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3 ,大小:27.52MB ,
资源ID:1115555      下载积分:2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wodocx.com/d-11155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装配式剪力墙住宅产业化技术参考手册.doc)为本站会员(芳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发送邮件至262216212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装配式剪力墙住宅产业化技术参考手册.doc

1、装配式剪力墙住宅产业化技术参考手册保障性住房实施产业化领导小组技术支持部目 录1设计篇1建筑设计要点11.1总平面设计要点11.2户型平面设计要点11.3楼面设计要点41.4墙系统设计要点41.5楼梯系统设计要点91.6内装修设计要点101.7建筑节能设计10结构设计要点101.8一般规定101.9材料141.10结构抗震计算151.11现浇结构设计161.12预制墙板设计181.13预制墙板连接设计271.14叠合楼盖设计291.15预制楼梯设计32暖通、给排水、电气专业设计要点321.16暖通专业设计要点321.17给排水专业设计要点341.18电气设计要点36各专业设计协调及BIM391

2、.19各专业设计协调391.20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BIM部分392构件制作篇412.1产业化住宅用预制构件概述412.2预制构件的前期策划432.3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442.4预制构件的生产组织管理442.5预制构件的质量管理472.6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及其他规定493施工安装篇523.1施工过程及施工工艺介绍523.2施工所需的方案及其主要包括的内容653.3施工验收653.4注意事项66附录A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相关条文68附录B 各专业图纸目录70附录C 相关政策文件70附录D 流程图711 设计篇建筑设计要点1.1 总平面设计要点1.1.1 构件运输

3、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工业化住宅的规划设计中,要考虑构件生产及运输的条件,选址距预制构件厂运输距离不宜超过200千米,而且要有适宜构件运输的交通条件。1.1.2 构件存放总平面规划中要考虑预制构件的现场临时存放条件。1.1.3 构件吊装总平面规划中要考虑预制构件的吊装设施的安全、经济和合理布置。 1.2 户型平面设计要点1.2.1 标准层组合平面、基本户型设计要点。(如图1.2.1)图1.2.1 某项目平面图1 主体结构形式采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2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工业化住宅宜选用大空间的平面布局方式(方式之一),合理布置承重墙及管井位置,满足住宅空间的灵活性、可变性。公共空间及户内各功能空间分区明

4、确、布局合理。3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工业化住宅的主体结构布置宜简单、规整,应考虑承重墙体上下对应贯通,突出与挑出部分不宜过大,平面凸凹变化不宜过多过深。平面体型符合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4 设计依据: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和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2001。如图1.2.1所示某项目的南向开间尺寸为3600mm+3900mm, 北向开间为2600mm+2600mm,预制墙板的模板类型得以大量优化。1.2.2 厨卫设计要点1 住宅厨房与卫生间平面功能分区宜合理,符合建筑模数要求。住宅厨房、卫生间上下宜相邻布置,便于集中设置竖向管线、竖向通风道或机械通风装置。2 设计

5、依据: 住宅厨房及相关设备基本参数GB/T 11228-2008、住宅卫生间功能及尺寸GB/T 11977-2008。3 采用的厨房尺寸宜符合表1.2.2-1表1.2.2-1 厨房的优选尺寸厨房家具布置形式厨房最小净宽度厨房最小净长度扩大模数单排型15M(16M)/20M30M1M双排型22M/27M27M1ML型16M/27M27M1MU型19M/21M27M1M壁柜型7M21M1M图1.2.2-1 厨房平面图某工程厨房家居布置形式为L型。厨房净宽度为1600mm,符合最小净宽度为16M的要求。厨房净深度为3400mm,符合最小净深度大于27M的要求。(如图1.2.2-1)4 采用的卫生间尺

