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成本论v第四章分析了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产者均衡的条件。但是,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仅要考虑这种物质技术关系,而且还要考虑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背后的成本与产量背后的收益之间的经济关系,还要分析生产者的成本与利润最大化应掌握原则。于是引出本章的讨论。v本章的分析假定:v1、厂商处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v2、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1第一节关于成本的几个概念v一、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种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的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v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三个问题:v1、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它不
2、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v2、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v3、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v我们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就是不合理的。2上大学的机会成本v一个学生在大学里呆了4年,每年支付1万元的学费与书费。上大学的部分机会成本,是该学生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但又不得不用于学费与书费的4万元。如果该学生不上大学,而是到一家企业做职员,每年的薪金为2万元。那么,在大学里所花费的时间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因而,该学生的大学学位的机会总成本为
3、12万元。v那么,你关于上大学的决策又意味着什么呢?接受大学教育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将来在劳动力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因而我们可以从中获益。为了做出是否上大学的明智的决策。你必须比较收益与机会成本。3v二、显成本和隐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v显显成成本本(Explicit Cost)就就是是一一般般会会计计学学上上的的成成本本概概念念,是是指指厂厂商商在在生生产产要要素素市市场场上上购购买买或或租租用用所所需需要要的的生生产产要要素素的的实实际际支支出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费用支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费用支出。v隐隐成成本本(Implici
4、t Cost)是是对对厂厂商商自自己己拥拥有有的的,且且被被用用于于该该企企业业生生产产过过程程的的那那些些生生产产要要素素所所应应支支付付的的费费用用。这这些些费费用用并并没没有有在在企业的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企业的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所以称为隐成本。v会计成本=显性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v生产成本=经济成本=隐性成本+显性成本 v1、厂商从事一项经济活动不仅要能够弥补显成本,而且还要能够弥补隐成本。v2、隐成本也要从机会成本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它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v3、并不是厂商所耗费的所有成本都要列入机会成本之中。例如沉没成本(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是指个别成本大于社会必
5、要成本中的那一部分)就不列入机会成本中去。4实例分析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销售收益销售收益100万万厂房租金厂房租金5万万原材料原材料60万万电力等费用电力等费用5万万工人工资工人工资10万万贷款利息贷款利息15万万总成本总成本95万万利润利润5万万经济学家的报表经济学家的报表100万万5万万60万万5万万10万万15万万老板应得工资老板应得工资自有资金利息自有资金利息3万万3万万101万万1万万显性成本显性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成本)隐性成本隐性成本5v三、利润:v1、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是以隐成本形式计入生产成本的一部分v2、经济利润指的是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异
6、,不包括正常利润。v利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v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v正常利润=隐性成本v经济成本=隐性成本+显性成本v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v =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6第二节短期总产量与短期成本v一、短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产量曲线的关系v1、由短期生产函数引出其反函数成本函数v ;则L可以是Q的函数。由此反函数又引出短期总成本的定义v2、短期总成本(short-runtotalcost)定义及其表达式v短期总成本是指短期内生产一定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它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即v如果以(Q)表示可变成本wL(Q),b表示固定成本rK,则有:vSTC(Q)=(Q)+
