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年B卷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 2、小环境 3、适应 4、初级生产力 5、信息传递 6、营养级 7、生态位 8、机会种 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简述地球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其特点3、简述陆地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4、简述气候条件变化对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三、论述题1、论陆地生态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2、试论物种多样性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008年A卷一、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 2、物种 3、生态系统 4、谢尔福德耐受定律5、生态福 6、生态位 7、群落 8、内禀增长率9、生活型 10、“三基点”温度 11、趋同适应 12、限制因子二、论述题1、试述生态系统
2、的主要特征2、试述周期性变动生态因素的主要类型及特点3、试述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4、试述群落的演替过程5、试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008年B卷一、名词解释1、物种的生态特性 2、生物种形状的基因型 3、生存因子 4、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5、内环境 6、积温 7、生态型 8、第一周期性因素 9、生境10、物种性状的可塑性 11、趋异适应 12、生态入侵二、论述题1、什么叫种群?试述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2、试述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3、试述植物的水生原生演替序列4、试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5、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2009年A卷一、名词解释1、干扰性竞争 2、密度制约 3、专性互
3、利共生 4、生物钟 5、生态系统 6、群落7、生态演替 8、抗性进化 9、生物多样性 10荒漠化 11、生态福 12、生活型二、综合论述题1、试述群落掩体的主要过程2、试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试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性4、试述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2009年B卷一、名词解释1、适合度 2、自然选择 3、环境变异 4、内调节 5、稳态 6、耐受性 7、生态位 8、多维生态位空间 9、种群 10、种间竞争 11、兼性互利共生 12、多型二、综合论述题1、论述种群波动的主要原因2、试述种的稀有性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3、试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4、试述周期性变动生态因素的主要类型及特点2010年A
4、卷一、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 2、物种 3、生态因子 4、谢尔福德耐受定理 5、生态福 6、生态位7、生物群落 8、内禀增长率 9、生活型 10、“三基点”温度 11、趋同适应 12、限制因子二、论述题1、试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性2、试述周期性变动生态因素的主要类型及特点3、试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5、试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010年B卷一、名词解释1、物种的生态多样性 2、生物种形状的基因型 3、生存因子 4、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5、内环境 6、积温 7、生态型 8、第一周期因素 9、生境 10、物种性状的可塑性 11、趋异适应 12、生态入侵二、论述题1、什么叫种群?试述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2、试述
5、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3、试述植物的水生原生演替序列4、试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5、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参考答案:2008年A卷一、名词解释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统一整体。2、 物种:分类学家把自然界中同形的生物个体归为同一生物种。生物学中,物种的概念是指一类生物个体的集合,其中的个体之间在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正常后代个体。不同物种之间存在明显
6、的形态上的不连续性和不同形式的生殖隔离3、 生态因子:构成环境的各要素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的因子则称为生态因子。4、 谢尔福德耐受定律: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环境中的多种条件,而且生物有机体环境因子凡人耐受性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任何因子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该种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灭绝。这就是谢尔福德耐受定律。5、 生态幅: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福。也就是说,生物对每一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例如,鲑
7、鱼对温度这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是012度,最适温是4度。6、 生态位:生物在环境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叫生态位7、 群落: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德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8、 内禀增长率:指当环境(空间、食物和其他有机体)在理想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9、 生活型:不同物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10、“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称为酶活化性的“三基点”
8、温度11、趋同适应:趋同适应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12、限制因子: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这个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二、论述题1、试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地还是人工的,都具有下列共同特性:(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结构越复杂,物种数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4
