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的缘由摘要: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迅速崩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由某一个主要原因或几个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南京政权绝没有在排斥共产党的前提下由国民党人单独建立起一个现代国家,完成中国现代化的任务这样的一种能力。 这个政权谈不到对工农民众的政治动员,在城乡社会均无可靠的统治基础,可以依靠的力量也因传统社会弊端和近代以来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堪依靠。【1】 南京政权缺乏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起码条件。这样就导致了其勉强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呈现出走向失败的必然趋势。失败的速度如此之快,则是外敌入侵和共产党竞争的双重结果。近代中国由乱到
2、治的转折时期需要一个过渡性政权,南京政权正好起到了这个作用。 正文: 酿成国民党政权于抗战胜利四年后猝然崩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25年5月城乡间大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封建统治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中国大地上初步具备了建立一个崭新民族国家的条件。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北伐军会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横扫半个中国了。但希望之花,并未能结出理想之果。首先在领导中国如何前进的精英分子之间产生了分歧。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人用武力排斥了共产党人对这一事业的领导,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南京建立了新的政权。从这个政权刚一成立所发表的一系列文告来看,蒋介石等人实质上是想走一条不同于共产党人的所谓“稳健”道路来改造中国
3、。【2】 他们也接过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将土豪劣绅、军阀残余、贪官污吏和共产党人共同作为打倒的对象。目的是想在排斥共产党人的前提下由国民党人单独建立起一个现代化国家,完成中国现代化的任务。问题的关键在于南京政权绝没有这样一种能力。 我不揣浅陋,试图从这个政权统治中国20多年总体运行的轨迹方面着眼,探讨其何以至此,进而指出其最后崩溃的历史必然性。显然,在这一复杂的历史现象面前,对细节问题的纠缠无济于事的。以下叙述的要点,依次为:南京政权缺乏建立和巩固现代国家的起码条件;勉强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其崩溃的速度因外敌入侵和共产党竞争而加快;南京政权的过渡性质。 一、 南京政权缺乏建立和巩固
4、现代国防的起码条件照常理来说,创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必需的要素是全民性的政治动员。但南京政权在统治中国的过程中却在这方面出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1928年12月29日,蒋介石在名义上完成了中国的统一。【3】当时,蒋介石自己认为:“我们中国国民党是以青年、知识分子及农、工、生产者等广大劳动民众为社会基础的。”【4】大革命中的国民党确实是这种情况。据统计,那时国民党的党员成分中,至少有70%以上的人是来自工农劳动阶级,其次是小资产阶级。真正负责国民党的组织和发展的,从中央到地方大多为共产党人。但南京政权却是在反共、“清党”的基础上产生的,排斥共产党后,其党员人数异常缺乏。就党员本身的广泛代表性来说,
5、1927年以后的国民党同大革命时的国民党相比已是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了。南京政权已不再把工农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早在蒋介石等人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就因为没有可靠的工人力量而只能在青红帮分子身上打主意。乡村中间再也没有真正真正意义上的农会组织。1930年中央政治会议通过的农会立法原则规定农会会员条件为“耕作农地面积在二十亩以上”,“中等以上学校毕业习农者。”于是土豪劣绅这个南京政权成立时要打倒的势力便成了其统治乡村的依靠力量,成了它事实上的社会基础。国民党政权与土劣、地主的联合,本身就是与农民的背离;依靠前者作为自己的统治基础,其统治的对象也就是广大农民。结果是前者不能同自己在真正意义上合作,而把后者
6、却完全失去了。 而且,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标志着国民党政府统治在经济上即将全面崩溃。国统区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运动,形成反蒋第二条战线。这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统治上统治崩溃。【5】 在城市,工会被解散;工人组织不再合法。领导工人运动的共产党人及部分国民党左派被“清除”。而南京政权迫切需要的是资本家的钱财。其间巨大的矛盾也就产生,以致于这些人政治上的代表大多都在后来倒向共产党方面。 或许有人说,军队才是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统治中国的基础,我们再来看这个基础如何。蒋介石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心理方面着眼,认为“北伐成功太快”而使得这些方面没有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军
7、阀和军阀部队未经战斗就来归顺,也有的是稍经接触就告投降。蒋介石只是把他们简单地收编过来,成了自己的军队,但他的实际控制力却要打一个级大的折扣。尽管蒋多年来处心积虑地要消灭他们,扩大嫡系的中央军,但中央军在国民党的军队中始终是少数。【6】二、 勉强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 南京国民党政权在下没有稳固的统治基础,也就失去了建立一个国家的起码条件。但它毕竟建立起了一个现代形式的政权,这是一个高层机构。这个政权机构及行政人员上上下下的运动情况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首先,最上层的中央机构本身就是各类势力和派系的大杂烩。“清党”之后,南京政权排斥了一大批国民党二届中央的合法委员,南京政权内合法的二届中
