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 西 科 技 大 学 2008 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面向特定残疾人群的无障碍产品设计研究 所在学院 设计与艺术学院 学科专业 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 学 号 06311012 研究生 导师 教授 2009年 10 月 14 日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 关于无障碍产品设计无障碍设计从硬件设施上为生理障碍者的自由通行和方便使用消除障碍,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又强调从精神层面满足他们尊重、独立、参与、平等等心理需求。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和老年人为主体的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但它并非只专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群体设计。它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消
2、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尽可能的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1】。无障碍产品设计大多体现在产品的使用上,减少产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使用的操作界面上尽可能清除对使用者造成障碍的因素,充分考虑到使用者在使用时会遇到的一切问题,并努力将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2】。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生理障碍者、无障碍产品、无障碍环境三者之间的关联因素。1.1 选题的目的由于残疾者伤残部位的多样性,因此本课题首先分析残疾人群体的特征,根据特征进行残疾群体分类,在分类中选择特定残疾人群,对其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行为及生活方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此作为设计对象进行无障碍产品设计实践,探讨
3、为特定残疾人群开发设计无障碍产品的流程、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1.2 选题的意义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无障碍产品研发生产机构或基地;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有代表性的国产产品还没有在市场上出现;有关部门或权威机构尚未对无障碍技术与生产做出规划【3】【4】。因此,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条理性,系统性地对无障碍产品设计程序进行归纳与总结,针对我国现有的或未应用的残疾人产品赋予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为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体的产品设计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加快推进我国残疾人产品的改善。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平(附主要参考文献,须有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2.1 国内自1974年无障碍设计概念被提出,
4、国内外对无障碍设计的研究方兴未艾。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规范、不断提高的过程【5】。1989年我国颁布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在技术上做了强制性规定,真正使建设无障碍环境落在了实处。2003年9月1日,针对老年人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我国颁布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在各大中城市新建和改建的中心广场,人行通道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小区几乎都有无障碍的典型工程,达到了方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与健全人共享社会物质和文化的成果,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借残奥会为契机,北京的
5、无障碍设施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1】【7】【8】。公交、地铁、医院、商场、旅游景点无障碍环境建设通过国家相关的法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遗憾的是,其政策局限在环境设施领域,注重的是环境设施等空间关怀,强调的是人与空间的关系,而忽视从残疾人等弱势人群对产品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真正适合他们的产品设计。无障碍在产品设计领域还很滞后,一方面由于对无障碍不了解:无障碍产品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使用对象又是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接受这个概念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是有关无障碍政策、国外无障碍产品展示等方面的信息较少,信息匮乏使企业难以获取无障碍方面的信息;此外对市场发展认识不准确:有的科研机构或企业虽然了解一些无障碍产品,
6、但对市场需求趋势的认识有误【3】。目前国内的残疾人产品范围主要集中在辅助器材上,真正从残疾人生活行为入手,进行独立自主的研发适合残疾人生活娱乐的产品用具系统性不强,种类不多。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2000多家辅助器材制造商,99%生产辅助器材,而美国40%以上的机构是专门为弱势群体设计制造,还有专门生产特殊产品的研发公司【9】。香港十分重视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爱,有很多专为残疾人群体进行研发的公司,其产品有可调节的轮椅,随身携带的坐具,可调节的拐杖等。同时香港还有许多老年人用品专卖店,推动了银发产业的发展。此外,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也十分重视为残疾人群体进行项目研发。2.2 国外20世纪60
