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安市胡家渡排水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二三年十月六安市胡家渡排水管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1章 概述11.1 项目概况11.2 项目单位概况21.3 编制依据31.4 主要结论和建议6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82.1 项目建设背景82.2 规划政策符合性27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4第3章 项目需求分析与产出方案383.1 需求分析383.2 建设目标及功能定位403.3 建设内容和规模40第4章 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424.1 项目选址424.2 建设条件434.3 要素保障分析48第5章 项目建设方案535.1 技术方案535.2 工程方案615.3
2、 建设管理方案75第6章 项目运营方案886.1 运营模式选址886.2 运营组织方案886.3 安全保障方案896.4 绩效管理方案94第7章 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977.1 投资估算977.2 融资方案99第8章 项目影响效果分析1008.1 经济影响分析1008.2 社会效益分析1008.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018.4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1048.5 碳达峰碳中和分析106第9章 项目风险管控方案1079.1 风险识别与评价1079.2 风险管控方案1149.3 风险应急预案117第10章 结论与建议11910.1 结论11910.2 建议119附图 122 第1章 概述1.1 项
3、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六安市胡家渡排水管网建设工程。1.1.2 建设地点位于六安市裕安区平桥乡胡家渡。1.1.3 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改造胡家渡小区及周边路段的排水管网,配套建设雨水管约5km、检查井约187座拆除及恢复路面约2000。1.1.4 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限6个月。1.1.5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1、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600.57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用526.5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9.58万元,预备费44.49万元。2、资金来源本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排水专项投资,不足资金地方自筹。1.2 项目单位概况项目单位:六安市裕安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负责人:林泽
4、文。单位职责:1、负责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前期谋划、中长期规划(计划)编制、年度建设计划编制、投资预算编制工作;组织各项工程设计、预算、审图、招标等事务工作;负责区政府投资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和其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承担市政府交办的安置房建设与管理工作;按项目建设进度审核工程量,审核把关工程款拨付,编制项目财务结算,组织工程项目验收,项目管理与移交工作;履行建设单位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相关职能(合同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环境保护、资料档案管理等);参与除自身实施的项目外其他部门政府投资工程投资监管;承办市、区交办的其他工作。2、组织各项工程标前的规划、勘探、设计、审图、预
5、算、审核、限价、招标等事务,包括消防、排水、绿化等各类配套和代理等前期工作及后期报建工作;负责工程施工合同、工程监理合同、设备采购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签订前的审核工作及签订后的管理工作;参与重点工程项目的计划编制;参与安置小区布点规划;拟定当年安置房建设、市政道路配套规划,并按程序报批;拟定安置房建设管理制度和建设标准,并按程序报政府批准后执行;负责统计年、季、月、旬重点工程投资完成情况报表,并全面负责重点项目统计工作。3、承担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协调;督促施工企业做好工程开工前期各项准备,组织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组织进行施工阶段各项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建设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现场责任人职责;负责工程
6、进度、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参与现场签证,负责办理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经济签证、概算调整等相关手续以及决算初审工作;协助做好施工全过程质量工程管理,参加并组织隐蔽工程和工序验收;参与工程项目的施工验收、移交和保修期内质量事故处理工作;负责工程技术资料、图纸的整理归档和移交工作;参与重点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参与重点工程项目决算的初审工作。4、承担所有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不定期巡察,督促工程进度,确保安全施工,规范施工,文明施工;适时对零星闲置房提出处理意见并按程序报区政府批准后执行;加强对市、区两级安置房建设工程的检查调度、督查;督促乡镇、开发区按规定使用安置房源,参与安置房项目竣工验收和移交
7、接管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处理安置房建设管理使用中遇到的问题。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和政策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版);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国务院令496号);6、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8、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18年6月16日);10、 国务院办公
