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4 ,大小:19.63MB ,
资源ID:954750      下载积分:2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wodocx.com/d-9547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水文地质野外调查工作方法.ppt)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发送邮件至262216212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水文地质野外调查工作方法.ppt

1、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基本内容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基本内容 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第一节第一节 对水文地质调查设计的了解对水文地质调查设计的了解第二节第二节 不同类型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基本内容不同类型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基本内容第三节第三节 野外地质野外地质水文地质点的描述水文地质点的描述第四节第四节 植物法在野外水文地质调查中的辨别植物法在野外水文地质调查中的辨别一、水文地质调查精度一、水文地质调查精度 现阶段工作精度主要分现阶段工作精度主要分1 1:2525万、万、1 1:1010万和万和1 1:5 5万万;其中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为;其中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为1 1:2525万、万、1 1:1010万万;详查阶

2、段为;详查阶段为1 1:5 5万万;供水水文地质勘查为;供水水文地质勘查为1 1:1 1万或更大比例尺万或更大比例尺;第一节对水文地质调查设计全面了解第一节对水文地质调查设计全面了解二、了解水文地质的设计内容二、了解水文地质的设计内容 首先要了解本设计的目的任务、工作精度、调查区首先要了解本设计的目的任务、工作精度、调查区首先要了解本设计的目的任务、工作精度、调查区首先要了解本设计的目的任务、工作精度、调查区范围、地貌类型;本次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范围、地貌类型;本次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范围、地貌类型;本次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范围、地貌类型;本次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

3、程度(如:简单地区、中等地区或复杂地区)。(如:简单地区、中等地区或复杂地区)。(如:简单地区、中等地区或复杂地区)。(如:简单地区、中等地区或复杂地区)。三、野外水文地质调查的资料及设备仪器准备三、野外水文地质调查的资料及设备仪器准备 1 1 1 1、必要的记录本、表格、地形图(与调查精度同等、必要的记录本、表格、地形图(与调查精度同等、必要的记录本、表格、地形图(与调查精度同等、必要的记录本、表格、地形图(与调查精度同等比例尺的电子版地形图)。比例尺的电子版地形图)。比例尺的电子版地形图)。比例尺的电子版地形图)。2 2 2 2、相关仪器及测绘设备。、相关仪器及测绘设备。、相关仪器及测绘设

4、备。、相关仪器及测绘设备。第二节第二节 不同类型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基本内不同类型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基本内 容容一、平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一、平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一)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区一)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区一)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区一)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区 1 1、第四纪堆积物的物质来源和岩性特点,山区河水对山前、第四纪堆积物的物质来源和岩性特点,山区河水对山前、第四纪堆积物的物质来源和岩性特点,山区河水对山前、第四纪堆积物的物质来源和岩性特点,山区河水对山前平原地下水的补给作用。平原地下水的补给作用。平原地下水的补给作用。平原地下水的补给作用。2 2、冲洪积扇的形态、分布范围

5、、前后缘标高及地表起伏变、冲洪积扇的形态、分布范围、前后缘标高及地表起伏变、冲洪积扇的形态、分布范围、前后缘标高及地表起伏变、冲洪积扇的形态、分布范围、前后缘标高及地表起伏变化情况。化情况。化情况。化情况。3 3、冲洪积平原不同部位含水层结构特征及地下水埋深、水、冲洪积平原不同部位含水层结构特征及地下水埋深、水、冲洪积平原不同部位含水层结构特征及地下水埋深、水、冲洪积平原不同部位含水层结构特征及地下水埋深、水质、水量分布规律等。质、水量分布规律等。质、水量分布规律等。质、水量分布规律等。4 4 4 4、其他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分布规律、岩性特征、富水、其他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分布规律、岩性特征、富

6、水、其他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分布规律、岩性特征、富水、其他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分布规律、岩性特征、富水性及对冲洪积平原地下水补给条件的影响。性及对冲洪积平原地下水补给条件的影响。性及对冲洪积平原地下水补给条件的影响。性及对冲洪积平原地下水补给条件的影响。5 5 5 5、水利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工农业大量开采地下水所引、水利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工农业大量开采地下水所引、水利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工农业大量开采地下水所引、水利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工农业大量开采地下水所引起的水、工、环地质问题。起的水、工、环地质问题。起的水、工、环地质问题。起的水、工、环地质问题。(二)冲积平原区(二)冲积平原区 1 1

7、、调查不同含水层组地下水的类型、水质、水量的变化、调查不同含水层组地下水的类型、水质、水量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补给关系。及其相互间的补给关系。2 2、调查河流变迁,古河道与河间洼地分布区的地形地貌对、调查河流变迁,古河道与河间洼地分布区的地形地貌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地下水的控制作用。3 3 3 3、调查河流的水文地质特征与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关系。、调查河流的水文地质特征与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关系。、调查河流的水文地质特征与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关系。、调查河流的水文地质特征与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关系。4 4 4 4、咸水分布地区的咸水体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咸水分布地区的咸水体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变

