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资料注意保密工程创优图例与实用指南工程创优图例与实用指南(2.02.0 版)版)二二二二年年三三月月前前言言工程建设,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2017 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是为了全面提高质量,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件,明确提出坚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确保重大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建设百年工程。中建八局秉持“过程精品、质量重于泰山”企业文化,始终坚持走创新驱动、精益管理、铸造精品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从“质量保生存”到“质量谋发展”,再到“质量促转型”,从“工程质量管理”到“质量体系管理”再到“卓越绩效管理”,一手抓
2、精品工程创建,一手抓质量问题治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工作的事前策划、过程管控和结果考评,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程创优图例与实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第一版于 2015 年 6 月发布,指导全局工程创优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随着近几年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新增和修订,以及我局精品工程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部分细部节点做法已经不能满足工程创优需要。为了总结近年来的质量管理、创优经验,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创优水平,中建八局创优领导小组决定对原指南进行修订升级。新版指南以原有版本为基础,补充、更新国家及行业规范要求,增加了企业技术规范内容,以及近年来工程的创新做法
3、和优秀案例,对原指南强制性条文要求章节的内容只保留了相应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工艺控制要点章节的内容进行了精减。新版指南每项细部做法均按照实体图例、BIM 效果图、构造做法图和三维动态图 4 项内容进行编排,部分图片中包含二维码。新增 BIM 动画演示,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看到展示工序控制要点的动画,以数字化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现场工程管理人员说明创奖项目细部做法的相关要求,使细部做法更加直观。新版指南在原有 13 章内容基础上,新增了机电系统标识标牌设置、工程资料编制策划与管理和局优质工程检查表三章内容。第 14 章机电系统标识标牌设置总结了局近年来工程创奖展示效果良好的标识标牌样式和颜色,希望今后
4、新建工程能够统一按照本章示例实施,打造八局统一标识。第 15 章工程资料编制策划与管理,由于各省区市对工程资料要求不一致,本章从共性方面总结了土建、安装创优资料的基本要求,指导工程创优资料整理工作。第 16 章局优质工程检查表,明确了局优质工程检查内容,便于各单位做好局优质工程奖创建工作。随着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作为编者,受时间、水平等因素限制,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同仁提出宝贵意见。编者:李本勇2020 年 3 月 18 日于上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科技部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八
5、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钢结构工程公司主编:邓明胜副主编:李本勇 刘涛 亓立刚编委:陈鹏 潘玉珀 于科 程建军 周光毅 孙加齐 叶现楼陈新喜 徐玉飞 冯国军 叩殿强 陈俊杰 刘国舟 王跃飞编 制 人 员:乔聚忠 韩坤杰 顾海然 田宝吉 王岩峰 崔立鹏 李赟栗祥 李磊磊 赵小春 光凯 周德忠 窦安华 徐超季华卫 路玉金 庞爱红 邵娜 曲唐旭 周海贵 李永明付洋杨
6、张程成 董玉磊 李新齐 张继龙 陈翔宇 周尧卞青雷 钱洪福 孙洪磊 侯庆达 李广鑫 王宝德 符洪刚方君宇 黄运昌 陈武 袁博 王鹏飞 胡杰 张云峰应本意 彭江国 戚建 毕研超1目目录录第一章 地基与基础.1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1第二节 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41 桩头与承台节点防水.42 地下室底板与外墙节点防水层.43 地下室底板、防水层、后浇带及施工缝.54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55 底板电梯井、集水井内模板.66 地下室底板周边上返导墙.77 地下室外墙防水套管及穿墙管.78 地下室人防门安装.89 地下室外回填土分层夯实.9第二章 主体结构.10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10第二节
7、 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161 模板工程.162 钢筋工程.253 混凝土工程.324 砌体工程.35第三章 钢结构.41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41第二节 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451 钢结构柱脚安装.452 钢结构安装.473 空间格构结构安装.494 高强螺栓连接.515 钢结构焊接.526 压型金属板施工.547 栓钉及钢筋连接器.568 钢结构防腐涂装.579 防火涂料施工.5810 膜结构施工.5911 高耸结构施工.6012 厚板焊接.61第四章 地面与楼面.62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62第二节 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641 整体面层铺设.642 板块面层铺设.673 地毯面层地面.
