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文化与资源v一、文化概述v1、文化资源研究的当代意义v2、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文化资源开发的时代背景v1、产业下游化与文化产业的兴起v2、商品经济机制的引入是文化成为生产力的根本诱因。v3、文化生产与大众文化的兴起资源的概念及分类v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资源的分类v文化作为经济资源的理论前提大资源观v大资源观把狭义的资源范畴扩展为大资源概念,认为大资源是由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政治资源、制度资源等六大既相互区别
2、又相互联系的子资源构成的有机系统。资源稀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v一、经济资源是有限的经济资源v1.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范围内,矿产、土地和森林以及属于该国或该地区支配的劳动力及资本,是该国该地区拥有的经济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v2.一定的经济单位(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通过生产实践活动而获得的资源,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及用拥有的某些资源去交换另一些资源,并非所拥有的资源都是可获得的。v3.资源有限性的度量或稀缺程度的表征,由该种资源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差距来反映。v4.资源的有限性是对一个国家的各种经济资源而言的,当然这些资源在国内可能
3、有许许多多的归属,或国家所有,或集体和企业所有,或个人所有,但就一个国家总体而言,不管是拥有的经济资源或是可获取的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二、经济资源的利用是无限的v经济资源利用的无限性,是由人类认识能力的特性所决定的。v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使人类对经济资源的认识也不断拓广和加深,原来未列入经济资源考察的许多自然物,逐步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v2.经济资源是指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稀缺的部分资源,如果一种资源具有有用性,但不稀缺,而是取之不尽的,则不属于经济资源的范畴。资源定义域的历史演变v对资源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历史考察表明,资源的定义域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时代的
4、发展,它有不断扩大的趋势。v1、以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为核心的采集渔猎时代v2、以土地、水等可更新自然资源为核心的农业时代v3、以矿产资源、科技资源、经济资源为核心的工业时代v第一,资源的概念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有关,是永恒发展着的事物的价值性反映,因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大资源既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和深化的结果,又是以自然资源为起点的资源概念的逻辑发展结果。v第二,大资源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使社会领域诸方面各层次日益展开,人类所需要的资源必然增多,在资源的互动过程中各子资源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最终形成了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大资源系统,以此支
5、撑趋向复杂的社会有机体的运转。当代资源观v第一,初始意义的资源,即自然资源的丰富。v第二,社会性资源的扩张。二、文化资源v文化逐渐成为资源v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的重要性,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出来。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85%。不少场合,以直接表现为经济竞争力,可以直接创造财富v文化何以成为资源?v1、文化资源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以开放的心态去开发和吸收。v2、文化资源的多寡,与我们现实的文化创新能力成正比。v3、文化资源的成功开发有赖于国际化的庞大的流通发行环节及相关后续开发v文化资源是指人类为开辟、发展和完善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改造利用自然、维系社
6、会规范和塑造人类自身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v文化资源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譬如,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科学和教育发展水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等。在这诸多内容中,以社会价值观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一)文化资源的内涵v概括一下文化资源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认识:v1.有形无形说v2.度量说v3.复制说v4.积淀说(二)文化资源的作用与特点v1、方向性v2、支撑力v3、凝聚力v4、推动力(三)关于文化资源的文化生产力与文化资本理论v1、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理论v2、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v3、