8、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111号);11、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27号);1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2022年5月);1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通知(建办城函202399号);14、 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15、 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16、 安徽省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2021-2025年);17、 六安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六政秘2015230号);18、 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9、等。1.3.2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 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4、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5、 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6、 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8、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9、 城市环境规划标准(GB/T 51329-2018);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10、(GB3838-2002);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2、 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其它相关专业标准、规范及要求。1.3.3 相关文件和规划1、 “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建城202236号);2、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4、 安徽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5、 安徽省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6、 六安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7、 六安市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简要规划;8、 六安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9、 六安市水资源保护规划;10、 六安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11、11、 六安市水功能区划;12、 淠河六安段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13、 淠河裕安区段防汛抢险应急预案;14、 六安市裕安区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15、 六安市裕安区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规划;16、 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1.4 主要结论和建议1.4.1 主要结论1、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政策要求、符合裕安区平桥乡胡家渡片区防洪排涝的实际需要,项目建设非常必要。2、项目将促使范围内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为裕安区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防洪保障。同时,通过防洪工程的实施,着力构建集防洪、蓄水、景观、生态为一体的城市防
12、洪保安体系,实现“水宁、水活、水清、水美”的综合治理目标。3、项目工艺成熟可靠、工程总体设计合理,工程造价及运行管护费用合适;项目投资资金来源有保证,工程效益落实有保障。4、项目总投资600.57万元,拟申请国债资金。1.4.2 建议1、项目批准后,项目建设单位需要统一协调实施中的申报、环保、安全等方面问题,确保项目整体推进和顺利实施。2、本项目为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建议财政部门予以支持。3、本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水文、地质进行详细调查,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4、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加强监督,以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5、项目计划委托专业技术单位进行运营管理,责任单位应充分
13、做好相关费用落实工作,以保证项目正常运行。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区域概况裕安区是1999年12月原六安地区撤地设市后成立的市辖区,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东倚金安区,北接寿县,南邻霍山,西连霍邱、金寨。全区辖19个乡镇、3个街道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74个行政村、54个居委会(社区)。国土总面积192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7.3平方公里,至2021年末,户籍总人口104万,常住人口92.6万人。现有耕地70.3万亩,其中水田55万亩,旱地15.3万亩,人均耕地0.70亩;山场面积82万亩,其中林地75万亩;可养水域5.8万亩。全区地势
14、南高北低,西南为山区,西北为丘陵,东为湾畈区。地貌大体分山地、丘岗和湾畈三种,各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境内山脉均为大别山余脉。除青山乡和城南部分村属长江水系外,其余均属于淮河水系。全区有8个乡镇属于安徽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重点区域,主要河流有老淠河、淠史杭总干渠和东西汲河贯穿全境。宁西铁路、合武高速铁路、商景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312国道、105国道穿境,淠河汛期可通航。裕安生态环境优美。这里气候温润、景色怡人。地处江淮分水岭,年均温度15.5,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经济生态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全国投资环境城市、中国特色魅
