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43KB ,
资源ID:1085897      下载积分:2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资源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wodocx.com/d-10858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防雷与接地系统施工方案.doc)为本站会员(风****)主动上传,沃文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沃文网(发送邮件至262216212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防雷与接地系统施工方案.doc

1、防雷施工技术方案XX工程公司年月日1、概述雷电流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巨大的破坏性是目前人类还无法控制的,现阶段通过人力主动化解雷电的危害,还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努力被动地将雷击的能量给予阻挡并将它泄放入大地,以避免所带来的灾害。雷击和线路过电压会出现多种有害的效应,基本上会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直击雷击、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雷电过电压侵入和反击。雷击及过电压的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特性给予相应而全面的防护。完善系统防雷方案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外部防雷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等等,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

2、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内部防雷系统是为保护建筑物内部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避雷器,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拦在外,将因雷击而使内部设施所感应到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确保后接设备的安全。2、编制依据:(1)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2)通信行业标准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3)信息产业部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4)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5)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6)IEC61024建筑物防雷(7)

3、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8)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9)ITU K25光缆的防雷(10)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1)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12)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3)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4)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5)YD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16)YD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范(17)XQ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3、施工工艺及方法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设计。本工程采

4、用接零保护,电器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及插座专用接零孔应可靠进行等电位连接,采用专用线路做保护接零保护线,凡穿线用金属线管及金属线槽均应可靠接零。本工程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联合接地方式,由二部分组成:即利用大楼基础钢筋和围绕建筑物四周敷设的环形接地体相互焊接组成的一个整体。留四个或按图接地螺栓供引出接线用,并应与大楼进行等电位联结。接地地极装置焊连接(桩体承台钢筋)地网母线焊接(地梁钢筋) 地极装置.地网接地电阻测试 引下线焊接安装 测试,安全接地点预留预埋顶层防雷网安装防雷接地系统总体测试天面防直击雷措施:沿周边设避雷带,用12镀锌圆钢、带高0.15m,用10支持卡加以焊接或

5、峁接固定,凡屋面有金属栏杆的利用其做避雷带并应保证其相互电气连通,与避雷带引下线焊接连通。 避雷带引下线引用钢柱或柱内两对角主筋,被利用主筋要求自下到上焊接,一直连接到天面。 利用天面板筋组成网格,最好充分利用全部板筋效果更好,被利用板筋应互焊连通并与避雷带引下线焊接连通。利用承台,地梁内二条主筋作为水平接地体,要求把垂直、水平接地体连通,并在-0.5m处组成环形接地体, 利用钢柱或柱内引下线的二条对角主筋作为垂直接体。采用联合接地体(利用基础钢筋),要求接地电阻R不大于1欧姆。实测达不到要求值,应增加人工接地地极装置。凡天面的金属物均应与避雷带连接,连接处不少于两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应采用

6、单点接地,通过保护线(PE)与接地点连接,本大楼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避雷器接地端与变压器的外壳零线就近接在一起后与接地体连接。凡通信设备配电箱及办公层插座配电箱均应加装浪涌吸收装置,配电箱应留有安装位置。本工程采用等电位联结各安全措施,从共用接地装置的不同点焊接引出接地干线到等电位联结板。等电位联络线必须与下列导电部分互相连接:1)保护线干线;2)接地干线,引建筑物的输送管道及类似的金属件,如水管等;3)系统的升压管;4)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防雷接地焊接搭接焊,属园钢材质,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材料直径的6倍。引下线采用结构柱内对角的两根钢筋,施工时需对角跨接,结构

7、梁钢筋属直搭接时,需按跨接搭焊,跨接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跨接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双边搭接长度为6倍。 避雷针、避雷带应位置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齐全,且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避雷线应平直,弯曲处不得小于90,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圆钢10倍。4、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1、 由本公司施工的工程,降低雷击率90以上。2、 本工程中所使用的防雷器件,从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一年内免费保修,超过保修期两年内维修只收取工本费。3、 防雷系统工程实施后,提供“一年免费现场技术支持、免费技术咨询”。4、 防雷工程验收合格后两年内,将定期于每年免费上门检测一次,以确保防

8、雷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5、 保修期内,若防雷系统出现故障,公司技术人员在接到通知后的24小时内赶到现场。6、 工程验收后提供一次防雷知识及设备维护培训讲座。5、施工质量验收验收项目1、 地装置验收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接地装置的结构和安装位置。(2) 接地体的埋设间距、深度、安装方法。(3)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4) 接地装置的材质、连接方法、防腐处理。(5) 随工检测及隐蔽工程记录。2、 接地线验收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接地装置与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导体规格和连接方法。(2) 接地干线的规格、敷设方法及其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接方法。(3) 接地线之间的连接方法。(4) 接

9、地线与接地体、金属管道之间的连接方法。3、 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等电位连接带)验收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等电位连接带的安装位置、材料规格和连接方法。(2) 等电位连接网络的安装位置、材料规格和连接方法。(3) 电子信息系统的导电物体、各种线路、金属管道以及信息设备的等电位连接。(4) 绝缘导线和绝缘层。4、 屏蔽设施验收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系统机房和设备屏蔽设施的安装。(2) 进出建筑物线缆的路由布置。(3) 进出建筑物线缆屏蔽设施的安装。5、 浪涌保护器验收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连接方法和连接导线规格。(2) 浪涌保护器接地线的导线长度、截面。(3)

10、电源线路各级浪涌保护器的参数选择及能量配合。6、 线缆敷设验收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接地线的截面、敷设路由、安装方法。(2) 电源线缆、信号线缆的敷设。(3) 接地线在穿越墙体、楼板和地坪时加装的保护管。竣工验收1、 防雷施工结束后,应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业主、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代表进行验收。2、 防雷项目竣工验收时,凡经随工检测验收合格的项目,不再重复检验。如果验收组认为有必要时,可进行复检。3、 检验不合格的项目不行交付使用。4、 防雷项目竣工后,应由施工单位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并由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安装质量作出评价。竣工验收报告,宜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概述;(2) 施工安

11、装;(3) 防雷装置的性能;(4) 接地装置的形式和敷设;(5) 防雷装置的防腐蚀措施;(6) 接地电阻以及有关参数 测试数据和测试仪器;(7) 等电位连接带及屏蔽设施;(8) 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9) 结论和评价。5、 防雷施工项目竣工,施工单位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1) 竣工图a、 防雷装置安装竣工图;b、 接地线敷设竣工图;c、 接地装置安装竣工图;d、 等电位连接带安装竣工图;e、 屏蔽设施安装竣工图。(2) 被保护设备一览表。(3) 变更设计的说明书或施工洽谈单。(4) 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5) 重要事宜记录。6、 防雷施工检测项目内容和表格形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1) 接地装置;(2) 接地线;(3) 接闪装置;(4) 引下线;(5) 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等电位连接带);(6) 屏蔽设施;(7) 电源浪涌保护器;(8) 信号浪涌保护器;(9) 天馈浪涌保护器;(10) 线缆敷设。7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