7、弗兰西斯.福山的文化资本理论(四)文化资源的产品存在形态v1、文化实物产品。v文化生产者通过劳动实践将自身的体力与智力因素凝聚于物资材料上的产品形态。2、服务形态的文化产品v产品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是统一的。3、提供文化附加值的文化产品v本身是一种文化符号,但在经济运行环节中却能够为特定的商品带来价值增值。本身并不具有商品的形态,更多呈现为商品的元素。4、虚拟文化产品形态v主要是指数字化形态的文化产品,以纯粹的电子信息向人们提供虚拟的、观念性的和想象性的文化产品。(五)文化资源的特征v1、无形v文化资源大多是以精神、理念等观念形态存在的,人们可以认识它、理解它、感知它,甚至可
8、以用语言表达它,但却不能说出它的形状、长短、方正、圆缺、颜色等等;而且,人们在享用文化资源的时候,感觉是隐性的、潜在的,功效即便巨大,但往往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它对人的作用常常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2、传承性v一般而言,一个民族的文化大都经过从初创、到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质,最终基本形成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v就文化的本体而言,民族文化的初创往往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本质的特性。3、稳定性v文化作为客观存在,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是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发展历程的观念形态,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v文化资源的稳定性还表现为,文化资源本身常常体现为一种文化传统
9、,人们可以丰富它、发展它,甚至对传统进行创新。但文化的前因后果,历史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文化呈现的仍然是完整的文化,是历史与现实统一的文化。4、共享性v和自然资源相比,文化资源也存在产权归属。但与自然资源有显著区别的是,文化资源虽然有产权归属,但产权拥有者并不一定对这一资源完全独占独享。v一部艺术作品,无论产权属于谁,人们都可以学习它、欣赏它,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如此等等。因此,任何文化资源,一经产生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全人类的共同资源、共同财富。5、持久性v一种文化资源,只要人们认为它对人类有用,便可以永久地使用,它不会因为使用它的对象多少,使用的频率高低而枯竭、而灭绝。相反,一种文
10、化资源使用的人越多、频率越高,不但不会导致它的量的减少,而且还可能促使这种文化资源量上的增长,甚至产生新的文化特质。v因为,学习、普及、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作为优秀的文化资源,一代人使用之后,后代人仍然可以重复使用,可以世世代代为人类造福。使用的人愈多,愈能显示其价值和生命力。6、效能的最大性v一种文化产品可以供许多人、甚至整个人类享用;一本书可以影响一代人;一项新技术可以引起一场革命;一种精神和思想可以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v文化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效能,而且使用的人愈多,范围愈广,其效能就越大。7、递增性v使用文化的过程,必然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人类的历
11、史演进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智慧,而且,后代人总是拥有比前代人更多的智慧。因为人是在学习、吸收前代人智慧的基础上丰富前代人的智慧、并创造新的智慧。文化资源就是经过人类一代一代人的努力,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生长、不断递进的。(六)文化资源价值的特性v由于对文化和文化资源的认识的分歧,对文化资源价值的评价比对自然资源困难得多。因为文化资源与精神和意识有关,文化资源的价值具有潜在性、滞后性和整体性。1、文化资源价值的潜在性v无法对象化的文化资源很难度量,然而它的巨大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优秀的文化具有强烈的冲击力、震憾力和感召力,能够升华思想,激扬精神,醇化道德,陶冶灵魂。文化结构与潜在价值图2、文化资源
12、价值的滞后性v文化产品功能的持久性是文化资源价值滞后性的基础,关于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1)供需规律与古董效应v物以稀为贵。大部分文化产品,如绘画、雕塑古建等,是不可再生的。这类文化产品经历一定年代后通常称作古董,价值往往超常增加。我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价(2)认识过程v不同文化素养的人群对同一个文化产品有不同的感受,人们对文化资源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v不少文学家、艺术家,如曹雪芹、梵高等,生前穷困潦倒,死后作品价值连城。v梵高生前只卖出一幅画。1990年5月,加歇医生像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售价8250万美元,创下绘画的天价。(3)消费高层次化v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高层次
13、消费需求增加,文化资源的价值逐渐释放出来。v体验经济是对消费高层次化的注释。体验经济要强化对顾客感观的享受,要引起顾客的惊喜。高品位的文化资源有独具性,有新鲜感,最值得回味,最值得体验。进入体验经济阶段,文化资源的价值可以充分展现。马斯洛夫需求层次与中华文化对应图3、文化资源价值的整体性v文化资源具有整体性,它的价值要通过整体反映。文化资源整体性有三方面含意。v(1)建设风貌的整体性v(2)自然背景的整体性v(3)社会活动的整体性4、文化资源价值的区域性v人们的审美标准和欣赏情趣,有普遍性一面凡是优秀的艺术品,不论在哪个地区,哪个时代,都能为人们所喜爱。然而,人们的审美标准和欣赏情趣还有地区的
