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2: 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 请 书项目名称:高职产学全程合作项目教学动态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 钟 在 明 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高职产学全程合作项目教学动态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类别A、总体研究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D、自选项目是否招标项目否起止年月2008年9月2010年12月项目主持人姓名钟在明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年9月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副教授/分院院长助理最终学位/授予国家学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邮政编码314036电话057382935453通讯地址嘉兴市昌盛南路1123号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200
2、6.2管理经济学工商管理07级64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05.3-2008.9财政与金融工商管理05.06级国贸06级256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05.9管理学基础综合技能企业管理04级80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07.3连锁经营与管理营销05级64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2003.5-2004.12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GZ0315)2003.5-2004.6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要求的嘉兴职业技能工人培养与能力开发体系研究(20031109)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6嘉兴市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嘉兴市优秀调研课题二等奖项目主持单位
3、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733145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周建新男1964.12副院长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实施童云飞男1965.4高级讲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调研、资料整理李爱香女19681副教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调研、资料整理李朝敏男1978.09讲 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资料整理蒙维洋男1974.06助理研究员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调研、资料整理桑世庆男1978.11讲 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调研、资料整理李玉明男1963.8教 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实施项目合作单位主要成员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55135单位:中国茧丝绸市场姓名性别出生年
4、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叶金松男1962.8高级经济师/总裁中国茧丝绸市场组织实施、研讨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嘉兴市分行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应勤文男1966.6高级经济师/副总经理中国农业银行嘉兴市分行组织实施、研讨单位:嘉兴市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卢伟伟男1965.9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嘉兴市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研讨单位:嘉兴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吴金华男1964.11高级经济师/处长嘉兴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研讨、资料整理单位:嘉兴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刘自冉男1965.1
5、1高级工程师/处长嘉兴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研讨、资料整理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一)本项目研究的意义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只有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功能,才能高质量地完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才能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和水平。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促进学院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创新、专业设置将进一步调整优化,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地区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改革教学模式,增强学院社区服务特色和功能,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研究和实践。对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丰富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
6、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巩固、扩大浙江省高职教育的发展优势,打造高职教育强省,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1产学全程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快改革办学模式,强化特色,与社会各界合作同,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注重实际成效,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模式指的是学校的投资和经营方式、学校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等有机整合而成的学校总体运作模式。通
7、过办学和运作模式的创新,深化高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产学研结合亦称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指将生产、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具有开放式办学的特征。产学研结合让社会参与办学,既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学生进行生产实际训练,是学校同社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2项目教学动态管理机制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项目教学是将产学结合全程化的教学方式
8、,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即基于产学全程合作的项目教学模式。以项目为结合点,使理论学习同实践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才的培养过程处于学校和企业单位,即学校和社会两种环境协调下进行;把完成教育任务、培养人才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为社会创造财富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对于人才的培养使理论学习和实践密切结合,即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基础专业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和较好的伦理道德。该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主体(学校教师、企业指导师傅、学生等),拓展了教学空间(教室、实验室、企业生产现场等)、打破了教学时段限制(学习时段与
9、企业生产实际相匹配),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有极大不同。因此,创新健全教学管理机制,推进基于产学全程合作的项目教学顺利进行,成为在此改革背景下亟待研究与探索的命题。3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来看,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提出要“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应“以满足岗位(群)的能力、素质培养要求为标准”;2005年11月,温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地头”。基于产学合作的项目教学对职业院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相对
