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 域 经 济 学教 学 大 纲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经济系 二 O 一0 年 八 月 区 域 经 济 学课程编号:开课学期:第七学期课内总学时:32学时课外总学时: 学时实习天数:学 分:2 学分一、教学对象本大纲是根据石河子大学经贸学院学分制要求,以及石河子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安排,在国家教委指定教材的基础上为财经类、管理类本科专业而编制。二、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整个世界、任何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和实现的。因此,区域经济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从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中脱胎出来的一门新兴应用学科。
2、区域经济学阐述了区域经济活动组织自身的活动规律和区际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区域布局与决策等基本经济理论。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为今后在能胜任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格局和态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达到能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步分析和研究的目标。四、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
3、的区位观,掌握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以及分析现实区域经济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章 次章 名学 时一导论4二区域经济增长 6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产业结构 6四区域产业布局 4五区际分工与生产要素流动 4六区域规划 6七区域政策2合计32六、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第一章 导论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2、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3、熟练掌握:区域、区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学的含义以及经济区域的划分。教学重点及难点: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经济区域的划分3、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4、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教学内容:
4、 一、区域经济学基本概念1、区域2、区域经济3、区域经济学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3、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 三、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地理学对于区域的认识2、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四、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1、新经济地理学派2、新制度学派3、区域管理学派 五、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区域经济增长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区域经济开发模式2、理解: 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熟练掌握:区
5、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理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教学重点及难点:1、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教学内容: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三)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四)均衡增长理论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五)非均衡增长理论 1、非均衡增长的概念2、连锁效应 二、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一) 区域经济开发概论 (二)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三)区域开发中产业部门更替模式 (四)区域开发中部门空间转移的规律 (五)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
6、产业结构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中国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 2、理解: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相关理论3、熟练掌握: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教学重点及难点:1、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3、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教学内容: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1、钱纳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论 2、罗斯托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论 二、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1、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2、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3、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三、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四、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1、地区生产专业化 2、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3、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第四章
7、 区域产业布局教学目的及要求:1、 掌握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的标准和主要影响因素,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类型及其评价标准,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和途径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布局;2、 熟悉区域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类型,产业集群的定义、特征及种类,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3、 了解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新产业区的内涵、类型及其形成条件。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2、产业布局的指向 3、地域合理规模4、产业集群 5、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教学内容:一、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1、区位选择的标准2、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二、产业布局的指向 1、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2、产业布局指向的类3、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三、地域合
8、理规模1、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2、地域合理规模的类型3、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四、产业集群1、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2、产业集群的内涵和外延 3、产业集群的形成4、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五、新产业区布局1、技术要素及其区域流动2、新产业区3、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第五章 区际分工与生产要素流动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区间差异的内涵、分类及影响因素,区际分工与合作的客观基础及其表现形式,区域分工理论及生产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熟悉区域分工合作的形成机制3、了解区际分工的特点和模式教学重点及难点:1、区间差异的内涵、分类及影响因素2、区际分工与合作的客观基础及其表现形式3、区域分工合作的形成机制 4
9、、区域分工理论5、生产要素流动 教学内容:一、区间差异与区域分工(一)区间差异的内涵、分类及影响因素(二)区际分工与合作的客观基础(三)区际分工的特点和模式(四)区际合作的原则 (五)区际合作的形式 (六)区域分工合作的形成机制二、区域分工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原则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三)赫克歇尔奥(俄)林理论(要素禀赋论)(四)要素替代理论 (五)技术差距理论 (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生产要素流动(一)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式 (二)资本流动和区域经济发展(三)技术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 (四)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六章 区域规划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区域规划的概念、
10、性质及任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2、熟悉区域规划的类型及其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区域类型、区域规划的作用教学重点及难点:1、区域规划的概念与性质 2、区域规划的任务 3、区域规划的类型4、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教学内容:一、区域规划的概念与性质(一) 区域规划的概念(二)区域规划的性质(三)区域规划的任务二、区域规划的主要类型(一)区域类型(二) 区域规划的作用(三)区域规划的类型1、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2、区域开发规划3、区域空间规划 4、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一)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二)进行区域定位(三)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四)制定区域经济发展
11、的主要任务(五)制定区域政策第七章 区域政策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目标和手段2、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教学重点及难点:1、 区域政策的内涵2、 区域政策的目标和手段教学内容:第一节 区域政策概述一、区域政策的内涵 二、区域政策的必要性 三、区域政策的经济学基础第二节 区域政策目标一、制定区域政策的基本动机 二、区域政策的目标和手段 第三节 区域政策的类型一、区域财政金融政策 二、区域产业与投资政策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 四、区域创新政策七、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以讲授为主,采取讨论、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答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八、需要注意的问题:1、教学
12、中内容的难易分配要恰当。2、讲课内容既要突出理论,又要与实际经济问题相符,做到通俗易懂。3、讲课方法要灵活多样。九、测试内容与方式:1、采取笔试和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十、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一)使用教材: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年(二)主要参考书: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李京文,走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4、李清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城市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 5、郝寿文,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6、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1月 7、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科学出版社,2003年 8、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大纲制定者:程广斌 大纲修定者:经济学教研组 大纲审定者: 大纲批准者: 二O一0年八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