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录1.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2. 课题前后测材料 -92.1金乡三中科学组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表 -102.2基于网络、多媒体的科学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112.3基于网络、多媒体的科学教学设计评价表 -143. 主要论文 -153.1基于多媒体的科学教学设计 -163.2试探基于网络环境的科学教学设计 -223.3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303.4科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373.5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课堂效率 -413.6论科学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 -473.7浅谈科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23.8重视实验教学,发挥实验功效 -573.9论科学教学
2、中自主学习的倡导 -614. 典型教案、教学设计 -684.1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694.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714.3我们居住的地球 -764.4常见的动物 -794.5科学探究 -844.6空气污染和保护 -924.7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964.8物质的构成 -1034.9火山与地震 -1084.10动物的行为 -1135. 课题的阶段总结、结题报告 -1205.1基于多媒体的科学教学设计研究阶段小结 -1215.2基于网络的科学教学设计研究阶段小结 -1265.3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阶段小结 -1305.4基于网络、多媒体的科学教学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1336. 课题
3、组内研讨活动及会议记录表 -1457. 课题研究记载册 -1747.1课题基本情况 -1767.2课题申报表 -1777.3课题立项通知书 -1797.4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表 -1807.5课题开题论证记录表 -1827.6课题参阅资料一览表 -1837.7研究活动概况记录 -1847.8研究阶段性小结 -1897.9课题成果目录 -1927.10研究报告摘要 -1937.11成果鉴定意见表 -194课题实施方案苍南县金乡镇第三中学科学组2004.10.10基于网络、多媒体的科学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
4、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000 年 10 月 25 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决定:从 2001 年起用 5 到 10 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苍南县教育局立项课题之一: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设计研究,它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可为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提供资源,也为下学期顺利实施科学新课程打下基础,提供教学资源。它为学生提供互动性交流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感官协调参与,有效地培养学生现代的科学素养,有利于
5、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一)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科学课的特点:1. 共性:(1) 资源性:网络信息丰富,容量大,涉及面广,其不限于教材的知识领域,打破课本的局限,在教学上表现横向和纵向的延伸,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又可以实现创新。(2) 交互性:网络课由传统课堂教学的师生交互发展到网上的师生交互、学生与电脑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三维交互模式。通过交互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学习观念的转变,也是学习方式的变革。(3) 协作
6、性: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有利于对他们协作能力的培养,找到适于自己的学习伙伴进行协作化学习,可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学生可以在世界范围服务的主页上浏览,可以利用Email双向异步交流,可以通过聊天室双向同步通话,可以使用同步多媒体环境的虚拟教室。(4) 主体性:在网络氛围下,学生通过自行操作电脑,浏览教师精心设置的各种文字、图象和动画等,初步形成一定的知识构架,并通过和其他同学的交互及接受教师的个别辅导,来巩固所学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退到辅导、启发和控制的地位,起到主持人、帮助者和学习伙伴的作用。2. 个性:(1)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多渠道的知识资源,这些
7、知识间的联结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2) 模拟实验(危险、污染、高科技、微观世界)及生产过程,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观大场景作缩微处理。(3) 有利于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体现素质教育。(4) 有利于进行研究性学习。(二)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设计遵循以下特征:1、教材多媒化: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为新课程服务。2、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多元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为了做到这一点,学生的个性测定,特别是认知方式的检测,将成为教育的重要研究课
8、题。3、学习自主化: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4、活动合作化: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网络、多媒体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5、管理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包括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利用电子文档支持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改革。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注重应用,以信息化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以立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9、建构网络环境下的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合作学习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按照课题方案,遵循课题研究的一般规律,脚踏实地开展行动研究,引导教师进入研究的状态,努力完成预期的研究工作,并以此促进新课程的实施水平。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重点(一)、本课题的基本研究内容1. 研究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方略。2. 构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模式和科学学习模式。3. 研究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整合。(二)、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1、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课程标准、以及与本课题相关的科学课堂教学理论,在不断的学习、交流和实践中强化对本课题有关概念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思想观
10、念,并且增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科学教学的新理念。2、研究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科学学习的情境,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3、研究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科学教学设计资源,拓展科学学习内容,拓宽科学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科学学习能借助文本又超越文本。4、按照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本课题的思想,改革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使其起到激励、导向的功能。四、课题研究的措施1、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2、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提高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水平。3、每月举行一次有针对性的课题研讨活动,做到定
