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3.31MB ,
资源ID:984839      下载积分:2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wodocx.com/d-9848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无线通信实践教学模块设计——基于D1800的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系统设计-毕业设计.doc)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发送邮件至262216212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无线通信实践教学模块设计——基于D1800的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系统设计-毕业设计.doc

1、 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无线通信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基于D1800的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系统设计 姓 名 摘 要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出现使无线通信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系统之中。论文介绍了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市场性和广泛性,提出将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系统设计列为无线通信教学模块,作为高校科研实验素材的设想,让学生从基础的教学模块设计中掌握系列的无线通信实践系统,激发学生学习无线通信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无线通信实践水平,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断扩大无线通信市场,为培养更多无线通信市场专业人才打下基础。论文完成了系统的原理图及PCB的设计。在设计时考虑了系统的抗干扰性

2、和电磁兼容性,从元器件的布局及走线等方面来采取措施。论文设计了一款基于D1800的音频信号处理硬件平台,该平台有接收电路,发送电路,调制电路,混频电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其中主要以接收电路和发送电路为主。该系统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电路,调频波段为88MHz108MHz,工作电源电压为2.5V5V,信噪比80dB,对讲距离为50100米。关键词: 无线通信;硬件系统;音频信号;调频;教学模块;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FM radi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s more widely used in t

3、he actual system being.The paper introduces FM radio and extensive market, proposed as an FM radio intercom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aching module, and as the idea of university research laboratory material; Students from the teaching modules based on the design of practical control systems o

4、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ries, and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Thus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level of the student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actice to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expanding wire

5、less communications market,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arket to cultivate more professional basis.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completed the schematic and PCB design. Taking into account in the design of anti-jamming systems an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from the layout and alignment of the comp

6、onents, etc. to take measures.In the paper, one based on D1800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hardware platform, The platform to receive the circuit, sending circuit, modulation circuit, mixer circuit, amplification circuit, oscillation circuit, mainly to receive circuit and the transmitting circuit. The f

7、irst stage of the system oscillation and amplification circuit, the second stage for the launch of the circuit, FM band is 88MHz-108MHz, operating supply voltage of 2.5V-5V, SNR80dB, intercom distance 50-100 meters.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rdware systems; audio signal; frequency modulatio

8、n; teaching module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第1章概述11.1无线通信教学实践平台背景11.2调频收音机对讲机概述21.3设计内容3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42.1系统分析42.1.1对讲发射原理42.1.2收音机(或接收)原理52.1.3系统总体原理图52.2芯片选型62.2.1D1800芯片介绍62.2.2D2822芯片介绍62.3本章小结7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83.1通信系统基本设计83.1.1阻抗均衡电路93.1.2LC振荡电路93.1.3调制放大电路103.1.4收音机接收电路113.2系统波形测试123.3PCB板设计143.3.1PCB板布局

9、布线设计143.3.2系统干扰163.3.3系统抗干扰设计173.4本章小结19第4章总结与展望203.5总结203.6展望20参考文献21致 谢22III第1章 概述1.1 无线通信教学实践平台背景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和潜在力,在巨大就业压力的基础上,如何使其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潜在力,做一个能够跟社会延展真正接轨的人呢?学校的实践教学给了学生这样一个平台,其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设置不同的教学实践平台,其中无线通信占据着无法取代的地位,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更是表明了无线通信领域的人才需求。而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系统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依据其广泛的市场性和

10、普遍的民用性,将其列为无线通信教学模块,作为高校科研实验的素材,使学生能更好的将所学理论付诸于实践,更好的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无线通信实践水平,以小见大,让学生从基础的教学模块设计中掌握系列的无线通信实践系统,为大学生能更快更好的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打下基础,做一个能够跟社会延展真正接轨的人。 近年来,我国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上市,“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电信产业的一股强劲力量,不断地推动着全球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发展并引领电信市场的建设方向。在这个多元化的无线电通信世界里,无线电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仅手机一项就有GSM、GPRS 、WAP、CDMA等供消费者选择。但作为最基

11、本的无线电通信工具对讲机的地位却是无法取代,时日至今,对讲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专业无线电通信市场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尚未引起人们足够关注的公众对讲机,在不经意间,这个曾经是公众禁区的大门静静地开启了,2001年12月6日,国家批准和开放了409410MHz作为公众对讲机频段,规定在此频段使用功率不大于0.5瓦的民用对讲机无须申请执照。公众对讲机市场的全面开放,意味着在公众无线电通信方式上,人们又多了一种选择9。对于具有如此大的发展潜力和商机的对讲机无线通信行业,将其列为各院校的教学工具,作为科研实验素材,既是应社会之需,为其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也是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1.2 调频