15、力城市。全区拥有4个4A级风景区,跻身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裕安红色文化厚重。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上古四圣之一、司法鼻祖皋陶封地于此。革命战争年代,30万儿女英勇捐躯,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里”,是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走出了32位裕安籍开国将军,为新中国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绿色资源富集。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为中国十大历史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世界珍禽”皖西白鹅的主产区,也是六安“一谷一带一岭一库”绿色发展核心区和主战场,优质水稻、畜禽、水产等大宗产品品质优良,六安瓜片、皖西白鹅、有机油茶、绿色果蔬等特色产品享誉全国,
16、全区万亩以上特色农业、林业示范园达17个,获评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油茶产业先进县区、全国绿色蔬菜高产高效示范县区。近年来,裕安区按照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布局,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裕安区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1.1亿元,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4.0%:29.1%:56.9%;规模工业企业1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1.6%;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9%;实现
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进出口总额26567万美元,同比增长42.7%;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562万元,增长14.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92元,增长10.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19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90元,增长10.8%。3、裕安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六安市裕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展望2035年,全区综合实力将大幅跃升,主要经济指标全市领先,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0年的三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创新动能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迈向高端
18、,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现代化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区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四五”目标:未来五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人均GDP进入全市各县区前三。到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左右,保持全市第一方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规模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年均增长8.5%、9%、10%和10%。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高新区成功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创业园创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产
19、业化基地,双创中心打造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一批高技术企业和重大科技专项落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初步建成有影响力的大别山高新产业集聚地。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绿色振兴开启新篇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成功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红色旅游、绿色康养、湿地观光、运动休闲目的地基本建成,城南新区、河西新区、马家庵片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皖西大别山区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释放,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到2025年,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等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36.5%以上。开放融合呈
20、现新局面。长三角、合肥都市圈区域合作向纵深推进,合六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合六经济走廊裕安核心区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利用区外资金大幅增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实现突破。到2025年,力争全区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2.34亿美元和6500万美元,到位境内资金超过150亿元。2.1.2 建设背景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当下,国内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
