金金属量占本次探明普查储量的84.6%,由43个钻孔工程控制,分布于92136线之间,走向控制长达1300米,倾向控制(0米以下)最大斜深800米(ZK10007-450米),而且矿体尚未控制完毕。V2矿体以112线划分为东、西两个区段,东区段以100线为中心200300米范围是矿化的集中区,矿体往深部延伸尚未控制;而西区段矿化比较集中地段为11612
20、8线约300350米范围,深部控制达-350米(ZK12410),再往深部延伸的可能性较少。矿体赋存2中上部,靠近韧性剪切面产出,韧性剪切带宽度一般为5070米,最大宽度达80100米(126线),凝灰质砂质板岩是矿体顶板标志。矿体产状主要受主剪切面控制,走向北东北东东,倾向北西北北西,其倾角由浅到深由缓变陡,矿体在0米标高以上被F1错落成两个平台,矿体赋存标高分别为2055米和90160米,平台上矿体倾角515间波动;0米标高以下,矿体产状向北西或北北西深部下插,倾角由2545渐变,仅96线0-200米标高,矿体倾角突变为50。矿体走向上呈舒缓波状起伏变化,F1上盘120128线之间,矿体产
21、于高桃坞背形核部附近,矿体呈龟背状凸起,产状趋于平缓。矿体形态为似层状,沿走向、倾向膨大缩小明显,最大厚度为17.69米,最小0.84米,平均厚度3.89米,厚度分级频率1.53.5米居多,占53.7%,厚度变化系数87%,属厚度变化较稳定矿体。矿体单工程最高品位13.08克/吨,表内矿平均品位5.42克/吨,单工程品位13克/吨居多,占65%。其次为35克/吨,占26%。矿体品位变化系数为65%,属有用组份分布不均匀矿体。从矿体品位在空间上的变化看,在F1上盘128线以东浅部地段,13克/吨的等值线呈连续稳定的面型分布,呈310方向展布;在0米标高以下却明显出现两个矿化集中区段,以112线以
22、东,品位大于3克/吨分布在104线至100线150200米范围,标高-100-400米地段;112线以西,3克/吨以上品位集中分布在128线至124线200250米范围,标高-100-350米地段。图2-2-3 V2矿体底板等高线图2.V1矿体地质特征V1探明金储量占矿床总储量7.5%,居第二位。分布在136120线间。浅部被F1断层错切成两个平台,赋存标高为20100米区间。V1赋存I2带中下部,位于V2下方,垂距1030米不等,两者产状一致,同步起伏变化。V1矿体在132130线出露地表,往东被F2错切隐入地下赋存标高0-380米,深部钻孔工程控制见矿10个孔,走向控制长430米,控制斜深
23、370米,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厚度膨缩变化较大,最大厚度3.27米,平均厚2.57米。矿体单工程品位最高13.99克/吨,平均品位5.92克/吨。矿石组成以星散浸染状硅化、黄铁化千糜岩(条带状矿石)为主,夹蚀变超糜棱岩、糜棱岩(块状矿石)条带。图2-2-4(1) 矿体联合剖面图图2-3-4(2) 矿体联合剖面图3.V4矿体地质特征V4探明金储量占矿床探明储量2.7%,分布于矿区中东部122104线区间,赋存标高在0-370米,属隐伏矿体。由14个钻孔工程控制,走向长500米,控制斜深400米。矿体赋存在韧性剪切带中上部(I3带),矿体顶板为凝灰质砂质板岩、变质安山玄武岩或变辉石闪长岩。矿体走
24、向北东北东东,倾向330340,倾角2040间变化。矿体形态为似层状或透镜状,最大厚度1.88米,平均厚度1.73米,厚度变化系数37%,矿体单工程最高品位6.18克/吨,平均品位5.40克/吨,矿体主要由星散浸染状硅化、黄铁矿化超糜棱岩、糜棱岩组成(块状矿石),其次为蚀变千糜岩(条带状矿石)。图2-2-5 矿体中段图表2-2-1 0m标高以下表内矿体特征一览表矿体号分布范围(线)赋存标高(m)形态产 状规 模平均品位(g/t)倾向()倾角()走向长度(m)倾向长度(m)平均厚度(m)V11201360-380似层状透镜状32033025404303702.575.92V2921360-450