12、收音机对讲机概述对讲机通信在1985年以前是我国主要的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如今随着公众移动通信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为一个重要的专业通信市场。现在,人们对对讲机的认识已达到空前的高度,对讲机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已成为国家安全、公安警察、交通管理、石油化工、建筑施工、机械制造、宾馆酒楼等部门重要的无线通信装备。对讲机是一个有很强增长力的行业,由近十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到,即使世界经历了金融危机,在此时期内世界经济的各个重要领域,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移动通信包括专业无线通信和公众低功率民用对讲机,在同一时期内仍保持强劲的增长率,这说明移动通信有很强的增长力

13、,而从这一角度来说,信息时代的21世纪是移动通信的世纪,中国是21世纪移动通信最大的市场,也是世界上对讲机最具发展前途的市场之一。对讲机产业是我国移动通信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产业布局呈现相应的比较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制造企业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珠三角一带。近年来,我国对讲机产业在通信产业快速发展的拉动下,超常规高速发展,仅深圳无线电通信制造企业就有近200家,无线电通信设备制造总产值有400亿元之巨,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最重要的对讲机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多生产对讲机企业基地之一,专业从事对讲机生产的企业(包括外销企业)就有四十多家。其中对讲机品牌企业10余家,创造了国内产量最大、在理论和实践上位

14、列世界前五名、服务全球用户的对讲机品牌,抢了洋品牌不少的饭碗。一批起点较高的“中国造”已经向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出口贸易呈增长趋势。对讲机市场的迅猛发展,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国民经济有了高速发展。今天我国已是世界移动通信第一大国,但由于我国人口达13亿之多,我国每百人拥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一反差巨大的情况既说明我国在发展移动通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预示了今后发展我国对讲机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前景,随着建筑业、交通业、石油化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讲机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对讲机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对讲机总的发展趋势,将加速提高对讲机产品的技术含量,朝着智能

15、化、个性化、轻巧型的方向发展,朝着民用的方向发展。品牌的东西不仅好在“形”,更在“神”,而这种说不清楚的“神”就是由设计水平决定的。因此,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把国内的民用对讲机市场培育起来,也是我国对讲机制造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样自然就有了进一步提高和创新的基础9。1.3 设计内容系统设计了一款基于D1800的音频信号处理硬件平台,该平台有接收电路,发送电路,调制电路,混频电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其中主要以接收电路和发送电路为主。此外,根据系统要求(如性能、价格、功耗、供货商)选择电路芯片型号。设计好电路后使用Altium Designer 6.6画出原理图,并设计成PCB板,最终印刷成电路

16、板并实现调试工作。在设计PCB板时考虑了原件的封装、尺寸、以及板子的尺寸,同时在元器件布局的时候也考虑了系统的抗干扰性、电磁兼容性、稳定性等等。基于具有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加上此领域技术和人才的缺乏,将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列为院校的教学工具,作为科研实验素材,既是应社会之需,为其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也是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 系统分析本套件用的核心芯片为D1800,它作为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选用D2822,对讲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电路,采用专用的发射管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它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

17、灵敏度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只要按要求装配无误,装好后稍加调试即可收到电台,无需统调9。系统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它由接收电路,发送电路,调制电路,混频电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几个部分组成。驻集体(声音)音频放大调制LC振荡高频信号(天线)混频本振信号中频信号(10.7MHZ)中频放大检波耦合放大喇叭图2.1 系统发射、接收框图2.1.1 对讲发射原理 变化着的声波被驻极体转换为变化着的电信号,经过R1、R2、C1阻抗均衡后,由VT1进行调制放大;C2、C3、C4、C5、L1以及VT1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结电容Cce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在调频电路中,很小的电容变化也会引起

18、很大的频率变化,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Cce也会有变化,这样频率就会有变化,就达到了调频的目的;经过VT1调制放大的信号经C6耦合至发射管,VT2再通过TX、C7向外发射调频信号,VT1为9018是振荡放大三极管,VT2为D40是专用发射管9。2.1.2 收音机(或接收)原理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C9耦合到IC1的19脚内的混频电路。IC1第1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L4、C、C10、C11等元件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在IC1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10.7MHz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由IC1的7、8、9脚的内部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7、8、9脚外接的电容为高频滤波

