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必修复习提纲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一、人口增长: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非洲、拉美、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分布。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
2、目前增长速度趋缓。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如图: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 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低”来形容。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
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二、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地势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2、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排序: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3、目前,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密度: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三、人口迁移:1、含
4、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根据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流向: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主要移出地:欧洲;移入地:美洲与大洋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亚洲人作为劳工被招募到东南亚和美洲)。意义:人口迁移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二战后原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特点: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流向:从发展中国
5、家流向发达国家;北美、西欧、大洋洲由于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西亚、北非石油开采,经济发展较快,也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3、中国的人口迁移:历史上原因:战乱、自然灾害。流向:黄河流域迁往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建国初期流向: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从东部城市迁往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目的:开发国土;原因:东南部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西北和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劳力不足。改革开放后(民工流)流向:自发地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内陆流向沿海、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 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西部内陆,尤其是农村经济落后)。 意义:民工流一方面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多地少的矛
6、盾,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另一方面也可解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迁出地人才流失,迁入地社会治安混乱、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4、美国人口流动:从东北部(冰冻地带)流向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文化、家庭和婚姻等;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四、几个概念:环境承载力指某种资源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环境人口容量综合考虑多种资源,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即最小的环境承载力,它是一个极限值)。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自然资源(最主要因素
7、)、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和文化素质。目前技术条件下,估计世界环境人口容量100亿,我国16亿。 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又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一、聚落: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二、城市与城市区位选择:城市: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的开发、交通、政治、军事、宗教、旅游等。三、城市形态:城市用地的几何形状。团块状多见于平原地区;条带状多见于
8、河谷地区;组团状多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区。四、城市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城市功能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中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中集中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商业区面积最小,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中心、主要交通干线旁或街角路口处;工业区面积中等,多呈片状分布于城市外缘和主要交通线旁(如铁路、公路、河流);住宅区面积最大(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多呈片状。分为低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位于高坡、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环境优美地区;低级住宅区位于低地,
9、接近内城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合理组织城市各功能区: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要为城市发展留有余地。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原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和交通便捷程度(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地租越高)。各种功能区
10、的付租能力如图2所示:图1 图2 图3五、城市等级:用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一般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城市间距离越远,其服务范围(城市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区域,包括城市本身、附近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六、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A、表现: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标志;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本质。 B、差异:时间上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在30%以下),发展较慢; 加
11、速阶段(中期):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由于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并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发展趋缓甚至停止。有些地方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如图3:空间上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大都进入了城市化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如图4 C、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环
12、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热污染等); 交通问题(交通拥挤、停车困难、交通事故);住房问题(住房紧张、住房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 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郊区城市化);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环境管制、污染治理、 建立绿化带等);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农业区位: 1、含义:一方面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农业发展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条件
13、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向、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土壤的肥沃程度影响产量。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国家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农业技术包括良种技术、化肥、大型机械以及冷藏保鲜技术。土地价格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以城市为中心
14、,地价(租)呈递减分布。劳动力劳动力成本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工业基础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先进的生产资料。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大。改造自然因素的措施:A、温室农业改造热量;B、修筑梯田改造地形,但坡度超过25不能修筑梯田;影响以下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东南丘陵的立体农业地形; B、东南丘陵的荼树土壤; C、河西走廊的棉粮、南疆绿洲区的农业水源; D、南方甘蔗、北方甜菜热量;E、海南一年三熟、东北平原一年一熟热量; F、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地形;G、荷兰的鲜花远销世界各地交通、保鲜冷藏技术; H、郊区农业市场;3、农业区位选择: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15、合理的区位选择:要考虑农业生产地价的高低,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值,农业生产需要土地面积的大小,农业生产需水量的多少以及产品对交通的迫切性等。如下图:城镇周围要发展乳牛、花卉、小麦种植三种农业。请在右图中A、B、C三处安排这三种农业,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A处 ,理由是 ;B处 ,理由是 ;C处 ,理由是 。 单位面积产值最高; 单位面积产值较高; 单位面积产值低; 占地面积不大;占地面积大; 需水量大;产品容易变质,需要便捷的交通; 对交通运输要求不高; 产品需要及时运到市场;二、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类型分布典型地区区位优势特点季风水田农业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区东亚、东
