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5 ,大小:314.50KB ,
资源ID:1150292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wodocx.com/d-11502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发送邮件至262216212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1、浙江省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专题四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二一一年十二月目 录一、序言- 1 -二、“十一五”发展回顾- 3 -(一)取得成绩- 3 -(二)发展阶段- 6 -(三)存在问题- 6 -三、“十二五”形势和需求- 8 -(一)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需要系统间的协同共享- 8 -(二)科学的行业监管需要准确把握市场运行趋势- 9 -(三)快捷的客运体系需要更优质的出行信息服务- 9 -(四)城市交通运输组织需要更高的公交运行效率- 10 -(五)高效的物流体系需要优化完善运行组织模式- 10 -(六)规范的汽车后市场需要创新服务和监管模式- 11 -(七)社会公

2、共安全需要加强应急保障能力的建设- 11 -(八)深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 12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基本原则- 13 -(三)发展目标- 15 -基础保障支撑能力- 15 -信息协同共享能力- 15 -行业综合管理能力- 16 -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16 -城市交通组织能力- 16 -行业信息引导能力- 17 -五、主要任务- 18 -(一)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8 -1、行业数据中心- 18 -2、数字高速公路- 19 -(二)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化应用- 19 -1、行业监管平台- 20 -2、应急指挥平台- 2

3、1 -3、决策分析平台- 21 -(三)整合和强化公共信息服务- 22 -1、客流电子枢纽- 22 -2、物流电子枢纽- 23 -3、政务电子枢纽- 24 -(四)加强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 25 -1、标准规范体系- 25 -2、信息安全体系- 25 -3、建设运营体系- 25 -(五)探索前瞻技术引进和应用- 25 -1、物联网应用- 25 -2、云计算应用- 26 -3、3G/4G网络应用- 26 -(六)引领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 26 -1、推进企业信息化与行业管理信息化的对接和共享- 26 -2、鼓励企业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 27 -3、引导企业整合信息资源提供丰富的定

4、制信息服务- 27 -六、措施建议- 28 -(一)完善信息化发展管理体制- 28 -(二)创新信息化发展工作机制- 29 -(三)营造良好的信息运营环境- 30 -(四)开展信息化项目效益评估- 31 -(五)注重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 31 -(六)引导推动行业信息化发展- 31 - 27 -一、序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实现工业化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是把握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是道路运输行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立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需求,必须深入实施建设创新型行业的发展战略,努力提高行业自主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充

5、分发挥信息科技在促进行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十二五”是浙江省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加快推进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道路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既是贯彻落实浙江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运输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科学谋划总体框架,扎实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对于“十二五”期间加快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运输市场监管能力、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根据交通运输部于2009年组织开展的新时期道路运输业发展大调

6、研专题九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调研的研究成果,结合部、省有关“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需求,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其作为浙江省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指导“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的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工作。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本规划的实施年限为2011年至2015年。二、“十一五”发展回顾(一)取得成绩“十一五”期间,浙江省进一步加

7、大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快信息技术在行业内的融合与应用,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初步形成了以运政信息系统和96520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代表的管理、服务两大平台,所开发推广的各应用系统功能在发展中不断拓展完善并有效渗透到各个子行业。借助信息化建设和推广,行业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力度不断加大,共享范围不断扩展,浙江省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总体发展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和其他省(市)行业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1对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形成普遍共识“十一五”期间,随着IT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客运、货运、维修

8、、驾培、执法、安全等业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化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规范业务操作、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作用充分显现,各级管理部门已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形成了普遍共识。2支撑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完善一是通信网络方面,“十一五”期间我省进一步优化完善了“省市县”三级通信专网,将网络逐步延伸到客运站、物流企业、检测站、驾驶培训学校等;充分应用3G技术,开展了移动办公、现场执法、动态监控等应用。二是基础设施方面,各级运管部门加大基础投入,相继投入九千余万元用于各类硬件设备的添置和更新,省局和各市处(局)均按照规范标准扩(改

