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590102)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电子信息大类(59) 所属专业类名称 计算机类(5901) 项目主持单位(盖章)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主持人 张 基 宏 申报日期 2011年1月 30日 - 40 -目 录一、项目概述1(一)项目简介11. 项目名称12. 项目主持单位13. 项目联合申报院校14. 项目联合申报行业单位、企业25. 项目建设依据3(二)项目主持单位情况4(三)项目重点建设内容与成果5(四)项目总投资及构成6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
2、义6(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61. 顺应国际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的需要62. 信息网络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需要73.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8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8(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91. 带动专业群教学资源开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92. 推进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03. 支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104. 满足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支持产业经济发展10三、项目建设方案与可行性分析11(一)项目建设规划定位高,目标明确,量化可行111. 总体目标科学、明确,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求
3、112. 规划定位高起点、高标准,突显了先进性和前瞻性113. 具体目标层次清晰、量化可行,体现可监测性和可考核性12(二)项目建设思路清晰,理念先进,重点突出13(三)项目建设方案系统、科学,特色鲜明131. 以产业与社会需求为目标,服务覆盖面广132.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实用性和针对性强143. 以多方联动和反馈机制为抓手,确保先进性和动态性144. 以科学、丰富的内容为基础,强化特色与质量155. 以先进的建设与管理模式为保障,促进开放共享与可持续发展166. 以深港合作为契机,提升国际化水平17(四)项目建设单位基础与条件优势明显,社会影响力大171. 主持单位获省市两级政府全力支持,
4、政策经费优势明显172. 主持单位区域产业优势明显,校企深度融合183. 主持单位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办学效果好184. 主持单位课程建设水平较高,教学资源丰富多样215. 主持单位基础设施先进,资源库运营条件好236. 主持单位社会认可度高,社会服务能力强247. 联合申报单位行业领先,引领辐射作用显著258. 联合申报单位优质资源丰富,支持与协作条件优越26(五)项目团队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具有较高引领水平261. 主持单位行业影响力大,统筹领导能力强262. 开发团队结构合理,专业技术水平高273. 首席顾问行业权威,深谙教育与人才培养成长规律284. 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水平高,能准确把握
5、趋势与方向29四、项目实施计划与预期成果29(一)项目实施的计划进度29(二)项目建设的资金预算31(三)项目建设的预期成果34五、项目预期效益分析34(一)预期社会效益341.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办学水平342. 促进专业建设,发挥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353. 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354. 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学能力35(二)预期经济效益361. 资源库开放共享,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效益362. 校企合作共建,避免重复投资与资源浪费益363. 服务企业行业,促进产业经济发展36(三)推广应用前景37六、项目风险分析与保障措施37(一)项目建设的风险分析37(二)项
6、目建设的保障措施381. 组建专门的组织机构和高水平团队382. 制定与执行严格、高效的资金管理制度393. 建立与实行科学、长效的运行与管理机制394.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系统安全保障40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一)项目简介1. 项目名称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2. 项目主持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负责人:张基宏 院长通讯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泥岗西路1068号;邮政编码:518029;联系电话:0755-25859183;传真电话:0755-25859133E-mail:liangys 网址:http:3. 项目联合申报院校
7、(1)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子项目负责人:周国烛(2)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朱元忠(3)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郑 静(4)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姜惠民(5)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孟德欣(6)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钱 峰(7)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徐 红(8)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李宏达(9)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丁明军(10)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李 畅(11)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沈海娟(12)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子项目负责人:肖芳惠(13) 滨州职业学院子项目负责人:王
8、发鸿(14) 济南职业学院子项目负责人:许文宪(15)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李 洛(16)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胡成伟(17)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陈 晴(18)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胡汉辉(1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曾爱林(20)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庄 越(21)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子项目负责人:吴志毅(22)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王巧莲(23)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子项目负责人:龚 涛(24)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罗幼平(25)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杨 晔(26) 新疆农