8、694 木、竹面层铺设.7025 其他部位.71第五章 门窗.79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79第二节 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831 门窗共性要求.832 一般门窗安装.873 特种门窗安装.92第六章 建筑装饰装修.102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102第二节 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1061 抹灰工程.1062 涂饰工程.1083 吊顶工程.1094 轻质隔墙工程.1145 饰面板工程.1166 饰面砖工程.1217 幕墙工程.1238 裱糊与软包工程.1289 细部工程.12910 变形缝.131第七章 屋面.134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134第二节 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1371 屋面布局.13
9、72 屋面门.1413 屋面设备基础.1424 出屋面风口.1425 屋面排汽槽、排汽孔.1436 屋面分格缝.1437 屋面女儿墙.1448 屋面过桥.1459 屋面天沟.14510 重力式排水.14611 虹吸排水口.14812 伸出屋面管道.14913 屋面变形缝.14914 屋面爬梯.15015 屋面广场砖铺贴.15116 采光顶.151第八章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153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153第二节 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1651 屋面.1652 屋顶水箱间.16733 楼层.1694 卫生间.1715 管井.1756 车库.1767 给水泵房.1808 消防泵房.1819 报警
10、阀室.18210 室外工程.184第九章 建筑电气.187第一节强制性条文要求.187第二节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1911 屋面.1912 楼层.1933 强弱电井.1974 地下室.2005 配电室.2046 设备机房.2077 室外.208第十章 通风与空调.210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210第二节 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2141 冷冻机房安装.2142 风机房安装.2163 屋面设备安装.2194 风管水管安装.2215 末端设备及仪表安装.2276 保温.2297 风管制作.2318 支吊架制作.233第十一章 电梯安装.235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235第二节 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2
11、361 电梯机房.2362 曳引机.2393 限速器.2424 电梯基坑.2425 轿厢.2436 层门与层门地坎.2477 电梯前室.2498 无机房电梯.2499 自动扶梯.250第十二章 智能建筑工程.254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254第二节 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25941 槽盒、梯架、托盘部分.2592 导管、线盒.2613 弱电井.2624 数据中心机房及安防控制室.2635 LED 屏幕控制系统.2666 停车场管理安全设备安装.2677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DDC 箱安装.268第十三章建筑节能.269第一节强制性条文要求.269第二节图例及创优控制要点.2711 墙体节能.27
12、12 幕墙节能.2723 门窗节能.2754 屋面节能.2775 地面节能.2826 供暖空调设备及管网节能.2847 通风空调系统节能.2868 空调与采暖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2889 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28910 监控与控制系统节能工程.290第十四章 机电系统标识标牌设置.292一、编制依据.292二、标识标牌重要意义.292三、制作及其他重点要求.292四、标识色要求.293五、示例.294第十五章 工程资料编制策划与管理.297一、工程技术资料编制目的.297二、工程技术资料编制策划的目的.297三、工程技术资料编制要求.297四、工程资料编制注意事项.298第十六章 创优质工程
13、检查用表.313表 1 复查综合评价表.313表 2 申报资料审核表.314表 3 工程实体质量赋分表.315表 4 工程资料赋分表.3241第一章第一章 地基与基础地基与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强制性条文要求1 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GB50202-20185.1.3 灌注桩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来自同一搅拌站的混凝土,每浇筑 50m必须至少留置 1 组试件;当混凝土浇筑量不足 50m时,每连续浇筑 12h 必须至少留置 1 组试件。对单柱单桩,每根桩应至少留置 1 组试件。2 2 地下防水工程
14、质量验收规范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GB 50208-201150208-20114.1.16 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4.8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低于设计厚度的90%。5.2.3 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与变形缝中心线应重合。5.3.4 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限制膨胀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7.2.12 隧道、坑道排水系统必须畅通。3 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GB 50108-200850108-2008 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3.