8、央委员只有张静江等5人。相当一部分人则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各个地方的实力派。这一特点导致的连绵不断的内战和派系纷争一直与南京政权相始终。 败退台湾初期,痛心疾首的蒋介石一方面对大陆的失败进行检讨,认为根本原因是军队“主义不明”、“心志不坚”;首先则在于国民党一些党员“变党变节”,以致“民心涣散,士气坠丧,形成分崩离析的局面。”此外国民党的组织纪律、对民众和青年的宣传教育也都存在很大的问题。【7】 南京政权还通过训练中下层干部的办法,来达到推行政务的目的。结果这些人毕业后,不仅没有表现出什么成绩来,还自设各县的“同学分会,与党部人员时有派系之争。” 或许有人说,如果蒋介石的南京政权拥有一批忠实自己的
9、各级干部的话,那么政令推行和建设国家的步伐就顺利得多了,绝非如此!这又牵扯到当时的整个社会风气问题。【8】 抗战时期,蒋介石痛斥高级军官的“骄奢淫逸,甚至利用经济封锁来走私”,提醒他们“处于中国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如果稍一不慎,就没有不腐败坠落的。” 从根本上说,这种现象来自传统风气的影响,但腐败贪污现象的空前严重性,却与近代以来变化了的环境有关;西方高度的物质文明的输入,更加刺激了官吏贪赃枉法的胃口。三、其崩溃的速度因外敌入侵和共产党竞争而加快 上述现象表明:南京国民党政权的产生本身就严重的先天不足,这架政权机器异常勉强地运转着。社会的稳定,需要其内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三个系统间的高度协
10、调。南京政权统治下,这三个系统各自本身就不完善,更谈不到其间的协调吻合了。政治方面的情况前已尽述,而经济发展的结果谁都知道是少数人暴富而整个国民经济陷于崩溃之中。 南京政权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缺陷更加明显:对共产党的“清除”,对工农大众的背弃和镇压,已使得它愧对于三民主义和故去的孙中山先生。面对20世纪以来广泛传入国内的各种新思潮和新文化运动后封建文化市场的急剧缩小,蒋介石只能发出“人欲横流”的感叹。除强力压制以外,谈调和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新生活运动也以空前的规模发起过,但都未收到过实效,都因过于形式化而失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南京政权都不可能巩固其统治。 上述各种情况,任何一点都足以致南京政
11、权于死命!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使得国民党政权雪上加霜,正如病入膏肓的人又遭到沉重的一击,这个政权崩溃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在抗战这个民族存亡的重大关头,国民党政权仍谈不到利用发动广大的工农群众,而只能依靠军队和政府本身。【9】这是因为大革命时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给他们刺激太大了,印象太深了。 国民党政权在通往崩溃的道路上越滑越快。40年代后期,上述诸多矛盾交错、汇集起来,总体爆发,加上来自完全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打击,终于被迫在1949年“国府迁台”而孤悬于东海,没有任何内部或外部的因素可以扭转这一趋势,而为失败的根源一直与国民党政权的存在相始终。 事实上,蒋介石早在1933年就公开承认“
12、几年以来的革命又失败了。”“政治上不进则退的恶影响,已将过去的一切军事胜利销蚀无余。”【10】 蒋介石等人在20年代排斥共产党之后,不但不能单独地承担起领导中国前进的重任,反而使得自身一直沿着失败的轨迹运行,排斥共产党的结果是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南京国民党政权所缺乏的或无法做到的,正是共产党人所擅长或拥有的:土地改革等措施吸引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口;统一战线的成功使得开明士绅、民族资产阶级及统治上的代表都站在自己的大旗下;同重庆、国统区的腐败相比,延安及解放区成了国人希望的象征;而中共内部组织的严密性,更是令蒋介石心驰神往而不可得的东西在这样的对手面前,南京国民党政权除了“跳出圈外
13、”,再也没有其他选择。四、南京政权的过渡性质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由乱到治总有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内,旧的秩序在挣扎,新的秩序在催生,纷乱的意识形态要定于一,统治者的各类经验要积累,权威人物要产生,而这种承前启后的任务又异常艰巨,所以过渡时期的政府总是短命的:秦朝和隋朝是明显的例子。南京政权亦然,而且这个政权的负担尤其严重:它一方面要完成由乱到治转变的一般使命,又要时刻应付来自列强的严峻挑战,这显然是其无法胜任的。当这两种压力俱来时,南京政权崩溃的日子也就更近了。 对中国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走向现代化这样一个历史使命来说,上世纪20年代曾露出了希望的曙光,但国共两党都没有能力单独完
14、成它,应该走一条两党联合的道路。这是连蒋介石本人都公开承认的。既是如此,他却走上了一条排斥共产党,进而导致其政权自我毁灭的道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但南京政权毕竟还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通过这一过渡,中国人于40年代末寻找回晚清以来丧失了的政府权威,诞生了真正独立的民族国家,全新的秩序也建立起来。一个真正有计划、有组织的现代化运动便告开始。参考资料:【1】兵败大陆289页(团结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2】兵败大陆291页(团结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3】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下)105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4】兵败大陆292页(团结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5】曙光初现297页(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6】蒋介石大传263页【7】先总统蒋公全集186页(台湾中国文化大学1984年版)【8】蒋介石大传218页【9】中国革命史162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0】兵败大陆299页(团结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 4/7/2009 12:16:07 AM 9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