11、内容、定时间、定地点,有记录。4、每位课题组成员能够设计一节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课件。5、本学期举行次向全校教师开放的课题观摩研讨活动。6、每位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与课题相关的科研论文。广开路,创造机会帮助教师推荐、发表优秀文稿。7、尽可能建立课题网站,反映课题研究动态、展示研究成果。8、走出去,请进来,向科研名校学习,聘请专家指导,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五、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以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等方法。1、实验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指定的实验参与者为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以及其任教的一个班学生。考察不同的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将会产生什
12、么样的影响,以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2、行动研究由于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不同,行动研究可有以下二种模式:(1)合作模式研究的问题是由课题组成员协商提出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2)独立模式实际工作者摆脱传统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规范的限制,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且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现实进行改造。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是:(1)陈述所关注的问题;(2)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案;(3)寻求可能的合作对象;(4)采取行动实施方案;(5)反馈与评价;(6)发表与呈现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研究证据。4、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变量是现有科学情境中的变量,有些调查只局限于现状,有些则试图确定变量之间发生的关系和影响。在教
13、育研究中,很多研究工作都可以置于调查的名下,调查研究涉及教育变量中的事件、分布和关系。和实验研究不同,调查研究中没有变量是人为的,研究者不能干扰学生或影响他们的态度或其他变量。本课题由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的调查来验证。5、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可贯穿在其它的研究类型中,个案研究是对单一个人的仔细考察。个案研究通常与质的研究相联系,但也不限于质的研究,实验研究中的单一被试研究就是个案研究。在教育研究中,许多类别的研究都可以将个案研究方法作为整个研究的部分,例如基于网络、多媒体环境下某课的教学设计等,都可以辅助本课题研究,以使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六、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04年10月-
14、2007年8月,具体分为基于多媒体的科学教学设计研究阶段(2004.10-2005.8)、基于网络的科学教学设计研究阶段(2005.8-2006.8)、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阶段(2006.8-2007.8)。研究对象涉及七年级到九年级全体学生,研究领域为科学学科教学。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1.文字材料:步骤实施方案,课堂教学案例、实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档案,调查分析报告,个案分析报告,电教论文,阶段性研究报告等。2.电教材料:每位课题组成员承担的课题研讨课的相关课件等。八、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我校在校长的领导下,制定了新的发展方略,领导高度重视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出
15、了科研兴校的口号,大力发展教学资源。学校打算今年装备小多媒体教室达到30;明年装备一个50台电脑的信息技术教室(同时作为学生电子阅览室);同时学校通过各渠道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些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九、课题组成员顾问:王德华 组长:夏孟令 副组长:杨章表成员: 付庆坊 黄向真 陈作华 郑思坚 汤爱洁 郭巧云 陈如丰 郑仰赠 叶向阳 蒋贤昌 陈 洁 夏孟令 陈加法 夏国东 陈佳胜 杨章表金乡三中科学组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表姓名浙江省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核通过培训待训备注郑思坚蒋贤昌陈佳胜付庆坊陈作华具有应用能力陈 洁杨章表汤爱洁夏孟令郑仰赠叶向阳具有应用能力郭巧云黄向真陈
16、加法具有应用能力夏国东具有应用能力李小飞计算机专业2004.10.10基于网络、多媒体的科学教学设计参考模板教学活动标题学科科学年级设计者一、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描述教学设计考虑(此项仅供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提醒教师思考有关方面之用,填写完教学设计模板后请删掉这些标题和下面的提示):教师期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学到什么知识技能、掌握哪些方法、养成那些习惯和情感态度?有些课不仅教授知识单元,而且指向一种或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在传统的学科领域范畴内描述学习目标的同时,应描述一下本课计划帮助学生养成的思维、交流等方面的技能,例如: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观察和分类的能力;小组协
17、作能力;沟通、妥协的技巧等。填写建议(此项仅供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提醒教师思考有关方面之用,填写完教学设计模板后请删掉这些标题和下面的提示):使用与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里的说法,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3个层面简要描述一下本课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教师期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主要掌握以下内容: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设计考虑(此项仅供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提醒教师思考有关方面之用,填写完教学设计模板后请删掉这些标题和下面的提示):在设计教学方案之前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尤其是学习者在学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填写建议(此项仅供教师进行教学
18、设计时提醒教师思考有关方面之用,填写完教学设计模板后请删掉这些标题和下面的提示):描述一下本课面对的学生的年级水平和对应的课程。如果本课可以很容易延伸到其他年级或用于其他学科教学,可以在此稍做介绍。描述一下学习者在学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此处的描述应限制在新课学习中不会再学到的最关键的知识、技能。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设计考虑(此项仅供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提醒教师思考有关方面之用,填写完教学设计模板后请删掉这些标题和下面的提示):如何体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学方式的革新,例如: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承担什么角色?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 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组织教学
19、? 计划采用什么教学评价方式以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四、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教学设计考虑(此项仅供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提醒教师思考有关方面之用,填写完教学设计模板后请删掉这些标题和下面的提示):1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或学习的哪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具有哪些优势?2在教学中计划通过什么教学方式或教学策略使信息技术的这些潜在优势发挥作用并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五、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选择(打)(1)Web教室 ( )(2)局域网 ( )(3) 城域网 ( )(4)校园网 ( )(5)Internet ( )(6)其它 ( )2、学习资源类型(打)(1)课件(网
