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点科室建设骨伤科特色疗法操作规范骨伤科特色治疗操作规范一:中药外敷法技术操作规范一、概述 中药外敷是指将中药末加水,或蜂蜜调制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二、 适应症 敷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关节炎等等多种疾病。三、 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消炎肿止痛散等)、竹匙、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 2、操作方法: (1)敷药局部做清洁处理。 (2)将外敷中药用水调制好后,先将药膏敷于一层纱布上包装好后再局部外敷。 (3)隔2层棉纸,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3、护理: (1)调制的药物需干、湿适中
2、,厚薄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大小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2)用水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可加凡士林一起调制或用蜂蜜调制,一般35天更换一次。 (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耐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四、注意事项 1、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修清洁。 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 4、妇女孕期禁用有坠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避免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 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7、皮肤破损
3、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8、外用药物,严禁内服。骨伤科特色治疗操作规范二:骨伤科手法整复技术操作规范1. 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脱位。2. 适应症:1、骨折。 2、脱臼。3. 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4. 用物准备:治疗床或座椅,棉卷、夹板或石膏、绷带、治疗巾、外敷药等。5、方法:1、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的目的及步骤,并取的病人的同意。 2、根据X线结果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3、协助病人选择合适体位,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展手法。 4、进行骨伤科中医手法整复(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拨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碰触,夹挤分骨,折顶会
4、旋,按摩推拿)。 5、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6、若需中药外敷,先在患处外敷中药。 7、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8、外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6、护理指导: 1、让病人放松心情,取适宜体位。 2、告知与施术者合作,防止因手法受力而受伤。 3、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 4、若有伤口应以无菌操作技术予以消毒。7、异常状况及处理: 1、晕倒:病人出现晕倒 ,应立即使病人平卧,取头底脚高姿势。注意保暖,若已晕厥,可用指甲掐人中,百会、合谷、足三里、内关等穴,一般即可苏醒过来;若症状不能缓解,则依生命急救复苏术抢救。 2、疼痛:告诉病人勿惊慌,放松心情,以免病人肌
5、肉收缩加剧。 骨伤科特色治疗操作规范三:小针刀技术操作规范【定义】针刀:用针的方式进入人体特定部位,完成切割等功能的器械,称为针刀【针具选择】针刀疗法针具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鑱(音蝉)针; 圆针; 鍉(音迪)针; 锋针; 铍(音披)针; 圆利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其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分手持柄、针身、针刀三部分。针刀宽度一般与针体直径相等,刃口锋利。【物品准备】各型号针刀、2%利多卡因或者、10ml注射器、消毒盘、弯盘、5%碘伏、棉球、创可贴、 【药品准备】曲安奈
6、德注射液50mg、2%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维生素B12注射液、1ml当归注射液【操作方法】1、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如在颈部治疗,多采用坐位;头部可根据病位选择仰头位或低头位;2、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作局部无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医生戴无菌手套,最后确认进针部位,并做以标记。对于身体大关节部位或操作较复杂的部位可敷无菌洞巾,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断神经痛觉传导。常用的注射药物有:a、1%奴佛卡因2-5毫升/每个进针点。b、2%利多卡因5毫升左右/每个进针点。c、2%利多
7、卡因5毫升,曲安奈德注射液1毫升,混匀后分别注入2-3个治疗点。3、常用的剥离方式有:a、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做铲剥-即针刀尖端紧贴着欲剥的组织做进退推进动作(不是上下提插),使横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b、做横向或扇形的针刀尖端的摆动动作,使纵向粘连的组织纤维断离、松解。c、做斜向或不定向的针刀尖端划摆动作,使无一定规律的粘连组织纤维断离松解。 剥离动作视病情有无粘连而采纳,注意各种剥离动作,切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划伤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4、每次每穴切割剥离2-5次即可出针,一般治疗1-5次即可治愈,两次相隔时间可视情况5-7天不等。5、小针刀的应用指征:a) 病人自觉某处有疼痛症
8、状。b) 医生在病变部位可触到敏感性压痛。c) 触诊可摸到皮下有条索状或片状或球状硬物,结节。d) 用指弹拨病变处有响声。【适应症】: 1、 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点;2、 部分骨刺或骨质增生;3、 滑囊炎、腱鞘炎; 4、 肌肉和韧带积累性损伤,外伤性肌紧张和肌痉挛,损伤后遗症; 5、 关节内骨折、骨折畸形愈合; 6、 一部分肛肠病,皮肤病,妇科病、外科和内科疾病。 【禁忌症】: 1、 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 2、 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3、 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或在深部有脓肿者。 4、 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有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者。 5、 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者。 6、 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7、 血压较高,且情绪紧张者。 8、有以上 7 种情况之一者,即使有适应症,也不可施行针刀手术。 【安全性】 1、在进行针刀治疗时,医生应严格按照针刀的进针四步规程操作,并熟悉相关的解剖 知识。如果操作规范,对解剖结构掌握清楚,针刀治疗是很安全的。 2、在手术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可出现组织水肿、炎症反应、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的可出现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