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250.73KB ,
资源ID:1126210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wodocx.com/d-11262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集(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精***)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发送邮件至262216212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集(含答案).doc

1、土地利用规划学部分试题答案一、概念题部分答案1二、填空题部分答案2三、简答题部分答案6四、论试题部分答案:13五、综合应用题部分答案:14一、概念题部分答案1规划: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安排和调配。2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的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系统。3土地开发利用率:一定区域内已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占区域土地总面积中比重。 4建筑密度:一定地区内,所有建筑物基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之比。5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的具体按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6城市化水平:一定区

2、域内城市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的比重。7土地复垦:土地复垦规定中规定了土地复垦的含义,指出“凡是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称作土地复垦”。8土地整治: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由于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破坏和退化。为了使土地资源能永续利用,必须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就是土地整治。9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

3、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性经济措施。10土地保护:土地保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障自然利益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土地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纠纷及不合理占用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性措施。11土地利用分区:根据土地利用上的土地质量、利用方向、利用方式、利用潜力和改良措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一定地域分为若干个区,这些区就是土地利用分区,按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土地利用的基本用途的不同划定土地利用分区。12土地垦殖率:一定区域内耕地与土地总面积之比。13农地整理: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

4、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14土地利用:土地质量与人的干预活动所决定的土地功能。15交通密度:一地区域内道路总长度与区域土地总面积之比。16城市规模:指一定区域内城市的大小,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17土地资源: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和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18土地复垦:凡是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称作土地复垦。19建筑容积率:建筑总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20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现状各类型面积的比例关系、在总面积中的比重及在空间组合格局。21土地用途管制:为了达

5、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目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进行分区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规则,并据此对各类土地利用和对各利用区域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引导,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行为及方式。22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内或国家中,由不同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23基本农田:是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24城市规划区:按城市规划法,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二、填空题部分答案1、人们通常把 地球表

6、面的陆地部分 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土地;把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称为 土壤 。2、人力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用的陆地还不能是 法律意义上 的土地。广义的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 指整个地球表面 ;广义的土地的立体观认为土地 是指整个地球表面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 ;国家领土是指 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和领水的底层土,以及领陆和领水上面的空气空间 ;国土资源一般包括 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山区资源、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从经济学分析土地是指包括水面在内的地球表面积 ;从法学的观点看,

7、国土是指 某个国家的人民赖以生存的场所,又指这个地域范围内的全部国土资源 ;土地资源是 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第一资源,是各种资源之首 ;土地资产是指 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占用的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权利 。3、土地具有 养育功能 、 承载功能 、 仓储功能 和 景观功能 四大功能,集中表现为 土地的有用性 。 4、具有肥力的土地是农作物 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的供应者与调节者。5、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但人类绝对不能 创造出新的土地 。6、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 舒适性 和 美学价值 。7、土地区别于其他物品在于土地不是 前人的劳

8、动成果,而是自然产物 。8、矿产资源蕴藏在地下视土地为 仓库 。9、位置级差地租反映 土地纯收益 的差异;不同沃度的土地使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产生差别,是形成 土地级差地租 的重要条件;土地价格是 地租和利息率 的比率。10、地球表面积系指 在大地水准面上水平投影面积 ; 劳动力和土地 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而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决定着人类对土地的需要程度。11、土地属性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质,既是 生产力要素 ,又是 生产关系即土地关系的客体 ;既是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又是 巨大的社会资产 ;既是 土地物质,又是 土地资本 。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具有一定社会形式,土地利用反映

9、着一定土地关系。12、土地利用是 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 ,包括 人类根据土地质量特性开发利用土地和利用土地,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两层含义。 13、土地利用的 宏观布局和合理配置 就是要最终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落实于土地之上。14、依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可分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依其对象的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 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依其范围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 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 、 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 。15、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 土地利用规划 的首要任务;土地利用规划的

