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一、总 则1(一)导言1(二)规划思路2(三)规划原则7(四)工作要求8(五)基本规定11(六)进度安排12二、水资源调查评价14(一)基本要求14(二)降水15(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17(四)河流泥沙19(五)地表水资源量19(六)地下水资源量24(七)地表水水质34(八)地下水水质39(九)水资源总量45(十)水资源可利用量46(十一)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50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52(一)基本要求52(二)经济社会资料分析整理53(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55(四)供水量调查统计57(五)供水水质调查分析58(六)用水量调查统计59(七)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60(八)废污水排
2、放量调查分析61(九)供、用、耗、排水成果合理性检查62(十)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64(十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66(十二)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67(十三)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67(十四)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68四、需水预测69(一)基本要求69(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74(三)经济社会需水预测77(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82(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预测83(六)需水预测汇总83(七)成果合理性分析83五、节约用水85(一)基本要求85(二)现状用水水平分析86(三)节水标准与指标89(四)节水潜力分析90(五)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91(六)节水方案拟订94六、水资源保护97(一)基本要求9
3、7(二)水功能区划的补充和调整98(三)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拟定101(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条件102(五)纳污能力计算104(六)污染物入河量估算105(七)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107(八)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108(九)地下水保护110(十)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111七、供水预测113(一)基本要求113(二)地表水供水114(三)地下水供水117(四)其他水源开发利用119(五)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121八、水资源配置125(一)基本要求125(二)基准年供需分析127(三)方案生成128(四)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129(五)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132(六)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134九
4、、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138(一)基本要求138(二)总体布局138(三)工程实施方案140(四)非工程措施143十、规划实施效果评价145(一)基本要求145(二)评价内容145附录-1 河川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处理办法148附录-2 地表水化学类型阿廖金分类法155附录-3 地表水水质趋势回归分析日历年与十进位年折算方法157附录-4 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159附录-5 地下水化学类型舒卡列夫分类法165附录-1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综合衰减系数计算方法167附录-1 水资源系统网络图制作要求172附录-2 水资源供需分析水量平衡公式174附录-3 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原则176图表目录图1-
5、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3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4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6图5-1 节约用水各项内容相互关系框图96表2-1 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名称及划分依据一览表25表2-2 地表水富营养化控制标准36表4-1 国民经济和生产用水行业分类表70表4-2 用水户分类口径及其层次结构71附件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 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 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177一、总 则(一)导言1.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治水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形势的变化,着力
6、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水问题,水利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部署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并以水规计200283号文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水利部以水规计2002330号文印发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为我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规划基础,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节约、优化配置、积极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
7、的可持续发展。3. 为编制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统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依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特制定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4. 编制细则的目的,一是明确各项规划任务开展的技术途径;二是界定规划有关概念与术语的定义及确切的内涵,明确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三是明确对基础资料和有关成果的要求,确保规划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5.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各部分工作任务,本细则提出各部分工作所需的基础资料和成果,对资料年限、统计口径、适用范围、精确程度等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各种图、表具体内容,制作步骤与方法,表示方式与效果等
8、;对评价及预测方法进行统一规范和规定。6. 本细则包括正文及三个附件:附件1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为“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7. 各地在执行本细则的过程中,请及时与本次规划技术总负责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联系,以便相互沟通,协调解决规划中的技术问题,保证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8. 各流域机构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细则,编制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二)规划思路1. 规划任务。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
9、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1。2. 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实施效果评价图1-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3.