14、和民族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美有不同的追求。v在世界一体化过程中,跨国集团进入一个新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本地化的过程。本地化的容之一是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相融合。5、传统文化资源的类别v文化是抽象的,它存在于不同的载体中,于是形成了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从目前带有普遍性的观点来看,可将历史文化资源概括为:v1.历史文化遗址v2.文献形态v3.特色物品v4.艺术表演形态v5、技能技艺形态v6、节庆活动形态6、新型文化资源v一切可以带来价值或效用的智力资源,包括创意、发明、著作、作品、商标、声誉、有价信息等。三、新型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v文化资源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包含了资源的整合、产品形成过程,也
15、包含了利益的重组过程。(一)现实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特质v1、文化创意是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投资的核心,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重在无形资产。v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一)特征1、无实态;2、非货币长期资产;3、为使用持有;4、收益的不确定性无形资产(二)内容1、专利权2、非专利技术3、商标权4、著作权(版权)5、土地使用权6、特许权 这是一款神奇的枕头,特殊的纺织物使其可以设定闹钟的具体时间,当闹钟响前45分钟,枕头会像太阳升起那样,发出一些微弱的光芒,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明亮。v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投资所形成的最终结果是各类文化商品和服务,文化智能资源
16、的含量越高,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就越高。文化知识,智力资源及其创意形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价值。2、经典文化资产价值可以永久使用,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回报具有延伸性v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回报,一般不是一次性市场销售获得,而是通过分段转让与销售逐次获得,是一条很长的产业投资收益链条。猫珍珠港3、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投资的社会综合效应大,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v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中最典型的是基础性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如悉尼歌剧院。v此类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回报,应当考虑文化价值标准,关注投资的文化历史资源的价值的保值、增值。v越具有人类共性的文化
17、内容,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回报率也就越高。v千与千寻千与千寻是主人公在两个世界的不同名字。喻示着两个不同性格的千寻。现实中,她懒惰,厌学,胆小;在另一个世界中,她坚强,勇敢,激发出无限潜力。v这是一个没有武器和超能力打斗的冒险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义和邪恶的斗争,而是在善恶交错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学习人类的友爱,发挥人本身的智慧,最终千寻回到了人类社会,但这并非因为她彻底打败了恶势力,而是由于她挖掘出了自身蕴涵的生命力的缘故。现在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暧昧,好恶难辨,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就是我制作电影时所考虑的。本片导演宫崎骏(二)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系统v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
18、延伸链从文化内容的创意产业到外围产业包括四个层次:v(1)核心层:从事文化内容的创意业,包括创作、创新、创造等。v(2)文化产品的制造业,通过科技手段和工业生产,大量复制文化产品。v(3)文化产品的流通业。v(4)亚文化产业或者说是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后产生的混合型产业。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延伸链1、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核心:文化创意产业v依据DavidThirsby1997年的说法,创意产业具有三大特色: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被视为与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v2002年,中国台湾借鉴英
19、国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其定义为“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累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v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特征。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v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