10、核心内容就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 最优的土地利用结构 ;各类用地的数量和位置一经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 土地利用的微观设计 。16、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 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相互交错且相互联系的系统称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按规划的深度可分为 土地利用规划 、 土地利用设计 、 土地利用施工 ;按区域性质分为 行政区、自然区 和经济区甚至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为了便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 全国 、 省 、 市 、 县 、 乡 五级土地利用规划。17、 土地利用结构的实质 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面积的数量比例关系。18、根据地价与土地用途之间

11、关系,后把位于 和接近城市中心区 土地 规划作商业用地。19、区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杜能 、 韦伯 、 克里斯塔勒 、 寥仕 。20、持续发展是一种既要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1、土地综合平衡受制于 社会经济综合平衡 ,是其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具体体现;土地数量有限性与 土地需求增长性 构成土地持续利用的特殊矛盾。22、 土地数量有限性 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客观必要性; 土地可更新性 使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成为可能。23、生态学是研究 生物与无机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的科学;规划是指 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 前性的调配和安排;规划学是一

12、门 预测变化 的科学,规划应理解为 给出行动的 的过程。 24、一块草地、一片森林、一片沙漠是 自然 生态系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 土地生态系统 和 土地经济系统 复合而成;系统工程= 传统工程 +系统观点+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25、人类合理地组织土地利用的目的在于 获取最大效益和最佳服务 ;因地制宜原则具体体现为土地特性和 用地要求 的协调上。26、按照逐级控制原则的要求,应当首先进行 关系全局的具有控制作用项目的规划 ,然后再进行 土地利用细部规划 。27、 人地关系 是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关系。2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 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

13、土地总供给与土地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其核心内容是 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作用是 宏观调控和均衡各业用地 ;实质是 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 ;具有 整体性 、 长期性 、 战略性 和控制性等特性。其规划的对象是规划区域内的 全部土地资源 。2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包括 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 、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 、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30、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报 国务院 审批。31、 小康 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社会发展阶段,宏观上是指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分配制度的改善 ,微观上是指 居民

14、生活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活效果的综合提高 。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 恩格尔系数 ;反映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是 吉尼系数 。32、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的依据是“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环境保护 ”的基本原则。33、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依据是 区域土地及其相关资源状况 、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区域生产力的布局 、保障人民生活与社会安定的需要;主要内容包括 明确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 分析土地供需基本状况 、 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 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 。3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应将 居民点 布置

15、在生产区的地形上方,主导风上风向和河流流向地的上游。35、 土地资源 的绝对数量大,按人口平均的 相对数量小,是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36、 基本人口 是指直接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人数; 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37、土地垦殖率= 耕地面积 /土地总面积100; 建筑密度 =建筑物基底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建筑容积率 =建筑总面积/用地总面积100。土地利用率= 已利用土地面积 /土地总面积100;土地农业利用率= 农业用地 /土地总面积100;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 /土地总面积;单位土地纯收入= (产品总产值-生产成本) /土地面积。38、预测方法有

16、定性预测 、定量预测 和 综合预测 三类;土地需求量预测包括 农业用地 和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有 趋势预测法和回归预测法 。39、劳动平衡法一般运用于 城市 和 城镇居民点 的未来人口预测。40、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对 土地质量 相对于各种可能土地用途的综合评定;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 为土地利用决策、科学的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本依据 。 41、土地质量是指 土地相对于某种特定用途表现出效果的优良程度 ;土地质量评价是指 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或类别,以表明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被评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生产能力和价值

17、大小 ;按评价的目的可分为 土地适宜性评价 、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 土地经济评价 、 土地的人口承载力研究 四类。42、作物总产量=作物内部需要量/ (1-作物的商品率 ) 。43、地区作物平均先进单产=(地区平均单产+先进单位的平均单产) /2。44、果园面积=成年果树载植面积/ 1-(果园内林带、道路、沟渠占果园总面积的比重+幼年果树占果园总面积的比重) 。45、居民点规划占地面积=规划人口数 人均用地定额指标 。46、水库库容估算方法有 地形图法 、 断面法 、 系数法 。47、评价系数法是把 把不同量纲的指标 化为无量纲系数的方法48、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方法有: 土宜法 、 综合法