9、业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杨功元(27)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子项目负责人:薛林虎(28)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子项目负责人:杨 莉4. 项目联合申报行业单位、企业(1) 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子项目负责人:高 林(2) 教育部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子项目负责人:温 涛(3) 高等教育出版社子项目负责人:王卫权(4) Intel (China) Co.子项目负责人:姜 涛(5) Cisco Systems (China)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子项目负责人:杜 虹(6) 杭州H3C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子项目负责人:陈 喆(7)
10、ZTE NC教育管理中心子项目负责人:张 勇(8) 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子项目负责人:程庆梅(9)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子项目负责人:邵德强(10) Siemens Ltd., China子项目负责人:孙利梅(11) Motorola .INC子项目负责人:James Huang(12) Nokia (China) Investment Co.子项目负责人:孙 晨(13) Fluke Test Instruments Co., Ltd子项目负责人:林 平(14) Spirent Communications子项目负责人:胡 波(15) IBM (China) Co.子项目负责人:王燕青(1
11、6) Microsoft Shenzhen Technology Center子项目负责人:王为松(17) Reichle & De-Massari China Co.,Ltd子项目负责人:彭 亮(18) 深圳市信息网络中心子项目负责人:应启瑞(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子项目负责人:张 劲(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子项目负责人:陈秀忠(21) CERBIBO Corporation子项目负责人:胡相艳(22) 杭州东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子项目负责人:戎 成(23) 中国电子学会子项目负责人:李建海(24)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EST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测评办公
12、室子项目负责人:尹明辉(25) 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华南管理中心子项目负责人:刘保中(26) 深圳市易思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子项目负责人:张晋华(27) 深圳市齐普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子项目负责人:尹光成(28) 深圳市思华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子项目负责人:钟志祥5. 项目建设依据项目建设方案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0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129号),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1年度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275号)等编制。(
13、二)项目主持单位情况主持单位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应用开发、技术服务为主体任务的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信息技术特色。主持单位办学综合实力强,拥有多项国家级发展平台,发展潜力巨大。项目建设主持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2年4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独立设置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始终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市场定专业、面向岗位定课程、面向学生定教法)的职业教育观、人才观,立足深圳及珠三角地区,服务社会,面向信息技术产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培训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成为全国35所试办国家级示范性软
14、件职业技术学院单位之一;2004年,被教育部、国防科工委等单位确定为全国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6年,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2007年10月,学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学院成功获批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现有老校区和即将完建的新校区两个,共占地1,582亩,其中新校区占地面积1,389亩,建筑面积58.8万平方米,政府投资24.33亿元,2010年底已全部建成。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单价800元以上)总值为11162
15、万元,建有27个实训基地、20个公共机房、6个语音室、101间多媒体教室,藏书90万册,建有较为先进的图书电子阅览室。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指标均名列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学院现设有软件工程系、电子通信技术系、计算机应用系、信息控制与制造系、信息经济系、应用英语系及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继续教育部、信息技术研究所、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等6系3部2所,开设信息类为主的专业36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777人。截止到2010年8月,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6届毕业生共7046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7%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指标均名列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获国
16、家二等奖以上77项,省二等奖以上228项。学院“有效”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社会认同度高,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素质良好,多名学生被马式基、华为、腾迅、联想集团、香港渣打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录用,深受深圳市及珠三角地区用人单位的好评。师资队伍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611人,其中专任教师322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60人,占48.2%;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235人,占73.0%;具有双师素质教师231人,占71.7%。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南粤优秀教师3名,深圳市“鹏城学者”2名。教研科研成果丰硕,整体
