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暑期实践就业指导作业(通信专业人才市场分析调查报告书) 通信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一、调查背景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通信行业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大量的新技术频频出现。通信技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完成建设和普及的任务,通信产品已从高端商品变成了大众生活必需品,由此通信技术也进入转折时期,从设备制造、网络建设转变为业务开发与运行,由此带来通信运行企业、生产企业以及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都在发生变化。在技术、标准以及应用的合力推动下,无所不在的通信网络正在朝着人类信息社会走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华为、中兴等逐渐成为了通讯市场的主流。而社会各企业之间对通信行业的人才量也
2、大大增加了。二、人力资源现状1、强化人力资源的激励约束机制 2001年年初,移动公司在前两年推行的绩效考核基础上,将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融为一体,推进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公司强化“计划、沟通、评价、反馈和改进”的良性循环,运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注重业绩的月度考核、注重能力和贡献的半年与年度考核,并逐步由以评价为主的绩效考核向以改进为目的的绩效管理转变。在月度绩效的评价指标设置上,公司确立了以任务为主,以态度为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员工和上级通过双向沟通,达成对月度工作任务的共识,而绩效考核就直接针对这些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同时运用非绩效性差异调节办法,保证了绩效考核的相对公平和
3、客观。此外,公司探索部门绩效差异管理办法,通过部门绩效调节系数科学体现部门绩效差异,进一步完善公司绩效管理体系。2、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的流动配置体系 在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流动配置体系的探索中,公司先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出人才招聘、离岗退养、内部待岗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并互为条件,配套实施。2001年年初,公司面向全国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公开招聘专业人才活动,并有效利用招聘杠杆,加大人力资源调配力度,逐步解决部分地区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矛盾较突出的问题。同时,公司有针对性地推出离岗退养、内部待岗等制度,摆脱了长期困扰公司的员工能进不能出的机制障碍,不断优化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目前全省共有三百多人离岗退养
4、,占员工总数的11%。全省仅2001年就辞退员工约二十人。3、提升人力资源的培养发展机制 公司一贯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发展工作。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职业生涯管理为框架,以生产经营活动需求为依据,以培训、轮岗与交流为支撑的培养发展机制。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在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同时体现对组织中人的关注,这是公司推行人本化管理,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整合作用的重要手段。公司从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组织各种培训活动,开展大规模的轮岗与交流。培训工作面向需求,适度超前,以建设好三支队伍为目标,同时遵循培训规律,理顺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训的
5、内容。大力推行岗位交流与轮换制度,构建纵横交错的立体交流网络,通过多岗位、多角色的实践锻炼,培养企业的复合型人才。4、整合人力资源三大机制,探索用工新体制 从2001年四季度起,公司在整合人力资源“三大机制”的基础上,开始用工体制再建设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明确了四个目的:建立更加科学、灵活、高效的用工管理制度;建立更加完善、流畅的发展、淘汰通道;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探索职位体系管理之路。公司在现有的正式员工(A类)和劳务工(C类)之间增加了B类用工形式。将原有的部分正式员工岗位、部分劳务工岗位和一些适合定位在B类的新增岗位结合起来,并依据职位分析结果,按照“体现岗位价值、考虑市场竞