20、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v第三,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v借鉴世界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根据我国的行业划分标准,可以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分为四大类,即: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录像带、电视与广播等;软件及计算机服务。v创
21、意产业范畴、产品和服务(椐英国情况)1、广告消费者研究,客户市场营销计划管理,消费者品味与反应识别,广告创作,促销,公关策划,媒体规划,购买与评估,广告资料生产。2、建筑建筑设计,计划审批,信息制作。3、艺术与古玩艺术品古玩交易,包括:绘画、雕塑、纸制作品、其它艺术(如编织)、家具、其它大量生产品(如大量生产的陶制、玻璃制品、玩偶、玩具屋、广告、包装材料等)、女装设计(含珠宝)、纺织原料、古玩、武器及防弹车、金属制品、书籍、装订、签名、地图等零售,包括通过拍卖会、画廊、专家现场会、专门店、仓储店、百货商店、因特网的零售。4、工艺纺织品、陶器、珠宝/银器、金属、玻璃等的创作、生产及展示。5、设计
22、设计咨询(服务包括:品牌识别、企业形象、信息设计、新产品开发等),工业零部件设计,室内设计与环境设计。6、时尚设计服装设计、展览用服装的制作、咨询与分销途径。7、电影录像电影剧本创作,制作,分销,展演。8、互动休闲软件游戏开发、出版、分销、零售。9、音乐录音产品的制造、分销与零售、录音产品与作曲的著作权管理、现场表演(非古典)、管理、翻录及促销、作词与作曲。10、表演艺术内容原创,表演制作,芭蕾、当代舞蹈、戏剧、音乐剧及歌剧的现场表演,旅游,服装设计与制造,灯光。11、出版原创,书籍出版:一般类、儿童类、教育类,学习类期刊出版,报纸出版,杂志出版,数字内容出版。12、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系统软件
23、、合约、解决方案、系统整合、系统设计与分析、软件结构与设计、项目管理、基础设计。13、电视广播节目制作与配套(资料库、销售、频道),广播(节目单与媒体销售),传送。2、文化工业(文化产品的制造业)v“文化工业/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这一概念的明确的文字陈述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1944年的文化产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中第一次提出的,此文后来收入启蒙辩证法一书。这一概念1990年代以前我国学界一直将之译为“文化工业”。v“文化产业”是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现代传媒技术(广播、电视、电影、录相、立体音响、现代出版系统等)是“文化产业”的根本性标志。
24、“文化产业”用“技术的无比威力”以及标准化、统一性等的科学意识,瓦解了艺术本身所需求的个性,从而造成了艺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终结”趋向。文化工业/文化产业的理论特征v(1)“文化产业”具有消费性、商业性特质。v“文化产业”的商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用品的市场效益和利润原则左右着“文化产业”的目的,文化用品的价值与其使用价值及其交换价值呈现出等值的情形;一是文化用品本身呈现出广告性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成了唯一的艺术品。v(2)“文化产业”具有娱乐性功能。v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娱乐消遣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劳动的延续。正因为如此,“文化产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成
25、为人的社会劳动的再生产的催化剂。3、文化产品的流通业传媒产业v传媒产业是一个产业集束,包括各类媒体以及为媒体生产或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机构。传媒产业的内涵极为丰富。它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度和产业政策等多个方面内容。传媒产业的主要特征vA、注意力产业vB、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vC、独特的使用价值v2006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766个,文化馆2889个,公共图书馆2767个,博物馆1593个。广播电台267座,电视台2座,教育台46个。全国有线电视用户13862万户,209个城市开展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用户1262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0%,电视综合人口
26、覆盖率.2%。全年生产故事影片330部,科教、纪录、动画影片62部。全国出版各类报纸416亿份,各类期刊30亿册,图书62亿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399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6355万卷(件)。(三)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运作及其转换v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运作模式是以投资主体为中心,从资产或核心能力开始,后投入要素和原材料、生产定位,建立销售渠道,最后考虑客户。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投资的思维模式的起点是客户,注重客户的需求和偏好,客户成为价值链条的第一环节。(四)新型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形态v1、版权业开发v版权业是知识产权业的重要组成部分。v经营模式:授权经营2、创意产