6、寸宜符合表1.2.2-2表1.2.2-2 卫生间的优选尺寸卫生间平面布置形式卫生间最小净宽度卫生间最小净长度扩大模数单设便器卫生间9M16M0.5M设便器,洗面器两件洁具15M15.5M0.5M设便器,洗浴器两件洁具16M18M0.5M设三件洁具(喷淋)16.5M20.5M0.5M设三件洁具(浴缸)17.5M24.5M0.5M设三件洁具无障碍卫生间19.5M25.5M0.5M图1.2.2-2 卫生间大样及剖面图某工程卫生间长向净宽为2100mm;卫生间短向净宽为2000mm;单设洗衣间长向净宽为1250mm;短向为800mm;卫生间吊顶下净高为2200mm;便器中心距侧墙距离为450mm;便器

7、中心距淋浴间隔断距离为550mm;下排水坐便器排污口中心距后墙为305mm;淋浴喷头中心距墙为460mm,距淋浴间隔断为480mm;洗面器中心距侧墙为550m。符合规范要求。(如图1.2.2-2)5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工业化住宅平面设计应考虑卫生间、厨房的设备和家具产品及其管线布置合理性,宜优先采用标准化的预制盒子卫生间(整体卫浴)及标准化的厨房整体橱柜。1.2.3 门窗洞口1 设计依据: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 5824-20082 采用的门窗洞口尺寸宜符合表1.2.3表1.2.3 门窗洞口的优选尺寸类型最小洞宽最小洞高最大洞宽最大洞高基本模数扩大模数门洞口7M15M24M23(22)M3

8、M1M窗洞口6M6M24M23(22)M3M1M1.3 楼面设计要点1.3.1 预制楼板设计1 装配式剪力墙住宅的卧室、起居室等简单大空间的楼板宜采用叠合楼板。2 叠合楼板的建筑设备管线布线宜结合楼板的现浇层或建筑垫层统一考虑。3 需要降板的房间(包括卫生间、厨房)的位置及降板范围,应结合结构的板跨、设备管线等因素进行设计,并为房间的可变性留有余地。1.3.1.1 预制叠合楼板的设计原则是:1 标准化、模数化,尽量减少板型,节约造价。2 大尺寸的楼板能节省工时,提高效率,但要考虑运输、吊装和实际结构条件。3 复杂部位(如开洞多,异型、降板等)可考虑现浇。1.3.2 连接节点1 预制楼板连接节点

9、的构造设计应分别满足结构、热工、防水、防火、保温、隔热、隔声及建筑造型设计等要求,在本系统中尽量采用封闭系统。2 当预制楼板接缝为开敞状态时,应采取措施满足建筑防水、防火、保温、隔热、隔声要求。1.3.3 叠合层及垫层1 本系统结构叠合层厚度一般为6070mm,电气专业在叠合层内进行预埋管线布线,要保证叠合层内预埋电管布线的合理性,保证施工质量。2 本系统建筑垫层厚度一般为100120mm,暖通空调专业的给水、暖管、太阳能等一般布置在建筑垫层中,设计要通过管线综合,保证管线布置的合理、经济和安全可靠。1.4 墙系统设计要点1.4.1 预制外墙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工业化住宅的外墙应全部采用预制外墙,

10、便于取消利用脚手架进行施工的工法。图1.4.1-1 外墙板拆分图图1.4.1-2 外墙板拆分图图1.4.1-3 外墙板拆分图1.4.2 设计应提供预制外墙拆分图,预制外墙的拆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立面表现的需要,应结合结构现浇节点及装饰挂板,合理拆分外墙。(图1.4.1-1、图1.4.1-2、图1.4.1-3)2 注重经济性,通过模数化、标准化、通用化减少板型,节约造价。(图1.4.2-1)3 制定编号原则,对每个墙板产品进行编号,使每个墙板既有唯一的身份编号又能在编号中体现重复构件的同一性。(图1.4.2-2)4 预制构件的大小要考虑运输的可能性和现场的吊装能力。图1.4.2-1 墙板

