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目 录第一章 总则2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3第三章 建筑设计4第四章 环境景观与绿化设计5第五章 结构设计5第六章 给水排水设计7第七章 电气设计.8第八章 投资估算. 10第九章 暖通设计11第十章 消防设计13第十一章 节能设计15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16第十三章 综合管网. 17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 1820第一章 总则1.1 项目背景按照2010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成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非农就业空间”的主体思想;推进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会议提出“五大功能区”及“渝东南生态
2、保护发展区”的建设;为提高铁矿乡集镇整体风貌,改善镇民居住条件,建设靓丽高山风情小镇,依据XXXX县XXXX乡总体规划(2013-2030),特对A01-04、A05-01、A05-03、A06-04四地块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以便指导项目实施。1.2 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集镇规划区西部,总用地面积约为61490.8。项目建设用地地形较为复杂,相对高差约60米,用地形状不规则。项目规划共有73栋单体,其功能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新农村住宅、已建公寓、会所、酒店;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6936.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计容)53197.18;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容)3739.62。 1.3 设计依据 1、
3、1:500红线地形图。2、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意见。3、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3.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3.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3.3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3.4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3.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3.6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0-5024-2002; 3.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DBJ50-052-2006;3.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
4、度规定(2008年版);3.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房屋建筑部分;3.10重庆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06年版);3.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12国家和地方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现行设计规范、标准、法规和条例;3.13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1.4 设计范围及内容该项目分为:新农村住宅(即还建房)、商品住宅及相关配套设施。本设计含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通风等专业设计内容。1.5 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1、重点利用现状周边关系,利用用地周边的自然景观资源,结合内部的关系,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
5、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自然景观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舒适的休闲、度假和居住的环境空间。2、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项目配套设施齐全。3、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4、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5、希望在该地区创建一个紧跟时代气息、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具有舒适生活品质的接待中心,同时塑造鲜明独特的住宅形态,创建舒适的休闲空间和生活环境,保证建筑品质的同时兼顾建设成本。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2.1 场地概述本工程总用地面积约为61490.8。该地块地形现状复杂,场地内
6、高差较大,用地形状呈不规则带形。小区共有73栋单体,其功能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新农村住宅、已建公寓、会所、酒店;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6936.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计容)53197.18;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容)3739.62。该地块地形内部原始高差较大。东南部最高,西北面最低,场地内最高点标高约为1121.43,最低点标高约为1507.76,整个场地高差很大,坡度较陡。地块周边有多条规划道路,为该工程的交通提供了便捷。周边自然环境非常好,植被覆盖率高,是一个营造舒适休闲生活的理想地点。2.2 总平面布置 1、规划目标:将自然景观空间充分为本项目所用,营造一个为人们提供有着自然氧吧、轻松舒适休闲