9、)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因生产者固定能力所限及能留过程中能量的损失,一般不超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2、试述周期性变动生态因素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根据有机体对生态因子的反应和适应性特点,将周期性变动生态因子分为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素和非周期性因素(1)第一性周期因素:指由地球自转或公转及月相变化形成的光、温、潮汐的日、月、季节、年的周期性变化,由此进一步形成不同的气候带,对生物种群分布起决定作用。生物的光温反应及对湿度的不同要求则是生物对这类因素的适应性反应(2)次生性周期因素:取决于第一性周期因素,如太阳辐射和温度周期性变化导致
10、大气温度、降水量周期性变化,这类因素对一定区域内的生物种群数量增减有较大影响(3)非周期性因素:指突发性或间断性出现的因素,如暴雨、山洪、冰雹、地震及火山喷发、地震、地外物体撞击等突发性灾难,生物对这类因素很难形成适应性。最近的研究表明自6亿年前出现动物以来,曾发生6次重大的生物灭绝时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2.5亿年前,有一半海洋生物种类、三分之一陆地生物种消灭3、试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有一定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一个群落物种的多少盒每个种群的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2)具有一定的结构:群落本身具有一定
11、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等(3)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生命的特征就是不断运动,群落也是如此。其运动的形式包括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演替与演化(4)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群落中的物种以有规律的方式共处,一个群落的形成与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的相互适应。群落的组成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第二,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得到协调、平衡。(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任何一个群落只能分布在特定的地段和生境中,不同的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全球范围内的群落都是按一定的规
12、律分布的。(6)具有一定的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的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森林中都形成特定的群落环境,与周围的农田或裸地大不相同(7)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的群落有明显的边界,有的边界不明显。前者见于环境梯度变化较陡,或者环境梯度突然中断的情形,如陆地和水环境的交界处胡泊、岛屿等4、试述群落的主要演替过程群落演替过程也是物种不断入侵、定居、进化或灭亡的过程,就某一物种而言,一般在演替中的相互关系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互不干扰阶段:这是群落演替中物种从无到有的最初阶段,也是入侵阶段,这时候物种数目少,种群密度低,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没有什么竞争(2)相互干扰阶段:这主要是指物
13、种间的竞争,在竞争中有的物种能定居下来繁殖,而另一些物种则被排斥而趋于消亡,所以也叫定居阶段(3)共摊阶段:在这个阶段那些能很好利用自然资源而又能在物种相互作用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得到发展、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公摊自然资源,也叫发展阶段(4)进化阶段:物种的协同进化使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合理和有效,群落结构更趋合理,物种组成及数量维持在一定比例,有的物种在竞争中若不能适应改变了的环境,则可能被新入侵的物种所取代。5、试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可以粗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方面则进而分为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而在非使用价值方面,则可分为代偿价值、遗赠价值及存在价值(1)
14、直接使用价值:所谓直接使用价值是指足以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得生物多样性元素之价值,比方说,基因、物种、生态群集或生物过程消费性使用的价值能够满足粮食、燃料、医药、能源和木材的需求,而生物多样性元素的非消费性使用则包括了娱乐、观光、科学和教育。在已知的24万种维管束植物中,大约四分之一可以食用,虽然人类百分之九十的食物只有100多种物种所提供,实际上我们每日所需的食物却可以依赖更多的物种遗传多样性的保育则能够增加粮食的生产力,或是培育出适应新虫害和新环境的商业品系。过去的几千年来,无数的农夫在各地收集野生的品种,得到形成遗传多样性的基因,最近,亚洲地区的米、麦因为有了这个广大的基因库,透过育种的工作
15、,使年产量得以大幅提升,其所提高的产值分别高达15亿和20亿美元。(2)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意指生物多样性在支持社会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上的价值,这些价值是由于生物多样性在维系生态系统的服务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又称为生态功能价值。生态系统的服务包括维持生物的生产力、调节气候、维持土壤肥力、净化水和空气(3)选择价值:未来是不确定的,而灭绝一旦发生再也无法挽回。整个社会应当为不可预测的事件(包括生物和社会经济的事件)预作准备。选择价值就是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下,为规避风险而赋予一个价值的方法。比方说,整个社会或许愿意为保留选择而付费,这样我们在未来仍有机会享有某一物种或某种程度的多样性(4
16、)非使用价值:可以进而分为代偿价值,遗赠价值和存在价值,代偿价值是指为保障同一代的其他社会成员享有生物多样性的特定组分所愿意支付的费用(或是愿意放弃的利益)遗赠价值是指为保障子孙后代仍有享有生物多样性特定组分的机会,愿意支付的费用(或是愿意放弃的利益)存在价值则是对人类之外的物种或大自然而愿意支付的费用(或是愿意放弃的利益)非使用价值 的动机来自于道德、伦理、精神或宗教的考虑,唯其价值的计算比较困难。2008年B卷参考答案一, 名词解释1、 物种的生态特征: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