11、拆分图图1.4.2-2 墙板编号索引图1.4.3 本系统采用复合夹心保温外墙构造满足墙体的保温隔热要求,适合严寒、寒冷地区外墙。采用夹心外墙板时穿透保温材料的连接件,宜采用非金属材料。当采用金属构件连接内外两层混凝土板时,应避免连接钢筋的热桥部位结露。1.4.4 外墙连接点设计1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工业化住宅的设计关键在于连接节点的构造设计。建筑预制外墙板的水平缝、垂直缝及十字缝等接缝部位、门窗洞口等构配件组装部位的构造设计及材料的选用应满足建筑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装饰性能的要求。2 预制外墙板的各类接缝设计应构造合理、施工方便、坚固耐久,并结合制作及施工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防水材料主

12、要采用发泡芯棒与密封胶。防水构造主要采用结构自防水+构造防水+材料防水。建筑外墙的接缝及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设计应采用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结合做法,板缝防水构造见图示(图1.4.4-1、图1.4.4-2)。图1.4.4-1 水平缝两道防水构造图1.4.4-2 垂直缝两道防水构造3 预制外墙板接缝(包括屋面女儿墙、阳台、勒脚等处的竖缝、水平缝、及十字缝以及窗口处)必须进行处理。并根据不同部位接缝特点及当地风雨条件选用构造防水、材料防水或构造防水与材料防水相结合的防排水系统。挑出外墙的阳台、雨篷等构件的周边应在板底设置滴水线。4 预制外墙板接缝采用构造和材料相结合的(如弹性物盖缝)防排水系统时,其

13、接缝构造和所用材料应满足接缝防排水要求。5 预制外墙板接缝采用构造防水时,水平缝宜采用企口缝或高低缝,少雨地区可采用平缝。竖缝宜采用双直槽缝,少雨地区可采用单斜槽缝。6 预制外墙板接缝采用材料防水时,必须用防水性能可靠的嵌缝材料。预制外墙板接缝的材料防水还应符合下列要求:a) 外墙板接缝宽度设计应满足在热胀冷缩及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其尺寸变形不会导致密封胶的破裂或剥离破坏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接缝的位移,确定接缝宽度,使其满足密封胶最大容许变形率的要求。b) 外墙板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0,一般设计宜控制在1035范围内;接缝胶深度一般在815范围内。c) 外墙板接缝所用的密封

14、材料应选用耐候性密封胶,耐候性密封胶与混凝土的相容性、低温柔性、最大伸缩变形量、剪切变形性、防霉性及耐水性等均应满足设计要求。d) 外墙板接缝防水工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施工,以保证外墙的防排水质量。e) 普通多层建筑预制外墙板接缝宜采用一道防水构造做法。1.4.5 预制女儿墙应采用与下部墙板结构相同的分块方式和节点做法,女儿墙板内侧在要求的泛水高度处设凹槽或挑檐,便于屋面防水的收头。1.4.6 外墙饰面设计1 预制外墙板的饰面宜采用装饰混凝土、涂料、面砖、石材等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考虑外立面分格、饰面颜色与材料质感等细部设计要求,并体现装配式建筑立面造型的特点。2 建筑外墙装饰构件宜结合外墙板

15、整体设计,应注意独立的装饰构件与外墙板连接处的构造,满足安全、防水及热工设计等的要求。3 预制外墙的面砖或石材饰面宜在构件厂采用反打或其他工厂预制工艺完成,不宜采用后贴面砖、后挂石材的工艺和方法。(图1.4.6)图1.4.6 预制外墙饰面反打工艺4 预制外墙使用装饰混凝土饰面时,设计人员应在构件生产前先确认构件样品的表面颜色、质感、图案等要求。1.4.7 预制内墙(内墙承重)1 预制内墙应分别满足保温、隔热、隔声、防水和防火安全等技术性能及室内装修的要求,并减轻自重,有利于工业化生产。2 用作厨房及卫生间等潮湿房间的内墙应满足防水要求。3 宜在分户墙上设置备用门洞。1.4.8 内墙连接点设计1