10、 技术思路。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本次规划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1-2。(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评价,可为其他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和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2)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
11、源配置提供可行的比选方案。同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开发利用程度开发利用水平与效率开发利用存在问题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循环规律与参数分析水资源数量、质量评价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总 则落实任务、明确思路、程序、途径与成果要求水资源配置的可能方案水资源保护水功能区划总量控制与生态保护节约用水潜力估算效果与代价需水预测发展趋势与需求生活、生产与生态需水城乡及区域需水可能抑制需求的措施和方案供水预测开发可能与潜力地表水、地下水供水方案其他水源开发潜力与方案可能增加供水的措施和方案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源纳污能力排污总量保护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方案增加供水方案抑制需求方案需水量节水量控制目标可供水量用水需求水资源配置各种
12、组合方案供需分析方案比较与判别推荐配置方案特殊干旱期对策水质水量总体布局非工程措施实施计划工程措施实施方案实施效果评价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时,在吸纳水资源配置部分工作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3) 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供需水预测工作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相协调,结合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动态的规划过程,以寻求经济、
13、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4) 水资源配置。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统筹考虑流域水量和水质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1-3。(5)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
14、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体系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及其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检验。 现状供需分析水与经济社会推荐合理配置方案供需分析计算水量水质规划方案集生成分区平衡节点平衡可持续规划方案比较水系统及配置方案作用效果比较与判别抑制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增加供给用水需求 控制目标 可供水量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社会经济环境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用水与供水公平高效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4. 规划重点。突出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分析、水资源配置等方面。通过水资源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和可利用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变
15、化趋势,客观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规划方案制定以及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指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合理用水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政策性建议。做好规划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注重水资源问题的同时,更要重视其与经济社会的紧密联系,做到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第二,在注重工程项目布局和规划的同时,更要加强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的安排;第三,在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更要重视水资
16、源的节约与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综合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思路、格局、措施的总体安排,规划的对策措施要有指导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三)规划原则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规划。制定规划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管理等做出总体安排。要坚持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除害兴利结合,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关系。2. 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生产力布
17、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3. 可持续利用。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流域调水、水利工程供水与其他多种水源供水。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4.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模式与对策,提出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重点。5. 依法治水。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认真研究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问题。制定有关水资源管理的法规、政策与制度,规范和调节水事