27、业开发v(1)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v(2)以创新为基本运营模式的文化资源开发四、历史文化资源的产品开发v(一)文化资源的产品开发思路v1.依托载体,市场化开发。v2.政府扶持,多方推动。(二)文化资源实现其产品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v第一,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v第二,整体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v第三,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v第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原则。(三)历史文化资源产品开发的基本模式v第一,项目开发模式。v项目开发模式是指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遴选、整合与重组,在科学规划基础上,推出文化资源的品牌项目或经典特色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实现特色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和价值增值。第二,文化资
28、源的单体开发模式。v单体开发转化模式是指对典型性个体特色文化资源进行直接的开发和资本转化。这种开发转化模式简单易行,特别适合于人文旅游景区点、历史街区、古建遗址、文化传说、宗教礼仪、饮食习俗等个性特征突出、相对独立性较强的文化资源系统。第三,节庆开发模式v节庆开发模式系指以地方节庆为载体,通过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并赋予新的地方文化资源内涵来实现对地域文化资源的产品开发模式。这一模式易于文化资源系统的整合和群体覆盖效应的产生,当然也极易产生良好的资源升值回报,而且还可年复一年地重复进行。第四、运营商开发模式v通过委托或承包方式,由运营商来进行文化资源的产品开发。这一模式适应了当前中国快速
29、发展的地方经济和地方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需求,也有利于资源向产品转化的市场运作。(四)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形态v1、文化历史资源的旅游业开发v2、文化历史资源的艺术业开发v3、文化历史资源的音像影视、出版业开发四、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v相对一定时期,文化资源总是有限。如何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使之得到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达到效益的最大化,是开发中必须重点把握和解决的问题。1.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v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是有效利用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调配而导致的资源短缺、重复配置、资源闲置和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使有限的文化资
30、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v文化资源的配置、利用方式要坚持最大效益原则。从我国现有的文化资源的实际状况看,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必须走集团化之路,实现资源共享。2.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问题。v我国有大量文化资源,一旦消失,就不可再生。在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中,保护是第一位的,有了保护,才谈得上利用和开发。v目前,我们需要着重保护和开发的文化资源主要有:v一是历史文化资源。v二是自然生态景观资源。自然生态景观资源进入人类的开发视野后,即具有文化的意义。v三是地方和民族文化资源。3.文化资源开发的效益评估问题v文化资源的开发效益,是指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和价值,包括
3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文化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是人们在文化资源开发及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文化资源开发的效益评估,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v其一,注重经济效益的原则。v其二,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v其三,资源保护优先的原则。五、文化资源的微观配置v市场经济是从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的角度界定的特种经济形式。尽管文化市场有其特殊性,但作为市场体系之一,总保持着具体市场特征,以致对文化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与主导作用。在完全(纯粹)市场状态下,是以市场机制自由选择配置文化资源。(一)资源的配置v资源配置是从西方经济学中借用而来的一个概念。v资源配置,是指各种社会经
32、济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地区之间的安排、流动的布置,以求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的过程。v社会经济资源,包括文化资源,在社会生产各领域、各环节、各地区之间的配置形成社会生产的结构和比例,它对于社会生产的有效性和效率具有重大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v合理配置资源是指在社会人力、物力、财力的安排、流动和布置中,没有出现闲置和浪费的现象。v就优化配置资源的一般规律来看,其基本原则是,以稀缺的资源去追求产出利益的最大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依赖于信息机制和激励机制。(1)信息机制v要保证资源配置决策的正确,必须解决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等问题,要及时取得准确的纵向与横向的大量的供求数量信息和市场价