7、生活的一个公共场所和居住环境。2、总体布局:由于该用地高差较大,所以我们结合自然标高将新农村住宅的场地分在1086.69到1107.8的坡地上;将商品住宅区域多层及低层住宅的场地分在1058.50到1086.69的台地上。3、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2.3 竖向设计设计中我们尽量考虑做到挖填方平衡。由于场地高差较大,地形复杂,我们设计道路时,尽量利用原始的地形标高,沿等高线的走向布置道路,形成了蜿蜒的内部道路。建筑则在道路两侧布置,结合地形高差做成上、下坡户型。台地之间用自然放坡、分级挡墙衔接,既减少土方量又保护了原来的自然植被。2.4 交通组织设计原
8、则:“通而不畅,坡度适当,衔接自然”。由于用地地形复杂,高差大,场地内原始地貌上可以用于建设的区域比较局促,故采用了人车混行的方法。该项目新农村住宅地块的主要入口设在东西两侧,和规划的市政道路相连接;多层、低层商品住宅地块的主要出入口设在该地块的东侧,由于高差较大,分别设置了车行和人行两个出入口;从主入口进来后,直接通向居民小区内部,道路呈环形布置,可用作消防回车。用地内部的车道可通达各建筑,场地内的车行道满足车辆进出和消防车进出宽度的要求。2.5 技术经济指标第三章 建筑设计3.1 设计构思 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人民生活模式的转变,人们对贴近大自然生活的向往,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景观,进行布
9、置各种使用功能,以提供一个适合休闲、度假、宜居的生活场所。同时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和可变性。3.2 立面造型设计在建筑风格的设计上,我们类比了近期重庆主要的三种具有其他地域特征的建筑风格:1、 巴渝传统中式建筑风格多为穿斗民居及更多细节的官家建筑。如瓷器口、洪崖洞。2、 中西结合的抗战时期风格以中山四路抗战联线风貌区为代表。取重庆抗战时期建筑特色,结合现代人的居住方式和审美习惯而形成.3、 还有一种就是新地域特色建筑。这类建筑对传统形式的现代提炼,以现代的形式为基础,在色彩,形体,材料上体现地域特色。灰砖或红砖、青瓦、坡屋顶等。如川美大学图书馆、群众艺术馆、重庆美术馆。 第一种风格在新农村建设中使
10、用比较多;第二种风格的建筑比较平易近人,更具有亲和力,适用于休闲度假区和风景区住宅;第三种又多用于公共建筑。建筑造型根据总体布置、建筑规模、平面形式和使用功能,采用砖红色结合仿木构造及白墙为主,间以亮丽的色彩,以彰显其建筑气质,营造温馨、轻松的休闲度假、生活环境。第四章 环境景观与绿化设计4.1 环境、景观、绿化设计该项目用地景观设计中将利用现有良好条件,依据地形高差,合理利用自然景观及绿化,广场设计。依据重庆市都市区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本规划设计的绿地总面积为:20648.61 m2。绿地率为:33.58%。场地内住宅部分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台地的高差营造层次丰富的内庭院
11、,都更多地考虑了客户交流沟通共享空间的精神需求,通过集中景观来创造一种开放、沟通的环境景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区”思想。第五章 结构设计 5.1设计的主要依据 结构设计按有关的现行规范、规程、规定及标准等执行。(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33-2004)(3)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8)
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0)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11)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13)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DBJ50-058-2006)(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15) 重庆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规程(DB50/5019-2001)(16)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委托书及建筑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5.2 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概况场区属丘陵地貌,局部为河流阶地地貌。场地内地形总体较平缓,局部有少量洼地。场地地下水主
13、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环境水对混凝土无腐蚀作用。场地内地质构造简单,无明显不良地质作用,场区现状基本稳定。由于建设方尚未提供正式地质勘察报告,故具体有关设计依据及参数待建设方提供正式地质勘察报告后确定。 5.3 设计荷载建筑基本风压0.40KN/m2(50年一遇),场地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 疏散楼梯: 3.5KN/m2消防车道及消防车预定场所: 35KN/m2住宅部分使用荷载: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 2.0KN/m2阳台: 2.5KN/m2不上人屋面: 0.5KN/m2 一般上人屋面: 2.0KN/m25.4 结构设计5.4.1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由住宅及酒店、会所
14、组成,总建筑面积约为56936.8 m2。低层住宅为地上2层;多层住宅为地上3层;本工程为破坏后果严重的一般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重庆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5.4.2基础选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建筑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拟采用中等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根据场地现状,基础形式:框架柱、剪力墙及异形柱拟采用人工挖孔嵌岩桩,桩间设地梁以增加基础的整体性;持力层埋深较浅时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或墙下嵌岩基础;隔墙及钢筋混凝土侧墙拟采用墙下带形基础。5.4.3上部
15、结构选型:(1)主体结构:低层住宅采用异形柱结构体系(2)楼盖部分:会所大堂顶板拟采用井字梁现浇板,设计时尽量考虑梁系平面布置均匀、整齐,力求美观;联排住宅建筑平面功能及分区布置梁系,尽可能达到室内不露梁以满足使用功能。 5.4.4主要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 C25C30;梁、板: C25C30;异形柱: C25C30;框架柱: C25C40;剪力墙: C30C50。(2)钢筋:主筋:HRB335、HRB400级及CRB550级;箍筋:HPB235级。(3)钢材:钢结构构件:Q235钢;焊条:E43、E50焊条并与主体结构钢材强度相匹配。(4)填充墙:拟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类轻质墙体