6、争、提供发展空间”的原则,设计了B类岗位薪酬制度,与B类招聘管理办法和B类用工合同管理同步推进。人才需求量大,也就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很多企业都在挣抢储备3G方面人才。三、本专业需求背景及岗位分布情况1、通信人才的需求现状 (1)通信技术的迅速演进促进通信人才队伍的建设通信业不仅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还是一个技术快速革新的产业。这决定了它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需要根据技术的变革迅速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当前,通信技术日新月异,通信网络、终端、软件等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这就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迅速增加掌握最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人才,而且对原有技术人才也
7、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适时进行新技术的培训。 (2)通信产业链重构增加了对人才的需求通信产业链的重构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通信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围绕以基础通信运营商为核心的通信基础业务服务市场和增值通信业务服务市场将不断发展壮大,并由此带来人才需求的大幅扩张。另外,由于监管政策日益放松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增值通信运营商的市场进入与退出将更趋活跃,这一特点决定了增值通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和更加具有不稳定性。现有的通信行业管理是重点监管基础通信业务,而对增值通信业务的监管相对宽松。增值通信的行业管理方式和业务特点导致了增值通信运营企业数量多,且较为分散。增值通信市场的这一特点也为政府进行行业管
8、理和指导带来了难度。针对增值通信业务市场的行业管理还较为松散,不管是增值通信的业务发展还是人力资源状况,都还没有纳入通信行业统计体系。随着我国通信市场的发展,新的通信产业链将逐步建立,增值通信企业也将获得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值通信企业的人才建设也成为行业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信人才的需求增量仍然主要依靠高校毕业生。经济、法律、管理等通用专业的供给相对饱和,通信业凭借良好的发展趋势,对管理类、财务类、营销类和法律类等人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有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通信业,为通信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和补充非技术人才的不足。随着通信技术和运营市场的发展,特别是 3G 等新技术的应
9、用,对通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仍然持续旺盛。2、岗位分布情况:1、工程造价管理岗要求:土建管理相关专业全日制大学毕业,至少5年土建含配套(含空调、电源、工艺等)工程造价管理经验;熟悉项目管理知识及基本建设程序;熟悉北京地区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相关政策法规;熟练使用Office、软件等办公管理软件;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和综合分析以及商务谈判技能,有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悉土建工程预算审核、结算编制工作。2、总裁信箱管理要求:通信、市场营销、管理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熟悉公司业务、技术;了解信访工作,熟练office应用,英语6级以上;3年以上工作经验。3、
10、业务运营管理要求:通信、计算机或相关专业,熟悉移动互联网及电子渠道业务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具备较强的产品运营、数据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数据敏感度,精通业务运营策略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具备优秀的沟通协作、逻辑分析与市场研究能力;5年以上业务管理或相关经验以及项目管理经验。4、客户体验管理要求:计算机、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熟悉移动通信及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产品,了解相关技术规范和运作机制,深入理解用户体验;具备良好的产品管理、交互设计、可用性测试与业务流程梳理能力,熟练掌握用户体验和数据分析相关技术;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逻辑分析和创新应变能力;3年以上行业经验;具有大型研究项目经验。