16、 住宅部品与预制内墙的连接(如热水器、脱排油烟机附墙管道、管线支架、卫生设备等)应牢固可靠。2 内墙的侧面、顶端、底部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可靠,满足抗震及日常使用安全性要求。3 非承重预制内墙的接缝处理宜根据板材端部形式和工程实际需要采用适宜的连接方法,并采取构造措施防止装饰面层开裂剥落。1.4.9 门窗安装1 门窗洞口应在工厂预制定型,其尺寸偏差宜控制在2mm以内,外门窗应按此误差缩尺加工并做到精确安装。2 预制外墙板的门窗框宜采用预装法。采用后装法安装门窗框时,预制外墙板上应预埋连接件及连接构造。1.5 楼梯系统设计要点1.5.1 楼梯设计的模数化、标准化、系列化设计依据: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

17、准GBJ 101-87,采用的门窗洞口尺寸宜符合表1.5.1。表1.5.1 楼梯的优选尺寸楼梯类别踏步最小宽度踏步最大高度扩大模数住户共用楼梯2.6M1.75M0.05M服务楼梯,住宅套内楼梯2.2M2M0.05M1.5.2 预制楼梯设计要点1 混凝土楼梯现场浇筑是工程质量通病和短板。清水混凝土预制楼梯,特别能体现出工厂化预制的便捷、高效、优质、节约的特点。2 住宅楼梯包括两跑楼梯和单跑剪刀楼梯,可采用的预制构件包括梯板、梯梁、平台板和防火分隔板等。3 预制平台板应符合叠合楼盖的设计要求。4 预制楼梯宜采用清水混凝土饰面,采取措施加强成品保护。楼梯踏面的防滑构造应在工厂预制时一次成型,节约人工

18、、材料和后期维护,节能增效。1.6 内装修设计要点1.6.1 宜通过装配式结构与装修设计的产业化集成,建立起装配式剪力墙产业化住宅体系。实现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功能、安全、美观和经济性的统一1.6.2 宜对装修的住宅部品部件进行模数协调和规模化生产,通过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实现内装部品、厨卫部品、设备部品和智能化部品的产业化集成。1.6.3 建筑装修材料、设备在需要与预制构件连接时宜采用预留预埋的安装方式,当采用膨胀螺栓、自攻螺丝、钉接、粘接等固定法后期安装时,应在预制构件允许范围内,不得剔凿预制构件及其现浇节点,影响结构安全。1.6.4 应结合房间使用功能要求,选取耐久、防水、防火、防

19、腐及不易污染的构配件、饰面材料及建筑部品,体现装配整体式建筑的特色。1.7 建筑节能设计1.7.1 装配式剪力墙住宅的外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1 当采暖居住建筑采用预制夹心外墙板时,其保温层宜连续,保温层厚度应满足当地建筑围护节后节能设计要求。2 宜采用轻质高效的保温材料,安装时保温材料重量含水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穿过保温层的连接件,应采取与结构耐久性相当的防腐蚀措施,如采用铁件连接时,宜优先选用不锈钢材料并考虑其对保温性能的影响。3 预制外墙板有产生结露倾向的部位,应采取提高保温材料性能或在板内设置排除湿气的孔槽。1.7.2 带有门窗的预制

20、外墙,其门窗洞口与门窗框间的密闭性不应低于门窗的密闭性。1.7.3 应根据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板的建筑结构构造,计算其平均传热系数,使其满足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外墙限值。结构设计要点1.8 一般规定1.9.1 本设计要点是根据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北京市地方标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进行编制的。1.9.2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应重视概念设计和预制构件的连接设计。应采用合理的结构方案和可靠的连接构造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和冗余度。必要时,应进行防连续倒塌设计。对新型、复杂的装配式结构构件和连接节点构造,应进行专门研究。1.9.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以下简称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21、是由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以下简称现浇墙)和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墙板(以下简称预制墙板)通过整体式连接而成的一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8度的民用建筑。建筑适宜的开间尺寸为2.4m至6.6m,层高为2.7m至3.3m,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详见表1.8.3-1,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宽比详见表1.8.3-2。表1.8.3-1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抗震设防烈度非抗震6780.05g0.10g0.15g0.20g0.30g外墙装配,内墙现浇1401301101009070外墙装配,内墙部分装配120110100908060表1.8.3-2 装

