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外研究动态在国外,很多学者对村落旅游资源极为关注,学者们主要是从旅游对古村落的影响、古村落旅游地的居民感知、古村落旅游地社区问题、古村落旅游地的保护和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研究。JoseMariaFuentes等在2006年调查研究了西班牙中部最古老的酿酒区(RiberaDeDuero)内几个村落地下建筑遗产酒窖的保护问题。JamesWilliamJordam在1980年对新英格兰北部Vermont度假村进行研究,指出当地人正面临发展乡村旅游
2、业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两难境地,当地人正试图通过“假冒民间文化”来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HazelTucker在2001年通过分析土耳其村落的旅游关系和好客,讨论关于旅游业摧毁了自身吸引物这个似非而是的论点,并通过挑战旅游地必须保持真正的传统来迎合旅游者的期望的假设,提出文化旅游可持续动态观念。2.国内研究动态古村落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成为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学者对古村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经历了初始阶段与起步阶段的探索后,古村落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发展速度很快,研究方向全面展开,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古村落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古村落旅游中的保护以
3、及古村落旅游的影响等。古村落的适度旅游开发一方面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古村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有效转型,推动古村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旅游开发将影响古村落旅游的发展成败,因此,它成为了我国学者较为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学者们主要是以选择的具体案例为基点的基础上对古村落的开发现状、开发原则、开发战略等进行了研究,并对现有的开发模式做了比较研究。卢松,陆林和凌善金(2003)在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研究中对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旅游开发的原则、总体定位和开发方向。齐学栋(2006)在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一文中认为古村
4、落或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有两种,一是内生性开发,一是外部介入性开发,他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对古民居开发中的一些认识进行了评析,提出开发中要注意社会资本的应用。万国庆(2004)通过皖南古村落及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对策一文介绍了皖南古村落保护状况和保护经验,分析皖南古村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开发压力、环境压力、防灾压力、旅游压力,并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建立健全法规体系、成立民间保护组织及专项基金、发展古村落旅游、建立文化展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严格制定遗产管理目标及计划。刘莉等(2006)在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分析了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措施:成立皖南乡村旅游区
5、域联合体,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参与机制和收入再分配的调整机制,加强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管理等。国内学者对我国古村落旅游中游客的行为规律关注不够。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中偏重于对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方向,而对我国古村落旅游经营管理以及古村落旅游社区参与的研究比较少,对非常重要的利益相关主体游客行为的研究反而比较少。由于对游客行为的基础研究较少,古村落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很难找准目标,研究成果很难产生实际的现实意义。我国古村落旅游过程中游客的动机、态度、参与机制与外在行为以及在古村落社区参与下游客行为规律等,都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探索。(二)选题依据和意义作为传统的人居空间,古村落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璀璨的地域文
6、化,是历史的缩影,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美学、建筑、科考等价值,被称为“传统文化的明珠”。在文化旅游需求大行其道的今天,古村落以其古老的地域乡村文化和幽静的自然田园风光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类型之一。旅游业使古村落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促进了古村落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加了当地村民和政府的收入,改善了村落环境。然而古村落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开2发时对古村落自然环境或空间体系的破坏、古村落居民与旅游企业间的作为或不作为的冲突、村落生态环境的破坏、邻近古村落之间由于同质化的开发造成村落之间的恶性竞争等等,这些问题都妨碍了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对古村落自身的可持
7、续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如何实现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十分值得研究和关注的,也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议题。卢宅,位于浙江省东阳市东郊卢宅村,一座融山川形胜与人文风润于一体的建筑,是至今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封建士大夫家庭住宅群。巨宅厅堂,宅第构筑恢宏,装饰雕刻豪华艳丽,浓缩了中国封建社会千年的精华,是任何一个延续至今的古村落都无法比拟的建筑瑰宝,堪称“民间故宫”、“中国民间第一宅”。卢氏自宋代定居于此,世代聚族而居,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卢睿成进士起,到清代中叶科第不绝,陆续兴建了许多座规模宏大的宅第,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筑群,也是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