19、电容;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耦合至12脚内的功放电路,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11脚输出,经过R10、C25、RP,耦合至IC2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9。2.1.3 系统总体原理图图表 2.2 系统原理图2.2 芯片选型2.2.1 D1800芯片介绍D1800为单片FM/AM 收音机电路,FM部分包含混频,本振中放,鉴频,静噪,低通滤波器等;AM 部分包括高放检波,此外还有音频驱动级和功放电路,用一块D1800电路和少数外围元件,可制作完整的收音机。其主要特点有外接元器件少,功耗低为5.6mA/FM,工作电压较低,其工作电源电压范围为

20、2.5V5V。引脚功能如表 2.1所示:表 2.1 D1800引脚功能引出端序号功 能符 号引出端序号功 能符 号1FM本振输入FM OSC12功放输入PW IN2AM高频控制IF13静噪MUTE3电源Vcc14前置输出OUT4滤波LPF15FM/AM 移换开关CHANG5滤波LPF16移相端PHASE6滤波LPF17移相端SHIFTER7滤波LPF18地GND8滤波LPF19FM 输入FM IN9滤波LPF20混频器旁路MIX DET10FM鉴频旁路FM DET21AGC 控制AGC11功放输出PW OUT22AM 输入AM IN其特性曲线如所示:图2.3 D1800特性曲线2.2.2 D2

21、822芯片介绍D2822 用于便携式录音机和收音机作音频功率放大器。电源电压降到1.8V 时仍能正常工作,交越失真小,静态电流小,可作桥式或立体声式功放应用,外围元件少,通道分离度高,开机和关机无冲击噪声,软限幅9。引脚功能如表2.2所示:表2.2 D2822引脚功能引出端序号功 能符 号引出端序号功 能符 号11 通道输出1 OUT52 通道反相输入2 IN-2电源Vcc62 通道同相输入2 IN+32通道输出2 OUT71 通道同相输入1 IN+4地GND81 通道反相输入1 IN-其特性曲线如图2.4所示:图2.4 D2822特性曲线2.3 本章小结本章从全局出发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探讨

22、了基于D1800的音频信号处理硬件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并根据各个功能模块特点对主要处理器芯片的选型进行了分析。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3.1 通信系统基本设计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进行两种变换和反变换。在发送端,第一个变换是输入变换器,它把传递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该信号一般是低频的,通常称该信号为基带信号;第二种变换是发射机将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有效传输的信号形式,并送入信道,这种变换称为调制。在接收端,接收机从信道中选取欲接收的已调波并将其变换成为基带信号,此变换成为解调;输出变换器最后将基带信号变换为相应的信息。在无线通信中,必须把基带信号变成射频已调

23、信号原因有二:第一是为了有效的把信号用电磁波辐射出去,而为了有效的将信号的能量辐射到空间,必须要求天线的长度和信号的波长比拟(例如至少十分之一),因此为了有效的辐射,发射信号的频率必须是高频。第二是为了有效的利用频带,一般要传送的基带信号频率范围都差不多,比如对讲机的工作频率范围为88MHz108MHz,如果对讲机直接发射这些信号,就会相互干扰,令接收机无法区分,只有将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调制到对应的不同频率的载波上,变成中心频率的频带信号,接收机才能任意选择所需要的音频信号而抑制其余不需要的干扰9。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3.1所示:信息源发射机信道噪声和干扰输入变换器接收机输出变换器收信者图3

24、.1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3.1.1 阻抗均衡电路阻抗均衡是校正因频率不同而引起的衰减(即传输损耗)及相位差不同的网络。能校正衰减与频率关系的,称为“衰减均衡器”;能校正相位差与频率关系的称为“相位均衡器”。均衡器通常串接在放大器的电路中,是为平衡电缆传输造成的高频、低频端信号衰减不一致而设置,因为电缆的衰减特性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常用的衰减均衡器,又称为幅度均衡器,一般由线圈、电容器、电阻等元件组成9。变化着的声波被驻极体转换为变化着的电信号,经过R1、R2、C1阻抗均衡后,由VT1进行调制放大。如图3.2所示:图3.2 阻抗均衡电路3.1.2 LC振荡电路C2、C3、C4、C5、L1以及