16、。5.4.5边坡支护:根据现状地形,本工程周边环境及基坑的边坡支护除利用建筑物侧墙兼作基坑挡墙外,施工阶段拟采用放坡、重力式挡土墙的方案。具体支护措施将根据正式地质勘察报告及周围环境的情况确定。5.5 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1)部分受力钢筋拟采用冷轧带肋钢筋及HRB400钢筋;(2)部分受力钢筋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5.6 结构计算处理 计算程序拟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SATWE、PMSAP等软件进行计算,掌握结构各关键部位的受力特性,确保结构的安全。第六章 给水排水设计6.1 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红线范围内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污水)及消防给水系统等。其中污水处理装置由地方环保
17、部门批准的专业单位负责设计本工程总用地面积约为61490.8。该地块地形现状复杂,场地内高差较大,用地形状呈不规则带形。小区共有73栋单体,其功能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新农村住宅、已建公寓、会所、酒店;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6936.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计容)53197.18;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容)3739.62。其中公寓、会所、酒店已进行建设,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6.2设计依据6.1.1国家现行有关给排水技术规范及消防法规;(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18、);(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1.2业主提供的市政给排水资料及有关的设计要求;6.1.3本院建筑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和提出的要求。6.3给水6.3.1水源:本项目拟分别从市政给水管以东西侧不同方向接2根DN150引入管进入小区,并在室外形成DN150环状给水管网,供本小区生活给水,同时作为本小区室内外消防的供水水源。6.3.2用水量标准:a、住宅:250 L人 .d;b、绿化浇洒道路:2L/m2.d;c、车库:2L/m2.d;e、未预见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计算。6.3.3生活用水量计算表:本地块最高日用水量为544.34m3/d,最大时用水量为6
19、6.12m3/h。6.3.4给水系统:a、给水供水方式:1)采用市政给水直接供水。2)入户管压力不超过0.35Mpa,超压部分设支管减压阀减压供水。b、给水管材室外给水管采用PSP钢塑复合压力管,双热熔连接,公称压力PN=2.0MPa;室内给水管采用pp-r塑铝稳态复合管,热熔连接。6.4污雨水6.4.1排水量:本工程排水量标准采用与生活用水量相同的标准,排水量按最大日生活用水量的90%计,总日污水排放量为:418m3/d,本次设计两个生化池,分别在别墅区西北侧,以及新农村住宅东北侧各设一个生化池,日处理量分别为89m3/d、329m3/d。6.4.2雨水量:根据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雨水量,
20、q=2509x(1+0.845lgP) /(t+14.095)0.753 (L/s.hm2),雨水量Q=qF。屋面雨水P=10a,t=5min,=0.95,并采用50年重现期进行校核;场地排水P=3a,t=10min,=0.65;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的雨水P=50a,t=10min,=0.9;建筑屋面雨水经水落管汇入道路雨水管道,地面雨水经路边雨水口收集,进入雨水管道,排入经过小区的市政雨水系统。6.4.3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排放: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经组织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6.4.4排水管材:室内污水管UPVC排水塑料管,粘接;雨水管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粘接;室
21、外排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承插密封连接。第七章 电气设计9.1 工程概况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61490.8。该地块地形现状复杂,高差较大,用地形状不规则,小区共有73栋单体,其功能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新农村住宅、已建公寓、会所、酒店;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6936.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3197.18;地下建筑面积3739.62。 9.2 设计依据本工程适用的主要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
22、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G50198-94);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23、准(GB50198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07);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9.2.2 业主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9.2.3其它相关工种提供的技术资料。9.2.4 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9.3 设计范围9.3.1强电9.3.1.1变配电系统9.3.1.2电力及照明配电系统9.3.1.3防雷、接地安保系统9.3.2弱电9.3.2.1网络通信系统9.3.2.2有线电视系统9.3.2.3安全防范系统9.3.2.4停车管理系统9.3.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9.3.