15、1.2 基坑支护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1 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2 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3.1.4 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应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取防水措施。3.2.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分为四级,各等级防水标准应符合表 3.2.1 的规定。3.2.地下工程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按表 3.2.2 选定。4.1.22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4.1.26 施工缝的施工
16、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 3050mm 厚度 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2 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5.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 300mm。4 4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GB50134-20046.2.1 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 能可靠地承载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
17、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新产生的荷载;3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24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5 临空墙、门框墙的模板安装,其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上严禁采用套管、混凝土预制件等。6.2.2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6.2.5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2 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表 6.2.5 规定后,方可拆除。6.2.6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
18、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6.3.3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6.3.9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在正常环境下,不宜小于 25mm;在高湿度环境下,不宜小于 45mm。6.4.10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 28C。注:混凝土浇筑温度系指混凝土振捣后,在混凝土 50100mm 深处的温度。6.4.11 工程口部、防护密闭段
19、、采光井、水库、水封井、防毒井、防爆井等有防护密闭要求的部位,应一次整体浇筑混凝土。6.4.12 浇筑混凝土时,应按下列规定制作试块:1 口部、防护密闭段应各制作一组试块;2 每浇筑 100m混凝土应制作一组试块;3 变更水泥品种或混凝土配合比时,应分别制作试块;4 防水混凝土应制作抗渗试块。6.4.16 施工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顶板、底板不宜设施工缝,顶拱、底拱不宜设纵向施工缝;2 侧墙的水平施工缝应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500mm 的墙体上;当侧墙上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 300mm;3 当采用先墙后拱法时,水平施工缝宜设在起拱线以下 300500mm 处:当采用先
20、拱后墙法时,水平施工缝可设在起拱线处,但必须采取防水措施;4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5 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JGJ120-20123.1.2 基坑支护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1 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2 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8.1.3 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锚杆、土钉、支撑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向下超挖土方。8.1.4 采用锚杆或支撑的支护结构,在未达到设计规定的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锚杆或支撑。8.1.5 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8.2.2安全等级为一级、
21、二级的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和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地面的沉降监测。36桩基试验检测报告6桩基试验检测报告1 桩基子分部工程应在地基验槽时及时验收。2 桩基通用施工要点:认真做好桩基工程施工记录,包括桩位、桩长(成孔深度、钢筋笼长度及深度)、桩径、桩垂直度、钢筋笼直径、主筋及箍筋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充盈系数、混凝土坍落度、桩顶标高等。3 为检验混凝土强度进行取样检测的混凝土试块数量应足够,试桩数量、静载荷试验(抗压、抗浮)桩数、低应变检测完整性桩数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4 试桩的数量、静载荷试验(抗压、抗浮)的桩数、低应变
22、检测完整性的桩数均应符合设计和相应规范要求。5 创国家级质量奖项目,类桩不少于 95%,无、类桩。7 地基工程、基础工程试验检测及检测报告7 地基工程、基础工程试验检测及检测报告1 基桩检测可分为施工前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和施工后为验收提供依据的工程桩检测。2 试验桩静载试验比例:数量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同一条件下试桩数量不应少于 3 根(不宜少于总数的 1),当预计工程桩总数小于 50 根时不应少于 2 根。在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试桩宜有不少于 1 根的桩身应力应变检测。打入式预制桩高应变监测试打桩数量不应少于 3 根。3 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验以及单桩或多
23、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还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验。4 地基承载力的检验数量每 300m2 不应少于 1 点,超过 300m2 部分每 500m2 不应少于 1 点。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 3 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的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0.5%,且不少于 3 点。有单桩承载力或桩身强度检验要求时,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0.5%,且不少于 3 根。5 素土和灰土地基、砂和砂土地基、粉煤灰地基需要进行土工击实试验、压实系数试验。6 强夯地基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地基土的强度、变形指标及其他设计要求指标检验。7 注浆地基、预压地基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地
