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录第一章 实验:静态波动率的计算 2 1.1 实验目的 1.2 基本原理 1.3 实验数据与内容 1.4 操作步骤与结果第二章 金融风险案例4 2.1 案例一: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2.2 案例二:有关“中航油”事件第三章 论我国信用评级建设 11 3.1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特征 3.2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 加强与完善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建议 3.4 结语第四章 课程认识 184.1、何为金融风险管理 4.2、为什么要金融风险管理4.3、课程的学习目的 4.4、课程的总体要求 参考文献 实验 静态波动率的计算1、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excel实验,掌握利用历史数据计算金
2、融资产的日对数收益率及其预期收益率、静态的方差、标准差、标准分数、离差系数的方法。2、 基本原理金融资产的日对数收益率采用单期对数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为 金融资产日对数收益率的方差公式为金融资产日对数收益率的标准差计算公式为标准分数等于某个数据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之后的值,反映的是该数据与平均数比较相差个多少个标准差,以测度每个值在该组数据中的相对位置,并可以用它判断一组数据是否又异常点。其计算公式为方差、标准差都是反映风险收益分散程度的绝对水平。对于平均水平或计量单位不同组别的风险数据值,是不能用方差、标准差直接比较其离散程度的。这时就需要使用离散系数。离散系数也称
3、为变异系数,它是一组风险数据的标准差s与其对应的预期值之比,计算公式为离散系数是测度风险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其作用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风险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越大,说明相对风险较大;反之,相对风险较小。3、 实验数据与内容(1) 下载收集一只股票多于一年的日收盘数据;(2) 计算该股票的日对数收益率;(3) 利用扫描统计指标的定义公式,计算该股票的预期收益率、静态的方差、标准差、标准分数、离散系数。4、操作步骤与结果(1) 下载贵州茅台(600519)股票过去一年的收盘价数据。(2) 计算这只股票的日对数收益率。在单元格C4种输入公式“=LN(B4/B3)”,下拉单元格,复制填充公
4、式至C4:C225,即得600519的日对数收益率。(3)在表的F3中输入公式“=AVERAGE(C4:C224)”,计算股票的预期收益率。(4)在F4中输入公式“=VAR(C4:C224)”,计算静态方差。(5)在F5中输入公式 “=F40.5”,计算静态标准差。(6)在G4中输入公式“=(C4-$F$4)/$F$6”,并复制最后一行。(7)在F7中输入公式“=F5/F3”,计算离差系数。2012年贵州茅台股票分析 股票代号600519日期收盘价2012-12-3200.192012-11-30216.01-0.076058 预期收益率=0.000403 -3.953406 2012-11-
5、29219.28-0.015025 方差=0.000374 -0.797673 2012-11-28218.390.004067 标准差=0.019340 0.189472 2012-11-27219.76-0.006254 离散系数=48.045785 -0.344157 2012-11-26217.050.012408 0.620762 2012-11-23222.23-0.023585 -1.240291 2012-11-22217.290.022480 1.141523 2012-11-21218.65-0.006239 -0.343424 2012-11-20215.960.0123
6、79 0.619250 2012-11-19214.050.008884 0.438515 2012-11-16224.4-0.047221 -2.462367 2012-11-15227.25-0.012621 -0.673364 2012-11-14230.65-0.014851 -0.788673 2012-11-13228.060.011293 0.563077 2012-11-12231.46-0.014798 -0.785965 2012-11-9234.81-0.014370 -0.763798 2012-11-8234.10.003028 0.135766 2012-11-72
7、37.47-0.014293 -0.759834 2012-11-6235.930.006506 0.315589 2012-11-5242.92-0.029197 -1.530455 2012-11-2248.36-0.022147 -1.165938 2012-11-1249.4-0.004179 -0.236876 2012-10-31247.340.008294 0.408037 有关金融案例金融风险防范案例一: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20世纪,香港有两件事情将载入史册,一是97年香港回归,结束了百年香港由外国人统治的历史;二是98年阻击国际投机家取得成功,成为国际金融史上政府与投机家对
8、抗的经典范例。一、这场金融大战的起因香港成为国际投机家的最后提款机1、泰株失守7月2日,泰国390亿外汇储备耗尽,泰株自由浮动,泰株对美元汇率从26跌到60。出现挤提风潮,大量银行倒闭,泰国爆发全面金融危机,导致差瓦列政权更替。2、主攻不下10月98年1月,主攻香港,国际投机家抛空1000多亿港元,打歼灭战;香港股价暴跌,不到一个月,恒指下跌6000多点,导致许多公司破产倒闭,一些中小银行出现挤提风险。但港币汇率保住了。(百富勤轰然倒下)3、迂回战役香港久攻不下,转战外围。而且逐步蔓延到全球。至98年78月(1)韩国:韩元对美元汇率从820下跌至2000,汉城股价指数从900点跌倒300多点。
9、30家财团一半破产倒闭。(2)日本: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10跌至147日元,日经指数大幅下挫(21000-14000)。受此影响,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股市汇市继续大幅下跌,可谓恶性循环。(3)与此同时,俄罗斯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卢布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从6.2一下子贬值到26,导致国债利率大幅上升(80-120%),股票暴跌;政府无力偿还外债及国内债务。 (4)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货币汇率和股市双双暴跌,大量外资从这些国家抽离。二、香港政府为什么要全面干预?1、保卫香港我们知道香港一直以自由港而闻名于世,特区政府一直奉行自由市场原则,而这一次为什么会介入这场纷争?其目的是什么呢?从这