25、VT1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结电容Cce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在调频电路中,很小的电容变化也会引起很大的频率变化,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Cce也会有变化,这样频率就会有变化,就达到了调频的目的9。如图3.3所示: 图3.3 LC振荡电路3.1.3 调制放大电路信号经过VT1振荡放大三极管调制放大后经C6耦合至发射管,再由VT2发射管通过TX、C7向外发射调频信号,其中L3和C8构成LC选频回路。 如图3.4所示:图3.4 调制放大电路图3.1.4 收音机接收电路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C9耦合到IC1的19脚内的混频电路。IC1第1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L4、C、C10、C11

26、等元件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在IC1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10.7MHz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由IC1的7、8、9脚的内部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7、8、9脚外接的电容即C17、C18、C19为高频滤波电容;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耦合至12脚内的功放电路9。如图3.5所示:图3.5 D1800接收电路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D1800的11脚输出,经过R10、C25、RP,耦合至IC2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如图3.6所示:图3.6 IC2功率放大电路3.2 系统波形测试由驻极体输入的电信号,测试幅度为200mV,频率为7.3

27、53KHZ,如图3.7所示:图3.7 电信号经VT1进行调制放大,得到FM波,其幅度为280mV,频率为6.061KHZ,如图3.8所示:图3.8 FM波经过VT1调制放大的信号经C6耦合至发射管,VT2再通过TX、C7向外发射调频信号,其幅度为202mV,频率为90.09MHZ,如图3.9所示:图3.9 发射信号3.3 PCB板设计在PCB设计中,布局布线是完成产品设计的重要步骤,设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布局布线的规则,否则会造成电磁干扰,对板卡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所设计的系统的电路图及PCB布线都是在Altium Designer 6.6下完成的9。本文的PCB板为两层板。3.3

28、.1 PCB板布局布线设计在PCB板的设计中,器件的布局尤为重要,器件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相关器件应尽量放的靠近些。2. 远离易产生噪声的器件。3. 高速和低速电路分开,相关元器件分别集中在一起。在PCB板的设计中,地线和电源线的布局布线很重要。正确的接地与屏蔽可以解决大部分的干扰问题,在进行电路板地线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单点接地与多点接地选择。在低频电路中,导线与元器件间的间隔影响较小,而接地电路中的环流引起的干扰对系统影响较大,因而屏蔽采用一点接地,在高频电路中,地线阻抗变得很大,此时应尽量降低地线阻抗,应采用就近多点接地法。2. 数字信号地与模拟信号地分开连接,最终通过

29、磁珠单点相连,消除地电路经过公共阻抗而产生的干扰。3. 接地线尽量加粗,尽可能减小地线阻抗,从而减小因公共阻抗耦合而产生的干扰。如图3.10所示:图3.10 地线加宽在电源线布置上,除了要根据电流的大小尽量加大线宽度外,还可以利用电源线高频阻抗小的特点,将它与逻辑信号线平行布线,走向与数据传递的方向一致,这样有助于增强抗噪声能力。但电源线应远离敏感信号线,防止不必要的干扰。在电源的布局布线中应注意一下几点:1. 配置去藕电容在印刷板的各个关键部位配置去耦电容是印刷板电路设计的一项常规做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在电路板电源输入端跨接一个10-100uF(或更大)的电解电容,消除电源中的低频

30、干扰。b) 在每个关键集成电路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跨接一个0.01uF的陶瓷电容或钽电容,消除电源中的高频干扰。c) 去耦电容的引线不能太长,特别是高频旁路电容不能有长引线,即去耦电容要尽量靠近芯片的电源管脚。2. 电源或耳机插座的布局插座布置在印刷板的四周,电源或耳机插座与其相连的汇流条接线端应布置在同侧。特别应注意不要把插座及其它焊接连接器布置在连接器之间,以利于这些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及电源线缆的设计和扎线。插座及焊接连接器的布置间距应考虑方便电源插头的插拔。如图3.11所示:图3.11 耳机插座布局3. 放置过孔电源和地的管脚要就近打过孔,过孔和管脚之间的引线越短越好,因为它们会导致电感的增

31、加。同时电源和地的引线要尽可能粗,以减少阻抗。在信号换层的过孔附近放置一些接地的过孔,以便为信号提供最近的回路。甚至可以在PCB板上大量放置一些多余的接地过孔。当然,在设计时还需要灵活多变。若设计多层板并且每层均有焊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某些层的焊盘减小甚至去掉。特别是在过孔密度非常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在铺铜层形成一个隔断回路的断槽,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移动过孔的位置,我们还可以考虑将过孔在该铺铜层的焊盘尺寸减小9。3.3.2 系统干扰在高频电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是信号干扰问题,高频情况下,印刷线路板上的引线,过孔,电阻、电容、接插件的分布电感与电容等不可忽略;电容的分布电感不可忽略