24、基土的强度、变形指标检验。8 砂石桩、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桩体密实度等检验。9 高压旋喷注浆桩、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桩体强度、平均直径,以及单桩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检验。10 土和灰土挤密桩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成桩质量及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检验。1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成桩质量、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12 夯实水泥土桩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成桩质量、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褥垫层夯填度检验。4第二节第二节 图例及图例及创优控制创优控制要点要点1 1 桩头与承台节点防水桩头与承台节点防水实体图例BIM效果图构造做法图三维动态图工艺控制要点:工艺控制要点:1、钢筋混凝土灌
25、注桩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 0.5m。桩头标高符合设计,采用无齿锯环切后用錾子剔出桩头钢筋、修整桩头成圆盘状,使得桩头混凝土伸入承台内的高度不小于 50mm(当桩径大于等于 800mm 时,伸入不小于 100mm)。禁止用冲击钻野蛮“劈桩”,防止损坏桩身;2、桩顶主筋伸入承台内锚固长度不宜小于 30 倍主筋直径,抗拔桩基不应小于 40 倍主筋直径;3、按设计做法在桩头涂刷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桩头周围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等防水材料。2 2 地下室底板与外墙节点防水层地下室底板与外墙节点防水层实体图例BIM效果图构造做法图三维动态图5工艺控制要点:工艺控制要点:1、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6、最小厚度不低于设计厚度的 90%;2、地下室底板下防水卷材铺设前,先涂刷冷底子油,再铺设卷材。如有第二层防水卷材,则按照同方向、接缝错开 500mm 铺设。在阴阳角部位铺设 500mm 宽附加防水层;3、端部防水卷材沿着砖胎模铺设至顶面,并外翻 200mm 宽,做好顶面等部位成品保护工作。外墙立面铺贴防水卷材,必须采用满粘法施工;4、为保护地下室外侧防水层不被回填土损坏,应砌筑保护砖墙(不得采用苯板类材料)。3 3 地下室底板、防水层、后浇带及施工缝地下室底板、防水层、后浇带及施工缝实体图例BIM效果图构造做法图三维动态图工艺控制要点:工艺控制要点:1、先施工后浇带部位附加防水卷材,两侧分别外
27、延 250mm 宽;然后铺设大面防水卷材。按照设计强度等级和厚度施工防水保护层混凝土,养护期保湿养护;2、后浇带采用橡胶止水带、补偿收缩混凝土等防水措施,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均不得低于两侧混凝土强度和等级。中埋式止水钢板带应埋设位置准确,其中间空心圆与变形缝中心线应重合,止水钢板接长焊接焊缝饱满。在后浇带两侧设置快易收口网。浇筑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保湿养护 14d;浇筑 3d 后拆除后浇带两侧快易收口网,剔凿施工缝;3、地下室施工缝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尽量少留施工缝。墙体施工缝应避免设在墙体承受剪力最大的部位,且距墙孔洞边缘不应小于 300mm。墙体最低水平施工缝应高出底板表面
28、不小于 300mm。4 4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实体图例BIM效果图6构造做法图三维动态图工艺控制要点:工艺控制要点:1、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钢筋层间支撑(马凳筋)的设置必须经过严格计算,确保安全稳固,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的材料、规格型号、纵横间距、连接方式支设。严禁在底板钢筋上集中堆放成捆的钢筋;2、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定的降温措施、测温措施、应对温差过大的预案;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配合比、浇筑的分层厚度、坡度以及测温点设置,上下两层的浇筑搭接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养护时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以内 50mm10
29、0mm 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结构构件内部的温度差值不宜大于 25,且与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宜大于 25。5 5 底板电梯井、集水井内模板底板电梯井、集水井内模板实体图例BIM效果图构造做法图三维动态图工艺控制要点:工艺控制要点:1、按照设计图纸支设电梯井、集水井(坑)的模板(包括井底部模板);2、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模板及内支撑在混凝土过程中上浮,根据计算验算结果在其上放置成捆的新胶合板模板或者适量钢筋;3、模板和钢筋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76 6 地下室底板周边上返导墙地下室底板周边上返导墙实体图例BIM效果图构造做法图三维动态图工艺控制要点:工艺控制要点: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复核基
30、础定位放线,复核钢筋的规格、间距、数量及预埋件,钢筋保护层垫块全部设置合格并绑扎牢固。墙模板在防水对拉螺杆边采用砂浆撑棍控制墙厚;2、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 250mm;当厚度小于 250mm 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或加焊止水钢板的防水措施;4、模板表面垂直度、平整度满足要求,拼缝不大于 1mm。混凝土振捣密实,不欠振、不漏振,表面压光。14d 养护期内保湿养护。7 7 地下室外墙防水套管及穿墙管地下室外墙防水套管及穿墙管实体图例BIM效果图构造做法图三维动态图8工艺控制要点:工艺控制要点:1、
31、防水套管宜采用合格的成品套管;现场加工时,防水套管与止水环钢板应焊缝饱满,涂刷两遍防锈漆;2、穿墙管道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当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式防水法;当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法。穿墙管线较多时宜相对集中,采用封口钢板式防水法;3、外墙防水套管及穿墙管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距离内墙角和凹凸部位应大于 250mm;4、结构变形处、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采用防水套管。防水套管中间与止水环钢板应焊缝饱满。防水套管及穿墙管应涂刷两遍防锈漆;5、封堵多道防水构造,确定不渗漏;6、外墙外露防水套管采用防水涂料或防水卷
32、材涂刷或缠绕 300mm 长,对防水卷材采用金属压条固定牢靠。8 地下室人防门安装8 地下室人防门安装实体图例BIM效果图构造做法图三维动态图工艺控制要点:工艺控制要点:1、人防门应由具备专门资质厂家生产和安装,并经专项验收合格;2、在人防门洞口两侧及底部钢筋绑扎完毕后吊装人防门框,应安防位置准确,临时支撑牢靠;3、人防门下坎模板应与门洞周边模板同步支设,并在下坎模板上面钻孔 6mm 排气孔(间距300400mm);4、人防门框高度或宽度超过 2.5m 应采用角钢临时支撑加固(以防浇筑过程变形);5、人防区域工程口部、防护密闭段、采光井、水库、水封井、防毒井、防爆井等有防护密闭要求的部位,应一
33、次整体浇筑混凝土。地下室人防区域侧墙的水平施工缝应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500mm 的墙体上。99 9 地下室外回填土分层夯实地下室外回填土分层夯实实体图例BIM效果图构造做法图三维动态图工艺控制要点:工艺控制要点: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的土类分层回填夯实,夯实机具、方法和夯实后的分层厚度符合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标准,压实系数(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后的分层厚度为 200mm,每层端头错开 1m;应采用砌筑砌体墙保护地下室外防水层;2、通过土工击实试验确定回填土最佳含水率及对应的最大干密度,每层夯实后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取样进行回填土密实度试验,并取得压实系数;压实系数合格后,方可回填上一