10、场战斗开始起,特区政府一再声明“政府奉行不干预市场的原则”,但是如果有人怀着不良动机,企图破坏自由市场公平公正原则,损害香港投资者、企业和广大居民的利益,特区政府不会就手旁观。如果特区政府不应战,就会出现股市暴跌、港币大幅贬值的凄惨局面。据当时权威机构估计:恒生指数可能跌至3000点左右,港币将贬值50左右。到那时香港金融市场将一片混乱,在港投资者和香港居民将会蒙受巨大损失,而投机商则从中获取暴利。例如: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和荣智健的中信泰富。2、政治风险英国人搞了100多年香港都是好好的,一回归就出事。当时财富杂志预测香港回归后四年就完蛋。后来不得不承认预测失误,向中国人、向江主席道歉。3、国内
11、金融危机风险如果港币汇率保不住,人民币汇率肯定保不住(当时人民币黑市价达到910。资本外逃相当厉害。),这有可能导致国内金融危机。所以这时没有退路,被迫应战。特区政府入市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打击投机商,维持自由市场公平公正原则,维护在港投资者和香港广大居民的利益。三、多空双方实力对比1、多方中国和香港政府战将:中银刘金宝,财政司司长曾阴权,金管局局长任志刚。刘金宝当年在里根总统遇刺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初露锋芒。资金:94015315002600亿美元2、空方国际投机家战将:量子基金索罗斯,老虎基金罗伯逊,摩根斯坦利巴顿毕斯高盛,美林所罗门美邦,瑞士第一信贷,JP摩根索罗斯92年打垮英镑而威名远
12、扬,从此将国际金融市场变成了投机家的天下。世界上没有那个国家在与国际投机家的对抗中取胜。资金:20022050005,能动用的资金上万亿美元。(当时曾阴权说投机资金有3万亿美元,可调动投机资金高达30万亿美元,这可能有点跨大其词)全球对冲基金大约有5500个,投机资本达3000亿美元。仅在美国一地,对冲基金就超过2500个,投机资本超过1500亿美元。加上对冲基金10倍或20倍的杠杆作用,其威力就更大。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几乎是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但又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中国政府和香港政府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3、战场要描述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首先必须简单解释一下香港这个金融市
13、场和投机者的操作过程。投机者的操作过程大概要涉及到四个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现在假设某国际投机商手中有一笔港币,他先将港币在即期外汇市场兑换成美元,然后用美元作抵押在资本拆借市场借入港币,再用借入的港币作保证金在恒指期货市场上抛空, 当港币遭狙击时,金管局释出美元,大量港币流回金管局,市场流通的港币减少,拆借市场利率上升,从而导致融资成本增加,商业活动萎缩,股市下跌。这样投机商就能从恒指期货抛空和股票市场抛空中双双获利,投机商再用这些利润去套取更多美元,如此循环往复。如果港币贬值,则获利更丰。当然具体投机过程形式多样,手法千变万化。而特区政府反其道而行之,一方面大量卖出
14、美元以保持汇率稳定;另一方面用手中积累的巨量港币在恒指低位时大量买进股票和恒指期货,推动恒生指数节节上升,使得投机商在恒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上的盈利企图落空,甚至出现亏损。同时利用利率上升,使投机商融资成本增加,从而迫使投机商平仓出局。四、8.28金融保卫战“官鳄”最后决战8月5日香港开市前一天,美国股票市场大挫,道指下跌近300点。国际货币炒家半天之内在货币市场上沽出近290亿港元。香港金管局利用外汇储备接起了240亿港元沽盘。6日、7日,对冲基金再次沽出近200亿港元。8月14日香港政府入股市、期市开始全面干预。俗称“官鳄大战”的港府与对冲基金的对决开始进入高潮。28日是8月期指结算日,因此也
15、成为战况最为激烈的一天。多空双方在这一天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刀光剑影的最后决战。国际投机商为了挽回败局,准备了数百亿港币及筹码,早晨股票交易一开盘,大举放空,打压恒指现货、期货,而特区政府誓死捍卫,上午两个半小时交易结束,成交400亿。下午投机商孤注一掷,又结集了几百亿资金及筹码,继续负隅顽抗,下午一个半小时的交易,又成交了390亿。在交易结束前几分钟,投机商弹尽粮绝,眼看败局已定,但又不甘情愿,企图使用一些非市场手段来阻止交易,最终未能得逞。这一天恒生指数收在7829点,创下了790亿的成交天量,大约是平时成交量的十倍。这一天不仅香港600万人屏住呼吸,注视着股票行情;全世界不知有多少人都在
16、关注着这一事态的发展。据估计,8月28日一天大约有600亿元成交量为特区政府所为,政府成为市场的唯一买家。从8月14至8月28日特区政府共计买入并持有蓝筹股1300多亿港币,占恒指蓝筹股总值10以上。下午则以期货市场为主战场。政府为了防止投机家8月恒指期货转仓,在午后狂沽9月期指,指数下挫至7100水平,外资行亦难抵挡,美林、霸菱、怡富等外资行亦不得不买入,收市报7210点,贴水600点。港府沽售9月期指的目的,是不让对冲基金逢高沽售,增加其沽空成本,也是对自身手持大量现货的对冲。五、这场世纪大战的胜负如何?为了能在这场战役取胜,8月22日江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香港知名实业家,江总书记说:“香港
17、企业家对香港的繁荣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只要香港政府提出要求,中国政府无条件全力支持”。8月28日那天,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两位副行长直接坐镇香港,准备了600亿港币,准备随时参战。8月28日战役结束后,国际投机商仍然不甘失败,伺机反扑。索罗斯量子基金投资主管斯坦利在CNBC电视节目上公开宣称“香港政府救市解决不了问题”。当时市场上仍然弥漫着悲观情绪,担心香港政府顶不住国际金融投机家的攻击。一方面,特区政府及时调整策略改变游戏规则,不是在金融市场上硬拼,因为就资金实力而言,特区政府的资金有限,很难与国际投机商长期抗衡;因此立即出台了一系列限制金融投机的政策和措施。香港特区政府加强金融市场秩序