25、似层状320330254013008003.895.42V41041220-370似层状透镜状33034020405004001.735.404.其它在矿区0米标高以下区段,钻孔揭露的零星矿体工程质量点共28个,其中表内矿质量点3个,探明金储量占矿床总储量5.2%,表外矿质量点25个。它们分布在13692线间,集中分布在132116线间占72.4%,赋存标高从0-350米皆有。它们主要赋存于I1带和I3带中,I2带中也有少量分布。因此,对矿区深部存在的I1矿化蚀变带仍值得进一步探索。2.3 矿床水文地质2.3.1地表水特征矿区为三面隆起半环形地貌,地形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山岭相连形成一个独
26、立水文地质单元,集水面积3.31平方公里。沿山势走向发育西蒋(陈坑)小溪和石碑(西坑)小溪,近东西流向贯穿矿区,在矿区东部边缘石碑村汇入朱林河。朱林河呈南北流向,流经矿区东缘,流量见(表2-3-1)。由于本区潮湿多雨,雨量集中,集水面积小,岩石透水性弱,地表排泄条件好。地表迳流受季节降雨量控制甚为明显,流量变化大,有的溪流呈间歇性(附图)。据矿区两年半地表水动态观测资料统计,雨季47月流量最大,而十一月至翌年二月旱季流量极小或干枯。详见(表2-3-1)。表2-3-1 溪流流量长期观测成果表河流名称与编号最大流量(m3/s)最小流量(m3/s)正常流量(m3/s)幅度(m3/s)西蒋上溪(7号)
27、2.15760.00034100.09562.1567西上小溪(8号)2.34170.00193120.09882.3391朱林河上游(9号)4.76860.0043680.28834.7636朱林河6.69260.0252100.5286.164注:中的数字为流量出现的月份矿区侵蚀基准面海拔67.31米,洎水河金山口段侵蚀基准面海拔58米,从矿区到金山口折线距离2.5公里,落差近10米,有利于地表水排泄。矿区各探采坑道口均布设在100米标高以上。因此即便是在雨季最大降水期也不会出现影响生产的洪灾。2.3.2矿区含水层划分矿区主要分布有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基岩风化带含水层和构造裂隙含水带三种类型
28、,其含水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主要发育坡积洪积物含水层。分布于山谷底部溪流两侧或谷口洪积扇中以及山麓地带,岩性为混杂的粘土碎石,不具层理,呈半胶结或无胶结之松散状,透水性较强。其厚度变化随地形起伏而异,一般12米,局部超过5米。该层零星分布,仅在冲沟、谷口堆积较厚并且在接受基岩风化裂隙水补给条件下形成孔隙含水层。由于埋藏浅,透水性较好,受降水补给快,水位变化较大,一般水位埋深小于米,均以泉水方式排泄于溪流,流量0.0140.170升/秒,最大流量2.97升/秒,季节性变化显著。在西蒋小溪和石碑小溪下游及朱林河沿岸,发育冲洪积孔隙含水层沿溪流呈带状分带,宽50200米,厚35米。含
29、水层由砾石砂土及粘土等组成,砾径大小不一,多呈棱角,次棱角状,略具分选性。地下水埋深均小于米,石碑大沟(西坑)QJX1和QJX2水位埋深0.45米,抽水试验q=0.0320.196升/秒米,K=1.065.83米/昼夜。(2)基岩风化带含水层发育于基岩风化带中,分布较广,是矿区主要含水层,同时还是构造裂隙含水带的主要补给源。是未来矿坑充水主要因素之一。该含水层在不同地段厚度变化较大,据矿区97个钻孔资料统计,其厚度在2.0456.38米间,平均厚度14.09米。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强烈风化带中,水位埋深取决于地形及岩石风化程度,一般525米,最深52.2米。水位在77.95179.42米标高之间,