21、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凸显,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2014年6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目标任务: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使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急防灾能力大幅提升。并要求加大老旧管线改造力度。改造使用年限超过50年、材质落后和漏损严重的供排水管网
22、。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建设,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建设截流干管,适当加大截流倍数。2015年4月2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出: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23、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工作目标:到2025年,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老城区雨停后能够及时排干积水,低洼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实施意见提出: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发挥削峰错峰作用。加大排水管网建设力度,逐步消除管网空白区,新建排水管网原则上应尽可
24、能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的上限要求。改造易造成积水内涝问题和混错接的雨污水管网,修复破损和功能失效的排水防涝设施;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通过截流、调蓄等方式,减少雨季溢流污染,提高雨水排放能力。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积极落实“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设改造后的雨水径流峰值和径流量不应增大。2022年4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利部印发“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针对易造成积水内涝问题和混错接的雨污水管网,汛前应加强排水管网的清疏养护。禁止封堵雨水排口,已经封堵的,应抓紧实施清污分流,并在统筹考虑污染防治需要的基础上逐
25、步恢复。根据整体蓄排能力提升的要求、低洼点位积水整治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发挥削峰错峰作用。缺水地区应加大雨水收集和利用。计划提出,要排查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城市防洪工程设施、城市自然调蓄空间等存在的薄弱环节,研判灾害风险;要摸清城市排水防涝应急管理能力,排查城市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防汛安全隐患。计划明确,要实施排水管网和泵站建设工程、排涝通道工程、雨水源头减排工程、城市积水点专项整治工程,落实具体工程建设任务,推进系统化治理。计划要求,统筹城市防洪和排涝,实施防洪提升工程、雨洪调蓄利用工程,加强城市竖向设计,整体提升雨水蓄排能力;强化能力风险研判、实施洪涝“联排联调”
26、、完善城市内涝应急处置体系,从管理上增强内涝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计划强调,落实城市人民政府排水防涝工作的主体责任,有关部门应将排水防涝体系建设项目列入城市年度建设计划或重点工程计划,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要加强排水防涝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强资金保障,支持城市内涝治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计划还提出:针对易造成积水内涝问题和混错接的雨污水管网,汛前应加强排水管网的清疏养护。禁止封堵雨水排口,已经封堵的,应抓紧实施清污分流,并在统筹考虑污染防治需要的基础上逐步恢复。根据整体蓄排能力提升的要求、低洼点位积水整治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发挥削峰错峰作用。缺水地区应加大雨水收集和利
27、用。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健全防洪排涝设施。坚持防御外洪与治理内涝并重,逐步消除严重易涝积水区段。实施排水管网和泵站建设改造,修复破损和功能失效设施。推进雨水源头减排,增强地面渗水能力。2023年4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通知要求,建设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加强城市竖向设计和优化调整,合理确定地块高程,科学确定排水分区。紧抓排水管网新建改造、泵站排涝能力提升、排水通道整治疏通、河湖水系联动蓄排等工程项目,倒排工期,精准调度,加强督导。在重要节点配套建设智
28、能监测、感知设备,提高排水防涝设施智能化管理水平。通知还要求开展管网和排涝通道清疏养护。集中力量对市政排水设施进行排查,及时疏通掏挖淤积堵塞的排水管渠、检查井、雨水收集口、泵站前池。补齐修复缺失、破损的井盖,落实防井盖漂移、防坠落措施。整治疏浚具有排涝功能的道路边沟、明渠、城市河道,确保排水畅通。2023年0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提出未来3年重点任务,其中:(一)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开展老旧破损污水管网、雨污合流制管网诊断修复更新,循序推进管网改造,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因地制宜稳步
29、推进雨污分流改造,统筹推进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整治和内涝治理。大别山区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包括鄂豫皖3省6市36县,总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其中,我省大别山区覆盖六安市的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霍邱县、金寨县、舒城县和安庆市的岳西县、潜山县、宿松县、太湖县共10个县(区),国土面积2.3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9%;总人口805.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5%。六安是皖西大别山地区中心城市,六大水库及其上游是合肥、淮南和六安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地,地表水资源年均总量约100亿立方米。据统计,目前年均实际供水量约28亿立方米,调出市外近4亿立方米,其中供合肥市
