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婴儿期(03岁)一般特征是儿童生理(大脑和身体在形态、结构及功能)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生理发展及动作的发展脑重与头围:3年后接近成人,15岁达到成人水平。大脑皮质:胎儿六七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已具备,出现沟回;2岁时,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白质基本髓鞘化。脑机能发展:脑电逐渐皮质化;皮质中枢按基因结构顺序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发展;大脑单侧化。后天环境影响与婴儿脑的发展:婴儿脑具有可塑性与修复性。动作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大小原则和近远原则(中心-四周原则),其发展模式具有普遍性,但发展速率存在个体差异并由普遍到特殊,从弥散性到精确化,从无意识到有意
2、识,同时受成熟、学习和环境的影响。意义,在个体思维、智力的发生过程中,动作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心理内化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是内化的基础,为内化的心理活动提供素材;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建构作用(促进大脑的发育;使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刺激和变化更加警觉,使感知觉精确化;使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使个体主动获取经验,促进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影响其社会交往特点)认知感知视觉:大约在3.56个月就有了立体觉。24个月已有颜色知觉,4个月表现出颜色偏好,并具有正确的颜色范畴性知觉其颜色视觉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水平。听觉:56个月的胎儿已开始建立听觉系统,58个月婴儿听敏度已基本达到成人水平,6个月以
3、前婴儿已初步具有了协调听觉与身体运动的能力。味觉、嗅觉和触觉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知觉: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的,并具有原始的深度知觉。物体知觉:3个月的婴儿能分辨简单形状,在89个月获得了形状恒常性;4个月以前的婴儿就具有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能辨别大小注意注意的发生:婴儿一出生就具有原始的无意识注意,其本质是先天的定向反射。新生儿已有注意的选择性,并具备了对外界扫视的能力。注意的发展:36个月,偏爱复杂和有意义的视觉对象;612个月,越来越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12个月后,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制约、影响其注意活动。婴儿的共同注意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记忆和学习记忆的发生:个体
4、记忆发生的时间在妊娠末期。记忆的发展:1岁以内的婴儿已有短时记忆,经反复训练可形成长时记忆;语言的产生发展促进婴儿记忆的发展,延缓模仿能力的出现是记忆能力渐成熟的标志。学习的发生:始于胎儿末期。学习的发展:婴儿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1.习惯化(刚出生)2.经典/工具性条件反射(3个月时)3.语言的掌握、概念的学习等(6个月以后)思维思维的形式:概念的形成、理解和问题解决等。思维的发生:3个月的婴儿已具备了比较明显的问题问题解决的能力。思维的发展:3个月以前,采用启发式搜索策略问题解决行为;6个月,能模仿;12个月以前能利用工具解决问题,并获得了手段目标分析策略。言 语的发 展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
5、的、以语法为结构规则而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言语就是语言的传递过程,包括听、读(感觉和理解的过程)、说、写(表达过程)等过程。语言只有通过言语活动才能体现其作为交流工具的职能。言语过程:言语感知、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婴儿的言语发展:就是言语感知、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这三方面能力的发生发展。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1)强化说,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都认为,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经典性或操作性)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金纳特别强调“强化依随”。(2)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书P153。(3)模仿说奥尔波特认为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班杜拉认为婴儿主要
6、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怀特斯特提出了“选择性模仿”。语言模仿行为的类型-即时的、完全的临摹,临时的、不完全的临摹,延迟模仿、选择性模仿。(4)认知学说,皮亚杰认为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语言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在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动作的发展与协调产生了逻辑,由此产生了语言。(5)相互作用论,强调内部经验和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环境。前语言的发展:是指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的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一)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妊娠中后期(58个月)、新生儿期(01个月)