11、5、技术类人员通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全日制大学及以上学历;熟悉移动通信技术和行业相关知识,熟悉UNIX、LINUX等操作系统,了解数据库、中间件等系统软件工作原理。具有独立分析和及时处理系统故障能力。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年IT系统维护相关工作经验。四、资格证书认定根据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要求计算机二级证书具有全日制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含)以上或其他同等级别的外语水平以上 移动通信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主要有:1专业知识方面:掌握电路与信号分析、通信系统、信号的传输、交换和处理的理论, 以及各种通信网、通信设备的
12、组成和基本原理;2应用技能方面: 具备相关的工程设计、调测、维护运行的初步能力;3计算机方面: 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操作, 具有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4外语方面:具备信息检索和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5人文方面: 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包括以团队合作精神、较好的待人接物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为主的基本素质, 以知识的 “精”、“通”并重、严谨的科学作风、独立工作能力, 以自我知识更新能力为主的职业素质。五、企业背景信息分布1、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英文: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简称China Mobil
13、e)是一家基于GSM网络(即GPRS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简称中国移动,前身为中国电信移动通信局。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政府管理。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中国移动是中国唯一专注于移动通信运营的运营商,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是北京2008奥运会合作伙伴。国资委公布的2009年度运营状况显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利润总额1484.7亿元再次蝉联榜首,成为108家央企中的最赚钱企业。现任董事长王建宙,总经理李跃。 中国移动通信是国内唯一专注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
14、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截至2011年4月,中国移动网络已经100%覆盖全国县(市),与237个国家和地区的404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与186个国家和地区的285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中国移动率先在国内十个城市开通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中国移动通信已经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中国移动通信已连续11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0强,在2
15、011年财富500强榜单中排名87位。2、经营范围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宽带等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三大服务品牌,服务网号为“134(其中134号段中的1349段被分配给“全球星”卫星手机)1340?1348、135?139、147、150?152、1571?1572、1574、158?159、182、183、187、188、等”。3、公司规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和2010年上海世
16、博会全球合作伙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4、企业文化 卓越的企业建筑于卓越的企业文化。纵观中外企业的发展史,成功的企业大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基,建立并贯彻一套清晰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基业常青的灵魂。2005年中国移动提出“培育先进企业文化、锤炼持久核心能力、塑造卓越企业形象”三大措施作为“从优秀到卓越”战略的重要举措,就是要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动力源泉,凝聚企业的精神力量,建立具有中国移动特色的文
17、化理念体系,明确中国移动人的价值观.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进步、提升的过程。2005年,中国移动对企业成立以来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深刻总结了企业发展实践中凝聚并凸显出来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以继承和创新为方针,经过全集团上下反复酝酿和讨论,最终整合、提炼成中国移动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部分构成。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体现了中国移动作为企业、中国移动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将以成为“负责任”和“最优秀”的企业和个人作为自己的追求。 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 臻于至