18、活动。6. 科学治水。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置水资源,缓解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科学管理水资源,制订出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四)工作要求1. 协调各类规划关系。为保障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一要协调好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突出综合规划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并与综合规划成果相衔接;二要协调好全国规划与流域规划、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本次规划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各流域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各尽其职,组织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规
19、划工作,经过协调后,在形成流域规划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国平衡和协调,再经上下多次成果协调,最后形成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 做好与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国家计划及相关规划为基本依据。制定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生产力布局以及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建设、防洪减灾、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有机衔接,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采用技术、法律、经济和管理等手段和措施,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3. 把握规划深度。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应涵盖有关专业规划的总体思路、布局与方案,为制定相关
20、专业规划提供依据,要对专业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具有指导作用。全国规划重点在流域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进行水资源的宏观配置,把握全国水资源配置的总体框架、发展方向和重点。流域规划重点反映跨省或省际河流的水资源配置和宏观管理,针对流域水资源配置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把握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方向和重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水资源特点,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步骤,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4. 加强规划的组织与协调。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资料和有关研究成果,组织和动员各种力量开展规划工作,保证规划工作的
21、顺利开展。要合理划分规划工作阶段,注重规划各个环节间的协调,适时有序地进行有关流域及区域基础资料和有关规划指标与中间成果等方面的协调与汇总,按时提出阶段性汇总成果。5. 求实创新地编制规划。规划编制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水情和各流域、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以解决重大水资源问题为出发点,按照科学和求实精神编制规划。同时,规划编制应具有较高的起点和前瞻性,要在思想、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用现代的规划手段和方法,按照“四新”(新思路、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的要求编制规划。6. 提高规划开放程度。规划要全面总结、合理吸收已有的规划和有关研究成
22、果,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和民主性,充分发挥专家的积极作用和规划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规划的开放程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7. 协调统一、平衡汇总。本次规划的编制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国按照统一的要求开展工作,对涉及全局性的问题,应提出宏观控制的目标与方向,采取上下协调的方式确定;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进行平衡与汇总。工作方式采取一次性布置任务,分阶段开展工作,保持各阶段工作相互衔接,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分批提交规划成果,分期进行阶段成果的平衡、协调与汇总,并按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反复协调平衡。8. 加强规划的基础工作。要保证基本资料的
23、真实性与合理性。有关规划的基础资料、发展指标、定额,以及规划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深入做好调查研究和专题研究工作,各流域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按要求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及时提交相关资料与成果(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见附件1)。9. 严格控制规划进度。各地要遵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安排开展规划工作,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强协调、严格管理,保证工作进度。对于以往规划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确保规划工作按进度计划顺利进行。10. 确保规划成果质量。各层次规划都要严格按照细则的要求开展工作,特别要重视与规划有关的基础数据一致性的审查、复核与分析工作,