10、薄弱,“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建设滞后等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解答作用。如何加强产学合作的项目教学管理,实现学校与产业、行业的紧密结合,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实训基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这是职业教育自我发展的需要。4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了近年的扩招,如何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质的提升,从而实现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转变成为了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难题。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固然有利于面向岗位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但没有完善的新型教学管理机制作为保障,项目教学的效果就无从谈起。因此,创新基于产学全程合作的项目教学管理机制,是高
11、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选择。5人才培养工作系统化的必然要求由于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带动与引导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的基点,是一个专业如何培养吻合其定位的人才的集中体现,因此,需要通过优化设计的教学管理体系作为保障,以管理求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二)现状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改革和实践产学合作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部分院校的教学管理改革滞后,“重计划,轻实施”、“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产学结合改革与发展的进程。1教学管理缺乏全程性,使得产学分离目前采用的教学和
12、技能训练方法,偏重知识的传授、轻视了学生的参与。在教学管理中未将“产”与“学”视作一个整体,采用了分段或是分部分的方式,“产”中未含有“学”或是“学”中不含有“产”,伤害了产学结合的有机性,未能使产学结合成为贯穿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的主线,无法跟上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日益深入的要求。2教学管理缺乏全面性,使得产学合作形式化教学和技能训练模式较单一,方法较呆板。当前的课程模式是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偏重理论知识、实践环节重视不够,技能训练没有从一个合理的体系构建的角度综合考虑。在教学管理中,往往注重了授课计划的合理性,忽视了计划实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对实践教学计
13、划的实施缺乏控制;往往强调了校内实训室的管理,却忽视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管理。3教学管理缺乏系统性,产学难以深度融合项目教学的实施是一个系统过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从课程设置到课程标准、到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到项目教材的编写、到项目教学的实施和评价都是一种全新的理念,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当前,项目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它重视项目的完成,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观念上,认为教师的任务就减轻;学生分组容易被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发的同时,也会出现学生两极分化;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欠缺;学生成绩如何评定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如何对项目教学进行管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项目制定、师资力量、
14、教学资源也是项目教学的关键和问题所在,当前的项目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适应学生能力培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企业行业参与项目教学欠缺,企业行业的资源和智慧并没有得到积极发挥。因此,从教学管理角度讲,需要教学管理主体运用系统管理思想,发挥改革的创造力,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综上所述,本项目研究切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与高等职业院校改革的要求,且有助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实践之价值与意义。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改革内容项目教学动态管理机制是一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实践
15、基地、教学手段、管理组织、运作考核等诸多方面,着重就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建立与产学全程合作相适应的管理扁平化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构建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从形式到内容保证工学结合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2探索建设具有高素质的双师教学团队的方法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建设团结协作、作风优良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具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教学团队建设,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3改革产学全程合作项目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运作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及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的深度合作,拓展原有实训、实习基地的功能,完善管理运行机制。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用人单位的需要制订培养计划,把高职
16、院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统一起来。强化过程管理,把企业生产的操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密切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合作教学,探索与深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套成龙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行之有效的精练实用的教学和快捷有效的实训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教学基地的创建、管理、建设、运转及如何为教学服务等一系列问题,重点研究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产学研一体化实体的创建和运行机制。4专业建设、课程的教改和探索(1)在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切实可行的学分制教学计划。推行骨干专业(群)建设和改革,以职业领域岗位(群)的
17、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2)改革产学全程合作项目教学的课程开发体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取舍课程,精选教学内容,改善课程内部结构,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重组。课程体系的开发包括专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整合、项目教材编写等几个环节,在教学管理中,要确保以上各环节操作中贯彻产学全程合作思想。坚持“创新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课程改革思路,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分层递进的模块化理论与实践教学并行的课程体系。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加强人文社科知识和企业文化的渗透。5教学方法创新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采用以现
18、场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加强学生“产品生产现场”的岗位训练;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竞赛,以赛带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向实用技能的转化,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6建立产学合作项目教学的保障机制实施质量工程,建立以学生成才、教师成长为宗旨的质量管理体系。成立教学质量管理中心,建立独立于教学管理系统之外,并具有全程、全方位监控和督导职能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三个系统组成,即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监督系统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建立产学合作动力机制,包括共同目标的驱动力、双方利益的驱动力。形成以企业和社会需要导向的、产学合作的投入和就业用人机制。着力将全面质量