17、教研科研实力居全省同类院校中领先地位。学院现有省级示范性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省市级科研项目116项,教研课题国家级3项、省市级37项,2009年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科研成果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科技创新奖2项;现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9部。截止到2010年6月,近3年来全院教师教科研课题共立项270项,实现科研经费1,051.9万元;教师共发表教研和科研论文824篇,其中核心期刊146篇,编著110部,专著19部,获专利数22个。学院先后组织49个项目参展了6届中
18、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有13个项目(成交金额189万元)与企业签署转让协议,进入应用生产。信息网络产业区域集聚优势突出,校企合作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水平高。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充分利用深圳市主导产业十分发达,企业众多的优势,建设了一大批校企合作实训实践基地。与企业签约共建校外实训基地428个,引进、吸收企业的设备、软件和生产流程,建立校内实训基地27个;企业参与院内共享实验室、实训室建设,捐赠设备与软件价值1,209万元,建有“联想工业级实训室”、“仿真性电脑生产流水线”、“金蝶管理软件信息化联合实验室”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三)项目重点建设内容与成果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
19、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重点建设内容与成果包括:(1) 8个资源库建设:建设职业信息库、专业建设库、课程资源库、实训资源库、培训认证库、工程项目库、标准库及素材库共8个库。(2) 标志性资源建设:综合布线项目虚拟管理系统、网络设备配置综合实训平台、网络攻防综合演练平台、计算网络工程案例展播中心。(四)项目总投资及构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所需总预算为2000万元,央财投入与配套投入之比约为1:1.67,即中央财政投入750万元,配套投入1250万元,配套投入中深圳市地方财政500万元(从深圳市支持的国家骨干校建设资金中列支)、行业企业500万元、自筹250万元。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20、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1. 顺应国际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的需要当前,国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正朝着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多样化、远程教育普及化的趋势发展。如多媒体与网络教育应用成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教学系统设计、网络课程与教育软件开发中也广泛应用了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以及智能代理等新技术,探讨现代远程教育也成为当前研究与发展的热点。而目前我国的现状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尚不成熟,非继承式发展造成资源很大浪费。近年来,国外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经启动,如美国的GEM项目、澳大利亚的EdNA计划、加拿大的Edusource项目等,为我国提供诸
21、多借鉴经验。因此建设具有中国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也必然走向国际化。2. 信息网络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需要(1) 信息网络产业高速增长,迫切需要高技能水平的专业人才2010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关产业应快速发展,占国名生产总值比将从2015年的8%上升到2020年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信息网络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具备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地
22、位,而且具备涉及面广,影响大和需求广阔的特征,信息网络的任何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都将带动巨大相关产业发展和最终消费的乘数效应。信息网络技术所涉及的三网融合、物联网、信息安全、云计算等几大领域未来在中国将都是千亿级别的市场,行业带动效应也将达到万亿。当前,信息网络已经深入涉及到社会经济和广大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大量企事业单位通过网络开展业务,互联网规模继续扩大,网络商业价值倍增,信息网络产业正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工程师是现有网络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及维护者。迅猛发展的信息网络产业造成了大量的网络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及维护的网络工程师需求空缺。调查显示,企业对高技能水平的网络工
23、程师、网站管理工程师、网络设备工程师及网络安全工程师的需求量平均每年增长高达71.2%,预计今后5年将达到60-100万人。(2) 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信息网络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新技术新工艺涌现最多和最猛烈的前沿技术,其产品应用与需求不断更新与发展,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高科技产业,信息网络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频繁,企业最关注是员工是否具有扎实的基础,以及是否能够快速有效地适应新的和更新了的技术,这意味着从业人员需要有比以前更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为适应国家对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标准及企业对员工专业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及新技术,高职
24、院校应积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建设共享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3.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资源库建设项目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0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129号),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1年度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275号)为依据,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目的在于通过建设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并推广使用,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