7、b73.STC曲线的推导n在总产量曲线上,n找到每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可变要素劳动L的投入量,n再用L去乘其价格w,n便可得到每一产量的可变成本wL(Q)。TCTCTVCTFCQOn将产量与可变成本的对应关系(Q,wL)描绘在产量与成本的平面图中,即可达到总可变成本曲线。n将短期可变成本曲线往上垂直平移rK个单位,即可得到STC曲线。8v二、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的图形v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扩展线是厂商长期均衡点的轨迹。短期中,厂商均衡点的轨迹在哪里?相应的短期总成本的组合如何?v引入比较静态分析,短期总成本及其均衡点也可以用生产的扩展线来说明。v在短期内,假设厂商仍只使用
8、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其中,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资本投入量是固定的。那么,使产量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佳组合点(即厂商短期均衡点),以及短期总成本的组合,也可以用扩展线的图形来说明。9v1、如果厂商的产量为Q2,那么,厂商选择的最优要素组合点为G点,此时,短期总成本为Q2曲线与直线 交点所代表的等成本线AB,且有短期总成本等于长期总成本。有短期总成本等于长期总成本。v2、如果厂商的产量为Q3,长期内厂商的最优要素组合点为H。但短期内,厂商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为H点,此时,短期总成本为Q3曲线与直线 交点所代表的等成本线CD,且有有短短期期总总成本大于长期总成本。成本大于长期总成本
9、。v3、如果厂商的产量为Q1,长期内厂商的最优要素组合点为F点,但短期内,厂商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为F点,此时,短期总成本为Q1曲线与直线 交点所代表的等成本线CD,且有短期总成有短期总成本大于长期总成本。本大于长期总成本。10 Q3L OKA R Q1 A Q2GHF图52 扩展线和短期总成本ABBBDDCECHF短期内如果厂商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点(L,K)与产量线Q的交点不在扩展线上,则有短期总成本大于长期总成本;短期内如果厂商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点(L,K)与产量线Q的交点在扩展线上,则有短期总成本等于长期总成本。结论:111.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STCSTC 曲
10、线:陡-平-陡STC不从原点出发,而从固定成本SFC出发;CQSTFCSTVCSTCSFC没有产量时,短期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STC曲线和STVC曲线的形状完全相同(1)不变成本(SFC)(2)可变成本(SVC)(3)总成本(STC)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一、短期成本的分类122.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成本 short average cost QCAFCAFC随产量随产量Q的增加一直的增加一直趋于减少。趋于减少。但但AFC曲线不会与横坐标曲线不会与横坐标相交,因为总固定成本不相交,因为总固定成本不会为零。会为零。(1)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AFC
11、。l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13(2)平均变动成本)平均变动成本短期内生产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短期内生产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变动成本。的总变动成本。QCAVCAVC初期随着产量增加而不初期随着产量增加而不断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量断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量时,时,AVC达到最低点,达到最低点,而后随着产量继续增加,开而后随着产量继续增加,开始上升。始上升。(先下降,后上升)(先下降,后上升)14(3)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成本QCAFCAVCSACSAC=AFC(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固定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生
12、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需要的成本。153.短期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FC始终不变,因此始终不变,因此SMC的变动与的变动与FC无关,无关,SMC实际上等实际上等于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可变成本。于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可变成本。变动规律:变动规律:MC随着产量的增加,初期迅速下降,很快降至最随着产量的增加,初期迅速下降,很快降至最低点,而后迅速上升,上升的速度快于低点,而后迅速上升,上升的速度快于AVC、ATC。MC的最的最低点在低点在ATC由递减上升转入递增上升的拐点的产量上。由递减上
13、升转入递增上升的拐点的产量上。16v二、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v由5-1表可绘制出各类短期成本曲线。将这些不同类型的短期成本曲线置于同一张图中,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v从图形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几个特征:TFCTVCTCAFCAVCACMCCOOQQ17v1、SMC与SAC、AVCv相交于SAC和AVC的最低点。QCAVCSACSMCNM进一步分析18(1)SMC与AVC相交于AVC最低点。nSMCAVC,AVCnSMC=AVC,AVC最低QCAVCSMCMnM点后,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n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一定增加。19(2
