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0 ,大小:617.77KB ,
资源ID:827604      下载积分:2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wodocx.com/d-8276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分析与探讨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发送邮件至262216212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分析与探讨毕业论文.doc

1、摘要21世纪电力供应面临环境压力、购电能力、安全可靠和高效利用等重大挑战。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不同国家和组织不约而地提出要建设灵活、清洁、安全、经济、友好的智能电网,将智能电网视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智能电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热门话题。文章简要分析了智能电网研究背景情况,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智能数字变电站、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相关技术。其中数字变电站部分首先分析研究了数字变电站的系统结构,主要研究了数字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和特性及发展的新方向,然后设计了以罗氏线圈为电流传感头的数字采集系统。分布式能源部分首先研究了分布式发电技术,包括太阳能

2、发电技术和风能发电技术。然后分析了几种储能技术,重点分析了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的原理,接着分析了并网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最后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其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关键词:智能电网 数字变电站 分布式能源 可再生能源 微网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SMART GRIDS KEY TECHNOLOGYAbstractIn the 21th century electricity supply is facing with great challeng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the c

3、apacity of electricity purchase ,safety ,reliability and efficient use.Different countries and organizations such as US and UE put forward to built a flexible clean safe economical power grid and make smart grid the future power grids direction. Smart gri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he development t

4、rend of power grid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smart grid its concept feature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It focuses on the intelligent digital subst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link technology distributed energy and renewable energy .The first part anal

5、yze and research the digital subst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 .It mainly research digital current transformers principle features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en it designs a digital acquisition system which make Rogowiski circle as the current sending head.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distribute

6、d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soar power generation and wind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Then it analyze sever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per conducting energy storage and super capacitor energy storage principles . Then it discusses the problem and solution

7、 of linking to the power grid. Finally it draws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prospect and summarizes its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problems.Key words: smart grid; digital substation;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micro-network27目 录摘要IAbstractII1绪论11.1 课题背景11.2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特性11.

8、3 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21.3 1 国外研究现状21.3.2 国内研究进展32 数字变电站技术42.1 数字变电站概述42.2 IEC61850简介42.3 数字变电站的系统结构52.3.1 数字化的一次设备52.3.2网络化的二次设备102.4 数字变电站的信息采集112.4.1 总体设计122.4.2 系统硬件设计123 分布式能源的接入153.1 分布式能源的系统集成153.1.1 分布式发电153.1.2 储能技术163.2 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并网183.2.1 并网定义和并网意义183.2.2 并网带来的问题193.3 微网193.3.1 微网概述193.3.2 微网的运行与控制

9、213.4 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方向214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235 智能电网技术优劣势分析24结束语26参考文献27致谢281绪论1.1 课题背景在20世纪,大电网作为工程领域的最大成就之一,体现了能源工业的战略布局,是实现各种一次能源转换成电力能源之后进行相互调剂、互为补充的迅速、灵活、高效和能源流通渠道。然而,世界能源体系正面临着抉择,目前全球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发展趋势从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来看具有很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在当前世界能源短缺危机日益严重、电力系统规模的持续增长、气候环境变化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21世纪电力供应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因此,在欧盟、美国和中国,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

10、参与,针对保证21世纪能源供应面临的技术问题、技术难点和技术路线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目前,这些国家和地区将智能电网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将发展智能电网视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智能电网是解决2l世纪电力供应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1。我国随着江苏沿海大开发的迅猛推进,盐城地区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其接入以及正常运行对电网的影响日益显现,电网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电网需要应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天候运行能力,满足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输配电、发电、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

11、的进步也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2。由此智能电网成为现代电力工业发展的方向。2009年举行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1.2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特性所谓智能电网即以物理电网为基础, 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按照我国著名能源问题专家武建东先生的描述,将智能电网称之为智