8、化,咸水分布地区的咸水体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咸水分布地区的咸水体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划分咸、淡水界面。划分咸、淡水界面。划分咸、淡水界面。划分咸、淡水界面。5 5 5 5、圈定、圈定、圈定、圈定盐碱地分布区的盐碱化发育程度、分布范围。盐碱地分布区的盐碱化发育程度、分布范围。盐碱地分布区的盐碱化发育程度、分布范围。盐碱地分布区的盐碱化发育程度、分布范围。(三)冲积、湖积平原区(三)冲积、湖积平原区 1 1、湖泊堆积物的分布范围,通过对地层岩性、岩相、基、湖泊堆积物的分布范围,通过对地层岩性、岩相、基底构造、新构造运动和植物化石,恢复其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底构造、新构造运动和植物化石,恢

9、复其形成的古地理环境。2 2、古湖泊和现代湖泊的堆积物及其分布规律。、古湖泊和现代湖泊的堆积物及其分布规律。3 3、各湖积地层含水层岩性、富水性、水化学及其相互间、各湖积地层含水层岩性、富水性、水化学及其相互间的水力联系。的水力联系。4 4、泥炭层、淤泥层的分布特点及其发育程度。、泥炭层、淤泥层的分布特点及其发育程度。5 5、地表水系和地下水相互补给关系。、地表水系和地下水相互补给关系。(四)山间河谷平原区(四)山间河谷平原区 1 1、山区地下水对河谷平原地下水的补给作用。、山区地下水对河谷平原地下水的补给作用。2 2、河谷类型、河谷阶地分布范围,阶地类型、级数及绝对、河谷类型、河谷阶地分布范

10、围,阶地类型、级数及绝对和相对高程,河谷断面形态、支沟冲沟发育情况及切割深度。和相对高程,河谷断面形态、支沟冲沟发育情况及切割深度。3 3、组成阶地和河漫滩的地层、岩性、岩相结构及厚度变化、组成阶地和河漫滩的地层、岩性、岩相结构及厚度变化情况,阶地各含水层的分布与河谷地貌与新构造运动关系。情况,阶地各含水层的分布与河谷地貌与新构造运动关系。4 4、河流变迁史与河流水文特征,古河床和古湖的位置、规、河流变迁史与河流水文特征,古河床和古湖的位置、规模、地表岩性、埋藏深度及其富水条件。模、地表岩性、埋藏深度及其富水条件。5 5 5 5、地表水与地下水在不同的河谷地段和不同时期相互补排地表水与地下水在

11、不同的河谷地段和不同时期相互补排地表水与地下水在不同的河谷地段和不同时期相互补排地表水与地下水在不同的河谷地段和不同时期相互补排关系。关系。关系。关系。17001700(五)山间冲积、湖积盆地(五)山间冲积、湖积盆地 1 1、盆地周围基岩的岩性、构造、构造系统的组合关系等对盆盆地周围基岩的岩性、构造、构造系统的组合关系等对盆地形成与发展的控制作用。地形成与发展的控制作用。2 2、盆地的成因、分布范围和汇水面积,下伏基岩埋深、岩性、盆地的成因、分布范围和汇水面积,下伏基岩埋深、岩性、裂隙发育程度,盆地周边及下伏基岩地下水与区域性排泄基准面裂隙发育程度,盆地周边及下伏基岩地下水与区域性排泄基准面间

12、的相对标高。间的相对标高。3 3、盆地中松散堆积物的岩性、结构、时代、成因及厚度的变、盆地中松散堆积物的岩性、结构、时代、成因及厚度的变化规律。化规律。4 4、自盆地周边到中心方向上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的水平、自盆地周边到中心方向上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的水平与垂直分带规律,山区地下水对盆地地下水的补给作用。与垂直分带规律,山区地下水对盆地地下水的补给作用。(一)山前戈壁平原区(一)山前戈壁平原区 1 1、近山地带基岩与山前戈壁带的交接关系,构造断裂带的近山地带基岩与山前戈壁带的交接关系,构造断裂带的性质、位置、分布范围、充水条件。特别是通过交接带的各种性质、位置、分布范围、充水条件。特别是

13、通过交接带的各种侧向隐蔽补给条件。侧向隐蔽补给条件。2 2、近山地带基岩岩性、构造特征、裂隙发育程度、富水性、近山地带基岩岩性、构造特征、裂隙发育程度、富水性和泉的出露形式。和泉的出露形式。3 3、戈壁带第四纪堆积物的颗粒从山麓至前缘由粗到细的水、戈壁带第四纪堆积物的颗粒从山麓至前缘由粗到细的水平与垂直分布规律及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平与垂直分布规律及地下水的埋藏条件。4 4、被埋没的洪积扇、古河道及冰水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同、被埋没的洪积扇、古河道及冰水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同时要注意隐伏断层存在对地下水的分布与埋藏条件影响。时要注意隐伏断层存在对地下水的分布与埋藏条件影响。二、戈壁沙漠地区水文地质调