18、及透明度“三十条”措施等。及时有效地遏制了国际投机家的后续进攻。另一方面,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特别是8月份,许多国际投机家在俄罗斯金融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其中美国最富盛名的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因巨额亏损250亿美元而宣布倒闭,美国及主要西方国家为了防止“危及自身”,加强了金融监管、打击国际投机,迫使银行收紧对对冲基金的信贷。国际投机家被迫撤出香港。至此,一场腥风血雨的战斗暂告一段落。曾荫权事后称,港府在与国际炒家的对决中“惨胜”。严格来说不能说特区政府取得了“胜利”,只能说国际投机商阴谋没有完全得逞。香港保住了联系汇率制,而对冲基金们获利离场。香港为此付出的
19、代价难以估量商业活动萎缩、投资减少、楼价大跌,消费疲软、高失业率、经济负增长等。一直持续到现在。 案例二:“中航油”事件一、案情2003年下半年:中国航油公司(新加坡)(以下简称“中航油”)开始交易石油期权(option),最初涉及200万桶石油,中航油在交易中获利。2004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导致公司潜亏580万美元,公司决定延期交割合同,期望油价能回跌;交易量也随之增加。2004年二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升高,公司的账面亏损额增加到3000万美元左右。公司因而决定再延后到2005年和2006年才交割;交易量再次增加。2004年10月:油价再创新高,公司此时的交易盘口达5200万桶石油;账面亏损再
20、度大增。10月10日:面对严重资金周转问题的中航油,首次向母公司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公司已耗尽近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亿美元银团贷款和6800万元应收账款资金。账面亏损高达1.8亿美元,另外已支付8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10月20日:母公司提前配售15%的股票,将所得的1.08亿美元资金贷款给中航油。10月26日和28日: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同的保证金而遭逼仓,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11月8日到25日:公司的衍生商品合同继续遭逼仓,截至25日的实际亏损达3.81亿美元。12月1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中航油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二、原因1中航
21、油的交易一开始就存在巨大隐患,因为其从事的期权交易所面临的风险敞口是巨大的。期权交易中,期权卖方收益是确定的,最大收益限于收取买方的期权费,然而其承担的损失却可能很大(在看跌期权中),以致无限量(在看涨期权中)。中航油恰恰选择了风险最大的做空期权。2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企业没有建立起防火墙机制,在遇到巨大的金融投资风险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对冲交易来规避风险,使风险无限量扩大直至被逼仓。事实上公司是建立起了由安永会计事务所设计的风控机制来预防流动、营运风险的,但因为总裁的独断专行,该机制完全没有启动,造成制定制度的人却忘了制度对自己的约束的局面,那么就有必要加强对企业高层决策权的有效监控,
22、保障风控机制的有效实施。3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作为中航油总裁的陈久霖,手中权力过大,绕过交易员私自操盘,发生损失也不向上级报告,长期投机违规操作酿成苦果。这反映了公司内部监管存在大缺陷。中航油(新加坡)的风险管理系统从表面上看确实非常科学,可事实并非如此,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虚设导致对陈久霖的权利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4监管机构监管不力。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归国资委管理,中航油造成的损失在5.3亿至5.5亿美元之间,其开展的石油指数期货业务属违规越权炒作行为。该业务严重违反决策执行程序,这监管漏洞无疑为后事埋下伏笔。三、启示1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企业没有建立起防火墙机制,即在遇到巨大的金融
23、投资风险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对冲交易来规避风险,而是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采用挪盘的形式,继续坐等购买人行使买权,使风险敞口无限量扩大直至被逼仓。2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此次惨痛损失“归功”于一人,那就是中航油总裁,曾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亚洲经济新领袖”的陈久霖,原因在于手中权力过大,绕过交易员私自操盘,发生损失也不向上级报告,长期投机违规操作酿成苦果。而在“一人集权”的表象下也同时反映了公司内部监管存在重大缺陷。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有内部风险管理委员会,其风险控制的基本结构是:实施交易员-风险控制委员会-审计部-CEO-董事会,层层上报,交叉控制,每名交易员亏损20万美元时
24、,要向风险控制委员会汇报,亏损37.5万美元时,要向CEO汇报,亏损达50万美元时,必须平仓,抽身退出。从上述架构中可以看出,中航油(新加坡)的风险管理系统从表面上看确实非常科学,可事实并非如此,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虚设导致对陈久霖的权利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3外部监管失效。至04年10月10号,中航油已经纸包不住火,不得不向集团开口之前,它所从事的巨额赔本交易都从未公开向投资者披露过,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已然成为了可有可无的粉饰手段,使得外部监管层面的风险控制体系也成为一种摆设。中国证监会作为金融期货业的业务监管部门对国企的境外期货交易负有监管责任,那么,在内控制度缺失的情况下,作为最后一道防