33、格信息,同时对于信息变化要有灵敏的调适反应。(2)激励机制v在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使下,即以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价格为中心,通过供求、竞争和价格的波动,激励经营者去争取获得资源,从而调节资源配置达到优化程度。v文化资源配置优化过程的信息机制必须是在市场供求信息与价格信息基础上的与文化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信息处理,其激励机制必须是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相对应。资源配置的手段v目前只有行政命令(宏观)和市场调节(微观)两类,为了达到优化配置资源的目的,社会必须决择一种制度安排和竞技规则设定,即建立一定的经济体制。v经济学家们曾经设想过两种经济体制的并行体制,但这两种经济体制如果要有效地运
34、转,都必须有一定的前提。v我国目前的文化资源配置体系。(二)市场机制及其内涵v市场机制,指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上直接发生作用的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因素互相适应、互相制约,自行协调、自行组织的有机体系。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v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是本质要求与作用形式的关系。价值规律揭示了市场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的本质要求,指出市场最终实现按比例分配的必然发展趋势。市场机制则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运作。市场机制具体由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组成。价格机制v是指通过市场价格与商品价值的矛盾运动,来影响和指导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这样一种经济机制。市场价格由于供求影响,处在绝对的矛盾运动之中,价格或接
35、近,或符合,或背离价值,价值的客观存在性就体现在价格与价值背离的动态平稳之中竞争机制v在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活动主体之间,为者自身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展开竞争,由此联结起来的经济内部的必然联系和相互影响就是竞争机制。供求机制v指通过各种社会经济资源中供给量和需求量的矛盾运动来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与组合的经济机制。(三)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v文化既然作为资源就涉及对其进行配置和管理的问题。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社会资源的配置最为有效的一种经济形式。市场也是文化资源配置的有效经济形式。文化也是一市场,作为市场体系之一,总保持着具体市场特征,以致对文化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与主导作用。v市场过经济利益支
36、配文化资源的流向来配置文化资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总是驱使创造最好效益的部门得到较多的文化资源,而创利较小的部门就只能得较少的资源,有时甚至得不到。在市场中,社会文化经营者都会从权衡自己切身利益出发,依据市场信息,完成自己的经济计算,作出自己选择文化资源配置的决策。1、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主要功能v(1)调节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微观效率。v在利益动力的驱使下,企业实行动态调节,反馈频率高,决策较为准确,使资源配置率提高。v(2)拓宽资源配置的渠道。在市场机制运行中,资源配置不再是纵向的行政渠道,而是横向的社会化的多元化渠道。v(3)促进经营者的改革与创新。市场的比较利益规则,会准确地反映经
37、营者的经营状况,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经营者必然要采取新科技,改进经营管理,以推动资源产出率的提高和产品消费率的下降来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源。2、文化市场配置机制v(1)文化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基本特征v一是经济利益支配文化资源的流向。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总是驱使创造最好效益的部门得到较多的文化资源。v二是资源配置的分散决策。在产权明确的情况下,社会文化经营者都会从权衡自己切身利益出发,根据市场作出文化资源配置的决策。(2)文化市场配置的运行机制v文化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市场运行一是通过价格机制,从市场的横向信息传播获得市场价格尺度,并对照供求状况,以边际分析方式计算资源配置效益;二是通过激励机制,
