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8 ,大小:4.47MB ,
资源ID:1164349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wodocx.com/d-11643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株洲220kV中心变配套220kV线路工程基础作业指导书.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发送邮件至262216212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株洲220kV中心变配套220kV线路工程基础作业指导书.doc

1、批准: 年 月 日审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质管: 年 月 日 年 月 日安监: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校核: 年 月 日编写: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前 言1第一节 线路概况1第二节 施工基本要求2第二章 施工测量2第一节 施工测量的要求2第二节 施工基面的测量2第三节 铁塔基础分坑3第三章 土石方工程8第一节 平降基及基坑开挖8第二节 基础垫层、8第三节 掏挖式基础施工统一说明13第四节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及措施14第四章 基础浇制18第一节 施工准备18第二节 模板的安装20第三节 混凝土的浇制22第四节 混凝土养护24第五节 拆模及质量工艺要求25第六节 冬季基础施工技

2、术措施及注意事项25第五章 接 地28第一节 地线埋设示意图28第二节 接地装置的施工28第六章 质量通病及预防30第七章 安全文明施工31第一节 平降基、基础开挖的安全措施32第二节 基础浇制过程的安全措施32第三节 基础工程所使用的工器具的安全措施32第四节 文明施工的措施及要求32第五节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32第八章 数据部分33附: 基础配置表33附: 铁塔施工明细表33附录:危险源辨识33株洲220kV中心变配套110kV线路工程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一章 前 言第一节 线路概况株洲中心220kV变配套110kV线路工程,本期有8个出线间隔,分别为中心变铁路变、中心变六O一变

3、、中心变月形山变、中心变团山变、中心变公园变I II回、中心变鹅颈洲变I II回;其具体需改造的线路如下:、将桂铁线改造,改造后铁路变将不接入桂花变,改为接入中心变,形成中心变铁路变线路,线路路径为中心变P2P1原株铁月线3#(利旧)原株铁月线4#(利旧)铁路变;其新建线路长0.298km,形成的中心变铁路变线路0.36km,采用的导线型号为:LGJ-300/40钢芯铝绞线,地线为:JLB20A-50铝包钢绞线。、团鹅线鹅颈洲侧和株六线株洲电厂侧改进中心变,形成中心变团山变,中心变六O一变线路;线路在团鹅线70#(该塔与株六线25#共塔)改接;线路路径为中心变P7P8 P9P10 P11P12

4、团鹅线70#(该塔与株六线25#共塔)分开后分别进团山变和六O一变;其新建线路长1.147km,形成的中心变团山变线路长20.3km,形成的中心变六O一变线路长5.3km;原线路导线为LGJ300/40,地线为GJ-50,本次改接导线为LGJ-300/40钢芯铝绞线,地线为JLB20A-50铝包钢绞线。、株月线株洲电厂侧改进中心变,形成中心变月形山线路;线路在株月线18#改接;线路路径为中心变P7P8 P9P10 P11株月线18#,其新建线路长1.06km,形成的中心变月形山线路长16.3km,原线路导线为LGJ300/40,地线为GJ-50,本次改接导线为LGJ-300/40钢芯铝绞线,地

5、线为JLB20A-50铝包钢绞线。、铁路变T接中心团山变;中心变110kV线路出线方向为面向110kV桂铁线的一侧,需要将桂铁线该段拆除。桂铁线拆除后,为了保证铁路变的双电源,将原株铁月线路改为铁路变T接中心变团山线路,T接于P9。线路路径为原株铁月线4#(利旧)原株铁月线3#(利旧)P13P9,其新建线路长0.399km,导线为LGJ-300/40钢芯铝绞线,地线为JLB20A-50铝包钢绞线。、备用间隔的出线采用的是三回共塔,线路路径为中心变P3P4P5P6(原株铁线18#)原株铁线17#。、中心变至公园变110kV线路工程,起于株洲市新建的220kV中心变,止于株洲市神农公园的110kV