14、)SMC与SAC相交于SAC的最低点。QCSACSMCNnSMCSAC,SACnSMC=SAC,SAC最低20v三、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v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定义: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后再递减。v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成立的原因在于,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21v关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v第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一个经验性的总结,但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生产函数似乎都符合这个规律;v第二,这一规律的前提之一是
15、假定技术水平不变,故它不能预示技术情况发生变化时,增加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影响;v第三,这一规律的另一前提是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维持不变的,所以这个规律不适用于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变动的情况,即不适用于长期生产函数;v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的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短期生产中,由于边际报酬呈递减规律,边际产量的递增的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所以,决定了MC曲线呈U型特征。22v四、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几何画法v1、由TFC曲线可以推导出AFC曲线v因为AFC=T
16、FC/Q,所以,任何产量水平上的AFC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F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图5-5)v2、由TVC曲线可以推导出AVC曲线v因为AVC=TVC/Q,所以,任何产量水平上的AVC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V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图5-6)v3、由TC曲线可以推导出AC曲线v因为AC=TC/Q,所以,任何产量水平上的AC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图5-7)v4、由TC曲线和TVC曲线可以推导出MC曲线。v因为MC=dTC/dQ=dTVC/dQ,所以,任何产量水平上的MC值既可以由TC曲线又可以由TV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切线的斜率
17、给出。(图5-8)23l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STC0.04Q3-0.8Q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及相应的边际成本值。u【解答】(1)VC0.04Q3-0.8Q2+10Q,FC5。u(2)AVCVC/Q0.04Q2-0.8Q+10,AVC 0.08Q-0.80。Q10。代入AVC0.04Q2-0.8Q+106。u(3)MC=STC0.12Q2-1.6Q+106。24v五、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v1、边际成本和边际产量关系v(1)公式推导:v(2)文字结论:(图5-9之ac图)vMC与MPL成反比关系。由于MPL曲线先上升,然后下降,所以MC曲线先下降,然后上升;且
18、MC曲线的最低点对应MPL曲线的顶点。v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存在对偶关系,可以由生产函数推导出成本函数。结合MP与MC的关系可知:当TPL曲线以递增的速度上升时,TC曲线和TVC曲线以递减的速度上升;当TPL曲线以递减的速度上升时,TC曲线和TVC曲线以递增的速度上升;TPL曲线上的拐点对应TC曲线和TVC曲线上的拐点。25v2、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v(1)公式推导:v(2)文字结论(图5-9之ac图)vAPL与AVC成反比。当APL递减时,AVC递增;当APL递增时,AVC递减;当APL达到最大值时,AVC最小。因此APL曲线的顶点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v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于A
19、VC的最低点。由于产量曲线中MPL曲线与APL曲线在APL曲线的顶点相交,所以MC曲线在AVC曲线的最低点与其相交。26例题v某厂商的成本方程:TCQ3-10Q2+17Q+66v(1)指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v(2)分别求AVC、AFC、SAC、MC。v(3)求出停止营业点。(1)可变成本VCQ3-10Q2+17Q。固定成本FC66(2)AVC Q2-20Q+17。AFC66/Q。SAC Q2-10Q+17+66/Qv(3)停止营业点 AVC最低点。v令AVC(Q2-20Q+17)2Q-20=0,Q=10271.长期总成本定义:长期总成本定义:长期:厂商能根据产量调整全部要素。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
20、总可以选择最优规模进行生产。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是厂商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的最低总成本。第四节长期成本曲线2.特点特点:开始阶段OQ1,要素无法充分利用,成本增加幅度大于产量增加幅度,LTC曲线较陡。QCOLTCQ1Q2陡峭平坦陡峭Q1Q2阶段,要素充分利用,属于规模经济,LTC曲线平坦。无固定成无固定成本,从原本,从原点开始点开始Q2以后阶段,规模产量递减,成本增加幅度又大于产量增加幅度,LTC曲线较陡。一、长期总成本一、长期总成本283、LTC的推导的推导l假设长期中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分别由三条STC表示。OCQSTC1STC2STC3Q2Q1Q3cab短期内
21、任一厂商均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只能在既定的短期内任一厂商均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只能在既定的STC曲线上组织生产曲线上组织生产lSTC1是较小规模:最低总成本在d点;lSTC2是中等规模:最低总成本在b点;lSTC3是较大规模,最低总成本在e点。l l假定面临假定面临假定面临假定面临QQ2 2的产量订单的产量订单的产量订单的产量订单l不同厂商有不同的生产规模de由STC曲线的包络线推出l三条STC截距不同。l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为STC1、STC2、STC3。29长期中可以调整选择最优规模,以最低总成本生产。长期中可以调整选择最优规模,以最低总成本生产。OCQSTC1dSTC2STC3LTCQ2Q1