9、)建了中心机房,为顺利推进应用系统从三层分布式向两层集中式部署转变提供了基础保障,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三是组织制度方面,各地根据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制订了相应的管理措施,落实或强化了信息化职能部门,加强了专业人员的配备和资金投入。3行业管理相关应用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面实现了网上公文流转、远程文件传输、档案联机管理等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运政信息系统实现了客运、货运、维修、驾培、站场、班线、从业人员的行政许可、年审年检、证照打印以及行政处罚等功能,提高了管理效率。据初步统计,使用升级改版后的运政信息系统,车辆年审周期由以往的30天缩短到

10、10天,企业开业许可办理由原先的10-15天减少到3-5天。此外,行业综合培训考试系统、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出租汽车考核管理系统等的开发推广进一步推进了运政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4面向公众的运输信息服务得到重视和加强浙江省道路运输公众信息服务网()充分整合全省道路运输服务信息,提供了政策法规、许可受理、投诉举报、业户车辆及从业人员查询、信用信息等服务内容;全省绝大部分市处(局)均建立了单位网站,在实现政务公开的同时提供了各具地方特色的信息服务。96520语音服务系统在温州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其它地市顺利得到推广应用,在规范服务、提高效率的同时树立了道路运输96520服务热线新形象,96520服务品

11、牌被评为“2008年度浙江省政风建设十大新事”第一名。此外,由省运管局牵头开展的道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已实现全省115个二级以上客运站的联网和数据采集,以及十一个地级市近30家主要客运站的联网售票和出行服务功能,较好地满足了公众日常出行尤其是客流高峰期的购票需求。5企业通过信息化应用增强竞争力初现成效在行业管理部门的推动和引导下,运输企业也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如:全省驾驶员培训机构已全部运用IC卡、指纹识别技术进行培训管理;全省一级客运站已实现基于电子商务的网上售票;普通运输、小件快运等物流通用软件的推广范围逐渐扩大。总体上,运输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在引导中不断提高,

12、企业从中得到的切实效益也进一步激发了其投入和使用信息化的主观能动性。6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得到肯定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多方共建、多层共建、多省共建、多国共建的建设模式取得巨大成效。一是由浙江省牵头,先后与二十多个省(市、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签订了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共建协议;二是与交通运输部开展全面合作,平台借助部省共建试点示范项目一跃成为国家级平台;三是平台代表中方与日韩平台构建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进而跃升为国际性平台。平台在建设中坚持“标准是基础”,努力促使平台数据及交换标准发展成为区域、全国乃至国际的通用标准规范。截止2010年底,平台已与宁波电子口岸、义乌物流网等6

13、个外部系统对接,日交换数据最高达10.5万条。(二)发展阶段虽然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已处于国内同行领先地位,但整体上信息交换共享还不充分,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尤其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存在明显的“信息鸿沟”。参考学术界的普遍定义,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发展尚处于六个阶段中的“数据管理阶段”前期。如何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变革,对数据资源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实现系统内整合和系统间耦合,并全方位保障信息安全,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焦点和工作重心。(三)存在问题当前,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与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行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发展战略、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和社

14、会公众出行需求等方面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投入和运维缺乏长效机制。长期以来,全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主要依靠省运管局专项投入,地市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保障各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不完善,运营维护模式单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化程度不高,除公共服务外的商业化运作反哺项目运营维护的能力有待创新。(2)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目前仍未建立科学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来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和维护。数据标准、应用标准、流程规范、操作规范、应用支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信息编码标准等的缺失使得信息系统无法实现效能的最大化。对于已有的