7、年代后期开始,欧美的设计师们以设计的手段使社会的这部分特殊人群获得全新的产品和环境。从此为无障碍这的设计活动日益广泛,并出现了许多从功能及形态上都专为残疾人提供便利或增加生活能的优秀产品,创造他们平等参与各种活动的条件。70年代,产品设计领域出现了一种重新强调设计的社会效应和道德作用的思潮,“为需要而设计”(Design for Need)。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美国理论家维克多帕纳克的为现实的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一书,推出其设计思想上的繁世恒言:设计不仅要为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也要为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服务;设计的服务对象不应仅是健康人,应当包括残疾人、老
8、年人、孕妇等弱势群体【9】【10】。1979年成立的瑞典工业设计机构“人机工程设计小组”主要致力于那些以手使用时有障碍的残疾者提供生活便利的产品设计,发展了一系列富有高度功能性的餐具设计,刀叉,盘子,饮料容器等【9】。近年来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等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都比较好。日本目前的无障碍设施比较普及,国家制定的统一建设法规中包括无障碍设计。每一幢建筑物竣工时,有专门部门验收无障碍设施建设是否附合规定。在一些公共设施中,尤其是商店,按建筑面积大小实现不同等级的无障碍设计【9】。如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的大中型商业建筑,规定要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专用停车场、厕所、电梯等设施。2.3 参考
9、文献1 胡珊.容器开启方式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湖北:湖北工业大学,2008.52 王家跃.老年产品设计中人性化、情感化、智能化的交互研究D.山东: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53 冯月.广义无障碍理论与实践初探以成都市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44 陈光.我国无障碍建设发展概况与探讨J.康复论坛,2005.75 陈柏泉.从无障碍设计走向通用设计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4.46 刘连新,蒋宁山.无障碍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67 曹海英.有爱无障碍. 8 刘静,李理.产品的无障碍设计思想与研究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59 葵娜.面向特定残疾者群产
10、品设计中的人因问题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310 吴东梅.无障碍设计原则中的人文主义精神J.艺术百家,2007.511 12 曹详哲.弱势群体产品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08.613 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4 建筑设计资料集1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5 日荒木兵一郎,藤本尚久,田中直人.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3无障碍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016 吴厚德.残疾人心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7 郭建模.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218 诺曼.设计心理学
11、M.中信出版社, 200219 钱燕.基于无障碍设计的感官代偿产品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420 李鑫.面向残疾人使用的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研究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7.1221 张晶.产品设计中自助式设计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1022 刘芫芳.论通用设计在高龄化中信息产品的运用和发展D.湖南:湖南大学,2005.423 梁梅,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家用产品通用设计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8.724 刘春媛.我国老年娱乐具的开发与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4.625 张叶蓁.老年人助行产品无障碍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7.426 汪凌
12、燕.老年人休闲产品的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8.527 迟向正.基于生理和心理需求研究的养老院人性化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2008.628 赵志芳.从无形的障碍到有形的设计一一浅析现代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J北方美术,2007.529 李霞,宋海堂.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爬楼梯轮椅的设计J.机械,200930 姜可.老年人无障碍产品设计. 包装工程J, 2006.131 王秋惠.老年人行为分析与产品无障碍设计策略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32 张绯,程俊飞.无障碍设计原理在老年人家具中的应用J. 2007.333 Andrew Hoffman, Rebecca Henn. Overc