24、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相互比较、综合平衡,进行数据的合理性分析;对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检查、协调、汇总与平衡。要求各流域机构从水资源合理配置、统一管理等宏观角度对本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提出的有关基础资料、发展指标、定额、供需预测成果以及配置方案进行统筹协调。(五)基本规定1.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为除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我国全部地区,各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按照职责范围和分工,组织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2. 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水资源分区是编制规划的重要基础。本次规划采用全国统一的三级水资源分区(详见附件2全国水资源分区),三级以下分区由流域机构商各省(自治区、
25、直辖市)划分,并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备案。地表水水质评价及保护规划以水功能区为基本单元进行,并需将有关资料及成果归并到相应的水资源三级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主要水功能区的对照关系详见附件3。3. 规划水平年。2000年为基准年,2010年为近期水平年,2020年为中期水平年,2030年为远期水平年。4. 水文系列。本次规划要求水文系列延长到2000年,水资源调查评价按19562000年同步系列进行。供需水预测与水资源配置部分涉及调节计算时应尽可能采用长系列。5. 价格与投资估算水平。为使有关经济发展指标及投资具有可比性,要求对有关经济发展指标按照当年价和2000年可比价同时进行数据统计和
26、分析;对于缺乏2000年末可比价计算的统计数据,可按照统计年鉴中的环比指数逐年推算。投资估算要求以2002年末的价格水平为准。6. 水资源。除特殊说明外,本次规划所指的水资源是指通过水循环年复一年得以更新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对于可利用的其他水源(含通过集雨工程利用的雨水、处理并再利用的污水、可利用的微咸水以及已利用和规划利用的海水等)在规划中也应根据各地情况,统筹考虑。7. 统计资料的延续性。本次规划规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部分对历史用水情况的调查仍采用现“中国水资源公报”规定的用水统计分类(其统计口径简称“原口径”);需水预测和供需分析及水资源配置工作,依照水资源分区,区别河道内
27、与河道外用水,分城镇和农村,按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三大类分别进行(其统计口径简称“新口径”);对2000年的供用水及其相关统计资料,应同时满足“原口径”和“新口径”的要求。8. 本次规划要求提出全口径 全口径:指评价区范围内的完整成果。的供、用、排、耗水调查统计与开发利用规划。在现状调查及供需水预测中,要求按城镇与农村分别统计供、用、排水现状以及进行供需预测与水资源配置。城镇范围指国家行政设立的建制镇、市、计划单列市和直辖市。除此之外,还要求对国家行政设立的建制市进行单独统计,统计范围现状为建成区 建成区:指城市建筑基本连片、公用设施达到的地区,包括已建成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机场等。,预测
28、成果范围为规划区。(六)进度安排1. 规划编制工作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阶段一 “调查评价”:重点完成水资源分区及计算面积的核定、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水资源保护(已开展)等工作;部署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开发及有关专题研究工作等。阶段二 “合理配置”:重点完成节约用水、需求预测、供水预测以及水资源配置等工作。阶段三 “实施方案”:重点完成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和规划实施效果检验等工作,并提交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最终成果。2. 各阶段进度计划为:2002年8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开展工作;2003年10月:基本完成阶段一“调查评价”的工作,完成第一批专题研究工作;2004年6月
29、:初步完成阶段二“合理配置”的工作,完成第二批专题研究工作;2004年10月:初步完成阶段三“实施方案”的工作;2004年12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机构提交水资源综合规划初步成果;2005年8月:提出全国及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送审成果;2005年12月:完成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的审查与上报。二、水资源调查评价(一)基本要求1. 根据我国水文资料积累情况,并考虑系列代表性的要求,全国统一采用19562000年(45年)同步期水文系列作为水资源评价的基本依据。2. 对于实测径流已不能代表天然状况的水文站要进行水量还原计算,对于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而造成天然径流明显变化的水文站要进行天然径流系列
30、的一致性分析处理,提出系列一致性较好、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的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成果。3. 考虑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转化关系的变化,按近期下垫面条件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实现近期下垫面条件下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的统一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按水文地质单元进行评价,然后将成果归入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4. 为了更好地反映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解决大区和小区之间的水量频率组合问题,要求以三级区套地级行政区为计算分区(以下简称“计算分区”),计算降水量、天然径流量、降水入渗补给量和水资源总量的45年系列成果。5. 根据近期水质监测资料,对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的水质进行分区评价,