6、公园变,电压等级为110kV。从中心变出线两回至白石港桥东南侧绿化带,然后电缆下地至公园变。从中心变出线两回至鹅颈州变,出终端后与至公园变线路按四回路共塔设计至株六线19#塔附近,再接株六线19#至鹅颈州变。中心变至公园变送电线路在株六线19#塔附近至白石港桥南侧绿化带段按双回架空设计。本工程线路铁塔段按15mm中冰区设计。线路导线采用LGJ-300/40型钢芯铝绞线,钢管杆段地线采用JLB20A-50型铝包钢绞线,铁塔段地线采用JLB20A-80型铝包钢绞线。本工程新建四回线路长1.015km 、三回线路长1.58km 、双回线路长2.4km、单回路长0.458km,折合为单回路线路共计路径

7、全长14.058km ;其桂铁线、团鹅线、株六线、株月线、均改接进中心变,需要对废弃的线路拆旧共计杆塔51基;其中水泥杆2基、铁塔49基,导地线长10.38km。全线铁塔基础为掏挖式、开挖台阶式、挖孔桩三种基础形式;铁塔共12种塔型: 110GJ2-21、110GJ2-36、1XC-JG3-12、1XH-SJC4-18、1XH-SJC4-24、JS2三回-30、JS2三回-36、SJT2四回-27、SZT1、SJT1、SJT2、SJC4其中11种耐张塔型。铁塔基础采用:开挖式台阶基础、掏挖式基础(C20级)、挖孔桩基础(C25级)。基础型号:RC1、RC2、G、T第二节 施工基本要求一、 严格

8、执行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有关质量要求;严格按施工设计图施工,如有疑问,必须报项目经理部并得到肯定答复后才能施工;严把材料关,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二、 严格执行各种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规范、条例和制度;严禁不合格工机具进入施工现场。第二章 施工测量第一节 施工测量的要求施工测量所用仪器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省市级质监部门检验,检验合格颁发合格证的仪器方可使用。本工程线路直线测量以经纬仪为主。1、 线路复测:分坑前,必须对照杆塔明细表和平断面图,复测线路以下内容:档距、直线、转角度数、塔位中心桩高程、导线对地距离可能不够的凸起点高程、10KV

9、及以上电力线、三级及以上公路、二级及以上通讯线高程,作好书面记录,并上报项目经理部。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超标准的必须纠正:、以设计勘测订立的两个相邻直线桩为基准,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mm。、当采用经伟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30。、高程复核值与设计值的偏差超过0.5m。2、 施工复测应采用正倒镜法,两测回测角值其偏差不能超过130。3、 测量直线时,各施工段连接处的首尾两端均应测至相邻施工段的第二基塔位。4、 线路复测完毕后两天内,把复测记录整理好,在施工测量中发现

10、超过规范要求与设计不相符、保护边坡不够、因特殊原因需移动桩位等问题,应及时上报项目部,以便报设计解决。第二节 施工基面的测量 本工程为确保环境保护,设计施工基面为零,铁塔基础坑深应以设计中心桩处自然地面标高为基准。 当原地面标高比柱顶标高小100mm(水田中为400-800 mm)以上时,施工基面无需降基。当原地面标高比柱顶标高大-100mm(水田中为-400-800mm)以上时,施工基面将根据基础根开尺寸、基坑尺寸、放坡安全坡度降基。(黄土安全坡度1:0.3,岩石安全坡度01:0.1)。施工基面较大时其土石方开挖量就大,为了准确地测定开挖范围,在分坑前应钉出施工基面标桩。如图24所示,其步骤

11、是:图24钉出铁塔中心桩Z2的前后左右四个辅助桩 A、B、C、D,四个桩距铁塔位中心的距离应考虑基面降低和因立塔需要平基后不致挖掉为原则。A、B桩与中心桩Z2间的距离应作好记录。根据基础根开尺寸测量并钉立根开标桩E、F。 根据基础底板根开尺寸、基坑尺寸、放坡安全坡度测量并钉立开挖施工基面的范围桩。施工基面测量时,一定要结合地形条件、设计腿长、基础型式、原地面标高、基础标高进行全面复合,如与实际地形不符或出现“平地挖坑”现象,请及时通知项目部。第三节 铁塔基础分坑一、基础分坑说明:1、本工程铁塔全部为正方形塔。2、由于本工程铁塔基础均为直立柱式基础,因此基础立柱顶面的正、侧面半根开值等于洞底中心

