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人居住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已经逐步形成新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社区养老。作为一个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建筑师来说,如何改善未来老年人居住环境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和精神都将带来重大的影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速度快,一个是老年人口数量巨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做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另一方面,我们将面对的是多达数亿的老年人,我国人口老龄化最快的时期老年人数增加1亿的时间只需要12年,我国的养老金储备能够保证在12年内有相应的增长吗?事到临头时,这不是拆东墙补西
2、墙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我国现有的老年人数与整个欧洲的老年人数一样多,发达的欧洲国家尚且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我们的经济实力只相当于欧洲主要国家一国的实力,这种形势迫使我们现在就必须开始进行必要的准备,否则会积重难返。1.2 国内外现状在英国,老年社区称之为老年退休社区,印度、菲律宾也称之为退休社区,韩国则称之为银色城镇。美国是老年社区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太阳城”是美国老年社区的著名品牌,在全美8个州开发了20多个以“太阳城”命名的老年社区等。国内老年社区的兴建是近几年出现的,有“北京太阳城”、“北京东方太阳城”、嘉兴“江南太阳城”、昆山“孝贤坊”等,建筑面积大多在2030万平方米,可入住老
3、人400010000人。如今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熟的老年人社区,认真分析老年社区功能特征与市场需求,对推动老年住宅市场的发展,提升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幸福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老年社区不是奢华、气派、考究、宏大,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个人的心身和谐。概括为六句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养老观念的变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老年人社区的正在向更成熟的形态快速发展。2 设计分析2.1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甬港北路东侧,地块东临河道、北邻住宅小区,南邻甬港酒店,中间一条路将地块一分为二。#1、#2
4、两个地块总用地面积为19300平方米,容积率不大于1.65,建筑密度不大于28%,绿地率不小于30%,限高60米,多层建筑间距为1:1.25,用地性质为商住用地。按规划要求,两个地块统一规划共同实施。2.2 设计理念打造一个以“老有所依”为主题,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温馨小区。本方案设计根据地块周边环境的特点,以及地块自身特点,将两地块合理规划:面向城市主干道方向,塑造现代都市的商业空;面向自然景观河道,塑造邻里交往、休憩多层老年人生活空间。并借助周边的医院、酒店等来营造“老有所依”为设计理念的一个老年人生活家园。设计力求创作绿化围合及整体空间效果,延续环境的创造,强化对绿化景观资源的利用,为创造更
5、富有人情味、关爱的社区、提高社区老人们生活质量,为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社会的和睦做出一份贡献及对社会老龄化在居住环境质量有所提高。在小区的具体设计上,采用“以老年人的物质、精神需要”打造每一个细节生活场所的意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小区在有限的土地上打造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氛围。生活氛围的营造离不开相应的特色生活场所:城市商业步行街、老年人活动中心、小区活动场所、合理实用的户型、尺度亲切的铺装道、组团交流空间、小区景观等。各种生活场所由贯穿整个社区的网络状绿地系统有机的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老年人住宅小区。2.3 整体规划场地设计应以闹中取静为宗旨。具备良好的生活、休憩环境,又具备热闹的