14、查的基本内容二、戈壁沙漠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二)山前细土平原区(二)山前细土平原区(二)山前细土平原区(二)山前细土平原区 1 1、戈壁带前缘至细土带平原之间的溢出带、绿洲带、盐沼带的、戈壁带前缘至细土带平原之间的溢出带、绿洲带、盐沼带的地层、岩性结构、岩相的变化规律,不同地带水文地质特征。地层、岩性结构、岩相的变化规律,不同地带水文地质特征。2 2、承压自流水的形成条件、分布、埋藏规律和上下含水层间的、承压自流水的形成条件、分布、埋藏规律和上下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水力联系。3 3、盐咸化土壤的分布、成因、水化学类型与潜水水化学成份、盐咸化土壤的分布、成因、水化学类型与潜水水化学成份关

15、系关系.4 4、盐沼地带高矿化卤水的成因、分布规律、水化学在水平、盐沼地带高矿化卤水的成因、分布规律、水化学在水平、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5 5、溢出带是地下水开采的主要地区,应注意地下水资源的开、溢出带是地下水开采的主要地区,应注意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发利用情况。1 1、沙漠、盐漠、盐湖形成的地质、地貌、水文、气、沙漠、盐漠、盐湖形成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活动情况与危险性。象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活动情况与危险性。2 2、盐漠区淡水体的分布特征与微地貌和周围咸水体、盐漠区淡水体的分布特征与微地貌和周围咸水体的关系。的关系。3 3、风积地貌特征,丘间洼地

16、中含水层的埋藏、分布、风积地貌特征,丘间洼地中含水层的埋藏、分布规律。规律。4 4、盐类矿床的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稀有元素的富、盐类矿床的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稀有元素的富集条件。集条件。5 5、植物的发育、种属、分布规律与地下水的关系。、植物的发育、种属、分布规律与地下水的关系。(三)沙漠、盐湖、盐湖区调查内容(三)沙漠、盐湖、盐湖区调查内容(四)黄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四)黄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四)黄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四)黄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 1 1、黄土丘陵区、黄土丘陵区 1 1)黄土丘陵(梁、峁)区)黄土丘陵(梁、峁)区 梁、峁的分布及其与下伏基岩

17、面起伏的关系,沟谷的形态梁、峁的分布及其与下伏基岩面起伏的关系,沟谷的形态(如掌形地、杖形地等)及其分布。(如掌形地、杖形地等)及其分布。2 2)组成梁、峁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其分层,沟谷堆积物的)组成梁、峁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其分层,沟谷堆积物的地层岩性及其与梁、峁的地层层位关系。地层岩性及其与梁、峁的地层层位关系。3 3)梁、峁黄土层潜水的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其富水性,)梁、峁黄土层潜水的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其富水性,沟谷黄土层潜水的形成、分布,特别是咸水区淡水体的淡水体的沟谷黄土层潜水的形成、分布,特别是咸水区淡水体的淡水体的形成及其出现的地貌部位。形成及其出现的地貌部位。4 4)必须充分注

18、意调查下伏基岩地下水及河谷冲积层潜水。)必须充分注意调查下伏基岩地下水及河谷冲积层潜水。梁、峁地形梁、峁地形黄土区沟谷内硝沟、碱沟黄土区沟谷内硝沟、碱沟 黄土区沟谷内底部石膏层黄土区沟谷内底部石膏层 1)塬面的大小、形状、高程变化,注意黄土岩溶地貌的)塬面的大小、形状、高程变化,注意黄土岩溶地貌的观察,沟谷的分布及其切割程度。观察,沟谷的分布及其切割程度。2)组成塬体的黄土类土和古土壤夹层的岩性、厚度及其)组成塬体的黄土类土和古土壤夹层的岩性、厚度及其分层。分层。3)塬区黄土层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与分布规律,含水层岩)塬区黄土层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与分布规律,含水层岩组的划分及其富水性,地下水的补给与

19、排泄条件,同时注意组的划分及其富水性,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条件,同时注意调查塬侧沟谷泉水出露特征及总排泄量。调查塬侧沟谷泉水出露特征及总排泄量。4 4)应注意调查下伏基岩地下水及河谷冲积层潜水。)应注意调查下伏基岩地下水及河谷冲积层潜水。2 2、黄土塬区、黄土塬区黄土源地貌黄土源地貌(五)丘陵山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五)丘陵山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五)丘陵山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五)丘陵山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六)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六)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六)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六)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七)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调查