7、、发音游戏期(23、4个月)、语音修正期(58、9个月)、学话萌芽期(912个月);(二)语音的前言语发展,单音节(04个月)、双音节(410个月)、多音节(1112个月)-不同音节的连续音,音调出现,近似说话但无意义、有意义语音(12-18个月);各国婴儿语音的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性。(三)前言语交流的发展,目的性、指代性、约定性。言语的发生:(一)第一批词的产生及其生态学分析,发生时间:1.1014个月间2.很强的场合约定性:只能指代很有限的某个特定情景下发生/出现的某一特定事物。(二)词语的获得与运用,主要体现在1.继续掌握一些场合限制性较强的词,2.已掌握的词开始去场合限制性,有初步的概
8、括性,(去场合限制性是婴儿真正的掌握词语。获得概念的重要途径)3.开始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指代性的词语。词语的获得与运用内在机制,巴雷特等人元素理论-婴儿期词语的获得与运用是通过两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而实现的,1.为每个词找到一个相匹配的标准原型,以此原型的表象所蕴含的内容作为该词的内涵,并与该词的语音等外在特征一起存入记忆系统。2.对所确立的原型分析,找出并确定其基本特征。此后,凡包含这些特征的事物都用该词表达。言语的发展:(一)双语句的生成及其机制,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中轴开放式联结、范畴对应式联结;(二)语法的获得(1)2030个月是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2)3岁时,基本掌握母语的语
9、法规则系统,(3)过度规则化/规则扩大化社会性气质气质:是婴儿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气质的类型: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容易性(40%)、困难性(10%)、迟缓性(15%),剩下的35%不属于任何类型;布雷泽尔顿的三类型说,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巴斯的活动特性说,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冲动性;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抑制型、非抑制型;传统的四类型说,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相对稳定性和在后天与环境作用下的可变性。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有效的预测,认知发展、情绪控制、行为调节。按照拟合优度模式进行教养,促进儿童成长。情
10、 绪最初的情绪反应:是遗传本能,与儿童生理需要的是否满足直接相关。情绪的发展特点:04周,反射性的微笑;5、6周起,社会性的微笑;34个月:出现愤怒、悲伤;68个月,依恋、陌生人焦虑 、分离焦虑(恐惧);1.5岁左右:羞愧、自豪、内疚、同情等社会性情感。情绪的社会化:社会性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5周4个月,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后,有选择,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陌生人焦虑,04个月,无;4个月左右,对陌生人的微笑减少;5、6个月,警惕、严肃;6、7个月,害怕;8个月,表现显著。影响陌生人焦虑的因素有,母亲表象是否形成、情境因素(父母是否在场、婴儿与父母的距离、环境的熟悉度、陌生人
11、的特点、陌生人与婴儿的距离)、婴儿应对情境的能力。分离焦虑,即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6、7个月时产生,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而同时发生。其表现是抗拒特定个体的离开,拒绝他人的替代。影响因素:婴儿的认知能力(提取记忆的能力、比较能力、预测能力)婴儿应付情境的能力和母婴分离的情景。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即在婴儿发展的特定时期发生的人际情绪的交流和他人情绪信息的利用,是在在一种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特定情绪交流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辨和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四个发展水平,无面部知觉(02个月)、不具备情绪理解的面部知觉(25个月)
12、、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个月)、在因果关系参照中运用表情信号(7-10个月)意义,提高婴儿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提供自我肯定的经验,促进亲子联系;把对情绪的识别作为参照物,理解情境,确定自己的反应;促进婴儿探索新异情境和事物,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发展智慧能力。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行为表现:寻求身体接触,视觉跟踪,接近成人,追随、叫喊、啼哭等。依恋的发展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到3个月)对所有人无差别的哭泣、微笑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辨认并偏爱所熟悉的人,微笑、发声;特定依恋期(6个月2岁)陌生人焦虑