8、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宅自向游人开放以来,各地专家学者、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成为东阳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开放之初旅游发展迅速,但近几年比较缓慢,来访游客呈逐年下降趋势。06年接待游客4.47万人次;07年接待游客3.53万人次;08年接待游客2.67万人次。卢宅本身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在旅游开发中村落文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开发商更多的关注卢宅建筑物的价值。2005年,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在纽约公布了2006年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中国有6个遗址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甘肃天水古楼群、河北怀来鸡鸣驿、山西碛口镇村落、云南团山、四川和西藏的
9、石林,还有就是浙江东阳的卢宅。基于当前现状,我们对其进行思考,并寻求行之有效的、妥善的解决方法。论文拟通过对东阳卢宅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的探讨,分析并解决卢宅古村落旅游中的现存问题,这对推动东阳当地旅游的发展而言极富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以提升整个金华地区古村落旅游层级,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基本内容1.古村落旅游的含义及其发展概况2.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现状3.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卢宅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3(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论文写作探索卢宅古村落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策略,力图打造卢宅古村落旅游品牌,扩大卢宅旅游点的旅游面,充分挖
10、掘以卢宅为代表的古村落文化的旅游价值,将古村落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浙江金华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共赢。同时,完成一篇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的论文。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研究步骤:1、确定研究方向2、查阅相关文献资料3、文献综述4、确定研究大纲5、进行资料整理和补充6、相关数据的确定7、充实大纲,写成文章8、修改文章(至少四次修改)9、定稿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法、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研究措施:本论文在对国内外古村落旅游研究文献的查询、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东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实际进行案例分析,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比分析与类
11、比分析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以确定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四、参考文献1谭伟明.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综述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1):53-56.2胡巧华.古村落文化认知及旅游促销SP研究以永州古村落为例D.中南大学,2009:15-18.3刘沛林.古村落:亟待研究的乡土文化课题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18(2):72-76.44卢松,陆林,凌善金.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3):273-227.5章尚正,马贤胜.皖南古村落发展和谐旅游的思考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
12、为力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3):50-52.6王庸华.东阳市志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12.7陈腊娇,冯利华,沈红,孙立峰.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实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04):12-25.8民间故宫东阳卢宅J.建筑知识.2004(1):10-27.9东阳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10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04):18-30.11傅峥嵘,姚建强.卢宅保护与更新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浙江建筑,2009,(02):10-15.12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
13、村落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因素的探析J.旅游学刊,2003,18(6):100-105.13刘莉,陆林,徐致云等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3):9-11.14曹国新.文化古村落:一类独立的旅游资源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4.15齐学栋.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J.学术交流,2006,151(10):131-134.16杨进发关于江南古民居卢宅保护规几点思考浙江:科技信息.2005.12.17洪铁城.经典卢宅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18冯淑华.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2,17(6):45-48.19Pa
14、ulF.Wilkinson.GenderandTourisminanIndonesianVillage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5,22(2):283-299.20Bramwell,B.&LuneB.RuralTourismand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M.UK:ChannelViewPublications,1994:145-149.21AlizaFleischer.RuraltourisminIsraelJ.DevelopmentStudyCenter,Rehovot,Israel,2003(04):305-320.5毕业论文文