34、层土;3、每组环刀法密度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即每点用环刀取样两次),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 0.03g/cm3,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10第二章第二章 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强制性条文要求强制性条文要求1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GB50204-20154.1.2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安装、使用和拆除工况进行设计,并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要求。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5.2.3 对按一、二、三级抗
35、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建(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 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 HRBF500E 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2 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0;3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 9%。5.5.1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6.2.1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抗拉强度、伸长率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6.3.1 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
36、规格、级别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6.4.2 对后张拉预应力结构构件,钢绞线出现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不应超过同一截面钢绞线总根数的 3%,且每根断裂的钢绞线断丝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7.2.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编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等的相关规定。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统一代号、统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 500t 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7.4.1 结构混凝土
37、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3 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 每工作班拌制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 连续浇筑超过 1000m3 时,每 200m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 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2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GB50666-20114.1.2 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保证其整体稳固性。5.1.
38、3 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6.1.3 当预应力筋需要代换时,应进行专门计算,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6.4.10 预应力筋张拉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11)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 3%,且每束钢丝或每根钢绞线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2)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更换。7.2.4 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细骨料宜选用区中砂。当选用 I 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应保持足
39、够的胶凝材料用量,同时应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当采用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2 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对钢筋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 0.06%;对预应力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 0.02%;3 含泥量、泥块含量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F 的规定;4 海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 的有关规定。7.2.10 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7.6.3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及凝结时间进行检验。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
40、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 200t 应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 500t 应为一批。7.6.4 当使用中水泥质量受不利环境影响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应按复验结果使用。8.1.3 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浇筑。3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18GB50496-20183.0.2 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承载力和构造要求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4.2.2 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
41、、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4.3.3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的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4.4.7 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应通过向拌合物中加水方式调整其性能。4.4.8 运输过程中当坰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经采取措施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5.3.1 大体积混凝土模板和支架应进行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验算,并应根据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的养护方法进行保温构造设计。5.3.2 模板和支架系统在安装和拆除过程中