12、的正、侧面半根开值。3、本工程转角、终端塔横担方向与角平分线方向一致,且均无中心桩位移。4、一个耐张段直线未全部打通前,直线铁塔不允许分坑;两个相邻的耐张段直线未全部打通前,此两个耐张段中间的耐张塔不允许分坑。二、角度法分坑直线塔:1、用角度法分坑直线塔:(1) 计算出基础开挖尺寸(即洞口宽)a: a2H放坡系数基础底部尺寸 式中:H-基础埋深 放坡系数-见基础开挖一节 (2) 计算出、C、C: tg-1 OC tg-1 OC (3) 根据、OC、OC定出两个点,然后用皮尺取2长定出基坑的另外两点。 注意:、是与顺线路方向的夹角线路方向 CC顺线路根开BO横线路根开A 图2-3-1 对于正方形

13、塔,45,OC/2 (A) OC/2 (A) 对于掏挖式基础, OO1/2(A2B2) tg-1(A/B)三、用角度法分坑转角塔及终端塔:根据线路中心桩及位移值定出塔位中心桩后,再按角度法分坑。横担方向布置:单回路塔按角平分线布置。四、全方位高低腿铁塔掏挖式基础分坑:1、计算各腿基础中心O至铁位中心桩O的连线与顺线路方向的夹角:tg-1注:A、B分别是铁塔各腿基础的正、侧面半根开。2、地形高差较大的分坑方法:(1) 仪器置于中心桩O上,对准线路方向,转过角,选取适当位置打辅助桩P1、P2。(2) 望远镜瞄准P1桩,测出竖直角,用钢卷尺量出中心桩O至辅助桩P1的斜距E,得出中心桩O至辅助桩P1的

14、平距F=E*cos。(3) 在辅助桩P1、P2方向,根据洞底中心与塔位中心桩的水平距离C,自P1桩量出水平距离C-F便可定出基坑的中心O,如图2-1所示:3、地形高差不大的分坑方法:仪器置于中心桩O上,对准线路方向,转过角,直接量水平距离C进行分坑,与一般线路分坑方法相同。五、全方位高低腿铁塔开挖式基础分坑:1、计算各腿基础中心O至塔位中心桩O的连线与顺线路方向(对直线塔而言)或垂直铁塔横担方向(对转角、终端塔而言)的夹角:tg-1式中:A、B 铁塔各腿基础的正、侧面半根开对于正方形塔,452、计算出基础开挖尺寸J (即洞口宽度):J 2HKG式中:H 基面至洞底的深度K 放坡系数,见本指导书

15、第三章第一节第8条G 基础底板宽度3、计算C2、C3:C2 = C1-(/2)J C3 = C1+(/2)J式中:C1 洞底中心的半对角根开C2 坑口内角桩与塔位中心桩的水平距离C3 坑口外角桩与塔位中心桩的水平距离4、地形高差较大的分坑方法:(1) 仪器置于中心桩O上,对准线路方向(对直线塔而言)或垂直铁塔横担方向(对转角、终端塔而言),转过角,选取适当位置打辅助桩P1、P2。(2) 望远镜瞄准P1桩,测出竖直角,用钢卷尺量出中心桩O至辅助桩P1的斜距E,得出中心桩O至辅助桩P1的平距F = E*cos。(3) 在辅助桩P1、P2方向,根据洞底中心与塔位中心桩的水平距离C1,自P1桩量出水平

16、距离C1F便可定出基坑的中心O;自P1桩量出水平距离C2-F、C3-F,便可得出坑口内、外角桩P3、P4;在皮尺上取2J长的距离,将其两端置于P3、P4桩上,将皮尺向外侧拉紧,在皮尺的中点处构成直角,分别折向两侧定出K、M桩。如图3-1-2所示:图3-1-2 高低腿角度方向分坑断面图5、地形高差不大的分坑方法:仪器置于中心桩O上,对准线路方向(对直线塔而言)或垂直铁塔横担方向(对转角、终端塔而言),转过角,在角方向上直接用水平距离C1、C2、C3进行分坑,确定坑口内、外角顶点,然后确定坑口的其他两个点,见图3-1-3:JC1C2C3JC1C2C3XY图3-1-3图中:C1、C1 分别为低腿、高

