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398KB ,
资源ID:879350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wodocx.com/d-8793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教育研究.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发送邮件至262216212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教育研究.doc

1、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教育研究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一直饱受牺牲。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消费能力的相对饱和和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国家开始考虑如何发展农村,想借此扩大内需以建立起新的经济发展引擎。2000年提出“三农”问题,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连续几年的农村财政补贴,家电下乡、建材下乡、汽车下乡等种种举措,确确实实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政策有了,资金有了,农民该如何把握?农村的人力资源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劳动力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看,当前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明显失衡,表现为:普通人力资源比重过大;技能型人力资源短缺;经

2、营型、创新型人力资源稀缺。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来自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未来农业发展对拥有技术或经营才能的高级人才需求旺盛,而在农村这类人才十分稀缺,供给严重不足;与此相反,既无知识,又无技能,仅可以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却供给过剩,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失衡,既制约着农业生产对新要素的需求,也给新农村建设进程带来了较大压力。农村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是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本文主要论述农民素质教育的研究背景、问题现状和解决措施,以期最终达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丰富农民生活质量的目的。关键词:新农村;农民;素质教育 New farmers in

3、Quality Education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has suffered at the expense of Chinese peasants. In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ability of urban consumption relative saturation and frequent economic crises, the state began to consider how to develop rural areas, and would like to expand dome

4、stic demand to establish a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engines. 2000 put forward the three rural issue, in 2005 proposed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rural financial subsidies for several years, bringing home appliances, building materials to rural areas, cars and various other initiatives

5、 countryside, indeed provided for rural development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Policies have, funding has been, farmers how to grasp? Huma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suffering from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Modernization of labor from agriculture knowledge and skills required, the current structure of

6、 supply of huma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marked imbalance, as follows: the large proportion of common human resources; skilled human resource shortages; business model, innovative human resource scarcity. With industrializati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more and more from the dual constrai

7、nts of resources and markets, futur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technical or business to demand high-level personnel, while in rural areas of such talent is scarce, a serious shortage of supply; In contrast, neither the knowledge nor the skills to engage in simple labor only person who has excess

8、 supply, the supply of structural imbalance of huma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not only restrict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demand for new elements, but also to bring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greater pressure.The generally low quality of rural population is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9、 Education covered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cont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quality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inkages. Through rur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personnel requirements of the right remedy, directed research to improv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

10、ent issues of quality education of farmers. 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Farmers;quality education目录绪 论1第1章 问题的提出21.1研究背景21.2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的意义2第2章 新农村与农民素质教育概述52.1 新农村涵义52.2 农民素质教育涵义6第3章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现状93.1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93.2农民的科技素质低93.3 农民的职业技能缺乏103.4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偏低103.5农民的身体素质偏低11第4章 加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教育的措施124.1加强农村

11、的基础教育,全面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124.2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完善成人继续教育124.3强化科普教育,建立农民科教培训体系124.4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因材施教134.5广开渠道,大力宣传,营造氛围13致谢15参考文献16附录一18附录二2023绪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这个基本国情来看,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定,则天下太平。但现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集中反映在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过低、农民就业问题严重、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及农民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等。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 问题已到了急需解

12、决的地步。但是,“三农”问题是一种历史性的遗留问题,国家现在对农村的改革,只能给农民带来暂时的福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还得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农民素质上。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而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的高低。因此,我们应当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治本之策来抓, 高度重视并切实有效地帮助农民提高整体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民素质普遍低下。表现为科学文化素质整体偏低、法制观

13、念淡薄、市场经济意识缺乏、科技素质普遍低下、思想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都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提高农民素质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普遍萎靡之际,新农村建设能够刺激农民消费,扩大内需,大大降低我国对于出口的依赖,能有效地规避经济危机,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第1章 问题的提出1.1 研究背景中国自古以来,农民一直都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无论是封建时代的农民起义所推动的政治发展,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农业改革所推动的国家经济发展,都无不汇集了中国农民的强大力量。然而,作为中国的农

14、民,无论哪一个时代,都逃脱不了被“利用”的命运。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发展是靠牺牲农民的利益获得的。封建时代自不用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民翻身成为“主人”,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其被利用的本质依旧没有改变。延安时期,毛泽东曾当面批评过梁漱溟的农村改良主义理论,认为梁漱溟对乡村的规划过于理想,过于偏爱,中国的未来不可能越过西方经典现代化模式,一定会重走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农民当然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就像他们过去无私地支援中国革命一样。中国乡村一定会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滞后发展。1 马勇梁漱溟 现代化不应牺牲农民J,中国报导,2009年11月国家领袖都这样认为,中国农民自然