15、献综述旅游管理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一、引言古村落旅游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一种基本类型,一直被看作是推动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最为可行的一条途径。旅游业使古村落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促进了古村落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加了当地村民和政府的收入,改善了村落环境。然而古村落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开发时对古村落自然环境或空间体系的破坏、古村落居民与旅游企业间的作为或不作为的冲突、村落生态环境的破坏、邻近古村落之间由于同质化的开发造成村落之间的恶性竞争等等,这些问题都妨碍了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对古村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卢宅是江南现存规
16、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它充分展现了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聚落环境形态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是东阳“三乡”文化的代表作,周边还有许多可以与之相媲美的、而且彼此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相互证明的充分体现儒家礼乐文化理念的古村落民居。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卢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宅自向游人开放以来,各地学者、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成为东阳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前几年一直红红火火,但近几年来访游客呈下降趋势。卢宅古村落旅游作为我国古村落旅游的组成部分,旅游开发中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对卢宅古村落旅游开发策略的思考,探讨如何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也是十分迫切
17、的。二、主题本人大量查阅、浏览了中国期刊网上当前已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对卢宅古村落旅游资源的研究文献很少,这无疑限制了本文写作可参考的思想资源,然而,也同时说明了论文选题的针对性。期刊网上出现的古村落旅游资源大量研究成果也同样可以为本文写作提供难得的素材和借鉴,所以总体上,本文的研究与写作仍应认为是切实可行的。在国外相关研究中,针对村落旅游的研究,一部分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PaulF.Wilkison(1995)以爪哇传统渔村Pangandaran的旅游业发展为例,使用性别6分析法,讨论了旅游发展对不同性别人群的就业模式、收入、家庭结构和功能、子女抚养等的影响,认为旅游的影响存在双
18、面性,而且这种影响在当地社区以及不同社会经济阶层间变动较大。此外,也没有瞄准改善妇女基本生活质量的发展计划。除了收入增加以外,这些变化的出现是因为很少关心性别角色和关系以及很少关心生活质量的社会、文化、经济改善。S0-MinCheong(2003)研究发现旅游业推动了韩国渔村公有渔场及合作企业的私有化。Markokoscak(1998)以斯洛文尼亚的Trebnje为例,研究了传统乡村旅游与社区复兴整合发展问题。CevatTosum(2002)认为土耳其传统村镇有必要建立旅游社区参与模式,使旅游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JoseMariaFuentes等(2006)调查研究了西班牙中部最古老的酿酒
19、区(RiberaDeDuero)内几个村落地下建筑遗产酒窖的保护研究。JamesWilliamJordam(1980)对新英格兰北部Vermont度假村进行研究,指出当地人正面临发展乡村旅游业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两难境地,当地人正试图通过“假冒民间文化”来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PeterM.Burns等(2003)利用非概率样本形式的原始证据,深入研究了Cullar在执行西班牙政府制定的改善旅游地品质的可持续性计划时,村民对此可持续发展计划的感知。HazelTucker(2001)通过分析土耳其村落的旅游关系和好客,讨论关于旅游业摧毁了自身吸引物这个似非而是的论点,并通过挑战旅游地必须保持真正的传统
20、来迎合旅游者的期望的假设,提出文化旅游可持续动态观念。SanjayK.Nepal(2008)认为燃料能源消耗是影响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对尼泊尔Annapurna地区乡村的旅游住宿设施所使用的燃料能源进行调查,这些地区燃料主要是木头和火油,另外,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的运用在增长能源消耗模式受海拔、住宿容量、能量消耗、能源的多样性、节能技术、规章制度的影响。在国内,从开发和保护角度对古村落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举其要者,有以下这些:曹国新文化古村落:一类重要而特设的旅游资源(2003)一文认为文化古村落是指那些遗存至今的,较系统地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设置的村落,认为文化古村落具
21、有古老性、血缘性、文化的区域性、休眠性、人文优美性,认为文化古村落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并遗存至今的,可以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垄断性和可创新性的人类生态旅游资源,提出应将其明确为独立的一种旅游资源来进行研究和开发。卢松等进一步从村落选址和设计、聚落形态、民居建筑、祠堂和牌坊、徽州古典园林、乡土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对皖南古村落旅游资源特征展开了分析。7卢松,陆林,凌善金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研究(2003)一文对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旅游开发的原则、总体定位和开发方向。齐学栋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2006)一文认为古村落或传统民
22、居旅游开发模式有两种,一是内生性开发,一是外部介入性开发,他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对古民居开发中的一些认识进行了评析,提出开发中要注意社会资本的应用。黄郁成等从休闲旅游开发角度,认为古村落旅游开发主要资源凭借为古村落建筑、古村落的古朴环境、与古村落相适应的村民的恬淡生活状态、与古村落环境相适应的旅游活动编排等四个方面的因素。万国庆皖南古村落及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对策(2004)一文介绍了皖南古村落保护状况和保护经验,分析皖南古村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开发压力、环境压力、防灾压力、旅游压力,并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建立健全法规体系、成立民间保护组织及专项基金、发展古村落旅游、建立文化展示体系、依
23、法加强管理、严格制定遗产管理目标及计划。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因素的探析(2003)一文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对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刘莉等分析了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措施:成立皖南乡村旅游区域联合体,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参与机制和收入再分配的调整机制,加强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管理等。章尚正等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指出皖南古村落的和谐旅游发展存在四大矛盾,并提出解决对策。梁玉华等对天龙屯堡的旅游发展模式在促进旅游持续性发展中所具有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冯淑华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行为模式研究