22、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抗震设防烈度非抗震6780.05g0.10g0.15g0.20g0.30g适用高宽比6.06.06.05.55.04.5控制高宽比6.06.05.05.04.54.0【表1.8.3-2说明】1 适用高宽比是规范的建议值,是与建筑结构性能和结构经济性相关的宏观评价指标。较大高宽比的高层建筑,可能使建筑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出现较大的受拉区,这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结构经济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中应尽量满足。2 高宽比不大于表中控制高宽比数值的建筑,可以采用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设计。3 高宽比大于表中控制高宽比数值的建筑

23、,应按照本要点的相关规定,补充设防烈度地震作用的抗震计算分析。1.9.4 抗震设计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构件,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1.8.4确定。注: 技术要点中的“一、二、三、四级”即“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简称。表1.8.4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678高度(m)70702424且70702424且7070抗震等级四三四三二三二一【表1.8.4说明】i. 表中数值适用于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的建筑。ii.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的不规则程度、场地和地基条件、剪力墙装配程度

24、等确定抗震等级。1.9.5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单元的最大长度不宜大于60m,建筑的长宽比不宜大于4。1.9.6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宜采用规则性良好的建筑方案,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方案。对建筑规则性的评价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的规定。目前,不宜采用以下建筑结构方案和做法:1 建筑平面存在较多、较大凸凹;2 建筑立面有较大尺寸收进或挑出,建筑平面内和外墙局部有较大的外伸悬挑构件;3 底层大空间,上部通过结构转换形成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形式;4 由短肢剪力墙和异形柱为主组成的结构;5 屋顶层没有水平拉结构件的坡屋面形式;

25、6 对剪力墙结构性能有较大影响的设计方案,如转角窗、一字墙、墙端部开洞等。1.9.7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宜采用叠合楼盖或现浇楼盖结构;墙体采用装配时,可采用下列方案:1 剪力墙外墙装配,内墙现浇。2 剪力墙外墙装配,内墙部分现浇、部分装配。3 建筑内隔墙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时,可采用与预制墙板同步安装的先装法方案。4 建筑外围护和装饰墙体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时,即可采用先装法,也可采用后装法的方案。1.9.8 本设计要点中所述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可按表1.8.8-1和表1.8.8-2中的连接方案选用;预制构件连接应以“连接强于构件”作为设计原则,连接形式应满足结构安全性和正

26、常使用的要求,并应与结构计算模型相同。表1.8.8-1 预制构件混凝土界面连接方案选用表预制构件类型预制墙板叠合梁叠合板水平结合面连接部位底面顶面侧面顶面支承面混凝土粗糙面混凝土抗剪键槽表1.8.8-2 预制墙板钢筋连接方案选用表连接方案套筒灌浆机械连接约束浆锚搭接搭接焊接型钢焊接/螺栓抗剪钢板竖向钢筋边缘构件纵筋竖向分布钢筋连梁箍筋水平钢筋连梁纵筋水平分布钢筋边缘构件箍筋【表1.8.8-1和表1.8.8-2说明】1 表中代表适宜采用的连接方案;代表可以采用的连接方案,但存在一定的技术限制或结构设计特殊需求;代表可以采用的连接方案,但存在严格的技术或施工限制;代表不应选用或连接部位可不采用的连

27、接方案。2 在预制墙板竖向钢筋连接方案选择中,在满足预制构件制作简单、安装施工简便的要求下,可以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方案。1.9.9 住宅建筑和结构应按照建筑模数制的要求进行设计。预制构件设计宜以标准化和系列化为目标进行;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应以“少规格,多组合”作为基本设计原则;预制构件在设计中尚应同时考虑下列因素:1 满足预制构件生产模具和现场施工模板的标准化和实现简单组合的要求。2 预制构件的尺寸应满足生产方式、运输和存储条件、现场吊装能力等的要求。3 预制构件设计应符合制作和安装施工简便的要求,应便于在制作和安装施工中进行误差控制和调整要求。4 预制构件设计应与使用功能和建筑产品标