20、的基本内容(七)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七)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七)红层丘陵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八)多年冻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基本内容(八)多年冻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基本内容 1 1、地质构造现象对多年冻土和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制约关、地质构造现象对多年冻土和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制约关、地质构造现象对多年冻土和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制约关、地质构造现象对多年冻土和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制约关系。系。系。系。2 2、片状冻土和岛状冻土的分布范围,冻土厚度及其上下界限,地、片状冻土和岛状冻土的分布范围,冻土厚度及其上下界限,地下水对冻土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下水对冻土的作用及其相

21、互关系。3 3、与融化层和冻土作用有关的冻土现象:如、与融化层和冻土作用有关的冻土现象:如“醉林醉林”、冰锥、隆、冰锥、隆丘、冰川等的分布与地下水的关系。丘、冰川等的分布与地下水的关系。4 4、地下水埋藏的分布、其生成与地貌、地层岩性等之间的关系。、地下水埋藏的分布、其生成与地貌、地层岩性等之间的关系。5 5、通过地质、地貌、水文、气象资料的分析,了解河、湖塘的、通过地质、地貌、水文、气象资料的分析,了解河、湖塘的形成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形成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6 6、划分地下水的类型,分析各地下水的分布规律,特别是冻结、划分地下水的类型,分析各地下水的分布规律,特别是冻结层地下水的分布规律,

22、并对水质、水量做出评价。层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并对水质、水量做出评价。7 7、高原多年冻土区,注意调查各种融区及现代冰川、冰雪的特、高原多年冻土区,注意调查各种融区及现代冰川、冰雪的特征。征。冻胀丘地下冰冻胀丘地下冰冻胀冰丘冻胀冰丘冻融现象冻融现象冻石环冻石环热融滑塌热融滑塌热融湖塘热融湖塘石海石河地貌石海石河地貌三、植被(草场)调查三、植被(草场)调查 内容内容 野外观测植被类型、生长状况、覆盖度与地形地貌、野外观测植被类型、生长状况、覆盖度与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地下水位、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野外观测植被的覆盖度、生长高度和立体结构。野外观测植被的覆盖度、生长高度和立体结构

23、。草场植被组成成分调查。不同类型的草场具有不同的草场植被组成成分调查。不同类型的草场具有不同的植被组成;在草场资源调查时,通常采用组成草场植被的优势植被组成;在草场资源调查时,通常采用组成草场植被的优势种、亚优势种及其生活型、枝叶型、生活力等项内容,来描述种、亚优势种及其生活型、枝叶型、生活力等项内容,来描述草场植被组成成分的个体特征。草场植被组成成分的个体特征。(一)植被调查(一)植被调查 草场资源调查草场资源调查 草场资源的类型、面积、分布,草场资源的等级,草草场资源的类型、面积、分布,草场资源的等级,草场载畜潜力。场载畜潜力。调查退化草场的分布,面积及其退化程度。调查退化草场的分布,面积

24、及其退化程度。草场退化是柴达木盆地干旱区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草草场退化是柴达木盆地干旱区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草场退化调查要搞清河流流域草场退化的程度、范围、面积以及场退化调查要搞清河流流域草场退化的程度、范围、面积以及退化原因,并提出改良及防止进一步退化的具体措施。退化原因,并提出改良及防止进一步退化的具体措施。(二)草场退化情况的调查(二)草场退化情况的调查 地质观测点的布置,是以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地质观测点的布置,是以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地质观测点的布置,是以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地质观测点的布置,是以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则。则。则。首先记录日期、天气情

25、况。下述一般应观察、记录、描述地首先记录日期、天气情况。下述一般应观察、记录、描述地首先记录日期、天气情况。下述一般应观察、记录、描述地首先记录日期、天气情况。下述一般应观察、记录、描述地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的分界线;断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的分界线;断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的分界线;断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的分界线;断层、褶曲枢纽、构造转折部位;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地层产状、层、褶曲枢纽、构造转折部位;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地层产状、层、褶曲枢纽、构造转折部位;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地层产状、层、褶曲枢纽、构造转折部位;具有重要代表性

26、的地层产状、裂隙、劈理、岩脉及样品采集点;同时还应观察滑坡和崩塌裂隙、劈理、岩脉及样品采集点;同时还应观察滑坡和崩塌裂隙、劈理、岩脉及样品采集点;同时还应观察滑坡和崩塌裂隙、劈理、岩脉及样品采集点;同时还应观察滑坡和崩塌等自然地质现象,并观察夷平面或其他地貌界线。等自然地质现象,并观察夷平面或其他地貌界线。等自然地质现象,并观察夷平面或其他地貌界线。等自然地质现象,并观察夷平面或其他地貌界线。第三节第三节 野外地质野外地质水文地质点的描述水文地质点的描述一、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内容一、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内容(一)基岩地层岩性观察与描述(一)基岩地层岩性观察与描述 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各类