17、腿洞底中心半对角线根开C2、C2 分别为低腿、高腿坑口内角桩与塔位中心桩的水平距离C3、C3 分别为低腿、高腿坑口外角桩与塔位中心桩的水平距离J、J 分别为低腿、高腿洞口宽度以上各值计算公式同前。六、基础分坑注意事项:1本工程设计推行“零降基”理念,根据地形起伏采用了高低塔腿配置,对保护距离不够的多采用加高基础来满足要求,原则上不需要降基。2根据设计,基础施工完后,基础顶面应露出各腿的原始地面线0.2m以上。因此,只有当基础顶面处于原始地面线以下,或基础保护距离不够时,才需要降基。3分坑前,应先测量各腿基础顶面中心的原始地面对塔位中心桩的高程,并根据本指导书后面的附表二来判断是否需要降基以使基

18、础顶面露出地面。4在完成上一步工作后,应立即根据本指导书要求的基础保护距离来测定各腿的基础保护距离,从而确定是否因保护距离不满足要求而需要降基。5在基础施工明细表中,“洞底标高”栏内的数值是以线路测量的铁塔位中心桩处地面为0.00m起算的相对高差,“”号表示洞底位于中心桩之上,“”号表明洞底位于中心桩之下(例:-4.2m表示洞底相对中心桩的高差为-4.2m);6塔位施工基面和基础洞底深度的确定:以线路终勘定位的铁塔中心桩地面0.00m为起算点,当铁塔最短腿的基础顶面位于中心桩之上,基础配置表的“降基”栏为“”值,当铁塔最短腿的基础顶面位于中心桩之下,“降基”栏为“”值。基础洞底深度的计算公式:

19、“洞底深”=“基础埋深”+“基础加高值”-“降基值”(带符号)+“该腿与最短腿的差值”。基础分坑是土石方施工的首道工序,分坑是以经复测后的铁塔位中心桩为基准(位移的中心桩以移动中心桩为准,但标高以原老桩为准)根据设计提供的施工图纸,项目部编制的分坑明细表,钉施工辅助桩、坑位中心桩及坑口四角桩。第三章 土石方工程第一节 平降基及基坑开挖 一、本工程原则上不考虑大面积的平基,为保护环境和植被,设计配置了全方位的高低腿,设计施工基面为零。因此,只考虑塔腿周围的平降基。平降基及基坑开挖,必须保留塔位中心桩,作为校验基础顶面标高及基础坑深的参照标高,若不能保留,则应将塔位中心桩引出,作好记录,并通知项目

20、部。二、为了保护环境,基础施工中应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一般情况下,基础基坑开挖时,黄土坑壁安全坡度1:0.3,岩石坑壁安全坡度01:0.1;基础在有特殊要求时应根据作业指导书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保障施工安全;除原桩位无原始地面植被的,其它的土方都均应放置在垫布上,防止破坏原地面植被。三、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方进行基础开挖,严禁就地向塔位下山坡方向弃土,以防弃土冲毁塔位下坡方的自然地形、地貌及植被,危及塔基安全,应将弃土运至塔基范围外堆放,供回填用,多余土方须妥善处理。四、基坑开挖时,基坑底部原状土不得破坏。如果基坑底部原状土被扰动或基坑实际深度大于设计深度,应将被扰动土铲去,再用C10级素混凝土夯

21、实作为垫层,进行整平处理,达至设计标高。五、基坑开挖时发现有溶洞或墓穴之类孔洞,应按地质报告所提要求追溯到底,并通知项目部,联系设计单位,制定处理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如果基坑开挖现状与地质报告不符时,须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以便设计方协复核或修改。六、土质松散的基础洞在开挖时,须采用竹架板等挡土,以防塌方。掏挖基础基坑开挖时,均采用人工凿岩;须分层剥离。如坑壁局部塌方,应采取护壁措施。七、塔位基坑开挖时,应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挖好后马上进入下道工序,验收合格后立即回填,防止坑内积水。八、塔位上方危及基础、铁塔安全的危石要清除。九、塔位基坑开挖时,应根据洞底标高开挖基坑。洞底标高为立柱顶面标高减