15、就成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首批牺牲者。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10年代末期世界经济开始萎靡以来,扩大内需的压力使得统治者不得不开始考虑真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村发展战略,以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扩大内需。中国有九亿农民,内部需求一旦启动,无异于一部超高速的引擎,将引领中国经济持续飞跃。就当前而言,农村社会主体基本由这样几种类型的成员构成:一、在村农民,即完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纯农民,他们大多是年龄较长者和妇女;二“两栖”农民,主要是青状年农民,他们平时在外地打工,农忙和春节时回到农村;三、非农职业者,指生活在农村、不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人,如教师、管理者和工商业者等;四、

16、不在村的农村人,主要指那些年轻的农村人,他们从未且不会从事农业生产,完全依靠外出打工谋生;五、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非劳动,包括未成年的留守儿童和高龄老人。在不同地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各类社会成员的结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制度安排,使得各类社会成员的构成达到一种均衡状态。而所谓均衡状态,即结构的均衡,是指能够为基本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资源,同时又为发展提供开放机会结构。新时代,新任务,新农村的发展、农民自身利益的维护、农民的增收不能只靠政策和外部环境的支持,更加需要农民自身的发展动力。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1.2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的意义长期

17、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尽管取得不菲成绩,但是消费的不足尤其是内需的不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隐患。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世界经济陷入倒退境地,我国的出口需求大幅度下降,致使我国沿海工厂和企业出现大面积停产、停业甚至倒闭,严重的威胁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只有扩大内需,尤其是农民的需求,才能长期有效的支撑中国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发展,这是所有人得到共识。提高农民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消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扩大内部需求,减少我国经济发展对于出口的依赖。能有效地规避经济危机,增强国家的经济安全保障。1.2.1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有利

18、于提高农民收入1990 -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和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然而两者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相反却有逐步扩大之势,见图1。图11990 - 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与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变动状况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2004年以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却不断上升。2004年、2005年、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分别为1 745.79元、1 844.53元和1 930.9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依次为59.45%、56.67%和53.83%;这三年农村居民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分别为998. 46元、1 1

19、74.53元和1 374.80 元,占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依次为34.00%、36.08%和38.33%。如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以缩小与城镇居民之间的经济差距?据美国经济学家盖尔约翰逊研究表明,中国农民在校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 - 5.5%,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农民的收入会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缩小15 - 20个百分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比例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生产率108%,大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300%。我国农业部曾就收入与农民素质的关系作过专项抽

20、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中户比小学户人均收入高333.5元,比文盲半文盲户高407.4元;初中户比小学户人均收入高294元,比文盲半文盲户高367.9元;小学户比文盲半文盲户人均收入高73.9元。研究表明,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举措。1.2.2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具有现代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农产品。农业现代化包括四大要素:农业生产手段、农业劳动力、农业产出能力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其中,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根本标志;农业劳动力的现代化

21、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农业产出能力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与实证分析”课题组测算,2001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指数为31.37% ,其中,农业生产手段指数为20.36%,农业劳动力指数为64.44%,农业产出能力指数为21.96%,农业生产条件指数为52.83%。从测算数据来看,农业生产手段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的瓶颈。发展现代化农业固然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设施和装备水平,但归根结蒂,还必须依靠现代化农民。然而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迁移流动,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3861

22、60人员(即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农业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已初现端倪,不抓紧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农民,农业现代化将成为空中楼阁。1.2.3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抓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需要,是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素质。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就要培养新农民。抓住了新型农民培养,就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把

23、我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终极目标。第2章 新农村与农民素质教育概述2.1 新农村涵义2006年十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农村建设政策。会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

24、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多个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如下: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

2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扩大农业的市场贡献、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消化部分工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作为一件大事。在政策上,要强化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 加大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产业的多领域投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在具体内容上,应着重搞好乡村道路建设,完善农村电网,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统筹农村土地利用规范,节约使用土地,减少占用耕地; 逐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搞好农村环境,明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2.提升农

26、民素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主动参与才能最终实现新农村的目标。因此,必须通过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农民夜校、技校、科技下乡等手段,完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唤醒农民的主体意识,使其真正拥有主体性,使其自主选择职业和劳动方式,自主参与农村自治政权组织的民主管理;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确认农民的主体性地位,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3.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尽快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落实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规定,切实加大公共财政