31、并对主要供水水源地进行单独评价。6.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河川径流特征、地下水开采条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技术经济等因素,估算流域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提供依据。7. 对水资源情势变化较大的水资源分区或行政分区,应分析水资源情势变化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按照本次制订的规划方案实施前后两种情况预测未来水资源量、水质和可利用量的变化趋势。(二)降水1. 绘制19562000年和19802000年两幅同步期的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编号分别为附图2-2-1和附图2-2-2),以反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
32、。(1)选择资料质量好、系列完整、面上分布均匀且能反映地形变化影响的雨量站作为绘制等值线图的主要点据。一般在降水量变化梯度较大的山区应尽可能多选一些站点,在降水量变化梯度较小的平原区着重考虑站点的均匀分布。在点据稀少的地区,可增选一些资料系列较短的雨量站,通过插补延长处理后作为辅助点据。按附表2-2-1内容填报选用雨量站年降水量特征值。(2)选择准确、清晰、有经纬度且能分清高山、丘陵、坡地、平原等的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水资源一级区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成图比例尺自行确定,统一要求根据1:100万电子地图缩放。(3)年降水量等值线线距为:降水量2000mm者,线距1000mm;降水量8002
33、000mm者,线距200mm;降水量100800mm者,线距100mm;降水量50100mm者,线距50mm;降水量50mm者,线值25mm。各水资源一级区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4)勾绘等值线时,既要考虑各测站的统计数据,又不能完全拘泥于个别点据,以避免等值线过于曲折或产生许多小的高、低值中心和造成与当地地理、气候因素不相匹配的不合理现象。山区等值线的勾绘,要考虑降水量随地面高程变化的相应关系,但也不应将等值线完全按等高线的走向勾绘;等值线必须与大尺度地形分水岭走向大体一致,切忌横穿山岭。(5)根据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对等值线的分布、走向、弯曲情况及高值区、
34、低值区的位置进行合理性检查。地理因素对年降水量影响的一般规律是:靠近水汽来源的地方降水量要大于远离水汽来源的地方,山地要大于平原,迎风坡要大于背风坡。(6)将本次绘制的等值线图与以往编制的有关图件进行对照,对有明显差异的地区要进行分析论证或做必要的修改。2. 绘制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值等值线图,以反映降水量多年变化在地区上的分布规律。图编号为附图2-2-3,线值无量纲。(1)采用45年(19562000年)同步期系列的单站Cv值作为勾绘等值线的主要依据,选站要求同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单站Cv值用矩法计算,可不做适线调整。(2)全国拼图要求的等值线线距为:Cv0.3者,线距0.1;Cv0.3者
35、,线距0.05。3. 采用网格法、泰森多边形法或其他方法计算各分区19562000年的年降水量系列。填报附表2-2-2。4. 按水资源三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计算年降水量特征值,包括统计参数(均值、Cv值、Cs/Cv值)及不同频率(P=20%、50%、75%、95%)的年降水量,填报附表2-2-3。(1)为便于比较,要求计算19562000年、19561979年、19712000年、19802000年等四个年段统计系列的特征值。(2)统计参数分析规定:均值一律采用算术平均值,适线时不做调整;Cv值先用矩法计算,再用适线法调整确定;Cs/Cv值一般可采用2.0,采用2.0确实拟合不好的地区(不是个
36、别站),可以调整Cs/Cv值;用电算优选参数时,也应进行固定倍比适线调整和检验。(3)适线要求:经验频率采用数学期望公式P=m/(n+1)100%计算,频率曲线采用皮尔逊型;适线时应照顾大部分点据,主要按平、枯水年份的点据趋势定线,对系列中特大、特小值不做处理。5. 在各水资源三级区内,至少选取一个具有19562000年系列且年、月资料齐全的雨量代表站,分析计算不同频率(P=20%、50%、75%、95%)典型年和多年平均的降水量月分配。填报附表2-2-4。6. 选取有60年以上且包含19562000年资料的长系列雨量站,通过长短系列的特征值和丰枯年数组成的对比分析,对45年(19562000
37、年)和21年(19802000年)两个降水量系列的代表性进行评价。填报附表2-2-5。7. 在各计算分区年降水量系列计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各级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各个年代年降水量均值的变化趋势。流域机构分析重点为水资源一级区、二级区和省级行政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析重点为水资源三级区和地级行政区。8. 在各水资源一级区选取一些有60年以上且包含19562000年资料的雨量代表站,分析年降水量的多年变化规律,包括丰枯周期、连丰连枯、极值比等。该项工作主要以水资源一级区为单元进行。(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1. 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可近似用E601型蒸发器观测的水面蒸发量代
38、替。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是反映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2. 绘制19802000年同步期年水面蒸发量均值等值线图(编号为附图2-3-1),以反映蒸发能力的地区分布规律。(1)选取资料质量好、系列完整、面上分布均匀的蒸发站作为绘制年水面蒸发量均值等值线图的主要依据。(2)不同型号蒸发器的观测值,应统一换算为E601型蒸发器的蒸发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的折算系数,尽量利用不同型号蒸发器的对比观测资料求得,并经过水资源一级区的统一协调后选定。(3)等值线线距为:水面蒸发量1000mm者,线距200mm;水面蒸发量1000mm者,线距100mm。(4)参照湿度、气温、风速和日照等