22、去基础全高,立柱顶面标高(无论塔位是否移动)均为相对于定位时塔位中心桩处地面高差而言。即中心桩(老桩)处地面标高为0.0m。标高为正值时表示比中心桩高,为负值时表示比中心桩低。铁塔基础坑深允许偏差为+100mm,-50mm,超深部分应铺石灌浆处理,设计无要求时按铺石灌浆处理。坑深超过规定值+300mm以上时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基坑操平。基础开挖后,坑底孤石清除后留出的孔洞也要用用C10级素混凝土夯实回填。第二节 基础垫层、本工程位于水田的基础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设计要求采用砂卵石灌浆垫层处理。一、垫层材料要求:所有材料与基础主体材料相同二、施工要点:1

23、、施工前验槽,并经过监理签证,将积水、淤泥、其他杂物清除干净,待干燥后再进行砂卵石灌浆。基槽、基坑的边坡必须稳定,槽底和两侧如有孔洞、沟井等应先行填实。2、基础砂卵石灌浆垫层尺寸根据基础底板的大小变化。如下图32所示:垫层厚度h100mm底板伸长长度a100mm基坑h底板宽aa图3-2统图2-13、砂石应拌和均匀,拌和好后应及时铺垫填夯实,不得隔日夯打。4、砂浆打完,通过项目部和监理检查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否则要做临时遮盖防止日晒雨淋刚打完毕的砂浆,如遭受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除去。三、质量检验基底几何尺寸质量标准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值,可用尺量检查。其尺寸大小如上图32所示。顶面标高偏差质量标准

24、为+15mm,-0mm,用经纬仪检查。表面平整偏差质量标准为15mm,可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第三节 回填土及基础防护一、基础经施工队质检员检查、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确认符合设计规定及质量标准后方可回填土。二、基坑回填时,必须清理完基坑内的草团、木板片、冻土块、雪块、 冰块等杂物,并应每回填30Omm夯实一次;且夯实程度须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80以上。回填土后地面找坡坡度不小于O.05。坑口的地面上应筑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基础验收时宜为300-500mm。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三、在进行基础回填时,如果基坑内有积水,必须先

25、排干积水后方可回填。回填时必须先填内角侧,并逐层夯实回填。四、基坑最小回填高度(保证基础露头不小于200mm):当地面坡度小于30时,在基础施工完后必须恢复原始地貌;坡度大于30或坎脚处基坑须按30坡度回填。五、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3:1掺合后回填夯实;泥水坑回填应先排出坑内积水然后回填夯实。六、为保护土地的原有特点及可持续发展,要求先回填洞底新挖出的土,最后回填原地表的土。七、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未掺有石块及其他杂物的泥土并应夯实,回填后应筑有防沉层,其高度为100300mm,工程移交时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八、基础须做散水坡,散水坡坡度不小于5、应高出地面300mm,且需夯实,其上严禁耕种和

26、灌溉,散水坡水流方向应避开塔腿中心,塔腿及冲沟、落水洞等不良地面。每个塔腿处散水坡的范围需超出基坑坑口1.5米。对于平地上的塔位,四个塔腿的散水坡应连成整体,对于梯田上的塔位,在同一高度梯田上的塔腿散水坡应连成一体,对于坡地,山丘的塔位,各塔腿散水坡可单独处理。300200200200200九、塔位附近须做排水沟时,应将排水沟内的松土挖出,原土质扒紧,按下图34施工。图3-4单位:mm排水沟距基础立柱中心距离不小于2.5m。图2-4-3注:S-为基础保护范围见下表及掏挖式基础施工图;b-周边排水沟边至基础中心距离:掏挖式基础为:1.5-2.0m,阶梯式基础为:2.0-2.5m。周边排水沟尺寸为

