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00KB ,
资源ID:974832      下载积分:2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wodocx.com/d-9748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环境监测知识点.doc)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发送邮件至262216212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环境监测知识点.doc

1、第一章 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就是测定各种代表环境质量标志数据、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2.环境优先污染物:确定一个筛选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3.环境标准: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在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环境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等的技术规范。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

2、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三、问答题1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答: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眼睛”,其目的是为了客观、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依据。从环境监测的对象考虑,环境监测内容可分为水和污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噪声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等。2环境监测方案的内容是什么?答:监测方案是一项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制定监测方案取决于监测的目的,首先必须进行实地污染调查,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监测对象、监测项目,设计监测网点,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

3、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订质量保证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等。3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答:环境监测是为了环境保护、评价环境质量,制定环境管理、规划措施,为建立各项环境保护法规、法令、条例提供资料、信息依据。为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正确判断并能科学反映实际,环境监测要满足以下要求: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4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答:环境分析的主要对象是人类因生产活动而排放于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分析既可以在现场直接进行,环境分析,往往只能分析测定局部的、短时间的,单个的污染物质。环境监测就是测定各种代表环境质量

4、标志数据、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环境监测的内容要比环境分析广泛得多,既包含化学物质的污染,也包含各种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热能、辐射和放射性等污染;既包含直接污染,也包含间接污染。由此可见,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的重要概念。环境分析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先驱之一,环境监测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环境监测比环境分析包括的范围更广泛,更深刻。5为什么分光光度法在目前环境监测中还是较常用的方法?它有何特点?答:分光光度法包括红外吸收、可见和紫外吸收分光光度等方法。红外吸收光谱法也称为红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最突出的特点是高度的特征性,除光学异构体

5、外,每种化合物都有自己的红外吸收光谱,因此,它是有机物、聚合物和结构复杂的天然或合成产物定性鉴定和测定分子结构的最有用的方法之一。在生物化学中红外吸收光谱法还可用于快速鉴定细菌,甚至可对细胞和活体组织的结构进行研究。红外光谱对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样品均可测定,且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分析时不破坏样品,由于这些优点,红外光谱已成为常规的分析仪器。红外分光光度法用于环境监测中的微量污染物的定量分析,由于其具有强选择性,因此,有时不作分离或稍作分离就可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这一技术的经常应用在大气中工业排放污染物(如 CO、SO2、NOX,有机物等)的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测定多种无机和有机污

6、染物质,分光光度计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操作,因此易于推广应用,现已广泛用于大气、水体、土壤及生物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是环境监测最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6简述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构成。答:我国的环境标准由 2 级 6 类组成。所谓 2 级,是指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 2 级;所谓 6 类,是指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及设备标准等 6 类。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只有国家级标准,并且尽量与国际接轨。7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关系是什么?答: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只有国家级标准。国家标准适应全国范围

7、,地方标准参照国家标准制定,以起到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完善和具体化的作用,地方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8制订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答: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在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环境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等的技术规范。环境标准是政策、法规的具体体现。制定的严格程度要看当前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实际情况,并非越严越好。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可疑数据: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其是离群数据的测量数据,2.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定,是指

8、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而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试验完全相同的测定。3.精密度:是指在一特定条件下,重复分析同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由分析的随机误差决定。4.误差:由于被测量的数据形式通常不能以有限位数表示,同时由于认识能力不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x)与真值(xi)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数值上的表现即为误差。5.平行性:系指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双份或多份平行样品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6 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

9、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7.偏差:个别测量值( xi)与多次测量均值( x )之偏离叫偏差。8.准确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获得的分析结果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9.再现性:系指在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10.标准分析方法:又称分析方法标准,是由权威机构对某分析项目所作的统一的操作技术规定,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格式编写的文件,11.比较实验:应用具有可比性的不同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将所得测定值互相比较,根据其符合程度来估计测定的准确度。12.离群