18、善”企业责任秉持做优秀企业公民的诚意,以诚信实践承诺,以永不自满、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态,精益求精追求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5、企业荣誉 2008年,上市公司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成为中国大陆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入选的企业。 2008年再次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品牌500强,名次大幅提升至第66位。 中国移动的品牌价值不断上升,连续第3年进入金融时报全球最强势品牌排名,品牌价值(572亿美元)列第5位;中国移动已连续8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最新排名列第148位。 2009年5月12日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爱无疆?5.12
19、抗震救灾纪念活动”在京举行,集团公司李正茂副总裁出席活动。本次活动对2008年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分企业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中国移动凭借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荣获“大爱无疆5.12抗震救灾周年纪念活动慈善单位”称号。 2010年12月30日,巴菲特杂志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功获评该杂志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榜首。六、市场风向标 移动通信已走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发展速度一直很快,自2007年“转型、创新、和谐”成为我国通信制造业的三大关键词。由于运营商普遍将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作为转型目标,设备制造商也将更多精力放在围
20、绕需求,全面支撑对业务的支持,特别是对全业务的支持当作自己今后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全IP为方向的网络转型,是运营商业务转型的基础。而今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移动通信、软件工程等基础技术的发展,融合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移动通信终端的融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业务的融合,即手机电视、手机媒体以及手机广告等融合性业务出现,移动化发展趋势显著;二是产品的融合,即代表IT、消费电子及通信不同方向的融合终端产品已具雏形。与此同时,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给消费者带来的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业务的多样性,在移动运营
21、商提供给消费者数以百计的选择中,很多原本属于其他领域,比如,目前我们的手机终端上可以实现的照相、摄像、录音、看电影片断、编辑文件等等,都是以前家电和计算机的功能,而现在也都作为移动业务提供给了用户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在业务种类上增长十分迅速,目前已经发展到上百种业务类型,包括交易、信息、数据库和娱乐四大类。目前,主力收入型业务包括:短信息、WAP、彩铃、彩信等,均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此外,手机游戏、手机电视、移动支付、移动IM、移动电邮、位置服务、二维码等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移动增值业务多元化的格局已经逐渐形成。 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移动增值市场已发展到一个相对
22、成熟的阶段,移动增值业务对整体通信产业收入贡献度将越来越高,从2008年起,中国电信运营商将全面启动3G业务,中国打造的TD-SCDMA经过三年的规模试验网也将走向商用,从核心网到移动接入层面,3G的商用必将为电信增值业务创造一个7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我们今年报告的主题就是我们副标题“迈向新复苏和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中国宏观经济”,因此我们强调的是“复苏”,而这种“复苏”与以往的“复苏”有本质性的差别,同时我们强调在复苏中间中国结构有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以往结构不具备的一些特制,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这个报告里边向大家发出乐观主义的前瞻性预测,我们也希望这种预测能