16、南亚、南亚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产高;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阿根廷、乌克兰等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气候区;我国东北和西北。(我国国营,其他国家私营);美国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产品商品率高。(农作物:小麦、玉米为主)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美洲的国家牧牛为主,其他国家牧羊为主)等大
17、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利于牧草的生长;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乳畜业北美五大湖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西欧、新西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澳大利亚等;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北美五大湖区、西欧市场(大多紧消费市场)、饲料供应。(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混合农业美国、澳大利亚、我国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东水西调);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交通便
18、利(靠近主要铁路、公路,距海港近);市场广阔;机械化程度高;政府支持。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有效的安排农事活动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和原因: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 成与发展工厂自然因素: 水源 、 土地 、矿产 社会经济因素:原料(零部件)、 能源 、 劳动力 、 市场 、 交通 、 政策、 科技 产品废弃物: 废水、废气、废渣 产出一、工业的区位因素:劳动力数量、原料、能源 因素对工业的影响在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信息通讯 的影响在加强;交通一直都是对工业布局有很大的吸引力。工业的区位选择 考虑经济效益: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如下表
19、:考虑环境效益:原则:无污染的小工业可以布局的城区; 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近郊地区; 严重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远郊地区;如下图:污染大气的工业:设置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区。污染水源的工业:设置在河流下游;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农田和居民。区。二、工业的区位选择各类工厂的污染物:如右图: 从经济效益考虑不同类型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导向型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水产品加工厂、制糖厂、水果罐头厂宜接近原料产地动力导向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钢铁工业、炼铝工业、化学工业宜接近火电站或水电站市场导向型产品
20、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宜接近消费市场劳动力导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玩具、鞋帽等宜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导向型技术要求高集成电路、精密仪表、高分子合成、核工业、电子工业等宜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工业分散新兴工业区的分散跨国公司:工业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小,甚至可以空运;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传统工业区的分散: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环境污染严重。工业联系:生产联系、空间联系。工业地域工业区工业城市自发形成的,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规划建设的,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信息和廉价劳动力。工业集聚
21、传统工业区的集聚:新兴工业区的集聚: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产品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取得规模效益。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资源,节约生产建设投资导 致形 成三: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整治污染,绿化美化环境;主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特点: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规模大;产品重、厚、长、大;存在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发展的共同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衰落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
22、交通拥挤;典型分布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四: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出现地点: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新兴工业区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之后企业特点: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产品或高技术产品,产品轻、薄、短、小;典型地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硅岛(九州岛)、英国苏格兰等德国鲁尔区发展条件:1、丰富的煤炭资源;2、充沛的水源(莱茵河、鲁尔河等河流);3、便捷的水陆运输(欧洲陆上的“十字路口”,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并有莱茵河、鲁尔河及运河便利的水运);4、广阔的市场(附近是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5、离铁矿区
23、较近(靠近法洛林高原铁矿区,现时还通过荷兰鹿特丹港进口铁矿石);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1、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过程分散;2、以中小企业为主;3、以轻工业为主;4、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5、生产高度专业化; 形成条件: 主要特点:1、大批廉价劳动力;2、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涨价;3、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4、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5、政府的大力支持;6、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7、交通运输方便;美国“硅谷”发展条件:1、位置: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洁净优美(背靠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2、气候: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3、科技:科技力量雄厚(居美国首位)(聚集了大量的高
24、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导区位因素。4、交通:交通便捷(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穿全境);5、市场:市场稳定(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稳定的订货);特有条件。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特点:1、高技术产品为主;2、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科研经费投入量大;3、工人的技术水平高;4、分布在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方式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时效来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贵重且急需货物、数量不大: ;大宗笨重货物: ;易死亡、变质的鲜货、
25、活物:短途 ,远程 ;液体、气体、粉末状固体: 。影响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主要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聚落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往往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商业网点分布密度:山区小于平原(由于交通线稀疏以及运输方式单一)。位置: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利的交通,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的发展 渔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后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崇拜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关系协调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严重环境遭破坏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
26、矛盾迅速激化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环境问题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等。城乡差异: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排放污染物过多;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并且发达国家把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加严骏。分布分类环境污染: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产生原因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
27、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需要排放到环境中,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可再生资源消耗超过其再生能力,非可再生资源短缺。二、环境问题三、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3、遵循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责任公平、人与其他生物之间公平); 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4、通往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转变观念(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调整行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加强国际合作 - 9 -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