25、线,外部监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中航油连续数月进行的投机业务竟然没有任何监管和警示,也暴露出当时国内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监管的空白。金融风险管理论文:论我国信用评级建设【摘要】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以美国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为代表的信用评级机构“权责”失衡、缺乏透明度、深度介入利益冲突等弊端充分暴露。目前,中国的评级市场已被由美国公司占去80%的市场份额。如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减少对外部评级机构的依赖,掌握金融货币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已成为当前金融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方面。信用评级是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特点进行
26、了分析,归纳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与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信用评级 行业特征 问题 相关建议 金融主权 本土机构 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或信誉评级,其基本方法是运用概率理论准确判断出一种金融资产或某个经济主体的违约概率,并以专门的符号来标明其可靠程度。信用评级体系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衡量信用风险和指导投资融资的重要角色,在揭示和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协助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运用信用评级能准确度量信用风险,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将改善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融资更加理性,促进我国经济的
27、平稳发展。 一、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特征 同国外发达国家十分成熟的信用评级行业相比,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起步较晚,最初只是为了协助企业发行债券和帮助银行发放贷款而设立。但此后在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下,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具有以下行业特征。 1、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已初具规模,评级机构数目众多。根据国际信用评估与监督协会2006年度中国信用行业发展报告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中介机构(包括征信机构)约有100多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中诚信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新世纪资信、鹏元资信等。各
28、机构相应的评级业务范围也逐步完善,其内容涵盖了贷款企业评级、企业债券评级、金融机构评级、基金评级、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评级、短期融资券评级、结构性融资产品评级和公司治理评级等。此外,世界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也纷纷进入中国,寻求在中国发展业务的机会。 2、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建设不断完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建立与国际信用环境相适应的信用制度与社会信用体系。2000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提出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以来,各部门、各地区纷纷提出建设信用体系的规划,同时信用评级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等政府管理
29、部门的大力支持。 3、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具有一定垄断性。由于信用评级行业是通过长期的市场检验来确立自身公信力及声誉的,且先进入该行业的信用评级机构较之后进入的机构在对信用资源的拥有量、分析人员的素质、评级体系的完备程度和客户的信赖程度等方面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因而该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特性。从我国情况看,中诚信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新世纪资信等五家信用评级机构在整个评级行业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4、国内信用评级机构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市场开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国内信用评级机构与国际著名信用评级公司的合作也不断加深。199