22、Q3cab长期总成本曲线LTC的形成el在d、b、e三点中b点的成本最低,所以长期中厂商可以在STC2规模生产Q2产量。lb点是LTC曲线与STC曲线的切点,代表着生产Q2产量的最优规模和最低成本。l同理,可以找出长期中每一产量水平上的最规模和最低长期总成本,也就是可以找出无数个类似的b点,连接即可得到LTC。l l假定面临假定面临假定面临假定面临QQ1 1 QQn n订单?订单?订单?订单?l结论:结论:LTC是是STC的包络线的包络线30lLTC曲线表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示厂商在长期内进行生产的内进行生产的l最优生产规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低总成模和最低总成本。本。由企业的生产扩展线推导出B2B1
23、B3OQE1E2E3Q1=50A2Q2=100Q3=150A1A3OKRLCLTCwOB3=rOA3wOB1=rOA110050生产扩展线(b)(a)150wOB2=rOA2l生产扩展线上生产扩展线上的每一点都是的每一点都是要素最优组合,要素最优组合,代表长期生产代表长期生产中某一产量的中某一产量的最低总成本投最低总成本投入组合。入组合。lE1点产量为点产量为50单位,成本为单位,成本为A1B1。l假设劳动价格假设劳动价格为为w,则,则E1点的点的成本为成本为W0b1=r0A1。l将将E1点的产量点的产量和成本表示在和成本表示在图(图(b)中,即)中,即可得到可得到LTC上上的的E1点,得到点
24、,得到LTC曲线。曲线。E1E2E331二、长期平均成本函数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n1、定义:长期平均成本、定义:长期平均成本LAC:长期内厂商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长期内厂商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本。低成本。l2、推导:、推导:lLAC是是LTC曲线连接相应点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与原点连线的斜率。CQLACEnLAC的变动规律:的变动规律:n呈型变化,先减而增呈型变化,先减而增32v由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划出。v在短期内,对于既定的产量(例如不同数量的订单),由于生产规模不能调整,厂商只能按较高的总成本(同时也是按照较高的平均成本)来生产既定的产量,由此也就决定了短期平均成本。
25、v在长期内,厂商可以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来调整生产,从而将总成本降至最低同时也就将长期平均成本降至最低。从而长期平均成本也如同长期总成本一样,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3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图0QCSAC1SAC2SAC3LACQ1Q2abcQEQFLACELACFn在切点之外,在切点之外,SAC高于高于LAC:n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成本要高于长期成本。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成本要高于长期成本。34v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v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形。主要原因是,企业最初的生产成本比较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成本逐渐下降。但生产到达一定规模后,生产规模的
26、扩大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与经济效益下滑,于是生产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形图。35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变化的因素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变化的因素*n内在经济:厂商由自身内部规内在经济:厂商由自身内部规模扩大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模扩大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n也称作规模经济也称作规模经济n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倍数加倍数生产要素增加倍数生产要素增加倍数v内在经济的原因:内在经济的原因:v第一,第一,使用更先进技术;使用更先进技术;v第二,第二,实行专业化生产;实行专业化生产;v第三,第三,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效率;v第四,第四,对对副产品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进行综合利用;v
27、第五,第五,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36n内在不经济:随着厂商内在不经济:随着厂商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由于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由于本身规模过大而引起的经济本身规模过大而引起的经济效益的下降。效益的下降。n也称作规模不经济。也称作规模不经济。n原因:原因:n(1)企业内部合理分工被破坏,生产难以协调;)企业内部合理分工被破坏,生产难以协调;n(2)管理阶层的增加;)管理阶层的增加;n(3)产品销售规模庞大、环节加长;)产品销售规模庞大、环节加长;n(4)获得企业决策的各种信息困难。)获得企业决策的各种信息困难。n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其他情
28、况不变,产量增加倍数倍数生产要素增加倍数生产要素增加倍数37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n外在经济:外在经济:行业规模扩大,给个别厂商带来产量与收益的增加。n外在不经济:外在不经济:行业规模过大,给个别厂商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减少。外在(部)性:正 负 n外在经济的原因外在经济的原因n第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更为经济和更好地供给。n第二,行业信息和人才更容易流通和获得。CQLAC1LAC2n外在经济使外在经济使LAC下移下移n外在不经济的原因:外在不经济的原因:n竞争加剧,要素价格提高n环境污染,n对基础设施的压力增加。38v学习效应。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s)是指,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