15、极少数标准规范,也缺少配套的执行管理办法使之落地。(3)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信息化建设还未真正做到从业务需求中来、回到业务应用中去的发展闭环,在管理机制上需求方和建设方混淆的问题比较突出,使得各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贡献不能有效发挥;全省尚未建立健全一整套的信息化工程预算、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缺乏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4)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信息化建设中积累的大量信息资源都积淀在各级管理部门,处于分散、孤立、沉睡的状态,亟待加以整理利用。由于原有系统建设时强调的是各自业务需求,对信息资源的关联和综合运用考虑较少,导致各个业务系统间协同能力弱,信息平台整体上对

16、海量数据的挖掘深度不足,既不能为行业监管和决策分析提供支撑和保障,也不能提供优质的公众信息服务。(5)地区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全省地区间由于经济实力和认识程度上的差异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建设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实际限制,部分地市运管部门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软硬件投入难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不足;省局的信息化试点项目往往落实在基础较好、人才集聚的典型城市,虽然带动了这些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但客观上也进一步拉大了这些地区与其它地区间的差距。(6)引领推动行业信息化的能力较弱。全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行业管理部门推动,相关企业应用

17、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与管理部门协调同步发展信息化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大部分还停留在按照要求配合完成应用工作的层面,发展较为被动。三、“十二五”形势和需求“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条件和动力将发生深刻变化,全省正处于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和从工业型经济逐步过渡到服务型经济的转型阶段,形势要求道路运输业必须抓住机遇全面推进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道路运输业要做好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行业发展模式,提高市场监管能力,提高运行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以信息技术促进道路运输和其他各种运输方式

18、的有效衔接,推动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一)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需要系统间的协同共享综合运输是“十二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提出的要求,也是交通运输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建立综合运输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整合优势和组合效率,使各种运输方式协作配合、有机结合、联结贯通。道路运输必须从全局角度出发,主动加强和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尤其注重与铁路、民航班次的全面对接,实现“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这就要求道路运输不仅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实现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物理连接;更重要的是要以信息化为手段,通过信息系统对接,促使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业务的协

19、同,实现信息在各种运输方式间的顺畅流动,最终推动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二)科学的行业监管需要准确把握市场运行趋势“十二五”期间,政府对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各行业主管部门更加及时准确地把握行业经济运行走势。道路运输行业既是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又是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容易受到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这要求行业管理部门能够快速判断、准确分析、科学决策,其中的关键之一是必须加强行业运行信息的监测、采集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面对日益膨胀的道路运输行业运行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时采集、存储、开发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深化数

20、据价值的挖掘,及时、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实现新时期道路运输行业的精准、动态管理和科学决策,改变以往管理决策中的定性和经验性分析,进而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行业管理的规范化与集约化水平,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三)快捷的客运体系需要更优质的出行信息服务“十二五”期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将全面进入机动化社会,出行节奏进一步加快,出行规模进一步增长,百姓对出行的品质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由原来的“走得了”转变为“走得好”。因此,道路客运服务必须与不断提升的生活品质要求相适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建立快捷的客运体系。快捷的客运体系包括完善的线路网络和优质的

21、信息服务,班线客运、旅游客运、包车租赁和自驾车出行等不同运输方式的爆发式增长,对出行信息服务将提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必须充分利用网站、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等方式,提供公交出租、客运班次、实时票务、气象路况、维修救援以及与铁路、民航等其他运输方式间的换乘等出行相关服务信息,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四)城市交通运输组织需要更高的公交运行效率随着城市扩张、人口集聚和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压力愈来愈大,交通拥堵问题愈显突出,通行耗费时间愈来愈长,成为民众普遍关心的热点,也是摆在政府面前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必须全力推进“公交优先战略”,走以公共交通为引导的城市交

22、通发展之路。要通过发展方便快捷的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系统,提高现有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加大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力度,合理引导出行方式选择,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加快建设先进的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系统,解决出租汽车“扫马路”和“打的难”并存的矛盾。(五)高效的物流体系需要优化完善运行组织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是物流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客观要求,是对物流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对资源快速整合,并使物流、商流和资金流最优集成的重要途径。国外以企业为主导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迅猛,已成为物流效益提升的重要手段,我国的物流信息化水平相比较已远远落后。道路运输作为物

