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组成血液组成n1血液血浆 血浆蛋白、脂蛋白、酶、激素代谢产物、营养物、无机盐等血细胞血小板PLT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嗜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单核细胞(Monocyte)淋巴细胞(Lymphcyte)水(55%)(45%)(pH:7.357.45)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RBC)1、红细胞增多见于:、红细胞增多见于: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
2、供氧需要。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红细胞减少见于、红细胞减少见于:1)急性或慢性失血。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参考值:参考值:3.551012/L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gb)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增高(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Hb低于45g/L者应予输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除外);低于105g/L者应寻找贫
3、血原因;高于180g/L者应作进一步检查。高于230g/L者,应紧急采取治疗措施。参考值:男:参考值:男:120160 g/L 女:女:110150 g/L 新生儿:新生儿:170200 g/L 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比积(Hct)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红细胞比积增加:大量脱水、血液丢失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均由于血液浓缩而使红细胞比积增高。1、红细胞比积减少:见于各种贫血。低于0.14者必须给予输血治疗(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不宜);低于0.33者应进一步检查,寻找贫血原因。男性高于0.56、女性高于0.53同时结合血红蛋白增高应考虑血浆容量问题。达到或高于0.70者为紧急静脉放血的指征。参考值:参考值:
4、0.350.45 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ESR)n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tate,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简称血沉。在健康人血沉数值波动于一个较狭窄范围内。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明显增快。红细胞沉降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n原理原理血流中的红细胞,因胞膜表面的唾液所具有的负电荷等因素而互相排斥使细胞间距离为约为25nm,故彼此分散悬浮而下沉缓慢。如血浆或红细胞本身了生改变,则可使血沉了生变化。n参考值 魏氏(Westergren)法:成年男性 :0-15mm/h 成年女性 :0-20mm/h 潘氏法:成年男性0-1
5、0mm/h 成年女性0-12mm/h 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大细胞性贫血时增大,小细胞性贫血时减小。体积减小常见于严重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型细胞增多症;体积增大常见于急性溶血性贫血及巨红细胞性贫血。参考值:参考值:80100 f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减少见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参考值:参考值:2734 pg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临床意义:大细胞性贫血时MCHC正常或减小,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时MCHC正常,小细胞低
6、色素性贫血时MCHC减小。参考值:参考值:320360 g/L 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RDW)n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客观、准确。n临床意义:临床意义:RDW与MCV结合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正常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及大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在治疗过程中大细胞性或小细胞性贫血的这一指标会有动态变化。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PLT)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增多见于:、增多见于: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淋巴瘤。2)
7、手术后、急性失血后、创伤、骨折。3)某些恶性肿瘤、感染、缺氧。2、减少见于:、减少见于: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巨幼细胞性贫血等。2)脾功能亢进、放射病、癌的骨髓转移。3)某些传染病或感染:如败血症、结核、伤寒。4)某些药物过敏:氯霉素、抗癌药等。参考值:参考值:100300109/L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临床意义: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后期伴浮肿和蛋白尿者,以及急性失血(外伤)或大手术后的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ermard Soulier综合征)时MPV增大;2、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再障、湿疹和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
8、综合征(Wiskolt-Aldrich综合征)、骨髓移植恢复期、先兆子痫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MPV减少。参考值:参考值:7.512.5 fL 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临床意义:巨幼红细胞贫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DS)、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时都可引起PDW增大。参考值:参考值:15.517.5%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BC)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生理性增多:初生儿、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应激、妊娠、分娩 一、病理增高见于病理增高见于:1、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和非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局部炎症,以及一些细胞感染。2、组织损伤:手术后,急性心肌
9、梗塞等。3、恶性肿瘤及白白病:急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尤以慢性白血病增高最多。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如肝癌、胃癌等。4、其它: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酸中毒、某些药物中毒、烧伤等。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BC)二、减少见于:二、减少见于:1、某些感染:细菌感染(如伤感、副伤寒);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麻疹)。2、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3、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如肝硬班替氏综合症。4、理化因素:放射性物质、X线、某些抗癌药、解热镇痛药等,可造成白细胞减少。少于0.5109/L提示患者受感染的危险极大,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10、并仔细监测。少于3109/L可认为白细胞减少,应了解白细胞分类,并作进一步检查;多于12109/L可视为增多,白细胞分类对确定增多原因有一定价值,应寻找感染的来源。30109/L或更多者有白血病可能,应作白细胞分类及骨髓检查。参考值:成人:410 109/L 婴儿(两周岁内):1112109/L 新生儿(28天以内):1520109/L 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1、增高见于:增高见于:1)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2)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梗塞、肺梗塞等。3)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4)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2、减少见于:减少见于
11、:1)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付伤寒、麻疹。2)某些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3)化疗或放疗后,抗癌药物,X线及镭照射。4)其它: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恶病质。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 1、增多见于:1)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紫癜。2)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3)某些皮肤病:湿疹、牛皮癣、剥脱性皮炎等。4)某些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氏病等。2、减少见于:1)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1、增多见于:
12、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2)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1、增多见于:1)某些病毒或细胞所致的传染病: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病恢复期、结核病、百日咳。2)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2、减少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接触放射线。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除吞噬细胞和异物外,又能吞噬原虫及具有类脂质包膜的结核杆菌及麻风杆菌。1、增多见于:某些感染:伤寒、结核、疟疾、黑热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 2、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异常增殖综合症、恶性组织细胞病
13、。白细胞比例白细胞比例参考值:参考值:中性细胞:中性细胞:4070%淋巴细胞: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单核细胞:310%嗜酸细胞:嗜酸细胞:0.55%嗜碱细胞:嗜碱细胞:0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病例摘要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25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1年余,加重伴心慌1个月来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头晕、乏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从前红润,但能照常上班,近1个月来加重伴活动后心慌,曾到医院检查说血红蛋白低(具体不详),给硫酸亚铁口服,因胃难受仅用过1天,病后进食正常,不挑食,二便正常,无便血、黑便、尿色异常、鼻衄和齿龈 出血。睡眠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结婚半年,月
14、经初潮14岁,7天/27天,末次月经半月前,近2年月经量多,半年来更明显。病例分析病例分析查体:T 36,P 104次/分,R18次/分,Bp 120/70mmHg,一般状态好,贫血貌,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口唇苍白,舌乳头正常,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化验:Hb 60g/L,RBC 3.0X1012/L,MCV 70fl,MCH 25pg,MCHC 30%,WBC 6.5X109/L,分类:中性分叶70%,淋巴27%,单核3%,PLT 260X109/L,网织红细胞1.5%,尿蛋白(-),镜检(-),大便潜血(-),血清铁50 g/dl。病例分析病例分析分析分析 一、一、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及诊断依据(一)诊断:1.缺铁性贫血月经过多所致 2.月经过多原因待查(二)诊断依据:1.月经过多 2.化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血清铁低 二、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慢性病贫血 2.海洋性贫血 3.铁幼粒细胞贫血 三、三、进一步检查进一步检查1.骨髓检查+铁染色 2.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 3.妇科检查:包括B超、必要时诊刮 四、四、治疗原则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治疗妇科病 2.补充铁剂 Q&A 谢谢!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