30、地下水面与地形同步起伏。该层出露泉水流量较小,均小于0.014升/秒,常呈间歇状裂隙下降泉。SHKX2抽水试验q=0.000057升秒米,K=0.00015米/昼夜。(3)构造裂隙含水层风化带下部基岩是一套以板岩为主缓倾斜的浅变质岩系,为不透水或弱透水层,沿构造破碎带形成一定规模的构造含水带,其与上层风化带含水层无明显界线,水力联系非常密切。该层地下水通过断层破碎带及裂隙进入坑道将是深部矿坑充水的主要水源。揭穿构造裂隙含水带的SHKX1,抽水试验q=0.0004升/秒;k=0.0006米/昼夜。从坑道裂隙玖瑰图可看出,矿区发育北东、北西两组含水构造裂隙,构成矿区构造裂隙含水网络。矿区现已开拓的
31、55米、85米、115米及105米4个中段的坑道揭露出的情况表明,这两组含水裂隙带属紧闭型结构面,导水性不甚强,加上缺乏补给水源,只是局部见零星滴水,潮湿区甚少,坑道多数干燥无水。区内发育的F1、F2、F3属成矿后断层,规模较大,明显错切矿体,但其富水性和导水性极弱。钻孔所揭露的断层破碎带岩芯完整,裂隙多呈闭合状态,构造角砾均为碳酸盐、绿泥石及硅质胶结;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资料表明,钻进中除ZK11603和ZK11002受坑道影响仅有微弱漏水外,其余钻孔都返水,吸水量极小或不吸水。矿区F1、F2、F3、虽对矿体切割强烈,但从其结构面特征和胶结程度分析均无较大导水可能,对矿床开采不会有较大影响。
32、(4)隔水层远离断层地段,基岩风化带以下的岩石裂隙率仅在0.0020.0092,且裂隙多呈闭合状态,其岩层基本上不透水或弱透水。钻孔简易水文资料表明:绝大部分钻孔均返水,吸水量极小。据坑道调查,55米、85米、105米和115米个四个中段坑道大多数地段干燥无水,干燥区占8590,由此可见,除构造裂隙带及风化带外,缓倾斜的板岩、千枚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水作用。2.3.3地表水、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矿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均由大气降水补给,地形有利于地表水迳流、排泄,而且基岩透水性较弱,地下水通过浅部含水层由高处向低处迳流,最终以泉水形式排泄于地表。另外,地下水水质类型以HCO3-Ca、Mg型为主
33、,PH值6.68.0,矿化度小于1.0g/L。2.4 矿石质量与储量2.4.1矿石质量特征1.矿石特征普查区内矿体为勘探区同编号矿体(新编V4矿体),在0米以下区段的延深部分,经对比研究,普查区与勘探区矿体在矿石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方面基本一致。现将0米以下区段矿石特征归纳如下:矿石矿物组成简单,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黄铁矿、金红石、磁铁矿、毒砂、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绢云母、绿泥石等。自然金成色96.94%,单体裸露金占91.21%,包体金占8.79%,金颗粒以细粒为主,形态有不规则粒状、他形粒状、椭圆粒状、园粒状、脉状等,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及石英。矿床主
34、要有用组分为金,表内矿体平均品位5.44g/t,表外矿体1.59g/t伴生有益组分含量低,无回收价值;伴生有害组分砷平均含量0.118%,无明显分布规律,有机碳含量0.0019%,石墨碳0.148%。矿石结构主要为超糜棱结构、糜棱结构、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次为包含结构、乳滴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以星散浸染状、角砾状为主,次为脉状、网脉状、皱纹状构造。矿石自然类型为块状矿石和条带状矿石,工业类型为原生贫硫型金矿石。2.矿石品级根据矿化强度特征,矿石可划分为以下四个品级(1)金品位1Au3克/吨主要分布在矿体的边部和主矿体内的千糜岩和糜棱岩中,矿石具中强硅化、黄铁矿化,绝大部分被圈入表外矿中