23、够驱散目前在学界和经营界弥漫悲观主义的环境。我们落脚点认为2013年是在复杂中充满朝气的一年,因此我们是乐观的一年。 那么我们报告中间分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主看逻辑和预测,第二看2012年发生什么、还要发生什么,第三部分是明年可能会怎么样?最后我们会提出我们政策建议。 一、总论 对于总论也是我们提出模型构建、预测参数、总体分析框架的核心部分,那么在这个部分里边首先一个我们认为迈向新复苏、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总体逻辑是什么? 1、为什么今年二三季度出现超预期的回落,并且这种回落体现连续两个季度GDP增速跌破8%,按照以往常识性的分析的话,在中国历史上只要连续两个季度跌破8%都是处于箫条状态
24、,但是我们二三季度里边却发现,在连续跌破8%的同时,我们的失业没有大规模出现、同时也没有出现通货紧缩,因此我们在以往的报告里边把这种状态认为叫“次箫条”,为什么产生“次箫条”?有两个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全球超预期的回落,以及我们宏观政策特别是房地产政策持续调控,使我们上一轮经济增长两个火车头出口与房地产被遏制住了,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看到金融困局影响范围要广、持续时间要长。所以它导致目前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导致5月份出台稳增长的一揽子措施没有呈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而出现跌破5%的现象。 2、复苏重现的逻辑,我们认为消费持续逆势上扬、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长、房地产政策微调带来的刚需释放,中国宏观经
25、济在9月份出现“触底反弹”,同时在十八大换届效应、存活周期逆转、消费持续增长等因素作用下,今年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重返复苏轨道,同时三季度回落超预期,同时四季度反弹也有可能超预期。 3、新复苏的内涵。认为这次复苏是中国经济在这一轮周期里边不对称W头正中间的一种复苏,也是我们不对称第二个底部基础上的反弹,所以在这样状况下一方面是周期性的力量有所逆转,但是结构性的力量依然在进行释放,那么因此带来的这种复苏具有一些脆弱性、不确定性、反复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换届效应带来的冲击是强烈的。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新复苏”虽然不会像传统复苏那么强劲,但是同时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不会和世界经济复苏一样在低迷中慢性
26、。 4、“新结构”的内涵。这一轮看到复苏的动力源并不来源于出口和房地产反弹,而是来源于消费和基础投资,不来源大规模刺激政策,而来源于宏观经济微调,我们看到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融资结构都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具有趋势性特征,而不是以往简单的周期性特征。四重结构性调整的内生力量使中国结构调整步入到市场主导的结构调整期。这是很重要的,以往我们是政府主导型被迫调整、没有市场基础的调整,现在我们发现有市场基础了。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引发下全球不平衡调整和发达国家财政赤字的调整引发的外需引导型的大结构调整;相对价格引导型的结构调整;以消费加速牵引的需求拉动型的结构性调整;在监管套利和金
27、融创新的作用下,全社会融资结构发生巨变,标志性事件利率市场化被迫全面展开。我们会看到无论复苏还是结构特性发生的变化。 5、超越“新常态”的内涵和逻辑。有两个大现象,一个GDP增速连续两季度跌破8%,但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还有经济增速连续回落,且跌破7.5%,但没有出现通货紧缩。很多人就强调目前的回落是趋势性的回落而不是周期性的回落,得出的结论我们这一轮调整是L型,未来7%?8%就是一种常态,所以这里边很多学者提出一个论断,叫中国步入新常态时期,低增长、低贸易、大幅度结构调整、高物价是中国宏观经济的常态。我们是旗帜鲜明反对这个观点。我们认为目前周期性调整依然是不对称的W型,也就是我们09年底提
28、出这个观点,我们认为新常态论犯几个错误: (1)不能过分强调“结构性趋势力量”而忽视“周期性力量”,目前是经济危机期间不谈周期而只谈结构。 (2)不能过分迷信各种潜在增速方法测算的结果,很多人认为模型测出来就是5%,或者就是7%,大家学过潜在增长测算方法都知道,本质上都不具备预测功能。 (3)中国收入消费台阶效应的加速,中国新型城市化的加速、中国比较优势在产业和区域的转换、中国工业化在梯度转移中的加速等,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随着换届效应的持续发酵、房地产困局的破戒等超越新常态,步入次高速增长期。我们认为到底什么常态需要不断的试探,同时按照目前的判断8%?9%依然是相对科学一点的。 2013