17、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物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2、 生物种性状的基因型:是生物种的遗传本质,及生物性状表现所必需具备的内在因素。3、 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存因子(或生存条件、生活条件)。4、 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1840年农业化学家J.Liebig在研究营养元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时发现,植物生长并非经常受到大量需要的自然界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水和CO2的限制,而是受到一些需要量小的微量元素如硼的影响。因此他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因素的营养元素”,后人称之为Liebig最小因子定律。5、 内环
18、境:指生物体内组织或细胞间的环境,对生物体的生长繁殖具有直接影响。6、 积温: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衡量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也是表征地区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以(度日)为单位。7、 生态型:同时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生态型是分类学种以下的分类单位。8、 第一性周期因素:指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及月相变化形成的光、温、潮汐的日、月、季节、年的周期性变化,由此进一步形成不同的气候带,对生物种群分布起决定作用。生物的光温反应及对温度的
19、不同要求则是生物对这类因素的适应性反应。9、 生境:生境又称栖息地,指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称为生境。10、 物种性状的可塑性:一个物种的性状随环境条件而改变的程度。11、 趋异适应:趋异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适应方式和途径等。趋异适应的结果是使同一类群的生物产生多样化,以占据和适应不同的空间,减少竞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12、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盛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这个过程称为生态入侵。二、论述题1.什么叫种群?试述自然
20、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自然种群具有三个特征:(1) 空间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分存形式。(2) 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量(即密度)将随时间而发生变动。(3) 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个,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它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是处于变动之中的。2.试述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八种类型:类型 A B 特点 类型 A B 特点 竞争 - - 彼此互相抑制 共生 + + 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生活捕食 + - A杀死或吃掉B 互惠 + + 彼此有利,分开能独立生活寄生 + -
21、 A寄生于B,对B有害 偏利 + 0 对A有益,对B无影响中性 0 0 彼此互不影响 偏害 - 0 对A有害,对B无影响3试述植物的水生原生演替序列 自由漂浮植物阶段 这一阶段,湖底有机物的聚积,主要依靠浮游有机体的死亡残体,以及湖岸雨水冲刷所带来的矿质微粒。天长日久,湖底逐渐抬高。 沉水植物群落阶段水深3-5米以下首先出现的是轮藻属的植物,构成湖底裸地上的先锋植物群落。由于它的生成,湖底有机物积累加快,同时由于它们的残体的嫌气条件下分解不完全,湖底进一步抬高,水域变浅,继而金鱼藻、狐尾藻、黑藻、茨藻等高等水生植物种类出现。这些植物的生长能力强,垫高湖底作用的能力也就更强。此时大型鱼类减少,而
22、小型鱼类增多。 浮叶根生植物群落阶段 随着湖底变浅,出现了浮叶根生植物如眼子菜、莲、菱、芡实等。由于这些植物的叶在水面上,当它们密集后就将水面完全覆盖,使其光照条件变得不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原有的沉水植物将挤到更深的水域。浮叶根生植物高大,积累有机物的能力更强,垫高湖底的作用也更强。 挺水植物群落阶段 水体继续变浅,出现了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水葱等。其中,芦苇最常见,其根茎极为茂盛,常交织在一起,不仅使湖底迅速抬高,而且可形成浮岛,开始具有陆生环境的一些特点。这一阶段的鱼类进一步减少,而两栖类、水蛭、泥鳅及水生昆虫进一步增高。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湖底露出地面后,原有的挺水植物因不能适应新的环
23、境,而被一些禾本科、莎草科和灯心草科的湿生植物所取代。由于地面蒸发加强,地下水位下降,湿生草本群落逐渐被中生草本植物群落所取代。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木本群落。木本植物阶段在湿生草本植物群落中,首先出现的是一些湿地灌木,如柳属、桦属的一些种,继而乔木侵入逐渐形成森林。此时,原有的湿地生境也随之逐渐变成中生生境,在群落内分布有各种鸟类、兽类、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类等,土壤有蚯蚓、线虫及多种土壤微生物,整个水生演替系列实际上是湖沼填平的过程,通常是从湖沼的周围向湖沼的中心顺序发生的。4.试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 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
24、与能量输入输出接近平衡,在外来干扰下,通过自然调节(或人为调控)能恢复原始的稳定状态。 生态平衡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它是建立在各种成分结构的运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的;2)生态平衡反映了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稳态特征,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是由该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统一的体现。5.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都会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但并不是都会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例如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只有那些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即生存利益、破坏社会稳定、动摇了经济和社会发
25、展基础、对国家政治统治造成威胁的生态环境问题才属于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我国目前这类问题大体包括四个方面:(1) 国土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国土资源中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主要问题有:1) 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是中国面临的头号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有国土总面积的38.2%,丧失的肥力折合成化肥,高于全国化肥年产量一倍以上,严重威胁农业的发展。2) 土地荒漠化严重。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沙化土地168.9万平方公里,而且荒漠化的速度加快。我国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保水肥能力下降。土地荒漠化严重影响了农牧业,也对整个国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荒漠化严