42、,必须采取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5.3.5 大体积混凝土宜适当延迟拆模时间。拆模后,应采取预防寒流袭击、突然降温和剧烈干燥等措施。5.5.5 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地下结构应及时回填土;地上结构不宜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126.0.8 温控措施可根据下列原则或方法,结合监测数据实时调控:1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调控入模温度在合适区间;2升温阶段可适当散热,降低温升峰值,当升温速率减缓时,应及时增加保温措施,避免表面温度快速下降;3 在降温阶段,根据温度监测结果调整保温层厚度,但应避免表面温度快速下降;4 在采用保温棚措施的工程中,当降温速率过慢时,可通过局部掀开保温棚调整环境温度。4 4 清水混凝
43、土应用技术规程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JGJ169-20093.0.4 处于潮湿环境和干湿交替环境的混凝土,应选用非碱活性骨料。5 5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 GB50113-2005GB50113-20055.1.3滑模装置设计计算必须包括下列荷载:1 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的自重(按实际重量计算);2 操作平台上的施工荷载,包括操作平台上的机械设备及特殊设施等的自重(按实际重量计算),操作平台上施工人员、工具和堆放材料等;3 操作平台上设置的垂直运输设备运转时的额定附加荷载,包括垂直运输设备的起重量及柔性滑道的张紧力等(按实际荷载计算);垂直运输设备刹
44、车时的制动力;4 卸料对操作平台的冲击力。以及向模板内倾倒混凝土时混凝土对模板的冲击力;5 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6 模板滑动时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阻力,当采用滑框倒模施工时,为滑轨与模板之间的摩阻力;7 风荷载。6.3.1 支承杆的直径、规格应与所使用的干斤顶相适应.第一批插入干斤顶的支承杆其长度不得少于 4 种,两相邻接头高差不应小于 1m,同一高度上支承杆接头数不应大于总量的 1/4。当采用铜管支承杆且设置在混凝土体外时,对支承杆的调直、接长、加固应作专项设计,确保支承体系的稳定。6.4.1 用于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应事先做好混凝土配比的试配工作,其性能除应满足设计所规定的强度、抗渗性、耐
45、久性以及季节性施工等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规定: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必须满足模板滑升速度的要求;6.6.9 在滑升过程中,应检查操作平台结构、支承杆的工作状态及混凝土的凝结状态,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6.6.14 模板滑空时,应事先验算支承轩在操作平台自重、施工荷载、风荷载等共同作用下的稳定性,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应对支承杆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6.6.15 混凝土出模强度应控制在 0.20.4MPa 或混凝土贯入阻力值在0.301.05kN/cm2;采用滑框倒模施工的混凝土出模强度不得小于 0.2MPa。6.7.1 按整体结构设计的横向结构,当采用后期施工时,应保
46、证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并满足设计要求。13混凝土出模强度的检查,应在滑模平台现场进行测定,每一工作班应不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工作班上气温有骤变或混凝土配合比有变动时,必须相应增加检查次数。6 6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JGJ107-20163.0.5 级、级、级接头的极限抗拉强度必须符合表 3.0.5 的规定。7.0.7 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 3 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当 3 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符合本规程表 3.0.5 中相应等级的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应评为合格。如有 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
47、求,应再取 6 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 1 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应评为不合格。此条 JGJ107-2016 新版规范中不作强条要求。7 7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16JGJ92-20163.1.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尚应在施工阶段对实际受力状态进行验算。3.2.1 根据不同耐火极限的要求,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按表 3.2.1-1 及表 3.2.1-2 采用。6.3.7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钢绞线滑脱或断丝。发生滑
48、脱时,滑脱的钢绞线数量不应超过构件同一截面钢绞线总根数的 3;发生断丝时,断丝的数量不应超过构件同一截面钢绞线钢丝总数的 3,且每根钢绞线断丝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8 8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GB50203-20114.0.1 水泥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全性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的有关规定。2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复
49、验结果使用。5.2.1 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5.2.3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在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及 8 度以上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普通砖砌体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高比不应小于 1/2。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6.1.8 承重墙体使用的小砌块应完整、无破损、无裂缝。6.1.10 小砌块应将生产时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6.2.1 小砌块和芯柱混凝土、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6.2.3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
50、,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施工洞口可预留直槎,但在洞口砌筑和补砌时,应在直槎上下搭砌的小砌块孔洞内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或 Cb20)的混凝土灌实。7.1.10 挡土墙的泄水孔当设计无规定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泄水孔应均匀设置,在每米高度上间隔 2m 左右设置一个泄水孔;2 泄水孔与土体间铺设长宽各为 300mm、厚 200mm 的卵石或碎石作疏水层。7.2.1 石材及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148.2.1 钢筋的品种、规格和数量和设置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8.2.2 构造柱、芯柱、组合砌体构件、配筋砌体剪力墙构件的混凝土及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10.0.4 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