27、岩层的观察与描述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 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分新鲜、风化等)、成分、结构和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分新鲜、风化等)、成分、结构和构造、产状、节理、裂隙充填物、蚀变、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构造、产状、节理、裂隙充填物、蚀变、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标志、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1 1 1 1、沉积岩、沉积岩、沉积岩、沉积岩 必需注意观察层理牲、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对碎屑岩应必需注意观察层理牲、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对碎屑岩应着重描述颗粒大小、形状、成分分选情况、胶结类型和胶结物成分等。着重描述颗粒大小、形

28、状、成分分选情况、胶结类型和胶结物成分等。对泥质岩类应着重描述物质成分、结构、层面构造、泥化现象等。对对泥质岩类应着重描述物质成分、结构、层面构造、泥化现象等。对碳酸盐岩类应研究化学成分、结晶情况、特殊的结构和构造、层面特碳酸盐岩类应研究化学成分、结晶情况、特殊的结构和构造、层面特征及可溶性与岩溶现象。征及可溶性与岩溶现象。3 3 3 3、侵入岩、侵入岩、侵入岩、侵入岩 必需注意调查其成因类型、产状、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对侵必需注意调查其成因类型、产状、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对侵入体,应注意与围岩间的穿插和接触关系,接触特征;所处构造部位入体,应注意与围岩间的穿插和接触关系,接触特征;所处构

29、造部位及原生裂隙和岩脉等情况。对喷出岩,应注意观察其喷出或溢出形式;及原生裂隙和岩脉等情况。对喷出岩,应注意观察其喷出或溢出形式;岩性、岩相的分异变化规律;原生或次生构造,原生裂隙、蒱虏体、岩性、岩相的分异变化规律;原生或次生构造,原生裂隙、蒱虏体、韵律、层序及与沉积岩的相互关系等。韵律、层序及与沉积岩的相互关系等。4 4 4 4、变质岩、变质岩、变质岩、变质岩 应注意应注意观察其成因分类(正变质或副变质)、变质(区域、接触、观察其成因分类(正变质或副变质)、变质(区域、接触、动力变质)、变质程度和划分变质带;恢复原岩性质与程序。着重观动力变质)、变质程度和划分变质带;恢复原岩性质与程序。着重

30、观察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分析矿物的共生组合和交代关系。察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分析矿物的共生组合和交代关系。特别注意片理、劈理以及小型褶皱等细微构造和原岩层理的区别。特别注意片理、劈理以及小型褶皱等细微构造和原岩层理的区别。(二)地质构造观察与描述 1 1、褶皱、褶皱 位置(包括空间和与其他构造相互的位置)、规模、沿走向的变化规律和倾伏情况;褶皱位置(包括空间和与其他构造相互的位置)、规模、沿走向的变化规律和倾伏情况;褶皱的形态特征、类型、组成岩层的相变、时代和特征;两翼岩层的厚度变化及序次构造特征的形态特征、类型、组成岩层的相变、时代和特征;两翼岩层的厚度变化及序次构造特征

31、以及褶皱的组合形式等以及褶皱的组合形式等。2、断裂、断裂 三个要素三个要素,即断面产状、落差大小、断至层位。即断面产状、落差大小、断至层位。位置、规模、产状、及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形态特征;构造破碎带的岩种位置、规模、产状、及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形态特征;构造破碎带的岩种类、特征及破碎带和破碎影响宽度;判定断层的两盘相对错动方向,、构类、特征及破碎带和破碎影响宽度;判定断层的两盘相对错动方向,、构造组合关系,分析与地下水活动的关系。造组合关系,分析与地下水活动的关系。3、节理裂隙、节理裂隙 统计裂隙点的位置和所处的构造部位;裂隙分布、宽度、统计裂隙点的位置和所处的构造部位;裂隙分布、宽度、产状、延伸情

32、况及充填物的成分和性质;裂隙面形态特征、风产状、延伸情况及充填物的成分和性质;裂隙面形态特征、风化情况;各组裂隙发育程度、切割关系力学性质和转变情况,化情况;各组裂隙发育程度、切割关系力学性质和转变情况,并注意裂隙的透水性。并注意裂隙的透水性。4、劈理和片理、劈理和片理 空间位置和所处的构造部位、分布规模、产状、性质。空间位置和所处的构造部位、分布规模、产状、性质。二、第四纪地层观察与描述 (一)(一)野外地层各类成因的辨别野外地层各类成因的辨别 在地质在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中,对第四纪地质的观察描述内容水文地质调查中,对第四纪地质的观察描述内容包括:地层的颜色、岩性、岩相、结构与构造特征、特殊夹