27、:200300200(底宽上宽高) (单位:mm) 截水沟尺寸为:300500300(底宽上宽高) (单位:mm)表241岩石风化程度坡度允许值(高宽比H:a)坡高在8m以内硬质岩石微风化1:0.1中等风化1:0.2强风化1:0.35软质岩石微风化1:0.35中等风化1:0.5强风化1:0.75 表242 注:Sr土的饱和度(Sr0.5为稍湿) 土的类别密实度或状态坡度允许值(高宽比H:a)坡高510m碎石土密实1:0.35中密1:0.35稍密1:0.75粉土Sr0.51:1.0软质岩石坚硬1:0.5硬塑1:0.75保护范围S值如图表所示:基础水平保护距离一览表基础型号保护范围(m)基础型号保

28、护范围(m)基础型号保护范围(m)RC14.8TRC24.8G所有转角塔的内角侧基础顶面升高值、中心桩位移值及位移方向如下:序号塔号塔型转角位移方向位移值(mm)基础顶面升高值1P11XH-SJC4-18右325332/内角侧基础升高125mm2P21XH-SJC4-18右755019/内角侧基础升高70mm3P3JS2三回-36右120709/4P4JS2三回-30左654540/内角侧基础升高110mm5P5JS2三回-30左595802/内角侧基础升高100mm6P6110GJ2-21右342820/7P7JS2三回-36右64953/内角侧基础升高55mm8P8JS2三回-30右90/

29、内角侧基础升高130mm9P9JS2三回-30左802940/内角侧基础升高130mm10P10SJT2四回-27团鹅:右265605;株月:右144856/内角侧基础升高150mm11P11110GJ2-36左532926/12P121XH-SJC4-24左565451/内角侧基础升高70mm13P131XC-JG3-12右494730/内角侧基础升高25mm注:如无保护距离数据,则设计时已经考虑。第三节 掏挖式基础施工统一说明掏挖式基础的施工除遵循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外,还应遵循本说明,掏挖式基础施工统一要求说明如下:一、掏挖式基础适用的地质条件为:硬塑粘性土,土夹石或强风化岩石等且无地下水

30、与地表水;掏挖式基础出土前立柱设计为圆柱体,在不减小圆柱体直径的原则下可以改为正方体。二、基础孔应在原材料(钢筋笼,地脚螺栓,水泥,砂,石)到位后才能开挖,当材料到位有困难而工期又很紧张时,在有防雨水冲刷孔洞措施的前提下,孔洞允许开挖主柱部分,扩孔部分应现挖现浇。三、基础孔洞成型,均应采用人工挖掘;四、基坑用人工挖掘时要采取安全措施,特别是扩孔部分,孔上要有人监护,孔内人员身系安全带等。五、基础成孔后,要求有监理、施工、运行、设计代表对基坑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应立即装钢筋笼,浇灌混凝土,以防降雨造成孔内积水,影响工程质量。六、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当浇制高度超过2m时,应采

31、取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七、掏挖式基础混凝土应分层捣固,扩孔部分200mm高捣固一次,主柱部分为300mm高捣固一次,一个孔洞的混凝土必须一次连续灌注完成,中间不允许出现施工缝。八、浇制时混凝土必须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当浇制面离洞口高度大于2m时浇制人员必须下洞操作振捣器,以保证扩孔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并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九、掏挖式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20级,钢材为Q235钢。十、允许误差如下:a) 成孔净空直径允许偏差为:20mm 10mm。b) 钢筋保护层的允许偏差为:10mm 05mm。c) 成孔深度允许偏差为: 20mm 10mm。十一、当塔基有坡度时,

32、应根据铁塔基础配置表中的洞底深度值确定降低基面值,平整地基;保护范围L值见15页基础水平保护距离一览表。 L 基础根开L 十二、掏挖式基础的内钢箍要求电焊成型,焊接长度不小于50mm外钢箍两端弯钩,混凝土强度达到80才能组装铁塔。十三、掏挖式基础混凝土在初凝后宜根据室外气温条件浇水养护,或在基面围 池灌水养护,气温在0及以下要求保温。十四、基础施工完后,要求柱边培一圈粘土,厚0.1m-0.3m,宽0.1-0.3m,做成中间高四周底,并要求夯实,以防雨水渗入坑壁。十五、为了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掏挖式基础装好钢筋笼后,浇制混凝土前,要求在钢筋笼与孔壁间按“”字形(见图)放70mm钢管四根,长度伸