24、4漏电火灾监控系统注:本院仅设计仅对电视、电话、网络及室内安防、楼宇对讲等系统的框图设计及管线预留,小区智能化深化设计需建设方委托专业设计公司承担。9.4 变配电系统9.4.1负荷等级 本工程商业、住宅及地下车库的消防送、排风机、消防电梯、消防水泵、防火卷帘、火灾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客梯、扶梯、等非消防设施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9.4.2用电负荷估算用电负荷预测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来进行计算。其中:住宅用电取6080W/m2(需要系数取0.45);商业用电取120W/m2(需要系数取0.80);车库用电取15W/m2(需要系数取0.8)。9.4.3供电电
25、源:结合建筑布局及负荷分配情况,拟在小区的西部设置户外变配电房,变配电房内设置2台630KVA干式变压器专供商业和车库用电;4台630KVA干式变压器专供住宅用电;本工程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3780KVA。9.4.4应急电源本工程拟采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在车库内设置一座柴油发电机房,装机容量约为400 kW,对消防设备的应急电源负荷及非消防设备的备用电源负荷分设不同母线段供电,当 10kV市电停电,或本变配电所互锁的两台变压器同时故障时,由柴油发电机30S内自启动并向本工程一、二级负荷供电。为了满足转换时间的要求,应急照明采用蓄电池作为应急电源。火灾报警系统及安防设备自带UPS作为
26、应急电源。9.5 照明系统9.5.1 光源: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一般场所为节能型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或其他节能型灯具,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功能性灯具如:安全出口指示灯、疏散指示灯等须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检测报告,达到设计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9.5.2照度标准:照明功率密度值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6.1.2现行值要求。9.5.3应急照明:(1)、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电话机房、电梯机房等的照明100%为应急照明;其他公共场所应急照明一般按正常照明的10%15%设置。(2)、在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地下车库疏散通道及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
27、置疏散照明。(3)、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疏散楼梯、走道应急照明灯采用分散蓄电池式供电应急照明系统,火灾应急照明持续供电时间应大于 30min。(4)消防控中心、电话总机房、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消防风机房等场所火灾应急照明持续供电时间应大于 180min。(5)、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强制点亮全部应急照明灯。9.5.4照明控制:(1)、地下车库在配电箱内集中控制;办公室、设备房等处的照明采用就地设置照明开关控制;(2)、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公共场所的照明采用照明配电箱就地控制加声光控相结合的控制方式。(3)、室外照明,建
28、筑物立体景观照明的控制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统一管理。第八章 弱电设计8.1网络及通信系统 本工程在车库内设一个弱电中心机房,经转换后分配至各栋楼,网络及通信信息均引自市政弱电管网,具体由网络及通信专业部门进行深化设计。弱电信息的具体指标如下:预计电话的需求量约为800门,网络信息点的需求量约为800个;8.2有线电视系统在本工程弱电中心机房内设有线电视前端设备,经转换后分配至各栋楼,系统采用双向邻频传输系统,用户电平为644dB,有线电视信息引自市政弱电管网,具体由有线电视部门进行深化设计。8.3安全防范系统本工程安全防范系统包括以下各个子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巡更系统、周界防
29、护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等。可以通过统一的通讯平台和管理软件将中央监控设备与各个子系统设备联网,实现由中央控制室对子系统进行信息集成自动化管理,并留有与外部公安110报警中心联网的通讯接口。安防控制中心与消防控制室中心合用,中心机房内对整个工程内的安防进行控制和管理。安防(消防)控制中心设在配套公建一层,并有直通室外的出口。单元门口处、地下室凡能进入楼内的各入口均设置对讲主机或门禁装置。 8.4电梯监控系统本工程设置电梯监控系统,电梯监控盘设在安防(消防)控制中心。8.5停车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是以软件和各硬件装置,配备现代化停车场所必需的各种装置,如发票/验票机、自动栅栏机、车辆感应线圈、
30、收费机等。8.6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本工程地下车库、商业、住宅等处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控制系统;本工程一层设置消防控制室,并设有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8.7漏电火灾监控系统本工程设漏电火灾监控系统,在每栋楼单元总进线等处设置漏电探测器,将其信号反馈至监控主机上, 漏电火灾监控系统主机拟设在安防(消防)控制中心。第九章 暖通设计9.1 设计依据:9.1.1 建设方提供的设计委托书以及有关使用要求和设计技术要求。9.1.2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