33、层、包括:地层的颜色、岩性、岩相、结构与构造特征、特殊夹层、各层间的接触关系、所含化石及露点所处的地貌部位等。各层间的接触关系、所含化石及露点所处的地貌部位等。主主要要地地层层成成因因类类型型观观察察 在地质在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中,对第四纪地质的观察描述内水文地质调查中,对第四纪地质的观察描述内容包括:地层的颜色、岩性、岩相、结构与构造特征、特殊容包括:地层的颜色、岩性、岩相、结构与构造特征、特殊夹层、各层间的接触关系、所含化石及露点所处的地貌部位夹层、各层间的接触关系、所含化石及露点所处的地貌部位等。等。目前对第四纪岩性定名分为两种:一是工程定名;另目前对第四纪岩性定名分为两种:一是工程定名;

34、另一种是复合定名(也称为二元命名)。一种是复合定名(也称为二元命名)。另外还有三元定名。另外还有三元定名。三元命名以砂砾组(三元命名以砂砾组(0.50.52mm2mm)、粉砂粒组()、粉砂粒组(0.005-0.05mm0.005-0.05mm)、粘土组()、粘土组(0.005mm0.005mm)的含量(的含量(100%100%)。在砾石含量低于)。在砾石含量低于5%5%10%10%的细粒碎屑沉积的细粒碎屑沉积物中常采用这种全名方法。物中常采用这种全名方法。(二)(二)野外岩性的定名野外岩性的定名 粒径粒径(mmmm)粒组的累计百分含量(粒组的累计百分含量(%)砾石类砾石类砂砂 类类粘土类粘土类

35、卵石卵石粗砾粗砾细砾细砾砾砂砾砂粗砂粗砂中砂中砂细砂细砂粉砂粉砂亚砂土亚砂土亚粘土亚粘土粘土粘土20205050101050502 25050252510100.50.550500.250.2550500.0750.075858585850.050.053-103-103-103-103030岩性工程定名岩性工程定名 1 1、颜色:、颜色:注意原生与次生、干与湿、水平与垂直颜色的变化及特殊注意原生与次生、干与湿、水平与垂直颜色的变化及特殊色、色带、色斑的过渡和混杂情况。描述时,一般副色在前,色、色带、色斑的过渡和混杂情况。描述时,一般副色在前,主色在后。主色在后。2 2、岩性:、岩性:1)砾石

36、类。砾石的成分、粒径(最大、最小、一般)、分)砾石类。砾石的成分、粒径(最大、最小、一般)、分选性、磨圆度(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表面擦选性、磨圆度(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表面擦痕、风化程度等。痕、风化程度等。第四纪沉积物的二元命名第四纪沉积物的二元命名名称名称砾石砾石含砂砾含砂砾砂砾砂砾砾砂砾砂含砾砂含砾砂砂砂含量含量一般称砂砾一般称砂砾砾石()砾石()95957575959550507575252550505 525255 5砂()砂()5 55 525252525505050507575757595959595注:定名时,应根据由粗到细的顺序,以最先符合者定名。注

37、:定名时,应根据由粗到细的顺序,以最先符合者定名。2)砂类)砂类 砂的矿物成分、颗粒形状、粒度、磨圆度、级配、压密程度砂的矿物成分、颗粒形状、粒度、磨圆度、级配、压密程度和湿度状况,次生矿物成分及胶结情况。和湿度状况,次生矿物成分及胶结情况。3)土类:)土类:干、湿时的物理状况特殊成因土的特殊现象(如黄土的大孔干、湿时的物理状况特殊成因土的特殊现象(如黄土的大孔隙性,泥炭的气味、腐烂程度,淤泥的矿物质含量等)。隙性,泥炭的气味、腐烂程度,淤泥的矿物质含量等)。3、结构与构造结构与构造 观察并描述地层剖面的结构特征(如冲积层的二元结构、观察并描述地层剖面的结构特征(如冲积层的二元结构、洪积层的相

38、变和透镜体夹层、残积层与基岩过度关系)、土洪积层的相变和透镜体夹层、残积层与基岩过度关系)、土的结构与均一性,碎屑混入物的成分,砂的松散和胶结状况的结构与均一性,碎屑混入物的成分,砂的松散和胶结状况以及砾的排列方向等。对层理或层面的类型、产状,以及孔以及砾的排列方向等。对层理或层面的类型、产状,以及孔隙、生物构造特征等要观察描述。隙、生物构造特征等要观察描述。4 4、特殊夹层、特殊夹层 地层中的含矿层(如石膏、芒硝、盐晶)、泥岩层、淤泥地层中的含矿层(如石膏、芒硝、盐晶)、泥岩层、淤泥层、结核层、纹泥层、胶结砂层及古土壤层在地层剖面中的层、结核层、纹泥层、胶结砂层及古土壤层在地层剖面中的位置与