24、(2002)一文从旅游者知识层次、客源的地理分布两方面对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并对国际、国内游客的行为模式展开研究。陈腊娇,冯利华,沈红,孙立峰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实证研究(2005)一文以金华市两大古村落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为例,通过旅游地的实地问卷调查、访谈,对比分析不同的开发模式下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差异,在综合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得出村民自主开发模式优于政府投资开发模式。王继华进一步打造卢宅古村落旅游品牌(2010)一文从卢宅古村落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卢宅旅游发展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提出进一步打造卢宅古村落旅游品牌的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8三、总
25、结总之,上述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献和论点支持,并开阔了本人的研究视野,使得本人对“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这个课题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针对东阳卢宅古村落在保护和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中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方案。金华地区的古村落旅游资源丰富,应该整合整个地区古村落旅游资源,将各旅游景区连点成线,在“古村落文化圈”的基础上构建“古村落旅游文化经济圈”的旅游开发理念,做好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这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把古村落旅游打造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以期更好的发挥古村落文化对特定区域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和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提升金华地
26、区古村落特色旅游的重要突破口。参考文献1谭伟明.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综述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1):53-56.2胡巧华.古村落文化认知及旅游促销SP研究以永州古村落为例D.中南大学,2009:15-18.3刘沛林.古村落:亟待研究的乡土文化课题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18(2):72-76.4卢松,陆林,凌善金.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3):273-227.5章尚正,马贤胜.皖南古村落发展和谐旅游的思考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3):50-52.6王庸华.东阳市志
27、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12.7陈腊娇,冯利华,沈红,孙立峰.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实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04):12-25.8民间故宫东阳卢宅J.建筑知识.2004(1):10-27.9东阳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10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04):18-30.11傅峥嵘,姚建强.卢宅保护与更新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浙江建筑,2009,(02):10-15.912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因素的探析J.旅游学刊,2003,18(6):100
28、-105.13刘莉,陆林,徐致云等.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3):9-11.14曹国新.文化古村落:一类独立的旅游资源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4.15齐学栋.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J.学术交流,2006,151(10):131-134.16杨进发关于江南古民居卢宅保护规几点思考浙江:科技信息.2005.12.17洪铁城.经典卢宅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18冯淑华.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2,17(6):45-48.19PaulF.Wilkinson.GenderandTourisminanI
29、ndonesianVillage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5,22(2):283-299.20Bramwell,B.&LuneB.RuralTourismand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M.UK:ChannelViewPublications,1994:145-149.10本科毕业论文(20届)古村落旅游开发对策探讨11目录摘要1Abstract1前言2一、古村落旅游2(一)古村落和古村落旅游的定义2(二)古村落景观特点2(三)古村落旅游的意义3二、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状况评述3(一)卢宅古村落旅游资源概况3(二)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潜力
30、4三、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一)景观环境遭到破坏5(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6(三)宣传力度不够,社区居民参与程度较低6(四)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旅游产品单一6四、古村落旅游发展对策探讨7(一)重视环境保护,维护古村落原生态形象7(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7(三)加强旅游管理与服务,协助当地发展旅游业8(四)丰富旅游项目,拓展旅游空间,延长游客逗留时间8(五)联合促销,打造卢宅古村落旅游精品品牌9五、结束语9参考文献912摘要卢宅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它充分展现了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聚落环境形态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是东阳“三乡”文化的代表作,周边还有许多可以与之