10、数据:与正常数据不是来自同一分布总体、明显歪曲试验结果的测量数据,称为离群数据。13. 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14. 双样图:如果各实验室间不存在系统误差,则代表各实验室测定值的点应随机地分布在四个象限中,并大致构成一个以 ( ) y 为中心的圆,形成双样图。15.方法运用范围:是指某一特定方法检测下限至检测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16.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测量值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17

11、.测定限:分为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测定下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测定上限是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19粗差:过失误差又称粗差。这类误差明显地歪曲测量结果,无规律可循,是在测量过程中犯了不应有的错误而造成的。20.质量控制图:主要是反映分析质量的稳定性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某些偶然的异常现象,随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21.标准物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RM)定义为这种物质具有一种或数种已被充分确定的性质,这些性质可以

12、用作校准仪器或验证测量方法。22.真值:在某一状态下,某量的效应体现出客观值或实际值称为真值( )xi23.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是由测量过程中多种无法控制的因素随机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的,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具有随机性,即误差忽大忽小、忽正忽负,且具对称。24.系统误差:又称偏倚,指测量值的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别,是由测量系统中某些恒定因素造成的。25.协作实验:各实验室可应用权威部门制备和分发的标准物质或标准合成样品进行对照分析,即在进行环境样品分析的同时,平行地对它们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已知值对照,以控制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6.重复性:系指在同一实验室内,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

13、间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27.环境质量图:用不同的符号、线条或颜色来表示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或各种环境单元的综合质量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图。三、问答题1为什么在环境监测中要开展质量保证工作?它包括哪些内容?答:(1)提高监测分析质量,保证数据准确可靠且具有可比性;(2)避免出现调查资料互相矛盾、数据不能利用的现象,将由于仪器故障及各种干扰影响导致数据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避免造成环境监测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3)保证监测系统具备法律上的意义,避免由错误的监测数据导致环境保护对策的失误;(4)环境监测是一项高度综合

14、性的复杂任务,它所涉及的工作对象是十分复杂的环境系统,所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使之协调一致;(5)一个实验室或一个国家是否开展质量保证活动是表征该实验室或国家环境监测水平的重要标志。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工作主要包括:a、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b、根据需要和可能、经济成本和效益,确定对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c、规定相应的监测和校准、试剂和标准物质的认证及选择、分析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数据处理、编制报告、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实验室的清洁和安全等;d、编写有关的文件、标准、规范、指南、手册等。2质量控制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各有何目的?答: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自我

15、控制质量的常规程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校正措施。内容包括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的定期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密码样品分析和编制质量控制图等。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一般由常规监测之外的有经验人员来执行,以便对数据质量进行独立的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分析测量系统的现场评价和分析标准样品进行实验室间的评价。目的是协助各实验室发现问题,提高监测分析质量。3为什么在环境监测中必须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并严格按规范操作?答:编制和推行标准分析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再现性和准确性,不但要求同一实验室的分析人员分析同一样品的结果要一致,而且要求不同实验室的分析人员分析同一样

16、品的结果也要一致。4标准物质具有哪些特点?用途是什么? 答:特点:(1)标准物质的基体组成与被测样品的组成越接近越好,这样可以消除方法基体效应引入的系统误差;(2)标准物质的准确度应比被测样品预期达到的准确度高 310 倍;(3)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是被测样品浓度的函数,所以要选择浓度水平适当的标准物质;(4)取样量不得小于标准物质证书中规定的最小取样量。用途:(1)评价监测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研究和验证标准方法,发展新的监测方法(2)校正并标定监测分析仪器,发展新的监测技术;(3)在协作实验中用于评价实验室的管理效能和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加强实验室提供准确、可靠数据的能力;(4)把标准

17、物质当作工作标准和监控标准使用;(5)通过标准物质的准确度传递系统和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国际同行间、国内同行间以及实验室间数据的可比性和时间上的一致性;(6)作为相对真值,标准物质可以用作环境监测的技术仲裁依据;(7)以一级标准物质作为真值,控制二级标准物质和质量控制样品的制备和定值,也可以为新类型的标准物质的研制与生产提供保证。5何谓准确度?何谓精密度?怎样表示?它们在监测质量管理中有何作用?答:准确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获得的分析结果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准确度由分析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决定,它能反映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绝对误差= x xi,相对误差精密度是指在一特