26、重原因是植被遭受破坏,主要是草原植被和森林植被。全国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范围的洪涝灾害、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都与森林赤字有关。3) 水安全问题。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近年来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水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污染加剧,水的浪费越来越严重。4) 生物安全问题。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中心,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和标志,但人类对自然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导致生物物种灭绝,一个物种的灭绝将导致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危机,而且灭绝的
27、物种要恢复出来理论上是不可能的,这对于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损失来说,是难以用金钱来计算的,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损失。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国家,但也是生物物种破坏和消亡严重的国家,我国有3万多种高等生物,其中10%处于濒危灭绝境地,必须受到严格的保护。此外,转基因技术对生物物种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均会产生巨大影响,也应当列入生物安全的范畴。5) 能源安全问题。能源问题是当今全球性问题,亦是引发国际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经常成为各国经济安全的首要问题。我国能源严重供给不足,能源效率低、浪费打,能源环境污染严重,能源价格合理,能源贸易与世界市场脱节。(2) 是环境安全问题 这里的环境安全主要是指因
28、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造成的严重影响。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和化学品污染。我国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其次是沙尘污染。目前我国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全国80%的河流和45%的地下水资源被污染而影响使用,已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土壤污染比其他类型污染的持续性更长久,智力的难度更大。2000年,对23个省(市区)的不安全统计,共污染农田4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在化学品污染方面,一类是那些毒性极高、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不易分解且能够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并可转移到下一代体内的有毒化学品;另一个是环境激素类化学品,可
29、使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并因此而对个体及其子孙或者集团产生有害影响。国家环保总局初步筛选出997种危险化学品,但至今尚未列入法律之中,其中许多种事实上仍处于自由使用的状态,广泛用于制造涂料、树脂、可塑剂、洗衣剂等。(3) 自然灾害问题 自然灾害简称天灾,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气候灾害,即由气候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灾害、洪涝灾害、风灾(包括台风、狂风、风暴潮)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盐碱化、山体滑坡、泥石流、农作物生物灾害等;另一类是地质灾害,即由地质构造作用、重力作用及与地球内力过程有关的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灾害、火山灾害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山崩、海啸等。我国自然
30、灾害的特点是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影响面广,除火山灾害较轻微外,其他自然灾害均很严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存利益和财产利益的巨大损害。自然灾害防治是维护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艰巨任务。(4) 国际环境安全问题 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我国的国家环境安全的影响;另一类是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可能以其自己的国家环境安全受到我国环境问题威胁为由,对我国主权的干涉或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威胁。第一类问题是已经存在的,第二类问题则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必须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2009年A卷一、 名词解释1. 干扰性竞争;在干扰性竞争方式下,个体直接相互作用,在一些动物种类中,
31、最明显的通过打斗,也通过产生毒物(如植物异株克生)进行竞争。在这种相互作用中“败者”适合度下降,可能由于干扰(如受伤或死亡),也或许由于缺乏可用资源。2. 密度制约;密度制约描述适合度与种群大小之间的关系。种群调节的一个关键因子是负的密度制约,当种群密度增加时,由于种内竞争,使适合度下降。3. 专性互利共生:有些互利共生者,如地衣,是永久性成对组合,其中一方或双方不能独立生活。大多数共生者是专性共生,还有一些非共生性的互利共生也是专性的,是蘑菇-耕作蚁之间的互利共生。4. 生物种:种是一组可以相互杂交并产生能育后代的自然种群,它们与其他种群间具有繁殖隔离。该概念将没有明显形态学差别的种群分成分
32、离的姊妹种,因为它们不能彼此交换基因。生物种有繁殖隔离机制来保持。5. 生态系统:1935年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最初的定义包括一个定义的空间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和物理的相互作用。近代生态学家更倾向于从能(量)流、碳流或营养物流来考虑生态系统。6. 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许多物种种群的集合。它的特性是由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竞争和寄生决定的。群落也能够从更广阔的角度和物种多样化、食物网、能量流和同资源种团中种间的相互作用来观察它的特性。7. 生态演替:是指一个自然群落中,物种的组成连续地、单方向地、有顺序地变化。这一顺序被称为是一个演替序列,最后达到的阶段称为顶级。8.