19、管理理念引入人才培养和教学运行的全过程之中,质量保障体系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7改革产学全程合作项目教学的评价体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评价和考核标准。围绕项目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的评价,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增加评价的环节,改革和创新评价方式,项目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评价主体的范围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扩展到学校师生、实习基地师傅和用人单位主管共同参与。评价的环节从对授课计划的检查评价扩展到对计划实施过程的评价;从课堂教学的评价扩展到基地教学的评价。改革和创新评价方式,跟踪每个项目的完成过程及学生在该项目中的能力提升。(1)从单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转向教育全过程的评价。(2)从对学校的封
20、闭型自我评价的转向开放型学校与社会结合的评价。(3)从单纯对教师的监控评价转向对学校全员的监控评价。(4)从定性评价转向定性与定量结合评价。(5)从对教育教学质量的静态评价转向静态和动态结合评价。(二)改革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念,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当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实践基地、教学手段、管理组织、运作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项目教学动态管理运作机制。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将达到以下几个具体研究目标,更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与产学全程合
21、作相适应的管理组织结构;建设具有高素质的双师教学团队;改革产学全程合作项目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运作管理体系;教改和探索专业和课程建设;创新产学合作项目导向的高职课程教学方法运作机制;改革产学全程合作项目教学的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和保障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项目教学的组织管理、双师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开发的科学管理问题在课程设计中,高职院校应建立并完善市场调研制度,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打破原有学科体系,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以专业为平台, 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企业、工作岗位(群),与行
22、业、企业共同合作进行课程设计,使课程体系更具开放性、适应性、先导性,以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2项目教学体系运行的有效管理问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课程方案的有效实施。高职课程要以应用为主旨,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重视课程实施模式的创新,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破教学时空的局限,通过工学交替等途径,使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同时,现代高职教育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优化教学资源,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课程共享平台的构建,致力于解决课程共享过程中涉及到的互动性、管理、维护等问题,实现师资、教学内容、教学范例、教学管理的网
23、络化,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继而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课程教学的空间与时间得到拓展,进而实现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3产学全程合作项目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运作管理问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三者必须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构建具有真实环境的实验实训、实习基地不仅是高职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更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高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
24、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高职院校应重视高水平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深度融合,构建遍布区域乃至全国的校外实习网络,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实现课程学习与岗位工作的统一,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4.项目教学质量管理保障机制问题产学合作虽是互利互惠,是双赢的事,但面前产学合作问难重重,项目教学也流于形式。这里面原因是很多的,既有认识方面的障碍,也有利益分配、合作项目方面的原因。归根结底,项目教学教学缺乏很好的保障机制。因此,如何加大学校与
25、企业的合作动力、如何科学投入、如何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成功对接,这是关键。5.产学全程合作项目教学的评价问题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增加评价的环节,改革和创新评价方式,项目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评价主体的范围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扩展到学校师生、实习基地师傅和用人单位主管共同参与。2.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一)实施方案、实施方法12008 年9月2009 年4月 重点进行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调查和查阅浙江省现有的产学合作、项目教学管理等有关一些政策文献;走访一些在项目教学管理中较为领先的高职院校。22009 年5月2009 年12月 结合嘉兴职业
26、技术学院的课程体系开发、运行及评价实际,逐步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运作管理制度。32010年1月2010 年8 月 典型分析,评价完善各项项目教学制度,起草修改研究报告,召开中小型会议研讨有关方案。42010年9月2010年12月 建立以项目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开发、运作和评价三位一体,动态适应产学全程合作的项目教学管理体系,在学院相关专业试点运行,检验项目教学动态管理机制实施状况,完善研究报告。(二)可行性分析产学全程结合教育是学校和企业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媾合互动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得以稳固运行的动力是双方在互生优势、互为效益和互为发展基础之上进行密切合作。此模式下,学生、
27、学校、企业、政府四方都能从中得到实惠,这是产学全程结合教学管理机制运行的基础。1从政府的政策导向及资金支持的角度看是可行的嘉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六项措施,推进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全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快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步伐,为嘉职院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环境,创造有利条件。意见指出要推进以“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为目标的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在嘉职院举办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生产性基地,对在校内投入厂房、设备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投资补助;对在校内基地组织生产并获利的企业,按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对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并确定