18、定条件下,重复分析同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由分析的随机误差决定。精密度用6灵敏度,检测度和测定限有何不同?答: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检测限是指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所谓检测是指定性检测,即断定样品中确定存在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测定限分为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测定下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测定上限是指

19、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7试述监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少的办法?答:产生影响监测数据质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下述 6 个方面(参见图 3-4):a、分析人员;b、监测分析方法和监测分析仪器;c、样品,如样品的稳定、均匀与否;d、试剂,包括有关的实验用水和用气;e、标准,如砝码、基准试剂、标准物质;f、环境,如空气的洁净度、环境温度、容器的洁净度等。在监测过程或测量系统中,如果发现了误差的存在,确定了误差的来源和类型,判断了误差的方向并且估计了误差的大小,总是可以减小测量系统的误差的。因此,发现误差是减小误差的前提。如何发现误差的存在,确

20、定其性质和来源,进而制定减小误差的措施,这是质量保证工作中研究的重点,这些办法包括测量技术手段和数理统计手段,以及这两者的结合。8何谓监测质量控制图?它起什么作用?答:质量控制图主要是反映分析质量的稳定性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某些偶然的异常现象,随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质量控制图以横轴表示分析日期或样品序号,纵轴表示要控制的统计量,中心线是受控制的统计量的均值,上、下控制限是质量评定和采取措施的标准。 第 3 章水和污水监测一、名词解释1、水体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将大量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回流水及其他废物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使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的含量超过了一定程度,使水体受到损害

21、直至恶化,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生态平衡发生变化,破坏了水体功能,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2、控制断面:常称污染监测断面,表明河流污染状况与变化趋势,与对照断面比较即可了解河流污染状况。3、对照断面:为水体中污染物监测及污染程度提供参比、对照而设置,能够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水体水质状况。4、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5、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6、消减断面:表明河流被污染后,经过河流水体自净作用后的结果。7、加标样:取一组平行水样,在其中一份中加入一定量的被测标准物溶液,两份水样均按规定方法处理。8、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

22、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9、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1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10、高锰酸钾指数: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COD)值称为高锰酸钾指数。11、生化需氧量:简称 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12、总需氧量:简称TOD,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13、平均比例混合水样:即在污水流量不稳定时,在不同时间依据

23、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污水样混合而成的水样。14、酸度:是指水样中所有能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物质的总量。15、pH:是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的负对数,即 pH=-lgH+,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16、真色:水的颜色可分“真色”和“表色”,水中悬浮物质完全移去后呈现的颜色称为“真色”。17、碱度:是指水样中所有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物质的总量。18、臭阈值:用无臭水将水样不断稀释至分析人员刚刚闻到气味时的浓度叫臭阈浓度,水样稀释到臭阈浓度时的稀释倍数。19、总残渣: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蒸发并烘干后剩下来的残留物质,它是过滤性残渣和非过滤性残渣的总和。20、总可滤残渣:系指能通过滤器并于 103105烘干至恒重的

24、固体。21、总不可滤残渣:即悬浮物,SS。系指剩留在滤器上,并于 103105温度下烘至恒重的固体。22、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的浊度是反映水质优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我国规定采用 1L 蒸馏水中含 1mg 二氧化硅为一个浊度单位。23、透明度: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水中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物越多,其透明度就越低。24、溶解氧: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DO。25、总有机碳:简称 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二、问答题 1水体监测对象有哪些?答: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

25、各种工业废水。2水体监测方法有哪几类?答: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等效方法三类。3怎样制订地面水体水质的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答:监测方案:一、 布点前实地考察;二、设置采样断面和取样点;三、取样;四、水样测定;五、测试报告。监测断面设置:(1)对照断面:一般河段只设一个对照断面,设在进入城市、工业区废水排放口的上游,即基本不受本地区污染影响之处,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2)净化断面(削减断面):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这种断面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3)控制断面: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