39、特征。位置与特征。5 5、化石、化石 产出层位、名称、数量、形态大小、保存状况、石化程度、产出层位、名称、数量、形态大小、保存状况、石化程度、分布状况等。分布状况等。6 6、各层接触关系与岩相变化、各层接触关系与岩相变化 接触类型(冲刷、明显、突变接触或逐渐过渡),对突变接触类型(冲刷、明显、突变接触或逐渐过渡),对突变接触应选取地层出露较全点进行分层描述与地层厚度测量。接触应选取地层出露较全点进行分层描述与地层厚度测量。另外,对第四系露头点有意义的地貌部位,可进行拍照、另外,对第四系露头点有意义的地貌部位,可进行拍照、录像或素描。录像或素描。三、地貌观察与描述三、地貌观察与描述 1、河谷地貌

40、调查、河谷地貌调查 谷底与河床纵向坡度变化情况,各地段横剖面的形态,切割谷底与河床纵向坡度变化情况,各地段横剖面的形态,切割深度及谷坡的形状(凸、凹坡、斜坡、阶梯坡等),坡度、高度深度及谷坡的形状(凸、凹坡、斜坡、阶梯坡等),坡度、高度和物质组分和河床宽度以及植被情况等。和物质组分和河床宽度以及植被情况等。观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分布情况和形态特征(如海观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分布情况和形态特征(如海拔、水系平面分布特征,分水岭的高度及破坏情况,地形高差、拔、水系平面分布特征,分水岭的高度及破坏情况,地形高差、切割程度及地表坡度等),并分析成因类型。切割程度及地表坡度等),并分析成因类

41、型。2、河流阶地的调查、河流阶地的调查 阶地的级数、高度,形态牲(长、宽、坡向、坡度;阶面的相对高度、阶地的级数、高度,形态牲(长、宽、坡向、坡度;阶面的相对高度、起伏情况及切割程度);阶地的地质结构(组成物质、有无基座、岩性,起伏情况及切割程度);阶地的地质结构(组成物质、有无基座、岩性,堆积物岩性、厚度及成因);阶地在纵横方向上变化情况。阶地的性质及堆积物岩性、厚度及成因);阶地在纵横方向上变化情况。阶地的性质及组合形式。组合形式。侵蚀阶地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基座阶地上迭阶地上迭阶地内迭阶地内迭阶地河漫滩河漫滩现代河床现代河床级阶地级阶地陡坎陡坎 3 3 3 3、冲沟的调查、冲沟的调查、冲沟的

42、调查、冲沟的调查 冲沟所在的地貌单元和部位,密度与分布情况,规模、形态冲沟所在的地貌单元和部位,密度与分布情况,规模、形态冲沟所在的地貌单元和部位,密度与分布情况,规模、形态冲沟所在的地貌单元和部位,密度与分布情况,规模、形态特征,发育地段的岩性、构造、风化程度、沟壁情况、沟底堆特征,发育地段的岩性、构造、风化程度、沟壁情况、沟底堆特征,发育地段的岩性、构造、风化程度、沟壁情况、沟底堆特征,发育地段的岩性、构造、风化程度、沟壁情况、沟底堆积性质和厚度等。沟口堆积物特征,洪积扇的分布,形态特征积性质和厚度等。沟口堆积物特征,洪积扇的分布,形态特征积性质和厚度等。沟口堆积物特征,洪积扇的分布,形态

43、特征积性质和厚度等。沟口堆积物特征,洪积扇的分布,形态特征(长、宽、坡向、坡度;起伏情况和切割深度等)。(长、宽、坡向、坡度;起伏情况和切割深度等)。(长、宽、坡向、坡度;起伏情况和切割深度等)。(长、宽、坡向、坡度;起伏情况和切割深度等)。4 4 4 4、岩石风化的调查、岩石风化的调查、岩石风化的调查、岩石风化的调查 风化层的分布、形态和厚度,岩石风化颜色、性质和颗粒组风化层的分布、形态和厚度,岩石风化颜色、性质和颗粒组风化层的分布、形态和厚度,岩石风化颜色、性质和颗粒组风化层的分布、形态和厚度,岩石风化颜色、性质和颗粒组成的以及次生、风化矿物的出现情况,岩石风化破碎程度和岩成的以及次生、风

44、化矿物的出现情况,岩石风化破碎程度和岩成的以及次生、风化矿物的出现情况,岩石风化破碎程度和岩成的以及次生、风化矿物的出现情况,岩石风化破碎程度和岩体结构、构造变化情况。体结构、构造变化情况。体结构、构造变化情况。体结构、构造变化情况。节理、裂隙及风化裂隙发育情况节理、裂隙及风化裂隙发育情况 四、水点的观察与描述四、水点的观察与描述 1 1、水井、钻孔的调查、水井、钻孔的调查 (1 1 1 1)井、孔的位置及所在的地貌位置;井、孔的深度、结构)井、孔的位置及所在的地貌位置;井、孔的深度、结构)井、孔的位置及所在的地貌位置;井、孔的深度、结构)井、孔的位置及所在的地貌位置;井、孔的深度、结构一形状