13、、分离焦虑;目标调整的参与期(2岁以后)婴儿依恋类型:1.安全型依恋,约70%。母在,积极地探索环境;离开,明显地产生不安;返回,寻母。对陌生人反应积极。(积极依恋)。2.回避型依恋,约20%。母在对探索不感兴趣,分离也不忧伤;返回,常避免与母接触。对陌生人没有特别的警惕,但常回避和忽视。(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3.对抗型依恋,约10%。母在,非常的焦虑,不愿探索;离开,非常忧伤;返回,矛盾。(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影响因素:1.父母与婴儿的交往方式及其质量;2.有无依恋的机会:设施儿童;3.婴儿自身的气质、身体健康状况;4.文化背景的差异。缺乏正常依恋的后果:可能会导致儿童严重的心理障碍,影
14、响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同伴交往6个月开始出现真正的同伴社交行为:微笑、发音、打手势。同期交往发展阶段: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玩具、物品。2.简单交往阶段-社交指向行为-笑、说话、身体接触、给/拿玩具、较大的运动、玩类似的玩具;目的-引起同伴注意,建立联系。3.互补性交往阶段-持续时间更长,内容、形式更复杂(如游戏、互惠行为)。同伴交往阶段(社会技能角度)1.简单社交行为(所有的社会行为都已经出现,但许多行为都表现是单方面的,不会得到另一个婴儿的回应)2.社会性互相影响(社交行为引起了同伴的反应)3.同伴游戏(四个特征:主动加入、轮流替换、重复和灵活性)4.早期友谊(表现为同伴间出现亲近、共享、
15、积极情感交流和共同游戏、玩耍等,并且婴儿间出现偏爱,交往开始具有互选性)自我自我又叫自我意识包括自我知觉、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尊等概念。詹姆斯、米德等人认为自我由主体我(是作为认知者的自我,是在主体内、主观上构成的自我,主体我具有调整、控制、组织的功能,对客体我起支配作用)和客体我(是对主体作为客体存在的个体来认识的自我,是个体在与环境、他人之间的运作中产生的,是主体通过客观反映、客观评价而认识的自我)组成。自我认知的发展阶段:一、迪克逊根据婴儿的竞相反应划分为四个阶段,1.“妈妈”阶段(4个月左右),对妈妈的镜像感兴趣;2.“同伴”阶段,(4-6个月),把自己的镜像当作
16、同伴;3.“伴随行动”(7-12个月)阶段,随自己的镜像做出相同动作;3.“主体我”阶段(1岁时),对自己的镜像感兴趣。二、哈特划分为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为主体我的发展,后两个阶段为客体我的发展):(1)5-8个月,无自我认知,对镜像感兴趣;(2)9-12个月,初步的主体我;12-15个月,主体我明确发展;15-18个月,初步的客体我;18-24个月,明确的客体我。幼儿期(36、7岁)生理发展脑重与头围:脑重量继续增加了,大脑皮质结构日趋复杂化,脑电波的变化(“OTPF”路线)大脑皮质:皮质机能的发展兴奋和抑制的神经过程不断增强,且二者日趋平衡;兴奋过程增强;抑制机能:4岁起逐渐加强,可逐渐学
17、会调控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游戏理论1. 经典的传统理论:霍尔的“复演说”;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拉扎鲁斯的“娱乐放松说”; 彪勒的“机能快乐说”;愽伊千介克的成熟说2.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补偿论(弗洛伊德):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儿童的自我获得是在游戏中实现的。掌握论(艾里克森):游戏可以帮助自我对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进行协调和整合;游戏是一种自我的机能;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3. 皮亚杰的游戏理论:游戏是智力的范围,是同化的表现。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决定游戏方式:感知运动阶段,练习游戏;前运算阶段,象征性游戏;具体运算阶段,规则
18、游戏;主要功能通过同化来改变现实,以满足自我在情感方面的需要。4. 学习理论(桑代克):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种类1. 依目的分类: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建筑性游戏、表演游戏),教学游戏,活动性游戏2. 按皮亚杰认知发展水平分类:(1)练习性游戏:简单的重复运动,随年龄增长而减少;(2)象征性游戏(27岁)(35岁是高峰期)情景迁移:假想的情景,用真梳子假装梳头;物的替代(以物代物):把积木当馒头;角色扮演(以人代人):过家家,看病;(3)规则游戏(712岁):老鹰抓小鸡,棋牌类。特点:规则性、竞赛性。发展:3岁,有竞赛意识,重过程不重结果;4岁
19、,有强烈竞赛意识,重结果不重规则;5岁,开始重规则。功能:促进逻辑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发展。3. 按社会化程度分类:无所用心的游戏;旁观游戏;独自游戏;平行游戏:2人以上在同一空间,内容基本相同却无互动;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组织;合作性游戏:幼儿晚期开始出现,有领导,有组织,有分工,有明确的规则 发展1、从游戏的内容看,模拟现实和想像的能力: 婴儿末、幼儿初期:力图赋予动作以一定的意义;幼儿中期:反映成人的生产劳动、社会工作和社会关系;幼儿晚期:力求反映和揭示成人活动的社会意义 2、从游戏的形式看,认知水平:婴儿末期、幼儿初期:受物体或玩具的支配,有明显的主题和角色;幼儿中期:初步的计划性
20、,扮演角色;幼儿晚期:事先计划,规则 3、从游戏的创造性看:婴儿末期、幼儿初期:模仿或再现,独立性很差,求助于成人;幼儿中期:能构思、组织游戏,依靠成人来处理纠纷;幼儿晚期:更乐意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自己解决问题 4、从游戏的时间看:由短变长 5、从参加游戏的成员看:人数逐渐增多功能1. 游戏是儿童在社会生活中,满足自身身心发展需要而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儿童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2. 游戏是一种具有多种心理成分的综合性活动,具有虚构性、兴趣性、愉悦性和具体性。3. 游戏的功能是促进幼儿认知、情感、人格和行为的积极发展,使主体较好地适应现实、有目的地认识世界、能创造性地反映生活。 言 语发