26、置的控制断面。应设在:a.排污区下游较大支流汇入前的河口处;b.排污口下游 500-1000m 处;c.湖泊或水库的出入河口及重要河流入海口处。d.对特殊要求的地区,如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4)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采样垂线设置:河宽50m ,一条中泓垂线;河宽50100m,左、右各一条;河宽1001000,左、中、右各一条;河宽1500m,5条以上等距离垂线。采样位置与数目:水深5m,一个样,水面下0.30.5m;水深510m,二个样,水面下0.3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水深1050m,三个

27、样,水面下0.3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1/2水深处;水深50m,酌情增加采样点数。4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答:a.一类污染物(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砷、铅、六价铬和有机氯化合物和强致癌物质等,在车间或车间设备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监测。b.二类污染物(其长远不良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这类污染物主要有悬浮物、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有机磷化合物、石油类、铜、锌、氟的无机化合物、硝基苯类、苯胺类等。c.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排放口布设采样点。为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可在进出口分

28、别设置采样点。d.在排污渠道上,采样点应设在渠道较直、水量稳定,上游无污 水汇入的地方。5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答:保存方法:一、冷藏。温度在 4左右。二、冷冻。温度在-20左右。三、化学方法。加生物抑制剂、加入酸或碱、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例:硫化物,可保存时间 24h,必须现场固定。BOD:在 2-5下暗处冷藏。亚硝氮:在 2-5下暗处冷藏。6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答:水样的预处理是环境监测中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其目的是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成分,含量底、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于监测的含量和形态。

29、常用的水样预处理方法有:消解、富集和分离方法。7水样的电导率和其含盐量有何关系?答:水溶液的电阻随着离子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含量大致成比例地变化,电导率的测定可以间接地推测离解物质总浓度,其数值与阴、阳离子的含量有关。因此电导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8冷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水样中汞,在原理、测定流程和仪器方面有何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答:冷原子吸收法:汞蒸气对波长为 253.7nm 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汞浓度成正比。水样中的汞化合物经酸性高锰酸钾热消解,转化为无机的二价汞离子,再经亚锡离子还原为单质汞,用载气或振荡使之挥发,该原

30、子蒸气对来自汞灯的辐射,显示出选择性吸收。冷原子吸收专用汞分析仪器,主要由光源、吸收管、试样系统、光电检测系统、指示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光源的作用是产生供吸收的辐射。多数仪器用低压汞灯作光源,也有用空心阴极灯的,低压汞灯的辐射光谱中的 253.7nm 的能量占 75左右,故专用汞分析仪中采用低压汞灯比空心阴极等更合适。吸收管相当于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管,盛放汞原子蒸气,吸收管的体积、形状和仪器分析灵敏度有密切关系,直径越小,长度越长,灵敏度越高。冷原子荧光法:冷原子荧光法是在原子吸收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发射光谱法。汞灯发射光束经过由水样所含汞元素转化的汞蒸汽云时,汞原子吸收特定共振波的能量

31、,使其由基态激发到高能态,而当被激发的原子回到基态时,将发出荧光,通过测定荧光强度的大小,即可测出水样中汞的含量。这是冷原子荧光法的基础,检测荧光强度的检测器要放置在和汞灯发射光束成直角的位置上。 冷原子荧光法简单,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干扰少,能测出 1109gL1级的汞。9试列出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镉,铜,铅、锌的要点它们之间是否会相互干扰?为什么?答: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将样品或消解处理好的试样直接吸入火焰,火焰中形成的原子蒸气对光源发射的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清洁水样可不经预处理直接测