18、 、 模型法 。49、期末用地面积= 期初用地面积 期内用地增加量期内用地减少量。50、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是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土地质量评价和土地需求量预测 。51、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土地资源 、 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52、常见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有 土地利用分区模式 和 土地利用类型模式 ;土地利用分区是在规划区域内不可重复出现的;而 土地利用类型 则可以重复出现;土地利用分区模式中区内含有 土地利用 类型。53、土地利用分区可分为 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和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54、 土地用地分布是指已经形成的土地利用空间形式,是已经

19、实现的现象,被称为 土地利用现状 ; 土地用地布局 则指土地利用的再分配,是规划中的设想。55、量度城镇化可采用 主要指标法 和 复合指标法 。56、当今世界城市化的新特点是 出现了大城市化趋势、发达国家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则以生计城市为主 。57、目前国外比较适用的城镇布局理论有 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 、 门槛理论 、 带形城市理论 。58、城镇体系是指 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 ;具有 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 等特性;城镇体系规划则是指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

20、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总目标而进行的规划 ,其功能结构包括: 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和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分析 。59、居民点规模是指 居民点的大小 ;一般地讲,具有 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活动规模、辐射规模 。60、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五种;水利工程用地包括 防洪工程、灌溉工程、治涝工程、水电工程和输水工程 五类。三、简答题部分答案1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 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之一,针对土地开发、利用、

21、整治和保护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产业部门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以下特性:针对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则是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中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类型的土地使用问题进行的规划,有很强的针对性;局部性,在一定时期,需要开发、使用、整治和保护的土地只是局部存在的,因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相对规划区内部分土地而言的;具体性,因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内容、措施、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都比较具体,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选择性,由于各个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同,不同问题和不同行业部门的用地,其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方法等就不同。根据规划区所存在的土地利

22、用具体问题,选择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类型。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程序?答:(1)审核各类用地数量与布局;(2)用地数量综合平衡;(3)用地布局综合平衡;(4)部门用地需求预测;(5)经多次协调难以达成一致的,由规划办公室提出处理意见,交规划领导小组讨论决定;(6)拟定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方案,规划土地利用区,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任务,并将全县各类用地指标分解至各乡(镇)。 3何谓土地开发?有何特点?答:土地开发是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的

23、活动。具有如下特点:(1)土地开发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的变化,土地是由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及地质、地貌组成的综合体,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土地开发就是要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从而建立新的生态平衡;(2)土地开发必然带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土地开发与社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土地开发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同时,土地开发也将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组合方式;(3)土地开发具有经营性的特点,土地开发是为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土地创造条件而进行的经济技术的投入过程,通过土地开发增加了可利用土地面积,改善了土地利用条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所以土地开发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4)土地开

24、发是一个开发、利用、再开发、再利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未利用地被开发为可利用的农地;低产农地转化为高产农地;农地转化为村庄;农地和村庄又将被开发为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不断相互更替,循环往复。但每一个循环的过程都不是机械的重复,都是在前一个循环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4简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答:编制程序如下:(1)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以及进行业务培训等。从业务角度看,编制规划任务书和工作计划是两个重要的内容;(2)调查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需要,在收集和调查有关文件、资料基础上,

25、进行专项研究。并进行必要的外业调查核实;(3)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阶段: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用地指标,编制供选方案,确定用地分区和主要用地项目的布局,编绘总体规划图,编写总体规划报告;(4)规划审批和公布实施阶段:规划报告编写完成以后,要履行审批手续,形成一个规范性文件。根据审批手续,规划(送、审稿)必须提交同级人民政府通过,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最后由同级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实施。5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答:其基本特征如下:(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城镇体系的各组