30、8年9月,惠誉国际与中诚信合资,并于1999年7月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评级公司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中诚信国际)。1999年7月30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与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宣告双方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06年8月,穆迪收购中诚信国际49%的股份,与中诚信达成协议,按此协议中诚信国际将成为穆迪与中诚信的合资公司,中诚信占51%股份,穆迪占49%股份。与国际著名信用评级机构的合资与合作,有利于国内评级企业直接吸收国际最先进的资本市场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核心技术,快速提高国内信用风险分析、评级与管理水平,推进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国际化与规范化进程。 信用评级的作用当今
31、世界,信用评级业务已涉及主权信用评级、金融机构评级、证券评级、保险公司支付能力评级等诸多领域,对于一个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严重影响着其金融体系的安全。掌握信用评级的话语权,就等于控制了一个国家金融体系运行的主导权。信用评级作为融资机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对市场信用风险作出客观、独立的评价,有助于改善发债者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状况,降低投资风险和融资成本;有利于增强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加快信用信息的传播速度,促进公平竞争,提高市场运作效率。 (一)揭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资信评级以专业化、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为投资者服务,目前,中国的评级市场已被由美国
32、公司占去80%的市的监管,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减少对外部评级机构的依赖,掌握金融货币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已成为当前金融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方面。可以降低社会信息成本。为投资者提供更趋准确的风险情报,以避免盲目投资减少投资风险,从而保证投资者利益。 (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资信评级是一项公正性的事业,它以其自身的自律机制及职能发挥着“扶优限劣”的作用,并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形成“除恶扬善”的机制,它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和保障。 (三)资金合理定价的依据资信等级是利率市场化的定价工具。投资者可以根据评级的信息,以达到对风险状况的了解,并以此确定报酬率的高低。正因利率市场化,美国的评级制度才能以过去的
33、无偿评级转为有偿评级,随着我国利率浮动幅度的扩大,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亦加显著,资信评级对资金定价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条件有了公正的评级制度,在交易或投融资的双方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消除信用信息不对称和相互猜疑,建立互信,从而帮助交易的各方识别风险,保障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前,中国的评级市场已被由美国公司占去80%的市场份额。如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减少对外部评级机构的依赖,掌握金场份额。如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融货币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已成为当前金融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方面。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时期,资信评级就尤其显得重要。 (五)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
34、信用管理,提高竞争力通过资信评级,可以使企业家们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的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的管理,使后进边先进,先进更先进。(六)有利于政府加强监管,扶优限劣在管理中,政府除了要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外,还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参与监督管理。资信评级作为揭示市场风险的有效工具和社会监管力量的一部分,能够为政府提供失信信息,目前,中国的评级市场已被由美国公司占去80%的市场份额。如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减少对外部评级机构的依赖,掌握金融货币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已成为当前金融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方面。发展失信者,有利于政府实施有效监管,为促进市场正常化服务。 二、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中存
35、在的问题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信用评级行业而言,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缺乏统一和专门规范信用评级行业的基础性法规。目前,我国还未针对信用评级行业颁布一项专门的法律条文。信用评级的法律依据仅分布在与之相关的其他法规条例中,主要有证券法、公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条例、贷款通则、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和证券公司债券管理办法等。尽管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规则中也涉及到一些信用评级的规定,但仍显不足。此外,上述法律、法规中所涉及的评级对象主要是债券(包括企业债、上市公司可转债、证券公司债券)和贷款企业,其他方面