35、,(2)金品位3Au5克/吨矿石以强硅化、黄铁矿化的超糜棱岩和糜棱岩为主,在V2矿体这一品级的矿石占的比例多,此外还有V1、V4矿体。(3)含金品位510克/吨矿石以硅化、黄铁矿化的千糜岩和碎裂超糜棱岩为主,夹有石英脉及硅质条带,这一品级的矿石分布在V1、V2和V4矿体中。(4)含金品位大于10克/吨矿石以强硅化、黄铁矿化千糜岩和碎裂超糜棱岩为主,夹有石英细脉和石英透镜体,主要分布在V2矿体中,在V1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3.矿体围岩地质特征矿床各矿体的近矿围岩与矿体为同一地质体,矿与围岩为渐变过渡关系,矿体界线靠样品圈定。主矿体V2上盘围岩为星散浸染状硅化、黄铁矿化超糜棱岩,部分地段为弱蚀变凝
36、灰质砂质板岩及变质安山玄武岩,后者有时紧贴在矿体的的顶板出现,厚度几十厘米至数米十余米;下盘为星散浸染状硅化黄铁矿化千糜岩,由矿体向下盘围岩方向,蚀变千糜岩中的黄铁矿含量逐渐减少,绿泥石及碳质含量趋于增多。矿体矿化连续稳定,矿体内部极少出现夹石。据统计,V2近矿围岩金的平均品位0.762克/吨。V1矿体上下盘围岩均为星散浸染状硅化、黄铁矿化千糜岩,黄铁矿化较矿体弱。局部出现薄层的变质安山玄武岩。矿体围岩的金品位在0.11克/吨之间变化。V4矿体的顶板为凝灰质砂质板岩,下盘为星点浸染黄铁矿化的千糜岩或糜棱岩,矿体围岩的金矿化在零点几克/吨间变化。2.4.2矿区储量1.矿床工业指标沿用以前西蒋矿区
37、金矿勘探地质报告所执行的工业指标,矿床工业指标为:边界品位:Au 1.0g/t块段最低工业品位:Au 3.0g/t矿床平均品位:Au 5.0g/t矿床最小可采厚度:1.2m夹石剔除厚度:2.0m当厚度小品位高时,采用相应mg/t值。2.矿区储量据德兴市花桥金矿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3月提交的江西省德兴市西将金矿0米以下区段储量地质报告,矿区地质储量见表2-4-1。表2-4-1 矿床地质储量表储量级别表 内表 外矿石量(t)金属量(kg)品位(g/t)矿石量(t)金属量(kg)品位(g/t)D9656565269.345.4624341453790.461.56E132411703.245.31
38、7997071334.791.67D+E10980675972.585.4432238465125.251.59江西省金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限公司于2004年5月19日以赣金林储审字2004021号对矿区保有储量地质报告进行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并于2004年5月21日经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以赣国土资储备字2004007号备案,储量评审见表2-4-2。 表2-4-2 0米以下区段地质储量认定表储量类别储量级别新分类编码矿石量(t)金属量(kg)品位(g/t)表内D33396565652695.46E334?1324117035.31D+E333+334?109806759725.44表外D2S222
39、43414537911.563.设计利用资源储量花桥金矿生产十多年来,在0m标高以上区段生产探矿共获得B级矿石量242.16t,比原勘探地质报告B+C+D级矿石量增加38.61%。由此可见,原地质勘探的矿石量,不论是C级,还是D级,基本上是可靠的。0m标高以下区段2002年有色勘查四队按钻探100120m求D级,200240m求E级,获得D+E级表内矿石量65万t,金属量3.14t,品位4.83g/t,2003年花桥金矿在0m标高以下区段加密勘探,使勘探线间距由100200m变成50100m,虽然未能使D+E级升为C+D级,但重圈后获得D+E级表内矿石量109.8万t,金属量5.97t,品位5