6、的商业氛围,各功能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结合周遍形成一个小型社会城 规划分析图市细胞整体环境设计应具有以下特点:2.3.1合理的布局地块东侧为河道并且隔河与小区相邻,因此地块东侧用地条件相对较安静,且有沿河的景观,营造了一种休闲安逸的老年人生活环境;西面区和中间区与城区联系更加紧密,与主要人流、道路相邻,又有商业街的结合而具有热闹的气氛,营造另一种热闹的商业环境。整个地块是整体规划,#1、#2地块之间在规定位置设置小区主要出入口并带有入口广场。考虑到两个地块面积比较小以及老年人需求的生活居住环境,我们将住宅设置9层的多层住宅,以增大组团交流空间。这样就有更大空间营造组团内环境。地块南面与甬港酒店
7、相邻,鄞州医院隔街和小区相望,所以在地块的西南做一些商业为小区、医院及周遍服务。并考虑到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在商业部分引入开放街区的概念,将沿街商业扩展到商业步行街。#2地块西北面设置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为小区的老年人的提供丰富的娱乐活动。#1地块住宅设置一层群房作为商业用房。#1地块西北面设置一栋单身公寓,其用途是服务整个小区及周遍。2.3.2出入口及交通组织本方案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小区内部的人车分流问题,以新城市主义理论为基础,力求营造一个生活便捷、步行为主、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怡人的社区。地块北设一个机动车出入口,在#1、#2地块中间位置设置一处机动车出入口,机动车道通过出入口进小区后主要
8、通过引道直接开入下地停车库,能够通达每幢公寓;由此可见机动车不进入小区组团内,而是在外围直接进入到集中地下停车库,在小区内达到“人车分流”的目的。小区除设有大型集中地下车库外,还在地面适当的位置结合景观绿地,作适量的植草砖地面停车位,主要设置在周围沿街和商业街广场位置,以解决购物、小区来访者的临时停车问题。小区的步行出入口设置在地块北面位置和#1、#2地块中间位置各设置一个入口广场。步行入口通入小区内部形成一条丰富的景观带,可方便的通达每幢公寓。由于小区比较小,所以将道路系统设计成2级,主干道宽6米,两边各加1米的隐形铺装道路,达到消防的要求,次干道宽2.5米,即是宅前路宽2.5米。从使用的方
9、便性与小区的环境质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小区的机动车停车分为地面临时停车和地下停车两种形式。非机动停车结合地下空间设置充分满足规范及用户需求。2.3.3景观与绿化本方案景观系统由多种景观层次组成。小区东侧有城市水系和绿地形成的景观带,通过组团间公共绿地有机地渗透到小区内部,与各组团内东西向有一条宽阔的绿地景观带相联系,这些景观带结构布局合理,提供给小区内部作为各种集中活动、休闲、锻炼的场所。地下车库屋顶绿化的覆土厚度1米以上,以满足绿化种植要求。在两地块之间两个步行入口向小区内扩展形成一处城市化氛围很强的景观节点,入口出形成集中公共绿地的入口广场,整个小区在城市的空间上营造一处非常优美怡人的景观
10、形象,令人对该小区充满向往,且留下美好深刻印象,同时也极大提升了该区域城市环境品质。2.4 单体设计2.4.1老年人活动中心设计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设置丰富了小区老年人的娱乐生活,它附近是小区人流交汇处,也吸引着周边的老年人到此娱乐,成为小区的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在空间上也起到商业空间向小区生活空间的转换。2.4.2单身公寓设计单身公寓是为了小区照顾老人的保姆等工作人员配置,当然也是为医院的护理人员、酒店的工作人员及周遍的单身形象配置。2.4.3地下室设计地下室设计考虑到住户较多,而采用地下集中式的停车方式,由入口直接到达每一栋公寓地下。并且从结构和经济上考虑地下室的层高和柱网的排布。2.5其他方面
11、2.5.1建筑色调小区在色彩上的考虑:色彩是建筑语言的一种主要形式,色彩的选择关系到设计的成败。老年人住宅的色彩适合选择沉稳的暖色调,并通过一句“夕阳无限好”,我们将主色调确定为沉稳的暗红色。出于观察老年人花白的头发得到灵感,我们将栏杆确定为金属黑,细部装饰采用白色。而经过实地考察,甬港饭店的色调恰恰符合了以上要求。所以我们采用了延续甬港饭店的色调作为整个街区的主要色调。整个色彩组合表现了老年人成熟、稳重的性格和充满生活的激情。2.5.2老年人住宅特殊设计(1)室内外无高差,尽量降低室内外高差,有高差时采用缓坡道处理(2)在必要位置设置扶手(3)在交通交汇处预留轮椅可通过的宽度(4)适量增加采
12、光面积,在不方便处设置照明(5)采用启动缓和延迟关门的电梯(6)地面防滑3 老年人住宅小区个人设计总结3.1启发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我意识到需要坚持学习培养自己的建筑素养,作为一名建筑师有改善目前落后居住条件的责任。资料的收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是要依靠强大得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参考了很多实用的书籍和很有名的小区。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学习,我们的理论基础上了一个台阶,也为设计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课后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分析讨论,将地块周遍分析得很清楚,也为今后的设计做了很多的充实的准备。设计主题的确定。起初我们只是浅薄的对现在社会的发展形式入手,如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两个问