12、能互动电网 或 互动电网, “ 互动电网” 是指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础上,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是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简称为“ 坚强的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概念提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人们对这项变革的热情却极为高涨,其根本原因是,智能电网战略不仅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更为电力设备行业提供了无限的商机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智能电网是人类面对电力供需平衡、新能源

13、的接人、电网可靠性以及信息安全挑战的一种必然选择。它代表了电网将来进化的一种愿景,结合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可控电力设备,支持从发电到用电的整个电力供应环节的优化管理,尤其是新能源的接人以及电网的安全运行。智能电网在电网安全运行、可为用户可靠提供高质量电能前提下,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对环境影响,同时可以形成新的产业群, 促进就业。一般来说,智能电网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 自愈稳定可靠。自愈是实现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功能,指无需或仅需少量人为干预,实现电力网络中存在问题元器件的隔离或使其恢复正常运行,最小化或避免用户的供电中断。2) 安全抵御攻击。无论是物理系统还是计算机遭到外部攻击

14、,智能电网均能有效抵御由此造成的对电力系统本身的攻击伤害以及对其他领域形成的伤害,一旦发生中断,也能很快恢复运行。3)兼容发电资源。传统电力网络主要是面向远端集中式发电的,通过在电源互联领域引入类似于计算机中的“即插即用”技术(尤其是分布式发电资源),电网可以容纳包含集中式发电在内的多种不同类型电源甚至是储能装置。4) 交互电力用户。电网在运行中与用户设备和行为进行交互,将其视为电力系统的完整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促使电力用户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电力运行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收益。5) 协调电力市场。与批发电力市场甚至是零售电力市场实现无缝衔接,有效的市场设计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可靠性管理水

15、平,电力系统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电力市场竞争效率的提高。6)高效资产优化。引入最先进的信息和监控技术优化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益可以提高单个资产的利用效率,从整体上实现网络运行和扩容的优化,降低它的运行维护成本和投资。7)优质电能质量。在数字化、高科技占主导的经济模式下,电力用户的电能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实现电能质量的差别定价。8)集成信息系统。实现包括监视、控制、维护、能量管理(EMS)、配电管理(DMS)、市场运营(MOS)、企业资源规划(ERP)等和其他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综合集成并实现在此基础上的业务集成。1.3 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1.3 1 国外研究现状在美国,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中,

16、有大约45亿美元贷款用于智能电网投资和地区示范项目。智能电网采用数字技术收集、交流、处理数据,提高电网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智能电网的倡导者要让客户相信,智能电网将帮助客户减少电费支出。另外,太阳能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即插即拔式电动车等还将创造大量间接的工作机会,智能电网将带来数百万个“绿色就业机会” 。美国全国范围内有3个交流输电网,由于投入不足,技术陈旧,美国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更加关注电力网络基础架构的升级更新,以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同时最大限度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系统智能对人工的替代。其发展智能电网的重点在配电和用电侧,注重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用户服务的提升。欧

17、洲国家发展智能电网主要是促进并满足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的接人及碳的零排放等环保问题作为侧重点。日本构建智能电网以新能源为主。日本将根据自身国情,主要围绕大规模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确保电网系统稳定 构建智能电网。日本政府计划在与电力公司协商后,开始在孤岛进行大规模的构建智能电网试验。1.3.2 国内研究进展国内开展智能电网的体系性研究虽然稍晚,但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在输电领域,多项研究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配用电领域,智能化应用研究也正在积极探索。我国的智能电网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是建立在特高压建设基础上的坚强的智

18、能电网,中国式智能电网将以特高压电网为主干网架,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智能电网。其特征将包括在技术上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同时在管理上实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2009年2月2日,中国能源问题专家武建东在全面推互动电网革命拉动经济创新转型的文章中,明确提出中国电网必须实施“ 互动电网” 革命性改造。在2008年5月末召开的特高压国际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表示,中国将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这是我国高层领导首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智能电网的态度。会议上, 国家电网公司公布,将分