28、准化相协调。5 预制构件设计应与标准化程度、工程实施效率、经济性和工程质量保证等相协调。6 通过工程项目实施和设计研究工作的积累,逐步形成标准化和系列化的预制构件产品序列。1.9.10 防连续性倒塌设计是装配式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基本方法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的规定执行,并符合结构性能目标的设计要求。一般的住宅建筑,防连续性倒塌设计主要是针对厨房、卫生间等可能发生燃气爆炸和火灾的功能房间、以及与之相连的区域。设计可采用以概念设计为主,加强构造措施的方法。基本要求是设置必要的拉结措施、增加结构的赘余度、加强影响区域的结构整体性等。基本内容可按下述原则选择:1 在预

29、制墙板布置范围内通长设置封闭的水平现浇带和圈梁,将预制墙板和楼屋盖结构连接为整体。2 加强预制墙板、楼板等构件的钢筋连接措施。3 在可能的偶然荷载作用区域,宜设置现浇剪力墙,并适当减小剪力墙的间距,宜适当增加楼屋盖结构的厚度和配筋。1.9.11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宜设置地下室,地下室应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时,结构底部加强部位应采用现浇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三级时,结构底部加强部位宜采用现浇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和二、三级墙肢轴压比小于等于0.3时,底部加强部位可采用部分装配的结构形式,但应对预制墙板的连接采取加强措施。1.9.12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预制

30、构件制作和安装阶段误差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误差影响,防止误差累积。预制构件之间应设置安装缝,安装缝的宽度不应小于10mm。1.9.13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图部分的设计应包括结构施工图和预制构件制作详图设计两阶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和深度除应满足现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外,还应满足预制构件制作详图的编制需求和安装施工的要求;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完成如下设计内容:a) 预制构件明细表或索引图;b) 预制构件制作和安装施工的设计说明;c) 预制构件模板图和配筋图;d) 预制构件连接计算和连接构造大样图;e) 预制构件安装大样图;f) 对建筑

31、、机电设备、精装修等专业在预制构件上的预留洞口、预埋管线、预埋件和连接件等进行设计综合。g) 预制构件制作、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要求,安装施工的工艺、流程要求。2 预制构件制作详图设计应根据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制,设计深度应满足预制构件制作、工程量统计的需求和安装施工的要求,且应包括如下内容:1. 预制构件制作和使用说明,包括对材料、制作工艺、模具、质量检验、运输要求、堆放存储和安装施工要求等的规定;2. 预制构件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图,包括预制构件生产编号、布置位置和数量等内容;3. 预制构件模板图、配筋图和预埋件布置图等;4. 预制夹心外墙板的连接件布置图和计算书、保温板排板图等,带饰面砖

32、或饰面板构件的排砖图或排板图;5. 预制构件材料和配件明细表;6. 预制构件在制作、运输、存储、吊装和安装定位、连接施工等阶段的复核计算和预设连接件、预埋件、临时固定支撑等的设计。【说明】预制构件设计、连接设计、安装设计是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结构工程师必须掌握设计方法,完成规定的设计内容。预制构件制作详图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 制作和施工阶段各种工况的验算,包括承载力、变形和抗裂验算等;2 在预制构件模板图中补充制作、运输和安装施工阶段所需的预埋件、固定件和连接件等,以及由此产生的预制构件配筋调整;3 其他与制作、施工相关的内容。预制构件制作详图设计应当在工程设计单位的统一指导和协调

33、下,由预制构件加工厂、施工总承包单位、相关产品供应单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1.9 材料1.9.1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且不宜高于C60;现浇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预制墙板之间的现浇段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墙板;混凝土的各项计算指标和耐久性能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相关规定。1.9.2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使用的普通钢筋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R