33、抗性进化:有害生物对杀虫剂产生了进化抗生,使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威胁。杀虫剂的抗性提供了一些当前作用中的最好进化例证。暴露到杀虫剂中的一个巨大种群内,只有很少的基因型可能有特意的抗性,并具有极大的进化优势。9. 生物多样性:是包括全部层次的有机体变异性的术语,从属于同一种的遗传变体,到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差异。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包括遗传变异的保护、物种和种群多样性的保护、以及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特性,例如气候与排水效应的保护。10. 荒漠化:干旱或半干旱土地由于管理不善而不再适于放牧和耕作,称为荒漠化。11. 生态幅: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也就是说,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
34、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例如,鲑鱼对温度这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是012C,最适温为4C.12. 生活型:不同物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和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二、 综合论述题1. 试述群落演替的主要过程群落演替过程也是物种不断入侵、定居、进化或灭亡的过程,就某一物种而言,一般在演替中的相互关系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 互不干扰阶段(2) 相互干扰阶段(3) 共摊阶段(4) 进化阶段2. 试述生物多样性的
35、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可以粗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方面进而分为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选择价值;而在非使用价值方面,则可分为代替价值、遗赠价值及存在价值。(1) 直接使用价值(2) 间接使用价值(3) 选择价值(4) 非使用价值3、 试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性(1)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结构越复杂,物种数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3)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4) 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因生产者固定能值所限及能流过程中能量的损失,一般不超过56个。(5)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要
36、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3. 试述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生态影响,环境问题都会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但并不是都会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例如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只有那些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即生存利益、破坏社会稳定、动摇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对国家政治统治造成威胁的生态环境问题才属于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1) 国土安全问题1) 水土流失严重2)土地荒漠化严重3)水安全问题4)生物安全问题5)能源安全问题(2) 是环境安全问题(3) 自然灾害问题(4) 国际环境安全问题2009年B卷一、 名字解释1、 适合度:适合度是个体生产能存活后
37、代,并能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指标。个体的相对适合度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部分决定于个体的遗传区别,部分决定于环境的影响。2、 自然选择:种中具有最高适合度的个体将会对未来世代做出特别高的贡献。如果适合度的差别含有遗传的成分,则后代的遗传组成成分会有改变。这个过程称为自然选择或“最适者生存”。3、 环境差异:大多数有机体都必须应付在一定时间尺度范围内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某种环境因子的变化以秒或分计(如当有云块时的阳光强度),另一些因子的变化以日或季计,甚至更长更长的时期(如冰河周期)。4、 内调节:生物细胞不可能在剧烈的变化环境中进行,因此,有机体要采取行动以限制其内环境的变异性。5、 稳态:
38、有机体在可变动的外部环境中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内部环境,称为稳态。一切有机体都采取一定程度的稳态控制,但是一般地说,大型有机体比小型的更易其外部环境中退耦。6、 耐受性:有机体能够应付其外部环境的变化(虽然不同物质表现很不相同)。种的成员能够生存的环境条件上限和下限是种的耐受限度。在此极端条件下通常不出现生长,但在条件更狭窄的范围内能生长,而适合度最大只能出现在更窄的最适范围内2.7、 生态位:有机体的生态位是它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包括它发现的各种条件、所利用的资源和在那里的时间。8、 多维生态位空间:定义有机体生态位的每一个条件和资源,对于有机体能出现的空间提供一个维度。一起考虑所有维度,
39、全面确定的有机体的生态位,是多维生态位空间,或“n-维超体积”。9、 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间的边界可以是任意的。种群可以根据组成种群的生物是单体生物还是构件生物进行分类。在单体生物种群中,每一受精卵发育成一单个个体。在构件生物种群中,受精卵发育成一个结构单位,这一结构单位再形成更多的构件和分支结构。然后这些结构可能分裂,形成许多无性系分株。10、 中间竞争:中间竞争发生在利用同样有限资源的两种之间。极少种能够逃脱其他种与之竞争共同资源的影响11、 兼性互利共生:互利共生的多数是非专性和机会性的。这些互利共生可能是散开的,包含有不同的物种混合,如许多粉者与其传粉植物之间的互
40、利共生。12、 多型:指的是种群中等位基因的存在。一个种群或物种可能颜色是多型的,如蜗牛,或者一些生化特性是多型的,如植物的毒性。一些多型可能是由自然选择保持下来的,但其他是由于许多基因控制多型性状的结果。二、 综合论述题1、 试述种群波动的主要原因(1) 时滞或称为延缓的密度制约,存在于密度变化及其对种群大小的影响之间。种群可能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然后逐渐减少,在最终达到平衡之前呈现减幅振荡。这种延缓的密度制约可能使捕食者和猎物多度之间产生周期。(2) 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其可能导致减幅振荡、稳定极限环(非减幅振荡的有规律周期变化)或无规律随机振荡。(3) 环境随机变化。环境条件非确定性的、