32、定,污染的地面水和废水需用硝酸或硝酸高氯酸钾消解,并进行过滤、定容。本法适用于测定地面水、地下水和废水中的镉、铅、铜和锌。不会相互干扰,因为火焰中形成的不同原子蒸气对对应原子光源发射的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10试比较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铅,镉、锌的原理,显色条件等有何异同之处?答:铅:在 pH 为 8.59.5 的氨性柠檬酸盐氰比物的还原性介质中,铅与双硫腙形成可被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萃取的淡红色的双硫腙铅螯合物;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是利用镉离子在强碱性条件下与双硫腙生成红色螯合物,用三氯甲烷萃取分离后,于 518nm 波长处测其吸光度。锌:在 pH4.05.5 的乙酸缓冲介质中,锌

33、离子与双硫腙反应生成红色螯合物,用四氯化碳或二氯甲烷萃取后,于其最大吸收波长 535nm 处,测其经空白校正后的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相同处:都是用有机溶剂萃取,显色剂相同,生成有色螯合物。不同处:缓冲介质不同;酸碱度不同;显色颜色不同;测定波长不同。11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答:六价铬的测定: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DPC)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色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含量成正比,于 540nm 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利用标准曲线法求水样中铬的含量。当取样体积为 50mL,使用光程为 30mm 比色皿,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004mgL1 铬,使用光程

34、为 10mm比色皿,测定上限为 1mgL1 铬。总铬的测定:由于三价铬不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因此必须先将水样中的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后,再用比色法测得水中的总铬。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在酸性溶液中,首先将水样中的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剩的亚硝酸钠为尿素所分解;得到的清液用二苯碳酰二肼显色,于 540nm 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12怎样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说明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怎样消除干扰?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答:测定溶解氧水样的采样原则是避免产生气泡,防止空气混入。所以要用溶解氧瓶或具塞磨口瓶采集。碘量法: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

35、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含量。消除干扰:当水中含有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及有机物时,会干扰测定,应预先消除并根据不同的干扰物质采用修正的碘量法。叠氮化钠修正法,亚硝酸盐会干扰碘量法测定溶解氧,可用叠氮化钠将亚硝酸盐分解后,再用碘量法测定。需要注意的是,采样时要同时记录水温和气压 p,如果水样中含有大于 0.1 mgL1 的游离氯,则应预先加硫代硫酸钠去除。如果含有藻类、悬浮物或活性污泥之类的生活絮凝体,则必须经预处理,否则会干扰测

36、定的准确性。氧电极法:溶解氧电极通常是聚四氟乙烯薄膜电极。根据其工作原理,分为极谱型和原电池型两种。电极腔内充入氯化钾溶液,聚四氟乙烯薄膜将内电解液和被测水样隔开,溶解氧通过薄膜渗透扩散。当两极间加上 0.50.8V 固定极化电压时,水样中的溶解氧扩散通过薄膜,并在阴极上还原,产生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溶解氧与电流成线性关系,因而只要测得还原电流就可以求出水样中溶解氧的浓度。溶解氧电极法不受水样色度、浊度及化学滴定法中干扰物质的影响;快速简便,适用于现场测定;易于实现自动连续测量。13简要说明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氰化物的原理答: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原理:调节 pH 至

37、中性,氰离子与氯胺 T反应生成氯化氰(CNCl);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生成戊烯二醛,与吡唑啉酮进行缩合反应,生成蓝色染料,在 638nm 下进行测定。14在测定水中氟化物时为何在测定溶液中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用何种方法测定可以不加 TISAB,为什么?答:氟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以氟化镧(LaF3)单晶片为敏感膜的传感器。Al3、Fe3等高价阳离子及 H对测定有干扰;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氟离子浓度的 110 时也有干扰,常采用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的方法消除。TISAB 是一种含有强电解质、络合剂、pH 缓冲剂的溶液,其作用是消除标准溶液与被测溶液的离