32、,电感的分布电容不可忽略。电阻产生对高频信号的反射,引线的分布电容会起作用,当长度大于噪声频率相应波长的1/20时,就产生天线效应,噪声通过引线向外发射。 印刷线路板的过孔大约引起0.6pf的电容,一个集成电路本身的封装材料引入26pf电容,一个线路板上的接插件,有520nH的分布电感,一个双列直扦的22引脚集成电路扦座,引入418nH的分布电感。这些小的分布参数对于较低频率下的微控制器系统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对于高频系统必须予以特别注意。此外,电源在向系统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将其噪声加到所供电的电源上。电路中微控制器的复位线,中断线,以及其它一些控制线最容易受外界噪声的干扰。电网上的强干扰通

33、过电源进入电路,即使电池供电的系统,电池本身也有高频噪声。模拟电路中的模拟信号更经受不住来自电源的干扰。要解决以上干扰问题首先要做好芯片的正确选型,第二要将元器件合理布局,元件在印刷线路板上排列的位置要充分考虑抗电磁干扰问题,原则之一是各部件之间的引线要尽量短。在布局上,要把模拟信号部分,高速数字电路部分,噪声源部分(如继电器,大电流开关等)这三部分合理地分开,使相互间的信号耦合为最小。第三要处理好接地线,印刷电路板时,电源线和地线最重要。克服电磁干扰,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接地。对于双面板,地线布置特别讲究,通过采用单点接地法,电源和地是从电源的两端接到印刷线路板上来的,电源一个接点,地一个接点。

34、印刷线路板上,要有多个返回地线,这些都会聚到电源的那个接点上,就是所谓单点接地。所谓模拟地、数字地、大功率器件地分开,是指布线分开,而最后都汇集到这个接地点上来;与印刷线路板以外的信号相连时,通常采用屏蔽电缆;对于高频和数字信号,屏蔽电缆两端都接地;低频模拟信号用的屏蔽电缆,一端接地为好。最后要用好去耦电容,好的高频去耦电容可以去除高到1GHZ的高频成份,陶瓷片电容或多层陶瓷电容的高频特性较好。设计印刷电路板时,每个集成电路的电源,地之间都要加一个去耦电容。去耦电容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本集成电路的蓄能电容,提供和吸收该集成电路开门关门瞬间的充放电路;另一方面旁路掉该器件的高频噪声。数字电路中典

35、型去耦电容为0.1uf的去耦电容,有5nH分布电感,它的并行共振频率大约在7MHz左右,也就是说对于10MHz以下的噪声有较好的去耦作用,对40MHz以上的噪声几乎不起作用。1uf,10uf电容,并行共振频率在20MHz以上,去除高频率噪声的效果要好一些;在电源进入印刷板的地方和一个1uf或10uf的去高频电容往往是有利的,即使是用电池供电的系统也需要这种电容;每10片左右的集成电路要加一片充放电电容,或称为蓄放电容,电容大小可选10uf。最好不用电解电容,电解电容是两层溥膜卷起来的,这种卷起来的结构在高频时表现为电感,最好使用胆电容或聚碳酸酝电容。去耦电容值的选取并不严格,可按C=1/f计算

36、;即10MHz取0.1uf,对微控制器构成的系统,取0.10.01uf之间都可以9。3.3.3 系统抗干扰设计电子系统的抗干扰设计既有硬件方面的任务也有软件方面的任务,软件抗干扰措施虽然使用灵活、成本低廉,但增加了软件编程工作量和CPU运行时间,而且对于某些干扰也难以消除,因此在系统抗干扰设计时要有效的硬件抗干扰措施,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一般采取的硬件抗干扰措施介绍如下:1. 切断来自电源的干扰为了减小噪声干扰,用到隔离变压和低通滤波等去耦措施。在本系统的设计中,在紧靠电源线进入电路板处放置10uF的去耦电容来对电源进行滤波,在电源输入时就有效的滤掉杂波。另外,在每个器件的电源端放置约0.0

