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护理制度职责1分级护理是根据对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2 根据分级护理制度,按照病人病情轻重缓急,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护理要求最高,三级护理要求最低。3 对病人进行分类的目的:3.1 根据病人的疾病情况和需要的护理确定相应的类别,以科学分配护理资源满足病人的需要。3.2 确定病人的轻、重、缓、急以保证重危病人能够得到重点护理。3.3 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科学配备护理人力。4 确定护理级别原则: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5 分级护理工作要点5.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5.2 正确实施治疗
2、、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5.3 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5.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6 特级护理:6.1. 病情依据:6.1.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6.1.2 重症监护病人。6.1.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的患者。6.1.4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6.1.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1.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6.1.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6.2.护理要求:6.2.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6.2.2 根据医嘱,正
3、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6.2.3 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6.2.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6.2.5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2.6 实施床旁交接班。7 一级护理:7.1 .病情依据:7.1.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7.1.2 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7.1.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7.1.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7.2.护理要求:7.2.1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7.2.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7.2.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
4、药措施。7.2.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7.2.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8 二级护理:8.1 .病情依据:8.1.1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8.1.2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8.2.护理要求:8.2.1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8.2.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8.2.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8.2.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8.2.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9 三级护理:9.1 病情依据:9.1.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9.1.2 生活完全自理且
5、处于康复期的患者9.2.护理要求:9.2.1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9.2.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9.2.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9.2.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卫生知识的普及,人类对自身健康认识的提高,导致社会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法律保护意识明显加强,使医疗事故和纠纷增多,要求经济赔偿和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增多.由于医疗法律不完善,护理安全覆盖存留盲区,对于医疗护理不安全案件处理有各种各样不规范、不合理、不协调现象。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呼吁护理安全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必须要走进安全服务新时代,开创护理安全新局面护理安全是指
6、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无护理并发症、差错事故及纠纷,涉及到参与护理活动的每个人员及各个环节。2002年2月20日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界定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在实施医疗活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规定规章制度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等情况。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是指可能会发生的护理危险。有护理研究者认为护理安全与护理风险有因果关系,护理风险意识低,护理风险系数高,护理安全系数低;反之,护理安全系数就高,护理安全保障可靠性大。因此,护理管理者要确保护理安全必须首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指虽然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医疗服务行为本无过失,求医人出现的医疗后果系疾病正常转归,但因