29、年将是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年,是完成由次箫条到繁荣的周期形态转换的关键期,是中国迈向新结构、超越新常态的关键年,也是多重因素叠加充满不确定的一年,更是新政府全面确立和落实新经济发展战略的一年。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将是在复杂中充满朝气的一年。 模型预测,我们认为今年由于第四季度超预期的状态,今年全年就是8%,同时我们认为物价水平2.6%,当然我们GDP平减指数2.0%,明年我们预测物价水平上升4.1%。 二、从次箫条到复苏再现的2012。 在2012年一到三季度呈现次箫条,W周期调整的第二底部,大家这个图形会看到中国经济的确是不对称W型调整趋势,今年虽然不是二次触底,但是二三季度表示的确是
30、第二个底部,所以是次箫条原因也是在这里。 1、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导致输入性箫条严重。目前大家看到事件在危机之前和危机之后经济停滞中持续恶化,前几年中国经济膨胀导致很多人中国经济决定世界经济增长。在世界贸易速度、GDP速度回落的同时,我们出口速度也出现超预期的回落,特别7、8月份出口增速只有1%左右,导致原因对欧洲出口下降8%,对美国出口也出现负增长,这是原来很多人没有看到。我们制造业投资出现了疲软,因此外需疲软导致内需疲软,虽然很多人认为从核算角度我们目前是正贡献,很多人讲外需的因素应该忽略掉。 2、金融困局持续发酵,导致企业的去杠杆、去库存和去产能比想象的时间要长、规模要大,内生性紧缩超预期。
31、目前房地产杠杆率都是低于2倍,无论工业企业产品增速、还是原材料库存和产品品库存都是持续回落,也就是去库存还在持续之中,另外更重要我们会发现,工业企业应收帐款持续高位,意味着“三角债”现象开始出现,目前企业之间相互拖欠比较严重,企业相互担保、相互抵押导致金融困局比去年状况还严重。 3、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回落因素持续发力,导致企业经营环境恶化、订单减少、成本上扬、企业利润下滑,进一步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滑。劳动力成本还在持续上扬,城镇集体企业即使在今年二季度经济比较低迷的时候,劳动成本还是上涨20%,更重要我们还会看到在企业利润负增长的同时,我们的企业财务费用增速还是保持30%以上的增长,也就是财务
32、挤压比较严重。企业经营环境一方面是订单减少、另外一方面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上涨,当然导致利润空间的挤压,导致是整个企业景气的萎缩。 4、受困于“民间融资问题”的深度持续和扩大、地方投融资平台清理的持续以及地方政府收入增速的下降等因素,5月份出台的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并没有产生预期之内的立竿见影效果,政策效应的超预期滞后。三季度我们没有出现投资井喷,原因地方政府没钱有规划,一个财政收入在下降、土地购置费在下降、更重要我们传统的地方投融资平台通过信贷杠杆化融资基本叫停,到目前为止我们投融资平台贷款存量9.25万亿,基本比去年少一点。货币红放量但投资贷款资金来源却在低位徘徊,缺口一直添不上,这是我们所看
33、到的次箫条产生的四个很重要的原因。 复苏再现的2012年第四季度,表现六个方面: 1、各类综合先行指数止跌反弹,前期过度悲观的预期开始逆转。OECD中国先行指数6月处于底部,现在都是94的位置。 2、另外我们看到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出现同步改善,总需求低迷的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消费各种参数都同步改善。固定投资参数也出现一系列轻度改善,当然更重要我们认为前期很多投资的观望情绪,可能在十八大之后有所改善。投资先行数据出现明显改善,特别是计划总投资的增速开始持续上扬,达到常态水平,同时投资的先行数据里边新开工项目,大家从这个图形看到比去年明显发现全面的逆转,同时我们还会看到去库存可能接近尾声了,
34、这个参数在持平,同时按照基金周期来讲,去库存去化时间应该十个月左右,目前差不多一年了,通过这个判断库存可能接近尾声,更重要原材料价格环比增速九月份反弹,同时出口增速也有所改善,先行指数也出现改善,比如订单指数出现明显的改善,当然还有一个先行指数BDI也出现轻度的改善。我们看到消费、投资、出口四季度初期都出现一些改善,这种改善的态势从先行参数来讲持续性是存在的。 3、在需求拉动下,企业生产有所恢复,总供给增速有所提升,虽然总体状况依然比较疲软,大家会看到我们发电量从6月份零增长一直回升10月份6.44,发电量提升、货运量提升了,我们基础原材料价格提升了,说明工业的确开始启动。另外PMI指数从8月
35、份开始反弹,还有义乌小商品指数出现持续小幅度改善。 4、在供求轻度改善的同时,绩效指标也有所改善。绩效指标比如财政税收有小幅回升、同时工业利润增速负增长由8月份负3.1%回升负1.8%,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亏损企业增速有所回落,从年初的82.83%下降60.9%。 5、在政策持续宽松的支持下,社会融资环境大幅度放松,有效支持经济的回暖,全社会融资总额同比增速1?10月份增长63.13%,通过信贷、通过我们的债券融资、通过我们股权融资所融通资金总量增长很猛的,也就是中国现在的确不缺钱。 6、党的十八大进行战略定位不仅意味着积极宏观经济政策延续、同时意味着新政府积极趋向的扩大,未来内需扩张的幅度也许
36、比预期还要大,十八大围绕经济发展,我们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 (1)总体目标两个翻番。 (2)新增长源泉构建上,用协同同步也就是四化同步,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就是综合发展、综合推动寻找新增长的源泉。 (3)在结构调整中,以城镇化为重心,扩大消费为基础,前两天人民日报发表李克强副总理关于解读十八大的一篇文章,其中强烈提出把改革称为最大的红利,把城镇化作为我们扩内需、调结构的核心,这个主题强调的非常明显。 从这三个方面我们能看到什么:未来八年平均实际增速保持7%以上,虽然副总理说7%就够了,但是我们会知道,未来的这个增长是前高后缓的态势,前几年增速要略高这是一个变