31、范GB 50028-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暖通空调动力2007年版9.1.3相关专业所提图纸及资料。9.1.4:室外设计参数:台站位置:重庆市 北纬2935 东经10628海拔高度:259.1m大气压力:冬季993.6hPa,夏季973.1hPa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6.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2.2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4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8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
32、.2室外平均风速:冬季0.8m/s,夏季2.1m/s室外最多风向:冬季 N,夏季 NW,全年 NW9.2工程设计概述及要求9.2.1工程概况本工程总用地面积约为61490.8。小区共有73栋单体,其功能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新农村住宅、已建公寓、会所、酒店;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6936.8。9.2.2 设计范围(1)空调设计(2)通风设计(3)天然气供应设计(4)消防防排烟设计(5)节能设计(6)环保设计9.3 空调设计: 9.3.1 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温度()相对湿度(%)备 注夏冬夏冬住宅2628161865459.3.2 空调方式(1)独立商铺采用热泵型分体式空调器,设计配合相关专业预留
33、空调用电负荷、室外机位置、凝结水排放通道,业主自行安装。(2)住宅采用热泵型分体式空调器,设计配合相关专业预留空调用电负荷、室外机位置、凝结水排放通道,业主自行安装。(3)电梯机房采用窗式空调器进行空调,以满足夏季降温的要求,设计配合相关专业预留空调用电负荷、室外机位置、凝结水排放通道,业主自行安装。9.4 通风设计9.4.1设备房设置全面机械通风系统。通过土建井道接至室外大气。气流组织为上送上排方式。9.4.2柴油发电机房利用柴油发电机所带的风扇背压排风,自然补风。根据实际所需排风量及燃烧所需新鲜空气量设有送排风土建井道,接至室外大气。柴油发电机尾气经管道引至塔楼屋面排放。储油间的油箱密闭且
34、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9.4.3设置气体灭火的设备间,灭火时,关闭设置于设备房送排风支管上的电磁阀,密闭灭火,灭火后的机械排风装置与平时排风系统合用,其换气次数不小于5次/小时。9.4.4各住宅厨房、暗卫生间设排油烟机及卫生间通风器排风。排风进入土建变压式风道,屋顶高空排放。9.4.5电梯机房均设有轴流风机排风,其进风依靠电机房门(下部为百叶)进入。9.4.6各房间通风换气次数如下表:房间名称排风指标(次/h)送风指标(次/h)备注设备用房65公共卫生间15自然进风住宅厨房设置变压式排风道9.5 天然气设计9.5.1本小区住户共计586户,每户住宅用气设备按一台双眼
35、燃气灶和一台燃气热水器考虑,燃气额定耗气量为2.5立方米/时,天然气日耗气量每户按1.8立方米/日计算,小时耗气量约为202.2立方米/h;日耗气量约为1011立方米/d。考虑到不定因素附加10,小时耗气量约为222.5立方米/h,总计日耗气量约为1112.1立方米/d,。9.5.2供气流程:本小区天然气供气方式采用城市天然气二级管网供气。在室外市政中压天然气管网引入小区处设阀门井,经阀门井的中压天然气管,沿小区道路人行道埋地敷设至各楼栋调压箱,经调压箱减压后的低压天然气管直接供应至各用户用气点。接管点管径为D573.5mm。9.5.3 燃气计量:各户住宅厨房、各商业厨房均分别设置天然气流量表
36、独立计量。9.6 控制设计9.6.1 普通通风系统风机就地控制。9.6.2 消防用风机由消防控制中心集中控制和就地控制的方式进行控制第十章 消防设计10.1建筑消防:10.1.1本工程均为地上14层,高度914米,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二级。10.1.2 各建筑与周边建筑的防火间距均大于6米。满足防火要求。10.1.3 小区内部车行道宽6米,可以同消防车,尽端设不小于12x12平方米的消防回车场地。10.1.4 各住宅为低层单元式住宅,楼梯间不出屋面,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防盗门。10.2消防用水量: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新建均为多层住宅,根据规范要求可不设室内消防系统;本次室外消火栓:20L/S。10
37、.2.1本建筑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一次,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一次火灾用水量为144m3。10.2.2消防水源同生活水源由市政直接供水。10.2.3室外消防:室外给水管上设置若干室外消火栓供消防车取水灭火,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10.2.4室内消防:a、建筑各楼层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置相应级别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10.3电气消防10.3.1负荷分级及供电电源:本工程地下车库、住宅、商业内的消防送、排风机、消防电梯、消防水泵、防火卷帘、火灾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客梯、扶梯、等非消防设施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本工程由一路10KV市电和自备柴油发电机对消防
38、负荷提供双重电源供电。消防设备采用双电源双回路供电并在末端互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并同时采用自备UPS装置作为备用电源,火灾疏散应急照明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并采用自带蓄电池的灯具作为备用电源,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消防控中心、电话总机房、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消防风机房等场所火灾应急照明持续供电时间应大于 180min。10.3.2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本工程地下车库、住宅、商业等处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控制系统;本工程一层设置消防控制室,并设有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10.3.3火灾应急照明(1)、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消防控