7、求医人或其家属的认识和专业知识局限,或因医务人员的解释、态度等因素导致他们认为医疗后果系非正常的后果,从而要求医疗服务提供者承担责任的行为。误解性医疗纠是目前最常见的纠纷类型之一。医患沟通障碍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预见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能力,忽视医源损伤。医务人员关注的常常是疾病和损伤,使病人感到医务人员更关心他们身旁的仪器而不是病人本身;护患纠纷明显增多,尤其非医疗护理事故明显多于医疗事故,护理风险和纠纷多呈正比。目前,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预见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的能力,忽视医源损伤。医务人员关注的常常是疾病和损伤,使病人感到医务人员更关心他们身旁的仪器而不是
8、病人本身;护患纠纷明显增多,尤其非医疗护理事故明显多于医疗事故,护理风险和纠纷多呈正比。受新条例出台等因素的影响,患者诉讼热情高涨,提出的问题越来越“专业化”,并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因此,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是降低护患矛盾和纠纷的重要措施。护理风险低意识,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漠,缺乏预见事故发生的能力。近年来,因护理人员操作不慎,监护不力,院内感染,病例卡遗失,医疗护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等所导致的临床护理安全纠纷呈上升趋势,显示护理安全因素在不断放大,其包括病人、护理人力资源、医疗护理技术、医源性、药物性、医院卫生学、医院环境和设备,组织管理等因素。因此,护理安全管理也扩大到了对患者、医务人员、药物
9、、设备、组织机构机制与程序、法律意识等多方面的缺陷原因的管理。护理活动中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必将导致更多的纠纷。最终矛盾集中反映到护理安全问题上,依法行护,依法治护,依法维护,护理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护理安全文化形成八个观点: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安全超前,安全是效益,安全是质量,安全也是生产力,风险最小化和安全管理科学化。三种意识:即自我保护,保险防范和防范未然的意识,被称为护理安全文化的精髓。我们医院护理部近年来还大力倡导医院护理安全文化,鼓励护理人员谈经验教训,让全员护理人员分享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时开始,就构成了医患合约的关系,医院无时不在承担着对患者的各项责任,其中医疗护理安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10、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的日趋完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维权意识的增强,更促进了医院把医疗护理安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完整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护士,因此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否的首要因素。当护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时,就可能给病人生理、心理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1)不能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查对制度,在执行医嘱时或错抄或漏抄;目前
11、医嘱核对大部分科室只能每天核对一次,做不到班班核对,甚至核对时也未对出错误,以致多用、少用、漏用及错用药物等 2)交接班制度不严,护士往往对病人病情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第一天交过第二天就不交班了,结果夜间发生病情变化时夜班再交班, 3)医院有分级护理制度,护士应根据分级要求给予病人相应的护理。但是个别护士值班时不能按时巡视危重病人或巡视病房时也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由于社会上一些因素影响着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不负责任,对病人不关心,有时甚至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对危重、意识丧失的病人未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而发生坠床、压疮、烫伤等事件也时有发生。2.专业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水平偏低
12、1)我们的护士多为年资低,临床经验不足者,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等,造成一些基础操作如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灌肠肛管插入的深度、溶液的配制了解不够;常用的药物规格不够熟悉(举例如化疗药物);备皮范围、方法掌握不够甚至刮破皮肤等。2)有的护士理论知识缺乏,或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不能很好结合,以至于对病人的病情观察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在发现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措手不及,不能及时处理。 3)不能熟练掌握一些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如果是在抢救病人时更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3 .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文书要求真实、字迹清楚等,它也是法律的有力依据,要用它保护自己。但是我们仍然还有不
13、重视现象4. 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很好理解病人心理变化发生5. 1)在进行护理治疗过程中,有的护士缺乏责任心,主动服务意识比较薄弱;观察病人不仔细,不能及时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或在无意间违反了保护性医疗制度,使病人对治疗丧失信心。2) 工作中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发现和处理问题不及时、措施不当等。(二) 管理者因素1.对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意识不强;2.对各种职责、制度、常规的落实情况监控力度不够;3.对低年资及业务水平低下的护士的业务培训是有的,但是督促检查不够;4.在差错事故高发时段未能做好人力资源的调整;5.病区一些标识牌缺乏或不够用,如防跌
14、倒、坠床标记、腕带不够用;有的床无护栏等都是护理安全隐患的存在因素。(三)患者因素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但患者的一些违医行为可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安全执业,如:不假外出、不按时服药、拒测体温、血压、拒绝翻身等。护士应掌握良好的交流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患者良情绪,护士要养成注意倾听患者倾诉的习惯,聆听时注视对方并恰如其分地穿插提问,忌随时打断患者的倾诉,或对患者的疑问置之不理。在交流过程中重视非语言交流,服装整洁,仪表大方,可以给患者一种尊重、亲切、可以信赖的感觉;其次是注意面部表情,护士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温和微笑的面容,以鼓励患者战胜疾