37、化;第二按照我们党贯常制定规划的有保有压,计划7%可能比7%高,较高增速依然重要的,十八大强调在发展中解决各种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主题,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四化同步”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完全转移,工业化和城镇化依然是政府发展的重点;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也意味着政府积极趋向进一步向前走。 三、2013年状况怎么样 我们认为一方面延续12年四季度反弹趋势上,另一方面将在政府换届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政治换届的效应,全面落实新政府的经济社会施政纲领,这直接彰显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中国因素,使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率先超越世界经济复苏疲软的新张太,GDP增速在内需持续发力和外需逐步稳定的作用下重返9%,由于世
38、界经济复苏基础十分脆弱、结构性趋势力量依然较大、中国宏观经济传导机制的变异等因素,2013年依然是充满朝气但却十分复杂的一年,宏观经济仍然面临大量风险的一年。 1、世界经济虽然充满变速、虽然依旧不看好,但是随着金融环境逐步改善、悲观情绪提前释放,新兴经济体和美国经济的稳定以及全面新一轮宽松政策的全面实施,2013年世界经济将在波动小幅回暖。 (1)发达国家为首的新一轮全球货币宽松将有效缓解世界金融环境的低迷,第三轮数量宽松性货币政策基本在发达国家同步实施,导致的结果大家会看到发达国家资产负债表占GDP比重全面上调,当然我们还会看到新兴市场央行负债表占GDP比重上扬的态势,也就是全球宽松是目前的
39、主题,因此大家经常考虑一个问题,在全球宽松之后世界又会怎么样?世界人民钱都多了,世界人民钱有可能都不值钱,因此未来经济怎么样?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借贷指数有所改善 (2)、在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会委员会陆续通过欧元救助方案和财政调整方案的作用下,债务货币化、债务分摊化以及债务的重构开始快速推进。政治家最擅长一件事情就是在危机的时候进行政治妥协,社会也会在危机的时候进行社会妥协,欧洲问题明年依然低迷,但是像今年三四月份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和持续箫条可能明年下半年结束,比如现在各个国家风险状况明显得到改善,同时可用的资金的确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对欧洲应该有一定信心。 (3)、美国经济虽然面临财政悬崖的冲击,但
40、政治妥协将避免出现极端情况,在就业改善、房地产市场向好、消费提升以及金融市场 稳定等因素的作用下,2013年美国经济小幅回升的概率较大。三季度美国经济超预期增长,同时美国房价指数最近出现小幅改善,更重要新房销售和新开工加速回升,还有很重要美国就业数据和新增加的工作增长率都出现改善,这就是奥巴马当选最关键的指标,同时我们也会看到美国M3开始出现新一轮上扬,更重要我们会发现美国公司业绩很不错,从今年开始保持16%以上的速度,也就是实体还是很好的。更重要我们看到先行指数保持持续上扬,还有消费信心指数持续改善,同时美联储自己对10月份GDP最新预测,2012年接近3%的增速,2013年超过3%的增速,
41、这里边我们提醒大家,世界经济老大挺起来,全世界可能不会太差。 财政悬崖的确对美国经济影响非常大,大家会看到2012年最新的数据接近16万亿财政赤字,同时财政悬崖涉及的金额面的确很大,初步测算6070亿美元,涉及金额最大小布什减税计划,如果削减6000?7000亿美元财政开支,相当于美国GDP4%,如果没有财政悬崖2.9%,如果30%财政悬崖也就是接近2000亿,美国GDP2%,如果全面发生美国处在停滞状态,这么严重的事情政治妥协必然的,当然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研究认为GDP增速负3%,失业率高达9.1%,这里边传出咨询,大家不要在这上边玩游戏,这是很惨痛的东西,所以妥协是必然。美国过了这个坎还是
42、好的。 (4)、在新兴经济体和美国制造业回升作用下边,全球生产状况得到改善,世界经济有望在2013年走出“全球制造业困局”有可能的。如果从全球制造业PM指数还是低于50%,但是明年有可能走出这个困局,一个标志性最近工业金属价格随实体经济活跃而上扬。 (5)、世界贸易也将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缓慢复苏而出现复苏,进而使外向型经济体的经济全面复苏,我们会看到运价指数也有改善的状况。 2、第二个方面新政府换届之后,宏观经济政策不仅将延续2012年的积极定位。 (1)、2012年持续回落的价格水平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按照简单的货币政策规则,中国依然有积极货币政策的空间。全球货币宽松中国货币政策偏紧,
43、全世界各个国家实际利率都是建议之下,只有我们国家实际利率高于建议利率,如果从货币政策规则来讲是偏紧。 (2)、为配合“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以及启动新一轮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国家需要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城镇化虽然带来投资、带来消费,同时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的改革措施。 (3)、为下一步的金融改革需要营造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特别是利率大家可以想一想。 (4)、随着民间融资困局的缓解,投融资平台清理的完成,宽松货币政策的传递效率将大大提高,流动性向实体经济参透将迅速提高,特别是地方政府资金困局可能在经济回暖等有效缓解,从而使地方项目投资规划大、资金少、投资小的局面得到改观。也就是说有钱