25、方法改革,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扩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的辐射效应。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1) 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需要整合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高职的热门专业,目前我国1207所高职院校中有799所开设了网络技术专业,专业学生数近20万人。虽然各院校不断加大专业建设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建立各种资源,但各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资源仍存在较大差异和不平衡。同时,我国办学水平较高的100所示范院校和发达地区学校进行资源建设时,由于没有考虑资源的通用性和普适性,资源成果无法实现大范围共享。因此,为推动全国各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26、建设,提高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缩小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要求的差距,我们需要联合校企,整合各种资源,建设共享的高水平教学资源库,实现不同区域的院校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公司的强强联合,满足多种层次、多种用户的需求,从而从整体上提升我国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2)满足人才培养需求,需要共享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库随着3G时代的来临和“三网融合”的大力推进,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企业对高技能水平的网络工程师、网站管理工程师、网络设备工程师和网络安全系统工程师等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平均每年增长71.2%,预计今后5年将达到60-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
27、络技术人才要求的专业人员还不足20万。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全国90%的企业网络工程师属于传统网络管理人员,由于技能单一、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滞后,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当前高职学生因不熟悉企业网络人才分工,不具备针对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而被企业拒之门外。为满足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和企业人才培养需求,需要建设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涵盖校企,实现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同时,建设共享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可以对优质教学资源和课程成果进行整合、加工、统一管理,产生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实现跨地区、跨院校、跨行业的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更好地为学校师生、企业员
28、工、社会人员服务。(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1. 带动专业群教学资源开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这一领域内开设院校最多,社会覆盖面最广,与其他专业关联性最紧密的专业之一,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将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发展。因此,建设好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必将促进一个专业群体的发展,带动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开发,提升这些专业建设水平。同时,在资源建设上,本着边建设、边使用、边充实和边完善的原则,一方面要整合、开发高职高专校内相关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还要引进吸收国内外相关专业、相关行业成型的资源,从而实现优质资源的高效整合和最大共享。2. 推进现代高职
29、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将教育资源数字化规整,使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效率,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设计理念的变革。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成,一方面,可为专业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提升其课程及资源开发能力,提高现代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满足自主式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需要。因此,资源库的建设能够高效推进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高位均衡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 支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面向社会开放优质教学资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从业人员和社会广大学习者,
30、提供终身学习支持体系,并通过有效管理和市场化运营服务机制,促进高职教育和资源库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资源库建设不是一个教育教学素材的简单堆积,更不是一个仅仅为了经济利益而形成的具有浓厚商业性质而无教学特点的商业产品,它必须为学科教育教学服务。每个学校、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相应的需求,资源库提供者将根据这些现实需求量身定做。4. 满足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支持产业经济发展专业教学资源库能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支持产业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的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为企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企业需要高职
31、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切实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成长、发展。资源库建设将有利于校企“合作共建、协同发展”,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企需求无缝对接;有利于企业发展,降低企业成本,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实现校企共赢、协同发展。三、项目建设方案与可行性分析(一)项目建设规划定位高,目标明确,量化可行1. 总体目标科学、明确,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以行业、企业需求为驱动力,以最新的高职教学改革理念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整合国内外校、企优势教学资源,通过系统化设计,建成具有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功能强大,可同时满足全国各地不同院校用户需求、同时兼顾行业、企业需求并