40、.44g/t,由此可见,随着勘探程度提高,储量不降反升。由于0m标高以下区段矿体埋藏深,地表钻探效果不理想,投入的勘探工程有限,地质储量级别仅为D、E级,其中E级矿石量占22%,今后储量升级要依赖井下坑钻工程进行,故本次设计将D、E级储量一并考虑。要降低资源风险,比较经济的途径是先下探矿井,除了在基建地段进行基建探矿以外,还要在基建范围之外由上至下进行一定范围的地质勘探工作,使相当部分的D+E级储量升至C+D级储量。2.5 生产地质工作2.5.1基建探矿探矿范围:采矿开拓范围为92132线间的0-300米之间,基本上把D+E级储量升为B级储量,把D+E级储量升为C级储量。探矿网度手段:以坑探为
41、主,结合钻探,25m30m求B级储量,50m60m求C级储量。探矿布置基本原则:穿脉尽可能结合采矿工程,间距12m在探求B级储量地段穿脉间矿体尽可能用钻孔控制,在矿体端头则用沿脉控制。在中段上、下界之间尽可能用钻孔控制,在矿体倾角平缓的矿头则用上山控制。探矿沿脉、穿脉及上山为采矿所利用,断面规格2m2m。基建探矿工程取样:沿脉及上山中每隔4m在掌子面上垂直矿体方向刻槽,穿脉在其一壁连续刻槽,刻槽规格10cm3cm样槽长11.5m钻孔按长1.5m全芯取样。坑道及钻孔取样长度均超出矿体边界1个样品长度。预计坑道取样2131个,钻孔取样864个,共2995个。2.5.2生产探矿为了保证矿山生产连续进
42、行,维持三级矿量平衡,进行生产探矿。探矿网度、手段,探矿工程布置,探矿工程取样参照基建探矿进行。按照基建期探矿比坑探70.58m/万t,钻探85.31m/万t,及矿山每年所需矿量,预计年坑探2329m,钻探2815m。取样除在探矿工程中取样外,在采准切割的沿脉,上山及留矿采矿方法中的采场进行刻槽取样,采准切割中的沿脉,上山采样同探矿沿脉,上山中的采样方法。采场刻槽在工作面上按8m间距垂直矿体走向连续刻槽取样,留矿法的采场可以在采场爆堆上拣块取样,所有采场均可在矿车上按三点法取样。留矿法的采场放炮一次取个样,矿车取样按出矿竖井划分,各个竖井天三班1个样。预计年取样3728个。第三章 矿山企业年产
43、量和服务年限3.1 矿山年产量3.1.1按合理开采顺序同时回采矿块数验证矿山年产量矿山日产量为:600t/d,年工作日为:330d;矿山年产量为:600330=198000t。按如下公式计算:式中:A矿山年产量(吨/日);g矿房日产量(吨/日),要求出加权平均值,75t/d;N单阶段中可布置的有效矿块数(个);t年工作日,330d;Kk 由矿房产出的矿石日产量占矿块采出矿石日产量的比重(%); 同时回采矿块的有效利用系数,0.2。阶段中可布置的有效矿块数N,可按作图法具体布置来确定,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出:式中:L阶段中的矿床总长度(米),1300米; Lb矿块沿走向的长度(米),12米;(阶段
44、中)矿体总长度或面积的利用系数,取0.5。则:矿块生产能力为75t/d,单阶段可布置有效矿块86个,年工作日t取330天, Kk取83%。则有t/aA=322048(t/a) 198000(t/a)由此可见能满足矿山的年产量。3.1.2按矿床开采年下降深度验证矿山年产量 式中:S矿体水平可采面积(米2),S=10400米2;A矿山年产量(t/a)t;v矿床开采的年下降速度(m/a),v=10m/a;r矿石体重(t/m3),r=2.8t/m3;k工业矿石回收率(%),k=86%;废石混入率(%),=9%。将以上各个数据代入公式得: 由此可见能满足矿山的年产量。3.1.3按及时准备新阶段验证矿山年产量 式中:A矿山年产量(t/a); Qj阶段中可采矿石工业储量,Qj= 488791t; Ti阶段开拓、采准所需的时间(a),Ti=1.5a; 阶段回采超前开拓与采准的系数当矿床要素稳定,有用成分分布均 匀时,=1.11.2;当矿床埋藏要素变化较大,有用成分分布不均匀 时,=1.21.5;当矿床埋藏要素极不稳定,有用成分分布极不均匀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