33、至孔底,在浇制混凝土过程中,边浇边往上拔钢管,混凝土浇制完,钢管全部拔出。 70mm钢管孔壁钢筋笼 第四节 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及措施本工程基础使用了人工挖孔桩基础,基础型号有G型号,桩径2.22.6m,桩身长为817.5m,设计护壁及桩芯混凝土均为C20。挖孔桩基础适用于无地下水的硬塑状土和岩石地质。设计基面的稳定边坡与桩身外边缘距离应大于5m。基坑开挖采用人工掏挖的办法。4.1.1、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测量分坑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复核桩中心线浇护壁砼在护壁上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第二节桩孔挖土清理孔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桩径浇灌第二节砼护壁重复第二节工序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扩底检测

34、、封底吊放钢筋笼、灌注桩身砼养护和孔口安全保护 4.1.2、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严格按基础坑位测量标桩定位,定出每根桩的中心点及桩孔截面尺寸位置及辅助桩,并应复检;采用经纬仪测放桩位和控制桩,每桩在两个互相垂直轴线方向设两个控制桩,以利测量校正控制桩位。设半永久水准点2个,便于控制桩的标高。在成孔施工中,每节应测校基础中心和垂直度,及时调整,垂直度采用十字架吊锤测量。组织施工设备机具人员进场、就位,列出材料计划,做好各项材料进场准备;布置好材料堆场,水泥库、砂石堆场及钢筋堆场。2)成孔A.开挖土方:根据土质岩层情况,采用人工挖土或风镐掘进,利用手动葫芦吊桶垂直将渣土运出;人工开挖由上而下逐层

35、进行,如其中卵石层、砂石层与粉质粘土层,可用一字搞开挖,泥质粉砂岩层用风镐破碎后开挖。某些挖孔桩穿过岩层锚固于岩层内时,入岩部分须采用风钻装备,以免边界不能成孔,耽误工程开展。开挖次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四周,扩底部分先挖桩身再修扩底。正常情况每开挖0.95m则进行孔壁支护。B.护壁:第一节护壁示意图 每次挖深1米左右桩成孔时,除特殊情况外,必须对桩孔用厚度100mm的 C20素细石混凝土设置护壁(采用圆柱形模板装模,应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方可进行下一步坑壁的掏挖),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桩身相同,一般护壁大样如图示,可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和施工经验适当加强。每节高度一般为1米,第一节护壁如图示,护壁顶面

36、应当高出地面不少于150mm。按掏挖-护壁-掏挖的方式逐段施工,一般以每一节作为一个施工循环;即挖好一节后接着浇灌一节混凝土护壁(如遇土质特殊情况时应另行处理,护板必须在浇制24小时后方拆除)。为了保证桩的垂直度应每浇灌完三节护壁用垂球以十字线吊中进行校核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一次,以保证井筒的垂度、断面尺寸准确;成孔要对准轴线,误差不大于7.5H/1000。护壁支模采用孤形组合钢模拼装而成,用U型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项紧。模板每节长为1m,有效长度为0.95m,护壁砼C20,可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当地下水较大时或气温较低时,可在护壁砼中加适当早强剂,并按设计要求控制护壁砼厚度。 . 施

37、工场地排水:在施工场地内设小排水沟,用于排出表面积水和桩孔内积水。 3)钢筋笼制作及安装:A.制作:钢筋笼整节制作,主筋接头采用帮条焊或对焊。主筋与箍筋梅花形点焊固定。钢筋加工在基坑外进行,加工场加工成成品,对钢筋笼长度大于7m时,分段制作,在桩孔口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焊接。 B.钢筋笼安装:用抱铁吊装安放钢筋笼。将钢筋笼吊至孔内并在孔口固定,在钢筋外侧对称方向设进垫块,以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4.2、 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4.2.1 淤泥质土层问题在遇到淤泥质等软弱土层时,一般可用木板模板支档,同时缩短开挖深度,并及时验收浇筑混凝土护壁。4.3人工挖孔桩式基础施工安全防护措施4.