31、相媲美的、而且彼此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充分体现儒家礼乐文化理念的古村落民居。前几年其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近几年来访游客人数呈下降趋势。卢宅古村落旅游作为我国古村落旅游的组成部分,旅游开发中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对卢宅古村落旅游开发策略的思考,探讨如何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是个十分现实且迫切的课题。关键词古村落旅游;卢宅;开发;对策;AbstractLuzhaiisJiangnanexistingwithbiggestscale,mostcompletepreservationoftheMingandQingdynastiesancientbuildinggroup,whichfullys
32、howsthecharacteristicofthesettlementwithJiangnanresidenceenvironmentformationandsuperbarchitectureart,isDongyangthreetownshipculturalmasterpiece,peripheralandmanytocomparable,andeachothermutualandmutualcomplementeachother,proofoffullyembodytheConfucianideaofmusiccultureoftheancientvillageresidence.A
33、fewyearsagohasbeenthriving,butinrecentyearsvisitorsaredecreasing.Luzhaiancientvillagetourism,asourcountryancientvillagetourismcomponent,tourismdevelopmentofalsoexistssomeproblemthatnotallowtoignore.SoforLuzhaiancientvillagetourismdevelopmentstrategythinking,thispaperdiscusseshowtorealizeitssustainab
34、ledevelopmentisveryworthyofstudying,alsobeveryurgent.KeywordsTheancientvillagetourism;Luzhai;development;strategy1前言目前我国的古村落已成为一种历史最悠久、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建类型,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附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被称为乡土文化的摇篮。但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旅游地之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引起旅游者的注意。随着安徽西递、宏村成功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江南古镇周庄旅游的成功开发,古村落备受瞩目与追逐,成
35、为新时期的旅游热点。现在古村落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假期生活的重要选择,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一种基本类型,被人们看作是推动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最为可行的一条途径。旅游业使古村落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促进了古村落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加了当地村民和政府的收入,改善了村落环境。然而古村落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开发时对古村落生态环境的破坏、古村落村民与旅游企业间的冲突、同质化的开发造成村落之间的恶性竞争等等,这些问题妨碍了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对古村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一、古村落旅游(一)古村落和古村落旅游的定义当前对古村落的概念和内涵业界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答案,许多学者
36、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对古村落进行定义,因此在概念内涵上的选择标准会有所不同。在此,文本选用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从学术角度对古村落进行的定义:认为古村落是指那些已经有五六百年以上历史的村寨。这些村寨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村寨里有家族创业始祖的传说,有祖传的遗训族规,有家族兴盛衰败的记载。这些村寨在选址方面遵循古代堪舆学的理论,讲究“择吉而居”,建筑的布局大多以“天人合一”为主要思路,一般有山河作为自然屏障,以便于生存、发展、繁衍,因而自然风景都比较好些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有较高的人文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1。另外,这古村落旅游是以古村落为旅游目的地的一种旅游行为,其目的主要是访古探幽,
37、欣赏古村落文化2。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古村落的景观无疑是一种不可多得内涵丰富能较好满足当代都市人景观需求的人文旅游资源(二)古村落景观特点古村落旅游开发,必须建立在对古村落景观特性的深入理解上,本文认为,古村落作为旅游客体,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古村落是一种特殊的乡村文化景观。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它是显露在外的、人们可以直接观赏到的“显在文化”。古村落是由一定规模的古民居建筑群组成,是一种明显不同于其周围建筑的人文景观空间,具有独特的景观效应。在建筑外观上,无论从屋顶、屋身到基座,古村落都与现代民居有很大的差别,具有较好的旅游观赏性。在内部建筑结构、装饰艺术上,其
38、建筑用材、巧妙的力学、防火、采光等建筑技术,以及木雕、石雕、砖雕、彩绘等精美的艺术作品,都成为古村落旅游观赏资源最主要的依据。其二,不表现在外的,由思想、态度、价值观和民风民俗等构成的“隐在文化”3。古村落保留的价值,是赋存在其中的文化内涵,不仅仅只是古老建筑本身,比如说上述的雕刻和绘画,它们都包含2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雕刻上的花鸟、人物、戏曲、寓言和故事,内涵丰富多彩,意味深长,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展现了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价值取向。第二,古村落拥有非常重要的“意境文化”。古村落以“古、幽”为突出特色,这一特色的体现,一方面是古建筑本身所含有的,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幽静的自然环境对