27、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结合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作,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做到“村村都有卫生室”,大力改善农民的医疗状况;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其内容主要是通过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以乡俗风情为结合点,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减少农村不安定因素。5.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继续推进农

28、村的政治文明建设,完善村民组织法的相关内容,提高广大农民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农民参政、议政能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改善基层的干群关系。明显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我国当前整体经济形势发展来看。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并为之提供原始积累具有共性;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也带有普遍的共性。目前我国“以农哺工”的工业化初级阶段已基本完成,经济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

29、展到一定阶段后,统筹城乡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当前的“三农”问题来看。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和谐应该是整体的和谐,即城市与农村整体的和谐。但以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社会不安定事件时有发生。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众多的专家和学者也意识到,导致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系统性,光靠局部或单个的政策措施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进行一场综合性的乡村建设运动,来缓解或解决日趋严重的“三农”问题。本文着重论述的就是“新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设施和环境

30、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2.2 农民素质教育涵义我国著名人口社会学学者杨风博士认为,农民素质教育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经营管理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四个方面1 杨风、李国和 我国农民素质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9卷第5期。延安大学马克思教育学院的郝坤安教授认为,农民素质是农民在生产经营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体力、知识、技能等质量因素之和,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技能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民主法治素质、经营管理素质等方面。

31、其中,身体素质是指农民的身体状况,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是农民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文化素质是指文化水平,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和诸如观察、思维、判断等能力,是发展生产和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条件;科技素质是农民在生产活动中所具有的劳动经验、生产技能和技术知识,科技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 郝坤安、张高旗我国农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甘肃农业(农村教育版),2009年,第06期。也有观点认为,农民素质教育应该为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市场经济意识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3 赵鹏飞、鲍宏礼 欠发达地区农民素质

32、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不管各种观点如何,本文观点认为,农民素质教育应该始终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的内容。只要是有益于农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素质,都应该系统的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以推动农民素质的提高。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1.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是指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程度,它体现在劳动者所掌握的文化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上。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和其他群体比较仍然偏低。数据显示,农民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明显下降,从20. 73 %下降到11. 23 %;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也略有下降,从38.86 %下降到35. 52 %;具有初中

33、文化程度的人数上升很快,从32. 84 %上升到42. 83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从6.96 %上升到8. 91 %;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从0. 51 %上升到1. 20 %;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数只上升了0. 21 个百分点1 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R,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1997 。 这个变化对农民本身而言是巨大的,令人欢喜的。然而横向与其他群体比较,农民仍然是文化素质最低的群体,再加上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环境与条件比较差,因此,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无疑是一项艰辛的任务,这必将会直接影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2.科技素质教育科技素质通常是指劳动者所具备的科技

34、知识及其应用水平,反映在劳动者所掌握的科技知识的数量、质量及运用于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上。从科技素质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农村的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农民的科技素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的影响,以及普通中学教育中很少或根本没有涉及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再加上农业职业教育乏力,因而,绝大多数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能力。同时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和心理素质脆弱,农民不敢或不轻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造成许多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机械设备无法推广应用。因而,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普遍低下,这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扩散和大面积的推广

35、应用,影响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3.经营管理素质教育经营管理素质是指劳动者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合理组织、控制生产的能力。从经营管理素质来看,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封建传统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农民的市场意识淡薄,不懂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差,很难准确及时把握市场动态,适应大社会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缺乏经营观念、科学管理方法、勇于承担风险的创业精神、敢于竞争和善于竞争的素质。而且绝人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教育和培训,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农民的经营知识与市场知识缺乏,农民从事经营活动一知半解碰碰运气的占大多数,有的人根本不懂经营,因此,无法适应

36、农业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1996年平均每一千万乡村人口中只有9人接受了农业高等教育,每一万乡村人口中只有3人接受了农业中等专业教育,每一百人中有14. 9人次接受了农村技术培训2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R,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这种农民经营管理能力偏低,对于实现中国农民致富奔小康无疑是一个十分巨大的障碍。4.文明诚信、民主法制素质教育文明诚信、民主法制素质是指劳动者所具备的精神文明程度和民主法制意识。当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不高,农民信用意识差,农村信用缺失,民主和法制观念淡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素质教育应加强农民的文明诚信教育,增强农民的文明诚信意识。提高农民的