23、流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物流信息化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十二五”期间,浙江省要在“十一五”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继续加快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示范和应用,积极为运输企业、营运车辆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物流信息服务,进一步促进物流基础信息网络的搭建和信用体系的建设,加强无线射频技术、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发挥信息化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实现物流链各个环节和各业务系统之间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全方位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六)规范的汽车后市场需要创新服务和监管模式汽车后市场是汽车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浙江省汽车产业强势增长,增幅超过20%,为汽车后市

24、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配件真假难辨、维修质量难以保证、服务价格供方主导、农村维修网点稀少等。要解决目前汽车后市场存在的问题,就应积极探索建设汽车后市场服务及监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服务和监管模式,提升企业服务水平,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汽车后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使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实体经营的系统化、网络化和现代化发展,增强该领域的活力。(七)社会公共安全需要加强应急保障能力的建设近些年来,雨雪冰冻、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SARS等流行性传染病、恐怖事件等各类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道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目前,我省的道路运输安全监管

25、和应急保障体系仍不完善, 运输车辆组织和道路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浙江省道路运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要求道路运输行业充分利用GIS、卫星定位、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加强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各类信息的监测,强化对运输过程和重点场站的安全管理;统计分析道路运输事故类型和成因,确定安全监管重点,科学制定应急保障预案;合理布局应急集结地和维修点,加强道路运输应急队伍和车辆的日常管理、车辆调度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协作;进一步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八)深化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十七大明确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

26、的突出位置”。客观上,资源利用的有限性、环境保护的紧迫性,都为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十二五”期间,道路运输作为传统的高能耗行业,将承担更多的节能减排责任,尤其在单位运输能耗、“五废”回收、“两废”控制和甩挂运输等多方面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因此,道路运输行业需要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途径,通过应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行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生态运输、智能运输,降低行业运行的能耗和物耗水平;通过加快推广甩挂运输试点工作,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和运输效率;通过建立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促进行业发展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最终达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道路运

27、输可持续和谐发展,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不竭动力。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行业“一转三创”为主线,按照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运输业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管理与服务两大主题,运用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加强道路运输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协调体系研究,通过信息资源“大整合”和重点项目“大推进”来构建运输信息“大平台”,打造道路运输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以信息化推进行业现代化,促进产业升级,带动道路运输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统筹协调、资源共享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分步推进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避免各自为政、盲

28、目投资、重复建设;各级行业管理部门明确角色定位,根据业务领域专长选择典型项目示范建设,成功后推广应用,促进道路运输省、市两级管理部门协同努力、协调发展;对流程和数据进行综合梳理,充分整合基础设施、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数据的有效交换,解决信息孤岛,促进资源的共享共用。需求导向、注重实效以行业发展中各方需求为导向,注重实效,解决实际问题,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衡量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准,不搞没有效益的信息化。根据综合运输体系在建立和发展中各阶段的需求和特点,确定建设目标和内容,全面发展、重点突破、有序推进;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聚焦各阶段重点问题,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在实施中结合

29、实际、注重实效,不断审视、及时调整,增强实施及应用效果。统一标准、夯实基础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保证系统的标准性、规范性、开放性和实用性;正确处理已建系统和拟建系统的标准统一问题,制定统一的系统规范和接口标准,满足功能扩展需求,确保信息共享。注重基础设施、基础信息平台和基础应用系统建设,注重基础数据信息的积累、存储、整合和利用,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省局主导、省市共建改进传统建设模式,在统一的总体架构下,以省局为主导,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目标和服务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按照顶层设计的思想引导信息化应用的优化重组,构建全省道路运输的信息化建设和运维体系。由省局主导整体设计和共享基础平台建设,