15、病的信心。体会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只有安全有效地进行护理,才能促使病人好转或康复,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根本的体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加强护患的沟通,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特别是在现在特殊时期,对护理每个环节随时调整、补充、完善,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温馨、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一护理文件书写的基本要求1. 关系到医疗纠纷侵权诉讼的成败2、接反映医护人员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3、医疗费用药品报销的凭证二、护理文件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
16、士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生命体征、病情观察及各项护理活动等的客观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应严肃对待,妥善保管。基本要求: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1. 护理文件书:写文字要简明扼要,使用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可使用,度、量、衡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时间记录到分钟。2. 因抢救急危重症,未能及时记录的,当班护士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完成时间和补记时间。3、护理文件应当版面整洁,书写清晰,字迹工整,语句通顺,标点正确。4、 各项栏目应逐项填写完整,并由相应护士注明日期并签全名。签名要清晰、可辨,盖章无效。5、 未注册护士、实习学生不能单独签名,书写的护理记录应
17、经过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签名格式为:注册护士/未注册护士(实习学生)。进修护士应当由接受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护理文件。6. 书写过程中如需要修改时,应当用同色笔双线横行划在需修改的原记录上,以保证原记录清晰可辨,就近写上修改后的记录并签名,不得采用涂改、刀刮、剪贴、涂黑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7. 入院(转入)时间、出院时间、手术(分娩)时间、死亡时间等,在各种护理文件上的描述都应一致。三体温单的书写要求1、 住院患者常规日测体温、脉搏、呼吸至少2次;手术患者术前晚增加1次,术后每日3次,连测三天后改常规测试。新入院患者于住院当日测体温、脉搏
18、、呼吸三次,次日后常规每日测1次。2、 新入院患者于住院当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次日后常规每日测2次。体温超过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直至体温持续正常三天后按常规执行。3、 体温超过39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六次,直至体温持续正常三天后按常规执行。4、 重症患者、新生儿日测体温至少4次。特殊情况遵医嘱。四、 医嘱单1、医嘱是医生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执业医师书写。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只包含一个内容,下达时间具体到分钟。2、 护士须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护士应与主管医师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3、
19、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因抢救危急病人需要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经医生核实后执行。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护士应当据实补记执行时间并签名。五、 护理记录单1、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护理记录单记录着病人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及各项护理活动等客观资料,记录原则为病情变化随时记录,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应当体现辨证施护。1 简易呼吸器也叫加压给氧气囊,它是进行人工气道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比较供氧浓度高,操作方便,但操作不当会引起并发症或通气无效。2 简易呼吸囊的组成部件:面罩、单向压力安全阀、急救苏醒球体、氧气管、储气安全阀、储气袋。3 简
20、易呼吸气囊的工作原理:3.1 氧气进入球体、储气囊3.2 人工指压气囊3.3 活瓣打开3.4 氧气被打入面罩3.5 人工通气4 操作步骤:4.1 快速安放病人的体位,如床头板及时拿掉,快速移动病人的肩部至床沿使靠近操作者,使之体位便于抢救。4.2 清理呼吸道,清除病人口鼻腔的分泌物。4.3 开放气道:左手小指托下颌角,中指及无名指放在下颌骨处,面罩盖住病人口鼻,食指及拇指尽量分开压在面罩上面。4.4 右手挤压呼吸囊的球体。4.5 频率、潮气量、幅度同前5 简易呼吸囊的注意事项:5.1挤压球囊后要有足够的放松时间,以免影响病人的吸入氧浓度。5.2 清洁呼吸道时观察口腔内又无义齿及其他遗留物。5.
21、3 对无人工气道者,口腔内无牙齿的病人必要时要放置口咽通气道。5.4 加压时如病人有呕吐,要及时清除呕吐物后再加压。5.5 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1/32/3为宜,亦不可时大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5.6 如有大咯血、心梗或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人禁忌加压给氧。5.7 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5.8 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每班要清点。5.9 弹性呼吸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免影响弹性。6 使用中常见问题及排除方法:问题可能因素建议处理球不好挤压气道阻力过高肺或胸廓顺
22、应性低自发性呼气末压力高进气阀阻塞氧气流速过高阻力增加抽痰或給予支气管扩张剂改善病情降低每分钟通气量及治疗肺疾病排除阻塞或更换呼吸囊增大流量儲氧袋塌陷氧气沒開或開太小儲氧袋漏气增大流量密合漏气处或更换储气袋球充气过慢氧气沒开或开太小进气阀阻塞增大流量排除阻塞或更换储氧袋每次换气皆釋放压力气道阻力过高肺或胸廓顺应性低自发性呼气末压力高挤压容积过大氧气流量太大抽痰或給予支气管扩张剂改善病情降低每分通气量及治疗肺疾病勿用力挤压球体勿用力挤压球体医患沟通技巧一、 沟通的目的和意义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真诚、信任和尊重。其桥梁是沟通。沟通是人与人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和知识的互动。目的:医学目的需要、医学