13、oming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green building. Michigan Ross School of Business,2008.934 James Moss, Michael Rayle, Marco Shek, Tong Zhang.Controlled elevator safety mechanism.2008.435 三、选题的依据(理论依据、技术依据、前期工作研究依据)3.1 理论依据和技术依据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到了无障碍设计理论、人机工程学、美学、设计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而要完成课题还
14、有赖于特定残疾人群人体工程学,残疾人认知心理学,残疾人行为学等理论知识。3.2.1 自动控制技术对于肢残者或行动困难者,他们使用产品时存在很多不方便。自动控制技术能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附加装置(自动控制装置)使生产过程或生产机械(被控对象)自动地按照某种规律(控制目标)运行,使被控对象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和转速等)或加工工艺按照预定要求变化。例如电动升降无障碍轮椅【11】。3.2.2 液晶显示技术 液晶显示技术可以帮助残障者更好的显示产品运行状态的信息,有的还可以进行触控显示。3.2.3 新型材料技术新型轻质材料运用在产品设计中,从强度重量方面考虑,力求产品越
15、轻,用户操作用力越小,为残疾人减轻重量负担,增加心理情感。如碳纤维特性,比铝还要轻比钢还要硬,它们的比重是铁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铁的十倍,经久耐用。将其作为轮椅材料,具有量轻易操作的特点。3.2.4 现代语音技术正对上肢残疾者的使用者,在一些产品开发中可以利用声讯技术,语音控制。如通过大脑进行控制的鼠标,不需要用手来控制,为肢体残疾者带来极大的方便。3.2.5 电子控制技术 电子控制技术通过预先设定才产生作用。如盲人导购器,由指环和耳机两部分组成,指环上内置扫描仪,能自动识别商品信息,识别后通过耳机朗读出来。3.3 前期工作研究依据3.3.1 我国残疾人群体及其构成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有关报告,
16、目前全世界的残疾人总数已超过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目前我国有残疾人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4月1日,全国各类残疾人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34%,是世界上残疾人最多的国家(如图3-1所示)。从图1比较不同残疾人特点时,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数量排在前面的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者主要在于他人交流方面存在障碍,在行为活动上障碍相对较少,但视力残疾者和肢体残者却与其相反【9】【12】。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行为活动等方面的障碍,生活的难度增加。这样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渴望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希望获得能与正常人一样的平等权利和参与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谋求多
17、元化策略,开发残疾人消费产品,加快产品创新,是设计者责无旁贷的事情。因此,建设一个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的生活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共同的课题。残疾人类别残疾人数占残疾人总数的比重(%)合计8296100一、二级重度残疾245729.62三、四级中度和轻度残疾583970.38智力残疾4804529.07听力残疾3837024.16视力残疾2384014.86肢体残疾108446.68言语残疾25101.53精神残疾117907.40多重残疾2608016.30图3-1 我国抽样人口中各类残疾人及构成3.3.2 面向残疾人的产品设计现状记得有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片段:一位女性家住20楼上,每次回家
18、都要乘坐电梯,奇怪的是她每到12层就下来了,剩下的8层都是爬上去的;但是每次下楼却会直达到1层。为什么她在12层到20层要自己爬上去而不直接坐电梯上去呢?原因是这位女性是残疾人,是个侏儒。因为身高、臂长不够,而触及不到20层的电梯按钮,尽最大力气只能够着12层,而下楼就没问题了,1楼按钮在最下面,随手就能按到。这个片段发人深省,目前大多数服务设施都是以健全成年人为对象进行设计的,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被排除在外。为弱势群体服务的设计思想,在我们生活中还远远没有普及。当今“以人为本”的思想广泛渗透于设计领域,设计成为联系人与物的中介,设计的目的在于人而不是物。如何面向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进行产品设计,这是
19、社会赋予设计师的责任。设计师设计的产品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人性的关注要扩展到为残疾人设计的领域。在这样一个呼吁仁性的社会背景下,对残疾人用品设计倾注热情成为人类工业设计最具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的一面,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残疾人设计的人道主义精神现在发展到对产品形态的考虑上,形式的创造不仅依据特定残疾人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而且力争与正常使用的同类产品形式保持相似或接近,以获得心理上的更佳一致性感受。总体看来,我国残疾人用品用具系统性不强,种类不多。四、研究内容4.1 无障碍产品设计中的“人”分析特定残疾人群
20、4.1.1 无障碍设计理念与无障碍产品设计现状分析阐述无障碍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内涵、目的、基本原则及思想、重要性等),并对无障碍产品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此部分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4.1.2 特定人群的界定及其研究分析残疾人群的现状,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进行研究(包括概念界定、生理、心理、能力、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内容),归纳残疾人群的共性特点,界定特定残疾人群的范围,并对特定人群的基本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此部分主要是选择论文的研究对象,作为课题研究的基本点,为整篇文章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4.2 面向特定残疾人群的无障碍产品分析4.2.1 面向特定残疾人群的无障碍产品设计案例分析对无障碍产品案例优