39、它的烘托。幽静的古村落环境与古老的建筑景观一起构成了其特有的“意境文化”,渗透出独特的古韵氛围。我国古代人们对居住地的选择,都十分讲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荣,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建造住宅是他们的中心指导思想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和风水观念。(三)古村落旅游的意义4。古村落生态景观中的核心内容是古代“天。古村落旅游使得封存千百年的古建筑艺术得以重生,使当地的传统民居文化得以复苏,一方面体现了古村落民居的现代性,另一方面又让村民们醒悟,开始真正认识到这些古屋古宅的价值,更在于吸引了更多的人们去关注、参与、保护这些古建筑,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可继续为后人所知晓5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村落,由村外的自
40、然环境至村落中的水利系统、街道、房宅、雕刻、室内布置等都反映了这个村落的原始状态,因此这个区域的历史文化可以以此为重要依据。如果想要开展古村落的旅游业,必定会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那么可促使这个地区去保护古建筑,并采集有关古建筑的资料,增强当地居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同时可提高古村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激发当地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二、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状况评述(一)卢宅古村落旅游资源概况1卢宅历史概况东阳位于浙江的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被称之为“婴之望县”。在东阳旧城东三里,有一处宅居佳处,那里青峰远映、碧水环绕,即为著名的雅溪卢宅。据东阳市志记载:雅溪卢氏尊兴周时的姜太公为始祖,雅溪
41、卢氏家乘元代至元古序称“吾卢氏系出姜姓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之孙溪,食采地于卢,遂以居邑之卢为氏。”明代的天启古序称卢氏于“宋咸平初,由琢鹿入台。治平初,又迁于吴宁之西,已而徒雅溪居焉。”逐渐成为东阳地方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雅溪卢氏家乘清代雍正古序称:“东阳踞浙上游,环境多山,泉清而流驶,其风俗淳朴,人多质直,安土而重迁。诸大姓聚族而居,众率以千计多或至以万计。族各有谱,支分派衍,熠然可稽。而雅溪卢氏,实为之冠。”而“其所居在邑东郊,距城三里许,庐舍连比,经纬相通。”同时在住宅的外面修建了多座宗祠、园林、牌坊、书院,形成了庞大的家族宅第群,堪称为现存明清乡土建筑的杰出典范,充分展现了高超的建筑
42、艺术和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聚落环境形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62卢宅的资源现状宅经中记载“宅以形势为骨体,以泉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卢宅就是这样一座融山川形胜与人文风润于一体的建筑。卢宅始建于南宋初年是一座至今保存较好的明清时3期封建士大夫家庭住宅群。面山环水的独特风水,保佑他们世代出仕。巨宅厅堂,构筑恢弘,装饰雕刻,豪华艳丽,浓缩了中国封建社会千年的精华,是任何一个延续至今的古村落都无法比拟的建筑瑰宝,堪称“明间故宫”。卢氏家庭尊师重教,以礼传家,登科及第者绵延不绝,誉称婺州望族。卢宅内以表科考成功者、官运通达者的牌坊匾额,屡屡可见。卢宅理想的环境风貌,庞大的建筑组群,精湛
43、的木雕技艺,富含着民族传统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地域色彩,是我国明清建筑艺术中的珍贵遗产。卢宅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之初,周边发展旅游的古村落数量不多,卢宅旅游接待数量在较小基数上快速增长,来访游客量猛增。到2006年接待游客4.47万人次,2007年接待游客3.53万人次。但近几年来,旅游发展趋势放缓,来访的游客量呈下降趋势。(二)卢宅古村落旅游发展潜力1卢宅文物价值分析尽管卢宅建筑群现已受到较大破坏,但仍然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学价值,具备进一步打造优质品牌的潜质。7。卢宅建筑群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少数建于民国时代,它代表了东阳民居各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细节的变化,是东阳乡土生活的物化形式和
44、直接见证,也是社会学、民俗学、建筑学、工艺美术等各学科不可多得的研究范本,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特别是肃雍堂组群,无论是建筑形式、空间序列及匾额题名等各个方面都充分反映了明代以后理学思想和伦理宗法观念对民居的深刻影响。卢宅内多重院落和厅堂的建筑布局和风格诠释了长幼、尊卑、主次、内外礼制的秩序,表现出对儒家礼乐思想的尊崇达到了极致。它的严格程度远远超过了我国的其他地区民居,几乎可与紫禁城等皇家宫廷建筑相映衬,被称为“民间故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儒家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8卢宅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在民间住宅中堪称第一,其间的空间变化繁复,颇有戏剧性效果,为古代建筑设计的精彩之作。
45、卢宅建筑形式非常丰富,屋顶就有多种悬山顶和硬山顶仪式。其厅堂建筑是现存江南厅堂中的杰出代表。卢宅建筑中的雕饰也是丰富多彩,以木雕为主,辅以石雕、砖雕、堆塑和彩绘,十分精美。卢宅作为明清建筑瑰宝,其木构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建筑用材粗大,斗拱数量少,体形硕大,结构作用明确,与明清官式建筑有明显区别。从其构件中可以见到梭柱、月梁、挑干、普拍方等宋风遗制,且枫拱、琵琶拱等牌科形制特殊,是南方所特有的,既可与营造法式相印证,又可补营造法式的不足,其中长短椽之制更是与韩国建筑有一定渊源关系,在研究木构建筑技术演变和明清南北方建筑制度差异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标本价值。2对东阳旅游发展贡献分析卢宅自向人们
46、开放以来,各地专家学者、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现已接待了吴邦国、宋平、尉健行、严济慈、陈幕华、张思卿、周铁农、王文元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受到中外游客的普遍欢迎,成为东阳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同时,已有鸦片战争、雍正王朝、天下粮仓、黄石的孩子等影视剧组也前来此地拍摄场景。卢宅正在被更多的人知晓,卢宅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推动东阳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东阳旅游一直以来都以横店影视城旅游为中心,而卢宅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增强东阳旅游的实力。4此外,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看,卢宅表达了独特的传统士大夫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社会的耕读文化和田园文化。无论是“蔗园八景”还是“雅溪十咏”都是这种文化的表达。这些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曾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浙江丰厚文化底蕴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贡献。在浙江省东阳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说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