34、B500、HRBF500级钢筋;2 箍筋、拉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级钢筋;3 吊钩、吊环宜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级钢筋,吊钩、吊环钢筋截面的允许设计应力为65MPa;4 锚固钢筋宜采用HRB400、HPB300级钢筋。1.9.3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使用的钢材宜采用热轧型钢和Q235B级钢板;钢材、连接用焊接材料和螺栓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的规定。1.9.4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在预制构件和现浇混凝土构件中宜使用钢筋焊接网,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35、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的规定。1.9.5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钢筋连接使用的套筒和灌浆料,应由同一供应商配套提供,并由专业工厂生产;其性能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中级接头的要求,并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产品供应商应同时提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施工工艺和工法,并对安装施工单位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和复核。1.9.6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预制构件受力钢筋采用浆锚搭接连接时,对预制构件内预留孔的成孔工艺、孔道形状和长度、灌浆料和被锚固的带肋钢筋,应进行连接适配性的试验验证,经鉴定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采用;必要时尚应对采用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预制构件的

36、力学和抗震性能进行试验验证。1.9.7 上层预制墙板与下层楼板之间的连接缝应根据连接形式的要求,采用压力灌浆或者座浆的方法填充密实,接缝高度不宜大于20mm;灌浆料应采用单组份的水泥基材料;座浆材料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低于预制墙板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10MPa,且不应低于40MPa,并应满足安装施工要求。1.9.8 预制构件内使用的轻质填充材料可以包括聚苯板、泡沫混凝土板等。1.9.9 夹心外墙板中内外叶墙板之间的拉结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拉结件宜采用高强、耐碱的纤维材料制作,也可使用不锈钢材料;材料的耐久性应满足结构使用年限的设计要求。2 拉结件应能够将外叶墙板的荷载和作用直接传递到内叶墙板,

37、具有足够的抗拉、抗压、抗剪和抗扭承载力。3 拉结件应能够协调内外叶墙板之间的变形。4 拉结件在内外叶墙板的混凝土中应有可靠的锚固措施,在正常使用工况、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不得发生锚固破坏。5 拉结件应进行系统的验证性试验;必要时应通过专门论证,经鉴定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1.10 结构抗震计算1.10.1 规则建筑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时,可采用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一般情况下,结构抗震计算只需要进行多遇地震作用计算即可;当采用抗震性目标的设计方法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的相关规定;结构分析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制夹心外墙板的外叶墙板刚

38、度不应计入结构总抗侧刚度。2 预制构件应对脱模、起吊、运输、安装等制作和施工阶段进行承载力和裂缝控制验算,此时结构重要性系数0可取0.9。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7度,建筑高宽比大于表1.8.3-2中控制高宽比的规定时,应补充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并应避免预制墙板构件出现小偏心受拉。5 预制墙板底部水平连接缝抗剪承载力验算,应包括设防烈度地震作用的设计工况。6 对下列情况应补充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计算内容:1)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7度,高宽比大于表1.8.3-2中控制高宽比规定的建筑;2) 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建筑结构;3) 扭转效应较大的建筑结构;4) 平面和立面不规则的建筑结构。7

39、对下列建筑结构应补充弹性时程分析的计算内容:1) 建筑高度大于等于80m;2) 平面和立面特别不规则;3) 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中规定需要补充弹性时程分析计算的建筑结构。1.10.2 按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宜大于1/1000。1.10.3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抗震计算可根据建筑高度、规则性、高宽比、装配化率、抗震等级以及抗震性能目标等确定计算模型。常用的计算模型详见表1.10.3。表1.10.3 结构设计常用的抗震计算模型模型描述地震作用计算结果使用说明模型1全现浇多遇地震整体抗震性能评估,构件设计,墙板连接验算模型

40、2扣除部分墙板刚度多遇地震,地震作用放大10% 至50%整体抗震性能评估,现浇构件设计模型3全现浇中震不屈服墙肢应力分布,墙板连接验算,变形评价模型4全现浇中震弹性墙肢应力分布,墙板连接验算,变形评价模型5全现浇弹性时程分析整体抗震性能评估注: 1 中震模型可根据结构性能要求选用。 2 扣除部分预制墙板刚度是指根据性能设计要求,在规定的层间位移变形下,由于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连接部位或预设构件开裂(如双连梁间的水平缝、窗下墙、竖向连接缝等),导致结构弹性刚度降低;此时,多遇地震放大应视刚度降低的比例确定;刚度降低多时,放大系数取较大值。1.11 现浇结构设计1.11.1 现浇剪力墙墙肢宜采用延性