26、成要素按其作用都有高低之分,全国性的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成,再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的体系;(3)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6何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理解其整体性?答:是在一定规划范围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其整体性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对象是规划区内的全部土地资源,而不是某一种用地;在总体规划中要全面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把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与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7 7 简述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答:乡(镇)级土

27、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任务是落实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根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及本乡(镇)的土地资源特点,确定乡(镇)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向;(2)具体确定并落实县级规划所确定的各类土地利用区;(3)编定各土地利用区的使用用途,具体落实每块土地的规划用途;(4)阐明落实上级规划指标和各类土地利用区的途径、措施。8土地整治的主要类型有那些?答:土地整治是在一定地域上进行的,不同地域其自然条件、生态特征、土地被破坏和退化的特征也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整治类型。一般土地整治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土流失地的整治;(2)盐碱地的整治;(3)风沙地的整治;(4)沼泽化土地的整治;(5)红黄壤综合整

28、治。9简述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内容?答:基本内容是:(1)农地用途管制,包括限制转移管制和许可转移管制。前者是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划定一定数量的农地主要是耕地作为特殊保护的区域严格加以管制;后者则是根据规划需要,在一定条件限制下,允许部分农地进行规定用途的转用;(2)非农地用途管制,其重点是非农地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主要包括增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和存量非农地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其中增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与农地许可转移管制密切结合,因此非农地用途管制的重点应是存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10 简述城镇体系规划的内涵?答:在一定区域内将各种等级、各种类型不同城镇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

29、和规模适宜的原则进行安排,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时空地域结构、相互联系的城镇网络的有机整体,即为城镇体系规划。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组织编制。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镇的总体规划包括市或县的行政区域内赌东道的城镇体系规划。11简述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答: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县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与任务;(2)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制定全县各类用地指标,确定分阶段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护任务;

30、(3)划定土地利用区,确定各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4)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5)将全县土地利用指标落实到乡(镇);(6)拟定实施规划的措施。12何谓土地开发?编制土地开发规划的基本原则?答:土地开发是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活动。其编制的基本原则如下:(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 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下进行,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用地平衡调整,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进一步的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所提出的开发目标;(2)生态优化原则 建立

31、在获取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既要保护好固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要改善生态环境条件;(3)最佳利用原则 在开发能力许可的条件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同时,尽可能挖掘潜在的面积和尽可能利用其优势;(4)可行性原则 编制开发规划时必须先进行可行性论证,规划所确定的开发目标、开发规模、开发利用方向等必须是经济、技术、生态各方面皆可行的。13何谓土地整理?我国土地整理有何成功模式?答:土地整理就是为了使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和结构适应特定发展时期的特定目标,将土地利用的分布状况加以重新调整的过程。我国成功模式有:(1)“三个集中”模式,以上海奉贤为代表。在规划和实施规划中,逐步做到农民住宅向中心村和

32、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2)“三位一体”模式,以苏南地区为代表。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建设和土地整理规划一起抓,达到田、路、村、渠、相配套,农田、村庄、工矿、城镇相协调;(3)“六位一体”模式,以山东省五莲县为代表。在一个小流域内,对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实施综合整理;(4)“八位一体” 模式,以安徽省六安地区性为代表。实行田、水、路、渠、宅、塘、坟、高效农业八位一体综合治理;(5)“迁村并点”模式, 这一模式在很多地区广为推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村庄土地整理结合中心村建设、农民公寓房建设进行,农民住宅向按规划集中建设的中心村搬迁后,对原村庄土地进行