29、,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经理人员等可以积累起产品生产,产品的技术设计,以及管理人员方面的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v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每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要高。因为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使多种产品共同分享生产设备或其它投入物而获得产出或成本方面的好处。39v三、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v1、定义:长期边际成本是指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最低总成本。公式为:v或402、LMC推导n方法一:方法一:由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值描点得出。OCQSTC1dSTC2STC3LTCQ2Q1Q3cabeLTC是
30、STC的包络线nLTC是STC的包络线。n在每个产量水平,LTC都与代表最规模的STC相切,切点斜率相同,n斜率分别是LMC和SMC。n即在切点,LMC=SMC。41方法二:由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求出n长期中,假设长期中,假设n只有三种规模,只有三种规模,nSAC3,SAC2,SAC1n相应短期边际成本线相应短期边际成本线nSMC3,SMC2,SMC1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nLMC与与SMC必然相交于一点。必然相交于一点。n在在Q1产量,最优规模产量,最优规模SMC1和和SAC1。Q1产量的产量的SMC是是P,该点上有该点上有SMC=L
31、MC。n为什么呢?为什么呢?42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更进一步说明nLAC与每条与每条SAC只有一只有一个切点,分别为个切点,分别为A、B、CnA点:点:LAC=SAC,n对应产量是对应产量是Q1,此时,此时nLTC=STC。ABCnQ1是LAC=SAC时的产量,nP点是Q1与SMC线的交点,nP点的成本也是Q1产量上的LMC。n即当即当LAC=SAC时,时,LTC与与STC斜率相等,斜率相等,LMCSMC。同理,得出同理,得出LMC曲线。曲线。43SMC与LMC关系n交点左边,交点左边,SMC位于位于LMC下面,或下面,或SMCL
32、MC;n交点右边,交点右边,SMC位于位于LMC上方,或上方,或SMCLMC。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uLMCLAC,LAC uLMC=LAC,在,在LAC最低点。最低点。QLMCLACQ1CO44第五节 厂商成本与收益的均衡v一、厂商的收益及其曲线一、厂商的收益及其曲线v收益全部收入收益全部收入PQ,包括成本和利润,包括成本和利润。v收益是出售产品所得到的钱,而不是所赚取的钱。收益是出售产品所得到的钱,而不是所赚取的钱。n(1)总收益)总收益TR:销售一定:销售一定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uTR=P*Q ARQn
33、(2)平均收益)平均收益AR:销售每一单位:销售每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n(3)边际收益)边际收益MR:每增加销售一: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45v(4)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v由表62绘出,从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的特征:vAR=MR=P0=d,AR、MR、d三条曲线重叠vTR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呈上升趋势的直线。Q1A0QPMR)d(AR,TR46v二、厂商成本与收益的均衡v1、当MRSMC时,表明厂商增加产量是有益的。此时,厂商会不断地增加产量,直到MR=SMC 为止。v2、当MRSMC时,表明厂商增加产量是无益的。此时,厂商会
34、不断地减少产量,直到MR=SMC 为止。v3、当MR=MC时,厂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产量,而是维持产量,表明该赚的利润都赚到,即实现生产者利润最大化。v4、结论: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MR=SMC 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必要条件)。ESMCd(AR=MR=p)QQ2Q1Q*OPeP47v图形分析在点Q*上,当MR=MC时(如(a)图所示):TR曲线的斜率=STC曲线的斜率(如(b)图所示),总收益曲线一定会有最大值。STCPd(AR=MR=P)Q(c)Q*Q*Q*(b)(a)OOOPTREPQQSMC48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TR-TC MR=SMC 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之数学证明49v三、对于利润最大化必要条件MR=MC的理解v1、在MR=MC的均衡点上,厂商可能是盈余,也可能是亏损。v2、如果是盈利的,这时的利润就是相对最大利润;如果是亏损的,这时的亏损就是相对最小亏损。v3、不管是盈还是亏,在MR=MC点上,厂商都处在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所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之中。v四、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v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但是仅仅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并不能保证厂商获得最大化利润。所以除了给出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外,我们还要给出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在某产量点上的二阶导数小于零,即50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