19、三个阶段推动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 坚强智能电网” 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 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宏伟蓝图让众多电力设备及自动化企业兴奋不已,并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智能电网进行技术研究,寄望能够在这一轮带有技术革命性质的行业洗牌中拔得头筹。我国西部地区的电网

20、建设水平低于东部,而西部有大量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等待接入电网,因此,预期我国清洁能源接人将在西部进行试点。2 数字变电站技术2.1 数字变电站概述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担负着电能转换和重新分配的任务,对于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电力系统容量、输电电压等级的提高,使得电力系统的测量与控制更加复杂,传统变电站的缺陷日渐突出,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可靠性已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要求;供电电能质量缺乏保证;不适应电力系统快速计算和时实控制的要求;维护工作量巨大,设备可靠性差,不利于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占地面积大,增加了征地投资等缺点。数字化变电站就是

21、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完全数字化的变电站。全站采用统一的通讯规约构建通信网络, 保护、测控、计量、监控、远动、VQC等系统, 均用同一网络接收电流、电压和状态信息, 各个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意味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将逐步引领未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发展的趋势。促使二次系统信息应用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是非常规互感器、IEC61850标准、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断路器技术等相关支撑技术的发展。2.2 IEC61850简介IEC6185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是新一代的变电站站内通信网络和系统协议,但其所规定的内容已不限于规约范畴。为适应电

22、子式互感器、智能一次设备的发展,IEC61850将变电站IED重新划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并对各层的功能划分及要求进行了说明。为了充分利用高速通信的效率,避免复杂的规约开发、转换和维护工作,IEC61850根据电力系统生产过程的特点,制定了满足实时信息传输要求的服务模型;采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特定通信服务映射等以适应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采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面向设备建模和自我描述,以适应功能扩展,满足应用开放互操作要求;采用配置语言,配备配置工具,在信息源定义数据属性;定义和传输元数据,扩充数据和设备管理功能;传输采样测量值等。IEC61850系列标准共包含10个部分:1)IEC61850

23、-1基本原则;2)IEC61850-2术语;3)IEC61850-3一般要求;4)IEC61850-4系统和工程管理;5)IEC61850-5功能和装置模型的通信要求;6)IEC61850-6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语言;7)IEC61850-7-1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原理和模式;IEC61850-7-2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abstract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terface);IEC61850-7-3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公共数据级别和属性;IEC61850-7-4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兼容的逻辑节点和数

24、据对象(DO:date object)寻址;8)IEC61850-8特殊通信服务映射:(SCSM:special communication service mapping)到变电站和间隔层和过程层内以及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通信映射;9)IEC61850-9特殊通信服务映射:间隔层和过程层内以及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通信的映射;10)IEC61850-10一致性测试。IEC61850作为一个满足性能和价格要求的通信标准,实现了应用和通信的分离,使各厂家的设备具备互操作性和可互换性,并能够支持技术的发展3。IEC 61850系列标准吸收了多种国际最先进的新技术,并且引用了多个领域内的其它国际标准,它通

25、过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和面向未来通信的可扩展架构,来实现“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的目标。它已经成为智能变电站实现的基础。凭借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体系结构,IEC61850将为全世界所有电力相关行业的信息共享、功能交互以及调度协调做出重大的、决定性的影响。同时,由于世界范围内绿色能源、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兴起,IEC61850作为智能电网中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环节的纽带,将担当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能电网要求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型,以实现电网内设备和系统的互操作,这与IEC 61850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美国电科院最近公布的规划中已经将IEC 61850作为智能

26、电网启动标准之一。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中中也规定了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交换及管理将遵循IEC 61850的要求,智能变电站的各种设备的信息建模及信息交互将在IEC61850框架下统一进行。IEC 61850必将成为未来智能电网领域的主要标准之一4。2.3 数字变电站的系统结构数字变电站系统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数字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2.3.1 数字化的一次设备数字化的一次设备主要包括数字互感器和智能开关。1) 数字电流互感器 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由于使用了铁芯,不可避免地存在饱和及铁磁谐振等问题,难以实现大范围测量,并且,同一互感器很难同时满足测量和继电保护的需要。其