30、各市运管处(局)负责试点和实施,形成全省各级单位协同建设的实施布局。面向行业、开放创新坚持开放创新,扩大交流合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创新建设模式。强化信息化建设中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地位,调动社会各方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建设、运营、筹资和管理。创新体制和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提高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激活信息化发展动力。以民为本、服务发展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便民利民为宗旨,把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需求和道路运输发展的全局上,增强道路运输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功能,着力于丰富实用、经济便捷的综合运输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使道

31、路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三)发展目标契合浙江省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对道路运输发展的要求,与行业转型升级和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背景相适应,“十二五”期间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应用新一代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完善符合智能运输要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促进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应用协同;构建行业管理与公众服务两大平台,提高道路运输的行业监管、安全应急、宏观决策、公共服务和行业信息化引导能力;打造客流、物流、政务三个“电子枢纽”;在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以及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生态运输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初步实现智慧化的监管、智力化的决策和智能化的运输。具体目标是:加强“六大

32、”能力建设。基础保障支撑能力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换、整合与共享;通过落实规范标准,提高信息资源管控能力和数据质量;通过创新建设和运维机制,完善道路运输信息化发展模式;通过建立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完善道路运输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建设运营保障体系。信息协同共享能力以基础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跨部门协同应用为驱动力,以信息化项目为抓手,推动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共享,进而深化跨部门的协同应用,逐步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采集集约化、信息标准化、记录规范化和共享普遍化,全面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深化业务协同。 运政信息系统各类数据经全面清理后,100%移植到数据中心数据平台上;部省、省市联网考核指标的

33、数据准确率达到98%。行业综合管理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信息平台,使运政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提升监管效能、提高服务水平所能起到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加信息化在行业应用中的深度和广度,促进行业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 危险品运输车辆、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旅游包车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达到100%。公共信息服务能力面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大服务对象,围绕公众出行、物流、汽车后市场、办事审批等服务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实现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途径便捷化、服务群体多层化,全面普及道路运输信息的全民服务,实现道路运输信息跨区域、跨行业的综合应用。 全省85%的客运班次信息

34、网上可查;全省十一个地市的市本级建成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推出20套物流通用软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与30个物流服务平台和50个外部重要系统的联网。城市交通组织能力配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改善路网设施服务水平、实行精细化管理,充分运用经济调节方式,加强科技手段应用,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组织能力,引导市民出行方式转变,缓解市区道路交通拥堵。 建设先进的公交服务信息系统,采集、发布50%以上市、县的公交信息,准确率达到90%;市民公交出行率达到20%。 市民出租汽车电召出行比例提高20%。行业信息引导能力引导促使企业从被动接受信息化应用转变为主动投入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业加大信息化和新技术应用

35、的投入,在生产、服务、管理和安全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保障;推动企业利用信息化所积累的信息资源开展增值服务。使企业在创新、创造、创建中实现转型和升级,提高道路运输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省内10辆车以上企业和物流园区的物流通用软件、推荐软件的应用率达到70%。五、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以“转变道路运输发展方式、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提升政府行业管理和公众服务能力、提高企业运营组织水平和运作效率为出发点,深化信息化在各业务领域的应用。“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可概况为:“完善两大基础设施、深化三大行业管理平台、建设三大公共服务枢纽、完

36、善三大保障体系、探索三项前沿技术应用和强化行业信息化引导能力”。信息化总体框架如图5-1所示。图5-1 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总体框架(一)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行业数据中心行业数据中心是道路运输行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基础数据的承载平台和虚拟化的计算服务平台。其承担着全省道路运输信息资源的存贮、交换以及数据标准定义、处理的功能,为行业各类信息要素(业户、车辆、人员、站场、班线等)建立起统一的用户视图,在实现省、市间数据、流程协同、共享和有效集成的同时,承担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交换功能。“十二五”期间要初步形成以省市两级数据中心为主体的数据交换、应用和展现环境,建立基于道路运输