41、良好的截面形状,如连肢墙、带翼缘的墙肢等,现浇墙肢的长度宜大于10倍墙厚。1.11.2 现浇剪力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且与预制墙板交错布置,避免过于集中;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 楼梯和电梯间、公共管井、排风和排烟竖井以及机房区域的内墙宜采用现浇剪力墙。2 结构重要的连接部位。3 有较大应力和应变集中的部位。4 其他不宜采用预制剪力墙墙板的部位。1.11.3 同层相邻预制墙板之间应设置竖向现浇段,并宜满足下列规定:1 竖向现浇段宜设置在墙肢受力较小的部位。2 当竖向现浇段位于纵横墙体交叉处时,竖向现浇段宜覆盖整个边缘构件区。1) 现浇段为约束边缘构件时,T型和L型翼墙水平段长度不宜小于300mm,

42、一字型现浇段长度不宜小于600mm(图1.11.3-1);2) 现浇段为构造边缘构件时,T型和L型翼墙水平段长度不宜小于200mm,一字型现浇段长度不宜小于400mm(图1.11.3-2)。3 同一楼层相邻预制墙板之间连接的竖向现浇段位于非边缘构件区域时,竖向现浇段的长度不宜小于墙厚,且不宜小于200mm(图1.11.3-3),该部位楼层处的水平现浇带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150mm,且每边伸入预制墙板范围内的长度不应小于600mm,配筋应符合本要点第1.11.7条对圈梁的规定;现浇段内宜设置竖向钢筋和水平连接钢筋,竖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墙体竖向分布筋的配筋率,水平连接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墙体水

43、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4 竖向现浇段尺寸宜满足预制墙板水平连接钢筋的锚固长度,并应尽量减少与现浇节点钢筋的相互影响。5 竖向现浇段内,墙体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的形式,可采用同一截面100%连接的方式;此时,纵向钢筋伸出楼面的高度不宜大于500mm。(a)暗柱 (b)T型翼墙 (c)L型翼墙图1.11.3-1 现浇段为约束边缘构件区的布置要求1现浇段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2预制墙板;3洞口或连梁;4现浇段墙体(a)暗柱 (b)T型翼墙 (c)L型翼墙图1.11.3-2 现浇段为构造边缘构件区的布置要求1现浇段构造边缘构件;2预制墙板;3洞口或连梁;4现浇段墙体图1.11.3-3 非边

44、缘构件区预制墙板连接竖向现浇段构造示意A现浇段;B预制墙板边缘构件;C墙板1现浇段纵筋;2现浇段水平钢筋;3预制墙板水平钢筋;4预制墙板边缘构件纵筋;5套筒表1.11.3 非边缘构件区预制墙板连接竖向现浇段和水平现浇带配筋要求竖向现浇段水平现浇带现浇段长度(mm)a250250a400a250250a400纵向钢筋4868414水平钢筋26,间距250mm38100481001.11.4 现浇墙体和叠合楼盖的现浇层内的钢筋可采用焊接钢筋网片或钢筋骨架的方式。1.11.5 现浇连梁宜按下列规定设计:1 跨高比小于等于2.5 时,宜按强连梁设计,也可采用双连梁的设计方案;当按强连梁设计时,一级抗震等级时,连梁内应设置斜向钢筋,二、三级抗震等级时,连梁内宜设置斜向钢筋。2 跨高比大于2.5 且小于6.0 时,连梁应按强剪弱弯的原则进行设计。3 跨高比大于6.0 时,宜按弱连梁设计。1.11.6 住宅建筑公共区域的楼盖结构宜采用现浇,现浇楼盖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且应满足机电管线交叉的要求。1.11.7 在楼层处的预制墙板顶面应设置封闭的水平现浇带,水平现浇带的高度不应小于楼盖结构的厚度,且不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