13、题。经过反复讨论、比较,最后我们确定以社会老龄化为背景的老年人社区为主题开始设计。3.2 初草阶段拿到任务书和相关文件后,就对小区进行了分别规划,结合先前打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通过一个星期从最简单的兵营式排列进行修修改改后,总平面基本已经出来。经过建筑师的指导,我们将临街部分加上商业用房,地块西北设置规划规定的公共厕所。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确定了户型、层高、建筑高度,向导师经过分析商量采用了我的总平规划方案。这样就开始了真正的小组合作。一开始我和搭档两个人有很多分歧,经过激烈的讨论,这些分歧还是解决了。现在想来经过许多问题和矛盾的辨证才是真正的好方案。3.3 二草阶段由于经过建筑师的指导,方
14、案的设计到达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就分配去做地下室的设计和商业部分的设计。地下室的设计我们没有考虑很复杂的问题,只是将车位和梁柱布置知识运用在设计上。通过建筑师的建议采用开放街区的想发加入了商业步行街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概念。从而在#2地块的功能和空间变化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在户型的设计上,我们是追求实用的同时也考虑到立面的造型问题。除了考虑了一般住宅的平面布置问题,也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如窗户适当加大改善老年人与一般人的光感较弱的问题和通风问题、在卫生间设置扶手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方便、在较滑部位铺设防滑材料、室内无高差、室内外尽量减少高差、主要交通交汇位置留有轮椅所旋转的空间等。3.4三草
15、阶段三草阶段的工作基本都是各层平面的检查,工作基本都是调整修改,针对户型在立面效果和商业部分的体量感作了较多的调整,为了形成一定的体量感,加粗了商业部分的廊。3.5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我们合理分配建模,考虑到缺少素材及经验和追求好的效果我们请教了建筑师。我们在制作效果图的几天时间里一边向建筑师学习,一边向他们请教丰富的渲染经验。最后一部分就是模型了,考虑到时间比较紧,工作量很大,所以我们借用机器制作模型。制作模型过程中学习到很多关于制作模型的经验。致谢参考文献1胡仁禄,马光著. 老人居住环境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2罗德启. 世纪之交的老龄居住问题J. 建筑学报,1996 (1
16、) :44245.3马丘比丘宪章C. 马丘比丘:现代建筑国际会议,1977年.4陈华宁. 养老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J. 建筑学报,2000 (8) :27228.5吴良镛. 北京宪章C. 北京: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1999.6石谦飞,李东锋. 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老年人公寓J. 山西建筑,2008,34(2): 13-14.7崔凯. 工程报告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霍华德英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香港科讯国际出版有限公司栖居 万科的房子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0吴良镛从“亚洲特色”到“城市复兴” J建筑学报2006,9期200
17、611Michelle Galindo1000x architecture of the americasMVerlagshaus Braun2008.12霍华德英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附录1:文献综述城市老年人住宅小区设计文献综述经过分析和整理,有以下理论观点对我有些帮助:雅典宪章设想:城市规划的目的是综合四项基本的社会功能生活、工作、休憩和交通,而规划就是为了解决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在许多新城市中都可看到,这些新城市没有考虑到城市居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果使城市生活患了贫血症,在那城市里建筑物成了孤立的单元,否认了人类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在我们小区我认为
18、不再走以前的错误的路,考虑并处理好小区内部各部分的相互关系,解决小区与周遍环境的相互关系是最重要的。规划、建筑和设计,在今天,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而我们就是参考这样的理论去创造一个具有城市细胞功能的老年人住宅小区。新城市主义设计的城市以不规则的格网式道路为骨架,减少车流量,增加社区的可步行性,社区内街道设计狭小,容许路边停车,沿街步行道平均宽度为1英尺,平均车行速度为15-20哩/小时。新城市主义把简朴自律和可居性强的特点注入其城市。我们小区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需要为工作重点,将新城市主义的精华体现在我们的设计中人车