36、则鲜有涉及。如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规范化经营、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管理法规仍然缺乏,而且关于评级的强制性规定较少。法制建设的不完善不仅加剧了评级机构的不规范运营和机构间的恶性竞争,也阻碍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良性发展。 2、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独立、客观、公正是评级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我国,由于对评级市场的需求不足,且评级机构众多,导致评级行业内出现恶性竞争。为了争取市场份额,有些信用评级机构甚至将被评级对象的级别变成双方谈判的砝码和事前的承诺。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背离了信用评级揭示风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对投资者的欺骗,也是对整个评级行业公信力的危害。此
37、外,由于我国政府对信用评级行业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当政府提出不符合评级行业规范的条件与要求时,评级机构往往难以从客观与公正的角度提出异议。再者,我国除了少数信用评级机构外,大多数是由一些地方部门设立的,这些机构普遍不具有经营上的独立性,它们所出具的评级报告往往是为其所属的相关部门服务,因而其信用评级结果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评级人员匮乏,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信用评级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要求。评级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企业财务管理、审计、宏微观经济等专业知识,还应当熟悉我国相应的法律政策。但目前我国在高校还未设立信用评级专业,也没有制定信用评级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考
38、试,加之许多从业人员也未接受过相关的职业培训,这些因素都造成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偏低。此外,专业的评级人才也严重缺失,目前我国大部分评级机构的专职评级人员只有10人至20人。由此可见,我国目前信用评级行业不仅人才匮乏,而且其综合能力同国外专业信用评级人员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4、行业发展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内部分企业的金融问题不断出现,但由于有国家财政做支撑,一些金融问题并未被暴露,而是以银行不良资产的形式大量累积。例如,根据以往经验,一旦我国发行的债券出现到期不能兑付的问题,往往先由有关主管部门出面协调,采取补救措施,因
39、而债券投资者很少承担相应的违约损失,而债券不能兑付的风险往往由政府和有关机构承担。在这种情况下,信用评级的作用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较弱,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没有强烈的需求,这也进一步制约了我国信用评级的发展,使评级揭示风险的重要性难以有效发挥。 5、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缺乏相应的权威性。尽管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众多,但大部分为地方性或区域性评级机构,规模普遍偏小,加之部分信用评级机构作假现象屡有发生,这些都影响了整个评级行业的可信度。此外,各评级机构难以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级,评级标准差异较大,这同样也严重削弱了评级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因此,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家评
40、估机构能够像穆迪或标准普尔那样在国际上具有权威性。 三、 加强与完善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建议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展迅速,且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阻碍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以促进信用评级行业更加稳定、快速的发展。 1、我国应当制定符合国情的信用评级行业标准以及市场准入制度。制定的准入标准应包括各评级机构的资本实力、从业人员的素质、评级机构的规模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等相关条件,这些基本标准将确保整个评级行业的良性发展。此外,政府部门也应当通过相关政策来适当扶持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信用评级机构,并通过这些评级机构来提高整个信用评级行业的整体实
41、力。 2、信用评级机构必须加强自身管理。各评级机构应逐步完善评级方法和评级体系,注重数据累积和相关经验,提高信用评级质量,运用高品质的服务来促进自身的竞争力。另外,应当加强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吸收国外同行先进的制度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3、实行双评级制度并限制评级机构收费随意浮动。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对债券发行实行双评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更加全面的揭示相关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单一信用评级机构评级失误而造成的投资风险。另外,限制评级机构收费随意浮动,能够有效地防止评级机构以费用问题争夺市场的不当行为,同