41、不可预见性的变化会导致平衡密度的变化。2、 试述种的稀有性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种的稀有性的类型取决于该种的三个属性:(1) 地理分布的大小(大或小);(2)栖息地特异性(宽或窄);(3)地方种群大小(高或低)。对于任何物种,这些特征中有一个或几个的属性低,证明其某些稀有性。窄的栖息地要求、低的种群密度和地方性都是稀有性的各个方面。许多种是由于其生态学而成为稀有的,另一些种则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扩散能力弱或有固着行为的物种,很可能由于人类因素而成为稀有的。3、 试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 具有一定的结构(3)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4) 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5) 具
42、有一定的分布范围(6) 具有一定的群落环境(7) 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4、 试述周期性变化生态因素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 第一性周期因素(2) 次生性周期因素(3) 非周期性因素2010年A卷一、 名词解释1、 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未来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害;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
43、,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 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3、 生态因子: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周围所有环境要素的总和。它包括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有机体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生态因子通常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类。非生物因子包括温度、光、温度、PH、氧等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则包括同种生物的其他有机体和异种生物的有机体,前者构成种内关系,后者构成种间关系;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环境的非生物因子对有机体的影响;反作用有机体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
44、系;捕食、寄生等。4、 谢尔福德耐受定律: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环境中的多种条件,而且生物有机体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任何因子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该种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灭绝。5、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环境因素都要求有适宜的量,过多或不足都会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乃至死亡,这种生物对每一个因素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6、 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
45、用。7、 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与种群一样,生物群落也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不是由组成她的各个种群所能包括的,也就是说,只有在群落总体水平上,这些特征才能显示出来。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的生长形式(如森林、灌林、草地、沼泽等)和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组配和种类结构)、优势种(群落中以其体大、数多或活动性强而对群落的特征性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相对丰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比例)、营养结构等。8、 内禀增长率:是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
46、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性质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物种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反映了种群在理想状态下,生物种群的扩繁能力。9、 生活型:不同物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和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10、 “三基点”温度:三基点温度是作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在最适温度下,作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作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能持续生命。如果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直至死亡。三基点温度是最基本的温度指标,它在确定的有效性、作物种植
47、季节与分布区域,计算作物生长发育速度、光和潜力与产量潜力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11、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接受同样生态环境选择,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得以保持下去。通过变异和选择,结果形成相同或相似生物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有时在外貌上也非常相似。12、 限制因子:生物的个体或种群的生存和繁殖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在具体情况下,对特定的生物来说,不是所有的生态因子都有同样的重要性,其中某些因子限制生物的分布、风度或产量因而具有最大的生态意义的,一般称之为限制因子。在众多环境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称为限制因子。如水体盐度对鱼类是一种限制因子。水中氧少、变化大,易成为限制因子等等。二、 论述题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