38、子强度差异,使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一致。用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滴定法、目视比色法、离子色谱法等测定可以不加 TISAB。因为不需要消除标准溶液与被测溶液的离子强度差异,不必使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一致。15欲测定某水样中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试选择适宜的测定方法,列出测定要点答: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 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发生重氮偶联反应,使生成红紫色染料,方法灵敏、选择性强。亚硝酸盐在水中可受微生物等作用而很不稳定,在采集后应尽快进行分析,必要时以冷藏抑制微生物的影响。硝酸盐在无水存在情况下与酚二磺酸反应,生成硝基二磺酸酚,于碱性溶液中又生成黄色的硝基酚二磺酸三钾盐,于 410

39、nm 处测定,16、测定氰化物的水样如何进行预处理?答:常用的蒸馏方法有以下两种:调节水样 pH 值为 4,加入酒石酸和硝酸锌,加热蒸馏,则简单氰化物及部分络合氰化物(如 Zn CN( )2-4 )以氰化氢形式被蒸馏出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取此蒸馏液测得的氰化物为易释放的氰化物。在 pH2 的条件下加入磷酸和 EDTA 加热蒸馏,此时可将全部简单氰化物和除钴氰络合物外的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以氰化氢的形式蒸馏出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取该蒸馏液测得的结果为总氰化物。17、测定水中硫化物时,如何去除干扰?答:(1)沉淀法沉淀法是最常用的样品保存方法。原理是利用 Zn2、Cd2等离子将 S2转化成

40、ZnS、CdS 沉淀,再利用过滤或离心分离出沉淀,从而使待测成分与样品基体分离而消除干扰。为了避免水样中有些干扰物如有色物、悬浮物、还原物等因共沉淀或沉淀吸附原因而使硫化物分离不完全,可将分离出的硫化物沉淀于酸性条件下用气体吹出硫化氢,以碱性溶液吸收后测定,去除干扰的效果更佳。(2)吹气法吹气法是利用硫化物在酸性中不稳定,极易转化成硫化氢气体逸出实现待测成分与样品基体分离的。影响吹气法的因素主要有:酸溶液和载气的种类和纯度、载气流速和吹气时间、吸收液以及反应装置和吸收装置等。如用碘量法测定,则本法不能消除在酸性环境中能挥发的还原性物质如亚硫酸盐的干扰。18说明测定水样 BOD5 的原理,怎样估

41、算水佯的稀释倍数?怎样应用和配制稀释水和接种稀释水?答: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把可分解的有机物全部分解掉常需要 20 天以上的时间。通常规定 20时 5 天中所消耗氧量,以BOD5表示,单位为mgL1。稀释倍数的确定:a. 地面水可由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乘以适当的系数求出稀释倍数;b.工业废水可由重铬酸钾法测得的 COD 值确定。通常需作三个稀释比,即使用稀释水时,由 COD 值分别乘以系数 0.075、0.15、0.225,即获得三个稀释倍数;使用接种稀释水时,则分

42、别乘以 0.075、0.15 和 0.25,获得三个稀释倍数。为了保证培养的水样中有足够的溶解氧,稀释水要充氧至饱和或接近饱和。为此,将蒸馏水放置较长时间或者用人工曝气和纯氧充氧的办法使溶解氧达到饱和。稀释水中应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营养物质(磷酸盐、钙、镁、铁盐等),以保证微生物生长时的需要。对于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在测定BOD5时应进行接种,以引入能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当废水中存在难于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剧毒物质时,应接种经过驯化的微生物。19怎样用重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矿物油?影响其测定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答:重量法的测定原理是以硫酸酸化水

43、样,用石油醚萃取矿物油,然后蒸发除去石油醚,称量残渣重,计算矿物油含量。重量法测定的是酸化样品中可被石油醚萃取的、且在试样过程中不挥发的物质总量。溶剂去除时,使得轻质油有明显损失。由于石油醚对油有选择地溶解,因此,石油中较重的组分可能不被溶剂萃取而无法测定。重量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不受油品种的限制,但操作繁琐,受分析天平和烧杯重量的限制,灵敏度低,只适用于测定 10mgL1以上的含油水样。紫外分光光度法:带有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吸收波长为 250260nm;带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主要吸收波长为 2l 5230nm。原油的测定可选吸收峰波长为 225nm 和 254nm轻质油可选 225nm。