32、支持终身教育,能够持续更新的面向用户的应用学习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总体目标科学合理、明确可行。资源库的建成能够实现资源最大共享,引领、辐射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习模式转变,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自主式的学习需要,整体提升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符合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0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129号)、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1年度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275号)中提出的“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教学资源库
33、”的要求。2. 规划定位高起点、高标准,突显了先进性和前瞻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具有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定位,它以“职业化的要求、国际化的眼光、标准化的规范和项目化的管理”进行规划、建设和运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确保资源库的积累、优化、共享和持续更新,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并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国际有影响的、具有鲜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资源库建设以“合作共建、协同发展”为指导,整合全国院校和相关国内外顶尖企业的优秀教学资源、工程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以用户
34、需求为中心,构建“三层三部”的资源库架构,融学院教学、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需求为一体,打造标准库、职业信息库、专业建设库、课程资源库、实训资源库、工程项目库和培训认证库等7大专业应用共享资源库,覆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建网”、“管网”和“用网”三个应用领域,并充分利用快速反馈优势,辅以个性化服务,实现“应需而变”的用户定制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资源库的建成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最大共享,填补国内空白,在理念和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体现了先进性与前瞻性。3. 具体目标层次清晰、量化可行,体现可监测性和可考核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从“生产、销售、集成、运营、管理和服务”的信息网络产业链出发,
35、以用户自主式个性化学习需求为中心,构建以“三层三部”为架构的“7+1”应用学习型资源库,层层相扣,部部相连,层部一体,互为支撑。具体建设目标为:面向教学者、学习者、企业和学校4类用户群体,建设7大专业应用共享资源库和1个素材库,打造1个用户导向的服务门户。具体目标层次清晰、量化可行。其中:(1) 职业信息库是专业建设的逻辑起点,包括行业信息资源、企业职业岗位描述、企业信息资源描述和企业岗位需求描述等,资源数量1065个;(2) 专业建设标准库是专业建设的标准和样板,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定位调研标准化表格、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标准、课程开发规范及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普适性资源74个,以适应于区域的职
36、业岗位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资源模板等个性化需求;(3) 课程资源库专业资源库建设的核心,包括完成以”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等5门专业基础课程和”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管理”等7门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核心骨干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建设;(4) 工程项目库是专业资源库的职业延伸,包括各区域工程项目的招标文件样本、投标文件文件本、合同样本、工程设计实施文档、技术手册、验收文档等,首批项目建库资源将达120个,此后每年至少更新15个工程项目;(5) 实训资源库是专业资源库的特色资源,包括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岗位技能实训、特色实训资源等5类实训子资源,资源数量82个;(6) 培训认证库
37、是专业资源库的拓展资源,包括师资培训、新技术培训、行业培训项目、企业认证信息、应用技术培训项目和学生网络竞赛培训等,资源数量425个;(7) 标准库是专业资源库的行业延伸,包括采集国际、国家、行业、企业的已发布的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并将这些标准融合到相应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中,资源数量110个。建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将覆盖网络通信的“建网”、“管网”和“用网”三个应用领域,包含12门专业支撑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96个学习单元,总计素材达到12000条左右。可实现10万人同时在线、每日100万人次访问量规模。建设具体目标量化可行,可监测性和可考核性好。(二)项目建设思路清晰
38、,理念先进,重点突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将围绕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IT产业,从需求出发,以职业化的要求、国际化的眼光、标准化的规范和项目化的管理,进行规划、建设和运作。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资源库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集成、共享,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资源库建设将整合国内国外领先企业优势资源,以职业化的开发要求确保资源库内容建设的前瞻性;引入国际化职业课程体系开发方法,确保资源库内容建设的系统性;融入“云计算”服务模式和理念,遵循国际通用资源开发SCORM等开发标准,确保资源库平台建设的先进性;建立资源更
39、新的保鲜机制,在机制、资金两个方面保障资源库运行的持续性。整个建设思路脉络清晰,理念先进,重点突出。(三)项目建设方案系统、科学,特色鲜明1. 以产业与社会需求为目标,服务覆盖面广项目建设方案以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规范和专业课程开发规范为依据,联合专业咨询公司,对网络技术与应用行业发展背景、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全国网络技术专业群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充分调研,并结合本专业所涉及的“建网”、“管网”、“用网”的职业岗位群,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系统设计适应最新需求的普适性与差异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核心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构建品质保障部、资源部、信息反馈部的三部模式,通过对行企