44、了,地方政府大干快干的制度可能又会出来,根本不用担心明年投资太低。 (5)、财政政策赤字空间依然较大,结构调整的大幅度推进和培育新经济增长都需要新政府保持较高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使赤字率适度扩大。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在中国大结构调整的时候,往往是财政赤字较高时候,比如98到02年也是结构调整的过程,所以我们也建议如果明年结构调整、改革力度加剧的话,财政的赤字问题应该适度推进,特别是为地方政府地方债发行的额度可以较大幅度的提升。 3、在融资困境缓和、房地产政策的常态化、政策宽松等因素的作用下,2013年固定投资增速将明显提升,中国发展阶段和储蓄投资关系依然需要高投资增速。目前大家会看到中国储蓄率不会
45、过快回落,还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投资不是要不要投资的问题?核心是投什么、谁来投、谁来管这才是问题,所以很多人老在第一层面纠结,经济转型转成消费驱动型就压投资这种逻辑,我们以往是反复批判过的,地方投资规划部分统计24万亿投资规划,明年的确面临一些考验是约束地方政府投资膨胀。 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依然处于基础设施薄弱的阶段,储蓄率依然处于高水平稳定阶段,因此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非需不需要投资的问题,而是投向何方、谁来投资的问题。 4、在收入增速持续提升和消费政策的作用下,2013年消费将保持消费态势持续上扬。OECD测算按照05年PPP测算的人均GDP水平,认为
46、2012年人均GDP水平达到8000美元,更为关键发达区域人均GDP收入超过1万美元,意味着我们收入、消费的台阶效应已经到这样的拐点时期。同时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未来几年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速应该在10%以上,收入分配改革将为未来消费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跟日本、韩国同期高速增长同期相比,我们国家消费率的确太低,意味着拐点期的确会来,为什么会持续复苏?一个是出口,在世界经济相对稳定下边会有小幅改善,第二新政府积极趋向进一步扩大,第三投资还会不错,第四个我们看到消费还可以,因此我们对明年这种不可持续复苏观点可能持强烈的反对态度。 持续复苏同时我们认为发现迈向新结构。需求结构持续上升、同时
47、供给结构第三产业占比趋势性改善达到两个多点,同时我们看到区域协同发展,也就是我们会看到西南的增速尤其高,而且东部已经低下来,包括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西部特别向东部转移非常大的,同时本地就业率得到大幅提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连出口也是中西部很好,很多人谈到目前全面出口不行,如果大家仔细一看西南部外贸增长还不错,中国比较优势在区域之间的梯度转移,同时我们还会看到贸易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比如高技术占比大幅度提升,有八项指标表明中国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民币贷款占比02年是91.9%,到去年底56.7%,这里边要引起一些思考,这种结构变化是不是趋势性的还是周期性的?我们结论是中国结构性变化步入
48、全新的时期,原因四重结构性调整的内生力量使中国结构调整步入到市场主导的结构调整期。 超越“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状态将长期存在,低增长、低出口、不平衡逆转将成为未来经济的常态,大家认为世界经济未来是复苏疲软新常态。因此对应中国新常态是什么样?就是我们所看到L型,也是一个低增长、低贸易、结构调整力度大、通胀速度相对较高的状态。我们认为新常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一般是六个方面:比如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工业化红利、以及我们比较优势的丧失。我们认为这里边有几个问题,低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否就以锥中国人口红利的全面消退?我们答案不是,跟中国98年以后教育发展有关系,也就是在座很多诸位应该当农民工,结果都当大学生,高中及以上学历学生占失灵劳动人口比重14.5%,大专及以上占比5.3%。不同学历市场需求供应大专以上是比较低于1%,其他都是高于1%,同时不同学历失业率本科生失业率11.9%,大专是13.4%,特别文盲失业率3.3%,博士10.4%,这里结构说明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向中端制造业、中高端制造迈进的时候,我们社会教育结构释放出来的能量应该比农民工释放能量还要大的东西。我们经常讲中端劳动力市场为主体的人口红利还没有到来,只是处于原来人口红利和新的人口红利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