20、络课件)( )(2)工具( )(3)专题学习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 )(6)题库( )(7)网络课件( )(8)其它(专题学习资源)(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六、学习情境创设1、学习情境类型(打)(1)真实情境 ( )(2)问题性情境 ( )(3)虚拟情境 ( )(4)任务性情境 ( )(5)其他 ( )2、学习情境设计 教师陈述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七、学习活动组织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类型相应内容使用资源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抛锚式( )(2)支架式( )(3)随机进入式( )(4)其它( )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
21、容)类型相应内容使用资源分组情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竞争( )(2)伙伴( )(3)协同( )(4)辩论( )(5)角色扮演( )(6)其它(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一)教学准备阶段1教师的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处理办法、教师的感受等。包括教师如何设置教学任务;如何搜集、准备必要的资料、资源;如何制作必备的课件;2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有关技巧。包括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准备工作的投入程度,提高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的整理和加工深度等。(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1简要地描述你计划如何组织你的课堂教学或活动过程。思考并描述如下方面的问题:本次活动包括一节还是一次
22、以上的课?这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还是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本次活动一共需要多少天或多少周?这是某一学科的分科教学活动,还是跨学科活动?2如果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请提供分组的方法或依据,包括:是按照能力进行分组,还是每组都包括不同能力的学生?各组之间有无分工,如果有,各负责什么职责?每组学生内部有无分工,如果有,请简要描述。3根据经验,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有没有容易出现的错误概念以及容易出现的障碍?如果有,在此处进行描述并提出你的处理策略或建议。4为了实施本次活动,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一个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新教师能胜任本次活动吗?例如:本次活动要求教师具备组织指导辩论或角色扮演活动的经验吗?图符说明信息
23、资源应用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学习八、学习评价设计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1)自评 (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小组互评( )(5)合作完成作品( )(6)量规( )2、测评内容你通过什么方式评价本课或本次活动是否成功?描述你希望学生创作的作品或学生的表现以及你如何评价这些方面。当然,这些方面应与上述你列出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相联系。你可以将学生的测验复制到此处,并填加其他教师使用本课时所需的具体说明。九、结论在这儿写下一些有关本课意义或教学内容重要性等方面的总结性陈述。基于网络、多媒体的科学教学设计评价表教师 年级 课题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分值得分学习目标与任务1对教材分
24、析透彻(重点、难点、知识点清晰、准确)42 目标符合课程标准且明确、准确、可操作 43 任务的目标明确,活动结果易生成和提交4学习者特征分析4 对学生的分析符合年龄、心理特点 45 了解学生有关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4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6能体现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丰富性和易获取性、管理的方便性以及无障碍的人际交流47 学习环境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8 学习环境有利于展开教学和学生参与 49 信息技术使用时机得当、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410 信息资源与教材内容相互渗透融合、拓宽学生视野4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11 教法有利于展开教学,能体现分层指导、平等参与,且理论依
25、据充分 412 教学符合学生实际, 发挥主体作用 413 体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中的动态演示、交互性能4学习情境创设14 设置的问题情境联系实际能引发思考,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415 帮助学习者理解、内化学习内容416 符合学习者的认识发展规律4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17 信息技术运用恰当合理,为学生研究性和自主性学习提供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18 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研究419 教学过程可控,有反馈评价问题的设置 420 教学过程完整,层次清晰421 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的知识意义,同时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422 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
26、识423 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4学习评价设计24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425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4总 分100基于多媒体的科学教学设计夏孟令内容提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进行了改革。多媒体运用于科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构置特定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科学课程特点和教学规律,阐述了基于多媒体的科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作用和基本原则,提出基于多媒体的科学教学设计的思路。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设计 意义建构 设计原则
27、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的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学设计成为“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教师必须不断探讨科学教学特点,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设计。深入进行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把多媒体教学应用纳入教学工作设计的轨道,是推动多媒休工作深入开展,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一、多媒体用于科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28、,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应用,又不是简单的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在依据新经验对他本身也做出调整,是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即学生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主体,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
29、促进者。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多媒体辅助教学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二、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1.可创建情景、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情境是意义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学习过程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良好的情境不仅
30、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保持学习兴趣,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多媒体通过图、文、声多种功能,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了多种信息的刺激,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兴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和多媒体动画,让学生边观看边思考,用直观、形象图形揭示科学概念和规律,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变静态为动态,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科学知识打下了基础。例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教师不宜单刀直入,急于把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亮出,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