38、以经营者在文化市场的竞争意识与能力,力求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激励制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决策。v在我国文化市场体制形成以来,市场机制的运行使文化资源微观优化配置功能已初步显现出来。v一是吸引和激励了社会投资文化事业发展。特别是娱乐业,已基本上靠社会资金建设,这也使国家的投资风险分流。v二是培育了文化经营人才,促进了文艺人才的流动。v三是拓展了文化商品的流通渠道,加速了文化产品的传播。v四是逐步提高了文化产品的质量,注意了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3、市场配置在文化资源配置的各种方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v首先,市场配置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市场配置适应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动态变化而变
39、化,反映迅速,转换灵活,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文化需求。v其次,市场配置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供给水平。供给水平包括供给数量的增加和供给质量的改善。v再次,市场配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供求均衡。市场配置通过文化供求的均衡价格和均衡质量实现文化供求的均衡数量,有利于文化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在最大的可能性上解决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矛盾。(四)文化市场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v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市场实现价值,文化市场又由文化资源而得以繁荣。文化市场作为体系之一,有着一般物质经济的共同性,但文化资源的特殊性,又使文化市场成为特殊市场。1、文化产品价值的特殊性v文化产品是无形的审美观念、思想观念等精神形态资源,通
40、过特定的物质载体,形成有形的产品形式,人们通过消费,得到的是无形的精神愉悦或升华,其商品价值只部分反映了其精神资源的价值,但其文化产品的本质简直是难以用商品价值来衡量的。2、文化消费的特殊性v文化消费力看重的是消费者所具有的与文化商品相适应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知识程度等。文化消费能力的资金能力与文化能力,在一般情况下不是等比例的。3、文化市场供求规律的特殊性v由于文化产品价值的双重性,使得商品供求之间的联系复杂化。一方面供给不能完全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划等号;另一方面,需求表现为多元化。4、文化商品价格的特殊性v文化商品有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部分构成,其价值也应由两部分构成,但一般情况下,
41、精神形态的部分,其价格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五)文化资源市场配置的缺陷v纯粹的市场配置文化资源,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第一,必然会给特殊的文化市场配置特殊的文化资源形成很大的缺陷。v1、文化产品结构集中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文化经营者使文化资源流向投入少、产出大的产业,特别是那些投资小、收效快的娱乐业,造成娱乐业的高速发展,而其他文化产业收效低下,发展就慢。v2.文化投资方向盲目化。某些价格低、需求量大而质量并不高的文化产品,却在市场价格杠仟作用之下,吸引了不少经营者的投资或赞助,使劣质产品得以丛生。v3.文化商品(劳动力)价格失衡化。有的经营者为了经营效益与文化资源的获得,人为制造市场价格效应,如
42、娱乐业哄抬门票或最低消费价;又如影视演出业炒“星”使其“身价”数百倍地增长。这使市场价格与价值不仅不相平衡,而且还形成向反比例发展的趋势。v4.文化环境产生污染。某些经营者迎合社会上的所谓文化需求,大量生产黄色书刊、录像带,获取暴利,既污染了社会精神环境,又浪费了文化资源。v5.文化生产短期行为化。由于市场信息的近期性和市场供求预测的短期性,使经营者利用文化资源的决策均为短期性,急功近利可谓其显著标志。这也使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v6.文化供求平衡表象化。v文化消费需求是分层次的,文化市场中能获经济利益最大,也能满足需求的往往是表层的精神喧泄,心理调节。而另外两个层次获利较少,经营者一般不愿
43、涉足其中,文化资源很难流向这两个层次,达到满足需求。因此,供需平衡只能是表象化了。v7.公益文化生存困境化。v公益文化一般是只有投入而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的。纯粹的市场调中,社会上的经营者没有这方面的积极性来投资,分担这一社会公共责任。文化资源就很难、甚至不会流向公益文化事业,使公益文化事业经费不落实,人员留不住,活动搞不起来。(六)市场机制配置文化资源失灵的原因v第一、市场机制只能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活动中,对于宏观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则只能以通过微观活动的合力来进行。其合力可能是相向的,则对宏观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合力可能是反向的,则对宏观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消极的副作用,因此,从全局