45、及口径。一形状及口径。一形状及口径。一形状及口径。(2 2 2 2)井、孔所揭露的地层剖面,确定含水层的位置、厚度和)井、孔所揭露的地层剖面,确定含水层的位置、厚度和)井、孔所揭露的地层剖面,确定含水层的位置、厚度和)井、孔所揭露的地层剖面,确定含水层的位置、厚度和含水性质。含水性质。含水性质。含水性质。(3 3 3 3)测量水位、水温,搜集水井的水位及涌水量的变化情况,)测量水位、水温,搜集水井的水位及涌水量的变化情况,)测量水位、水温,搜集水井的水位及涌水量的变化情况,)测量水位、水温,搜集水井的水位及涌水量的变化情况,选择有代表性水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并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选择有代表性水

46、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并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选择有代表性水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并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选择有代表性水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并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4 4 4 4)了解使用的取水设备情况。)了解使用的取水设备情况。)了解使用的取水设备情况。)了解使用的取水设备情况。(5 5 5 5)自流井。着重调查出水层和隔水层顶板的岩性、水头高)自流井。着重调查出水层和隔水层顶板的岩性、水头高)自流井。着重调查出水层和隔水层顶板的岩性、水头高)自流井。着重调查出水层和隔水层顶板的岩性、水头高度及流量变化情况。度及流量变化情况。度及流量变化情况。度及流量变化情况。机、民井调查记录表机、民井调查记录表

47、编号编号图幅名称图幅名称位位 置置井名井名标标 高高坐坐 标标井口至地面高度(井口至地面高度(m)地面至水面深度(地面至水面深度(m)井口直径(井口直径(m)井底直径(井底直径(m)地面至井底深度(地面至井底深度(m)井与地表水距离(井与地表水距离(m)气温气温水温水温色色气味气味口味口味透明度透明度井的类井的类型型出水量出水量(m3/dm3/d)井壁结构井壁结构井淘洗情况井淘洗情况建井年限建井年限水位动态水位动态用水时水用水时水位变化位变化 井距地表污水坑距离井距地表污水坑距离水样编号水样编号水样采取深度水样采取深度使用情况使用情况地质、地貌、含水层:地质、地貌、含水层:平面图(比例尺)平面

48、图(比例尺)剖面图(比例尺)剖面图(比例尺)备注:备注:2 2、泉点的调查、泉点的调查 (1 1 1 1)泉水出露的地形地貌部位、高程及当地基准面的相对高)泉水出露的地形地貌部位、高程及当地基准面的相对高)泉水出露的地形地貌部位、高程及当地基准面的相对高)泉水出露的地形地貌部位、高程及当地基准面的相对高度。度。度。度。(2 2 2 2)泉水出露处的地质条件和涌出地面时的特点(是明显一)泉水出露处的地质条件和涌出地面时的特点(是明显一)泉水出露处的地质条件和涌出地面时的特点(是明显一)泉水出露处的地质条件和涌出地面时的特点(是明显一股或几股水涌出,是单泉还是片状向外渗出),泉的类型。股或几股水涌

49、出,是单泉还是片状向外渗出),泉的类型。股或几股水涌出,是单泉还是片状向外渗出),泉的类型。股或几股水涌出,是单泉还是片状向外渗出),泉的类型。(3 3 3 3)根据地质构造和泉的特点,判断补给泉水的含水层。绘)根据地质构造和泉的特点,判断补给泉水的含水层。绘)根据地质构造和泉的特点,判断补给泉水的含水层。绘)根据地质构造和泉的特点,判断补给泉水的含水层。绘制泉水出露处素描图(或照片)。制泉水出露处素描图(或照片)。制泉水出露处素描图(或照片)。制泉水出露处素描图(或照片)。(4 4 4 4)泉眼附近有无泉华沉积,必要时可采集样进行化验。)泉眼附近有无泉华沉积,必要时可采集样进行化验。)泉眼附

50、近有无泉华沉积,必要时可采集样进行化验。)泉眼附近有无泉华沉积,必要时可采集样进行化验。(5 5 5 5)观测泉水的物理性质,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测量泉水)观测泉水的物理性质,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测量泉水)观测泉水的物理性质,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测量泉水)观测泉水的物理性质,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测量泉水的流量、水温,了解泉流量稳定性。的流量、水温,了解泉流量稳定性。的流量、水温,了解泉流量稳定性。的流量、水温,了解泉流量稳定性。(6 6 6 6)对人工开挖泉,应了解挖掘位置、深度,泉水出露的高)对人工开挖泉,应了解挖掘位置、深度,泉水出露的高)对人工开挖泉,应了解挖掘位置、深度,泉水出露的高)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