19、分流,合理的交通组织,5分钟的步行半径。马丘比丘宪章对于住宅问题: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城市规划与住房设计必须反映这一现实。同样重要的目标是要争取获得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我们坚持设计和规划“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小区内部交往空间、小区与城市相互作用空间反映在设计上。吴良镛先生在北京宪章中提到:未来由现在开始缔造,现在从历史中走来,我们总结昨天的经验与教训,剖析今天的问题与机遇,以期21世纪时能够更为自觉地把我们的星球人类的家园营建得更加美好、宜人。我们都应该用这样的角度考虑小区设计的目的及意义。宪章中还提到:我们所面临的多方面的挑战,实际上,是社会、政治
20、、经济过程在地区和全球层次上交织的反映。人类逐步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1989年5月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今这一思想正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含义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美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建筑学的发展是综合利用多种要素以满足人类住区需要的完整现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以新的观念对待21世纪建筑学的发展,这将带来又一个新的建筑运动,包括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艺术的创造等,更具体地说:生态观正视生态困境,加强生态意识;经济观力臻人居环境建设活动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科技观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社会观关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的整
21、体利益;文化观积极推动建筑文化和艺术的创造、发展和繁荣。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新世纪建筑学的发展必须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统筹兼顾,妥善处理这些诸多方面,求得暂时的统一,并不断加以调整。所以我们正以现在这个特定的时期(中国社会老龄化加速)、特定的地点(浙江省宁波市甬港北路居住地块),针对城市老年人住宅小区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求得暂时的统一。对于案例的整理和收集,有以下方案值得我们借鉴:1. 万科水晶城(历史文化)对历史文脉的保留和有价值的利用;高效的交通体系,5分钟步距;商业入口面向街道设计连廊作为过度空间,增强建筑与街道的沟通;环境规划巧夺天工。2. 万科第五园(个性化)粉墙黛瓦骨子里的中
22、国,这是万科针对中国本土文化意向做设计的作品,也是极度个性化,精神化的作品。对于老年人住宅建筑的刻画,也应该体现老年人的特点。由此可见,我将小区规划采用在马丘比丘宪章的理论基础上,容入新城市注意理论的实用概念,用以人为本的观点上吸取水晶城规划上的思路及第五园的个性刻画,最后投入北京宪章的大熔炉,统筹兼顾,并不断调整。附录2:外文文献译文为老年人提供的中等适用房(IH)搬迁与否的满意度近年来很多机构致力于研究如何安排老年人的住宿问题。当前老年人的住房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既能让老人住在家中而且医疗卫生保健方便也能得到保障。PGC研究了一套IH模型,这套模型专门针对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更好的评估这个模
23、型的可行性,PGC首先开发了一套实验性公寓,这个公寓将用一批老年人进行一系列的试验,这些老年人必须达到两个标准,一是年龄必须在62岁以上而且收入水平要在HU之上,二是必须要会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确保试验能顺利的进行。300多位老人参加了面试,最后筛选了其中的87名符合标准的人群进行试验。然后将这些老年人分成三个不同的组,分别是Es简称实验组, C-1s和C-2s则是控制组,平均年龄分别是73.5,74.6以及74.8,第一组人总共24个人将全部搬进IH,第二组人将分别安排到不同的公寓,出租房或者是疗养院,最后一组人将留在他们现在的居住地,然后依次对其进行一些调查和研究。此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24、先底线评估,然后运用 6mo模式进行再评估。6mo模式包括,老人入住之后对他们的健康状况,精神面貌,满意度,社会交际,实用时间,功能的承受力,设施和服务的费用以及舒适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不同群体的人数特征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然后根据这些人数的年龄,性别,智力,健康水平,休闲娱乐以及日常生活等等进行比较,三组人群在年龄和性别以及收入水平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得出一个基本的满意程度,这个满意程度包括对邻居的满意度,对居住空间的满意度,以及对总体居住环境的满意度。PGC又对这些试验人群进行了类比,得出他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然后对方案进行修改以提