27、所用钢材、变压器油、气体等耗量较大,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针对电磁式互感器本身存在的不足,电子式互感器逐渐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ECT/EVT)与保护设备的接口实现途径,从系统可靠性和技术发展两个方面考虑,一般采用数字化,即:对ECT/EVT所输出的电流、电压信号进行就地数字化后,通过光纤、合并单元、网络设备等传输至保护、测控设备。采样值数字化传输是数字化变电站区别于当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技术特征之一5。在国内,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罗氏线圈原理,一种是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原理,这里面又分为磁光玻璃式和纯光纤式。前者的目前国内生产厂商主要是

28、新宁电力和南瑞继保;后者中磁光玻璃式是西安同维,纯光纤式是南瑞航天。罗氏线圈、磁光玻璃、纯光纤电子式互感器的比较见表2-1。表2-1 罗氏线圈、磁光玻璃、纯光纤电子式互感器的比较项目罗氏线圈磁光玻璃纯光纤式波长影响无大小双折射无大小频率响应良好良好良好长期稳定性较好还需验证还需验证抗电磁干扰较差不受干扰不受干扰传感器需要供能是否否非周期分量测量不可得光路结构无复杂复杂 温度影响小大小振动影响较小小较小运行维护复杂复杂简单运行经验相对较长短短罗氏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敏感元件是空心线圈,光纤只作为传输元件。空芯线圈密度和骨架截面积要求恒定,线圈横截面要与中心线垂直,因此工艺水平影响产品稳定性。罗

29、氏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用开环控制技术,动态范围和精度受局限,且不能应用在直流电路中。罗氏线圈的原理结构:将导线均匀地环绕在一个截面均匀的非磁性材料的骨架上,即可构成一个罗氏线圈,其原理如图2-1:图2-1罗氏线圈的原理结构图罗氏线圈的输出电压e(t)与被测电流i(t)的时间导数成正比,将e(t)积分便可求得电流i(t),e(t)经积分变换及A/D变换后,变成离散化的数字信号,编码后由LED转换为数字光信号经光缆输出。6磁光玻璃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敏感元件是光学玻璃,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元件。磁光玻璃是特殊光学材料,生产成品率低,成本高,且有双折射问题,影响测量精度。磁光玻璃与光纤采用胶结方式连接,

30、维护周期短。纯光纤式电流互感器的敏感元件和传输元件都是光纤,安装维护相对于其它电子式互感器简单。输入输出光路为统一路径,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安全可靠性高。纯光纤式电流互感器采用独特的闭环控制技术,动态范围大且精度高。纯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主要由三相敏感环、电气单元和连接光缆组成。 从电子式互感器发展的趋势来看,纯光纤式电流互感器以其简单、可靠等特色处于该产品的主导地位。纯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如下7磁光法拉第效应是指当一束线偏振光沿着与磁场平行的方向通过磁光材料时,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将产生偏转。线偏光振动平面偏转角的大小与磁场强度和光在磁场中所经历的路径距离成正比,用数学公式表达为: (2-1)式中是

31、通过介质的光的振动平面偏转角的大小,是维尔德(verdet)常数,是磁场强度,是光在磁场中所经历的路径距离图2-2法拉第效应原理图如果敏感路径是闭合环路,那么穿过敏感环路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将作用于闭合环路,产生法拉第相角的大小将遵守安培环路定律,公式如下: (2-2)其中,是敏感路径的圈数(或匝数),是通过环路的总电流数。式(2-2)表明,通过磁光材料(光纤或者磁光玻璃)的线偏振光振动平面的偏转角大小,与光学环路的匝数及穿过光学环路的总电流成正比。如果我们能够检测光信号的偏振旋转角,就可以得到对应的被测电流值,这就是磁光法拉第效应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原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经过耦合器到达偏振器后被转

