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开课类别: 思想政治教育 学 时: 32 学 分: 2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2012级五年学前教育一、二班 2015级学前教育13-18班 授课学期: 20 15 至20 16 学年第 二 学期 教材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参考资料: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 3.中共十八大以来文献汇编新华网2012年11月11日 教案编制说明一、教师上课前必须写出所授课程的教案,不能无教案或借他人教案进行授课;授课教案应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发展、教学要求变化、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师以往教学的课后小结、批注等进行补充、修改或重写,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不得使用未经任何补充、修改的陈旧教案进行授课。二、实践教学的教案与理论教学的教案分开编写;对于公共课,难课、新课,提倡由教研室组织进行集体备课;公共课教案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进度,重点难点内容,教学内容及过程等)应相同。三、教案编写要求内容简明、条理清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重点难点清晰。四
3、、教案应采用统一格式书写或打印(建议使用A4纸),不同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包含教案基本内容。教案必须含首页,与各单元教案形成一个整体。五、提倡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教案编写,与教学过程中的手写批注相结合,形成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注意分别存盘和存档)的教案。六、妥善保存各阶段的教案,并配合好学院的教学检查和归档等工作。附件:教学单元教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导论课时 授课类型 理论 拟定日期教研室主任教学目标1.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2.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体系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3.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投身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增强投身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5、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形式和方式本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在教学中采用“以社会发展实践和学生实践为载体,进行理论学习、理论应用、理论创新”的全新教学模式。采用“学生参与,师生联动”的方式,将形势与政策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相结合,遵循分析形势讲理论,结合理论说形势的原则,针对学生及知识模块的特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过程的安排。 第二,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依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总体把握教材内容,确立教学模块,创设教学情境,制定工作任务。 第三,突出本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
6、论课所特有的理论性、实践性、时政性、实效性的特点,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因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突发事件,应时讲解。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二是关注反馈,调整方法。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馈,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与方法;三是正确引导,科学认知。政治课教学要本着“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对学生所提出的一些社会问题,必须给予正确的、科学的指导。不能夸大学生的偏见,更不能把自己的偏见强加给学生。 第四,为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素养等
7、方面。确定明确的目标,同时制定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并把这些措施具体到每一个工作任务之中。 教学分组及其教学条件1教师:(1)研究教材、学生,设计课堂探究题;(2)收集反映“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有关事例,筛选经典的、符合学生认知的事例供课堂教学使用;2学生: 在班级里开展以“我的政治生活观”为题的问卷调查活动,作好统计,制成图表。本部分内容按实际需要进行取舍参考资料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见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江泽民
8、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6.中共十八大以来文献汇编新华网2012年11月11日 其它第 页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课时 4课时授课类型 理论 拟定日期教研室主任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2、理解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3、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革命和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9、; 4、要求同学们既要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线,又要重点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系列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自觉地树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八大以来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4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教学形式和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等 教学分组及其教学条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各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说的掌握和透析 2.学生准备:基于
10、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大概了解 本部分内容按实际需要进行取舍参考资料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见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6.中共十八大以来文献汇编新华网2012年11月11日 其它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课程教案教学内容及过程时间分配时间课时教学引入:教师:1920年11月,毛泽东在给新民学会会员罗
11、章龙的信中强调,要改造中国,固然需要有大批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这个“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重大的理论成果?本章将对此做出专门的介绍与分析。教师:我们就这一成果进行讨论、交流,谈谈你的感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
12、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一)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1.近代中国必须走革命的道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 洋务派实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学习西方技术。民间也有过“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思想和行动。维新变法的改良派采用改良的办法。孙中山早年上书封建政
13、府,企图走改良道路。但都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只有进行自下而上的革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面貌,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2.中国革命必须由先进的阶级来领导( 在中国近代史的政治舞台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革命派都曾先后登上前台,但最终都归于了失败。这些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到胜利。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必须由代表新兴生产力并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3.中国革命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来了各种观念和理论,农民阶级从西方学来了拜上帝教,资产阶级的改良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14、。这些阶级在它们所学得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中国社会的浪潮,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是这些理论武器的运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中国的社会变革必须由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理论武器作为指导。)(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经由一番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化,使之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
15、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2.李大钊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李大钊在1919年8月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就已经认识到: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李大钊敏锐地意识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还须使之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虽然李大钊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但在实际上已经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陈独秀、蔡和森等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之初,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相结合的重要性。 总之,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
16、主义之初,所倡导的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的端倪。 3.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党的幼年时期,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党中央认识到这个问题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也是最先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人。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在正式提出并形成全党共识前,毛泽东已多次表述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材料: 反对本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思想先导。 1930年5月在
17、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从理论与实践、实际的关系的角度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划清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反对教条主义的界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富有哲理的两句话,一个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个是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 1938年9月至11月,毛泽东在延安主持召开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并作论新阶段的报告和会议结论。论新阶段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
18、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它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表述。)4.毛泽东为什么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之所以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