28、专人对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的校外实训基地,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2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角度来看是可行的学生得到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锻炼自己;职业素质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培养了就业心理与企业精神;可能获得更多就业机会;获得一定工酬。3从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角度来看是可行的学校弥补包括场所、设备、设施、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不足;获得“双师”队伍训练基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并促进招生;检验教学结果并促进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将学院的信息带给企业,从而为学院作更好的品牌宣传;为学校的科学技术服务和教育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4从服务当地企业的角度来看是可行的当地企业可得到所需的技术人才;利用学生和学校向社会广泛宣传
29、自己,提升企业知名度;利用学校培训职工;利用学校的学术与文化优势解决企业的一些技术和文化建设问题;通过项目合作获得更大的潜在发展可能。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完成高职产学全程合作项目教学动态管理机制研究报告1份与论文3篇。形成基于产学全程合作的项目教学动态管理的规章制度与运作方式,涵盖了人才培养方案、项目组织管理、师资团队、课程体系的开发、运行和评价等多个方面;培养一支多方参与的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广大教师、企事业单位与学生团体;产生一系列体现项目开展和管理成效的成果,包括研究报告与论文。实施范围:项目将以嘉兴职业学院为
30、实施的主体,并向浙江省内其他高等职业院校推广,带动学校对口支援院校开展。受益学生数:项目将直接使嘉兴职业学院近7000名学生获益;通过学院的辐射、影响作用,将至少带动3-4所其他高职院校的建设项目,预期受益学生数约为30000人。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从高职产学全程合作的角度出发研究工学结合教学中的校企合作教学问题,拓展了研究的范畴,同时,对实践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进行分析,探索项目教学动态管理机制,角度新,立意较高,研究成果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2丰富和发展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人才培养和教学运行的全过程之中,突破了职业教
31、育教学领域教学研究的局限性,使质量保障体系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3从系统性角度出发,对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从项目实践教学的要求出发,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实践基地、教学手段、管理组织、运作考核等主要教学环节进行统筹分析研究,探索实践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以“大职业教育”观为指导,体现企业社会各界合作的“大课堂”概念,进行完整的描述,重构“理论+技能+人文”的多重综合实效。4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改革产学全程合作项目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运作管理体系,把场所的重心由课堂转入生产现场,以项目教学为结合点,对专业建设、课程教改进行探索,在实践教学中融入理论
32、与人文的内涵。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评价和考核标准。进行教学实效性突破性研究,跟踪每个项目的完成过程及学生在该项目中的能力提升。5探索重建与产学全程合作相适应的管理扁平化组织结构,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师资素质和教学团队等问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绩效管理水平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四、教学改革基础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多年来学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学院在引进人才、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聘用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大幅度的改革。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完善,学院
33、在职业教育体系、教学管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能力本位课程模块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国际合作办学方面、社区教育教学运行机制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已初步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如学院在院级示范性建设专业、院级精品课程、院级实训基地和教学改革立项工作方面已制定了系列管理文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示范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各项教学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共有网络营销等12门课程被列为省市和学院精品建设课程,园艺技术等6个专业被评为院级示范性建设专业,院级示范建设实训基地。另外,我院在校企合作办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
34、定的成绩。会计、数学建模、计算机维修、旅游等专业学生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得多个奖项,成绩优异。开展项目调研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确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方面将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方面探索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的调整。学院组建后,对原有各院校的专业进行整合,根据职业人才的需求和教育的发展趋势,开设了新专业。为更好认识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我组织教师积极开展项目调研。精心设置调研工具,开放式、问卷式、混合式等调研方式并用,在调研的过程中,从业务层和人员关系层两方面进一步接触,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了解企业的业务以及企业对于项目实施工作重点
35、期望解决的问题等。每年开展的项目调研,受调研的企业多、行业广。通过调研,与企业进行了很好的沟通,进一步明确企业业务流程现状,了解各层次人员对项目的需求。拓宽实训之路随着我院毕业生不断增加,校企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宽。为实现产学全程合作的培养模式,我项目组不断拓宽课程实习及挂职实习基地。协助我院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职位。同时积极实施校企合作,开展生产、经营与管理的科学研究。结合我院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在我院“面向市场、服从需求,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扶植新专业、改造老专业、支持重点专业”的方针引导下。在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文秘、酒店管理等专业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
36、的改革。服务企业行业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充分利用多方资源,积极从事社会服务性工作,积极开展短期培训,加大对企业职工培训的力度,每年开展企业职工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接收周边同类学校学生会计电算化实训,实现资源共享;受行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委托,为嘉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物流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等技能人才;承接企业生产业务并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开发服务。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相当数量的实践教学改革尝试,建立了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在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探索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项目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均长期从事教学管理或教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研究经验,参加多项省部级、校级等各