42、时可以提升评级结果的可信度。 四、结语 评级的话语权已经丧失在国内信用评级市场上,目前具有信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范围比较窄、评级标准和评级方法差异大、评级结果缺乏可比性和权威性。前路艰辛,任重道远。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从大历史视野,全面系统的研究美国债券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全面系统地研究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垄断全球金融话语权的历史经验。透彻理解它们如何掌握和操控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枢纽,从而大力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最终打破美国垄断,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信用评级行业无论是在评级经验的积累还是在评级人员素质的提升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国际一流的
43、评级机构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缩小与国外机构的差距,我国评级行业必须从政策和法律上规范自身行为、完善评级技术、提高评级服务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具有国际权威性的信用评级机构。 【参考文献】 1 罗平:外部信用评级与内部信用评级体系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 冯彦明: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J.中国金融,2006(16). 3 金思嵘: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经贸,2008(2). 4 袁吉伟:我国信用评级业结构、竞争及绩效探析J.特区经济,2008(7). 5 徐承远、程春曙: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宜引入双评级制度J .时代金融,2008(6) 6
44、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S.1997. 7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高银行透明度S.1998. 8王志刚.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及监管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 9李伟 李敏波 危机中的信用评级机构 回顾与反思 国际经济合作 2010年第5期 10陈静怡 由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引发的思考 理论与实践 2010年06 11李力 资本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评级机构 理论研讨课程认识一、 何为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就是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衡量和控制风险及回报之间的得失。金融风险管理这个词汇是金融语言的核心。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愈
45、加突出。金融风险管理包括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由于金融风险对经济、金融乃至国家安全的消极影响,在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和组织、各国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都在积极寻求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精确度量和严格控制。 二、为什么要进行金融风险管理 早期的金融理论认为,金融风险管理是没有必要的,Merton Miller以及Modigliani(1958)就指出,在一个完美的市场中,对冲或叫套期保值等金融操作手段并不能影响公司的价值。这里的完美的市场是指不存在税收和破产成本,以及市场参与者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因此,公司的管理者是没有必要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类似的理论
46、也认为,即使在短期内会出现小幅度的波动,但从长期来讲,经济运行会沿着一个均衡的状态移动。 所以那些为了防范短期经济波动损失而开展的风险管理只会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这种观点认为,从长期来讲,是没有金融风险可言的,因此短期的金融风险管理只会抵消公司的利润,从而削减公司价值。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金融风险管理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无论是金融市场的监管者,还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对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需求都空前高涨。主张应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各方认为,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主要基于下面的理论基础:现实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并非完美,因此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提升公司价值。现实金融市场的不完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实市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税收。这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