37、市场运行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数据应用展示门户,在此基础上开展以数据集成、数据治理为重点的二期项目建设。采用主数据管理与数据访问服务结合的模式,识别道路运输全域范围内的主数据,包装成服务的形式,供各类业务系统调用。数据集成后,已有系统可以通过主数据库实现数据同步与标准化,新建系统可以通过调用主数据提供的服务来访问主数据。2、数字高速公路加快数字高速公路建设,实现构建连通各级运管机构、重要运输企业、客货运站场和重点车辆的通信网络以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传感网络。优化完善基础传送网,积极引进和利用IPv6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建成各区域、各类信息网络互联互通的骨干信息传输网;重点推进RFID无线射频技术等

38、物联网技术与传统传感技术结合,对传感网进行升级,形成便捷、高效的网络服务环境。(二)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化应用以顶层设计的思想引导道路运输信息化应用的优化重组,建设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平台、指挥中心为中枢神经、资源整合为业务要求的“三位一体”的行业综合管理体系,提供行业监管、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等功能,作为实现行业管理的基础支撑。1、行业监管平台优化完善运政信息系统功能,加快对人、车、户、线等资源的管理,强化业务数据和业务过程的真实性,初步实现各种监管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深化行业信用管理,提高对运输市场的治理能力。重点运输场站视频系统:通过在运输场站重点位置安装或整合视频监控设备,确保管理部门在突发情况下

39、可及时调取现场视频信息,为应急疏运提供依据。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利用卫星定位、GIS和无线通信等技术,接入“两客一危”车辆等的全程、实时卫星定位信息;督促运输企业加强对车辆和司乘人员的动态监控和安全源头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联网联控系统运营的长效机制。移动式指挥调度和稽查系统:利用3G等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建立具备实时数据查询、车辆验审、单车考核、现场取证、集群呼叫、行政处罚、人员定位和指挥调度等应用功能的移动式指挥调度和稽查系统,提高现场处理能力,推进运政执法的移动化、规范化和实时化。机动车驾驶培训管理系统:加快管理部门和驾培机构的信息联网进度,推进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开展从报名

40、、学驾到考证等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实现驾驶培训动态管理,促进培训服务规范化。信用管理及资质认证系统:在已有企业信用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出租车、汽车维修、驾驶培训等信用管理系统;构筑省、市两级信用数据库,为各类应用系统和社会公众提供权威、有效的信用查询和资质认证服务;以IC卡道路运输电子证件的推广、应用为切入点,实现异地执法信息交换与共享,建立道路运输资质认证数据库,为其他应用系统提供身份认证支撑服务。2、应急指挥平台“十二五”期间全省将建立统一管理、多网联动、快速响应、处理有效的应急指挥中心,完善跨区域的运输应急处置协作与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提高行业应急处理能

41、力。应急处置与指挥系统:依托行业数据中心的支撑和先进的有线、无线网络,引入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移动稽查等系统的相关功能模块,开展综合检测站联网和信息上传,整合接入行业的各种视频监控资源和动态运行数据,维护和实时掌控车辆、人员、物资、预案等应急资源,形成统一的运行监测、指挥调度和信息发布服务平台,建立省市两级联动的道路运输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3、决策分析平台在信息资源平台建设、完善和融合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各类社会经济信息,建设省市两级道路运输行业综合运行分析系统,提高现有数据资源的利用深度和使用效率,促使行业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把握宏观经济和行业的运行发展态势

42、。要采取多种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和展现形式,实现各类道路运输行业数据资源的数据综合查询、主题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全面掌控道路运输行业的运行态势,为客货运输需求结构分析、市场结构调整、运力投放调控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特征等运行状况分析和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三)整合和强化公共信息服务积极推动客流、物流、综合和政务四大有示范性带动作用的综合性、智能化的信息枢纽建设,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1、客流电子枢纽“十二五”期间全省将逐步打造集道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客运服务系统、综合客运枢纽信息引导系统和公众出行信息发布系统“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公众出行信息