21、 展一. 词汇的发展 1.词汇量的增加2.词类范围的扩大3.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4.积极词汇的增长:积极词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对词汇有所理解但不能正确运用,或者有时能说出词汇但却不怎么理解5.造词现象:他在说话,讲地下的话二. 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一)语法的掌握:1、句子的长度进一步增加2、句法结构的发展: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1、口头表达能力的顺序性、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而愈趋完善;顺序性发展最好,逻辑性较差。2、连贯性的表达能力的发展:从情境性言语到连贯性言语的过渡之中 认知 认知主要特点: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
22、意性初步发展记忆一. 记忆的发展:(一)容量:随年龄而增加,3岁3个左右,6岁6个左右 (二)发展特点 :以不随意的形象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初步发展;以机械性记忆为主,意义记忆逐步发展;自传式记忆:不精确二.记忆策略的形成:(1) 记忆策略的发展 美弗拉维尔等(Flavell, et al., 1966) 没有策略: 5岁以前;不能主动应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使用: 57岁;能主动自觉地采用策略: 10岁以后 (2) 记忆策略 复述:7岁,12岁聚类复述;组织(系统化):7、8岁,10、11岁三.元记忆的特点(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知: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4年
23、级;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9岁以后;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情:体验; 意:记忆监控 思维思维发展特点 1.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思维内容是具体的: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2. 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从对个别事物事物关系的理解;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语言的理解;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评价较复杂、深刻的评价; 从片面的由外部联系较全面的从内在上进行判断和推理,且逐步正确加深3. 言语的作用日益增强。数念基数:数的实际意义 序数:数的顺序 数的组成 方格等(2001):基数的发展序数,6岁趋于同步抽象逻辑性 杨玉英(1983) 的四步实验研究:1. 推理过程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4岁开始发展;5岁
24、大部分可以;6岁和7岁儿童全部可以 2. 推理过程可分为三种水平 3.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 56岁 个性与社会性自我意识 概 念定义个体对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价值观等的总的认识。1.是描述性的,不是评价性的。2.具有动机的功能,在人格中起整合作用特征非常具体,自己外部可观察到的特征(身体表征);开始能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心理表征)评价转折年龄: 3.54岁 1.依从成人开始有独立的评价(个别多方面的)2.外部行为表现内在品质评价3.已具备一定的道德性评价能力 4.无男女性别上的差异 体验4岁是转折年龄 生理性体验(愉快和愤怒)社会性体验(委屈、自尊和羞怯) 易变性、受暗示性控制45岁 自
25、我控制个体抑制某种有碍于目标实现的行为的过程。 自我调节在没有外部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和维持的积极的行为的过程。自我控制的训练:转移注意力延迟满足能力;自我暗示;积极鼓励、表扬;对工作难度的选择道德认知的发展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1.前道德阶段(24、5岁) :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2.道德的他律阶段(4、58、9岁)绝对主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正确错误实在论:依据行为的客观后果判断行为的好坏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3、道德的自律阶段(9岁
26、)自律: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支配道德相对论:规则是人制定的,可改变不只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和意图 赞成补偿性的惩罚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P229道德行为的发展亲 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1、类型:分享、合作、帮助、救助、安慰等。合作:人们通过在一起工作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助人:减轻他人痛苦或促进其工作的行为。分享、帮助、救助、安慰2、 理论:社会生物学的观点由遗传决定的,为保证物种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的内部机制;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超我的机制,亲子关系、认同;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而来的;认知发展论(皮亚杰); 社会