33、整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迁村并点,村庄土地整理是结合农村小康建设,主要是腾出耕地、挖掘村内空地、治理空心村等。14简述土地利用调整的次序?答:土地利用调整的次序如下:(1)优先安排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内部优先安排耕地;(2)非农业建设用地内地优先安排交通、水利、能源、原材料工业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按照产业政策安排;(3)各类用地的扩大以内涵挖潜为主,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4)林牧渔业用地确需扩大的,应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水、荒滩地;除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用地外,其他均不得占用耕地;(5).建设用地确需扩大的,应尽量占用劣地,特别应控制占用耕地及林地。15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34、的编制程序?答:编制程序如下:(1)土地管理、农业和水利等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乡(镇)域范围内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等级,其他用地和水利建设发展用地等提出轮廓性规划方案,在图上标明各项用地的范围和位置;(2)村镇规划部门对乡(镇)范围内的村庄和集镇的布点、建设发展用地的规模、区域内的道路,提出初步规划方案,并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明村镇建设发展控制用地的范围、区域内的道路走向和等级等;(3)按照有关指标,平衡两项规划并调整后,最终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保护的农田)和阶段性农田保护(二级保护的农田)范围的划定;(4)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实地勘探

35、、丈量,划定保护田块并编号、登记造册,在各保护区田块设立保护标志牌。16编制土地开发规划有何重大意义? 土地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因此,对土地开发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土地开发规划的意义主要在于: 编制规划是土地开发决策的需要,规划将告诉决策者:土地开发的紧迫性、效益、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开发计划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土地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编制规划是避免盲目开发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土地开发是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必然会引起土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如果土地开发中没有规划的指导,盲目开发不仅会浪费土地资源,甚至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

36、开发的最佳方式、结构和规模,就能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 编制规划是土地开发经营管理的直接依据。 编制规划是对土地开发进行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17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土地退化是各种自然因素和不当的人为干预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综合治理。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必须要与流域性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与大、中流域性治理规划相协调,把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作为一个整体,既要结合行政区域,按照地域性土地的自然特性,进行地域的分区划片,分区治理,做到上下游统筹兼顾,区域间协调安排,山水村田统一规划;又要把土地作为自然综合体来研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生产

37、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明确主攻方向,因地治理土地,土地整治规划是在特定土地开发区域上进行的,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的土地整治地域有着不同的土地景观和治理类型。在土地整治规划中,应根据土地的特性和经济条件以及危害规律,结合当地历史经验,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整治规划方案。从实际出发,措施可行,我国土地整治范围广阔,除自然条件的地域性差异明显外,各整治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生产技术和开发的历史,土地利用方式等也都不尽相同。所以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方针,合理地制定规划目标和措施指标。远近结合,力求实效,土地整治规划不能一次完成或一劳永逸,而是在整

38、治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完善,逐步实现其治理效益。这样必须把当前规划实施项目与土地开发治理长期措施相结合,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制定其可行措施。保持土地生态平衡,土地整治规划就是要探求土地不利的生态环境,人为地创造土地生态的良性循环。土地生态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或变性,可以按人们的需要而控制,这变更的范围和限度是通过土地整治规划实现的。所以,在制定规划时,首先要把治理区的土地作为生态系统整体来研究,统一考虑治理工程的效益及其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生态效应。18土地开发规划的内容?土地开发规划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开发的决策规划,即进行土地开发的可行性论证,确定土地开发的规模、时间、地点和方法,二是待开发

39、土地的利用规划,即确定区域内各类待开发土地的用途。土地开发规划可分为农用地开发规划和城镇土地开发规划,两者内容各有侧重。19土地复垦的范围是什么?凡因从事开采矿山资源、烧缺制砖瓦、燃煤发电、兴修水利、农田基本建设、修筑铁路、公路和各种道路等以及各种建筑物和废弃物压占等一切活动,而人为造成土地破坏和废弃的都属于土地复垦范围,还有各种污染、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以及村庄四旁坑、洼、塘、废弃宅基地等也属于土地复垦的范围。20土地复垦有何重大意义?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地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为此,国家近年来运用综合手段加强了土地管理,并有计划地开发荒地,以缓解人地