25、高住户入住的满意度。所有的老年人在之前的20年中的住宿安排都有一个稳定且相似的搬迁经历,其中82%的有过两次以上的经历,22%一次也没有,25%仅搬迁过一次,35%的则是有过两次搬迁经历。试验的结果是这三个组在第一阶段的测试中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所有的老年人都把底线放在了健康这个问题上。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的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区别就变得很明显,控制组在卫生保健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同时在打扫房间以及做饭之类的日常生活料理上的能力也有很大的问题,甚至在C-2s这个组里出现了5例死亡,C-1S也有5人被送去疗养院,而这些问题在实验组里几乎完全没有出现因为在这个组的卫生保健可以得到保障。通过这项
26、试验,IH在居住环境以及整个关于的满意度都大大的得到提高以及肯定。同时对于之前在邻居满意度上出现的问题也即使给与了解决。最后那些没有搬迁的老年人都表示愿意住进IH这种公寓形式中。根据这些调查的结果,PGC也找到这个方案的很多漏洞之处,为了更好的推广和完善这个模式,PGC仍然在不停的改善中,比如对那些不愿入住的人群进行相关原因的问卷调查,这些问题包括他们是因为环境因素还是一些个人的因素。 然后PGC根据这些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研究然后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这也是决定IH今后的发展方向。比如决定老人是否愿意搬迁的原因究竟有哪些,以及哪些基本的因素将是影响老年人搬迁后的满意与否。根据当前这些数据的显示,
27、这个试验的最终结果是IH的满意度是最高的。那些希望并要求搬进我们的实验住房的老人们,他们的表现明显优于那些没有搬进实验住房的老人们。通过6mo模式对比所有被实验的小组,得出以下结论,实验组改善了长者在其整体的生活安排和整体的公寓满意度感,他们已完全消退想搬离这里的想法,他们更加好的懂得了如何享受生活和如何与社会沟通。对于那些实验组的人来说,对邻居不满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对于那些没有搬进实验住房的人来说,这仍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有些身体状况不佳的人显示出,通过6mo模式,五分之一的人进入了疗养院,然而与此同时,死亡的人也仅仅发生在没有搬进实验住房的人当中,5人死亡。在C-2组死亡不能归咎于他们
28、没有搬。然而,由于死亡没有发生在任何搬进实验住房的人当中,所以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变换居住环境并没有影响。那些没有搬的人引发引发了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其明显的相似于其他群体,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年人,什么才是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至少,他们已经表示有兴趣在搬到中等用房。随访资料显示他们这样做还是存在持续压力(84 仍然希望搬离并有强烈的不满)。那么,为什么他们仍然困在他们认为不利于自己的环境当中呢?是他们没有精力来应对我们的改变?由于其中妇女比例占多数,这些妇女会将精力更多的放在家庭上,因此,没有办法根除他们自己的压力呢?从人性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对于妇女来说,几乎没有办法令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克服和解决
29、根深蒂固的典型的家庭和社区模式。他们应该放弃?或者,以更加宽容的方式来应对。这个项目引起了一般和专业社区,规划者,开发者和立法者很大的兴趣。这不仅仅是对老年人的生活,更是发生在现代背景下推动发展服务和程序,促进社会体制的动力。很快就可以确定I.H是否真地阻碍或避免使其制度化。一项新的研究(布罗迪, 1973年)将遵循同样的方法持续3年。研究表明的基本问题,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对的老年人的影响,通过6 mo模式跟他们的同辈相比较。在这个时候,数据显示:中等用房的租户满意度更高。附录3:外文文献原文(选自The Gerontologist Online prentice Hall Elaine M.