32、化为线偏振光,以45度进入相位调制器分解为两束正交的线偏振光,沿光纤的两个轴(X轴和Y轴)传播。在相位调制器上施加合适的调制算法,两束正交的线偏振光的相位会发生预期的改变,两束受到调制的光波进入了光纤线圈,在电流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两束光波之间产生正比于载体电流的相位角。经反射镜反射后两束光波返回到相位调制器,到达偏振器后发生干涉,干涉光信号经过耦合器进入光电探测器,探测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被信号处理电路接收并运算,运算结果通过数字接口输出。当汇流排没有电流时,两束光信号的相位差为零,信号处理电路输出也为零;当有电流通过时,两束光信号存在一个相位差,其中,是光纤的匝数,是维尔德常量,是被测电流,信

33、号处理电路对相位差进行解调,得到被测电流的数字值并输出。图2-3 纯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工作原理图作为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的重要标志,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技术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环节的数字化,信息的集成化,一、二次系统电气隔离对于二次系统安全性的提高,并将大大简化现场试验,实现保护应用原理的简洁化、提高保护装置的安全性等。与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相比,FOCT存在以下优点:测量精度高:全光纤电子式互感器每相只有一个敏感环,同时满足计量精度和保护应用,计量精度满足0.2S准确级要求,保护精度远优于5P;宽动态范围:可在1%-200%额定电流范围内满足计量精度,在额定电流

34、50倍(不超过150kA)范围内满足保护精度要求;高带宽:带宽可达10kHz,能够实现准确的暂态电流测量、电能质量分析、故障录波等; 绝缘方式简单:一次侧与二次侧的信号传递依靠光纤,绝缘易于实现,且在电压等级越高的应用场合,优势也越明显;敏感环安装方式灵活:电流敏感环安装的连接方式有多种选择,除采用传统汇流排的方式外还可采用无接触穿心式,无附加动稳定和热稳定问题;抗环境电磁干扰能力强:电流敏感环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其偏心安装、套筒外安装等方式均不影响使用精度;安全性高、绿色环保:全光纤电子式互感器无二次开路危险、无爆炸危险,节省金属材料,运输成本低,占地面积少,安装维护简单。FOCT对数

35、字化变电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影响。进出FOCT的都是弱的光信号,因此二次侧开路时不会产生危险的高电压,保证了现场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可靠性。由于光电互感器具有数字输出、接口方便、通信能力强的天然特性,其应用将直接改变变电站通信系统的通信方式。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中,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应用一方面简化继保设备,满足电力系统精确计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对电力系统故障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广,满足暂态保护要求,适应了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要求。为一次设备智能化改革提供了基础。2)光纤电压互感器光纤电压互感器是利用光电子技术和光纤传感技术来实现电力系统电

36、压测量的新型互感器。与传统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和电容分压电压互感器相比较,光纤电压互感器的突出优点有:a 高压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二次设备,使得其绝缘结构大大简化;b 频率响应宽;c不存在磁饱和及铁磁谐振现象,提高系统保护可靠性;d 可同时实现电压测量和继电保护两种功能;e 可适应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需要,输出数字信号,而且能实现在线检测和故障诊断。由于光纤电压互感器具有上述众多突出的优点,基于光电子技术的数字式光电互感器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3)智能断路器所谓智能化断路器是指断路器操作所需的各种信息由装在断路器设备内的数字控制装置直接处理,使断路器装置能独立地执行其当地

37、功能,而不依赖于站控层的控制系统。智能断路器的发展趋势是用微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新型传感器建立新的断路器二次系统,开发具有数字化操作功能的断路器。其主要特点是由电力电子技术、数字控制装置组成执行单元,代替常规机械结构的辅助开关和辅助继电器。非常规互感器的出现以及计算机的发展,使得对于断路器设备内部的各种状态监测已经成为可能。通过收集分析检测数据,判断断路器设备运行的状态及趋势,适时安排设备的“状态检修”,代替传统的定期检查及预防性试验。新型传感器与数字控制装置相配合,独立采集运行数据,可检测设备缺陷和故障,在缺陷变为故障之前发出报警信号,以便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智能断路器与常规断路器的根本区别