40、矛盾,但另一方面,在各项生产建设中都有大量土地遭到破坏。据统计,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累计1300多万公顷,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破坏废弃的土地约330多万公顷,其中7080%为耕地;由于兴修水利和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地及农村坑塘等约1000万公顷,其中耕地占70%。此外,城市周围的垃圾堆场占地也很严重。这些被破坏的土地不但使土地和耕地减少,而且使环境恶化,特别是采掘工业,不仅破坏和改变地表以下200400m以内地层,而且严重影响地表的生态环境,常常引起塌陷、污染、水土流失、滑坡等灾害。因此,搞好土地复垦对

41、于增加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工农关系,保障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均具有重要意义。21土地复垦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建则建的原则,将被破坏的土地恢复利用,科学合理地确定其用途。 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近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规划要切实可行,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土地复垦要和生产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并结合生产情况,逐年实施。 土地复垦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以及矿区规划等相协调,做到地区建设布局合理化,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美化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22土地复垦规划的类型有那些? 从规划的性质来分,可分为矿区土地复垦的总体规

42、划与复垦区的规划设计两种。 从时间上可分为采前规划和采后规划。采前规划是指新矿区开发时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复垦问题而进行的规划;采后规划是指老矿区开发后所作的复垦规划。 按废弃地的类型可分为矿山开采废弃地复垦规划、煤矿塌陷地复垦规划、砖瓦窑废弃地复垦规划、交通挖压废弃地复垦规划、水利压挖地复垦规划以及废弃宅基地复垦规划等。 根据矿区地下水埋深不同,可分为高潜水位矿区复垦规划和低潜水位矿区复垦规划等。23土地保护规划的任务和类型?土地保护规划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这一特点提出的,其基本任务是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环境、价值等分析基础上,确定土地保护的类型、规模,保护区的分布、范围,保

43、护重点与保护级别,并制定保护措施、技术方案和有关政策。土地保护不是消极的维护,而是在维护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土地保护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以保护资源为主的土地保护规划,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蔬菜基地保护规划、草场保护规划等。以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为主的土地保护规划,如海岸带保护规划,风景旅游区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以保护珍稀物种和自然历史纪念物为主的土地保护规划,如自然保护规划、文物古迹保24基本农田的概念和范围?依据国务院所发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

44、耕地。根据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总量需求,以及土地的生产力可能达到的水平,划定必要数量的农田为基本农田,实行长期保护,永久不得占用,就能为子孙后代保住一方饭碗田,人们就能安心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把基本农田建设成稳产高产田,不断提高单产,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以适应人口增长对农业提出的日益增长的要求。按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下列耕地应列入基本农田,严格管理: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蔬菜生产基地;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国务院规定应划入基本农田

45、保护区的其他耕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25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根据不同地区确定保护重点。我国东部地区人多地少,中部地区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因此,在东部、中部地区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时,要把大部分农田划作保护区,重点保护起来。西部地区良国较少,首先要把高产农田和城镇郊区的农田保护起来。保护面积要尽量集中连片,并视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土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而定。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确定和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时,除满足当地规划年人口对粮棉油等农产品的需要外,还要做好市场分析与预测,考虑到农产品的调出、调入问题。 正确

46、处理农业和非农业用地的关系。在基本农田优先用于农业的同时,还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落实各项非农建设用地。 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注重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要细致明确,落实到地块,建立标志,便于群众监督,为基层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要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城镇规划相协调,避免出现大的矛盾,以影响保护区规划的实施。26农地整理的主要内容? 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根据我国国情,现阶段土地整理一般指农地整理,即“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

47、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农地整理是以土地利用的平面布局调整为主,主要包括: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道路、沟渠综合建设;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企业等;复垦废弃土地;划定地界、确定权属;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27土地整理的基本目标? 土地整理的根本目标是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来看,土地整理主要是要达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的目标,具体体现为:增加耕地面积,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调整和组织土地关系,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以土地产出率为基础的土地生产能力;提高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能力。28何谓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编制土地利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