43、服务枢纽,实现出行信息一网可查,出租汽车一网可约,客运车票一网可购,公交月卡一网可充,实现出行一网行。道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系统运营团队,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道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推出班次信息查询、网上售票、电话订票和代理点售票等服务,在超市、银行、便利店等部署自助售票、取票终端,实现电子客票、电子条码检票和改签换乘等多种服务功能。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出租汽车电召中心和运营管理中心,推行定时定点的出租汽车随叫随到服务,改变现有的出租汽车“扫马路”模式,实现运行状况动态监控和服务跟踪,提升出租汽车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旅游客运信息服务系统:打造车辆租赁虚拟平台,实现旅游企业和旅游客运企

44、业的车辆租赁供需匹配、旅游客运车辆管理、租赁企业诚信档案共享以及电子结算等功能。综合客运枢纽信息引导系统:实现综合客运枢纽站内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实时掌握客运枢纽运营的动态数据,重点加强旅客站内流动的信息诱导和服务,以及换乘信息的发布、查询和交换等功能。公交出行信息服务系统:采集公交班线、时刻等基础数据,以网页、短信、服务接口等多种方式发布,与外部出行服务系统对接,提供精确公交信息,提高准点率、方便换乘,促进综合运输体系构建。2、物流电子枢纽打造“交换是核心,标准是基础,应用是关键,综合是方向,建设是要务,创新是生命”的物流电子枢纽,建设由“1+3N”组成的系统,即1个系统管理中心、若干个物流

45、通用软件、若干个物流公共应用中心、与若干个重要物流平台及相关信息系统联网。系统管理中心:物流电子枢纽的核心,实现中心目录服务、行业管理信息发布、标准和代码管理、行业统计和分析等功能。物流通用软件: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流业务,开发各种物流标准业务通用软件,包括小件快运、普通运输、物流基地、集装箱、仓储、货代、堆场等,内嵌与系统管理中心或公共应用中心的接口。公共应用中心:在通用软件推广和联网的基础上,提供区域或行业的基本物流信息服务和增值服务,主要包括数据交换和转换中心、公共信息发布和统计中心、物流企业信用和行业监管中心、货物状态跟踪中心、运输交易中心等。重要物流平台及相关信息系统联网:与第四方物流企

46、业信息服务平台、重要供应商ERP系统、电子口岸等公共服务平台、其他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港口及船务公司物流系统、主流GPS运营商等联网。进一步做好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管理和推广,提升物流行业信息化、标准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开展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的试点工作,逐步实现中日韩三国货运“无缝”衔接,形成便捷、通畅、高效的物流共享体系。探索与电子商务进行对接的有效机制。3、政务电子枢纽道路运输96520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进一步整合集语音、网站、短信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96520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规范投诉、咨询和信息发布等业务工作流程,加强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管

47、理等系统的对接,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牌,使之成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站式”载体。办公自动化系统:升级和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构建电子政务,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运政网上许可系统:以推广应用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立项审批网上办理系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许可网上电子申报、审批,推进无纸化行政许可,实现行政许可结果等相关运政信息网上查询,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政务管理信息化服务。汽车后市场服务管理系统:在完善汽车后服务市场法规体系及行业监管体系的基础上,采集市场运行数据,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分步建设机动车维修救援、废旧资源回收利用、机动车配件质量追溯、机动车检测服务信息系统等子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形成集维修救援信息接入反馈、紧急救援调度、维修救援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考评、配件追溯、车辆保险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于一体的汽车消费服务整体应用平台。(四)加强信息化保障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在遵循信息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广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法和标准,为促进管理、业务与技术融合提供有力支撑。1、标准规范体系要参照国家相关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地方性的补充标准规范,完善道路运输业务数据中心标准规范框架,制定并完善道路运输数据元和数据元标准、数据中心数据规范和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