38、3.1施工中安全控制重点及应对措施在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时,首先应做好孔口围护措施,井孔周边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低于0.8m,围栏须牢固,正在开挖的桩孔停止作业或已挖好的成孔,必须设置牢固的盖孔板,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孔内作业时,孔口上面必须有人监护。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砼围圈上不得放置工具和站人。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带,特殊情况下还应戴上防毒防尘面具。利用吊桶运土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防落物伤人。施工中应随时检查垂直运输设备的完好情况和孔壁情况。4.3.2 人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施工人员在上下时坠落,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

39、人员或脚踩凸缘上下桩孔,而必须另配钢丝绳及滑轮且有断绳保护装置,或使用安全爬梯上下,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或设置尼龙绳,并随挖孔深度增加延长至工作面,供人员应急使用。井孔内必须设置应急时使用的安全绳和软爬梯。井内人员必须乘专用吊笼上下,不得乘坐吊桶或脚踩护壁上下井孔。4.3.3坠物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许多工程施工时,挖孔工人为图方便,常常将挖出的土在孔边堆得很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对工人进行管理的同时,应安排专人把挖出的土石方及时运离孔口,且不得堆放在孔四周1 米范围内。孔深挖至超过挖孔人身高时,在桩孔口或孔内装设靠周壁略低的半圆防护板(网),并随着孔深增加而往作业面下引,吊渣桶上下时

40、,孔下作业人员应避于护板(网)下。4.3.4起重工具失灵的预防措施在开工前应该检查起重工具的各个部位是否完好,防止施工过程中吊索断裂导致的物体打击。支架应稳定牢固,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它安全起吊能力。使用的绳索必须牢固可靠,严禁使用有损伤的绳索进行起吊。4.3.5孔内有害气体含量超标造成事故和人员缺氧的预防措施地下特殊地层中往往含有有毒气体,人工挖孔桩深度超过5m 时,应采用足够的安全卫生防范措施,如设置专门设备向孔内通风换气等措施,以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还应随时检查空气中的含氧量,防止出现施工人员缺氧窒息事故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每隔2小时出孔休息并用鼓风机向孔内送风5mi

41、n;当人工挖孔桩深度超过10m 时,应配备专门的向孔内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孔底凿岩时应加大送风量。人工挖孔作业一旦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等事故,必须在现场按应急措施规范要求实施抢救,根据情况及时送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4.3.6防触电措施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用电设备必须严格接地或接零保护且安装漏电保护器,各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相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采用护套等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孔内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孔中操作工应手戴工作手套,脚穿绝缘胶鞋。如在工程中常常使用

42、潜水泵进行抽水,一般的预防触电的措施是抽完水后才允许挖孔,并且采用动作电流为15mA 的漏电保护器。但是如果地下涌水量较大,工人挖桩时往往会一边抽水一边开挖。因为如果抽水时工人在桩外等候,待抽干水后再进入内挖桩,此时桩内的水又冒了上来,根本无法往下挖,这样施工就很容易触电。因此,为保证安全施工,解决挖土与抽水的矛盾,可用柴油抽水机进行抽水,因为柴油抽水机抽水时是将抽水管伸到桩内抽水,且不需用电,这样就可以边抽水边挖土,保证人员安全。4.4塌孔的预防措施塌孔是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对工人的生命安全最大的威胁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如下。(1) 流砂导致塌孔预防流砂最好的方法是选择枯水期进行施工,在多数情况下,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工程地下是没有承压水的,如果能避开雨季进行施工是很少发生流砂现象的。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水丰富,土层有粉砂或细砂层时,则极易形成流砂,如不采取措施将导致护壁外的砂流失,导致井壁下陷或崩塌,所以在遇到流砂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首先,将护壁减少到50cm一节,在开挖前用长1.5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