39、影响蒸发能力大小的主要气象因子,对等值线图进行合理性检查。一般而言,气温随高程的增加而降低,风速和日照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综合影响结果一般是随高程的增加蒸发能力相应减少。平原区的蒸发能力大于山丘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干旱高温地区的蒸发能力大于植被良好、湿度较大的地区。3. 在有蒸发站的水资源三级区内,至少选取一个具有19802000年系列且年资料齐全的蒸发代表站,分析计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的月分配,填报附表2-3-1。4. 选择观测年数长、资料质量好、蒸发器型号不变的蒸发站,分析水面蒸发量的多年变化趋势。5. 根据19802000年同步期的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与水面蒸发量年均等值线图绘制
40、19802000年同步期年干旱指数均值(无量纲)等值线图(编号为附图2-3-2)。(1)将19802000年同步期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图与年水面蒸发量均值等值线图重叠在一起,用交叉点法(或网格法)求出交叉点(或网格中心)的干旱指数,绘制干旱指数等值线图。也可用单站计算点据结合交叉点法(或网格法)进行绘制。(2)年干旱指数均值等值线线值为:0.5,1,1.5,2,3,5,7,10,20,50,100。(四)河流泥沙1. 河流泥沙是反映河川径流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江河治理有较大的影响。本次统计分析的河流泥沙主要是悬移质泥沙。2. 选取主要河流控制站和区域代表站,采用19562000
41、年实测泥沙资料,分析计算19561979年、19712000年、19802000年、19562000年等三个统计系列的多年平均含沙量和输沙量,以反映各河流泥沙的时间变化情况。填报附表2-4-1。3. 选择一些资料条件好、淤积严重的水库、湖泊和河段,进行泥沙冲、淤变化情况分析。4. 选择中、小集水面积的典型流域,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影响。(五)地表水资源量1. 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本次评价要求通过实测径流还原计算和天然径流量系列一致性分析与处理,提出系列一致性较好、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
42、天然年径流系列,作为评价地表水资源量的依据。2. 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是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本次评价要求统一采用45年(19562000年)径流系列进行地表水资源量分析计算。(1)凡资料质量好、观测系列长的水文站(包括国家基本站和专用站)均可作为径流选用站。(2)由于河道外引用消耗的水量不断增加,许多水文站实测径流已不能代表天然状况,需要将测站以上受地表水开发利用影响而增减的水量进行还原计算,将实测径流系列还原为天然径流系列。对主要径流控制站(包括大江大河控制站、水资源三级区代表站和控制工程节点站)应进行分月还原计算,提出历年逐月的天然径流量;对其他选用站可只进行年还原计算,提出天然年径流
43、系列。还原计算要求和方法参见附录-1。(3)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导致入渗、径流、蒸发等水平衡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造成径流的减少(或增加)。下垫面变化对产流的影响非常复杂,在还原计算中没有考虑;而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许多流域的径流因下垫面变化而衰减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必须予以考虑,以保证系列成果的一致性。因此,要对选用站的年降水径流关系进行分析,检查19562000年天然年径流系列的一致性,若发现在同量级降水条件下1980年以后点据明显偏离1980年以前点据,则表明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影响较大,应对原19561979年天然年径流系列进行一致性分析修正。一致性分析修正方法参见附录-1
44、。(4)按附表2-5-1内容填报主要径流控制站历年逐月实测和天然径流量;按附表2-5-2内容填报选用水文站天然年径流量特征值。3. 在单站天然年径流均值计算的基础上,选取集水面积为3005000平方公里的测站(测站稀少地区,可选取一些集水面积小于300平方公里或大于5000平方公里的测站)的年径流深均值,还可采用一些区间点据(区间集水面积应与上游测站集水面积量级基本一致),绘制19562000年同步期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图(编号为附图2-5-1)。(1)选用测站和区间的年径流深均值均应点绘于相应集水面积内径流分布的重心处,一般可用下列方法确定点据位置:1)集水面积内自然地理条件基本一致、高程变化
45、不大时,点据位置定于集水面积的形心处。2)集水面积内高程变化较大、径流深分布不均匀时,可借助降水量等值线图选定点据位置。3)区间点据一般点绘于区间面积的形心处,当区间面积内降水分布明显不均匀时,应参考降水分布情况适当改变区间点据位置。4)各选用测站的集水面积一般不应重叠,若有重叠时,下游站应计算扣除了上游站集水面积后的区间面积的径流深,点绘在区间面积的形心处。(2)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线距为:径流深2000mm者,线距1000mm;径流深8002000mm者,线距200mm;径流深200800mm者,线距100mm;径流深50200mm者,线距50mm;径流深50mm者,线值分别为5、10、25
46、mm。各水资源一级区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3)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的勾绘方法:1)在选用站网控制性较好、资料精度较高的地区,应以点据数值作为基本依据,结合自然地理情况勾绘等值线;径流资料短缺或无资料的地区,如南方水网区、北方平原区、西部高山冰川区及高原湖盆区等,可根据已有的有关研究成果,采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径流深,大体确定等值线的分布和走向。2)等值线的分布要考虑下垫面条件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点据数值等距离内插,等值线走向要参考地形等高线的走向。3)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同,勾绘等值线的要求也不同:小比例尺图主要考虑较大范围的线条分布,局部的小山包、小河谷、小盆地等微地形地貌对等值线走向的影响可以忽略;大比例尺图则要考虑局部微地形地貌对等值线走向的影响。4)勾绘等值线时,应先确定几条主线的分布走向,然后勾绘其他线条。等值线跨越大山脉时,等值线应有适当的迂回,避免横穿主山体;等值线跨越大河流时,要避免斜交。马鞍形等值线区,要注意等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