37、文明素质,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铲除愚昧迷信在农村存在和蔓延的社会基础;努力繁荣农村文化,引导农民自觉摒弃旧观念、旧习俗,逐步在农村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对农民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和权利义务教育。通过对农民的民主权利、民主意识的教育,使他们能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在积极正确参与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宪法、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义务,尤其是分清合理负担和不合理负担,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通过民主法制和遵纪守法教育,使他们既能知法守法,又善于通过正当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国农民的素质一直

38、以来是并将长期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根源所在。全社会应该同心同德,动员各方力量,千方百计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促进新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第3章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现状我国农民一直以来都是弱势群体,各种国民的权利享受都要滞后于城市居民。最基本的一点为受教育的水平和条件。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居民接触不到正规教育和高水平教育,使得农民在人生的启蒙阶段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从而导致农民素质教育全面落后,出现农村和农民长期的积贫积弱现象。新农村发展遭遇瓶颈,3.1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1996年底,我国农业户从业人员中57. 75%的人处于小学及以下文化水

39、平(其中:小学的占42. 96%;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占14. 79%) 。纯农业户、农业兼业户、非农兼业户从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重依次为62. 12%、54. 57%、45. 89%。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文盲率为6. 72%,其中城镇文盲率为4. 04%,农村文盲率为8. 25%;农业劳动力中,文盲占9. 5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 49%,初中文化的占44. 99%,高中及中专文化的占10. 61%,大专以上文化的仅占0. 37%;2000年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仅为6. 79年。这一落后的基本文化现状,使其对新兴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缺乏接纳、

40、吸收能力,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也有有力证据,见表1。3.2农民的科技素质低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有“三低”1 龙虎网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 强化政策扶持科技创新M,2006年09月29日。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在许多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很高,是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与之相比,我们的差距很明显,特别是精深加工不够,以粗、初加工为主。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在30以上,我国是26,就江苏而言,肉类是6%-7%,蔬菜是4%,果品是3%。2.食品工业比重低。食品工业直接以种养业产品为原料,是农产品加工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美国的食品工业产

41、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是2.7:1,日本是2.4:1,英国是3.7:1,我国只有0.43:1,江苏是0.51:1。我省虽然是农产品资源大省,但食品工业规模不大,起点不高,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比重偏低。200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中,纺织业占近50%,食品工业不足20%,其中食品加工业产值仅为山东的1/3左右。3.农产品综合利用水平低。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消费过程中,每年都产生大量秸秆、米糠、稻壳、果渣、果皮等生物质资源,这些资源不能被综合利用,既造成浪费,也产生污染。如何利用农产品废弃物发展清洁能源,或提取膳食纤维、香精油、果胶物质、色素等食品或化工原料,空间很大。生产的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

42、市场竞争力,市场好时一哄而上,行情差时一哄而下。这种大起大落的生产经营,让农民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农产品社会供给出售原料多,加工增值少,加之中间环节层层盘剥,造成后续利益严重流失,生产者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平均利润所导致的。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农产品量的提高,更着眼于质的提高以及能耗的低利用率和环境的保护。只有着眼于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才能出现农村经济的集约型发展,真正体现新农村建设的内涵。3.3农民的职业技能缺乏从现实情况看,在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中,农民所具有的文化知识、语言表达能力,从业技能等,尚远远适应不了非产业的需要,普遍存在素

43、质偏低的问题,给离乡进城的务工经商者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使其只能从事一些体力消耗大、劳动强度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造成就业门路狭窄。最终导致“非农产业有岗位无人干,农民无技能干不了”的矛盾。2008年7月20日2008年9月3日,有关单位以山东省青岛平度市、莱西市、胶南市、胶州市、即墨市等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县级市为调查地点对农民职业技能教育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调查了解,在最近3年内有60%以上的农民没有参加任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其他的仅仅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参加过很一般的教育培训,参加政府组织的教育培训的不到3%。没有参加教育培训的理由,他们认为:首先,文

44、化程度的影响。认为好多的培训都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而不需要一定文化基础的培训很少。其次,经济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没有额外的资金去受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期间就会没有收入,生活会更加的困难。另外还认为,主要是没有教育培训信息,更没有适合的教育培训内容。但是他们都认为教育培训与个人的经济状况、发展前途有重要的关系1 李树超、郑卫星、于学江青岛市农民职业技能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第20卷第4期。调查显示,根据农民的意愿最想受到的培训,在种植业方面,大部分都选择接受粮食、蔬菜、棚室生产,文化程度高一些的愿意接受特种经济作物的培训。在养殖业方面,大部愿意接受猪、牛、羊、水产养殖,其次是鸡鸭养殖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