44、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v第二、市场机制的调节具有滞后的盲目的特点。资源的投入与价格所反映的资源配置状况三者之间存在着生产日期同样长的时间差,价格信号反映的往往是已经成为过去的信息。同时,各经济活动主体对市场价格信号反应的方式和反应的程度又有所不同,从而他们对资源配置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在宏观上则表现为整个资源配置的盲目性。v第三、市场机制调节有可能产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象。由于市场机制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尤其在全局范围内表现比较明显,因此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往返转移,不断流动,有可能产生局部的或结构性的资源闲置的浪费现象,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45、。v第四、文化产品价值的精神性使文化资源的价格失衡。v文化商品具有精神性一般来说,文化市场上流通的文化商品的价格并不包含或不能完全包含其精神价值,文化市场流通的文化商品价格仅仅反映了文化商品物质载体部分生产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精神形态部分是难以用价格来计算的。v第五、文化商品价值的滞后性使文化市场供求规律失效。v文化市场则因文化产品价值的滞后性,使商品供求之间不能同步。一方面需求力表现为多元化,人们的文化商品需求从低到高呈各层次,另一方面文化商品消费不仅受到闲暇时间、经济承受力、年龄的影响,还受到文化程度,思想素质审美观念的支配。六、文化资源配置的宏观机制v文化资源是一特殊的资源,它是当
46、今文化市场繁荣的基础,同时,文化市场也为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基础作用。由于文化产品的特殊价值规律,文化市场不同于物质市场,生产者与消费者在供求关系中对文化资源的认同具有不一致性。无论是传统的行政干预计划模式,还是市场经济对文化资源的自然配置,都有其长处与局限。因此,研究与探索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文化市场体制,对于优化配置文化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体系。发展广阔的文化产业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宏观调控的功能v文化资源文化行政计划管理体制是纯粹的以计划机制配置文化资源。这种机制特别重视文化资源精神形态和整体性的作用,以社会效益导向和完全非市场形式支配精神生产的文化资
47、源配置。政府计划调控文化市场总体方向和总体结构,使文化生活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v政府宏观调控可以制约价格的异常波动,平衡文化资源的价格,充分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v政府调控不仅可以控制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价格失衡和供需规律失效,而且能够充分实现文化资源价值的整体性和承传性。政府法规又控制市场竞争的秩序。政府宏观调控可以规定文化的政治思想的价值取向,引导市场文化消费观念趋向。v政府制定专门条例(包括征经济上的)进行奖励或惩罚,减少文化资源在经济上有效配置中的负面精神效应,抑制不良文化产品的生产。政府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收入参数的基础上,运用征税手段(累进制所得税相娱乐高消费税)进行收入再分配,或以一
48、种财税直接流转政策,使文化娱乐业的累进税或高消费税有利于于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二)文化资源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方法v1.宏观调控的目标v具体来说,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有:(1)从宏观发展战略上把握资源配置。(2)协调文化发展不平衡。(3)完善文化市场秩序,(4)通过资源配置调整利益关系。2.宏观调控的方法v政府主导文化市场调节文化资源配置模式的特征。一是建立在文化市场机制上的政府宏观调控。即运用经济政策手段通过市场调整资源配置,而不再是直接介入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二是以行政的宏观调控完善文化市场秩序,即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健全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规章体系,保护平等竞争,培育和引
49、导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v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是与社会文化需求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社会文化需求,就不存在文化资源的配置问题。首先,文化资源的配置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相适应。即与文化消费的购买力以及知识能力相适应。其次,文化资源的配置与社会整体文化发展需要相一致。即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使资源为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发挥作用。3、文化行政计划体制配置文化资源的手段v(1)行政管理机制。以行政管理系统纵向收集供求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以此渠道配置文化资源。(2)以行政指令和法规保证文化资源的流向与效用。(3)以“文艺奖”形式激励文化产品生产者去争取文化资源的配置。4、
50、文化行政计划体制配置文化资源的特征v一是建立在文化市场机制上的政府宏观调控。v二是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完善文化市场秩序,及运用法律与行政手段健全法律法规,培育和引导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三)文化宏观管理的方式v1、行政管理v2、经济调节v3、法律制约v4、舆论引导(四)文化资源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v1、信息计划机制。v针对市场价格信息瞬时而产生的配置资源波动,在文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宏观的文化经济计划,以指导性计划改善市场信息结构,稳定文化市场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和调节失灵。2、竞争约束机制v文化市场在竞争中极易产生垄断倾向(以垄断价格控制资源配置),限制了其他经营者的生产,同时也抑制了文化市场的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