44、 测定时将水样用硫酸酸化,加氯化钠破乳化,然后用石油醚萃取,脱水,定容。标准油用受污染地点水样石油醚萃取物。不同油品特征吸收峰不同,如难以确定测定波长时,可用标准油样在波长 215300nm 之间的吸收光谱,采用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一般在 220225nm 之间。20测定底质有何意义?采样后怎样进行制备?常用哪些分解样品的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答:底质即水体底部的沉积物。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引起的,反映难降解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的积累情况,能很好记录水体污染的历史及潜在危险。底质对水质、水生生物有着明显的影响,是天然水体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备:底质的脱水(

45、自然风干、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无水硫酸钠脱水)和、底质的筛分。分解底质的方法:全量分解法:适用于测定底质中元素含量水平及随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样品分解;硝酸分解法:适用于了解底质污染状况的样品分解;水浸取法:适用于了解底质中重金属向水体释放情况的样品分解。 第 4 章土壤污染监测一、名词解释1.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是指在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2.土壤剖面:指地面向下的垂直土体的切面。在垂直切面上可观察到与地面大致平行的若干层具有不同颜色、性状的土层。3.湿法消化又称湿法氧化。它是将土壤样品与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强酸共同加热浓缩至一定体积,使有机物

46、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除去。4.干法灰化:又称燃烧法或高温分解法。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选用铂、石英、银、镍或瓷坩埚盛放样品,将其置于高温电炉中加热,控制温度 450-550,灼烧到残渣呈灰白色,使有机物完全分解,取出坩埚,冷却,用适量 2%硝酸或盐酸溶解样品灰分,过滤,滤液定容备用。5.溶剂提取:用溶剂将待测组分从土壤样品中提取出来,提取液供分析用。6.碱融法:常用的有碳酸钠碱熔法和偏硼酸锂(LiBO2)熔融法。碱熔法的特点是分解样品完全,缺点是:添加了大量可溶性盐,容易引入污染物质;有些重金属如 Cd、Cr 等在高温熔融易损失(如450Cd 易挥发损失);在原子吸收和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的喷燃器上,

47、有时会有盐结晶析出并导致火焰的分子吸收,使结果偏高。二、问题1简述土壤主要组成。答:土壤的组成十分复杂。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性体。其基本组成可划分为矿物质、有机质、水分或溶液、空气和土壤微生物五种成分。其中土壤矿物质占土壤总量的 90以上,加上土壤有机质,可以说土壤是以固态物质为主的多相复杂体系。从土壤的化学组成上看,土壤中含有的常量元素有碳、氢、硅、氮、硫、磷、钾、铝、铁、钙、镁等;含有的微量元素有硼、氯、铜、锰、铝、钠、钒、锌等。从环境污染角度看,土壤又是藏纳污垢的场所,常含有各种生物的残体、排泄物、腐烂物以及来自大气、水及固体废物中的各种污染物、农药、肥料残留物等。2

48、土壤污染有何特点?答:与水、空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以下特点:a.土壤污染比较隐蔽:与水和大气的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农作物(如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发生的。从开始受污染到导致后果,是一个很长时间的间接、逐步、积累的隐蔽过程。b.土壤被污染和破坏以后很难恢复:土壤的污染和净化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重金属的污染是不可逆的过程,土壤一旦被污染后很难恢复,有时被迫改变用途或放弃。c.污染后果严重:严重的污染通过食物链危害动物和人体,甚至使人畜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d.土壤污染的判定比较复杂3如何布点采集污染土壤样品?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选择一定数量能代表被调查地区的地块作为采样单元(0.130.2 公顷),在每个采样单元中,布设一定数量的采样点。同时选择对照采样单元布设采样点。为减少土壤空间分布不均一性的影响,在一个采样单元内,应在不同方位上进行多点采样,并且均匀混合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对于大气污染物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