21、势,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改进的方法和建议,最后总结无障碍产品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此部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前面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再归纳无障碍产品设计的难点,重点,为后一章研究内容做铺垫。4.2.2 无障碍产品的功能、形态、色彩和材质分析。基于特定人群的生理、心理、行为等特征进行无障碍产品的功能、形态、色彩和材质分析。4.3 面向特定残疾人群的无障碍环境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生理障碍者与无障碍产品之间的关联,无障碍环境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4.4 面向特定残疾人群的产品设计原则及其应用策略 这部分是根据前面对无障碍设计原则的理解,对特定人群产品设计中“人”与“产品
22、”诸多因素的分析,总结出适合这个人群特点的设计原则以指导产品设计,并提出相应的运用策略。4.5 产品设计实践五、研究工作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拟采取的解决办法5.1 难点难点一:特定残疾人群的界定以什么为依据?残疾人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多样性(群体构成成分)、复杂性(群体构成成分的特点)的群体。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法定的形式确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根据1987年4月1日我国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确定的标准,我国残疾人分为5类: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
23、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病残疾,各类残疾人又按残疾程度不同分为若干级,同时,又确定凡有两种或多张残疾的人,另列为综合残疾。各类残疾人按照残疾类别、康复情况及生活能力的不同,均分为若干级别【9】。难点二:将界定的特定残疾人群作为设计对象进行的产品设计,是否有市场价值?因残疾人自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残疾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不同于健全人使用的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残疾人的需求,是无法大批量生产的。而目前以大批量生产及大量消费为前提的企业,让他们对少数残疾人做特别的、多样性的、少量生产是很难的,这也是残疾人产品商品化最大困难的原因。5.2 拟采取的解决办法 对残疾人群进行分类分析,找出不同群体间存在的共性
24、,从而界定特定人群的范围。此外,进行残疾人产品设计师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成分之一,推进残疾人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是企业人道主义的一面,更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六、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6.1 研究方法6.1.1 文献整理,归纳分析广泛搜集和阅读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对前人研究成果,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系统分析,以此明确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从中获取启示。归纳提炼出无障碍设计的目的、基本思想、原则等内容。6.1.2 调研考察法 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理特征(如人体尺度,机能特征等)进行考察,为后面的无障碍产品设计实践打下基础。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理、心理、生活方面的问
25、卷调查设计,就他们的问卷回答,获取残疾人生理特征及其心理需求的相关信息。从物理和心理两方面进行深入调查。6.1.3 案例分析法通过无障碍产品设计案例分析,总结出无障碍产品设计的功能、结构、形态、材质、色彩等相关要素。基于这些理论知识,最后用一个实践性的设计实例来验证,并归纳出无障碍产品设计的要点、难点、设计程序及其方法。遵循理论为实践服务,实践检验理论的主线研究方法。6.1.4 学科交叉研究法本课题研究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从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美学、设计艺术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角度,探讨无障碍产品设计的问题。 6.2 技术路线6.2.2 特定人群无障碍产品设计流程6.2.1 论文基本
26、框架七、预期结果以及创新点7.1 预期结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完成课题无障碍产品设计实践内容提交3-5万字整个课题的研究成果总结报告及毕业论文一份。7.2 论文创新点创新点一:残疾人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娱乐、工作等需要设计给予特殊的关照。因此,将他们做为设计对象,对他们的生活、行为、动作反应进行细致的研究,是本课题的一大创新点。创新点二:产品设计实践的原创性八、完成论文所具备的条件计算机一台相关书籍若干参考资料(网络、数据库、图书馆资料)实践活动2010.32010.5 调研考察记录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内容2010.62010.7 问卷调查,分析归纳他们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九、论文工作进展安排2009.112010.2 初期的收集、整理现有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编写论文目录2010.62010.7 中期的分析、编写、整理工作2010.122011.3后期的整理、制作、撰写论文16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