37、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发表多篇实践教学改革论文。2.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学院从自身特点出发,坚持走发展道路,不断探索依托行业,服务地方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实现了学院稳步发展,2008年省示范高职院校正式立项。领导班子开拓进取学校领导班子团结、求实,思危奋进,始终坚持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建院以来,就确立了“立足嘉兴,依托行业,面向长三角,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的战略步骤,为企业培养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
38、人才。学院已从规模建设转到内涵发展上,重点做好师资队伍、专业与课程、实习实训条件、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等建设,着力凸显办学特色,增强办学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办学理念清晰,办学定位明确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学院形成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为核心,坚持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创新产学全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办学理念。在这以先进理念引领下,学院在硬件设备、教师队伍、专业设置等方面都获得快速发展,办学效果显著,得到市政府的肯定和积支持。专业建设成绩喜人建院以来,贯彻“面向市场、服从需
39、求,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扶植新专业、改造老专业、支持重点专业”的方针。优化专业布局,改造专业内涵,以区域重点发展产业为导向,逐步形成由五个专业集群、若干个主要专业大类、25个专业组成的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课程建设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与设置课程。“基础理论课的设置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理论课要能充分满足技术应用范围内的实际需要,具有强针对性;专业实践课的设置体现产学结合的原则,加强实训和学习,重视应用性实验,重点培养创造性智力技能”,学院初步形成以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学院突出精品课程建设,目前,院级精品
40、课20门,省级精品课3门,国家级精品课1门。在基地建设上,结合嘉兴市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初步构建融实践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目前有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生物技术实训基地,浙江省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等12个,具有嘉兴民丰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紧密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学院从区域经济及自身特点出发,逐步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产学全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行业从产业发展角度设置专业、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在市政府牵头下,越来越多
41、的企业正积极同学院进行合作,目前,产学合作教育进入了深入发展的新阶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学校鼓励广大教师教学改革与创新。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逐步形成“多证制”教学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基本思路,构建起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为标志的教学体系。按照这一教学体系,学院积极探索立足于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取得显著效果。积极推动了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社会服务主动积极学院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公共实训中心为平台,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组建职业教育协作集团,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开发,为
42、长三角提供了经费帮助、智力服务和技术支持。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寻求合作:与上海教科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嘉兴中科研究所等多家机构合作,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出台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先后出台实施了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发展规划,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意见、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产学结合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促进教师队伍发展,2007年3月20日下发了关于鼓励教师带薪实践锻炼的实施办法(试行)(嘉职院200725号文件),关于推进“基于工作任务分析、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实施办法。经费保障:学院每年下拨专业建设的专项经费,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
43、才培养的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省、市级课题实行1:1经费配套。争取政府支持。在学院的积极努力下,今年嘉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我院的工学结合提供了良好保障。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实际训练基地建设虽达到较高水平,但各专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教师队伍的数量和整体素质虽得到很大提高,但要达到“双师型”或双师团队,还有相当距离。工学结合模式是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其最终应落脚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目前的水平、范围与建设目标差距很大。实践教学环节该如何更好地运行与管理没有现成模式。上述问题解决有效途径是加强教
44、学的动态管理。3.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1、项目申请人承担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主持10项、参与5项),部分课题研究报告经专家评审,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政府奖励,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次、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奖2次、市政府调研课题二等奖1次等。主要研究项目如下:(1)2007年参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课题北京朝阳区都市农业研究;(2)2007年主持嘉兴市科技局重点课题:嘉兴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研究;(3)2006年主持嘉兴市科技局重点课题:嘉兴市经济发展系统优化及其区域政策研究;(4)2005年主持嘉
45、兴市星火项目:嘉兴市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研究;(5)2004年主持嘉兴市科技局重点课题:嘉兴市农产品加工与产业化经营研究;(6)2004年主持省高职教育研究会课题: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7)2003年主持市科技局重点课题: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要求的嘉兴职业技能工人培养与能力开发体系研究;2005年被嘉兴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8)2003年主持了市社科联重点课题:发展嘉兴市先进制造业的战略目标及对策;(9)2003年参与了市级重点科研课题子课题:嘉兴市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研究,2004年被嘉兴市人民政府授予市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10)2002年参与完成了市人普
46、办课题:嘉兴劳动力资源与劳动就业实证分析;(11)2002年主持了市科技局重点课题: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嘉兴农民增收发展战略研究,2004年被嘉兴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科技进步奖优秀奖;(12)2001年参与完成了省社科联课题:区域现代化进程评价与监测分析以地(市)县为例的实证分析研究;(13)2001年主持完成了市科技局重点课题:嘉兴市外向型农业企业接轨国际市场发展战略研究;2003年被嘉兴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科技进步奖优秀奖。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教科研成果。经常参加国家、省市学会等学术交流,参与嘉兴市咨询委、科技局、外经委及有关乡镇的项目评审、论证、咨询等活动,起到决策参谋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