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陕西医学杂志2014年4月第43卷第4期远程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辽宁医学院航天中心医院研宄生培养基地(北京100049)冯美静杜继臣 王培福 摘要 目的:观察远程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无治疗效果。方法:筛选有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TIA)或新发脑梗死病史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表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4例,对 照组38例。对照组单纯用药,观察组在用药基础上进行肢体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持续治疗6个 月。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及其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NIH S S评分17. 3 32. 5 6,对照组 16.653. 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
2、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14. 543. 17,对照 组16. 325. 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 05)。MRI检查显示,观察组有2例(4. 5 %)再次 发生脑梗死,对照组有5例(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脑梗死体积缩小者 25例(56. 8%)对照组12例(31. 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 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压分 别为 105140/5590mmHg,100145/5595mmHg,对照组分别为 100140/5595 mmHg, 95145/6090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治疗可以改善
3、缺 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脑梗死的再发生率、促进脑梗死体积的缩小,同时不会影 响血压的变化。主题词脑血管障碍/治疗脑缺血 缺血预适应【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_issn. 1000-7377.2014. 04. 006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血管疾病已成为 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尚没有十分明确的方 法预防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但有动物实验表 明,一项新的干预措
4、施-远程缺血预适应可以减小脑梗 死体积,起到有效的脑保护作用1 。但国内用于临床 上的研宄与应用均不多见,研宄病例较少。笔者在其 他学者研宄的基础上,扩大样本量,开展此项临床研 宄,旨在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无 治疗效果,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对象与方法1 研宄对象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 在北京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经诊断为短暂 性脑缺血发作(TIA)、脑供血不足等缺血性脑血管病 的患者。研宄入选患者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 言语障碍等症状,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新发脑 梗死病史,经药物规范治疗后,能将可控性危险因素控 制在正常范围,例如血压0. 05)。2
5、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7111003 ,011-2013) 通讯作者 仪对双上臂上端进行气囊加压,维持2mm,随后释放 气囊压力休息4min为一个循环,每次重复5个循环, 上下午各给一次,同时按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 作预防指南用药。对照组:单纯按照脑卒中和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预防指南用药。常规使用降血脂、降血压、 改善凝血功能、营养神经的药物,如拜阿司匹林、硝苯 地平、甲钴胺等。按照患者身体状况确定剂量及疗程。 在试验开始前、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由参加试验人员 对受试者及缺血预适应治疗仪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 果。3具体检测方法对参加观察的患
6、者行远程预 缺血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集临床 症状、神经功能变化、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并 进行相应统计方面分析。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 分析计算。检验显著性水准a取0. 05 , _P0. 05被认 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使用z检 验,两组间比较使用f检验。结 果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比较治疗前观察 组NIHSS评分17. 332. 56,对照组NIHSS评分16. 653. 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05)。治疗 后观察组NIHSS评分14. 543. 17,对照组NIHSS 评分16. 325. 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P0. 0 5 )。表明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较好,较对照组相比症 状改善更为明显,见附表。2影像学检查次发生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 05),见附2.1患者均经MRI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有2 表。例(4. 5%)再次发生脑梗死,对照组有5例(13. 1%)再附表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影像学改善情况及临床症状表现(%)组另别nNIHSS评分新发梗死梗死体积血压(mmllg)治疗前治疗后无()有()缩小者( )其他()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417.332. 5614. 543. 1742(95.5)2 (4 5 )25(6. 8)19(43 2)105140/5590100145/5595对照组
8、3816.653. 1616. 325. 7833(86. 9)5 (13 1 )12 (31 5 )26(68 5)100140/559595 145/60 902.2患者均进行CT检查:由年资较高的影像科 专业人员观察并记录梗死情况,包括部位及体积。脑 梗死灶体积计算按Pullicino公式:脑梗死体积(cm3) =长*宽* CT扫描阳性层数2。观察组脑梗死体积 缩小者25例(56. 8%),对照组脑梗死体积缩小者12 例(3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 05),见表1。3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观察组治疗前后 血压分别为105140/5590 mmHg,100145/55 95
9、mmHg,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分别为100140/55 95mmHg,95145/6090 mmHg,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尸0.05),见表1。4评估试验安全性经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仪 治疗后,所有观察组患者均没有出现血压、心率的改 变,也未出现其他不适感。讨论Murry等研宄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将一支冠 状动脉血管短暂阻断,恢复供血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 减小,称为缺血预适应(IPC)。后来,Przyklenk等通 过研宄发现对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进行缺血预处理后, 可减小此后阻断左前降支造成的心肌缺血面积,逐步 提出了远程缺血预适应的概念(RIPC)。随着越来越 多的学者深入研宄,肢体远程缺血预适应
10、机制不断涌 现。这就为IPC走向临床应用不断向前迈进。1990 年,Deutsch等2完成第一例IPC临床研宄。研宄显 示,预处理干预可提高左心室功能,进而提高生存率。 临床心绞痛的病人存在缺血预适应现象,并且肢体缺 血预适应对心脏的保护也得到大量学者证实,逐渐的 对缺血预适应研宄的学者越来越多,并发现临床TIA 的患者存在缺血预适应现象,Loukogeorgakis和其合 作者率先在人体自愿者身上使用了远程缺血预适应, 并证明了对血管的神经保护机制。国外最新的研宄发 现预适应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减少梗死面积3 。 近年来,国内己有学者通过健康人研宄人远程缺血预 适应模型,研宄证实这种重复肢
11、体缺血是安全、可耐受 的方法,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提高缺血 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缺血预适应治疗对多发脑血管狭窄患者通过TCD和SPECT的有效性也得到国外学者的认可4,5。本研宄以脑梗死后患者NIHSS评分改变的情况 评定远程缺血预适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确实表 明观察组对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证 实远程缺血预适应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 的保护作用及治疗效果。通过MRI及CT检查评价脑 梗死情况,显示远程缺血预适应治疗可以降低脑梗死 的再发生率、促进脑梗死体积的缩小,同时不会影响血 压的变化。这与国内某些报道取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 相同性。本研宄目前由于样本量
12、较小,临床疗效的观察尚 存在局限性。课题组将继续增加样本量,密切随访参 与研宄的患者,以更好的研宄远程缺血预适应治疗的 有效性与安全性,促进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研宄的更 快发展。参考文献1 Hahn CD,Manlhiot C, Schmidt MR,,ra/. Remote ische-micperconditioning: a novel therapy for acute stroke.Stroke,2011,42(10) :2960.2 Deutsch E. Adaptation to ischemia during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13、angioplasty. Clinical, hemodynam- ic,and metabolic featuresJ. Circulation, 1990,82(6): 2044-2051.3 Hougaard KD. Hjort N,Zeidler Det al. Remote ischemic perconditioning in thrombolysed stroke patients: Random-ized study of activating endogenous neuroprotection - de-sign and MRI measurements J. Int J
14、Stroke, 2012, 2 (2):1-6.4 Ran M,Karam A,Xunming Ji,e al Upper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prevents recurrent stroke in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J. Neurology,2012,79(10) : 1-9.5 Deutsch E. Adaptation to ischemia during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Clinical, hemodynam- ic,and metabolic features J. Circulation, 1990,82(6):2044-2051(收稿:2013-11-07)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