39、制室、弱电中心机房、电梯机房等的照明100%为应急照明;其他公共场所应急照明一般按正常照明的10%15%设置。(2)、在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地下车库疏散通道及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照明。(3)、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疏散楼梯、走道应急照明灯采用分散蓄电池式供电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持续供电时间应大于30min。(4)、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强制点亮全部应急照明灯。10.3.4漏电火灾监控系统本工程设漏电火灾监控系统,在每栋楼单元总进线等处设置漏电探测器,将其信号反馈至监控主机上, 漏电火灾监控系统主机拟设在安防(消防)控制中心。10.4 暖通消防
40、:10.4.1自然排烟本工程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及走道,均采取自然排烟方式。10.4.2机械排烟。(1)商业按防火分区设置独立专用机械排烟系统,最大防烟分区面积500m2,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120m3/hm2计算,排烟量为60000 m3/h,按防火分区设置补风系统,补风量大于30000 m3/h。(2)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120m3/hm2计算。10.4.3加压送风系统(1)自然防烟 住宅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靠外墙可开窗面积达到规范要求者采用自然排烟方式。(2)机械防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条款,对不满足自然排烟的
41、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均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3)前室、合用前室余压值为30Pa,防烟楼梯间为40Pa。10.4.4通风空调系统防火设计(1)空调、通风系统送回风管道下列部位均设置防火阀: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或楼板处。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垂直风道、土建竖井与各层水平风道连接处。穿越变形缝隔墙处(两侧设置)。(2)所有排烟口均受烟(温)感器控制,并与排烟风机连锁。(3)所有通风、空调、排烟管道及设备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管道及设备的保温、隔热、消声材料,风管柔性接头采用不燃材料制作。(4)管道井每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非燃烧体作防火分隔
42、。(5)所有通风、空调、排烟管道穿越房间隔墙和管道井的孔洞;管道井与房间吊顶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采用不燃材料填充密实。(6)所有防排烟、通风、空调系统均受消防控制中心控制。10.4.7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火灾控制程序(1)火灾时,火灾报警器动作以后,全楼所有排烟口(阀)、排烟风机、用作火灾补风的通风空调系统风机均由消防控制中心集中控制。(2)火灾报警器动作以后,手动或消防控制中心给出信号控制失火防烟分区的排烟口(阀)开启,由排烟口(阀)微动开关输出电信号,联动排烟风机、用作火灾补风的通风空调系统风机开启。同时联动全楼所有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加压送风系统开启。(3)当排烟风机入口处烟气温度上升
43、达到280时,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排风机停止运行。(4)其他通风空调系统停止运行。第十一章 节能设计11.1建筑节能本工程设计按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JG134-20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T6)及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等有关规范要求。采取一定节能措施设计建筑单体,达到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条件下,本工程所有建筑屋顶均采用热工性能好的加气混凝土保温层材料。建筑外墙采用无机保温砂浆和页岩空心砖,内墙采用页岩空心砖。门窗采用密闭性能好、传热系数小的塑钢材料,玻璃采用6+9A+6中空玻璃。暖通等流体管道采用低阻形管
44、道的管件。11.2给排水节能设计11.2.1各用水点均设水表计量;11.2.2选用优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五金配件;11.2.3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水压供水,给水系统通过分区及减压使各用水点水压控制在0.35Mpa以内。11.2.5采用的给排水管材均为节能环保材料。11.3暖通节能设计11.3.1所选用的设备均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节能型产品,各设备的能效比及性能系数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之规定值。11.3.2住宅、商业用房及甲方自理采用电动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调机组时,机组能效比不低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的要求;11.3.3按照节能设计要求,室内冬夏季热环境设计指标满足节能设计规范要求。11.4电气节能设计11.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