19、和两次失败。(两次胜利: 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促进全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两次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遵义会议: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党共识与现实中展开的曲折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 从1942年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之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词开始频繁地
20、出现在当时中央领导人的文章和报告中,并在当时中央领导人中间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在党的“七大”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党的重要文献中,这就是刘少奇代表中央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深入论述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次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报告指出:“毛泽东思想, 乃是发展着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乃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表现在毛泽东同志的各种著作以及党的许多文献上。这些理论与政策,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这是中国
21、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 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 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七大”后,马克思主义中
22、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展开的曲折过程党的七大后不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说法突然从党的文献及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讲话和文章中消声匿迹了,建国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类的提法已经悄无踪迹。 毛泽东除很少场合继续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外,更多的是使用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和与之统一的提法。为什么一向反对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而提倡马克思主义应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毛泽东,不用“中国化”的提法而用“学理上”的提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 是苏联共产党的反对。他们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都没有讲过马
23、克思主义要民族化、俄国化,没有讲过马克思主义要与本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其次,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他认为,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学生与先生的关系,二者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195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今后不要再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提法,以免引起误解。我们是分店,总店还是马克思、列宁。马列主义是主干,我们是枝叶。 再度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毛泽东思想日益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在这种情况下,公开站出来反对不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这一提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可见,马克思主义中
24、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原因之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原因之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恩格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且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为
25、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材料:毛泽东:“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
26、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材料:党在幼年时期: 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
27、的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
28、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
29、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概括为“三二二二”,即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探索出两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创立作为指导思想的两大理论成果。三个历史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两次历史性飞跃 “飞跃”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质的变化和根本性
30、发展。 “两次飞跃”,说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两次结合取得的实践成果.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两条中国特色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即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革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31、(建设道路)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材料:2006年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85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
32、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85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的85年;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85年。”)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主义譬如一面旗帜,只有旗帜立起来,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
33、良学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坚持和发展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既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它们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习题:1、 影响党在幼年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1.党的理论准备不足;2.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3.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双重影响; 4.缺乏革命的实践2、 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共识,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1.经过延安整风,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4、; 2.中国共产党对国情有了更明确的认识;3.共产国际七大特别是共产国际解散后,党获得了更大的独立自主探索的空间;4.党有了深刻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
3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
36、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在我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了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得到了继续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内容通过一定的体系体现出来,可以认为,体系与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主要包括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
37、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三大法宝”的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等等。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主义过渡、人民民主专政、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中国的工业化等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主要包括建设新型人民军队、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等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主要包括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分化瓦解敌人、合法斗争与地下斗争相结合、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等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双百方针”、充分重视知识分子的
38、作用等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包括思想上建设党、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等理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进程中,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反映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其基本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
39、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把立足点放到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之上。这是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甚至是严重错误,就企图全面否定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定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另一方面,如果对毛泽东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以为凡是毛泽东说过的话
40、都是不可易移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这种全面肯定的态度也是完全错误的。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虽然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整个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
41、误是第二位的。本节小结: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原名邓先圣,5岁进私塾发蒙,学名邓希贤。1997年月19日逝世于北京。邓小平
42、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不但以“三落三起”著称,而且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4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时代的主题逐步由战争与革命转向了和平与发展,这种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
4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等,这些观点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
45、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本节小结: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江泽民,生于1926年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
46、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89年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接受江泽民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了严重曲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发展,这种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从国内形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