38、在于断路器的跳闸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以往电缆传输跳合闸电流操作方式变为通讯报文操作方式,从技术和观念上的变化都是巨大的。鉴于IEC61850标准的GOOSE等快速报文传递跳合闸命令的可靠性、实时性需要时间来验证,断路器跳、合闸回路在变电站的二次系统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数字断路器在研发和使用中都应给予高度重视。智能一次设备采用数字监视和控制手段,机械结构简单,体积小,既减少了设备停电检修的几率和时问、运行成本,也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损坏。4)合并单元合并单元作为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化一次设备、数字化二次保护、测控和计量设备的中间连接环节,其主要功能是接收一次设备的信号,并对采样的数据进行

39、汇总。根据二次接人设备的要求,输出相同或不同的数值和开关信号,同时可接收二次设备的命令输出信号,至数字化一次设备。 合并单元与二次设备的连接:合并单元与二次设备之间一般通过光纤相连,按照IEC61 85091/2或IEC600448的规范进行通信。目前国内少数厂家正在研究这一方式,可将数据采样、断路器跳合闸、开关位置、遥信等同组在一个GOOSE网上,但此种方式的稳定性有待经过实践检验。目前在国内最普遍的方式是,同间隔的采样信号从合并器至二次设备传输采IEC6185091点对点模式,跨间隔采用IEC600448点对点传输方式。此种方式可节约一部分跳闸电缆,合并单元与二次设备之间用光缆连接。2.3

40、.2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变电站内常规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测量控制装置、远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压无功控制、同期操作装置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设计制造,设备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二次设备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I/0现场接口,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常规的功能装置在这里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5。数字变电站系统结构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3个层次,根据IEC61850通信协议草案定义,由下至上分别称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各层次内部及层次之间采用高速网络通信。图2-4 常规变电站与数字变电站结构比较1)

41、过程层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或者说是指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智能化部分。过程层的主要功能是:电力运行实时的电气量检测;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检测;操作控制执行与驱动。2)间隔层间隔层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实施本间隔操作闭锁功能;实施操作同期及其它控制功能;对数据采集、统计运算及控制命令的发出具有优先级别的控制;承上启下的通信功能,即同时高速完成与过程层及站控层的网络通信功能。必要时,上下网络接口具备双口全双工方式,以提高信息通道的冗余度,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3)站控层站控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两级高速网络汇总全站的实时数据信息,不断刷新

42、实时数据库,按时登录历史数据库;按既定规约将有关数据信息送向调度或控制中心;接收调度或控制中心有关控制命令并转间隔层、过程层执行;具有在线可编程的全站操作闭锁控制功能;具有(或备有)站内当地监控,人机联系功能,如显示、操作、打印、报警,甚至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功能;具有对间隔层、过程层设备的在线维护、在线组态、在线修改参数的功能;具有(或备有)变电站故障自动分析和操作培训功能。2.4 数字变电站的信息采集目前,数字变电站已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研究的热点。在电力系统中,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和传输容量的增大,传统的电磁感应式电流互感器出现了高压绝缘复杂,动态测量范围小、频带窄以及磁滞现象等诸多不可克服的问

43、题,而新型的光电电流互感器则具有相对的优势。另外,光电电流互感器的输出是数字化的,能方便地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实现了信息采集的数字化等诸多优点,成为当今数字变电站信息采集的主要使用对象8。基于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光电电流互感器(OCT)可分为纯光型和混合型两类。纯光型OCT采用光学传感头,它受环境和温度影响严重,从而影响了整个系统准确度和稳定性。混合型OCT在高压部分没有采用特殊功能光纤和其他光元件,只是使用混合电子线路,因此这种电流互感器容易实现并且有长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下主要研究和设计利用罗氏线圈作为电流传感头的数据采集系统。2.4.1 总体设计数字变电站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高压侧部分、