23、目的需要、临床治疗需要、医学人文需要、医学发展需要、减少纠纷需要。二、 医务人员形象仪表要求:衣着整洁,修饰大方,举止自然语言要求:文明礼貌,谈吐诚恳,用语通俗三、 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坐姿、目光、表情四、 沟通的环节:倾听、接受、肯定、澄清、善于提问、重构、代述、鼓励、对焦五、一、二、三、四沟通技巧一个技巧:倾听请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介绍请多向病人或家属说几句,二个掌握:掌握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三个留意留意对方的情绪状态、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对方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四个避免避免强求对方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
24、剌激对方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和压抑对方情绪,适时舒缓。医院消毒隔离1 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两个基本的环节: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消毒病原微生物无害化相对概念人工染菌后杀灭率99.9% 自然菌杀灭率90% 灭菌一切微生物绝对概念未检出需厌菌未检出霉菌2消毒的方法分类:1.1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光照消毒法,电离辐射灭菌法,微波消毒灭菌法,机械除菌。2.2化学消毒灭菌法:浸泡法,擦拭法,熏蒸法,喷雾法。3部分化学消毒剂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3.1
25、 戊二醛:能杀灭细菌、真菌、芽孢和病毒。3.1.1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3.1.2注意事项: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对眼睛的刺激性较重,注意防护。3.2环氧乙烷:能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和芽孢。3.2.1适用范围:(不损害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强)适用于电子仪器,医疗器械,金属,书,一次性诊疗用品等。3.2.2注意事项:易燃易爆具有一定的毒性。3.3乙醇:对肝炎病毒及芽孢无效。3.3.1使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物体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3.3.2注意事项:易燃、易挥发,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和创伤皮肤。3.4碘伏:能杀灭细菌病毒等。3.4.1适用范围:根据不同
26、浓度分别可用于手术部位、注射部位消毒,创伤皮肤、黏膜消毒。3.4.2注意事项:稳定性差,对二价金属有腐蚀作用。4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4.1程序(消毒)-清洗干燥消毒/灭菌-(冲洗)-(干燥)-使用 1 2 3 4 5 6 74.2.1 非感染污染可以不做此步骤,但若是甲类传染病或HBV、HIV、TB、炭疽等病人体液污染必须先做消毒处理后再清洗。在以下有三种情况下,需要消毒再清洗:有感染污染、清洗时无防护措施、标准预防的科室如口腔、检验。4.2.2 必须彻底清洗,是消毒/灭菌成败的关键。4.2.3 带水的物品防入液体化学消毒剂中,会降低有效浓度。4.2.4 注重消毒/灭菌因子,充分暴露于作用因子
27、下,对作用剂量、浓度、强度和时间必须保证,才可以确保其消毒效果可靠。4.2.5 某些化学消毒液对人体皮肤黏膜有损害的,消毒。灭菌后需要冲洗干净放可使用4.2.6 多数物品消毒/灭菌后需要干燥备用,带水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造成再次污染,如压力蒸汽灭菌后干燥、体温计酒精消毒后干燥备用、氧气湿化瓶用84消毒液消毒后干燥备用等。4.2.7、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时应注意无菌操作,无菌使用,防止再次污染。5消毒隔离要求:5.1病室消毒隔离管理:5.1.1 定时通风换气。5.1.2 对病人床单位保洁实行一床一巾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按要求进行终末消毒。5.1.3 更换的被服等应放于指
28、定位置(污物筒内),不在病室内、走廊清点。5.1.4 住院病人床上用品每周更换一次,病人被送手术后更换床上用品一次,出现污迹随时更换。5.1.5 住院人员进行手术、分娩前应更换干净衣服后,才进入手术室。5.1.6 有严重感染、特殊菌株感染及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应设立相对的隔离单元,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5.2医疗器械、用物消毒管理:5.2.1 凡灭菌后的物品,必须保持无菌状态。高压灭菌包(棉布包装材料)有效期为二周,疑有污染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5.2.2 无菌物品定点放置于清洁、干燥、离地面2025CM以上的柜内,有合格标志及有效期,过期物品应重新灭菌。5.2.3 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
29、灭菌5.2.4 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需拧紧盖口),容器每周更换消毒2次。置于无菌储槽、包中的一般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5.2.5 无菌棉枝开启需注明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安尔碘开启需注明时间,用后拧紧瓶盖,时间不得超过7天。5.2.6 无菌盘须注明铺盘时间,超过4小时不得使用。5.2.7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开启的各种溶媒(除静脉用药外)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5.2.8 需送物流中心清洗消毒的各种医疗器械,须按规定进行初步清洁处理。5.2.9 吸痰盘超过8小时不得使用,吸痰用液体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使用中吸痰机的储液瓶内
30、应放置200毫升消毒液,备用储液瓶消毒后干燥保存。吸痰管一用一换。5.2.10 连续使用的吸氧管、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须每日更换。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5.2.11 体温计(腋探)一用一消毒,使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干燥待用。5.2.12 止血带保持干净、清洁,每天集中清洗一次;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用后立即清洗,用0.05%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5.2.13 尿袋及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有污染立即更换。固定尿管每两周更换一次。胃管每月更换一次。5.2.14 血压计袖带:用0.05%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晾