37、1 uF的去耦电容,隔断来自板上的干扰。2. 切断来自过程通道的干扰对于过程通道的抗干扰措施,主要采取以下几种:a) 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开,避免公共阻抗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产生耦合作用。b) 长线传输的阻抗匹配。长线传输时,阻抗不匹配的传输会产生反射,使信号出现畸变、衰减,导致信号失真。为了对传输进行阻抗匹配,一般要排阻。c) 走线时,按照45度或者135度角拐弯,这样可以较少高频信号的反射或者相互之间的耦合。走线长度越短越好,信号线不能形成环路。3. 抑制空间干扰在系统设计中,采取的抑制空间干扰的主要措施有:a) 加大印刷板的间隔,加大导线间、元器件的间隔。如果干扰太大,可在导线之间添加地线等

38、。b) 系统中敏感部件远离开关电源。印刷电路板是电子系统中器件、信号线和电源线的高密度合体,印刷电路设计的好坏对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影响很大。因此在布线时,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本文所设计的电路板是两层板,PCB设计时地线和电源线的最佳宽度设40mil,一般的数字信号线为10mil。对PCB的设计可用宽的地导线组成一个回路,即构成一个地网来使用10。如图3.12所示:图3.12 PCB整体布局3.4 本章小结 本章详细论述了系统的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首先给出了系统的阻抗均衡模块、LC振荡电路、调制放大电路、收音接收电路的设计原理和电路图。其次详细介绍了PCB布局走线规则及系统抗干扰设计。本章是系

39、统的重点和难点。图3.13 覆铜后的PCB第4章 总结与展望3.5 总结在课题设计期间,本人独立完成了此系统硬件的方案设计,硬件电路的构架设计及功能模块设计。本文详细叙述了一种基于D1800的无线通信教学模块硬件系统,详细概述了系统的理论基础、设计思想和技术细节,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所设计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作用以及硬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现对本文的主要工作和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1. 介绍调频收音机对讲机的市场广泛性,提出将其列为无线通信教学模块的必要性和培养调频收音机对讲机领域专业人才的紧迫性。2. 分析系统硬件的特点和需求,在满足系统需求的情况下采用最优的硬件组合。在阅读许多文献的基础上,根

40、据系统要求、综合成本、性能及实现周期等相关的因素,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主要芯片的选型和硬件电路的搭建。3. 采用Altium Designer 6.6电路设计软件完成了基于D1800的无线通信教学模块的PCB板设计。在PCB板的设计中结合信号完整性分析理论,对电路的布局布线进行优化,确保了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采取了抑制干扰的方法。3.6 展望目前硬件部分的研究和设计已经完成,同时还完成了PCB板的调试以保证系统硬件的连接和功能正常,测试系统是否可运行,验证硬件设计的正确性。由于时间的紧迫,在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还有不足和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地方,下

41、一步工作的重点是:1. 系统软件的开发,使该处理板成为一个完整的可正常运行的音频处理系统,可以最大发挥出硬件平台的优势,改善整个系统。2. 调频收音机对讲机无线通信系统全面纳入高校教学模块,正式成为高校教学素材。电源电源电源参考文献1 洪治我国对讲机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无线电,2007,11 :42692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陈邦媛射频通信电路M北京市:科学出版社,2006 4 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M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5 王兴亮,寇宝明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M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0096 张敬堂,李红波,赵泽兵,霍燕现

42、代通信技术M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7 John G. ProakisDigital CommunicationsMBeijing: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20018 Theodore S. Rappaport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Beijing: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19999 张义和Altium Designer完全电路设计电路板篇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6-1910 T顾海洲,马双武PCB电磁兼容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220

43、致 谢将近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即将接近尾声,在这段时间里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当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绝大多数都是书本上的,实际应用的机会却很少,这次毕业设计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自己用心去完成,并着手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毕业设计是一个将理论变成实践的过程,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学到的东西很有限,在整个设计的环节中还有很多东西并没有完全精通,需要在今后学习、工作过程当中继续钻研。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朱勇老师。朱老师敏捷的工作思维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提供的软硬件平台使我能愉快并顺利地完成这个课题,严格地要求使我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感谢朱老师在百忙中抽出他宝贵的时间与我共同讨论交流,帮助我在设计的入门阶段少走了很多弯路。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还得到了周围很多同学朋友的热心帮助。他们给予的许多资料、信息以及宝贵的经验,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了最关键的启发。我的毕业设计能顺利完成,他们功不可没。在此一并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学校里曾经关怀和教育过我的各位师长。从他们的身上,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也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此外,我还要感谢曾经支持和鼓励我的同学。四年本科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在校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感谢我的母校给予我的一切!感谢共同生活的同学和老师。最后我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这么多年来来对我无私的鼓励和支持。23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