40、信息的快速反馈更新教学资源,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工作紧密相连,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建设方案既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企业员工技术培训、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共性需求,也反映出不同使用者的个性特点,服务覆盖学生、教师、企业员工、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多类用户。2.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实用性和针对性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使用者的自主学习为核心,从使用者的角度建设资源库,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资源库建设充分考虑了用户所处的区域、类型、层次和级别,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博采资源,普适整合开发,为用户提供灵活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一方面,资源库对相应的素材资源进行可重用性、互通性的整合、组装,以满
41、足用户的共性需求;另一方面,为用户提供灵活的个性化资源定制、资源使用及资源更新功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不是以传统教学为核心,而是以使用者的学习为核心,从使用者应用的角度,让使用者通过学习后增值,同时也使教学资源库本身增值。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所面向的使用者不仅仅包括学生、教师,还包括社会人员,如工程技术人员、在职培训人员。3. 以多方联动和反馈机制为抓手,确保先进性和动态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将联合Intel、Cisco、中兴、H3C、神州数码、锐捷网络等23家网络行业国内国际知名企业、3家行业协会、1家出版企业、1家
42、国内专业的人才测评权威服务机构和28所高职院校组成资源建设团队;聘请张乃通院士为项目建设首席专家;联合网络技术领域不同技术专长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专家和具有不同研究专长的资深教育教学专家,组成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具有国际水准的行业、企业领域业务骨干与学校教学骨干、技术支持企业技术骨干组成资源开发团队。根据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需求,集合企业的技术标准和岗位技能标准,整合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建设成果,充分吸纳企业优质资源,通过整合企业正在使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流程,构建高度仿真的工作场景,设计课程资源库、虚拟实训库、工程项目库等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资源的时效性和前
43、瞻性。同时,以政校行企多元联动为抓手,不断丰富与完善专业教学资源,保证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先进性。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具有“三层三部”平台反馈机制(如图3-1所示),可以整合行企需求、就业需求、用户评价和运营管理的反馈信息,紧跟产业发展需求和行业应用需求,动态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制定普适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规范、课程开发规范和核心课程资源,全面支持具有不同区域背景、产业环境、教学环境的院校定制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资源。图3-1 面向用户的应用学习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实施架构图4. 以科学、丰富的内容为基础,强化特色与质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以用户需求为中
44、心,强化应用,采用科学的“三层三部”架构,构建长效的反馈驱动机制,打造优质专业应用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共享与共评。以“学习”为中心,按照个体职业成长路径,面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培训和认证服务;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和现代职业教育最新理念,全面支持专业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按照“开发套件+完备资源”模式,向全国各高职院校提供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规范和课程资源支持,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通过开展“远程课堂”,实现对边远地区的对口教育扶贫,推进教育公平;通过网络招聘、技能认证和实训管理等服务模块为企业开展企业人力资源招募、认证培训以及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招募与管理提供全面支持;通过专
45、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服务模块为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定制个性化课程以及推荐学生就业等提供全面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基本架构如图3-1所示,该资源库建设的重点内容包括标准库、职业信息库、专业建设库、课程资源库、实训资源库、工程项目库以及培训认证库等7个应用资源库及1个素材库的建设,内容科学、丰富,适应性强,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为强化特色与质量,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反映了专业岗位或岗位群的一线实际情况,尤其是包含了当前行业技术状况或工作流程的实验实训资源,并采用基于Web-3D国际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虚拟实训等大型标志性资源,具有专业性、实用性、仿真性、现实性等特点,能
46、够按照职业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展学生的行业视野,提供个性化学习。5. 以先进的建设与管理模式为保障,促进开放共享与可持续发展依据高标准、国际化的建设原则,本项目运用国际通用资源开发SCORM标准(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可共享对象参照模型)、中国国家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学习者模型规范)和网络内容属性标准(IMS),从内容集成、实时运行环境两个方面构建教学资源,为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用户型资源库建设提供指引,同时也使资源库实现“共建共享、边建边用、交流互换”成为可能。此外,资源库还将在系统基础架构上融入云计算模型,依托学院新校园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采用集中式服务、分布式布局的网络体系架构,联合申报院校建设共公资源库;在云计算模式下利用移动技术,整合基于微博的学习社区、移动社区、讲座直播,实现随时随地、个性化学习和交流;采用集群技术、异地冗余备份等手段,确保支持10万人同时在线的并发处理能力,从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与利用。为保障资源库建设的持续发展,本项目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