30、居民用水约1.5亿立方米。东西淠河、淠河总干渠是重要输水通道。综上所述,六安市裕安区胡家渡排水管网建设工程的实施能有效解决区域雨水收集、转输能力不足等问题。项目的实施将提高区域防洪排涝、防汛防灾能力,有利于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裕安区重要的民生工程。该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应尽快实施。2.1.3 项目区现状一、现状城市排水体系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4年十一月编制完成六安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已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六安市中心城区分为三大雨水系统:淠河雨水系统,淠河总干渠(含淠东干渠,淠杭干渠)雨水系
31、统及三元河雨水系统,见图2-1。图2-1六安市中心城区雨水分区图三大雨水系统中淠河总干渠(含淠东干渠,淠杭干渠)雨水系统、三元河雨水系统都位于岗区,地势较高,雨水一般通过雨水管网排至淠河总干渠或三元河,三元河治理已列入淠河总干渠(九里沟青龙堰)东部新城段水利综合治理工程,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淠河雨水系统含8个雨水分区(见图2-2):大雁河雨水分区、苏大堰雨水分区、均河雨水分区、蒋家沟雨水分区、凤凰河雨水分区、淠河沿岸雨水分区、月亮岛雨水分区、淠河西岸雨水分区。图2-2淠河系统雨水分区图根据六安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淠河雨水系统中凤凰河雨水分区规划垫高部分地面,排区内雨
32、水通过雨水管道进入凤凰河,后入淠河,由于河口无防洪控制性工程,凤凰河治理归入防洪工程,已按50年一遇标准进行治理;淠河沿岸排区、月亮岛排区雨水均通过雨水管网进入淠河,排区内无排涝内河。二、排涝工程设施建设情况及现状图2-3六安市城区治涝工程现状图本项目区域位于蒋家沟内涝区、城西河内涝区。1、蒋家沟内涝区蒋家沟排区位于六安市西南部,除佛子岭路以南区域,其余区域已基本建设完成,规划主要为居住用地,南部伴有部分工业用地,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南高北低,地面标高一般在38.5m55.6m。蒋家沟初期为一条农田排涝灌溉渠道,直接入淠河,在河口建有永安桥闸,设计流量为11m/s。后逐步转变为城市雨水、生活污
33、水排放的主干渠,为利用平桥泵站抽排功能,现已与均河沟通,全长约2.2km,起点位于永安路,由南向北入均河,终于平桥泵站枢纽进入淠河。蒋家沟收水范围较大,汇水面积为6.83km2,上游是义乌排水及振华明渠,收水范围为磨子潭路以东,佛子岭西路大桥以西及龙河西路、嵩寮岩路、将军路、大别山西路等区域。该系统设计为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覆盖较为完善,属于新建城区。蒋家沟治理已列入2018年六安市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中,河道治理标准为30年一遇,目前工程正在实施中。改造后,蒋家沟河底宽度514m,河道口宽522m。2、淠河西岸排区该区位于淠河西岸,总汇水面积23km2,区域内大多数区域为未建成区,部分道路正
34、在建设中,规划主要为居住用地和商业金融用地,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由西北向东南坡向淠河,地面标高一般在36.3m58m。城西河发源于淠河西岸的高岗地,先由南向北流经张郢子后折向北在张大庄处入淠河,河道平均坡降约0.06%。城西河是淠西区域主要的排水主通道,由于缺乏维护,杂草丛生,沿河居民的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河道淤塞严重,过水断面减小,汛期排水不畅。该河于2014年进行了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为:新建箱涵3740.9m,整治河道4532m;拆除重建田大庄节制闸,新建田大庄灌溉涵、施家庄排涝涵;扩建汪冲水库1座;新建过路涵3座。二期工程主要包括新建箱涵2684.1m,新建张小园排涝泵站,设
35、计流量49.6m/s。改造后,城西河河道底宽20m,口宽4060m。综上,六安市中心城区各排涝分区泵站、排水河道基本情况见下表。表2-1各排区排涝站现状基本情况表表2-2各排区排涝河道现状基本情况表本项目区域所在的蒋家沟内涝区、城西河内涝区现状排涝能力及标准如下:蒋家沟排区汇水面积为6.83km2,现有排水河道城西河于2018年进行了黑臭水体整治,河道治理标准为30年一遇,在河口建有平桥泵站和平桥涵,原设计流量分别为30.5m/s和42m/s。该排区现有河道过水能力已满足30年一遇排水标准要求,但河口自排涵现有排涝能力不足20年一遇。城西河排区汇水面积23km2,现有排水河道城西河于2014年
36、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标准为20年一遇。治理后河道底宽20m,口宽4060m,河口建有张小园泵站,设计流量49.6m/s。该排区现有排涝能力约20年一遇。三、现状问题分析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裕安区城区建设了许多城市防洪治涝设施,解决了城市建设用地内大多数易涝区的排涝问题,但暴雨期仍然有局部地区存在积涝现象,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广大市民的日常起居,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上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阻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城区雨水排除能力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区范围扩大,原有排涝能力很难满足城市排水要求随着六安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地面覆盖情况的改变,新增城区排水原为农排标准,原有排水
37、设施和排水能力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现在城区的排涝需要,随着排水标准及功能的调整,原有老城区的排水能力及布设尚有欠缺。(2)随着市政建设发展,城区调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城市防洪与排涝问题,侵占了部分水面和湖面,城市调蓄水面被逐渐“蚕食”,调蓄能力逐步减退或丧失,造成雨水无滞蓄缓冲空间,相应降低了排涝标准,加大了涝灾损失。此外,由于城市建设发展及道路改善,城区不透水面积占集水总面积的比重大大增加,因而产流量增大,汇流速度加快,汇流时间缩短,加大了涝水外排的压力。(3)排水设施老化,城区排水系统不完善老城区原有排水设施老化严重,有的排水设施已建成运行数十年,管道内表面粗糙增加、
38、淤积现象较为普遍,现状的排水管道绝大部分使用平口管,刚性接口,抗变形能力差。城区排水管渠尚未完成形成系统,部分现有的排水管渠未经统一规划,存在小、少、断现象,排涝沟渠不畅,过路涵洞的过水断面小,加上雨水口的进水能力小,暴雨难以及时输送和排泄,极易形成局部地段内涝。图2-4项目区域排水设施现状2.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1、历史洪涝灾害淠河横排头以下(城区段除外)河段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堤防设计顶宽6.0m,顶高程为设计洪水位加1.5m超高,边坡1:3,堤顶防汛道路宽4.5m;城区段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顶宽度为8.0m,堤顶高程按照50年一遇洪水位1.5m超高确定,迎、背水侧边坡1:3