30、Brody, MSSA, Morton H. Kleban, PhD and Bernard Liebowitz, MSW2)An experimental group of older people (E) who moved to Intermediate Housing (IH) sponsored bythe Philadelphia Geriatric Center is compared at baseline and at 6-mo. post-movefollow-up to two control groups: those who applied to IH but mov
31、ed elsewhere (Cl) and thosewho applied but did not move (C2). IH tenants clearly fared better:they improved in 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living arrangements and apartments; theirwish to move had dissipated to a much greater extent, and they had increased inenjoyment of life and social contacts. Pro
32、blems evidenced at baseline in dissatisfaction withneighborhood were solved by both sets of movers (E and C l ) but remained for the nonmovers (C2).Intermediate Housing for the Elderly:Satisfaction of Those Who Moved in andThose Who Did NotElaine M. Brody, MSSA, Morton H. Kleban, PhD,and Bernard Lie
33、bowitz, MSW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und swell of intere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options in living arrangements for older people.There had been a notable lack of such options that would fill in the gaps in the theoretical spectrum between the independence of living in ones own
34、 home on the one hand and institutional care on the other. The Philadelphia Geriatric Centers (PGC) Intermediate Housing for the Elderly (IH) is one of many possible models that can be created to meet that criterion. In order to test its impact, it is being evaluated by a research study in which the
35、 elderly tenants who moved into IH are being compared with two Control groups of those who expressed interest in IH: those who moved instead to other types of li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community (Cl) and those who remained in their original living situations (nonmovers or C2)1. Paper presented at 2
36、7th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 of Gerontological Society, Portland, Oct. 28-Nov. I, 1974. Research funded by NIMH and AoA Grant # MH 19936. The authors wish to express their indebtedness to Maurice Greenbaum, Administrative liaison, to David Ishizaki and Daniel Thurman, project managers,and to Bruce
37、Ecker, Patricia A. Turner, and Robert Solms, research associates, for their major work in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data.2. Mrs. Brody and Dr. Kleban are, respectively, Principal Investigator Co-Principal Investigator of research investigationIntermediate Housing for the Elderly. Mr. Liebowitz is
38、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the Philadelphia Geriatric Center, 5301Old York Rd., Philadelphia 19141.(Brody, 1970). The been completed, the first analysis of the data being reported here is concerned with four variables research design called for baseline evaluations (at the time of application to I
39、H) and follow-up evaluations 6 mo. after moving. A large number of variables was selected to compare the groups as to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iving arrangements on their health, morale, satis faction, socialization, use of time, functional capacities, utilization of needed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40、and general well-being. The 6-mo.follow-up evaluations having that can begrouped as satisfaction. Specifically, the data derive from the subjects responses at baseline and at the 6-mo. post-move follow-up to questions eliciting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neighborhood, with apartment (or house or ot
41、her living space), and with over-all living arrangement. The fourth variable, also a direct response from the subjects, rate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subject wished to move. Inclusion of the fourth question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dissipation or increase in the wish to move relates directly
42、to satisfaction with living arrangement.Background and Description of the Project Intermediate Housing for the Elderly evolved from the Centers experience with a pilot program over a 6-year period (see Bronson, 1972,for description of the pilot program). Large numbers of older people had become know
43、n to the PGC, people who urgently required new living situations but for whom institutions or highrise apartment buildings were not always suitable,available, or economically feasible. Many wished to maintain as much independence and privacy as possible but needed some services to enable them to do
44、so. Supporting information was supplied by a series of studies of those who inquired about admission to the PGCs existing facilities (Liebowitz & Brody, 1970). Other studies and demonstrations elsewhere also identified groups of elderly people unable to move from substandard housing in depressed are
45、as due to lack of economic means and/or available housing (see Brody, 1970, for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pilot program, two semi-detached onefamily homes were purchased on a street adjacent to the Center and two different types of physical arrangements and service patterns were tested. The
46、strength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pilot houses provided guidelines for expansion of the program. Experience had indicated the positive value of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space and private space; of the age-heterogeneous neighborhood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sense of normal community living; of the pr
47、oximity to the Center and its services, religious facilities, shopping and transportation; and finally of the exchange of services among tenants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ir families. To expand the program, the Center purchased an additional seven houses (all of the type characterized as twins or
48、semi-detached) on the same two adjacent streets. The architectural plans for the renovations were refined and the service package was modified. Figs. I and 2 illustrate the floor plan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novations. Each apartment is a self-contained unit with private bedroom, kitchen, and bathroom. The living room is shared. Special attention was given to insuring maximum safety and comfort to the occupants (Brody; Kleban, & Liebowitz, 1973, describes the renovat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