27、规范论(舒瓦茨)个体的行为受其行为规范的支配。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将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的规范的结果。3、 发展规律:婴儿期就出现,分享、助人;幼儿期随年龄增长而提高,612岁增长显著影响因素:认知因素: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能力:观点采择能力、对情境信息的识别;社会责任感/旁观者效应;个体亲社会的技能与知识;文化、父母的价值观与养育方式、大众传媒4、亲社会行为的训练:角色扮演训练;行为强化训练;自我概念训练;榜样示范攻击行为1、涵义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被受害者知觉到是不友好的、消极的;攻击者有意实施生理/心理的伤害2、类型:工具型攻击:攻击是一种手段或工具,用以达到伤害以外的目
28、的;敌意型攻击: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身体的攻击;语言的攻击。3、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本能驱使;生态学理论(习性学、洛伦茨)进化的结果;新行为主义(多拉德)挫折的结果;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结果;社会信息加工论(道奇)对社会交往信息的错误加工与解释4、发展: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身体攻击在4岁时顶点;对受到进攻的报复倾向,3岁时明显增加;侵犯形式随年龄而变化: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工具型攻击敌意型攻击性别差异:男孩 女孩影响因素:文化;父母养育方式、家庭氛围;大众传媒5、控制措施:改善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行为训练;认知训练;移情训练;发挥榜样的作用 性别 角色 发展一.性
29、别概念的发展: 性别认同 :2岁开始,3岁稳固 性别稳定性: 34岁 性别恒常性:6、7岁 多依赖人物的服饰和活动特点来判断 二.性别角色观: 行为心理特征 3岁时具备相当多相关知识 5岁,开始从心理意义上理解 随年龄增长,逐渐深刻、灵活三.性别化行为模式: 对玩具、游戏和同伴的选择 性别角色刻板化 ,5岁四.性别化的理论:社会生物学理论:天性关键期教育;精神分析理论:认同;性别图式理论:儿童会建构一种自我性别图式,根据它评价信息、环境刺激对自己是否合适。 社会学习理论:直接训练与观察学习而来;认知理论:信赖于认知的发展;整合理论儿童期(6、713岁)一般特征心理处于快速、协调发展时期,小学阶
30、段是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好时机。思维的发展基本特点1. 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方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 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1011岁);3. 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4. 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基本过程发展概括能力:经历三个阶段,即依次为: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比较能力:随着年龄的发展和年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分类能力:P276解决问题能力:P276概念1. 逐步深刻化:阶段性特征2. 逐步丰富化:主动,更新的过程3. 逐步系统化:出现组合分析的结构,即格的结构推理
31、1. 直接推理:有效策略2. 间接推理:抽象思维在全面地发展着,并逐渐成为他们思维的主要形式3. 影响因素:知识经验的增长,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指导品质特点1. 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2. 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稳步发展个性与社会性自我意识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13年级,12级的上升幅度最大;35年级处于平稳阶段;56年级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较具体的外部特征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高年级开始用心理词汇来描述,仍以具体形式来看待自己,绝对化;内容的社会性随年级升高而增多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顺从别人的评价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较笼统的评价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
32、稳定性;已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 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愉快感和愤怒感发展较早,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发展较晚;随着儿童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情绪体验也逐步深刻社会性认知角色采择技能:P292发展阶段:P293对社会关系的认识:P294 人际 关系1. 亲子关系:交往时间减少;处理的问题类型变化;冲突数量减少,控制力量变化2. 同伴关系:赛尔曼提出的友谊发展阶段P298;影响因素3. 师生关系:亲密性,反应性,冲突性 品 德1.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协调性;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占有显著地位2. 道德动机的发展:
33、由服从向独立发展;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但仍带有具体形象性;逐步产生道德动机的斗争,但激烈冲突较少3. 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道德认识的特点:道德观念,道德判断;道德情感的特点;道德行为特点:全社会,攻击行为,道德意志行为,道德行为习惯青少年期(111518岁)一般特征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过渡性 :青春期的开始、高级思维能力的出现和向新的社会角色的过渡 生理发展外形的变化:(1)身高 :生长加速期:女生9岁左右、男生11岁左右(2)体重 (3)第二性征的出现 生理机能的增强:(1)心脏机能的增强(2)肺的发育(3)肌肉力量的增强 (4)大脑的发育:质的方面,脑
34、电波、髓鞘化已经完成、内抑制机能逐步发育成熟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身体的变化,是他们产生成人感,社会角色的转变;对异性的渴望,但又受压抑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成熟性主要表现在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幼稚性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不平衡性: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要敢与怯弱;高傲与自卑;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思维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的 地位少年期(主要是初中生)经验型 青年初期(主要是高中生)理论型1. 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1)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2)思维具有预计性: (3)思维的形式化(4)
35、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的明显化: (5)思维能跳出旧框框2. 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是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地位(1)抽象与具体获得较高的统一(2)辩证思维获得明显的发展 3.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期和成熟期 (1)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2)高一到高二是逻辑抽象思维趋于成熟的时期:各种思维成分、个体差异水平、可塑性小 思维品质的矛盾表现: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看问题容易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 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1)两性思维差异发展的年龄特征:形式逻辑思维发展水平较之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的性别差异明显;性别差异并不显示思维发展上的男优女劣或女优男劣,而是
36、各有其发展特色;在形式逻辑思维的推理能力上,男生呈两极型;女生较均衡。(2)男女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总体上的平衡性与发展特色上的不平衡性的统一:思维能力诸因素上;思维类型上;思维发展的速度 个性与社会性个性特点:其一是不平衡性;其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自我意识自我意识:(1)独立意识的发展;(2)成分的分化;(3)强烈地关心自己个性的成长;(4)自我评价的成熟;(5)有较强的自尊心;(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自我概念特点:1.自我概念更加抽象 2.自我概念更加具有整合性和组织性 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2.认识水平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4.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自我评价1.
37、独立性随年级,初二后较稳定 2. 抽象性,高二 3. 原则性和批判性 ,初三 4. 稳定性 自我体验1.成人感 2.自尊感 (1)青少年自尊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2)差异性:不同个体间、同一个体在不同维度间:身体自尊是其整体自尊的最重要的预测指标,其次是同伴关系的自尊;学业能力、运动能力或道德品行等方面的自尊是相对次要的预测指标;身体自尊对女青少年的影响要大于对男青少年的影响. (3)影响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因素主体因素:外表吸引力;性别;自我知觉的不一致:现实自我vs理想自我 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其水平和发展速度;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学校因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业成就 3.从闭锁性到自卑
38、感 :高中时期 自我控制1、基本动因:自我需要和自我教育 2、年级差异: 外部的力量初二内部自立控制力量 3.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差别:稳定性和持久性 自我同一性1.艾里克森:概念-指个体心理或人格成熟的一种状态和标志,即个体对当前自我、身体特点、社会期待、过去经验、现实环境和未来理想等六个层面的统合感,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格结构。同一性具有个体统合感、连续感和独立感的内涵。(1)自我同一性是个体主观体验到的一种感觉。(2)心力内投、自居作用和同一性是自我成长的步骤(3)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世代问题(4)同一性是意识的也是无意识的(5)强调个体和社会间的相互作用对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作用自我同一性的功能