39、。新中国成立以来,淠河流域发生较大洪水的年份有1951、1953、1954、1956、1964、1969、1975、1983、1984、1991、1996、1999、2005等13年,平均4年一次。1991年淠河流域普降暴雨,洪水成灾,横排头最大下泄流量达5570m3/s。淠河中下游堤防大面积翻砂鼓水,多处漫溃。2003年大水陶洪集、青山、西河口圩堤多处决堤;苏陆圩横排头道口段管涌塌方,南京军区运输大队200名官兵奋战10多个小时才保住大坝;分路口镇新沟段崩岸近1000米,平均崩宽达25米;顺新圩大范围崩塌。2005年9月大别山区普降特大暴雨,上游佛子岭、响洪甸、磨子潭三座大型水库相继开闸泄洪
40、,横排头最大下泄流量达5480m3/s,洪灾损失巨大。裕安境内淠河堤防陶洪集圩决口16处,总长度1482m,赵湾圩决口2处,总长度570m,青山圩决口3处,总长度220m,西河口圩决口6处,总长度5195m,苏陆圩决口3处,总长度410m,顺新圩决口7处,总长度295m,沿河两岸塌方达63km。淠河流域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流域,流域洪水由暴雨产生的,形成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是涡切变和台风。暴雨出现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9月份。淠河洪水主要来源于上中游山区,东、西淠河汇合的两河口以上流域呈扇形,支流众多,汇流集中,洪水峰高量大,陡涨陡落,再加上区间来水,易造成下游洪涝灾害。虽然在上游先后兴建了佛子岭、
41、磨子潭、响洪甸及白莲崖四座大型水库,大大削减了山区洪水来量,但由于东淠河上的佛子岭水库库容较小,调蓄能力较差,洪水期水库下泄流量仍然较大,再加上水库下游一千多方公里的区间洪水,下游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对裕安区沿淠乡镇、街构成严重威胁。如1969年、1983年、1991年、1999年、2003年、2005年等年份横排头溢流坝处的下泄流量分别达6420m3/s、3080m3/s、5570m3/s、3970m3/s、3630m3/s和5600m3/s,淠河六安下龙爪水文站的洪水位分别为39.58m、39.30m、39.98m、39.38m、39.31m、39.83m,均超过安全泄量。汲河蜿蜒曲折,上游
42、坡陡流急,下游地势低洼,河床平缓。汲河主河道河槽弯曲,河槽宽56-74m,堤距窄,且成收缩状态,从窦堰头至大阴沟堤距由350m缩至150m,最窄处(砖洪集)不足100m。历史上汲河洪涝灾害与淮河多灾紧密相联,又因是城东湖行蓄洪区,故是一条多灾河道。汲河几十年来灾情连年,特别是姚李桥至储渡口段沿河生产圩、平畈区,小雨小灾,大雨大灾,灾害频繁。从20世纪80年代始,汲河已发生过1981年、1985年、1986年、1991年等6次大的洪涝灾害,几乎年年有灾,其中以1986年灾情最重,成灾面积10.9万亩,人口7.7万人,倒房万余间,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经过汲河综合治理后,汲河的防洪标准由5年一遇提
43、高到现在的10年一遇、20年一遇。2、2020年洪灾总体情况汛情雨情:2020年7月17日18时19日18时,裕安区普降特大暴雨(以下称“7.20洪水”),48小时最大降雨量超过381.2mm,最大时段降雨量裕安区石婆店镇碾盘冲水库站106mm,破历史极值,其中汲河流域48小时最大金玉良达641mm,超过多年平均降雨量的50%。受特大暴雨和上游泄洪、下游高水位顶托共同影响,全区22个乡镇街均遭受洪涝灾害,其中受灾最严重的为固镇镇和罗集乡。固镇镇位于东、西汲河交汇处洼地,受此次特大暴雨影响,东、西汲河来水量达到3.5亿方左右,汲河水位随之暴涨,7月19日6时开始超20年一遇27.09m保证水位后
44、,汲河固镇段高水位上涨运行,7月19日24时开始,6小时后(7月20日6时)达到固镇站最高水位27.83m,为建站以来最高,汲河固镇段超保证水位运行40小时以上。下游霍邱城东湖水位较高形成顶托效应,造成汲河固镇段洪水下泄缓慢,水位居高不下,导致东、西汲河出现历史以来首次全线溢坝,短时间内淹没了固镇镇、丁集镇等地约70km2,其中积水最深处就达3m左右。洪涝灾害损失情况:因2020年入汛以来,遭受持续强降雨,导致裕安区受灾严重,截至7月31日8时,全区受灾人口20.3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5858.22公顷,成灾面积23054.91公顷,绝收面积11932.22公顷;漫破圩口4个;因灾严重损坏
45、房屋60户120间,一般损坏房屋773户1562间,其中损坏农房829户1672间。全区直接经济损失256407.62万元,其中农作物经济损失约53244.05万元,工矿企业损失59392.876万元,基础设施损失105456.71万元,公益设施8203.842万元,家庭财产损失30106.845元。其中固镇镇灾情较重,受灾人口2.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6万亩,全镇直接经济损失11.5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37亿元,工矿企业损失4.5亿元,基础设施损失3.98亿元,公益设施损失0.4亿元,家庭财产损失1.3亿元。水利设施受损情况:“7.20洪水”使裕安区水利工程遭受严重破坏,共水毁235
46、2处,损失约5.81亿元,其中损坏水库18座、损坏堤防60处、护岸170处、水闸247座、灌溉设施1008处、塘坝676座、水文测站1个、机电井28眼、机电泵站109座,农村安饮工程损毁13处,其它22处。水利工程水毁直接经济损失达5.81亿元。3、城区防洪排涝存在问题目前裕安区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城市建设导致了区域河湖水体萎缩,城区防洪工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由于受到国家和地方水利投资渠道和规模的限制,裕安区的水利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的薄弱环节,内部河湖淤积堵塞严重,部分建筑物侵占排水河道,洪涝水宣泄不畅,内涝问题突出,尤其是在直接关系民生的防汛抗旱等基础设六安市裕安区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施
47、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城区排水防涝方面仍面临风险,需进一步提升裕安区洪涝灾害防御能力,以充分发挥减灾兴利效益。区域水环境差、水生态系统脆弱,不仅影响着区域发展和对外形象,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水环境、水生态已成为区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城市雨水排涝系统,增强应对短历时强降雨的能力。平桥片区内排水管道大多年代久远,经多年运行,部分管网已老化破损,出现渗漏和塌陷,致使暴雨来袭之时,地表雨水无法正常排泄。平桥片区内部分区域管网缺失,雨水和污水共用一根管道;城区部分道路未彻底雨污分流,雨污管网前端实行分流、末端混流,雨水、污水统一接入雨水箱涵;雨污混接,部分老旧居民小区及餐饮店等排水户私自将污水接入市政雨水管道或箱涵,最终导致城区多条防洪沟雨污混流。在汛期,防洪沟内大量雨水(山洪)进入截污干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