31、干,每周更换。污染时随即更换。5.2.15 血压计、听诊器:保持清洁,每天定时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5.3医疗废物处理:5.3.1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5.3.2 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应严格分类放置。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包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垃圾袋包装5.3.3 锐器(针头、刀片、玻片、安瓿等)另外盛装于利器盒内。5.3.4 严禁针头回套。5.3.5 凡带有利器(如注射器、输液管等)尽可能不要分离,直接放入利器盒。6 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6.1分区管理:三区、两通道、两缓冲6.1.1 三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6.1.2 两通道:医护人员通道、患者
32、通道6.1.3 缓冲间:清洁区与半污染区之间、半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6.2.1 清洁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6.2.2 潜在污染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内走廊等。6.2.3 污染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
33、存和处理的场所。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以及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等。6.2.4 两通道 :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6.2.5 缓冲间 :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7 工作(医护)人员防护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手卫生8 WHO: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两前三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接触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胰岛素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2010年的11月7日成为我国首个“糖尿病规
34、范注射日”。一、 胰岛素的种类1.动物胰岛素:猪胰岛素、牛胰岛素 2.人胰岛素: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人胰島素 3.人工合成胰岛素类二按照来源分类按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1、速效胰岛素:赖脯胰岛素(优泌乐)、门冬胰岛素(诺和锐)2、短效胰岛素:优泌林R、诺和灵R3、中效胰岛素: 优泌林N、诺和灵N4、预混胰岛素:优泌林70/30、诺和灵30R(50R)、优泌乐25、诺和锐305、 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三、 胰岛素注射技术注意事项: 1、完全按下注射推键在注射后,针头应留在皮下十秒钟以上,继续按住推键,直至针头完全拔出,这样可以确保正确的剂量注入,并且阻止身体内的血液或其他液体流入针头或胰岛素笔芯
35、内。 2、对局部皮肤应用酒精进行消毒,注意不能用碘型的消毒剂,因为胰岛素中的氨基酸遇到碘后,会发生变性,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剂量和效果。 3、注射时要捏起局部皮肤,垂直或者是倾斜45度进针,5mm针头不需捏起皮肤注射,真正做到皮下注射。 4、应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2cm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 5、胰岛素的保存方式:未拆封已拆封外出保存方式冰箱冷藏,温度在28。初次使用之前需在室温回温后使用。不需冷藏,保存在室温(25 以下),避免日晒。乘飞机时,请随身携带,不要放入行李中托运。离开车辆时,应随身携带,避免留在车中。保存期限可保存直到包裝盒上打印的保存期限为止。
36、开封后4周内。切勿冷冻胰岛素!四、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1.低血糖、体重增加; 2.胰岛素性水肿 3.眼屈光不正 4.高胰岛素血症和抗药性; 5.胰岛素过敏: 6.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组织增生、硬结、皮下脂肪萎缩或肥大。约束带约束带: 是一种保护病人安全的装置,用于躁动病人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的活动。使用约束带的目的:1. 控制病人危险行为的发生(如自杀,自伤,极度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避免病人伤害他人或自伤.2. 意识障碍,谵妄躁动病人防止坠床.3. 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病人保证治疗护理得以顺利实施.分类:1.宽绷带约束先用棉垫包裹后用双
37、套结系床旁2.肩部约束带3.膝部约束带操作方法及程序1、向病人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尽量争取取得病人的配合.2.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约束部位,常用约束部位为腕,踝关节.3.必要时套结处可用病人衣袖或棉垫包裹,将套结在约束部位拉紧,松紧适度,以能放入1-2指为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再打一个结使手脚不易脱出.将约束带固定于床上.注意事项1.约束病人要非常谨慎,符合约束病人的适应症.使用时必须得到主管医生,护士长或主班护士的同意方可执行.2.正确使用约束带是防止病人发生意外,确保病人生命安全而采取的必要手段,不论病人是否接受约束,使用前都应该耐心向病人解释清楚.3、保护性约束属于制动措施,故使用时间不宜太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需较长时间约束者应定时更换约束肢体或每2小时活动肢体或放松一次4、约束只能作为保护病人安全,保证治疗的方法,不能作为惩罚病人的手段.约束带的松紧程度以什么为宜? 松紧适宜,以能放入1-2指为宜使用约束带不当易对病人有什么影响?过松:病人易挣脱发生坠床、拔管等危险行为过紧:阻断局部血液循环,造成皮肤压红甚至褥疮24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2622162128@qq.com ,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Copyright© 2022-2024 www.wodo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900258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7260200013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916-4228922