44、光纤传输部分以及低压侧部分。利用光纤传输一方面提高了精确度;另一方面起到了高、低压之间的良好隔离。系统的总体设计框图见图2-5图2-5 系统设计总框图2.4.2 系统硬件设计1)罗氏线圈罗氏线圈是一种较成熟的测量元件。从测量大电流的观点考虑,它是一种较理想的敏感元件。由于它不直接与被测电路接触,可方便地对高压电路进行隔离测量。将导线均匀绕在截面均匀的非磁性材料的骨架上就构成了罗氏线圈。当测量导线从线圈中穿过时,随时间变化的电流i(t) 就会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e(t)。当互感系数M己知时,e(t)=- Mdi/dt。2) 信号调理电路罗氏线圈感应出的电动势,是十分微弱的,而且与被测电流有90度的

45、相位差,所以要经过信号的调理。调理电路如图2-6表示,其电路主要包括有前置放大电路、有源积分电路、低通滤波和隔直电路等组成。图2-6 信号调理电路由于罗氏线圈感应出的电动势弱,若再经过积分环节,更会造成一定的衰减,为了使信号不至于在传输和积分环节受外界干扰而影响测量精度,在积分器前需加入前置放大电路。图2-6中,前置放大电路为反相比例电路,放大倍数为线圈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流对时间的导数成正比,通过有源积分器后所得的感应电动势与被测电流信号同相。为了克服失调和温漂,积分电路选择输入失调电压小、温漂小的高性能运放OP07。它采用的是的电源供电。引入的作用是防止较长工作时间时由于运放而带来的零漂而带

46、来的积分阻塞。由电路可知,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应选用较大阻值的电阻。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滤出噪声,测量通道的输入信号还要通过低通滤波器。这里采用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它的通带波动小,且在通带内具有最大平坦度。根据低通滤波电路图可知:传递函数,B、C为归一化系数, 当给定截止频率后,就可以从巴特沃斯归一化表中查到 B和C,再计算各个参数值。取,这样可达到截止频率为1 kHz。在积分器前加入放大环节来放大从罗氏线圈出来的微分信号后,放大环节中的运放噪声或漂移经惯性环节时被积分放大(对直流信号,惯性环节主要起放大作用),并在后级放大环节中再次被放大,故输出的交流电压上叠加了一个直流分量,这样的系统测量

47、误差很大。因此,要增加了一个“隔直”环节来去除直流分量。隔直电路选用温漂小的电容和几百的隔直电阻。隔直回路带来的误差及其因温度和频率的变化引起的误差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为了保证测量的精确,低通滤波器和隔直电路均采用了高性能运放ICL7650。这种信号调理电路可以测量较小的电流,解决了罗氏线圈测量小电流的难度。3)传感信号的处理方式经调理电路输出的信号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传输到低压侧。根据信号及调制方式的不同,传感信号信号处理方式可分为3种类型:调幅式、压频转换式、数模转换式。由以前经验可知,调幅式和压频转换式都有缺点,而A/D转换式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但是采用A/D转换要考虑时序的问题。为了简化高压端硬件电路设计,A/D 的采样控制通过低压端来控制。因此,要用到两根光纤,一根传输高压端的采样数据,一根传输控制A/D的采样时序。对A/D芯片的选择要符合以下要求:串行输出,这样便于在光纤中传输,输入电压尽可能是双极性输入,这样转换的电压范围才比较大。本次设计中,A/D 转换芯片采用MAX187。根据芯片的技术资料可知,MAXl87A/D 芯片输入信号为单极性的。从电力系统出来的一般多为双极性的信号,所以,在使用MAXl87A/D 芯片时,应注意在前面加入偏置电路使双极性信号变为单极性信号。4) 光纤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