39、:为个体的过去、现在和预期的将来提供主观的连续性;为个体与父母、同伴群体的认同提供心理机制;为组织和整合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框架或结构,促进行为的跨情境的一致性;帮助个体防止突然的不连续感体验;为社会比较提供基础;为个体的生活提供方向感2.玛西亚(James Marcia,1966,1993):自我同一性状态(从自我层面研究)同一性探索(exploration)指一种积极寻找自我信息的行动。具体来说,指个体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时,能获得关于自身和周围环境中的信息的一种问题解决行为。同一性承诺/投入(commitment)指个体所持有的关于自我的强烈信念系统,它与个体的一系列特定的目标、价值和信念相
40、一致。3、发展趋势青春期早期(1114岁):“同一性涣散”中期(1517岁): “义务延缓偿付期” 。性别同一性、道德观、价值观的发展晚期(1822岁):成功获得同一性4.差异原因:下列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生理成熟,心理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家庭:教养方式、交流方式、亲子关系,同伴,学校:教师、学校性质、课程设置,工作环境;情绪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一)特征: 1外部情绪的两极性 :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2.内心表现的两极性 3.意志的两极性 4.人际关际的两极性 5.容易移情(二)产生的原因:需要日益增长,对需要的合理性的认识水平高的主
41、观状态与社会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与个体的生理成熟程度有关 心理性断乳与反抗行为:表现时机:心理性断乳受到阻碍;青少年的自主性被忽视,感受到妨碍;人格展示受到阻碍;当成人强逼其接受某些观点时,他们拒绝盲目接受反抗方式: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的迁移性 心态的不平衡性从情感不平衡向情感稳定发展: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克制和忍耐冲动的情绪;情绪反应的强烈程序逐渐降低;情绪的波动性减少;情绪的稳定性也增强 逐步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情绪的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出现不一致性 道德发展科尔伯格从认知角度提出道德推理发展的系统理论,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即前习俗水
42、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道德发展的阶段具有四个特征,即结构的差异性、不变的顺序性、结构的整体性、层级的整合性。不同文化群体的道德批判发展趋势是一致的,10岁以前前习俗水平为主,到16岁时习俗水平占优势。 P354青少年期道德推理的发展趋势是从前习俗思维向更为习俗化的推力水平转变。人际同伴关系: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的日益重要;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与成人的关系:情感上,行为上,观点上的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成年早期(182535岁)认知智力智力:指成功解决某种问题(或完成任务)所表现出的良好适应性的个体心理特征。沙伊提出成人智力适应理论:P378,P416一般认
43、知能力:(1).观察力:具有主动性、多维性及持久性;(2)记忆力:达到高峰期,其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而且记忆容量也很大;(3).想象力:想象中的合理成分及创造性成分明显增加,想象更具实际功能。元认知能力:佛拉维尔提出 P381思维成年早期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发展的第五阶段:1. 里格(k.Riegel)的辩证运算:矛盾是思维发展的源泉。2. 拉博维维夫的成人思维实用性:专门性,具体实用性,保护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3. 阿琳的问题发现能力:(1)认知能力结构:角色扮演和加工过程(2)认知发展的基本任务:问题解决问题发现 4. 科布洛维茨的一般系统阶段和统一阶段 (1) 一般
44、系统阶段:影响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因果关系是环形的、封闭的 (2) 统一阶段 5. 佩里的思维阶段划分 两重性、多重性、相对性和约定性 6. 辛诺特的相对性后形式运算 利用相对思维方式处理现实问题 7. 克雷马尔(Kremer, 1989):对认识相对性的意识;接受矛盾;在辩证的整体内整合。自我自我意识特点:自我概念开始具备复杂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结构;自我评价更加独立,独特,更趋向于稳定;自我体验内容更加丰富,内心体验更加深刻,更加敏感。影响因素:(1).自我意识的发展;(2).生活中积累的经验;(3).来自社会及他人的评价;(4).独立意识的发展;(5).社会及家庭地位及身份变化自我同一性心理延缓偿付期:由于确立自我同一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青年可以一时合法的延缓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社会性依恋成人依恋理论的发展Main和Kaplan等人提出假设:成人对其早期依恋经验的回顾,以及这些早期经验对于当前心理和社会功能影响的评价,会成为一种与依恋相关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state of mind)。Bowlby(1982)认为个体在童年时代与其照看者之间交互作用过程中会形成“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依恋行为系统伴随人一生的机制。Hazan和Shaver(19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