31、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和情景深深吸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再由教师结合其他生活中例子指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这会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2、使学生的思维类型发生变化,提高了思维能力研究表明,学生对图像的理解和记忆要比文字好。在课堂教学中,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助于将学生单一的言语思维转变为视觉思维和言语思维相结合。多媒体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实际情景,可以把复杂的科学过程(多种因素均在变化)暴露无遗,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和想象去理解动态的科学过程,形象地建立
32、起相应的过程图景,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意义上建构,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另一方面又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产生灵感和顿悟。3.可模拟科学实验和微观结构,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科学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堂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目前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科学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可以提高科学实验的演示效果。模拟科学实验的多媒体动画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把科学实
33、验的过程形象、生动、逼真地呈现出来,既可动又可静,使学生得到充分地感知,为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掌握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基础。如笔者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我改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又如,电流的方向判断及大小计算在电学中是重点,但电流在导体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导致在电路分析和计算经常出错,课本中虽然有许多幅相
34、关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让学生有电荷流动感觉。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动态软件设计,非常方便地制作出导线中正、负电荷流动的画面,这样把微观粒子夸张化,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4、可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提高教学效益利用多媒体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
35、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分析,促进认识的深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应用能力。多媒体在视觉、听觉等不同信息传递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表现力、重现力等方面均有差异,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观察和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转变,以提高教学效益。5.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体性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
36、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应用多媒体,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较好地实现了上述要求。多媒体集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功能于一身,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多兴奋中心的刺激,从而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探索求知的兴趣,加深了理解,增强了记忆。在课堂中,多媒体不完全是学生学习新知的一种工具,而是作为学习群体中的一员,参与了讨论与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多媒体之间,学生与多媒体之间,这种多项的会话交流促进和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7、。三、多媒体用于科学教学设计的原则1.共同经验原则共同经验即多媒体所传输的知识和经验同学生已有的经验必须有若干共同的地方,否则,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学生缺乏了解所表述的事物的那个经验,就应予以提供。多媒体提供的素材要直观,以一定量的感性材料、经验知识为积累前提,通过学生直接感知,形成丰富、明晰的表象。2.科学性原则教学中使用的理论、观点必须科学正确。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时,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素材选择和描述必须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而决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否则,就会误人子弟,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运用的多媒体要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思路、结构特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
38、生的认知规律;结构和表现形式要符合教学原则等方面。3.适度性原则从理论上讲,多媒体应用越多,其所要表现的内容就越丰富,其效果就越好。但是,所涉及的多媒体越多,其相互间的协调就越重要,如果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极易使学生的感官互相冲突,分散注意力,冲淡教学主题,影响学习效果。另外,也不能搞精美图片的组合,绚烂色彩的堆砌,各种声音的合成,多媒体技术的炫耀等只注重花俏的表面形式,这样做,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率。凡事都要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只有运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4. 目的性原则教学目标是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它不仅规定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指导学
39、生对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吸收,而且还控制多媒体类型和多媒体内容的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不同的多媒体类型和多媒体内容的选择。若不遵守这一原则,效果将会适得其反。5.主体性原则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体现出新型的师生的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教师与学生协同活动、互相促进的状态之中。6.合作性原则多媒体运用时,应强调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下,一起分析、讨论、交流、归纳,发挥群体智慧,从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了教学效果。7.互动性原则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引起学生知识结
40、构、能力、品格等方面的变化,而学生又将自己的理解程度、情感体验等信息反馈给教师,形成师生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作用。8.及时反馈原则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应重视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了解,调节学习的进度,为学生自我反馈、自我检测学习结果调控学习过程创造条件,同时也为教师随时掌握反馈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教学设计程序产生反馈组织指导调控激发反馈整合确定教师学生学习活动多媒体信息学习的效果(知识、能力、情感)教学目标学习效果评价呈现基本情境教学内容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兴趣作业与研讨基于多媒体的科学教学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体现了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来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